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案例是万能的吗?

国企混改到底是啥?为何要改?
国企混改到底是啥?为何要改?
嗨 ~Everybody~!今天是 9 月 1 号了,你今天开学了没?无论开没开学,都不用伤心,今天周五了,周末又要来了。欢迎来到第 18 期的【财经补习班】。大家是否也留意到近期关于【混改】的消息?BAT 们溢价参与联通混改;三峡集团混改;中铁总向阿里腾讯等发出混改好友申请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 混改 "。混改是什么意思?国企混改,全称是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是指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加入民间(非官方)的资本,使得国企变成多方持股,但还是国家控股主导的企业,来参与市场竞争。但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混合多方资本而混合,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中能够增加竞争力和活力,为企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力能够培养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回顾近几年国企改革进程,政策体系已逐渐完善,改革的多项工作也在逐步扩围。如在央企层面,国家发改委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行业和领域,选择 19 家企业开展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现了向社会资本放开竞争性业务。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联通的这次混改:2016 年 9 月,发改委划定 6 家企业为首批混改试点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垄断性行业。其中有:联通、东航、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而中国联通是唯一一家集团整体混改的试点公司。但是,我国电信三巨头,为何就只有联通要混改?在业内看来,中国联通在三大运营商中业绩最低,用户数最少。以 2016 年营收来看,中国电信是中国联通的近 1.3 倍,中国移动则是中国联通的 2.6 倍;以 2016 年净利润来计,中国电信约为中国联通的 30 倍,中国移动则是中国联通的 172 倍;从 2016 年资产负债率看,中国联通高达 62.57% 居首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分别为 35.43%、51.52%。说到底,就是竞争力不足,需要混改。这混改要怎么改?1、引入投资者这次联通混改引入了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滴滴、光启、网宿科技、用友、还有中国人寿、前海木基金等多家公司,这些战略投资者合共出资 747 亿。2、转让股份由联通集团向结构调整基金协议:转让其持有的约 19 亿股股份,转让价款约 129.75 亿元。3、股权激励向核心员工首期授予不超过约 8.48 亿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约 32.13 亿元。联通混改后的股权结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其实,联通从进入首批试点名单,到如今混改方案正式公布,也折腾了差不多一年。而混改之后的联通能否追上其余两家同行呢?对于本次混改,市场上的声音,不太一致,但最终结果是怎样,我们拭目以待。希望联通能走出一条成功的混合所有制道路。联通混改历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写在最后:通过看联通混改的例子,你应该知道国企为何要混改了吧。ZAKER 财经综合自中国经济网、北京晨报、虎嗅网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国企混改,会让人失望吗?
中国联通如预期一样,停牌4个月之久之后,今日复盘一字板涨停,并且一度封单达到800多万手,这是继雄安新区之后,再次能够见到封单如此之大的题材个股,至此联通复牌之后几个一字板已经是在所难免。
有一点却是让人感到意外,今日除了联通之外,其他混改概念几乎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出现预期火爆场面,难道是市场对于混改概念的期望过大了吗?
朋友们知道,老米上周提前上车国企混改概念东方航空,现在还在手上,今日早盘高开之后眼睁睁的看着他跌下来,现在徘徊在7块附近。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联通上周发布公告之际,国企混改概念已经开始拉升了,像以中国核建为代表的两天已经涨了20%了,连续上涨,市场其实已经消化了一部分利好的情绪,当真正的消息落地之后,反而表现得不是那么的抢眼,因为极佳的操作时间一定是在消息刚出来之时。
混改如此大的一个概念,难道就只有这几天的行情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要做我们就坚定信息的做,认准了,在没有达到我们的止损位的时候,就坚定的持有。
况且对于老米来说思创依然是给到不小的惊喜,今日又再创新高反弹新高,创业人工智能还是不错,不过这一周思创将会止盈出局,等待下一个周期股布局。
目前下一只周期股标的包括雄安新区、国企混改、机器人概念,具体布局那个板块,还得继续跟踪1-2个交易日。
◆免责声明◆
文中涉及的观点、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如何看待现在的国企混改? - 知乎906被浏览115210分享邀请回答50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何国企混改容易沦为“鸡肋”?
我的图书馆
为何国企混改容易沦为“鸡肋”?
为何国企混改容易沦为“鸡肋”?
作者:小苹果
被浏览149次
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改革路径,提出了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不久前,国务院又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再次就国企混改下了动员令。国企混改口号已喊了一年有余,实践效果又如何呢?
不妨先来看组数据。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来,民企的资产回报率一直高于国企,这说明,民企的生产效率更高。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国家希望能够将民企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和创新的管理体制,引入国企内,从而开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药方”。最常见的混改实现方式是,在保留原国有企业主体的前提下,吸收民间资本入股。也即国资掌控的股份中,一部分出让给民企,由民企来持股。
但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容易变成“表面文章”
一些地方政府有趁机“甩包袱”之嫌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而过去依赖“土地财政”的路子,由于中央收紧的土地调控政策而失效。学者傅蔚冈认为地方政府在“无法获得增量资金时,盘活存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他举例,早在本轮国企混改开始前的2011年,原本由上海国资委100%控股的上海家化,被以51亿元的价格整体出售。如果不出售,上海家化原来每年上缴收益是4000万,51亿要收近130年,而现在这笔收益可以更多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里的上海家化算是优质的国有资产。但是许多地方却用“甩包袱”来换钱。
馆藏&2408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混改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