供应链部门职责在工厂起到什么角色和作用

【蓝科技】闻澜“一带一路”海信样本,用速度征服欧洲。 海信欧洲工厂,棋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捷克,试图用
【蓝科技】闻澜“一带一路”海信样本,用速度征服欧洲。&海信欧洲工厂,棋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捷克,试图用全球化的战略,在欧洲腹地加码海信自有品牌的行进速度。从 2015 年 6 月海信捷克工厂在皮尔森市成立的第一天起,这座占地3. 5 万平方米的捷克工厂就成为海信制造进入欧洲的“始发站”。海信捷克工厂处欧洲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定位和目标是打造行业一流的电视制造和高效快反的供应链支持平台,确保海信在欧盟市场的品牌战略快速推进。这是海信捷克工厂的简介,简洁甚至简单,延续着海信一贯的低调务实风格。虽然称之工厂,但捷克工厂的定位、作用和要求却不简单。其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厂,而是负责搭建一个符合海信欧洲战略发展的供应链支持平台。“现在品牌之争已不是价格和产品之争,而是全供应链竞争。虽然海信供应链进入欧洲比较晚,但有后发优势。借助行业资源优势,打造一个创新高效、灵活的供应链,帮助前方的销售团队打赢每一步,这是海信捷克工厂当前首要目标之一。”当这句话从海信捷克工厂厂长王栋口中说出时,颇为令人惊讶。这不像是一个工厂厂长的角度和高度。但随后的交流中发现,这其实是海信欧洲公司对捷克平台的要求。正是在这个定位下,捷克工厂立足于核心电视制造加工业务的同时,
,还涵盖欧洲海信市场订单计划管理、中国总部生产供应基地到欧洲组装工厂生产、仓储和到各市场物流配送的资源整合以及统筹管理等。从捷克工厂肩负的目标和任务来看,确实已超过一般制造工厂的范畴。王栋坦陈,压力很大,但这是捷克工厂的使命。从捷克工厂开始建设的第一天起,王栋着力解决的就是三个问题。同化员工 赋予海信烙印做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大学毕业后进入海信,今年是他在海信工作的第 17 个年头。得益于海信过去 20 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内部宽松成长空间和文化, 2005 年王栋从海信电器调入海信国际营销派驻欧洲。进入海信,王栋先后从事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物流、产品、项目管理和销售等覆盖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过工作经验。这些轮岗经历,为他日后在欧洲以及 2015 年在捷克工厂掌管更多事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被戏称为“欧洲人”的王栋,至今已在海信欧洲工作超过 10 年,对欧洲文化和市场非常熟悉。作为当时最合适的人选, 2015 年初被海信欧洲授命建立捷克电视工厂。“当时建立捷克工厂承担的压力非常大,实施起来困难很多。从 2015 年 3 月工厂项目启动,同年 6 月注册公司,到 8 月建成投产,能够突破无法想像的困难顺利完成,是因为公司、领导的信任支持,以及海信的使命感成为源动力。”王栋说。捷克工厂的意义在于,依托工厂,打造与海信欧洲品牌业务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高效和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支持平台。事实证明,捷克工厂供应链平台已成为海信在欧洲的里程碑:2016 年 2 月,基于工厂的物流集散中心启动运营,开始向解放销售公司精确配送的目标迈进; 2017 年 1 月依托工厂的售后服务备件中心建成运营; 2017 年 4 月工厂一次性顺利通过ISO)认证; 2017 年 8 月工厂二期扩增一条高端大尺寸线,产能增长为年产单班 100 万台的同时,为业界一个著名高端品牌的代工订单一次性成功投产。至今,工厂已安全运营两年,但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还有看不见的“软实力”。比如,工厂发展中曾面临许多问题,硬件搭建、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化、本地化、高效化等等。但在王栋看来最难得是“融化”(指中西方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融合),最终是对人的管理和“同化”。这其实是所有跨国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像海信捷克这种包含跨国合作制造加工业务的企业,海信的产品和其他中国主流品牌在欧洲的分公司一样,产品的设计工艺及超过50%的原材料来自于中国总部的生产基地。到达欧洲后再按照欧洲各地需求,通过捷克工厂组装成不同产品,以此满足多样化需求。海信捷克工厂处于供应链中间,须起到前后衔接统筹协调的作用,难度可想而知。
(责任编辑:正航)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由程序自动整理,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旗下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 & 2006- 重庆正航科技
版权所有!专注重庆机房托管、重庆机柜租用、重庆双线主机、云服务器、VPS主机,十年优质服务,行业口碑一流!
业务咨询 电话:023-
电话:023-4
电话:023-
售后服务/技术支持
白班电话:023-
夜班电话:小白的供应链管理学习之旅小白的供应链管理学习之旅实践的思考,与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成长关注专栏布鲁斯Young 的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1.09-头疼的强势供应商&,&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部分 成品采购之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九节 头疼的强势供应商\u003C\u002Fh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不缺订单销售,不差你这一单\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t之前遇到过一个很奇葩的销售,一个月的订单量有20-30个柜,开着宝马,我们这边采购都称他“大牛”。之所以奇葩,是因为之前主要打过两次交道,一次是下了800多箱订单,结果人家嫌弃流程繁琐,认为自己是做生产的不是做文件的,差点不想接我们的订单。之前的采购和他也都不太对付,相处不是很融洽。前两年还有每年几百万货值的订单,现在订单逐渐走下坡路,原来卖的好的产品卖不动了,急剧缩减,于是乎前因后果都在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那时候知道我刚对接,估计是一个下马威吧,你们这些年轻的采购,估计没什么经验,就合同这种事情,和他磨了半天,才接受我们的流程,然后单独添加了他自己规定的序号,格式的标的物,方便查看。我们公司作为国企,流程是很严格,每一步都要审批,以防止出错,但是对于这些中小型供应商,都是喜欢小碎步快跑的,对你流程这些乱七八糟的不感冒。\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去出差,专门去检查了样品,是否符合需求,确定了生产能力,以及计算的交期和他们给出的交期一致,他跟我说,“就在我们说话的这小段时间,我已经出了3个柜”,指了一指外面的卡车,“正所谓兵贵神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我对于有能力有本事的人,还是比较尊敬的,我觉得和这样的人合作应该效率会很高,之后约定了如何简化流程,达成共识后,至少制作一份合同的时间减少了,沟通成本也降低了,我一直都是比较谦虚的态度。\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到了约定的交货期,周五下午没有到货,周日上午就要装柜了,我打电话问,对方说正在安排物流,我调侃说一句,“不是说兵贵神速吗,怎么物流这么慢?” 他也没好在说什么,周六送来,周日稳当的装柜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给我了很多感觉,\u003Cb\u003E\u003Cu\u003E当你如果真的厉害,有实力去兑现承诺,去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是销售的灵魂之处,而不是口才有多么好,那只是加分项,不是基础设施。还是要看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次打交道,是因为有一款产品,我们公司质检觉得有瑕疵,要全部退货,退完之后,供应商重新检验,发货过来,质检认为还是有瑕疵,不合格。我们当时购买的是吸管产品,说抽检一箱发现有几根毛发,小黑点,于是哗啦啦又全部退货。一来一回,运费供应商花了5000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不去纠结对错,质检是不是有合理的质量标准,后面发生了戏剧性的情节。当我们的客户那边库存不够的时候,又重新需要这款吸管,把我们的销售急死了,希望能不能把上次的吸管再拉回来,发给客户应急。当时我再问的时候,供应商销售大牛淡淡的说,那批货已经卖出去了,有客户需要相同的规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当时推测,如果我是供应商,我就是不卖给你也不想来回折腾了。后来重新确定价格,生产要一个月。这不是重点,发现供应商在某一品类上加价了,一算下来我们要多付出去7000多!我当时问供应商,为什么波动这么大,最近料价并没有什么波动。供应商说,我今年就接受过2次退货,都是你们这同一批货,浪费了5000多物流费,还有人工返工费等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采购,我觉得这种事情如果找老板去解决,不太好办。万一老板都没解决,更不好办。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一种反对,并不是想和你真正断绝生意往来。有没有发现有些时候,就像小情侣谈恋爱,互相赌气一样。我于是就一连串的发微信给他。\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下次采购,你们那边有任何质量风险先提前说出来,比如碎屑,黑点等等任何影响判定的部分。”\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t“但是有一根头发,一个黑点,就全部退货,肯定是我们的不对,这样的质检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也没考虑到客户的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作为吸管这样的产品,人要用嘴碰的,肯定要质量卫生都要把控,工人佩戴头套,及时保护生产完的吸管,防止静电吸附碎削和灰尘是非常有必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这个情况,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多多少少的会有一点,正常的客户也不会拿这样的吸管给消费者使用。最多发现问题的地方,让你们重新补几箱过来,不至于全部退货,成本太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供应商其实已经开始动摇了,因为之前坚持的涨价,也就是一场戏,需要你给一个十足的面子和台阶下。\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我知道很多流程很ridiculous(荒唐的),这样退货是有问题的,但是,你涨价7000多就不太好了,毕竟好事多磨,这样下去我作为一个小采购,也非常难办啊?”\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倒霉的就是,这个订单不是我下的,销售也不是我对接的,我只是负责这次下新订单和你对接,把前面的人的锅全部背了,这太不合适了了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牛已经觉得是时候下台阶了,大家都不是傻瓜。