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f 35mm f2-t20能用xf23mmf2镜头吗

Nicle的无反之路 篇五:短评XF23mm F2 WR:这个镜头需要冷静下来才能好好面对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Nicle的无反之路 篇五:短评XF23mm F2 WR:这个镜头需要冷静下来才能好好面对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与老大哥xf23 1.4(后文称2314)相比,xf23 2(后文称232)的身材瘦小了不少,滤镜口径更是跌穿地板从62mm直接掉到了43mm。至于颜值见仁见智吧,前者更威猛一些,适合,而后者更清瘦复古一些适合旁轴机身。2314光圈大一档,并且拥有景深尺刻度,232拥有更近的对焦距离,防尘防滴构造以及更安静快速的对焦马达。对焦环转动阻尼感,2314略大一些,至于重量,2314重了100多克(相当于两块),但握持在手里时感觉两者的压手感和密度感是相差无几的。由于两者有80%+的价差,廉价的版本虽然光圈小了一档,但具有了更快更安静的对焦马达以及防尘防滴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差距并非一面倒,而是非常具有戏剧化的参差不齐。这就引发了很多人的纠结,在意预算并讨厌咬牙的,毫无疑问会选择232。只买贵不买对的土豪,我就多不说什么了。纠结的人很多是因为232明显胜出2314一筹的最近对焦距离。那么我现在就来展示一下两款镜头在各自最近对焦距离时拍摄物件大小的差异,很多人对这个很关心。然后就是很多同学在意的双极限(最近距离+最大光圈)、单极限(最近距离)描写性能,我使用手动峰值对焦100%截图来表现两者之间的描写力差异,拍摄用辅助器材为MANFROTTO的190XProB铝合金脚架。承载X-T2与23镜头算是杀鸡用牛刀了。结果,这个差异真的惊到了我,额呃呃呃~~~~~&只要是眼睛没有瞎的同学都会认为无论解析度,反差,微反差、色差都没的比。我尝试在PS后期插值放大最近对焦距离时的2314@F2照片用于和232@F2比对。结果依旧呵呵呵。我是个好奇宝宝,既然在最近对焦距离表现疲软,那么232退后到2314的距离后表现应该会好不少吧?OK,这就试试看!在相似物距下232与2314的表现对比如下哎......对不起,232,已经给你过两次机会了......说实话,这样的结果让我感觉到有些出乎意料,即使做出妥协,在双极限环境与232单极限对比,2314仍然赢得了胜利,不禁让我开始佩服起了2314。原本以为232这样刷距离数据的镜头会使用为近距离优化的浮动光学的设计,但现在通过对比反而让我深深觉得2314才是深藏功与名。某些网红KOL说232在近距离采用f4光圈就能获利的画面,F4,锐利,F4,锐利,F4,锐利,呵呵,不脸红吗?和大哥的实在憨厚相比,这个小弟的作风有些虚浮。由于媒体以及官方的造势,加上上一个352的优异表现,让人们对于232的期待实在太大太多,但盛名难符。如果我是一个感性的作者,这篇感想就会到此结束了,你会看到一个以“什么垃圾,这么严重的像差,还敢这么push最近对焦距离,完全是功利又不负责任”为结语的文章。但……我不是……如果放下期待抛去造势,用平常心把它当作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小巧便携的镜头的话,232的表现反而变得开始出彩起来。我想和这枚镜头再多相处一段时间,更了解一下它的设计意图,我发现在扫街常用的距离段,这枚镜头的表现都非常得体,甚至可以说亮眼。从1米2开始到更远的物距,它的结像开始变得扎实清晰,即使用最大的光圈,这种改善真的脱胎换骨。这种物距正好是记录常用的距离段,够舒服够实用。如果在这种常用距离全开像差都得不到明显改善的话,真的会有咒骂奸商骗子的冲动,所幸富士还是那个富士。我尽量多地拍摄F2、F2.8在中近、中等、中远物距的表现。还是实战表现最能说服我,在实战中232的表现一扫疲态非常亮眼,全开光圈下的画质完全能压下来自X-T2的24mp传感器的挑衅。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全开光圈的表现与之前在室内的完全天壤之别?这就是实战,我所喜欢做的事情。232通过实战展示了自己善于的事情,不在于近距离,而依旧是我们常用的那些距离,它依旧是那个平凡的好镜头。因为篇幅的关系,我在帖子里尽量多上传232在F2全开时常规物距下的表现,对232有兴趣的同学查看,其实我还拍摄了更多F2.8、F4的照片,这些我都上传了网盘,有兴趣的可以在文章最末端看到网址以及提取码。该总结了,对于232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忘了它的近距离拍摄吧,有更好的选择。扫街才是它的好归宿,表现舒坦极了,反应敏捷、对焦快速安静。全开完全可用。如果你真的相信营销那一套,要排除万难让232承受压力拍近景,请把光圈往F4以后调,并降低心理预期......但你真的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么?&这个镜头真的需要冷静下来才能好好面对.......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6)
