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3 和 MacBook Pro 哪个更iphonex值得购买吗

2017 年 MacBook值得买吗?这篇文章告诉你|2017 年 MacBook评测_电视之家
2017 年 MacBook值得买吗?这篇文章告诉你
2017 款 MacBook“优化”过的酷睿 7 代,能否补上性能短板?加上帮手的蝶式键盘,能否挽救铁板手感?对于缺少接口的怨念,如今是否依然存在?苹果的B计划,离终极移动设备还有多远?
硬件发烧友的老黄历中印着一个传说:新出的笔记本,要到第三代再买。
在力求设计感和轻薄的当代,这样的偏见其实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几代更新后,最初工业设计中的弊病已经被充分暴露,厂家也会根据用户呼声加入一些改进。
而对于苹果这样的开创者而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时间的滋养,会大大提升人们对新概念的接受度。
比如 12 寸的 MacBook,自从 2015 年发布会抢镜之后,就一直面临爱之深责之切的争论,如今进化到第 3 代的它,离终极移动设备还有多远?
“优化”过的酷睿 7 代,能否补上性能短板?
本代 MacBook 在外观设计依然维持原样,经典的楔形设计配上苹果当下最薄的轻盈身态,除了没有 TouchBar 之外无可指摘。
这让我们可以专注于讨论内在的问题,过往两年中,MacBook 被集中吐槽的问题有三:CPU 性能过低、键盘手感不好和扩展性能较差。
由于采用了无风扇的被动散热模式,MacBook 只能被迫选择 Intel 每年移动芯片中最低能耗,但也基本是最低性能的 m3 处理器,因此每次 CPU 的升级对 MacBook 来说都是救命稻草。
同其它 Mac 产品的更新一样,此次 MacBook 的 CPU 也同步升级到了 Intel 最新的第 7 代酷睿处理器,核心代号“Kaby Lake”。
因为战略缘故,这代酷睿处理器成了故事最多的一代,在之前,Intel 以“Tick-Tock”的钟摆式策略升级 CPU,一代升级架构,一代升级制程,交替进行。按照这个规律,我们本应该在 7 代酷睿上体验到跨时代的 10nm 工艺制程。但是在 2016 年,估计是 Intel 自己也觉得 10nm 工艺不好搞,再加上竞争对手实在是不给力(很久了),于是决定把 Tick-Tock 策略废除。
新的策略,不再是左右摇摆的钟摆,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三角,从此之后,Intel 将采取“制程-架构-优化”的迭代策略,我们今天拿到的 7 代酷睿,就是第一代“优化”的作品。
在核心架构、制程和主板接口上,7 代“Kaby Lake”和 6 代“Skylake”保持完全一致,但 Intel 表示在工艺上还是有了优化,采用了更高的鳍片与更宽的栅极间距,这有助于降低 CPU 的内核能耗,使得这代 CPU 很容易提升频率。根据 Intel 的数据,7 代酷睿相比 6 代,同样能耗下的性能提升了 12%。
2017 款 MacBook 的 m3 处理器主频 1.2GHz,比上代的 1.1GHz 提升了 100MHz,虽然主频只提升了 9%,但是实测性能令人惊喜。我们采用了 Mac 平台上常用的 GeekBench 进行了性能评测,并加入了跨平台的 CineBench 供 Windows 用户比较,彩蛋是,我现在的主力机,2015 款的 MacBook Pro 13 寸也加入了比较。
从结果看,2017 款 MacBook 的 CPU 性能在不同的测试中的提升幅度高达 16%——44%,各项数据直逼 2015 款 MacBook Pro 的酷睿 i5。
而在 WWDC 上苹果着重强调了新 Mac 产品线在 SSD 上的性能提升,与 MacBook Pro 只有高端机型得到优化不同,本次主流配置的 MacBook 也享受到了新 SSD 的好处(当然也是因为之前老款 MacBook 的 SSD 太慢了),写入性能提升了大约 37%,读取性能提升了大约 55%,但与 2015 款 MacBook Pro 的 SSD 性能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另外,新的处理器增强了对高清视频的解码能力,在对比使用中,2017 款 MacBook 在观看高清视频的时候明显发热更低,也意味着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实际体验就是,在我上周从 2015 款 Pro 切换过来之后,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上保持着浏览器开 20 个页面,挂着微信和 QQ,同时打开 Ulysses 写稿的状态,间或使用 LR 进行图片剪裁和美化,丝毫没有感觉到性能上出现退步的情况。
鉴于在多个电商平台中,刚刚退市的 2015 款 Pro 还是很多人当前购买 Mac 的首选,而 2017 款 MacBook 的性能已经逐渐追赶上它,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如果你日常的工作需求集中在文字处理领域的话,2017 款 MacBook 绝对可以胜任你的需求。
加上帮手的蝶式键盘,能否挽救铁板手感?