\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好,那我告诉你,你说的那些黑点什么的,是不能保证每箱都完全没有的,装箱过程中总有一点点会涉及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的新订单,给我发邮件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件事情,在半小时的对话里,终于平息了,于是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t当我们购买一项产品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了产品的特性及风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t我们不要过度宣扬了质量点,导致质量过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t行业内最好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这一点要仔细想想,不要拿出造宇宙飞船的能量,去打造一双筷子。\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t引领行业质量提升,是在打样阶段,开发阶段,还是直接要求成品订单?这涉及到厂房设施,产线布置,生产管理一些列精密的部署,不是一句话的要求就可以瞬间改变的,不能太过于天真。\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5】\t出现问题,协商是最有效的办法,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也要维护自己公司的利益,既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也能不丢失自己公司的利益,这一点格外的重要。\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案例总会时刻碰到,但是思考背后的道理,是比较重要的。不管如何,都要最大化维护自己公司的利益,也不要让对方过多承担损失,这样的合作,才能减少往后更多的隐性成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5:30:5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30:5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df590b5ceb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title&:&1.10-独立核算管理对采购的好与坏&,&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部分 小白---进入供应链管理大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十节 独立核算管理对采购的好与坏\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自力更生的管理理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企业流了一些新的理念,每当员工要求升职加薪,老板会考虑,你到底给公司创造了多大的价值。换句话说,你创造出的价值要远大于你的成本,才有晋级的可能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前有个简单道理,直接劳动的回报远低于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所以直接打工的回报是偏低的,好处在于低风险。所以自力更生的独立核算出来后,要把自己的岗位当作事业来做,只有创造出利润,才有更多回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模式出发点是培养企业的高质量人才,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模式都可以完全的生搬硬套过来。组织划分成小的单元,实现独立核算,量化授权,又具备大企业的规模,又有灵活的快速反应能力。如今这个模式,在一些公司也开始试行起来。\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这个方式,和一般采购业务有什么联系呢?采购一般都是基本薪酬和福利奖金等,采购又如何创造量化的利润和提成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来说,对于采购管理供应商,价格都有一层浮财,就是可以直接谈价格的余地。后面再深入,就会触及到利润模块,优先是成本控制和降低,才能进一步促进合作。对于公司货值和附加值都低的产品,实现独立核算却存在一些矛盾。\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公司P就在试行独立核算,以后你所在部门的出差成本,年终奖金,都看你部门自己创造出的利润。对于销售部门,显而易见的是销售额和毛利润,很好直观的显示。但是对于行政和采购模块,就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政的独立费用如何划分,利润点如何量化,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内部控制部门,最核心的作用是打通前后关节,实现流程的最优化,减小内部的管理成本。流程不明确,信息流阻塞,导致沟通成本会非常高昂。\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采购模块,现在原材料或者集成成品采购回来,核算成本,然后添加利润点,作为采购部门的营收,每个部门都希望自己的部门都是有业务的业务人员,利润分摊最大化。而这样带来了一些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司P销售的快消类产品,货值很低,附加值也不高,这个时候,在没有一定数量级的规模下,采购来的价格在市场上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甚至有些根本不具有竞争力,包括工厂自产的产品,人工成本,管理费用都属于偏高类型,这个时候采购增加利润点,销售更加难以卖出去,长期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的潜在风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采购不加利润点,销售追求低价售卖,得来的毛利润无法分担人员,绩效和其他成本,也会阻碍公司的发展。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且不说好坏,只讨论一下长处和短处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采购不使用独立核算,那么工资结构就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和供应商不良的合作,收受回扣和礼物的概率会增大,反正工资结构不会变化,那么不如按部就班的采购,对于某一些采购,这个想法已经根深蒂固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使用独立核算,采购也不拿固定工资,降本作为绩效奖励,开发优质的供应商也作为绩效奖励,那么也是另一种解决思路。最终还是回到奖励多少,如何定量确定激励,是管理人员需要深思熟虑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使用独立核算,那么你每做一次合理的降价,这个利润点就可以空出来,为自己的业务增加利润,也是为了自己的绩效做基础。但是,如何激励和激励多少又成了一个问题,最关键的是,很多时候一味的降价,只是瞒天过海,以次充好。某一次工厂负责人说,某些零件的采购的确每年省了几十万的成本,但是产品质量越来越差,返修率、报废率越来越高,最后导致阻碍生产,人员搁置成本,也许节省的金额远远不能弥补回来,这就是单方面降价的缺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这般,企业到底该不该使用独立核算的制度?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定论,一个企业整体的经营文化,目标定位,都会影响到一个经营决策是否可以运转良好,是否会水土不服。最关键的不是在于独立核算部门核算成本和利润,而是如何提高信息流的传递,推到以前固定模式的“部门墙”,促进信息流通,达成共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将意味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清晰明了,财务计算的合理性,内部信息的流转,如何从各自为政到整体利益,这一点十分的关键,提防潜在的恶性循环,这本身远远比是否使用独立核算要值得考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但是不论如何,作为供应链人,优秀供应商的开发,合理的降本运动,都是要持续坚持下去的,而是否是独立核算,并不能代替供应链的价值。\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说最好的团队控制在7个人,以此类推,公司也未必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跑得动,还要健康的跑着,最好还能跑得快。独立核算给员工给多的意义,还存在于个体的主人公意识,如何经营自己的领域,把局部做到最完美还不行,整体的最优解也许无解。\u003Cb\u003E\u003Cu\u003E供应链的意义,就是舍弃局部的最优解,寻求整体的最优解。\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5:02:4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02:4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a84b9d83c24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2.01-库存现象:卖得好的永远缺货,卖的不好的一直堆积&,&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一节 库存现象:卖得好的永远缺货,卖的不好的一直堆积\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库存现象:卖得好的永远缺货,卖的不好的一直堆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热销商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商城有一系列A产品卖的相当好,基本上进货在一周内都可以卖完。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随着采购量加大,库存堆积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库管人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才得知,这一系列A产品,有好几个品种,分别为A1,A2,A3,A4等等,一共有十几个品种。A1,A2等是卖的最好的品种,基本客户的需求量最大,但是其余的需求量就非常的小,可能进货20箱可以卖半年,有的进货100箱,3天就断货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到最后,供应链的所有问题都反映在库存上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即使这样,进货还是早上和采购说需要50箱,晚上又来问一下,能不能再加个20箱,有客户需要……周而复始,采购的周期都是倒过来的,供应商也不可能随时给你发车,随时给你配那点货。合同都是后补的,货已经先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后来要了一下从上线以来,这款产品所有的进出库记录。结果一分析,发现非常有规律。