锤子科技 坚果3 智能手机
松下nanoeX智能WiFi旗舰壁挂式空调AE13KM1
Apple iPad 2018年新款9.7英寸+Apple Pencil套装
【轻众测】须眉 SH-A161 电吹风
铜师傅安格尔 黑胡桃原木 1.4米餐桌椅套装
斐讯 家庭NAS 天天链N1
巴比丽丝 BABYLISS 恒温护发吹风机
【运动季】FlipBelt飞比特多功能运动紧身裤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赞354评论263
赞76评论52
赞74评论64
赞1689评论1240
赞585评论348
赞563评论437
赞650评论285
赞391评论16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主题:X-T20和XF50f2体验,对比A7R2实机感受(8.25补充镜头样片)
&[ 主题管理员: 风欲静 ]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我是一个有富士情节的人。
& && &下面都是绝对的感受,不是评测,都是在实际使用状态的体会,里面参杂了各种实际场景使用分析,也就会有个性化的一面,但这样才会反映出各家做相机思路的特色和功底不是。
& && &12年底是一个转折点,带着d800,14-24,24-70,28-300和x-e1,18-55去了坝上,回来后仔细分析过照片的画质和便携性,尽管d800在画质上比xe1强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但依然毅然决然的出了d800,并带着x-e1一用就是4年,而在此之前则保持着每年换一套系统的习惯。出清单反的原因一个是x-e1足够轻也且直出色彩很好,另一个因素是娃娃的出生,出游率降到一年1-2次,不想如此低的使用率却屯着一堆器材。
& && &直到这两年出行才慢慢又多了起来。17年又上了A7R2和X-T20,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
言归正传:
升级X-T20的原因:
& && &是的,我是一个懒人,直出对我很重要。
& && &其实这一轮我是先买的A7R2,应该说全副特别是4200W的画质表现,与X-E1的巨大差异,时不时就在心底勾起我对重回全副的向往。买了A7R2和16-35后,去了一趟广州,感觉还是重,又怀念起这两年带着X-E1的轻快感,哎真是纠结啊。
& && &虎哥的一个帖子说到,这一代2400w的画质有惊喜,而且x-e1的对焦,对越来越快的娃娃真是力不从心了,剩下的事就简单了,从富士这一代的机器里面找一个最轻的,于是没费什么力气就选了xt20。
& && &x-e1我买的银色机器,说实在的,银色部分质感很差,导致我一直都怀疑这部分是塑料的,另外这个涂装耐久性也有点问题,我一向手轻爱护机器,但4年下来银色部分的漆还是有掉的地方。所以到了X-T20就坚决选了黑色版本,到手后还是惊喜了一下,感觉比图片要漂亮,一体感很强。因为Xt10,20的上盖比例很大,银色的感觉挺突兀,加上对单反造型一直都不感冒,所以以前一直没正眼看过这个系列。这次换是等不了X-E3了,但总体感觉是换对了,比E系列更值得拥有,算是歪打正着。其中我不喜欢的大额头,实机发现突出并不高,EVF有一半在顶部平线以下,不像A7R2,完全是突出的。
& && &xt20整机很小,甚至比x-e1的长度还小,这个我真没想到,我不喜欢大机器,一直以为这个系列要比e系列大。但也有代价,持机的手感比x-e1还空,远远不如A7R2,毕竟体积在这呢,手大的同学要小心了。还好我一般是托着镜头拿,分担了手部的压力,所以还好吧。
& && &机身能充电了,这个太方便了。我现在充电器都不拿出来了,没电了就接上microusb,出门是能少带个东西是一个,有个充电宝就齐了,反正手机也要充电。但也有两点不足,第一,充电时不能开机,开机就断,索尼就可以边冲边用,这个最大的意义是,拍了一天到酒店导照片的时候可以同时充,可以节约很多充电时间。第二充电慢,感觉完全充满要3-4小时,索尼的就快太多了,一个多小时就差不多了,这样就有个问题了,一块电池还好,两块电池的话,第二块难不成还要半夜爬起来充。还好富士的电池本身比索尼的经用,一天拍摄密度不高也凑合够用。
& && &对了,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没有发现跑电。A7R2有跑电现象,就是放着个把星期,自己就会掉电,大概3周就会掉没,这个很讨厌,出门的时候没问题,因为出门会经常充电,但平时机器都放着,突然有个东西要拍,特别是晚霞什么的,抓起来没电了是个什么感受¥……%¥&%¥&……%(4.6更新:有网友提到,索尼的关机是休眠,需要拿出电池保存,我想为什么不做一个选项呢,关机是休眠还是真关机,这再次体现出索尼做相机的问题,工程师思维,电子方面极其强大,工作逻辑一塌糊涂)
