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楼市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吗

又一个房地产泡沫破灭了!中国房价还能涨多久?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微信公众号:金融行业网
  2016年春节以来,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就一直处在上涨之中,即使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仍没有挡住房价上涨的步伐。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就像“日不落帝国”一样,吸引了一批批的投资者。
  然而,此刻却传出一个地方的市场泡沫破裂了!楼市投资者们怕了吗?
  迈阿密:又一个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了
  迈阿密房地产市场泡沫正在破灭,尤其是豪华公寓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
  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迈阿密公寓的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5%,而同时,每平方英尺均价下跌了6%。以目前的销售速度,要消化掉迈阿密市区3397套待售公寓需要29个月的时间。下图来自彭博:
  据房地产数据提供商Reis Inc.,迈阿密市中心的公寓空置率一季度上涨了11.8%,较两年前翻了一倍。
  而导致迈阿密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元持续走强,南美投资者(特别是巴西投资者)的购买力受到侵蚀,他们不得不选择抛售新建公寓,导致迈阿密的公寓库存增加。
  彭博援引佛罗里达一名房产咨询顾问称,现在的问题就是投资者不再购买房产,他们是要寻求出售房产。
  甚至一些亿万富翁也在抛售他们的房产。资管公司阿波罗全球管理的创始人Leon Black,对冲经理Ken Griffin,Saks Inc.前CEO Stephen Sadove在迈阿密都有房产在市场上出售。Sadove甚至将其一处房产的开价降低了近11%。
  那中国的楼市会步上后尘吗?
  对于迈阿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投资者们或许会担忧:2016年以来,中国一二线城市也暴涨了不少,那中国楼市会像迈阿密一样暴跌吗?
  事实上,迈阿密楼市暴跌主要由两大情况同时存在才会发生:一是许多外国投资者在当地买房;二是本国货币大幅升值。下图显示,过去两年,美元对巴西雷亚尔大幅升值:
  而中国目前的情况:首先是楼市投资者,多为国内投资者,即使人民币大涨,也不会出现楼市大幅抛售的情况;更何况,目前人民币正在处于贬值通道中。单从这两点出发,中国就不会步上迈阿密的后尘。
  那从其他方面来分析,中国楼市会大跌吗?
  李迅雷:中国房价不会暴跌的真实原因
  目前,房价持续上涨的背后因素,已经从过去的人口现象,转为货币现象,货币的规模、松紧度、货币的流向成为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而当前,货币总量过剩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今后,只要不出现意外事件,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的格局不会变化,房价高位盘整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房价降不下来还有一个原因是“隐形刚兑”在抬高价格。刚性兑付不仅存在于产品、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领域,房地产市场也存在“隐形刚兑”现象。楼市最大的“隐形刚兑”是来自政府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比如,2010年就推出房产税的试点,迄今仍未实施。今年年初,为了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还降低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
  为何政府一定要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呢?这是因为,房地产投资能够带动的行业最多,如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家电、家具等,可以带来可观的现金流回报。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购房者采取银行借贷方式购房的,只占所有购房者的1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中国目前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占住宅总市值的比重只有10%左右,这也是非常低的。因此,在居民杠杆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鼓励居民购房是可以让居民加杠杆、企业和地方政府去杠杆,且这是有空间的,不过,前提是房价不能出现大跌。
  “隐形刚兑”其实就是降低了市场信用风险,使得信用溢价水平大幅降低。尽管政府一直试图打破刚兑,但就目前体制而言,似乎并不支持打破刚兑,更何况在稳增长的既定目标下,必须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低利率,同时财政政策也必然是积极的。
  总之,短期内看不到导致房价下跌的因素,今明两年估计总体不会下跌。今后,估计管制的力度和范围都会增加,以避免由于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风险。管制导致价格扭曲,这是符合逻辑的,同时,管制也能维持扭曲的价格。但是再多的管制其效果也是挂一漏万,房价的下跌就难以避免。(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中金在线综合华尔街见闻、lixunlei(ID:lixunlei0722))
  楼市杠杆透支的结果即将到来:不是调整,而是爆仓
  作者:悦涛 来源:深圳经济观察
  楼市的信号越来越明确,没有回旋余地。两个月来中央意志+市场边际共同形成的合力,效果不止是调整,而是爆仓。
  宏观层面,权威人士定调,否定加杠杆去库存,银行的天量放水将收闸,民间金融今年将持续整顿。供给侧的“三去一降”是长期战略,需求侧将由公共投资填补。
  微观层面,两大龙头沪深的成交量直线下降。“退房潮”、“出租难”、百强房企奥宸地产资金链断裂&&部分二线城市炒得正欢。
  跟以往的形势不同,此次调控的政策面并不强,相比2010年的调控政策,仅是做做样子。但资金面的影响超过任何一次调控。
  楼市上涨时的杠杆力度,是以往从未出现过的。专业炒家成为主力。那么接下来的将是一次暴力的去杠杆。
  一季度杠杆比去年还暴力:单季房贷1万亿
  中央喊打也是无奈。今年一季度的杠杆比去年还要暴力,炒家想拉升出货,但被冻住了。
  悦涛曾给深圳去年的楼市杠杆算过账:
  深圳历史上除了出台“4万亿”的2009年,房贷增量从没超过500亿。
  2014年:深圳房贷增量452亿元,余额5299亿元。
  2015年:深圳房贷增量2151亿元,余额7420亿元。
  2015年的房贷增量几乎是上一年的5倍,比“4万亿”背景下的2009年还高出1倍多!