所有杂乱的表现背后,都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规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们要分析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每个品类销售额的占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库存周转率和库存周转周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两个内容非常重要,否则这么久了,只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所有品类的库存,先把库存数据表拉出来,找好进出库的数据,把对应的成本金额算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要统计以下几个参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时间节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品项及其规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t销售成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t平均库存成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时间节点根据进出库记录可以计算出来,品项及其规格,是本身就具有的参数。期初期末库存,以一个月为节点,就可以查出来,做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就可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暂且拿一件物品的采购成本,和销售数量的乘积等于销售成本,平均库存成本同理,拿库存数量和采购成本的乘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u003Cb\u003E库存周转率= 销售成本 \u002F 平均库存成本\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库存周转周期= 时间段 \u002F 库存周转率\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计算出以下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4fcc446fd0c50c6bd63.png\& data-rawwidth=\&941\& data-rawheight=\&256\&\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存货周转周期,就是一次库存,大约几天可以卖出去。有了这个周转周期,对于不同品项的产品,可以设置不同的周转周期和送货周期,这样可以最大化节约库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过往的数据积累,结合目前市场的增量,可以设定一个月的目标值,然后周转周期,可以是一月送货4次的,有的是一月送货2次的,1次的,甚至一个季度送货一次的,确保库存水平不会爆仓,对于热销的产品,可以设置一些安全库存,一般长时间才能卖出去的产品,可以根本不需要备份安全库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一个月的产品并没有按照原计划卖完或者还有不够,下个月继续根据上月遗留情况做增补或者减少即可,这样并不能保证库存一直完美运转,世界上没有几个公式就能让库存完美运转,而是在混乱中,可以整理出规律,更加适用,更加方便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成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关于设定目标值的,并不是想到要做到多大的量,设定一个目标就去傻头傻脑的蛮干的。供应链的信息流要畅通,前段销售市场开发客户的速度,成单的可能性,过去客户的留存率有多少,首单的数量,翻单的频率,都要考虑在内。尤其是一开始,如果大规模铺开订单,可能一次性造成过多的库存。销售每周新客户开发的数量,潜在客户的分布和成单概率推测,自己的产品线符合程度有多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前提条件是这个网上商城,并不是非常大的规模,卖的也是集成的商品,也不是单一的特色产品,这个时候,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是比较高的,而在前期宣传上也没有有很大的效果,供应链的难度是相当高的。目标客户是门店的小客户,针对这一部分人群去满足需求。\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问题就来了,规模没有铺开的情况下,集中采购难度大,而且和大客户的订单通货也不一样,不能借助大客户订单安排采购。这样很难管理。对于这样的案例,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真理的。只能是合同协作,供应链人员,销售人员和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每一次都认真的使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渐渐走上正轨。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变化中寻找一些有据可依的规律,更好的进行管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7:54: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54: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8cdbc7594ecfda39a63b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2.02-简单理解供应商规模的边际效应&,&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二节 简单理解供应商规模的边际效应\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有生长,就有衰落,没有永恒的将军\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在宏观经济学中,经常碰到一个词,“边际效应”,而我们也能倒背如流的词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因为经济学毕竟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也难以用专家的方式解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来做一个十分简单的比喻,当你饿的时候,你吃一个汉堡,感觉开始得到满足。再吃第二个汉堡,觉得很不错了。然后再吃第三个汉堡的时候,你就有点吃不下去了。再给你吃第四个汉堡,你可能就会吐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边际效应递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和我们经常看到的供应商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做sourcing寻源的时候,要去开发供应商,寻找供应商,我们看到的供应商有大有小,这个时候,潜意识里都是供应商越大越好,越大显得越有规模,就越能彰显实力。\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前面我们讨论过,所有的供应链模式要和商业模式配合,所谓配合,就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我们分为长期协作供应商、自我供应能力发展和开发供应商三个模块说起。\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t长期协作供应商\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有些时候我们合作过一些比较不错的供应商,可能一个系列的产品线里,某些供应商有自己特长的工艺,会在特定的产品里面比较专业,价格更具有竞争力。后来随着合作关系深入,我们更希望投入成本,从稳定供应商那里开发更多的模具,去生产更多的产品,也给供应商进一步带来利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们从一个产品开发到十个产品,对于不确定性的订单有了更好的把控,多品种采购,利润差价补贴等等多种方式去完成订单,尤其是需要配套采购的零配件,极大程度减小了交期不稳定带来的风险,风险控制源减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着这种模式的成长,大家都逐渐尝到了甜头,于是增加投入。就这样又持续了一年。行业波动时有发生,出货量开始减少了,而且产品的型号也更有了多样化,继续投资,有点力不从心。订单量从一千多万缩减到两百多万,陷入了很两难的地方。幸好供应商本身还有一定的销路,可以维持着正常运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我们之前合作过得供应商,当年投机器,投模具,为供应商的老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后来设备生产的产品型号和样式已经满足不了多样化的需求了,订单逐渐走了下坡路。其实这也是边际效应,当投入在不断增大,人力成本,厂房面积需求,水电费,材料费等等都在增加,利润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中被压缩,从一个小步快跑的羚羊,变成一个缓慢移动的大象。\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t自我供应能力\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自我供应也是一个道理,当一个公司处于小公司阶段,总是想扩大规模,因为体量太小,无法实现更高的回报率,扩张资本永远是资本家唯一的哲学。\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企业能力扩大后,厂房的需求,人工需求,都会逐渐上升,我们来做一个形象的例子。\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dce98cffaa7dd32142e46.png\& data-rawwidth=\&513\& data-rawheight=\&277\&\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 加入我们生产序列从1到8,起订量MOQ为5个产品,生产成本是10,产品售价160元,利润就是售价减去成本。好了,这个非常好理解。当我们投入更多生产设备,生产更多的产品,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生产数量也在上升,当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我们的价格也在下降,已获得更多的销售。再看我们产品的总利润,居然到达1800元的时候开始下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个粗犷的例子,现实的成本分析和价格定位不会这么简单,这里只是做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我们再来看看利润的曲线。\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8d853adeae8bcfba8e5225.pn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231\&\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 我们发现,是一个拱状的曲线,也就是说在某一个理想的产品生产规模的时候,利润是维持最大化的。