2015 年,苹果首次在 MacBook 中引入了全新的蝶式键盘,无论怎么突出其按键面积大、敲击稳固的优点,还是难掩最大的尴尬:键程过短。一时很多网友吐槽,认为敲击 MacBook 的手感好比敲击钢板。
去年新款 MacBook Pro 推出,全面换装了二代蝶式键盘,彻底标志着蝶式键盘将成为未来一个时代 MacBook 系列的标配。这次 2017 款 MacBook 也换装了二代蝶式键盘,只是键程比 Pro 上的短一点。
从外媒提供的拆解图可以看出,二代蝶式键盘对键帽四角的支撑做了强化,敲击的感觉就是手在下按的过程中,受到了一点更具韧性的支撑,如果说上一代 MacBook 是手指直接敲在铁板上的话,这一代就是在手落到钢板之前加入了一个胶垫,在保持干净利落的同时,手感好上一些。
作为一个长期使用机械键盘,并且长期作为 ThinkPad 经典机型粉丝的文字编辑来说,我自认为对键盘的手感要求还是很高的。一周的使用中,我累计用 MacBook 输入了两万多字,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唯一的感觉是,可能是因为键盘的确认感不强,总会下意识低头看上一眼。
对于 2017 款 MacBook 的键盘手感,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您经常进行短促快速的输入,并且并不是唯键程论的话,这款键盘的手感还算独树一帜,或许还会觉得挺有意思。如果反之,那还是建议您先去 Apple Store 试用一下。
在反复与 2016 款 MacBook 的对比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2017 款的触摸板的 ForceTouch 反馈力度的调教也发生了变化,2016 款的更脆而 2017 款的更韧,你会感觉它们与各自键盘的特质简直如出一辙。
对于缺少接口的怨念,如今是否依然存在?
我之所以要在前面努力辩白自己不是一个果粉,就是怕大家在这一段一起打我脸。
这一段,我们说说接口。
近一年的时间中,我对于 Type-C 接口的感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和工作同时刺激了我,一方面,买房之后在家里布置摆设,发现最麻烦的事情就是布线,另一方面,在家和单位要经常接驳不同的外设,常常因为笔记本/设备不具备某一接口而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
在我们总抱怨某某设备接口“不全”的同时,是否想过,本身这么多杂七杂八的接口才是一切混乱的源泉。
从这个角度讲, Type-C 小巧、通用,甚至功能强大,比如,如果你有一台比较新型号的 Dell 显示器的话,只需一根 Type-C 线缆,就可以同时完成给笔记本供电和传输视频信号两个功能,而传统 USB 设备则可以接驳到显示器后面的 Hub 中,笔记本到哪只需要一根线缆即可搞定全部连接。
以上讨论仅限于产品本身,可能很多人还要面临平时要与多种外设打交道的情况,这时候我只想表达两个看法,一是一种新接口的推广,一定少不了用户的支持,如果没人去用而妄图接口成为主流是不现实的,比如国内 OV 厂现在还在新旗舰上用 Micro-USB 其实我在内心是鄙视的,二是,现在 Type-C 接口的转接器已经很便宜了……
但这机器唯一不能容忍的,在于只提供了一个 &Type-C 接口,这让我刚才的一切辩白都显得苍白无力,在绝大多数场合下,人们还是习惯给笔记本接上电源使用,即便你购买了转接器,转接器上的 Type-C &接口也会被电源占据,也就是说,除非你的 MacBook 永远单兵作战,但凡你要使用显示器就得插个转接器。
在这一刻,我多么希望 MacBook 把机身右侧的 3.5mm 耳机孔删掉,换成另一个 Type-C 接口啊。
除此之外,MacBook 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做工扎实的机身、色彩艳丽的屏幕、续航持久的电池,都在笔记本中处于上品,对了还有一点要提,MacBook 的音响效果很好,这么单薄的机身中能发出来那么浑厚的声音,让它这几天成为了我晚间微信夜聊的主力装备……
苹果的 Plan B,离终极移动设备还有多远?