  这不是大妈的力量,而是专业炒家成为主导力量的体现。
  深圳楼市以前的推动主体:丈母娘(刚需)、大户(配置)、港人、二奶和炒家。力量分散,打法粗糙,没有明确预期,持有期长。
  现在,丈母娘再急,刚需也入不了场;大户手头囤货已多,目标是海外。
  炒家的打法:连续两次政策确认(930、330),迅速推涨、拉高、概念炒作,集中力量攻一线城市。而且是一线城市中风险偏好最高、概念最强(直辖)的深圳。
  前面的数据只是表内信贷,实际入市的杠杆资金和操作手法也超出了银行体系,无法估算。链家、世联,实际上都早开始了金融类业务。小散户都在做众筹炒房。
  今年一季度的杠杆程度超过2015年。一季度个人房贷就新增了1万亿。而2015年全年也不过是2.66万亿。
  炒家的特征是做短期、炒预期、高杠杆。所以最后一波入场的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接盘侠了。就像去年这个时间入场的股民一样。拉高出货的手法,也很像股市里的主力资金。但是被“权威人士”打乱了节奏,憋在了山岗上。
  近两个月的缩量,根本不足以让杠杆资金出逃。接下来的信贷紧缩和预期确认,才会迎来真正的调整,然后是连环式的爆仓。
  为什么不可持续?中央要的是量,而你做出来的是价
  1、中央对金融的宽松,是为了托市,不是为了搞事。几十万亿的股市,玩过头了都会严控,何况几百万亿体量的楼市。银行会面临巨大风险。
  2、中央希望的是量,不是价。一线城市起涨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关心的是房地产背后的实体产能去库存。能带动家居建材电器的,必须把占比90%的三四线城市盘活。
  现在证明盘不活。钱只会逃进一线城市,制造一个高高在上的泡沫。三四线城市在这种氛围下反而消化不动。这点与股市的龙头带动效应差异显著。
  3、中国最好的实体产业,还是在一线城市。再这样炒下去,不要说工厂,连高大上的办公楼经济也玩不下去了。最后不但没能先进带动后进,反而把先进也搞残了。
  这一点,任正非、马化腾、华大基因的汪建,已经先后代表高端产业呛声房价。
  4、最近各媒体转发刘鹤的一篇文章《将制造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分析了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战略将加剧国际投资竞争,在建议中提及“抑制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降低生产成本和职工生活成本”。
  结合工信部长苗圩一再强调的“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努力30年”,高层对产业形势还是有清醒认知。允许资本投机,但不能影响到实业根基。
  5、要清醒认识当前杠杆资金的特质:绝不恋战。从美林生物钟被炒成电风扇就能感受得到当前的资金完全是游资打法。而且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投机资金不止盯着国内,内外资产的收益对比越来越成为影响因素。水位太高,就会往低处流。
  6、在瑞信全球财富报告中,全球最富1%的门槛也就是深圳一套普通房:500万元人民币。中国入围1%的有160万人,在深圳,500万的房也有160万套了。购买力和资产价格的巨大背离。高盛开始下调中国房地产的评级。
  楼市的爆仓窗口预计在未来两月内开启。这一波爆仓之后的政策和资金回暖,至少要等到2018年换届之后。
  爆仓会有多猛烈?参考去年的股市。
  一句话:游资在玩跑得快,你别当成马拉松。
更多的投资赚钱资讯,请关注搜狐理财官方微信号【财技】,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责任编辑:谭玉庆 UFO56)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为何不能再靠房地产来支撑经济?