转盘,按钮和快速操作:
& && &这部分我认为是操作方面改进最大的地方,其实xt10就有了,我跳了一代,老土了。
& && &左侧拍摄模式转盘是改进的精髓啊!我喜欢。把我最常用的宽幅(全景)放在了里面,太喜欢了!而且宽幅的比例改为了1:3,非常经典,比X-E1的1:2.4更为实用,如果更能进一步,把xpan的1:2.7也放进来就好了,可惜没有。我相信肯定有人会说,后期裁一下有什么难的呢,可是我想说,现场实拍的时候,构图的画面感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拍出来就能看到实际比例,对现场的把握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其他几个模式也很有用,我说了我是直出党,所以两个包围曝光是很有用的,我设置了两个包围胶片模式,第一个是V,S,N,第二个是Hi,CC,N,对场景把握不足时,直接包围胶片,然后从里面选,很有用,富士的白平衡,曝光都很准,色彩需要针对性的用,所以这个包围胶片就对我意义很大,只有死黑这一个因素需要raw来找补了,可是我还一招可以不用raw,我可以忍。。。胶片包围有个好处,只拍一次,就出三张片子,这个很重要,我喜欢抓拍,如果是拍三次机震且不说,表情变了我找谁去?也有个小毛病,就是保存的时候要动画一下3张而不是在后台,且不能关掉,抓拍有点影响后续拍摄。
& && &另外xt20的8帧连拍使其实用意义大增,我有时也会拿来用一下。
& && &这样,在一个转盘下,我就有单张,宽幅,包围,连拍这几种拍摄方式可以方便的调用了,大大扩展了拍摄手段。不要说xe1和xpro进菜单也可以实现,方便的程度就决定了实际拍摄时的状态,反正我用这几个模式间来回切换是多多了。
& && &再就是几乎所有按键都可以自定义,我把af定义为人脸识别,ae定义为测光,那个超级小的fn定义为wifi,上下左右分别是回放,选焦点,胶片模式,iso。
& && &其中自动iso可以定义3个auto项,非常方便,比A7R2更上一层楼,索尼是可以把自动iso和安全快门分别定义为快捷键,我还在想一向做的更细致入微的富士会怎么做呢,3个方式除了iso,安全快门我分别定义的是1/80,我的常规快门速度;1/125为了人动作稍大的场景;auto快门跟随焦段走,这个最早是nikon的功能,对于我来说,多数镜头有防抖,快速那段不是问题,这个设置是为了黄昏等暗光环境下,更低的快门速度准备的。
& & 富士的x-t20是个反应很快的机器,回放也是,首先写卡的时候是可以回放的,不像A7R2,即使拍个jpg,也要一袋烟的功夫等着,期间机器不接受任何动作,这个我觉得设计问题大过芯片处理速度问题,也就是很可能芯片的速度是支持的了回放和存卡的。富士不仅写卡时可以回放,写卡时还可以继续拍摄,这样写卡就变成了真正的后台,所以我都没注意过我的卡究竟是慢还是快,因为即使慢也不会影响什么事情。再就是回放速度也很快,放大就是秒秒钟的事,A7R2在此环节再次掉链子,当一袋烟写完卡,回放再顿一下,放大看个细节再来一袋烟吧。
& & x-t20回放放大按后滚轮,缩小回去就是再次按滚轮,一气呵成。我就不明白索尼为什么要有个很难够到的放大键,而缩小回去却是另一个键,明明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的事,加上各种慢,回放简直就是灾难。不过富士也有个小问题,x-e1的后滚轮放大缩小,左右滚是波动后滚轮,我看个图放大看看焦点,再放回去,再滚下一张,很流畅。但x-t20为了逻辑上的统一,后滚轮的左右滚变成了放大缩小,换片子则放在了前滚轮,一件事要两个轮子,略有不变,而且没有设置能倒过来。
wifi连接& &
& & 终于要表扬索尼了,wifi索尼完胜。
& & 首先联手机索尼飞快,富士很慢。连上后富士可以选择手机接受照片,或在手机上浏览相机,但这个浏览非常慢,而且图也不清楚,导致我只能用手机接受图,然后在相机上翻片子,一张一张传。索尼只能在手机上浏览,但速度飞快,过片子也快,各种快把。
& & 富士和索尼都可以选择传原片或缩小后再传,但富士的在机身的选项里,而索尼在手机传图的设置中,随时可改,那么问题来了,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我后期已经挪到了手机上,用snapseed,如果我某张照片我想裁片子,要用到原图,就需要退出连接,然后到富士机身上改设置,然后重新连接,等上一袋烟,连上,然后再一张张的用相机翻过去,找到那张照片,传,然后退出连接,改回设置,再把上面动作做一遍,是不是很无语。而索尼呢,看好哪张,改一下手机的设置,传,改回来,啥都不用退出。
& & 最后,索尼的传图速度也大大快过富士,而且还有进度条,富士没有,不要小看进度条的作用,一个是有对时间的把握,一个是心里没着没落,细节啊,细节决定成败,而且富士有时传着传着还会卡住,变得很慢,搞得我只好每次都把手机挨着相机,此时进度条就更有用了,而索尼就不会卡,我会大大咧咧的把相机扔一边,然后舒服的用手机各种姿势弄。索尼唯一的一个缺点,缩图只能选2M,略小,我一般喜欢1920长边,也就是2.5M。富士的也小,2.1M吧。
