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1958年炮击金门的参加战争退伍军人人是否每月可享受某种津贴

热点:&&&&
退伍军人方国凯和他的台湾兄长
  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 题:历尽劫波兄弟在――退伍军人方国凯和他的台湾兄长  新华社记者 林建杨  当“莫拉克”台风8月8日重击台湾时,湖南的方国凯牵挂着远在台北县的哥嫂一家,打通电话后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个夏天,方国凯夫妇去了台湾,至今依然沉浸美好回忆中。最让他们欣慰的,是可以在这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海岛上与哥嫂共叙天伦。此时,方国凯78岁,哥哥方晨曦已经91岁。  “除了旅游,我们四个人就在家里休息看电视。台湾的电视新闻跟大陆不大一样。”方国凯说。  他的妻子王墨勋笑着插话:“他们兄弟俩看新闻,常常意见看法不同。”  这是方国凯夫妇第一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去台湾。相对于60年的等待,一个月的“探病假”显然太短暂了。
  几乎兵戎相见  方氏兄弟出生在福建莆田北部山区,家境殷实。地理上,莆田与台北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相距约200公里。  方晨曦生于1918年,21岁时考入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江西分校,一年后,加入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日战争。随后他又参加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四年争战。  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下一路向南溃退。是年6月,身为营长的方晨曦回到莆田,打算带全家一起撤退,但由于当时形势混乱,无法回山里接父母、妻子和女儿,他只好独自继续南逃。  “当时心里非常非常难受。”方晨曦回忆道。他依然清晰记得,当时正在城里念书的10岁儿子方建中渴望一起离开,哭着抢在他前面爬上军车,但被他硬生生拉了下来。  “我是个军人,随时可能战死沙场。如果我死了,丢下儿子一个人怎么行?”  那一年,蒋介石带着近200万军政人员及家眷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同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海峡两岸开始长达几十年的军事政治对峙和分裂:大陆誓言要解放台湾,而台湾也声称要反攻大陆。  方晨曦逃离大陆后驻防在厦门岛外不足10公里的金门岛上。1949年10月下旬,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8700多名战士进攻金门,遭遇重大损失。两个月后,方晨曦参与押送解放军俘虏前往台湾。  几乎同时,18岁的方国凯在莆田入伍。注册时他的名字“方国恺”被误写成方国凯,另外他还如实汇报自己哥哥的情况。经过几个月训练后,他成为一名炮兵。  1950年底,他随部队驻扎在厦门同安备战,准备解放台湾。次年2月,方国凯北上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兄弟二人与兵戎相见的悲剧当时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家庭背景问题”  1958年,方国凯从部队转业到了湖南,先后在一所机械工业学校和军工企业工作。  很快,他发现自己的台湾哥哥让他变成了一个“家庭背景有问题的人”。作为一名技术员,他却被安排到行政后勤部门工作。“文革”期间,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红卫兵抄了他的家并带走一些个人物品。  方晨曦到台湾后,先是离开部队去经商,惨淡经营3年多后又重返“金门防卫司令部”,担任宪兵组代组长。1958年8月,他遭遇“金门炮战”,幸免一死。第二年他退役回到台湾,并考上公务员。  居有定所后,方晨曦与一位印尼籍的莆田同乡重新取得联系,因此了解到老家亲人的一些简单信息。让他悲痛的是,他的妻子1952年就病故了。  1963年4月,方晨曦再婚。经过印尼同乡的帮助,他终于和莆田的家人取得联系,并于1969年前后收到女儿转寄来的第一封家书。  1970年,方国凯回莆田看望母亲时得知哥哥仍然健在,非常欣喜,但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只能装作不知,更不敢给哥哥写信。  1979年元旦,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句话便是“亲爱的台湾同胞”。文章首次呼吁两岸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并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和通商)。当天,大陆还终止了1958年之后仍时不时上演的“炮击金门”。  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曾经麻烦的“家庭背景”翻身变为美丽而令人羡慕的光环。  家书与探亲  日,方国凯给哥哥捎去第一封手书。一个多月后,他收到回函――30年来的第一封信。性格内敛的方国凯流着泪连着读了好几遍。  方晨曦在信中写道:“愚兄虽身在海外,但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家中年迈的双亲以及汝等的安危,……虽想接济家中艰困,但却力不从心,每念及此,犹如万箭穿心,极为痛苦。”  方晨曦说,当时“力不从心”,是因为一方面当时台湾公务员待遇低,他收入少;另一方面他“手头松”,寅吃卯粮,没有积蓄。  此后兄弟俩一直保持书信往来。由于当时两岸禁止通邮,信件需经第三地或第三国转寄,很耗时间。方国凯的一封信件竟走了3个半月才送到方晨曦手中。  方晨曦的大部分来信用毛笔竖着书写,且都是繁体字。方国凯的回信则用钢笔横着书写,繁简体并用。  1949年前,中国通行繁体字。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秉承传统使用繁体字。大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逐渐使用笔画更少、字形更简单的简体字。  方晨曦说,他看得懂大部分简体字,因为虽然很多字体被简化了,但“形”仍在,很容易意会。  