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Sketch没有转换为智能对象象

谁说Sketch不能做交互设计?Silver功能抢先看! - 设计 - 伯乐在线
& 谁说Sketch不能做交互设计?Silver功能抢先看!
最近交互工具可真是风生水起不断涌现,从原生的Xcode,还有这几个号称不用写代码的的Hype3,Pixate,再到Principle,还有Flinto,还有这个正在开发过程中的Silver。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挑花眼了呢?
不管你是哪个工具的粉,我们都要搞清楚一点,这些软件都在或者想要实现这些内容:
1. 不用写代码即可实现各种交互效果
2. 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套交互语言。前者就是静电上边提到的hype3,pixate,principle,flinto等等,或者除了传统的xcode是苹果公司的原生应用之外,还有Creo。Creo除了能实现前边提到的软件的基本功能外,还创造了一套自己的语言,让自己更有扩展性。
Creo和今天要着重介绍的Silver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静电看到他们之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简化版的Xcode。他们通过与xcode类似的工作流和组件构架形式来工作。也就是说,在Xcode里你可以看到各种VC(View Controller),那么在这两个软件中,你同样可以看到。
比如你可以在他们的界面中看到Image View,Web View等等的组件。在配合类似Xcode的Storyboard的工作流,让设计师的交互方案得以实现。下面来看看还在开发过程中的Silver的特性。
首先Silver官方给自己的定位是:直接在Sketch中构建轻量级的移动交互原型。没错,我们通过官方的视频发现,不同于其它工具,它确实是一个基于Sketch的插件,是的,Everything within Sketch。
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连线效果,直接在sketch中连线确实很少见。
当然少不了手机预览咯
由于Silver还没有公开提供下载,但我们通过视频能得到不少信息,首先他是基于sketch自身的,不必使用第三方工具;然后,是可以预览的。
下面介绍官方提供的特性:
1. 头部和底部
通过快捷键即可将层转化为固定的头部或者底部,比如我们经常要使用的tabbar或者title bar。Sketch中的透明层可以当作按钮来使用,通过这些按钮可以实现页面跳转的功能。
2. 可以编辑的输入区域
可以把文本层转化为可以编辑的输入区域。这些输入区域可以定义不同的键盘类型。看起来很酷的样子。
3. 将层指向Artboard
可以将某些层转化为可点击区域,从而指定他们转向某个Artboard。这就是实现页面跳转的功能。
4. 嵌入Web Views
可以指定某个形状图层为展示Web Views的区域。在Sketch中调整他们的尺寸和位置即可让这个图层在预览时显示真正的网页。(静电:我喜欢这个功能)
5. 内建的转场效果
大家都知道在xcode中有Push,Pop,Modal和Dismiss这的转场效果,那么使用Silver你同样可以逼真的做到。Modal模式下显示的Artboard同样可以做返回处理。
6. 集成核心的OS功能
通过实现摄像头,浏览相册,书写email和短信,打电话或者运行外部网站这些功能,让你的原型看起来像真的一样。(静电:amazing…)
7. 实时预览
话说这个是这类软件的标配了吧?不过Silver需要一个他自己的独立app来实现这个预览功能。 通过数据线或者Wifi即可预览。
极大改善你的工作方式:
Silver号称是第一个内建在Sketch中的交互工具。使用这种内建的方式可以让你避免在软件中进行切换操作,简单快速的制作出交互原型。同时,我们可以看出Silver大概可能是基于Framer.js的,这个相信大家不会陌生。通过为Framer开发的Silver模组,你可以在两者之间传递交互动作。
要看演示视频?