企业一般到了这个关口,可以选择外包战略,建立品牌,打包发展。然而现实中并不是可以完全如此主宰命运的,\u003Cu\u003E\u003Cb\u003E盲目扩张,兼并重组,走了一条庞大复杂的重资产之路,弊病累积,想再卖动一步,都是极其缓慢,很难小步快跑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红楼梦中所说:“大有大的难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t开发供应商\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有时候经理需要采购手上有它个二三十家供应商,可以提供自己选择。其实这是一个极端的想法。\u003Cb\u003E\u003Cu\u003E我们必须考虑两件事情,我们的数据处理可以处理多大的体量?我们有多少的订单可以分配给这些供应商?\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b\u003E供应商,供应商,最基本要有供应关系,我们才能算的上供应上了产品,光是知道信息是不够的,而是要形成有效目标的合作,达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供应商,但是要确保每个品类,都有坚实稳定的供应商,否则只是拥有很多信息,并不代表是你的供应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或者你像沃尔玛一样,每年都有很多想和你合作,找你报价。一般来说,体量巨大和订单极度分散,是非常考验处理供应链复杂度的企业的,复杂度是供应链的一个试金石。\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供应商开发,也可以参考边际效应。并不是越大的供应商就代表能力越强,年轻的时候跑得快,老了未必就能跑得快,有的供应商虽然体量庞大,但是流程,审批那一套走完以后,黄花菜都凉了。要是碰到有期货原材料的,每个月更新一下价格,得把人急死。关键是,先合作起适合的供应商,慢慢转化,再同时负责寻源开发的人找到更高性价比的供应商,慢慢提高供应商的转化率和合作的稳定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先合作的供应商,往往具有对比作用和标杆效应,也不是越小的供应商越好操控,之前碰到做注塑产品的小厂房,环境卫生,设施,生产能力都比较堪忧。这种产品,如果后期发生退货投诉,那么成本会非常高昂。供应商一般都不会在市中心,一趟物流拉下来,就损失几千块钱,可能销售的这一单子,都没有提成了。如果你有一个很大的采购量,选择供应商还是应该从实力强劲的供应商入手,强强联合,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是利润了,品牌的效应也是高度重视的,大的供应商的好处,就在于品牌的保证能力强,风险的控制能力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边际效应,这样理解,应该会很容易有一个初步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哲学,过犹不及,见好就收,选择更好的道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n\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7:59: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59:0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aa67b01a7ce30df1491aa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2.03-基本的采购成本核算法&,&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三节 基本的采购成本核算法\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每一分钱花出去,都要掷地有声\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经常采购各种类型的产品,有产品的原材料,按照BOM(物料清单)根据比例购买,或者直接做贸易,购买成品去不同渠道销售,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我们购买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多钱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换句话说,你了解你采购的内容应该多少钱买比较合适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就有涉及到基本的成本核算法,下面这个就是普遍的成本均摊,给人最直观估算使用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53ca310d25ec134f7e5df241ad8b240.png\& data-rawwidth=\&627\& data-rawheight=\&138\&\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t原材料\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了,这个比例只是基本的预估,一般来说,不是每一个行业都有完全一样的规律。比如我所在的塑造行业,当原材料疯长的时候,原材料成本占比有可能会到70%以上,如果你不跟着涨价的话。很多时候,塑料制品,尤其是低端快消的塑料制品,市场被搅乱的厉害。因为最黑心的商家敢用医疗垃圾来制造餐饮耗材产品,或者添加许多杂质,回料一般不超过30%都算不错的了,毕竟归根结底还是正规的材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大的供应商,坚持品牌,另一方面也和大的客户合作,不敢弄虚作假,坚持使用100%的原材料,在2016年的时候,聚丙烯价格到了9000元\u002F吨震荡,聚乙烯到了14000元\u002F吨震荡,纸价也是疯长,很多厂资金无法周转,甚至停掉了产品的生产。部分有魄力的老板,拿现金去购买原材料,想通过逃税来降低成本,维持工厂生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就是这样,就算你算清了成本,也是无济于事的,你永远都无法精确知道,供应商的成本究竟是如何的,但是成本计算,还是相当有必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t人工成本\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工成本,在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压力下,许多工厂跑到东南亚去投资,那边人工成本将近中国的1\u002F2到2\u002F3之间,加上东南亚近几年鼓励投资,加快发展,给到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大,加上贸易国之间的各种协定,迫使需要大量人工的行业不得不考虑往东南亚发展。最典型的就是纺织业,基本还需要大量人工来维持,无法实现机器自动化生产。而我现在处在的公司,已经算是智能化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了,但是还是没有实现全流水线自动化生产,所以还是不能进一步缩减人工,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步伐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跑得快,有些人跑得慢,并不是因为偷懒,要是先天定位,体质就不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的工厂什么布局,机器产线如何摆放,也会影响到人工成本。学过工业工程的人肯定都知道,要减少无效的动作,精简化操作,这样才能释放更多的产出。成品最后一道工序后,成品到中转区域去要多久,需要多少人力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一个节拍,都是需要细细考量的,所以人工成本,你也无法精确得知,再说还有保险福利等,这些涉及到公司财务的事宜,供应商也不会开诚布公的给你看。有些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很多工人都是当地朋友介绍来的,经理都是沾亲带故的,他们的成本多少,只有天知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t管理成本\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来说,我以前在一家外企的时候,那里的管理费用一般核算都是5%,如果管理费用超过10%,那么这家企业经营的也许会比较吃力,或者所谓的管理费用,是在独立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隐性的利润点在里面。这里面包括机器折旧,房租水电等等,还包括一些人为管理的费用,管理费用太高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管理的结构和效果是不尽人意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t其他成本\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费用,这里我们还有看不到的费用也会产生在里面,一个企业不会完全一直按部就班的运行,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或者一些非标准费用的产生。一般来说,在即时报价里,会把这部分费用加上,你去考察供应商,那些招待费用,时间成本,都不会是完全免费的,供应商盼望的也就是订单的下达,作为投资的回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5】\t利润\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谈到利润,其实都说制造业普遍利润在10个点,低于5个点,再怎么样人家也不想做了。也有人说,家具行业毛利率极高,是个信息非常不对称的行业。之前有家具行业工作的朋友说,销售回来报销都是几万几万的报销,采购的KPI中间降价不重要,按时交货率更重要,可以从侧面小小的了解一下家具行业的利润是不错的。利润就不得不考虑到税收,税收不考虑,可能你感觉你赚了3个点,结果只有2.5个点,因为你做内销,或者外贸,都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加减利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来说,物流有6个点的税,产品生产有17个点的税,外销鼓励出口,有一个将近13个点的退税,当然实际的计算,并非如此简单的加减,是有专门的公式去计算的,这里不再展开,只有把税收特殊因素考虑进去,才能看到,这笔订单,究竟可以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过来说,作为采购,也可以倒推供应商的利润,进口商品的时候,是否把退税给你算在里面了还是真的利润微薄。都可以作为一种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这一节的最后,我想说,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计算的十分巧妙,那又如何?网上评论苹果手机成本1800元就可以生产,先不管真假,它卖7000元还是照样有人抢着买。