方国凯保存着哥哥所有的来信。直到今天,有时他还会静静地坐下,翻阅那40多封来信,每每读到情深处,泪水总是无法抑止。  每逢佳节,方晨曦总会在来信中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苦思。这种刻骨铭心的“乡愁”折磨着他和近200万有相似遭遇的台胞。  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赴大陆探亲,但不允许大陆人去台湾。“大陆探亲”成为两岸当时最炙热的词汇。由于两岸禁止直接通航,探亲台胞必须绕道香港。  但方晨曦一刻也不想再等了。他写信约弟弟和儿子在香港见面。日,方国凯经深圳进入香港,相隔38年后再次见到哥哥。  “那时候好多人激动得抱头痛哭啊!不过我们好像比较冷静,只是相互看了看,没有掉泪,也没有拥抱。”方国凯笑着说。方晨曦回忆说,因为之前一直有联络,彼此清楚各自的状况,因此比较平静。  4天后,兄弟俩到了深圳。方晨曦说,当时他是“偷偷进大陆”,因为台湾当局在当年11月2日才开始办理台胞赴大陆探亲登记。  40多天的返乡之旅让方晨曦感慨万千。他在返台后的第一封来信中写道:“内心久所盼望的一天,终于来临了,内心的快慰,诚非笔墨或三言两语所可形容或道尽的。”  兄弟情  此后,虽路途辗转甚为不便,年过古稀的方晨曦仍坚持每隔一年就回大陆探亲一次。  与此同时,两岸交流也逐步拓展。去年12月,兄弟俩期盼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终于实现了。  方国凯说,尽管两岸长期对峙,但兄弟骨肉之情不曾改变,彼此一直牵挂,两人的家书始终洋溢着浓浓亲情。他说,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是亲情所至,人心所向,任何因素都无法阻挡。  方晨曦也认为,虽然兄弟俩曾经38年未见面,虽然彼此信仰不同,且各自生活的环境差异很大,但两人的感情从来不曾变淡。
责任编辑:张勇
09-10-01 21:39?
09-10-01 17:54?
09-10-01 15:37?
09-06-16 14:48?
09-05-19 13:37?
09-04-15 08:37?
设为辩论话题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1958年毛泽东,为什么要炮击金门?_百度知道
1958年毛泽东,为什么要炮击金门?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他是贼
为了演戏给美国人看
我觉得不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炮击金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史海回眸:1958年炮击金门全过程揭秘(组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史海回眸:1958年炮击金门全过程揭秘(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日 12:23 环球时报
解放军炮口对准金门
金门岛一角
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
  编者按:从年,世界两大阵营之间经过军事或准军事对抗完成了世界战略地图的精确制作过程。1958年发生在中国东南沿海金门海域的独特战争,成了这10年中精彩而又耐人寻味的一战。为让读者了解这场战争,本报分两期详细介绍“炮击金门”的全过程。
  “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1955年万隆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逐步确立了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但这一努力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1956年的“波匈事件”(波兰和匈牙利国内爆发的反对苏联干涉其内政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后,美国调整了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政策。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演说,毫不掩饰地道出要消灭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从这年12月起,美国先是中断了中美大使级会谈,继而怂恿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对大陆沿海进行骚扰破坏,妄图通过制造既成事实把台海两岸的分裂状况永久固定下来。1958年5月,美国在台湾成立“美军联合协防军援司令部”。
  在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怂恿和包庇下,台湾方面不断出动飞机深入祖国大陆内地,在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甚至对沿海地区进行轰炸。与此同时,蒋介石政府还不断向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增兵,至1958年夏季,金、马两地的兵力已达10万之众。台湾海峡的局势日趋紧张。
  金门列岛位于福建南部厦门以东,距大陆约5.5海里,分为大金门和小金门两岛,附近还有大担、二担两个小岛被蒋军困守,他们不断对福建沿岸进行骚扰。
  1957年12月,由铁道兵承建的连接福建鹰潭和厦门之间的鹰厦铁路通车,这极大地提高了福建前线的国防运输能力。12月18日,毛泽东作出批示:“请考虑我空军1958年进入福建的问题。”
  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限定美国政府在15日内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否则,中国政府就不能不认为美国已经决心破裂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的次日,杜勒斯亲自站出来发表讲话宣称,如果中国政府同意更改会谈地点,美国政府将派它的驻波兰大使参加会谈。但是,杜勒斯在谈话中还表示,美国不会向中国限定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最后通牒”低头。