点击 网站,查看官方视频吧。不过建议准备好自己的小梯子哦。
Silver目前还在开发过程中,大家可以在其官方网站注册,等待开发完成,你将收到Silver团队的邮件。Silver是首款内置在Sketch中的交互设计软件,其表现如何,还有待大家的试用。不过Sketch通过这种插件方式弥补了自己不能做交互稿的”缺陷“,这想必能满足不少用户的期望吧?Silver团队说,有了Silver,你的设计稿就是你的交互原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关于设计频道
分享UI、网页、交互、用户体验设计和各种设计教程。
新浪微博:
设计频道微信公众号
(加好友请注明来意)
– 好的话题、有启发的回复、值得信赖的圈子
– 分享和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与观点
– 为IT单身男女服务的征婚传播平台
– 优秀的工具资源导航
– 翻译传播优秀的外文文章
– 国内外的精选文章
– UI,网页,交互和用户体验
– 专注iOS技术分享
– 专注Android技术分享
– JavaScript, HTML5, CSS
– 专注Java技术分享
– 专注Python技术分享
& 2018 伯乐在线威望25089点
阅读:20490回复:65
Sketch中的智能对象-Magic Mirror插件下载地址及安装【文件已更新】
发布于: 22:38
Sketch的插件总是给我们无限惊喜,昨天晚上标注插件的插件作者Utom向我推荐了一款名为Magic Mirror的插件,那翻译过来就是“魔镜”。魔镜魔镜谁是最好用的移动端UI设计软件呢? 魔镜:“主人,那必须是Sketch好么?”
是的,今天为大家安利这款Magic Mirror,通过这个插件,我们可以轻松把自己的artboard中的界面变成如下的样子。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a703d39bbe00dcf.jpg');" width="500" height="314" />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894ced67062a8cd.jpg');" width="500" height="314" />
这么炫酷的效果在sketch中只需一分钟即可搞定,小伙伴一定会问,你是怎么在sketch中做到的?别着急,很简单,首先我们先来下载这款Sketch Mirror的插件吧
如何下载和安装:
下载Magic Mirror插件(下载文件3月31日已更新):
下载解压后,双击插件即可安装成功。这里要注意一点,请不要使用sketchtoolbox安装这款插件,因为静电在安装过程中始终无法正确使用此插件,因此推荐使用手工下载安装的方法。
插件使用方法:
1.在sketch中准备好一张你已经设计好的Artboard界面。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bdefe.jpg');" width="500" height="311" />
2.另外准备一张mockup图片,比如静电准备的这张。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a98b0f270daa7a5.jpg');" width="500" height="333" />
3.将这张mockup图拖到sketch中,请确保这张图和你刚才准备的设计稿不在一个artboard中。你可以将它拖动到工作区的其他位置即可。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8bf8fae5f5d19c7.jpg');" width="500" height="314" />
4.接下来在这张mockup需要展示界面的位置使用钢笔绘制不规则矩形(必须确保只有四个点,另外请不要使用圆角矩形工具,这将导致插件失效。)绘制后如下图红色区域。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ce26d2ba460860f.jpg');" width="500" height="314" />
5.接下来的这步很重要,选中这个红色的图形,将此图层的名称命名为与你准备好的artboard的命名一样,比如静电的命名为mockup。则artboard的名字也需要为mockup。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62ff2.jpg');" />
6.选中红色的矩形,然后执行菜单plugin&Magic Mirror&Magic Mirror!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dd5ee8b415f7c46.jpg');" />
7.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怎么样,足够简单吧?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894ced67062a8cd.jpg');" width="500" height="314" />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时我更改了artboard中的设计稿,则只需再次执行插件命令,则这张mockup也会随之变化,简直方便到爆有木有?
Magic Mirror插件菜单的其他功能
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插件菜单中的另外两项功能,他们是:
Jump to artboard-选中mockup中的图形,可以迅速定位到它调用的artboard位置。
Rotate Points-有时候使用Magic Mirror会导致mockup上下左右颠倒,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这个功能来调整方向。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官方网站的演示动画(gif)。
下图演示的是如何使用Magic Mirror功能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a5fdd0.gif');" width="500" height="327" />
下图演示的是如何使用Rotate Points功能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e1c8.gif');" width="500" height="278" />
下图演示的是如何使用Jump to artboard功能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title="点击查看原图"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 window.open('http://7xpcg3.com5.z0.glb.clouddn.com/1508/thread/3_1_de1a.gif');" width="500" height="316" />
第一手原创设计文章及内容
尽在静design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
700)this.width=700;" style="max-width:700" onclick="if(this.parentNode.tagName!='A'&&this.width>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this.src);" />觉得有帮助请赐我个赞并在下方评论
附件名称/大小
最新喜欢:
发布于: 09:27
下不了。。。。静电
发布于: 10:04
赞。 已完成安装测试。
威望25089点
发布于: 10:55
:下不了。。。。静电 已修正链接,请重新下载.
Sketch大侠客
发布于: 11:07
nice 棒棒的
发布于: 12:27
这个支持sketch 3.2.2吗 静神?