& &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可惜两家都没有。我希望手机软件端,增加简单的raw参数调整并转jpg的功能。如果可以,就可以拍摄raw并在手机端根据具体图片随时改胶片模式,阴影等关键参数并出图,关键是在手机端随着调整参数能立即看到调整效果,我想会非常好用。我看好富士先解决,因为富士已经有在机器上改参数的功能,完全可以在手机软件上设置好要调整的参数,然后告诉相机,由机器完成最终转换,并将成品传给手机。不是做不到,只是想没想到。
& & 起初我的富士情节就是从色彩来的,当然现在多了操作和镜头。
& & 都说富士的色彩好,好在哪儿?我个人的体会是适应性强。佳能尼康其实也不错的,但佳能强在人像,风景也不错,要调调。尼康强在风景,但恰恰是蓝天的蓝色我不太喜欢。索尼就不说了。
& & 而富士,什么时候都很好,蓝天,叶子,肤色,景物,我都喜欢。而且比较极端的,有多次我拍人,模式忘了改了,用V拍的,居然肤色还挺好,相当受用,后期不用为色彩担心了,而光线,色彩,构图是摄影三大要素啊!其他两个都不是机器的事情。所以这个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把,当然前提是我不喜欢拍了一堆片子回来还要一张张raw转加修图,我现在在旅途中就修完图了!这个后面说。
& & 富士容易拍出艳丽或者小清新,但厚重的片子我还没找到默认直出的方法,感觉主要是影调的问题。
& & 再就是死黑,顽疾啊,在V下尤甚。但各种评测都说富士宽容度不错,应该是对raw的评价,也就是说芯片本身是记录了暗部细节信息的,但胶片模式给抹掉了,为啥啊,真搞不懂,难道为了保持胶片风格就一定要牺牲掉暗部为前提吗?。索尼即使jpg,也可以轻易从暗部拉回大量细节。
& & 但我依然爱富士,希望有一天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吧。
& & X-T20的provia风格似乎有所变化,x-e1的N真的很平淡,但X-T20的N更接近S,我反复比较过两个机器,在相同场景下的表现,N就是不一样。这是好事,现在室内环境,基本都是N。
& & 至于很多人说的,2400W的色彩不如1600W,我没发现。再加上高像素带来的画质提升,和新机器的高iso画质提升,我对这一代机器的整体画面很满意,比x-e1强多了。
& & 这部分我没详细测过,就是感觉。感觉比X-E1的画质好了很多,x-e1是色彩很好,但总感觉画面糙,特别是风景,更经不起修图,会变更糙。而x-t20就好多了,到目前为止,没有图不够用的感觉。死黑问题前面说过了,我现在尽量避免在室内和拍人时误用v模式。画质和A7R2是个什么关系?有两点,第一放大的细节A7R2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当然缩图后这些都看不到了,所以还好,而第二点就是实际中的硬差距了:空间感。A7R2有着更好的立体感,而富士始终色彩感人,这就是实际在ipad上看的感觉,当然我现在在电脑上看图修图已经很少了,所以导致索尼富士的画质差异观感缩小。立体感更多是画幅带来的差异,可以看看中画幅的图片,全画幅都没法看了。这种局面就导致我使用率的区别,富士轻,色彩好,而真正的画质区别在我最常用的显示器:手机和ipad上区别小,所以最近多次拍摄,最终从包里拿起来的都是富士。
点测联动& &
& & 点测联动是我最喜欢的功能,也是以前nikon的全系机器的特色,富士和nikon的迷之关系也体现在点测联动上。富士也可以在任意点上锁定点的点测光和焦点,这个在拍人的时候尤其有用,但富士没有做的尽善尽美,这个后面再说。索尼和佳能都没有,还好,索尼还有半按快门锁定中心曝光这个功能,而佳能连这个都没有,点测时必须按按钮锁定曝光,索尼的好歹我还可以用中心点用快门锁定。
& & 这个点测联动的意义是什么?拍摄景物的色彩观感其实大家并不太在乎是否真实,但肤色是个例外,人们对肤色的记忆异常敏感,以至于稍有变化都能立刻看出来。尼康和索尼被经常被人喷肤色黄,我早期用尼康也是黄,而且人脸经常在整个画面中同时是暗部,如果用评估测光,一平均人脸部还容易因为曝光不足而黑,肤色黑黄黑黄的有人会觉得好看吗,需要通过相当的后期处理来纠偏。而后来我使用点测联动后,点测光在人脸上,nikon发黄发黑的问题竟然解决了,也就是说人脸是曝光的最优先级别,而不能用平均测光。因为人物经常动,所以用中心锁定加平移构图的方法,拍人经常不够使,这也就是点测联动这么重要的原因。
& & 但是富士的问题来了。
风景和人像机器设定& &
& & 上面提到,拍摄人像肤色的重要性,测光也应该优先人脸而不是画面中的其他部分,再加上人经常动,这就导致拍风景和拍人对机器的用法是很不一样的。
& & 我拍风景最常用到评估测光和点测光,而焦点始终放在中心,构图都是通过平移完成的,这已经成了不可打破的习惯,我也没发现要打破的必要,很好使了。
& & 而拍人,A7R2和x-t20都有了人脸检测。这个人脸检测使拍人简单多了,机器发现人脸,会同时锁定对焦和用人脸测光,非常简单,至于眼部对焦,富士可以自动,而索尼要按着按钮才找眼睛,但富士看着对焦框出眼睛了,实际拍了经常发现没锁定在眼睛上,而索尼一旦找到眼睛那个对焦是非常精准的,所以虽然麻烦一点,但还是索尼的好使。