回到标题,谈谈 Plan B 的含义。
乔布斯回归之后手绘出的四象限,给苹果的主力产品都找到了归宿,而乔布斯亲手从牛皮纸袋中掏出的的 MacBook Air,则一直担负起填满“非专业、移动”这一象限的重任。
从这两个角度看,MacBook 这个系列一开始就是作为 Air 的替代者出现的,无论是一以贯之的楔形机身、轻薄定位,还是解决了 Air 死穴的超窄边框、视网膜屏幕,都当之无愧成为 Air 杀手,而其实 MacBook 的成本并没有售价上体现的这么夸张,以苹果对 Unibody 工艺的熟悉和对供应链的把控来讲,MacBook 的良率和成本都早已可控。
而导致现在这种产品线状况的,其实是市场本身。因为苹果品牌的带动和 iOS 生态的影响,很多人对 Mac 的感情可以用“向往”来形容,而最便宜的 Air 系列自然成了最适合体验入手的系列,于是,Air 这款在硬件爱好者看来已经垂垂老矣的设备,却在市场榜单上不断体现着活力。
而 MacBook,也从本来面向主流的定位,被挤到了偏高端的位置,基本的用户画像都是:多金的,就想要一个苹果品牌的轻薄笔记本的人,TA 们在提出这个要求之后,毫无例外的直接抱走了一台 MacBook。
既然市场乐意,苹果自然更乐意把两个产品线都卖到比计划溢价更高的位置去,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天市场对 Air 产品线出现了不满,苹果会毫不留情的替换掉这条产品线,并派出自己的救火队员。
只是对这个队员的人选,苹果自己就有两个方案,而 Plan A,更像是 iPad Pro。
当我们把 10.5 寸 iPad Pro 放在 2017 款 MacBook 旁边的时候,你会惊讶它们竟然有基本完全相同的屏幕高度,仿佛傲娇地在等着你做出二选一的抉择。
iPad Pro 的上探,有利于扭转 iPad 产品的颓势,有助于 iOS 生态的繁荣,最关键的是,很多人并不忌讳在拥有一台 iPad 之后,再购买一台 Mac。
我曾经也是 iPad 的忠实拥趸,我购买过 iPad Pro 发布之前的所有 iPad,而之所以如此频繁的更迭设备,其实是感觉到 iPad 与自己的需求永远相差一点点。
继续辩白一下,我的需求只代表很少一部分人,这些人需要一个移动设备,能够几乎在任何场合都能方便的携带和被调用,同时还对文字输入有一定的要求,接受不了各种奇葩的键盘组合方式或者手感,最关键的是,不想被苹果 iOS 的定期升级的逆优化给绑架,也不想在苹果每次换代的海量功能前被诱惑的失去理智。
于是,我发现 MacBook 几乎是我们这类人的终极移动工具,体积和重量能够让他每天出现在我的双肩包中而不感到厌烦,足够方便在飞机经济舱的小桌板上使用,无风扇的设计带来了零噪音的便捷,而非常低的发热让我乐于随时把它在看电视或者睡前的阅读时光放在一边,而当任何工作状况出现的时候,我并不会因手头设备的局限而无法展开工作,因为,它至少是一台称职的电脑。
在之前,很多人会因为类似的考虑而最终入手了微软的 Surface Pro,但现在,三代更新后的 MacBook 提供了一个更为优雅的选择。
而算经济账的话,MacBook 的生命周期要比 iPad 长的多,系统升级带来的性能衰减也要远优于 iOS 设备,从每天使用的时长讲,这笔投资或许要划算得多。
当我兴高采烈的把这个结论发到群里的时候,收到了如下的回复,我决定不继续写了,连女朋友都没有,买什么 MacBook 啊!
声明:电视之家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站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关注电视之家微信号扫描加关注,爱奇艺会员每天免费拿!有钱任性,电视之家就是这么大方!
电视之家内部福利群进群交朋友、抢红包、赢大奖!它给不了你一切,但是它给的你一定都爱!
大家都在看
一款可以用遥控器轻松驾驭的RPG游戏。
轻松休闲的横版射击类游戏。
中国第一款真正的电视棋牌斗地主。
西方魔幻风格为背景的战斗类卡牌游戏
全球首款线上俱乐部模式德州扑克。简单快捷
一款可以用遥控器轻松驾驭的RPG游戏。170被浏览102,714分享邀请回答7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加入粉絲團
作為微軟親自打造的第一台筆記型電腦,Surface Book 的對象當然是目前Apple陣營最受歡迎的 Mac 系列筆電。但由於 Surface
Book 的顯示幕和鍵盤又是可分離的,所以像 iPad Pro 這樣的產品其實也是 Surface Book
的競爭對手,甚至自家的Surface Pro 4也是自己的對手。
與加了鍵盤的Surface Pro 4有何不同?