威望25089点
发布于: 14:37
:这个支持sketch 3.2.2吗 静神? 可能不支持,请安装3.3以上sketch
发布于: 14:50
:可能不支持,请安装3.3以上sketch
Sketch新手
发布于: 15:04
静电,这个插件我试了一下,做完以后缩小看效果图的话,图片和自己画的矩形会重合不了,不知道各位亲有没有碰到像我这样的问题,我用的版本是3.3.3.
发布于: 11:30
安装不了啊= =
威望25089点
发布于: 15:40
:安装不了啊= = 提供一下sketch版本号.
发布于: 21:57
可以的 很好啊
发布于: 21:35
mockup这个东东有的时候要看下是否考虑有光影、镜面,影像啥的,这个做完在导入PS修饰一下就更加靠谱了~
不一样的设计师-读者
发布于: 17:14
是不是手机上也需要下载软件呀?
发布于: 16: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 , Theme
Created by发布者: mobileui
今天抽空看了下Silver这款插件,这是首款内置于Sketch的交互插件,通过它,你可以不用再依赖其它软件,就可以在Sketch中完成交互方案的设计和展示工作,听起来还是很酷的。现在Silver还没有面世,先看看这篇介绍Silver特性的文章吧。
最近交互工具可真是风生水起不断涌现,从原生的Xcode,还有这几个号称不用写代码的的Hype3,Pixate,再到Principle,还有Flinto,还有这个正在开发过程中的Silver。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挑花眼了呢?
不管你是哪个工具的粉,我们都要搞清楚一点,这些软件都在或者想要实现这些内容:
1. 不用写代码即可实现各种交互效果
2. 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套交互语言。前者就是静电上边提到的hype3,pixate,principle,flinto等等,或者除了传统的xcode是苹果公司的原生应用之外,还有Creo。Creo除了能实现前边提到的软件的基本功能外,还创造了一套自己的语言,让自己更有扩展性。
Creo和今天要着重介绍的Silver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静电看到他们之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简化版的Xcode。他们通过与xcode类似的工作流和组件构架形式来工作。也就是说,在Xcode里你可以看到各种VC(View Controller),那么在这两个软件中,你同样可以看到。
比如你可以在他们的界面中看到Image View,Web View等等的组件。在配合类似Xcode的Storyboard的工作流,让设计师的交互方案得以实现。下面来看看还在开发过程中的Silver的特性。
首先Silver官方给自己的定位是:直接在Sketch中构建轻量级的移动交互原型。没错,我们通过官方的视频发现,不同于其它工具,它确实是一个基于Sketch的插件,是的,Everything within Sketch。
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连线效果,直接在中连线确实很少见。
当然少不了手机预览咯
由于Silver还没有公开提供下载,但我们通过视频能得到不少信息,首先他是基于sketch自身的,不必使用第三方工具;然后,是可以预览的。
下面介绍官方提供的特性:
1. 头部和底部
通过快捷键即可将层转化为固定的头部或者底部,比如我们经常要使用的tabbar或者title bar。Sketch中的透明层可以当作按钮来使用,通过这些按钮可以实现页面跳转的功能。
2. 可以编辑的输入区域
可以把文本层转化为可以编辑的输入区域。这些输入区域可以定义不同的键盘类型。看起来很酷的样子。
3. 将层指向Artboard
可以将某些层转化为可点击区域,从而指定他们转向某个Artboard。这就是实现页面跳转的功能。
4. 嵌入Web Views
可以指定某个形状图层为展示Web Views的区域。在Sketch中调整他们的尺寸和位置即可让这个图层在预览时显示真正的网页。(静电:我喜欢这个功能)
5. 内建的转场效果
大家都知道在xcode中有Push,Pop,Modal和Dismiss这的转场效果,那么使用Silver你同样可以逼真的做到。Modal模式下显示的Artboard同样可以做返回处理。
6. 集成核心的OS功能
通过实现摄像头,浏览相册,书写email和短信,打电话或者运行外部网站这些功能,让你的原型看起来像真的一样。(静电:amazing…)
7. 实时预览
话说这个是这类软件的标配了吧?不过Silver需要一个他自己的独立app来实现这个预览功能。 通过数据线或者Wifi即可预览。
极大改善你的工作方式:
Silver号称是第一个内建在Sketch中的交互工具。使用这种内建的方式可以让你避免在软件中进行切换操作,简单快速的制作出交互原型。同时,我们可以看出Silver大概可能是基于Framer.js的,这个相信大家不会陌生。通过为Framer开发的Silver模组,你可以在两者之间传递交互动作。
要看演示视频?