真正的产品价值和卖出的价格,和成本并不是完全紧密的,这里面存在着太多成本核算以外的,商业运作的逻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7:55:3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55:3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78e78d5f5fadf55f3b5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2.04-采购合同的基本注意点&,&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四节 采购合同的基本注意点\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白纸黑字,分外注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做采购,有一项工作避免不了,那就是签订合同,虽然很多不正规的操作手法下,合同只是走流程的一个约束,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事情变得“ugly”的时候,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不去探讨合同的意义,价值和怎么签订,只说一些基本的注意点,防止后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t基本信息的准确无误\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甲方、乙方的企业全称,联系信息,是最基本的东西,但是有时候还真的容易弄错,我这边就有一个实际的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说\u003Cb\u003E\u003Cu\u003E合同主体名称和盖章的名称不一致\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之前我签过一个境外旅游的合同,算是服务类采购合同,合同的章盖的是“某某旅行社某营业部”,但是合同的乙方却是“某某旅行社”。少了一个营业部,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营业部的性质相当于分公司,盖得章也是营业部的业务章,一般正常的合同归档,发票报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还是得严谨一些,万一这个营业部的资质有问题,那么后面合同归档的时候,就会产生信息不符的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合同的主体应该和公章一致,有出入的话,要以公章为准。所以还是不必要引起法律纠纷比较好。这一点,很多时候感觉小事情不会有问题,往往隐藏了大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就是\u003Cb\u003E合同的标的物\u003C\u002Fb\u003E,产品的约定名称,规格,性质,编号,计量单位,单价,总价,其他指标等等,都要清晰明确,否则等到实物交付的时候,合同上没有明确规定,也会存在相关的误解。\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质量要求,技术标准\u003C\u002Fb\u003E,这部分如果没有要求,可以不做强制要求,但是很多产品是必须要有技术规格的,这些规格比较详细,可以放在附件的形式,确定附件的要求和标准,是决定了质量检验环节的工作有效展开的前提。一般采购会从工程部门拿到这样的图稿或者参数,来约束供应商的生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u003Cb\u003E价格条款\u003C\u002Fb\u003E,确定付款方式,预付款,全款,账期,还是固定日期对账付款?涉及到进口采购,还要考虑价格的性质,是出厂价,离岸价格,还是包含海运保险的价格,否则就会稀里糊涂的购买东西。付款方式决定了现金流的动向,一般甲方会尽量要求拉长账期,加大己方的现金流周转。这里还要确定一下,\u003Cb\u003E\u003Cu\u003E发票的性质,是否是17%的增值税发票,对于海外采购,就是形式发票(PROFORMA INVOICE),毕竟老外的发票和我们的国情不太一样。\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u003Cb\u003E交货要求\u003C\u002Fb\u003E,这里最关注的就是交付时间,交付地点,其他的都可以涵盖在质量要求里面,\u003Cb\u003E期望交货时间(Expected Delivery Time)和合同交货时间(Contract Delivery Time)\u003C\u002Fb\u003E是否存在较大偏差,也是对一个企业供应链管理力度的考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合同效力和签订地点\u003C\u002Fb\u003E,一般都会选择签订日生效,采购方喜欢把签订地点写在自己所在的地方,万一发生了纠纷,申请仲裁有限在自己的地方上仲裁。尤其是国际采购,在国外申请仲裁,胜算可想而知,你请翻译、律师都是高昂的成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t合同的强力约束成分\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面只是一些基本信息,合同必不可少的条件,缺一不可,但是下面有些东西,就是一些强力的约束,防止事情变得“ugly”,防止违约后,无法索赔到应得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当其冲就是\u003Cb\u003E违约责任\u003C\u002Fb\u003E,乙方逾期交货,甲方逾期付款,乙方无法交货等等情况下,比如交货要求里面涉及到的验收要求,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信息传达不良品处理的整改方案,会涉及到的退货,返工,更换,折价处理等,要在违约责任里面写清楚。一般来说,\u003Cb\u003E\u003Cu\u003E违约金不可超过合同金额的30%\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否则可以拒绝签订合同。\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不可抗力\u003C\u002Fb\u003E,有些时候,连续三次退货依旧达不到要求,甲方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并且要求索赔。但不是每一次违约,供应商都要负责全部责任,就比如说不可抗力。这一个条款其实制定的很特殊,因为概率低,但是可以作为一个更全面思考的角度来让双方风险共担。\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来说,有这么几条,\u003Cu\u003E(1)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需立即通知对方,并在24小时内向对方提供权威机构出具事故报告或证明文件。如因未及时通知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仍需承担赔偿责任。(2)当事方务必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如因当事方未尽补救责任造成的损失,当事方仍需承担赔偿责任。(3)如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应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暂时阻碍合同履行,双方可协商延期履行合同。\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样看来,这个条款的制定,其实有利于风险的平摊,避免让一方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解决合同纠纷\u003C\u002Fb\u003E,一般都会写友好协商解决,因为下一节会讨论一些“ugly”的东西,就是如何法律上初步判定供应商,和如何要求索赔的一些内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的合同还会涉及到\u003Cb\u003E知识产权约定事项\u003C\u002Fb\u003E,这一点在于保护专利等方面,不得侵犯双方的知识产权,有一次一个朋友,在自己产品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商品,图片借用了其他公司的产品图片,\u003Cb\u003E如果不作为商业用途,其实使用图片本不是大事情\u003C\u002Fb\u003E,但是放在产品网站上,对方直接告侵权,网站被迫关了一段时间不得登录,后来他们写道歉信,换掉图片才得以重新登录。其实这件事情,那个朋友也郁闷,其实那一款产品他们有供应部分,所以意图表达给这个公司的产品做过供应商,但是放在网上性质就不对了,所以还是得格外小心,保护自己的专利,也不要侵犯到别人的知识产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基本涵盖了一个普通合同,会有公司有中英文双语的合同,采购方希望以自己的母语为准则,双语均有法律效力,但是发生争议,以自己的母语版本为主。撰写英文合同很多用词需要注意,有同义词,或者在法律中代表其他含义,采购如果要自己拟制,需要找到法务去校正,或者提出意见。仲裁地点尽量选择离自己近的城市,可以上网查询当地是否有仲裁机构等等。这都是最不想看到发生的场景,但是还是得把台面上的事情准备好,以防万一。\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了,先从小金额的合同练练手吧,合同规模变大,其实也是蛮刺激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8:18:2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18:2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40b403cc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2.05-法律层面上初步刷选供应商和维权&,&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code lang=\&text\&\u003E前言:出差半个月,未曾更新文章,今日上班,还是继续更新一下。\u003C\u002Fcode\u003E\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五节 法律层面上初步刷选供应商和维权\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一切都要参考证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我们听到供应商天花乱坠的吹自己的公司,吹自己的工厂,就算我们去实地考察了产能,人工,环境又如何,很可能,今天你去的时候欣欣向荣,过三天厂子倒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这并不是不多见,预付款出去了,厂子倒了,过几天你看附近开了一家新厂,老板还是那个老板,公司的名字都变了,这个极端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 ,七天没吃上饭了.颜回则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要用干净的饭祭奠先人后在动口.” 颜回回答道:“不可以,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所以我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它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而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所以说,你所见所听未必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从法律层面上简单说一下,初步筛选供应商。如果不是有强大的电子系统,可以智能识别各种资质,还是有一些比较原始的办法可以初步判定一家供应商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t审查主体资格\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商登记信息:工商登记是政府在对申请人进入市场的条件进行审查的基础上,通过注册登记确认申请者从事市场经营活动的资格,使其获得实际营业权的各项活动的总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工商登记信息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登记的相关企业信息。