  专栏作家在其评论文章中认为,业在经济中的权重应该逐步减小,因为中国经济再也不能被房地产业所绑架了。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而在11日的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以改革创新破除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同时,中央财办主任表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中央高层近期2天内3提房地产,并且要化解房地产高库存,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高层是有些着急了。
  而专家们认为,通过政策的手段暂时稳定房地产业,防止经济过快下行的确有必要,但中国今后不能再靠房地产来支撑经济了。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当部分是卖土地、修房子换来的,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该转型了。
  事实上,在各级政府的利好政策引导下,今年以来楼市“去库存”效果是不错的。全国楼市销售面积增幅从1-2月份下滑16.9%逆转到1-10月份增长7.2%,预计全年销售规模有望探到亿平方米的历史最高。
  50个重点城市楼市库存消化周期,已从上半年的15个月回落到目前的11.4个月,一线城市库存消化周期甚至为7-9个月。而且进入四季度,土地市场明显回升。
  然而这仅是表像,一二线城市由于首当其冲受到各种政策的利好影响,所以房地产去库存速度加快,但随着房价出现飙升,后续购买力无法跟上,所以一二线城市出现“价涨量滞”的局面,显示靠政策利好催生的繁荣不可持续。
  现主要受到库存危害的是三四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人口产业集聚能力不足,楼市有效需求无法跟上。所以在短期内化解高库存根本不现实。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两样东西来拉动,一个是政府基建投资,一个是房地产业。而政府基建投资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也主要是来自房地产业的各种税费。
  现在中国的宏观政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明明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即使在货币政策上超积极,对实体经济的帮助很有限。
  而明明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地方卖地收入大幅下降,财政政策却无法发力。显然房地产业无论对于地方政府的收入,以及中国经济来说,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应该说,中国经济走到今天的辉煌,三次重大政策功不可没:
  第一次是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从制度上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全面释放了制度红利,提高了生产力。
  第二次是九十年代初中国加入WTO,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从而带动了出口贸易的上升。
  第三次是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这意味着民众可以自由卖买房产,随后中国的房地产业就从此兴旺发达,房价也在这13年里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但问题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所催生的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虚假繁荣之后,我们发现留下来的是不仅是房价虚高的泡沫,而且还是经济的高度失衡和错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中国经济已被房地产业所绑架,继续全部依赖房地产将是一条不归之路,中国经济也已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了。那么中国经济该如何转型呢?
  首先,中国人的总体消费能力并不差,而是供应与新型消费需求不匹配,所以中国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还有潜力可挖。
  今天中国不是没有需求,涌向海外市场近一万亿元的购买力就是现实存在的购买力,但是目前中国所提供的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上还是产品质量上,均与消费者所需要的不匹配,于是出现了者去日本买马桶盖、去做整容的现象。
  笔者觉得,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国内百姓的消费力早已今非夕比,更让世界所惊叹,但是很多人却只能选择去海外购物,所以在促进消费上,政府应该想办法将国人消费留在境内,这样对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型有利。
  首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堪忧,自2008年的三鹿奶粉质量问题曝光后,国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更信赖洋货。所以食品安全问题要让国人放心。
  其二,中国的消费不足主要是供应与新型的消费需求不匹配,好的产品本身就可制造需求,苹果的iPad就是产品制造需求的范例。
  其三,中国应该多开设进口商品免税店,与其让国人到海外大肆消费,还不会让其将购买力留在国内。
  再者,积极鼓励并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过去依赖政府投资的时代正在过去。即使在经济形势下行过程中,国内民间资本也并非没有投资欲望,而是制造业多数无利可图,再加上融资困难、税负沉重,没人愿意去投资。
  对于国企央企所垄断的行业,不仅监管和准入条件十分苛刻,而且还没有完全放开。如果政府能够在制度上、准入上放开,在税率上、资金成本上为企业降低成本,只要企业可以赚到钱,民间投资自然会出现。