Surface Book算是微軟的一款新概念產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將CPU與獨顯分別放在螢幕以及鍵盤底座上,因此優點就是你把螢幕拆下來可以當平板用,這個時候,用起來與沒有鍵盤的Surface Pro 4的體驗是差不多的。那麼兩者最大的明顯差別就是尺寸,Surface Pro 4為12.3吋,Surface Book為13.5吋。
不過,接到了鍵盤底座兩者就有差別了。Surface Pro 4純粹就是鍵盤套,雖然這次有改款,體積變得比前幾代更薄、重量更輕,鍵距也同時加大,鍵程增為 1.3mm,但這都只是手感方面的變化。而Surface Book的鍵盤底座則是有獨顯、有擴充電池、當然在手感上也是微軟一直強調的特色。
▲Surface Pro 4
▲Surface Book
如果你還是以平板使用為主的話,Surface Pro 4可能也就夠了,899美元起跳,價格比較便宜。如果另購鍵盤套的話,目前不清楚新的鍵盤套定價是多少,參考之前版本的定價為129美元,加起來1028美元。至於最便宜的Surface Book則是1499美元,則沒有獨立顯卡。這兩者可以算是比較近似的產品。
再來要考量的就是Surface Pro 4跟Surface Book兩者在平板方面的硬體功能你比較喜歡哪一個,以及新的鍵盤套與Surface Book的鍵盤底座兩者打字的手感你比較滿意哪一種,外觀好不好看諸如此類的。
當然,如果你有對效能要求很高的使用需求,那麼就直接跳去研究Surface Book的獨顯款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點是,其實Surface Book合體後有1.5公斤,但是獨立在平板的時候,則是725公克左右,而Surface Pro 4則還要786克的重量。在平板方面竟然還比Surface Pro 4輕?
不過,這不見得是好事喔,因為減輕的重量,有可能是從Surface Book平板的電池容量省下來的,畢竟微軟雖然告訴我們「合體」之後的Surface Book續航力有12小時,但沒說過獨立平板模式可以跑多久,畢竟,如果平板模式下也能跑很久的話,微軟應該會在發表會上拿出來當作另外一個重點大加宣傳吧?
號稱比 MacBook Pro 快 2 倍,真能取代MacBook Pro嗎?
再來就是看看它的假想外敵MacBook Pro。
▲微軟在發表會上表示Surface Book比MacBook Pro強過2倍。
先來看規格,13.5 吋的 Surface Book 螢幕部分重量為 728 克,和 712 克的 iPad Pro 相當;加上鍵盤後,Surface Book 重量為 1516 克,也與 1580 克的 13 吋 MacBook Pro 相當。至於在厚度方面,由於 Surface Book 螢幕和鍵盤的折疊處比較與眾不同,所以它最薄的地方有 13 毫米,最厚的地方則有 22.8 毫米。
Surface Book 的外形和 MacBook Pro相比還有點差距,微軟就想在速度和性能上取勝。微軟表示 Surface Book 要比蘋果的 MacBook Pro 快兩倍,而且它是歷史上速度最快的 13 吋筆電。在續航方便,Surface Book 支援連續播放影片最高 12 小時,也與 13 吋 MacBook Pro 的數據相當。
如果你用過 Windows 筆電,也用過 MacBook 的話,那麼除了作業系統外,兩者最明顯的差距是觸控板。和 MacBook 相比,大多數 Windows 筆電的觸控簡直就是可有可無。不過在 Surface Book 上,這方面也終於堪與 MacBook 相比了。
現場實際使用 Surface Book 後表示,它的觸控板使用起來感覺和 MacBook 一樣好。看來,這次微軟終於搞懂要從哪些方面切入,為諸多 Windows OEM 廠商示範如何做好筆電了。
坦白說,Surface Book能不能取代MacBook Pro是個假議題,畢竟會選擇MacBook Pro的人,考量點也決不僅只於此。 或許我們該換的角度講,MacBook Pro的確帶給使用Mac OS的人在硬體上加分的體驗感受,而這次微軟學到了這點,他們希望帶給Windows族也有一樣好的體驗感受。
因此,Surface Book能不能取代MacBook Pro?答案很顯然的是不能,因為這個問題幾乎可以說是信仰問題而不是選擇問題。不過,或許它可以幫助微軟提振Windows使用者的信心,幫助原本動搖的使用者不要變心跳槽到Mac陣營。
資料來源:、
關注T客邦最新動態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你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更多相關文章全面解析Surface Pro 3:看看它值得你入手吗?_网易科技
全面解析Surface Pro 3:看看它值得你入手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经过数次尝试之后,微软终于兑现了他们的承诺,让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变得更加强大。自2012年以来,微软每年都会推出一款Surface Pro产品,到了今年,他们已经发布三款Surface Pro设备了。与之前的产品相比,Surface Pro 3有一些明显的改变,例如屏幕尺寸更大。我认为,这一点改变十分重要,正是由于这块尺寸更大的屏幕,使得Surface Pro 3成为了一部可以代替笔记本电脑的设备。另外,与前代产品相比,Surface Pro 3虽然增加了屏幕尺寸,但是机身变得更薄,重量也变得更轻,因此实际上其便携性也变得更加优秀,让用户可以拿着它到处走。