& & 拍人还有另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人脸经常不全在画面中,这就导致机器找不到人脸,这时最大的问题来了,富士一旦开了人脸识别,找不到人脸时,始终采用评估测光,即使设置了点测光也不管用!这导致了什么问题?x-t20可以方便的用触摸屏改变对焦框位置,但开了人脸测光却不能跟过去,导致拍人时一旦没找到脸,测光就不对! 反过来,当我想用点测光拍风景时,必须把人脸识别关了!太麻烦了,这就导致我在实际拍摄时,来回的换设置,非常麻烦。 而索尼就没有这个问题,人脸识别一直可以开着,有人脸用人脸测光,没人脸用点测,。但依然可惜,索尼只有中心点有快门锁定,所以也没有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 & 说说我希望的状态,拍人用af-s,一直开着人脸识别,用触摸屏换焦点加人脸识别,拍人就搞定了。而拍风景时我不用关人脸识别了,继续用点测拍,多流畅啊!只差一个人脸识别不到就用原有测光模式这一点了,就可以带来效率的巨大提升。
& & 再说说索尼的设置,索尼有两个问题,没点测联动,使用单个对焦框模式时,即使人脸识别了,对焦也不管用,还是跟着对焦框走。但索尼有个1,2模式设定。这个太好用了,可以把模式完全改掉,只需要旋转一下拨盘,我现在1模式当拍人模式用,设置了1.afc方式;2色彩用人像方式;3.人脸识别打开;4.泡泡对焦;拍人达到了有人脸跟人脸走,没识别到就跟着最近焦点走,多数情况是人头部还是最近的,大不了没找对地方就再重新对一下,效率很高,如果以后能有点测联动就更完美了。而拍风景时,我把旋钮旋转回A模式就行了,这个模式下,我设置的afs,风景或标准色彩,关人脸,中心点对焦等设置一下就都回来了,非常方便。
& &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其实风景和人像模式许多设置都不一样,机器应该提供两套完整的设置并能方便的切换,索尼提供个了一键改所有的1,2模式。富士呢,我希望把auto改为能自定义方式,一次改一组设置!这样我可以设置auto下独立的色彩,对焦方式等,可以达到拨一下拨杆,就在风景和人像拍摄中一下一批设置修改的效果!再加上如果能解决人脸开启就不能点测的问题,简直了!希望有朝一日富士能进化出这种AB设置。
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
& & 富士的电子快门是好东西,烈日下可以光圈全开了。以前用X-E1,快门就1/4000,白天光圈大了经常会顶到上限,再加上富士开了DR模式后,iso经常会设置到400甚至800,特别是光线对比大的地方更是如此,这样更容易触顶,现在有了电子快门,可以拉到1/32000,可以完全不用管快门的事了。
& & 另外机械快门会增加机震,电子的可以做到完全没动静。但我也不敢完全设置为电子快门,因为在说明书里提到开了电子快门会有可能变形,也就是果冻效应,只是目前实拍中我还没发现有啥区别。富士有机械+电子的选项,1/4000以下是机械,以上换电子。索尼的似乎只有二选一,所以我设置了一个快捷键用于切换。
& & 补充:今天看到dpreview的一个评测,说电子快门除了果冻效应,还有一个缺点,暗部噪点会变多,以后拍片注意下。不知道索尼新出的A9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 & 回顾一下,发现富士的镜头这几年也用过不少了。以前用佳能尼康的时候,为了提高流转率,都是二手进二手出,三年就用了20多个镜头,我到现在还认为,要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就要亲手用过,而二手镜头是个好选择。到了富士,因为使用相机的机会少了,镜头也多数变成了买新的,缺点就是倒手损失比较大,一个镜头可以折掉1500。
& & 我先后买过18-55,35/1.4,10-24,23/1.4,55-200,50/2,14/2.8,35和23已经卖掉了,一个一个说说吧。
& & 非常好的镜头,广角端有2.8,而且还有ois。光学素质也挺不错的,打着狗头的焦段,实际不是。我一直认为,不考虑重量作为前提就讨论镜头好坏,都是耍流氓。在这个焦段,这个重量,它当之无愧的好,所以到现在我也没动过上16-55的念头,无他,重量。有两年的时间,18-55都是我的主力镜头,直到10-24。
& & 这是我的第二个镜头,买的二手。这个镜头的光学质量非常之好,我记得在哪里看过,这个镜头在日本玩家中评价非常高,高到了有点神话的意味。但缺点也很明显,富士第一批镜头的马达都很吵,而且慢,记得还是外对焦,非常不爽,现在的机身大家评价好多了,在我刚买来x-e1,固件也不太好的早期,这个镜头能不能准确对焦都是个问题,当然后来的固件解决了精度问题,但在x-e1上还是慢,再加上我一直不适应50这个焦段,总觉得不长不短的,以前用佳能尼康的时候,50前前后后用过4,5个,都一直不适应,所以这个35到最后还是出掉了。