  最后,淘汰过剩产能,给中国制造业一个转型升级的空间。过去为了维稳需要确保GDP的高增长。
  而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就业率远比GDP增长更重要,毕竟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农民工就业、服务业市场与之前已大为不同。而在过去维稳的思维下,一些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劣质的地方基建项目霸占了各种资源空间,窒息了新兴产能、新兴需求的发展。所以淘汰掉落后的产能,建立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是关键一环。
  决策层为避免房地产业过快下滑,采取一系列维稳政策并无不妥。但房地产业在经济中的权重应该逐步减小,因为中国经济再也不能被房地产业所绑架了。
  当中国不再靠房地产业来支撑经济之时,就必须要想办法如何引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拉动,并且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去过剩产能),而只有民间内需真正启动了,中国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纵观世界经济史,也没有一个国家仅是靠房地产泡沫就能让经济长期繁荣稳定。(商业见地网)
(责任编辑:HN016)
11/24 14:5111/24 09:2811/24 08:0711/24 07:2611/24 07:2611/24 07:2511/24 07:2411/23 15:03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连日来,挂着“国家发改委顾问”头衔的深圳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因“110个城市房价即将崩盘,现在最好的投资方式是赶紧卖掉房子”言论成为舆论焦点。因这一“耸人听闻”的判断,他被网友赠送“崩盘帝”绰号。
[] [] [] [] [] [][] []
楼市崩盘,主要表现就是地区房价出现30%、甚至50%以上的下跌,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陷入两难的地步,购房行为大大减少,房地产业进入阶段性的萧条。而一旦楼市崩盘,则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让该地区的房地产业甚至国民经济出现停滞。一旦楼市崩盘,发展商自然是首当其冲,接着钢材、水泥、石材等制造业也可能会步其后尘,面临困境,对采矿、能源、机械、广告、装饰等行业也只会有小的负面影响,因国家有制定保障房为后盾。
中国楼市真的能崩盘吗?
崩盘?暴涨?楼市赌局从未停
楼市江湖三派争鸣 谁才是楼市预言帝
2012.12―“2013年3月房价暴涨”。2012年12月,深圳市英联国际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针对任志强抛出的“明年三月房价将大涨”的言论发表微博称,如果任志强预言准确,他将于2013年两会开幕当天在北京长安街裸奔十公里;如果相反,则请任志强公开道歉。2013年3月,“国五条”出台之后房价果然大涨 2013.04―“如果五年内能全面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房产税,我就辞去博导职务,承认自己误人子弟!”今年4月时,身为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的董藩主动在自己的微博上开赌,称五年之内房产税不可能在全国全面推开,如果预言落空,他将辞去博导职务,并承认自己误人子弟 2010.11―“北京市场的土地供应紧张状况称,房价不仅不会大跌,而且也不会跌”。2010年11月,独立财经观察家侯宁提出股市可从6000点跌至900点,“所以房价下跌80%―90%也属正常”,但身为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的陈宝存却认为北京市场的土地供应紧张状况使得房价 2012.09―“今年9月不算,中国房价泡沫顶多再撑半年。半年后,房价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开始转型”。2012年9月时,牛刀在微博立帖为证称中国房价泡沫顶不过半年,半年后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在2013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再次重申中国楼市主要是投机行为,一旦失去新增资金
2011.12―“2012年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一定会破裂,中国房价平均会下降50%”。2011年底,谢国忠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视专访时抛出言论称,2012年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一定会破裂,中国房价平均会下降50%,并称中国的房价降低可能会分三年跌,中国在2014年能调整完事就已不错 2005.08―“最多三年,老百姓就能买得起房子”。2005年8月,博鳌亚洲论坛如期举行,当时仍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的易宪容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主题演讲。演讲结束后面对记者“下一步房价走势如何”的提问,他回答“不用担心 2012.08―“中国房地产的保值性要强于股市,房地产的增值空间要比黄金好”。在日的玺源台经济讲座中,本来是坚定楼市唱空派的郎咸平一反常态地抛出了“楼市保值论”:“中国房地产的保值性要强于股市。黄金适合短期炒作,长期投资的话,房地产的增值空间要比黄金好 2012.11―“如果25年后的日北京房价每平米没有达到80万,全国均价没有达到9万元 ,请董藩先生自动捐出800万元人民币做公益”。针对2012年底董藩做出的“25年后全国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将达9万,北京是80万”的预言,投资理财专家邹涛发微博称愿意与其他9人共同拿出800万美媒:为何中国的楼市还不崩溃?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美媒:为何中国楼市还不崩溃?