另外,新设备的支架也比从前更加好用,基本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需要。这款Surface Pro 3的起售价为800美元,微软将其视为一款能够代替笔记本电脑的设备。其实早在2012年微软推出第一代Surface Pro的时候,代替笔记本电脑就一直是他们的目标,但是由于前两代产品的设计不够优秀,因此微软未能够达成这个目标。最近几天,我一直在试用Surface Pro 3,经过这几天的熟悉之后,我认为Surface Pro 3是微软有史以来最接近&代替笔记本电脑&这个目标的产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Surface Pro 3是微软有史以来所推出的,最优秀的硬件产品。当然,微软还有进步的空间。例如在操作系统方面。虽然在经过前两次的尝试之后,Surface Pro 3变得更加优秀。但是其使用的Windows 8系统似乎并未有多大改进,这个平台还是缺乏一些真正的优秀应用。现在在Surface Pro 3上使用Windows 8,其感觉,就像是在传统的Windows系统上,用胶带黏上了一个触控功能。相信如果微软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Surface Pro设备。优点:更大的屏幕、全新的设计、优秀的触控笔在这几天的使用过程中,我用到了几乎所有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功能,并且将Surface Pro 3与苹果的13英寸MacBookAir进行了比较。在过去的数年当中,Macbook Air一直都是我首选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一部苹果经过了超过20年的笔记本电脑设计革命之后所推出的一款完美的产品。对于从前的微软来说,如果他们能够推出一款在设计上接近MacBook Air水平的产品,都算得上是一次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推出Surface Pro 3之后,苹果应该要小心了,微软终于能够在计算机硬件设计方面和苹果掰一掰手腕了。Surface Pro 3的12英寸屏幕只比前代产品的10.6英寸大了一点点而已。但是正是这一点点改变,让Surface Pro 3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个产品更像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了。此前的10.6英寸屏幕,并不适合进行工作,有的时候由于屏幕空间小,在上面找到一些特定的内容会十分困难,如今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另外,新设备的屏幕分辨率为2160 x 1440,这意味着相比于MacBook Air,微软Surface Pro 3的屏幕实际显示空间还有多出6%。另外,在屏幕比例方面,此前的Surface产品一直使用的是更适合观看电影的宽屏设计,而Surface Pro 3则有所改变。这样的改变使得Surface Pro 3更加适合于编辑长文档与复杂图片。另外也更适合单手持握,此前的型号在单手持握时,你会觉得它太长,有些不方便。这种屏幕比例带来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在观看宽屏视频的适合,屏幕上下会出现两道黑条。Surface Pro 3的支架现在最大支持180度的开合,并且用户可以在0-180度之间随意进行选择。这个设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性。支架可调变得更加灵活,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微软的用心程度。第一代Surface产品,其支架只有一个开和角度,非常不适合将其放在腿上进行操作;第二代Surface虽然有所调整,但是也仅仅是增加了一个角度而已。Surface Pro 3的支架设计,使得这个设备可以在几乎各种环境下进行使用。例如坐在沙发上、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以及坐在星巴克的咖啡桌前时。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的找出一点不足,那就是我发现当将设备直接放在腿上并接触皮肤时,会有一点点的不适。毕竟&露腿&的夏天已经到来了。Surface Pro 3还搭配了一支我所使用过的最优秀的触控笔。微软放弃了前代Surface产品中使用的Wacom技术,转而使用N-Trig公司的触控笔芯片。事实上微软曾与2009年投资过N-Trig公司。Surface Pro 3的触控笔几乎可以实时识别用户的笔触,而且还支持一些非常使用的功能。通常情况下,我并不喜欢拿着触控笔在电子设备上书写,但是Surface Pro 3让手写变得轻松愉悦,以至于我经常会用它写点什么。微软将设备的记事功能与这支触控笔进行了完美的整合。触控笔的上方有一个按钮,按一下它,就会立刻打开Surface Pro 3上的OneNote应用,即使是在睡眠情况下也不例外。按两下这个按钮,Surface Pro 3就会自动将你所书写的内容同步到云端的OneDrive。这只是Surface Pro 3的一个小功能而已,但是从这个功能我们能看到微软的细心。可以说,这只触控笔让我爱上了在Surface Pro 3上进行手写输入。除此之外,虽然Surface Pro 3的屏幕尺寸有所加大,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将其作为平板电脑进行使用。