工商登记信息包括以下内容:\u003Cu\u003E企业名称;企业住所;企业法定代表人姓名;企业注册资本数额;企业类型;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企业投资人(是公司的就是股东的基本情况,如名称或者姓名、出资额等等);企业的分支机构。\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可以看到一家企业最基本的情况,看看和他们提供给你的是否属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资质等级和签字人授权手续\u003C\u002Fu\u003E:我们可以在全国企业公示系统、手机软件“企查查”上查看企业的资信情况,劳资纠纷,是否有不良账款记录等等,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信用能力低,那么后面及时交付和资金周转是个麻烦的问题。其他方式可以登录“裁判文书网”,“被执行人公示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t其他资格\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在查询一些官网,看看供应商的项目,或者其他可以查询的信息。项目经验、经营能力、付款能力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这些查过后都没有问题,最后合同履行还是出现了违约,那怎么流程来维权呢?\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1、\t正常履约\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联系单或者邮件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内容,要求被联系人在什么时间做到什么标准,要以什么形式反馈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2、\t催促履约\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时候合作基础还没有完全破裂,还有协商的可能性,也不至于直接淘汰这家供应商。那么就可以催促履约。发送履约催促函,一般可以由法务起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基本格式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年月日,贵司作为受托方与XXXXXX(以下简称“我方”)签订了《XXXXXX》(以下简称“合同”),合同编号为XXXX.合同生效后,我方积极依约履行了XXXX义务,而贵司截至发函之日仍迟迟不履行合同XXXXXX义务,贵公司之行为系违约行为。我方现正式函告如下:\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贵司在收到本函之日起XX日内,向我方XXXXXXX,否则我方将解除合同并采取法律途径追究贵司之违约责任,届时贵司将依照合同承担XXXXXX责任。除此之外,贵司还将承担我方维权所支出的律师费、仲裁费、交通费等其他合理费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考虑到贵我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方特函告贵司,望慎重对待,并尽快在上述期限之内履行合同义务,以免产生诉累,给贵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函原件一式两份,一份以特快专递邮寄给贵司,一份我方留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3、\t严肃警告\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律师函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发函前,律师需要反复确认证据是否充足,否则发送律师函后证据无法补充。准备合同、我方已履约的凭证(送货单、物流凭证、出库单、采购单等)、发票或已支付款项的记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平时采购和收货等等,单据一定要和合同一起保存好归档,以防万一拿不出文件,就糟糕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u\u003E4、\t纠纷解决\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律诉讼形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期间,如债权人未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2年内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或向人民法院、仲裁机提出诉讼或仲裁申请的,法律将不予保护该债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希望每一笔合作,都不要出现最后变得撕破脸面的事情发生,前期供应商导入,还是谨慎谨慎再谨慎,不要为后期增加无穷无尽的隐性成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们要审核国外的供应商,现场审核成本也比较高昂,我们怎么办?他们有所谓的营业执照吗?中国的网站已经查询不到他们了。我们可以思考几个简单的方面来参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最基本的比如ISO审核,产品的送检报告\u003C\u002Fb\u003E,我们的行业和食品有挂钩,可以考虑检测材料添加剂检验,送检机构是不是全球公认的?有没有进出口资质证明?等等这些都可以初步判定。\u003Cb\u003E最终还是离不开合法性、质量体系、产品材料检测等几个亘古不变的话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有了解你的潜在合作伙伴,才能深入的合作。闭上眼睛可以跌跌撞撞行走,但是停止思考就会哪里跌倒哪里躺下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11:53: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53:0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854cfa48bcc2a52a7f0b0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2.06-几种业务模式下的基本供应链模式构想&,&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六节 几种业务模式下的基本供应链模式构想\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先了解你自己,再去决定做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有一句老话,如果一个人什么都干不了,可以去干采购,简单的后勤部,和我们如今简单的买东西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如今中国也走上了国际化的路子,以前简单的采购模式是难以支持企业生存模式的,于是就会出现一些基本的采购构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是三种业务模式的三角模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data-rawheight=\&351\& src=\&v2-3b9f2cc460a.png\& data-rawwidth=\&554\&\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t高毛利的行业\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毛利的行业而言,肯定存在一些原因。这里随便列举了三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时候,及时到货,合格交付,比成本控制还要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u003Cu\u003E\u003Cb\u003E行业技术垄断\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在以前,做铁路上的注塑器件,只有国外的技术垄断。后面中国制造开始崛起,中国也可以生产,毛利极高,当市场上只有你可以供货的时候,这就是技术上的垄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u003Cu\u003E\u003Cb\u003E信息严重不对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u\u003E:这里指的严重不对称,就是市场上还未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信息,查询起来困难,而且定价权偏重于供应方。比如有些国人在美国当地倒卖瓷器,虽然中国的工厂出厂价只有几十元,但由于做工优美,配上历史悠久的故事,在当地成倍的价格在销售。因为当地的美国人,也不是非常懂瓷器,而且也不是专业开店销售瓷器制品,这样信息不是广泛公开,变得更加闭塞。只是华人一看,也就明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b\u003E\u003Cu\u003E\t内幕操作价格\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有些大型的招投标,滋生腐败的一个因素,就是金额大,利润高,利用公款中饱私囊的。毛利有多高呢?一条链条的人员都可以腐败掉,这些年严打,国家反腐力度加大,情况要比早些年改善很多。这个时候价格,招标都可以陪标,包括那些豆腐渣工程,可想而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t高周转产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一些一次性消耗品,快速消耗品,供货量大,或者生产工艺难度不高,投资一个小工厂就可以制造,市场上很多供大于求,这时候就要比拼性价比了,要拼供应链建设的实力了。现金流变得无比的重要。也列举几个小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u003Cb\u003E\u003Cu\u003E完善的库存管理\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某国外运动品牌的企业,库存管理从原材料到成品,都有精细的管理。每周最前端的销售市场根据上一周销售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系统里会自动配比,把相同的需求集中在一起,再通过仓库的库存反馈,进行及时补货,然后后端的供应商工厂会及时排产订单需求。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评估库存和总产量,逐级逼近,到了年底,把库存成本控制在最低,达到现金流的高速周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u003Cb\u003E\u003Cu\u003E快速消耗品\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对于一些一次性产品,尤其是餐饮耗材,客户最大的关心在于什么?价格?质量?美观?其实和一些朋友交流过,客户更担心,仓库里没有包装了,客户来买奶茶我没有杯子装,没有吸管使用了。这是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快速消耗品,一般来说竞争激烈,毛利很低,工厂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和一些违规的偷税漏税来支持,或者没有完全达到环保要求。