  中国房地产市场让全球金融界都感到十分迷惑,看上去它好像违反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价格上升到一个不可持续的高点之后仅仅是慢慢一点一点降回原来的水平,一遍一遍,循环往复,但事实上它却从未出现过崩盘。
  早在2005年,外媒就预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到了2008年,又有经济学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唱衰。后来,人们又将中国房地产幻灭的预期时间后调至2014年。在这种声音的带领下,无论事实上中国楼市行情是火爆还是冷淡,都有一大批财经媒体紧随其后,做出“中国楼市泡沫即将破灭”的预测。
  面对看似已经过度膨胀了的价格,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能够保持完全稳定呢?
  美国媒体福布斯网站4月5日发表Wade Shepard的评论文章《为何中国的楼市还不崩溃?》,本文由观察者网独家全文翻译。
  作者称这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着严格地管控。政府掌握着新建设用地的供给、开发建造的资金,以及贷款政策、税率制度,并使用房产购买限制这样的手段措施给房地产市场升温或者降温,以起到温度调节器的作用。
  并称“中国政府一只手在稳定房价防止其过快上涨,另一只手却又在向房产开发商们源源不断卖地的时候坐地起价。”
福布斯网站截图
  以下为《为何中国的楼市还不崩溃?》全文:
  早在2005年,外媒就预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到了2008年,又有经济学家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已经走到尽头,将再无回天之力。之后,这些人又发表了题为《黄金时代走向终结》的文章,将中国房地产幻灭的预期时间后调至2014年。在这种声音的带领下,无论事实上中国楼市行情是火爆还是冷淡,都有一大批财经媒体紧随其后,做出“中国楼市泡沫即将破灭”的预测。
  然而,上述的预测至今未能发生。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那些断断续续却从未停止的“世界末日预言”都没能成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坚挺,甚至可以说是发展势头愈加强劲。每一次的情形都是,楼市在升温至沸点后又稍稍降温,如此循环往复,从没崩溃过。据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抑或,这个市场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泡沫”。
  面对看似已经过度膨胀了的价格,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能够保持完全稳定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着严格地管控。政府掌握着新建设用地的供给、开发建造的资金,以及贷款政策、税率制度,并使用房产购买限制这样的手段措施给房地产市场升温或者降温,以起到温度调节器的作用。
  使用如此强硬手段的理由,其实很好解释。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1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为15%,并创造了15%的城市人口就业机会。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中国境内银行20%的贷款都投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上述这些数据来看,中国政府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其国内的房地产行业视作儿戏而交由自由市场去调控。
  “人们都知道,政府必须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因为一旦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会随之而崩盘,这当然是中国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一名来自苏州的赵姓医学生如是说,他家在房地产市场中投入了巨资。
  当房地产市场走高遇热,中国各级政府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让它冷却下来;当房地产市场走低遇冷,各级政府便会放松限制使它重新回温。
  通过观察中国房地产长期以来的变化曲线,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近似一条正弦波。波峰处市场火爆,到达顶点后转而向下;到达波谷时市场冷淡,政府便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下降势头,使之转向攀升。梅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种潮汐式波动循环大概每两年会进行一次。
  那么,如此精准的调控政府是如何做出的呢?