  7月15日,就在中国政府为中美重开大使级会谈限定的最后期限到达之时,新中国领导人非但没有等到美国人重开谈判的答复,相反,却得到了美国出兵黎巴嫩,干涉革命的消息。美国的霸道行径使得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美国出兵中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后来对台湾局势的反应能力。偏安一隅的蒋介石集团也想趁火打劫,于7月17日宣布进入“特别警戒状态”,同时加紧针对大陆的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摆出一副反攻大陆的架势。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方案已在案头,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1]          
【】【】【】【
】【】【】【】【】
 相关链接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958年炮击金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1958年炮击金门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金门炮战 为祖国统一开始的金门炮战,从万炮齐轰发展到“三打三停”,又发展到两岸交 流的手段。大陆方面比较权威的意见是,炮战打了64天,因为10月25日这一天, 毛泽东的《再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标志着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更倾向于和平解决。 ,意在击美 美国政府一直在阻挠着在1955年万隆会议后由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逐步确立的 我国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进程。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 演说,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要消灭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 在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怂恿和包庇下,台湾方面不断出动飞机深入祖国大 陆内地,在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等地空投特务、散发传单,甚至对福建沿海 地区进行轰炸。与此同时,蒋介石政府还不断向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增 兵,至1958年夏季,金、马两地的兵力已达10万之众。在中美关系变得极为紧张 的时刻,蒋介石集团也想趁火打劫,于7月17日宣布进入“特别警戒状态”。台湾 海峡的局?迫涨鹘粽拧? 金门列岛位于福建南部厦门以东,距大陆约5.5海里,分为大金门和小金门两 岛,附近还有大担、二担两个小岛有蒋军困守,他们不断对福建沿岸进行骚扰。 面对美军的蛮横行为,7月18日晚,在召集各军事部门负责人开会时,毛泽东 谈道:金门炮战,意在击美。7月17日晚,国防部长彭德怀向总参谋部传达了中共 中央、中央军委炮击金门的决定。 万炮轰金门 日,总参谋长召集海军、空军、炮兵及总参谋部有关部门领导人 ,对炮击金门作了具体部署。入闽人民空军首先于7月29日至8月22日同国民党空 军进行了4次激烈空战,击落国民党空军飞机4架,击伤5架。夺取了福建上空的制 空权。接着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组成以叶飞为首的前线指挥所,建立了空军前线 指挥所、海军舰队前方指挥所,各参战部队迅速进行炮击金门作战准备。至8月中 旬,在这一期间我军在福建前线部署了地面炮兵36个营、海岸炮兵6个连共459门 火炮,海军80余艘舰艇和海、空军200余架飞机。 8月23日17时30分,我前线部队近500门大炮一起开火,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了 近两万发炮弹。这次炮击被新闻界形容为“万炮轰金门”。刹那间全世界的注意 力都转移到金门这个小小的岛屿之上。24日,炮兵和海军舰艇实施第二次大规模 联合炮击,击沉、击伤国民党军大型运输舰各1艘。 美国一面发表对中国的恫吓性言论,一面向台湾海峡调遣海、空力量,对中 国政府进行战争威胁。美国政府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命令,派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 主力开赴台湾海峡,其中包括4艘航空母舰。另有一艘航空母舰正急速从地中海的 第六舰队调来。不到10天,小小的台湾海峡摆满了航空母舰、重型巡洋舰、驱逐 舰,加上第九十六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航空队和其他好几批飞机。美国 第一批海军陆战队近4000人在台湾南部登陆,在中东地区的第六舰队的一些舰只 也驶向台湾海峡。 炮击三打三停 中国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仅前线三军连续发起炮战、海战、空战 ,全面封锁了国民党军的物资补给线,迫使金门守军被迫全部转到地下。9月3日 我军前线接到毛主席命令:“暂停炮击金门三昼夜”。9月4日晨,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发布了我国政府的声明,宣布我领海线为12海里,指出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 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及其上空,确定了金门海域在12海 里的领海线以内。 9月6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表《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对美国 企图干...展开全部>涉中国内政的行径提出严正警告。9月7日,美国军舰公然为国民党军运输 船和军舰护航。