& & 我是旅游党,再加上镜头习惯是变焦超广+定焦长焦,所以买了这个镜头以后就成了我的绝对主力。出去旅游回来,80%-90%的片子都是这个镜头拍出来的。光学上在变焦里面已经很不错了,10端非常好,24的边角软一点,问题不大。f4光圈很实用,外加还有ois,重量410克,简直各种满足我的需要啊。富士的精髓之一就是在适宜的重量下,实现了不错的光学效果,不要说没法和全副比画质,那个重量即使是比同是微单的A7R2加16-35,也不是轻了一点半点,更不要说单反了。而重量就直接决定了我是不是带它出门,以及从包里掏出来用的频率。
& & 这个镜头有个缺点,我想特别说一说。当强光大反差时,光染是比较厉害的,直观感觉就是强光附近的分辨率很低,模糊不清,色彩表现也下降了,这在尼康的14-24和索尼的16-35身上都没有。当然爱一个镜头就要考虑到它的缺点,我觉得这个我还能忍,毕竟直面阳光或大灯泡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
& & 这个人文焦段时不时就撩动我一下。和以前一样,也是看了网上各种片子以后,就买了这个镜头,但我基本不扫街,而旅游时镜头又长期被10-24霸占着,23的使用率实在是低,所以没怎么用过就出了,也就没什么发言权。唯一的一次,带到九寨沟用了几下,感觉这个镜头反差有点大,特别富士还有容易死黑的毛病,出来的片子不喜欢,当然因为用的太少了,没什么代表性。
& &长焦是一定要有的。这个镜头我买的比较晚,前面几次旅游,只有18-55这么长的时候,回来看片子,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于是就有了55-200。这个镜头同样是挂着狗头的焦段,行着小牛头是实质。55-150都非常好,200端有点软,再加上如果是远距离拍摄,中国的空气质量导致灰太多,远景进一步污浊不清。但总体说来挺不错的,长焦有长焦的精彩,这就够了。因为这个头有580克,所以除了旅游带着,使用率实在不太高,不过只要带出去了,就总有令人惊喜的片子,我用各种长焦一直都是这个状态。
& & 这个头一出来我就盯上了,和xt20一起进的,等效全副的75/2.8,因为我用过尼康的24-70,所以会是什么样的出片效果,大致心里是有数的。买来后,果然不辜负我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马达非常安静,对焦速度也不错,光学素质了得,焦内即使全开也非常锐,焦外的虚化我感觉比56/1.2普通版还强一点,当然只是和网上的图片比,没啥代表性。直面阳光的时候分辨率也不下降,我就喜欢这种什么时候都没盲点的镜头,而且200克的重量拿在手上一点压力都没有,配合xt20一套都没有A7R2的机身重,非常喜欢。拍人描写力惊人,拍虚化小景也很出色,我最近出门都只带这一个镜头出门,也没什么不方便,当然画面只一个中焦段出门是单调了点。我就喜欢这种高素质的小镜头,其实镜头用多了,你需要什么心里是清楚的,即使变焦也是当定焦用,片子一般就集中出在3个甚至2个点上。但我还喜欢另一个极端,28-300这种镜头,富士没有,所以也就不想。
& & 我感觉就是旅游,这个镜头也会是我的主力镜头之一。也是为了它的搭配,进了14/2.8,以及以后的新18/2或16/2。未来一短一长两个小定焦头出门,总重不过400克左右,机身380克,非常惬意,我觉得富士的特色玩儿法之一就是轻便套装。
& & 有娃的同学应该对此有比较深的体会,自从有了娃这种奢侈品及旅游负重主要来源,相机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次要的,所以重量一定也要次要。
& & 买了这个镜头后,片子真没少拍,帖子里最近的片子基本都是它拍的。
& & 配合50/2的短焦头看了一溜够,18的马达太老了,其他太重了,网上查了14定焦的画质有口皆碑,235克重量,而且21以前也没玩儿过,就买了个二手先用用。这个镜头的光学质量应该是过硬的,因为买了没几天,还没什么发言权,放几张pe的片子。另外马达还是响,比较起来新一代的马达就是好。
& & 另外,富士的镜头有个通病,密封性不好,用久了容易进灰,虽然不影响使用,但终究不爽,就连号称三防的50/2都逃不过进灰的命运。
未完待续。。。
减少使用三脚架的意义&&
强大的手机后期软件snapseed&&
产品设计中的减法&&
本帖最后由 风欲静 于
09:24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63978&&回帖:414 &&
泡网分: 0.004
注册: 2017年09月
这些年用过的机器不少,富士留的时间超过5年,非常赞同楼主大部分观点。
泡网分: 0.002
注册: 2017年12月
首先从前面看不像是大光圈定焦,而且23 1.4是有景深标尺的啊,对焦环也没那么宽,和我手里的怎么也对不上,56是大眼睛的感觉,这张照片像是18-55的图ps的风欲静 发表于
泡网分: 0.002
注册: 2017年12月
这图片不对吧风欲静 发表于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在飞的鸟2 发表于
谢谢了,再请问您,按下AFL后屏幕上有何反应?有字显吗?