生存艰难,更能体现一个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历练。这个时候,谁周转更快,谁现金流更足,谁战斗力越持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u003Cb\u003E\u003Cu\u003E生命周期短的大众消费\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这个就不赘述了,想想国内现在越演越烈的手机行业吧。锤子科技的老罗就调侃,手机不赚钱,赚钱卖配件。这个是说笑话的,但是可见市场竞争之激烈。半年不到新手机就出来了,你周转率高,你的企业就可以盘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t高品牌溢价\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咱们来想想苹果手机,是不是7、8000也是有人不停疯抢,即使功能上未必真的那样强大。一旦品牌溢价高,对于供应链的周转,成本的压缩,毛利的上升,都是好的效应。所以要有好产品,好产品解决好问题,才是企业生存为消费者解决痛点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u003Cb\u003E\u003Cu\u003E技术领先\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道理非常简单,别人可以做到60分,你做到了80分,别人做到了80分,你已经做到99分了。品牌建设,前期会很困难,而投机取巧就相对容易。但是后期的指数增长,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u003Cb\u003E\u003Cu\u003E高性价比\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口碑营销,迪卡侬从不做广告,就是靠性价比超高和口碑营销,全球几百家门店,才发展40多年。供应商要考虑,是面向大众消费者,还是垂直的专业用户。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供应链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论如何,虽然业务模式有所区分,但是核心思想是基本大同的。质量,交付,价格,服务等等。但是因为业务模式不同,取舍权重会有所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几个业务模式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data-rawheight=\&272\& src=\&v2-f77b0fb606af036e3488546b.png\& data-rawwidth=\&491\&\u003E\u003Cp\u003E每一种业务模式和针对的目标客户不同,所涉及的关系也会有千丝万缕微妙的变化,这一点,值得我们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分析,仔细思考“因材施教”的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code lang=\&text\&\u003E欢迎分享给一起前行的朋友,探索学习之旅,共享欢喜忧愁。\n为一份信念,点一盏亮灯;为一个远方,谱几点诗篇。\u003C\u002Fcode\u003E&,&updated&:new Date(&T07:25:2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25:2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af1dc2cff2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2.07-浅要谈谈进口采购流程&,&author&:&yang-quan-66-54&,&content&:&\u003Cp\u003E不迷信权威,不偏听专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 小白----摸索供应链管理方法阶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七节 浅要谈谈进口采购流程\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国内采购,国外采购,哪个更好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今天来简要谈谈进口采购流程,这里不能代表所有行业的采购,\u003Cb\u003E\u003Cu\u003E只先针对涉及食品的一次性耗材行业的进口,做一点简要的分析。\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希望可以起到一些启发和帮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对于很多国外涉及的汇率,运输,等等更多宏观深入的东西,还未达到非常全面,简单的从供应商开发,进口一些基本注意点说起。等到以后,我们在逐个分析细节,各个击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tSourcing--供应商开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海外供应商搜寻途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海关数据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海关数据系统,可以搜索交易情报,选择出口的国家,一般来说选择欧美地区国家,这类国家对应一次性耗材产品进口较多也方便在数据不全的海关数据系统查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可以输入HS code或者商品的英文描述来查询。如下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84a078a18ee487a1f834dcd043ef3d1.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66\&\u003E\u003Cp\u003E然后可以搜出各类企业,这里的国外企业名称,指的就是供应商。有兴趣可以点击市场趋势分析,国家分析,起运港口分析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有意思的还是市场趋势分析。可以看出来这类产品在你选择的进口国家的一年的消耗趋势,是明显季节性的,还是一年四季平稳的,这对于供应链备货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比如下图的食品盒就是一年四季相对平稳的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5bd0f7af4a5be3f00597b1fcf3a1e88.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91\&\u003E\u003Cp\u003E但是有些海关数据系统的劣势在于,目前使用的海关数据系统,只能简单查询一个供应商或者客户的进出口的简易数据,上面的联系方式并不是完全实时更新准确的,也就是说通过海关数据系统,起到了解、查询、验证的功能,并不能完全依靠它来开发供应商。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看产品的贸易体量和供应商或者客户的其他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t阿里巴巴国际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一般来说,能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能购买“Gold Supplier”的,还是有些许经济实力愿意投资的供应商。阿里巴巴国际站上,不用理会阿里巴巴那一套营销手段,只是绑定供应商的手法。要看以下几个关键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产品图片是否齐全,是否有工厂的照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公司有没有正规的官方网站,是否可查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相应联系人是否可以联系到,是否有明显的合作意愿和报价意愿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以上三个项目都齐全,只能说明这个可以作为潜在的供应商。然后在浏览一下阿里巴巴国际站其他相关信息,是否上传了资质证明图片,针对哪些市场区域进行海外贸易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3)\t其他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以上2种比较常用的方式,还有以下非主流方式,但是非常有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国际性展会:对于开发供应商,可以专门去包材展会,去搜集供应商,对有兴趣的
供应商进行拜访和初步RFQ询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行业介绍:国际供应链风险与机遇并存,所以开发供应商一定要优先开发优秀的供应商,通过优秀的供应商,进行其他品类供应商的介绍和引荐,这个方法比前面的方法都要快速有效。就像马太效应一样的原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其他网站:类似Global sourcing啊,翻墙去上一些国外的B2B网站之类的,操作性不强。或者Google上搜寻行业内的供应商,通过Linked in等国内可操作的社交方式去尝试连接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t海外供应商筛选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价格质量初步筛选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搜寻到一批潜在供应商后,要进行初步筛选,筛选供应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从价格和质量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要分析自身的业务模式,竞争品项,哪些需要自产,哪些外包更有利润空间,然后针对筛选出来的品项,进行询价。先不管价格合不合理,要求寄样,只有对照性价比,才能判定报价合不合理。可以利用公司进出口账号的优惠价,要求供应商寄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进口价格核算,要考虑以下几个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FOB价格:一般这个价格是决定性的因素,占进口价格体系的很大比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海运费:海运费由货代给出报价,综合比较最低的价格,来选择货代供应商。一般来说,海运费不是按照港口距离远近来完全判断,而是综合比较货代实力,港口距离,和港口间贸易往来的订单量来综合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保险费:保险费一般是固定的,货值*0.0011,就是保险需要的成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t关税:原产地证,关税为0,只有4大类产品需要消费税。第一类:过度消费会对身体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酒精、鞭炮、焰火。第二类: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以及护肤护发品。