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示:一照打不误,二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9月8日,实施第三次大规模炮击,炮击持续5个多小时。11日,人民解放军又炮击 3个多小时,后两次大规模炮击行动中,为国民党军护航的美国军舰均在炮击时逃 离战场在外海观望。 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以 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暂停炮击7天。10月13日,彭德怀又宣布再停两个星期, 以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10月19日,美国军舰再次为国民党军护航侵入 金门海域,同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要于21日访台。我方作出的决定是提前恢复 炮击。10月20日,福建前线部队向金门实施第五次大规模炮击。 金门后期战炮弹只装宣传品 10月25日,毛泽东以彭德怀的名义起草的《再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今后 对金门“单日打炮、双日不打”。11月3日,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战争边缘政策” 和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另一次是日金门国民党军炮击大陆沿海村庄 ,为惩罚国民党军,福建前线炮兵于1月7日对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发射炮弹2.6万 余发。 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 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打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 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 金门炮战到底何时结束? 对于金门之战,人们往往只能说清楚其开战的日子,却没人能说清战争到底 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关于停战时间大致有三种观点:一、台湾方面有不少人倾向 在炮战45天处划上句号。因为10月6日这一天,彭德怀宣布了“停火”,想借此说 明我军打不下去主动放弃战争,能反衬台湾的“胜利”。二、大陆方面比较权威 的意见是,炮战打了64天,因为10月25日这一天,毛泽东的《再告台湾同胞书》 发表,标志着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更倾向于和平解决。三、认为一直到1979年 1月1日,美国通知台湾,结束外交关系,终止双方的“共同防御条约”。同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金门之 战才算结束。因为在此之前,金厦海域一直没有“停火”,“单打双不打”整整 延续了20年。<收起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 1小时击毙3中将(组图)-纪实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最新视频集
爱西柚推荐
视频专辑热播榜
纪录片热映专场
解放军炮击金门
  1958年我军炮击金门,是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的。毛泽东亲自点将让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并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地方”的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叶飞指挥。叶飞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安排工作,决定江一真同志代替我主持省委日常工作,并立即组织前线指挥所”。7月19日,叶飞便和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张翼翔、副政委刘培善一行到达厦门,迅速展开各项准备工作,并在24日前完成一切作战部署。
  7月27日,叶飞突然收到毛泽东致彭(德怀)黄(克诚)信。信中说,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中东解决,要有时日”,“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必须坚持。如你们同意,请将此信转告叶飞,过细考虑一下,以其意见见告”。叶飞与张翼翔、刘培善商议,觉得各项准备工作比较紧张,加上福建沿海受台风袭击,大小桥梁数十座被冲毁;部队疲劳过度,疾病丛生;特别是空军进入福建前线的转场尚未完成,海军入闽尚在调动中,当即复电认为推迟炮击较有把握。这样又得到延长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完成了地面炮火的集结和展开,以及对金门炮击的所有目标进行测量并一一标在图上;空军完成了紧急的战斗转场,海军舰艇和岸炮部队完成了入闽部署;制定了炮兵、空军、海军协同作战方案。还对部队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斗争方针政策的教育。
  8月20日,叶飞接到中央军委电话,要求他立即飞往北戴河。21日下午叶飞来到毛泽东的住处,“详细汇报了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炮兵的数量和部署,和实施突然袭击的打法”。在座的有彭德怀、林彪与作战部长王尚荣。第二天继续开会,毛泽东说:“那好,照你们的计划打。”并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所以,炮击金门是在北戴河指挥的”。“前线则由张翼翔、刘培善同志代我指挥”。张翼翔兼任前线指挥所参谋长。
  但是,叶飞强调说:“炮击金门也可以说是毛主席在直接指挥。”
【】【】【
】【一键转帖
责任编辑:
||||||热门推荐
动画台推荐
||||||电影台推荐
||||||电视剧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炮击金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