此前曾提过,虽然新设备的屏幕尺寸更大,但是却变得更轻、更薄。而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人员也纷纷开始针对Windows 8平台开发应用,因此你也不会觉得这个平台上的应用过于短缺(但是说实话,Windows 8平台上的应用质量仍需提高)。Surface Pro 3的Type Cover键盘(130美元)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它比此前的Type Cover更薄,微软还对上面的触控板进行了重新设计,让它用起来更顺手,准确率也更高。用它打字的手感非常好,键帽的回馈也力道适中,而且比此前的Type Cover更加稳定。除此之外,微软还对Type Cover与机身的连接磁条进行了优化,让它变得更加牢固。缺点:Type Cover需单独购买、电池续航能力一般是的,如果你想使用Type Cover,你需要花费130美元的价格单独购买。在我看来,Surface Pro 3作为一款想要代替笔记本电脑的产品,键盘可不是什么&可选配件&,而是&必备配件&。毕竟,谁会购买一台没有标配键盘的笔记本呢?然而,在经过分析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微软为何要将Surface Pro 3和Type Cover分开销售。Surface Pro 3的售价为800美元,这比最低配置的MacBook Air还要便宜100美元。如果将Surface Pro 3和Type Cover捆绑销售,那么其价格就将变成930美元,这样Surface Pro 3的价格优势就荡然无存了。也就是说,机身与键盘分开销售,是微软的一个营销策略。从这一点来看,微软的这种做法让我感到有些失望。看上去,相比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微软更看重的是在市场上击败苹果。微软这样的做法其实会让消费者感到不满,甚至是恼怒。微软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Type Cover的成本,维持Surface Pro 3当前800美元的售价;或者,他们也可以承担一小部分Type Cover的成本,将Surface Pro 3的售价维持在与MacBook一样的900美元。Surface Pro 3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其电池续航能力。微软官方声称该设备能够连续使用9个小时左右。但是在我的实际使用中,它的续航只能达到5-6个小时左右。其实5-6个小时也算是不错的续航能力了,但是相比于MacBook Air的12小时续航,Surface Pro 3仍然有着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老实讲,MacBook Air的重量是Surface Pro 3的两倍,这意味着MacBook Air的机身内部有着更多的空间,可以安放更大容量的电池。总结:理想的Surface设备,但是还不够在技术和功能方面,Surface Pro 3可以称得上是赢家。但是由于此前Surface产品和Windows 8系统较差的口碑,要想让所有消费者都接受Surface Pro 3设备,微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批评者们一直在说,微软在创新方面总是显得保守和尺寸。然而微软如今终于可以凭借Surface Pro 3,改变人们对这家公司的一贯看法了。但是同时微软也将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他们的新产品卖给大众消费者,毕竟扭转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微软可以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来让大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新产品,例如铺天盖地的广告、举办各种活动、让潜在消费者进行试用等等。但是仅凭Type Cover需要单独购买一点,就足以让许多的消费者忽视这个产品。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Surface Pro 3还是有机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
有消息称,微软上周本来计划还发布一款小尺寸的Surface平板电脑,但是他们在最后时刻放弃了这个决定。原因是他们最终认为小尺寸的Surface无法与iPad Mini和小尺寸安卓平板进行竞争。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我们可以说微软现在学聪明了。如果你想要购买一台微软的Surface设备,或是一台Windows 8系统的超极本,Surface Pro 3是一款值得考虑的产品。也许它的售价比一般的Windows 8笔记本略高,但是鉴于其超高的便携性,以及计算处理能力,这样的价格还是值得的。可以说Surface Pro 3是一款不错的设备,只是如何让大众接受它,是一个需要微软仔细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源:快鲤鱼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note3值得购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