第三类:高能耗的高档消费品,例如小轿车、摩托车、汽车轮胎。第四类: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例如汽油、柴油。显然我们的产品不属于此类,消费税也为0。进口增值税17个点,这个是不可改变的。但是进口后销售,可以抵扣部分增值税,此类成本并非完全的17个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t汇率波动:报价都是按照真实的,根据每个公司不同的计算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t清关费用:进口到国内港口,需要提前准备好文件清关。清关手续后面会提及。清关费用,大体上分为几类,卸货手续费和港口附加费,DTHC目的港码头操作费,部分地区比如台湾,还有EBS的的额外费用。费用根据货柜大小和货品来区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t送货上门:这里根据需求,还有一个拖车费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t人工仓储:很多时候进口不是及时销售的,所以涉及到仓储中转费用,和人工二次搬运费用,填额外的唛头费用等等。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入库,分拣,出库手续,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算完了最终的价格,就可以比较价格了。然后再对比相应的质量,就可以初步判定供应商的实力。\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供应商资质审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资质审核,目前我们所在餐饮包装行业,也需要一些资质。首先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先查看是否有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基本资质,但每个国家的资质不同,未必是一模一样的格式。还有进出口许可证,但是可以进行外贸的公司,这个许可查询不是非常必要,而且当地语言也未必看的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其他的资质审核,如餐饮耗材行业,有以下一些常用的标准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基本认证类型(这里只举例食品相关行业认证,以此类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1、ISO 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ISO 2C\u002Fp\u003E\u003Cp\u003E1.3、GMP 优良制造标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4、QS 认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美国认证标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1、最安全认证——HACCP\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2、美国食品、药品认证——FDA\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3、AIB\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欧洲认证标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1、BRC\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2、SGS\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3、DUTCH HACCP\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日本认证标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1、日本认证——JAS\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试单和考察验厂\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前期资质都符合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临时供应商,进行ERP准入。然后根据销售端需求,进行试单采购,在必要的时候验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采购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大货生产的真实周期,流程中会遇到的瓶颈和挑战的提前认知。\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对比大货样和样品,确保大批量生产也符合标准,双重确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检验供应商合作成本,是否易于后期操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t必要的时候进行验厂,或者前期合作关系浅,进行初期工厂考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46b84d2d7bbcf683fa0d.png\& data-rawwidth=\&251\& data-rawheight=\&209\&\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验厂的时候,主要针对人机料法环等基本模块进行检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人:考察质量人员,技术人员是否充沛,工厂操作人员数量和成本预估,也可以考察操作的规范性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机:考察机器,必要的时候考察机器品牌,预估真实和理论的生产能力。机器是否有保养,是否能达到预估的生产要求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料:原材料是否合格,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必要的时候追溯上游供应商的文件资质,确保源头的安全可控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t法:工厂的管理方法,是否有生产每日的计划,不良率的追溯,操作是否符合规范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t环:检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尤其是食品类行业,是否安全卫生。地面是否具有清晰标识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质量人员和采购人员可以针对问题点,提出可以改进的方法和方向,对于做的比较好的点,进行记录和改进其他供应商。最终综合评估,给出一个得分或者其他评判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tBuyer—供应链买手\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内部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是备货订单,可以由需求部门会签,确定需要的尺寸,数量,交期等要求。如果是正常翻单或者首单,也是要有类似的主干流程。主要是以下几个模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技术工艺模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要在技术工艺部门,核对编码,技术规格,形成信息归档,为后期做好信息化处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ERP系统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在ERP或者任何电子信息平台,输入供应商的信息,产品的信息,形成电子信息流的开端。输入品号或者编码,录入维护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合同签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主要注意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合同可以在ERP流程之前签订,为了提高产品流和资金流的效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合同要确认好关键点,对于海外采购,要严格明确标的物和供应商是理解一致,并且标准技术标准,质量要求,付款条件是FOB还是CIF等等。付款方式是TT还是LC。\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对于短期合同,可以暂时不考虑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于大型的供应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控制也比较良好,会有多加原材料供应商并且在淡季进行备货,或者第三方远期合同来控制风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如果供应商方有懂得中文的,可以“Chinese shall prevail”,遇到争议以中文为主。如果用英文作为通用语言,则协商后大部分情况还是会以英语为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合同编写完成,检测无误的。相关领导签字,盖章后,可以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签订前把交期和生产日期,检验方法确定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付款方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LC at sight 即期信用证付款注意事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根据实际订单需求,根据要求的交期,和供应商协商使用信用证形式进行付款。和财务部对接,财务部通过与银行的沟通,进口方先拟信用证草稿,基本草稿需要注意的点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t通知行要写对方银行swift code,申请人要写进口方公司,受益人是出口方公司;\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t开证币种及金额,一般选择美元,确定溢短装比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信用证由开证行,即期付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t汇票的付款日期,和付款比例,即期信用证比例是1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t受票人即付款人,写进口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t最迟装船日,如果实际的装船日期实际超过了信用证上的日期,供应商正常交单走流程,对方银行提交给我们银行资料时,我们银行发现日期超过了信用证上的日期,会跟我们确认是否要进行付款,我们确认盖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链部门职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