另外,怎么操作呢?是先半按快门对焦,放手后再按AFL键?但下一次拍摄时要经过半按快门状态,又会重新对焦了。
是没有办法同时半按快门和AFL键的,反正我是按不好的。测光对焦我只用半按快门,这两个键我干别的用了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7年10月
风欲静 发表于
我的这两个键都挺好按谢谢了,再请问您,按下AFL后屏幕上有何反应?有字显吗?
另外,怎么操作呢?是先半按快门对焦,放手后再按AFL键?但下一次拍摄时要经过半按快门状态,又会重新对焦了。
是没有办法同时半按快门和AFL键的,反正我是按不好的。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在飞的鸟2 发表于
另外,我用不好AFL-LOCK键(没有反应),AEL-LOCK键正常,是否有什么诀窍,望能得到帮助,谢谢了。我的这两个键都挺好按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7年10月
另外,我用不好AFL-LOCK键(没有反应),AEL-LOCK键正常,是否有什么诀窍,望能得到帮助,谢谢了。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7年10月
感谢楼主回答,加键帽后更加不爽,我没有使用。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那我就只有多练练手上功夫了。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在飞的鸟2 发表于
楼主你好,写得非常棒,受益匪浅。我刚入X-T20不久,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是否是常态?
我基本上只使用点测模式,中心点对焦后重新构图拍摄,感觉在半按对焦到释放快门之间的距离非常非常小,一不小心就释放快门了,特别是天冷手僵时,经常还没有构好图就拍摄了。我使用过十几台相机,但仅仅感觉只是富士是这样,不知是否原本就是这样设计的,谢谢了。富士是短点,还好,您是不是自己加了个键帽,会进一步加重手感问题,直接按还好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7年10月
楼主你好,写得非常棒,受益匪浅。我刚入X-T20不久,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教一下,不知是否是常态?
我基本上只使用点测模式,中心点对焦后重新构图拍摄,感觉在半按对焦到释放快门之间的距离非常非常小,一不小心就释放快门了,特别是天冷手僵时,经常还没有构好图就拍摄了。我使用过十几台相机,但仅仅感觉只是富士是这样,不知是否原本就是这样设计的,谢谢了。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Springday 发表于
我的镜头组合是16+35/2,平时旅游都带出去,基本上35不大用得上,而且这个镜头焦外太平平。而16又大重了点。
本来考虑进个23/2,但是看大家评价,感觉不是好选择。50/2是不错我等16 18的f2版本,想想就爽,小小的镜头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正义瓢虫 发表于
谢谢&&这么详细的评价&&很有帮助。。打算 入一台X-E3& &最后请问 富士的发热问题怎么样?富士机器确实会发热,大概就是手机高负载时那种热度,我用相机的习惯是拍了随时关机,所以还好,没啥影响
泡网分: 0.026
注册: 2017年10月
谢谢&&这么详细的评价&&很有帮助。。打算 入一台X-E3& &最后请问 富士的发热问题怎么样?
泡网分: 36.275
帖子: 8273
注册: 2006年02月
我的镜头组合是16+35/2,平时旅游都带出去,基本上35不大用得上,而且这个镜头焦外太平平。而16又大重了点。
本来考虑进个23/2,但是看大家评价,感觉不是好选择。50/2是不错
泡网分: 1.862
帖子: 1853
注册: 2012年11月
hyperfocus 发表于
刚入的XT20,请教个问题,大家在使用时,有没有发现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的色彩失真的现象?尤其在阴天时比较严重。另外就是取景器中的影像有时会出现延时(略微卡顿)的现象?延时应该是节能模式开启了,一般是取景时间过长而又没有出现按快门的情况会出现,这个时候半按快门应该就正常了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atuz 发表于
不像A7R2,即使拍个jpg,也要一袋烟的功夫等着,期间机器不接受任何动作——对这句话持保留意见,起码我端着a7R2去拍亚乒赛,没觉得这机器在读写速度上有问题。我用的是1000x的卡。a7r2的瓶颈在机身缓存速度,高速卡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测试过。我估计您是raw加jpg的设置,索尼在此情况下用最低质量大小的jpg,而且不可改,而回放基于jpg,估计写盘的逻辑是先jpg再raw,所以可能快点。而我一般是用最精细jpg存,就比较慢,同理,只raw也慢 本帖最后由 风欲静 于
22:40 编辑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font color="#622391g 发表于