点击 网站,查看官方视频吧。不过建议准备好自己的小梯子哦。
Silver目前还在开发过程中,大家可以在其官方网站注册,等待开发完成,你将收到Silver团队的邮件。Silver是首款内置在Sketch中的交互设计软件,其表现如何,还有待大家的试用。不过Sketch通过这种插件方式弥补了自己不能做交互稿的”缺陷“,这想必能满足不少用户的期望吧?Silver团队说,有了Silver,你的设计稿就是你的交互原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向您推荐:
经常遇到很多伙伴咨询如何去提升专业、练习应该怎么去做、灵感从哪里来等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总结和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点滴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之共勉。
本文的目的是给刚入行的新人分享个&
每当苹果公布新的壁纸,总会有人或者手机厂商去模仿苹果家的壁纸,因为他家的壁纸是真的好看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最新的iPhone8和 iPhone x的壁纸是怎样做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
被iPhone X刷了一天屏,到下午实在受不了各种标题写着“iPhone X 适配、指南、设计稿” 内容却是发布会回顾和手机介绍的标题党。索性自己写一篇只针对iPhone X适配的贴子,与适配无关的内&
@Echo 由于iOS 和 Material Design的组件体系有些不一样,所以关于组件的分类体系我会分iOS篇和Android篇来讲解,本篇文章为iOS 篇。
对于大部分入门设计师及中级设&
如果你关注过一些取得大成就的人,总会在他的成长故事中发现很多传奇的经历,比如少年时代的天赋异禀,或是30、40岁的大器晚成,为了做好某件事的废寝忘食等等…然后摸摸自己的胸脯说,他们是天才,我只是个普通&
@Micu设计你是美工?还是设计师?你是合格的设计师吗? 设计工作中最基础的修图会吗?找素材拼图会吗? 如果这最基础都不会,能称自己是设计师吗?能漫天要价吗? 如果有点职业道德,先学会最基础的修图,再谈设计吧! 一起看看别人是如何将图片合成的! 第1组:采集素材 完成设计: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第11组: 第12组: 第13组: 第14组: 第15组: 第16组: 第17组: @Micu设计投稿,自 weibo
从2011年开始接触APP,到现在为止也做了几个了,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和每一个技术搭档切图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为技术的水平高低有限,所以他们要求你给切图的时候也会不一样,针对切图后来我总结了一套规律分享给大家,希望互相学习~ 相关阅读: 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图片原理与优化技巧 Android设计中的.9.png 切图小贴士 一.android版 在做android版本设计的时候,尺寸有很多种,这时我们要以一种尺寸为基准,那这个基准尺寸是480px*800px,设计图完成之后就开始切图了,我拿我之前设计的一张图为例子讲解下:
当看到上边这张设计图的时候,我们首先分析下应该给技术切哪些图(为了避免以后少改动,建议切图之前最好和技术先沟通下,怎么切); 1、底部栏目的icon和背景:
这个一般有2种切法:(有默认和选中之后的效果)
2、顶部栏目的背景切图: 由于顶部导航栏的是渐变样式,所以切图只需要切一小条,技术来平铺拉伸就可以~(PS:如果是花纹背景,就必须切整条了,因为花纹切一小条就会被拉伸了~) 3、标注文字大小和行间距:(以这张图为例子,我标注好了,请看下图) 需要注意的: A:android主要有3种屏,即: QVGA和WQVGA屏density=120; HVGA屏density=160; WVGA屏density=240; B:apk的资源包中, 当屏幕density=240时使用h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60时使用mdpi标签的资源 当屏幕density=120时使用ldpi标签的资源; C:我们标注的是PX,但是技术的算法是DP,所以需要PX和DP进行转化,PX和DP的转化主要跟密度有关系,当密度density=160即(屏幕尺寸:320*480)时,1PX=1DP;当密度density=240即(屏幕尺寸:480*800)时,1PX=0.75DP;当屏幕的尺寸大于480*800的时候,密度都按照240计算即可;当密度density=120即(屏幕尺寸:240*320)时,这个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转化公式,如果您知道,可以留言告诉我啊~ 注意:因为我们做的是基于480*800尺寸的,大家都知道android的尺寸太多了,要想适配现在流行的尺寸,比如:640*960;720*1280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图标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各做一套,也就是图标需要做480、640和720共3套图标,不过如果你们的产品的要求不严格,做一套就可以,只不过是在大于480尺寸的屏幕上有些图标被拉大变虚而已~ 二.ios版 在做ios版本设计的时候,尺寸有3种,分别是:320*480、640*960、640*1136;这时我们要以一种尺寸为基准,那这个基准尺寸是640px*960px,设计图完成之后就开始切图了,我拿我之前设计的一张图为例子讲解下:
当看到上边这张设计图的时候,我们首先分析下应该给技术切哪些图(为了避免以后少改动,建议切图之前最好和技术先沟通下,怎么切); 1、底部栏目的icon和背景:
这个一般有2种切法:(有默认和选中之后的效果)
2、顶部栏目的背景切图:
由于顶部导航栏的是多颜色的,所以只能切一整条给技术,商圈的图标要单独切出来
3、二级标题栏目的切图: &
周陟 (@UCDChina 深圳负责人、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xDC)部长) :我发现一个问题,大部分刚入行或者经验不多的设计师在碰到问题的时候都喜欢”索取”,最好有个现成的东西放那儿给他供着。这暴露了我们设计师群体一个严重的现状——自学能力的欠缺。 我上次提到设计师的三大素质(我自己觉得是这样,也是招人的时候重点考察的),这次就专门聊聊自学能力的问题,与各位打拼靠自己的朋友共勉。 作者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分享:普通UI设计师与顶级UI设计师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设计师的自学能力? 我们对自学能力的理解是从上学的时候建立的,但那个时候的”自学能力”相对单纯,无非也就是如何通过自己看书、做题,复习到达熟练记忆,以便应付各种苛捐杂税式的考试。 但进入设计行业后,这个自学能力不仅仅限制在”了解知识、复述知识”的范围,设计师要学习各种软件,学习如何寻找灵感,学习如何与客户沟通,学习怎样规划自己的行业前景……这种交叉性的自学要求会成为很多人的屏障。并且,很难定义一个所谓的”自学能力”的量化目标。 就我个人理解,设计师的自学能力是使用合适的时间、方法、资源达到独立的、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才能有效的自学? 你细心的话,应该注意到上面我的用词,这些关键点就是有效自学的途径。在设计这个行当,光努力是不够的,我们不只是要强调效率,也要强调效能。回过来看,你们学校历史中是不是总有那么几个无论如何努力都始终分数不高的货色? 首先是合适的时间; 如果一件需要花时间的学习任务超出了你的时间成本,你就不应该去碰它,或者换一个更好的方式,比如:你现在是一个从事了8年平面设计的设计师,你觉得目前做动画的收入高,你希望通过自学动画,然后跨行到这个领域,那么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首先你的8年的平面经验几乎没有再升值的空间,其次作为一个新人,也许你还要3年的等待,好死不死,你的脑子不错,等到你学有所成,动画行业又是另一个新的天地了。 正确的方法是重要的; 方法不仅是你练习的方式,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这里强调的是设计师快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准确的了解需要自学的领域的难度、行业标准、设计思路、应用形态,你才知道从何入手; 比如:你想自学网页设计,并把网页视觉设计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你就应该首先了解,一个网站的基本结构,每个结构需要哪些工作岗位,他们的职责有何不同,一个网站视觉设计师应该干什么,抓住重点(而不要一开始去学什么HTML代码,那不是你最该关心的,我这话是说给某个朋友听的)。 资源指的是任何能够让你了解到所需知识的平台; 基础的东西先看维基和google,然后去书店翻一翻行业著作,然后下载一些软件的学习版知道你要使哪些工具,这些都是你的资源,如果凑巧你还能找到一些资深的从业人士咨询就更好了,但是要提醒的是,别人没有义务回答你,所以你先要准备好自己的问题。 独立性决定了你在自学途径中对自己的要求;你善于坚持的品质是你能够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的前提条件,在你周围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时候,你只能靠自己不断的练习,思考。我发现要求很多设计师练习没有问题,要求他们思考却很难,自学的过程中,”想”永远是最关键的。 自学不是万能灵丹 你的性格不适合自学。这是正常的,有部分朋友他们的性格天生就是依赖性强,缺乏主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逃避,那么这样的性格想完全通过自学来达到一个”好高骛远”的目标是不太可能的。你需要选择一个付费的培训机构或者老师,通过一些外部的压力,让你有所提高。 除了自学还应该参与交流。交流当然是重要的,通过交流可以达到解惑的效果,有个前提需要注意,你要和别人交流,别人也需要知道值得和你交流,因此你要有所储备,交流既然是平等的也就需要基础,别以菜鸟之心度老鸟之腹,既冷了场又露了怯。 自学的技术必须转化为实际项目。你的自学有可能是为了自我提升,自我积累设计经验,但如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你自学的成绩就必须经过实际项目的检验,比如:你学习了一些新的交互设计的工作技巧,那么在你自己从事项目的时候你就应该争取机会导入进去,否则到头来,你也只是做了一嘴的好交互。 “人一定要靠自己”,说的不是抛弃阶级感情和团队协作,而是面对困难和障碍的时候,往往只有你自己才是靠得住的。缺乏自学能力的设计师,从性格与技能上都会落于下风,因此请不要让自己”被飞”的日子来得太早。 原文出处:《闲言碎语:周陟设计随笔》,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推荐童鞋们阅读原著,受益无穷 : ) & &
移动app开发中多种设备尺寸适配问题,过去只属于Android阵营的头疼事儿,只是很多设计师选择性地忽视android适配问题,只出一套iOS平台设计稿。随着苹果发布两种新尺寸的大屏iPhone 6,iOS平台尺寸适配问题终于还是来了,移动设计全面进入“杂屏”时代。看看下面三款iPhone尺寸和分辨率数据就知道屏幕有多杂了。 加上Android生态中纷繁复杂的各种奇葩尺寸,现在APP设计开发必须考虑适配大、中、小三种屏幕。所以如何做到交付一套设计稿解决适配大中小三屏的问题?设计和开发之间采用什么协作模式?一个基本思路是: 1、选择一种尺寸作为设计和开发基准; 2、定义一套适配规则,自动适配剩下两种尺寸; 3、特殊适配效果给出设计效果。 & 手机淘宝的iPhone 6/iPhone 6 Plus适配版本即将提交App store审核。先晒一下我们采用的协作模式,再慢慢说明原委。 第一步,视觉设计阶段,设计师按宽度750px(iPhone 6)做设计稿,除图片外所有设计元素用矢量路径来做。设计定稿后在750px的设计稿上做标注,输出标注图。同时等比放大1.5倍生成宽度1125px的设计稿,在1125px的稿子里切图。 & & 第二步,输出两个交付物给开发工程师:一个是程序用到的@3x切图资源,另一个是宽度750px的设计标注图。 & 第三步,开发工程师拿到750px标注图和@3x切图资源,完成iPhone 6(375pt)的界面开发。此阶段不能用固定宽度的方式开发界面,得用自动布局(auto layout),方便后续适配到其它尺寸。 & 第四步,适配调试阶段,基于iPhone 6的界面效果,分别向上向下调试iPhone 6 plus(414pt)和iPhone 5S及以下(320pt)的界面效果。由此完成大中小三屏适配。 & 为什么选择iPhone 6作为基准尺寸? 当面对大中小三种屏幕需要适配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先做好一种屏幕,再去适配剩下两种屏幕。第一个决定是到底以哪种屏幕作为设计和开发的基准尺寸。我们选择中间尺寸的iPhone 6(750px/375pt)作为基准,基于几个原因: & 1、从中间尺寸向上和向下适配的时候界面调整的幅度最小。375pt下的设计效果适配到414pt和320pt偏差不会太大。假设以414pt为基准做出很优雅的设计,到320pt可能元素之间比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图片和文字之间视觉比例可能失调。 & 2、iPhone 6 plus有两种显示模式,标准模式分辨率为,放大模式分辨率为(即iPhone 6的1.5倍)。可见官方系统里iPhone 6和iPhone &
初涉移动端设计和开发的同学们,基本都会在尺寸问题上纠结好一阵子才能摸到头绪。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感觉有必要写一篇足够通俗易懂的教程来帮助大家。从原理说起,理清关于尺寸的所有细节。由于是写给初学者的,所以不要嫌我啰嗦。 现象 首先说现象,大家都知道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严重。尤其是Android,你会听到很多种分辨率:480×800, 480×854, 540×960, 720××1920,而且还有传说中的2K屏。近年来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剧了:640×960, 640×××2208。 不要被这些尺寸吓倒。实际上大部分的app和移动端网页,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都能正常显示。说明尺寸的问题一定有解决方法,而且有规律可循。 像素密度 要知道,屏幕是由很多像素点组成的。之前提到那么多种分辨率,都是手机屏幕的实际像素尺寸。比如480×800的屏幕,就是由800行、480列的像素点组成的。每个点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构成我们所看到的画面。而手机屏幕的物理尺寸,和像素尺寸是不成比例的。最典型的例子,iPhone 3gs的屏幕像素是320×480,iPhone 4s的屏幕像素是640×960。刚好两倍,然而两款手机都是3.5英寸的。 所以,我们要引入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像素密度,也就是PPI(pixels per inch)。