LZ请教个问题 我也是XT20还有老的XA1 关于胶片模式应用还是理解不到位 P模式我的感觉是和实际肉眼看到的色彩很接近,A以前用的多 一般是户外风景和人像 不过拍人像有时候容易肤色偏黄偏红一点 V模式用的不多 拍风景偶尔用 感觉饱和度过高了 现在XA1基本不用了 XT20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CC模式 有点胶片相机的味道 在室内我喜欢用PRO.S 人像肤色一般不会偏黄 就是色彩淡了点 PRO.HI我一直不知道用在哪些场景好 有一次在户外阴天用PRO.HI拍人像 感觉对比度稍高 LZ你现在户外拍人像一般用哪些模式?或者有什么细微调动吗?原来xe1拍人几乎就是a,xt20基本p了,因为我发现a效果有变化,而且是我不喜欢的改变,xt20更接近xe1的a效果,另外还可以用snapseed调调,我大概和您的习惯正相反,我甚至在xt20默认色彩+1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hyperfocus 发表于
刚入的XT20,请教个问题,大家在使用时,有没有发现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的色彩失真的现象?尤其在阴天时比较严重。另外就是取景器中的影像有时会出现延时(略微卡顿)的现象?延迟没发现,色彩失真有人提到,因为xe1失真非常厉害,所以还好,我这方面要求比较低吧
泡网分: 4.346
帖子: 2216
注册: 2017年01月
atuz 发表于
不像A7R2,即使拍个jpg,也要一袋烟的功夫等着,期间机器不接受任何动作——对这句话持保留意见,起码我端着a7R2去拍亚乒赛,没觉得这机器...这机器写卡的确慢,我在店里试用过,特别是只选择raw文件格式时,不仅写得慢,回放更是慢的让人难受,网上说选择jpeg加raw可以立马看回放,或许可以解决问题吧,但是总有种自欺欺人的感觉,不过也难怪,毕竟4000多万的像素嘛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8.771
帖子: 29127
注册: 2003年11月
不像A7R2,即使拍个jpg,也要一袋烟的功夫等着,期间机器不接受任何动作——对这句话持保留意见,起码我端着a7R2去拍亚乒赛,没觉得这机器在读写速度上有问题。我用的是1000x的卡。
泡网分: 0.295
注册: 2009年10月
LZ请教个问题 我也是XT20还有老的XA1 关于胶片模式应用还是理解不到位 P模式我的感觉是和实际肉眼看到的色彩很接近,A以前用的多 一般是户外风景和人像 不过拍人像有时候容易肤色偏黄偏红一点 V模式用的不多 拍风景偶尔用 感觉饱和度过高了 现在XA1基本不用了 XT20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CC模式 有点胶片相机的味道 在室内我喜欢用PRO.S 人像肤色一般不会偏黄 就是色彩淡了点 PRO.HI我一直不知道用在哪些场景好 有一次在户外阴天用PRO.HI拍人像 感觉对比度稍高 LZ你现在户外拍人像一般用哪些模式?或者有什么细微调动吗?
泡网分: 24.908
帖子: 1813
注册: 2006年08月
刚入的XT20,请教个问题,大家在使用时,有没有发现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的色彩失真的现象?尤其在阴天时比较严重。另外就是取景器中的影像有时会出现延时(略微卡顿)的现象?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ade2008 发表于
56是405克, 16是375克。这两个都有替代选项
泡网分: 11.944
注册: 2008年03月
风欲静 发表于
作为过去带着d800 0奔波的悲催群众,表示不太可能重走老路:)
另10-24只有410克56是405克, 16是375克。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ade2008 发表于
楼主说不买16和56大家不要当真呀,等手头镜头玩腻了楼主自然会往更高镜头奔的,即使楼主现在不承认,再说难道1024不沉吗?呵呵
另外不知北京本地有要的吗?作为过去带着d800 0奔波的悲催群众,表示不太可能重走老路:)
另10-24只有410克
本帖最后由 风欲静 于
12:45 编辑
泡网分: 0.293
注册: 2017年07月
是的 一般不标写 只标读的
我的标写40m还是50m来着
连拍正常写的 但是越连拍多 总时长用得就越长
风欲静 发表于
富士在写盘的时候可以正常按下快门,所以即使慢也没干扰,另外我没觉得写盘有多慢啊,是不是你的卡写入慢,一般的卡不标写入只标读的,写入都慢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6年12月
伟哥Allan 发表于
说实话 抛开存储的原因 我对富士的读写速度保留意见
从最早的DC到长焦DC
到xpro1 xt1 都不是很理想 但是确实是一直在进步的XT2支持USH-II而且2个卡槽都支持,你买一张高速快,绝对不用担心存储速度的问题
泡网分: 11.944
注册: 2008年03月
楼主说不买16和56大家不要当真呀,等手头镜头玩腻了楼主自然会往更高镜头奔的,即使楼主现在不承认,再说难道1024不沉吗?呵呵
另外不知北京本地有要的吗?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伟哥Allan 发表于
说实话 抛开存储的原因 我对富士的读写速度保留意见
从最早的DC到长焦DC
到xpro1 xt1 都不是很理想 但是确实是一直在进步的富士在写盘的时候可以正常按下快门,所以即使慢也没干扰,另外我没觉得写盘有多慢啊,是不是你的卡写入慢,一般的卡不标写入只标读的,写入都慢
泡网分: 28.971
帖子: 1232
注册: 2004年03月
sapsd 发表于
期待楼猪体验xf16,56apd,以及50-140这几个我都不会买的,重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士xf23mmf2测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