这项指标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Pixels per inch,准确的说是每英寸的长度上排列的像素点数量。1英寸是一个固定长度,等于2.54厘米,大约是食指最末端那根指节的长度。像素密度越高,代表屏幕显示效果越精细。Retina屏比普通屏清晰很多,就是因为它的像素密度翻了一倍。 倍率与逻辑像素 再用iPhone 3gs和4s来举例。假设有个邮件列表界面,我们不妨按照PC端网页设计的思维来想象。3gs上大概只能显示4-5行,4s就能显示9-10行,而且每行会变得特别宽。但两款手机其实是一样大的。如果照这种方式显示,3gs上刚刚好的效果,在4s上就会小到根本看不清字。 在现实中,这两者效果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Retina屏幕把2×2个像素当1个像素使用。比如原本44像素高的顶部导航栏,在Retina屏上用了88个像素的高度来显示。导致界面元素都变成2倍大小,反而和3gs效果一样了。画质却更清晰。 在以前,iOS应用的资源图片中,同一张图通常有两个尺寸。你会看到文件名有的带@2x字样,有的不带。其中不带@2x的用在普通屏上,带@2x的用在Retina屏上。只要图片准备好,iOS会自己判断用哪张,Android道理也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以普通屏为基准,给Retina屏定义了一个2倍的倍率(iPhone 6plus除外,它达到了3倍)。实际像素除以倍率,就得到逻辑像素尺寸。只要两个屏幕逻辑像素相同,它们的显示效果就是相同的。 Android的解决方法类似,但更复杂一些。因为Android屏幕尺寸实在太多,分辨率高低跨度非常大,不像苹果只有那么几款固定设备、固定尺寸。所以Android把各种设备的像素密度划成了好几个范围区间,给不同范围的设备定义了不同的倍率,来保证显示效果相近。像素密度概念虽然重要,但用不着我们自己算,iOS与Android都帮我们算好了。 如图所示,像素密度在120左右的屏幕归为ldpi,160左右的归为mdpi,以此类推。这样,所有的Android屏幕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赋予了相应的倍率: ldpi [0.75倍] mdpi [1倍] hdpi [1.5倍] xhdpi [2倍] xxhdpi [3倍] &
对于iPad对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很多人都把焦点集中在了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是否有想过iPad会对Google以及它的核心搜索引擎带来灾难呢?我们
2005年的时候,诺基亚还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而且风头正劲。然而到了今天,它已经沦落到要分拆变卖的地步了。虽然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Axure 是创建软件原型的快速有力的工具。上手很容易,但是,其中存在一个危险。这款软件是如此的直观以至于很多用户可以在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培编者按:今天是一个图标临摹教程,平时同学们看到好看的图标,如果想临摹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可以先来借鉴下@上清若铭 的思路呦。特别是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社交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今年,Facebook, Twitter, Google+都是时下社交网络的热门产品,每月的
在业务迭代周期内,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对要做的产品需求和功能点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讨论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
在过去的2年当中,设计领域一直在探讨UX写作(UX Writing)这一“新兴”的设计分支。实际上,...
在APP设计中,有很多组件有着类似的功能和用法。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组件?这些组件之间有什么区别?一起看...
莫贝网(www.mobileui.cn)移动设备界面设计专业网站。为UI设计师提供手机界面设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平板电脑界面设计,导航界面设计等手持移动设备,移动终端界面设计相关知识的收集分享,共同学习的网站。
关注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矢量智能对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