  利率上的调控
  利率调整是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走向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当政府想让楼市稍微冷却一点的时候,便将针对于房地产投资者和家庭住房购买者的贷款利率调至更高;当政府想让楼市升温的时候,便给予投资者和购房者更优惠的利率。
  在2014年年末楼市最惨淡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曾经一度连续六次下调购房贷款利率。这一举措是导致2015年楼市转向并一路走高的深刻原因之一,结果便是如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疯狂抢购住房的浪潮。
  “连续18个月的宽松政策刺激了市场,导致了人们买房情绪高涨,”来自世界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的史蒂夫麦克德说,“可以这么说,这次的政策对于家庭住房购买者而言,比近十年以来的任何一次都要宽松,它的刺激力度甚至要强于2009年的那套&刺激经济组合拳&,家庭住房购买者会比之前更容易获得贷款。”
  资金上的调控
  中国人往往是有储蓄美德的。无论房地产市场如何火爆,家庭住房的购买行为往往是地杠杆率的。中国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的国家之一,居民储蓄率高达90%,只有18%的家庭住房拥有者会贷款买房。
  “此前人们的购房行为都不曾出现过被杠杆驱动的情形,”仲量联行上海的研究带头人周乔解释道,“事实上,原先的规定是人们无法达到最高限额的融资,因此,贷款并没有驱动需求或者市场价格。”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杠杆的缺乏是因为对于家庭购买的贷款被中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把控的很严很紧。谁拥有申请贷款的资质,和他们最终可以获得多少贷款,就其所遵循的计算准则而言,每个城市和每个城市都是不同的,而且会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在房价健康稳定发展的时候,在中国购买首套住房需要至少30%的首付款。然而,当家庭购买他们的第二套房时,则必须提供40%至50%的首付。当家庭购买更多的住房时,政府和银行不提供金融上的政策支持,价款必须全额缴清。当市场过于火爆时,政策规定购房需要更高的首付,而当市场比较惨淡的时候,政策则会降低家庭的购房首付要求。最低时,家庭购房首付可以低至20%。
  在大多数情况下,房地产投机者所依靠的是自有资金,而非银行贷款。所以当人们谈论到市场泡沫的潜在影响时,中国的情形与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同。为了阐述方便,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结论,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导致的危机是不会发生在中国的,因为次级抵押贷款和抵押支持证券在中国要么是被禁止的,要么也不存在广泛的流通。
  这意味着,就算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惊天大巨变,也不会发生由严重违约所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波及整个经济领域的经济大崩盘。位于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曾经基于现有数据做出了这样的一个计算:就算目前中国的房价下跌30%,也仅仅会有3%的房产会面临无力偿还的状况。此外,中国银行也曾宣称,据他们估计,房价的小幅下跌不会对他们的不良贷款率造成什么影响,产生更广泛影响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而形成这种稳健的关键便是政府对贷款的严格管控。
  对购买者资格的调控
  在中国的城市中有这样一种分类,潜在的房产购买者和无权购买房产者。遵循特别的规定操作,有权购买者可以转变为有权购买者。此类规定普遍要求居住满特定年限并持续纳税。
  与中国政府调控楼市的其他措施一样,购房者的需求也是可以上下变化的。在中国的中小城市,一般有很充足的存量房,所以由无权购买者到有权购买者的身份转变门槛是比较低的额,前提是如果有的话。然而,在一线城市,这种身份转变的门槛就非常高。例如,上海最近出台的楼市新政就规定,外地户籍者若要成为在上海有权的购房者,必须居住满五年并纳税,而此前的规定是两年。理论上,这是通过减少潜在竞争者的方法来给市场腾出一定的空间。
  可买房数量的调控
  中国政府在压制房地产市场过上涨时,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通过限制人们可以购买的房产的数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实行了严格的房产限购政策――家庭所能购买的房产数量最多不能超过两套。
  “房产限购政策所针对的主要群体是,把楼价越炒越高然后压制了潜在中产阶级刚性需求的房地产投机者。毫无疑问,这一手段是强大且有效的。”仲量联行的史蒂夫麦克德如是说。
  同样的,和其他调控手段一样,政府对楼市所做的限购政策会随着楼市行情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楼市火爆的时候严格限制,楼市萧条的时候放松限制。
  对于人们投资方向的调控
  正如我前文提到的那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供选择的投资方式是极为有限的。银行的存款利息率还没有通货膨胀率高,股票市场事实上只是一个较为安全的赌场,而基金虽然调动了很多人兴趣,但基金的海外投资渠道其实是被堵住的。这样看上去,好像可以投资的只有房子了。基本上,中国投资者将他们大量的积蓄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中。并且,在这个地球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中,这意味着准备进入房地产投资市场的资金规模无疑是非常庞大的。
  在此情形下,就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大规模的抛售行为也不太可能出现,即无法导致这个市场的大崩盘。这个事情还可以换个角度这样想:就算有一大批人突然想要抛售自己手中的房产,那换回来的钱又该投放在哪里?
  对涌入住房买者的城市的调控
  不得不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是越来越显著了,尤其是在2015年至今的这两年内。对于人们来说,城市似乎分化成为了人人都想居住的一线城市(包括一部分的二线城市)和剩下的其他城市。尽管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各城市的房价都是呈波状变化的,但也有一些城市的房价始终处于高位,而一些城市的房价始终保持在很低的位置。为了调节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中国政府往往会促成一个大城市的形成,以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及附近的房地产市场发展。
  “人们往往会忍受一线城市过高的房价,毕竟一线城市有着那么多的经济活动,而这样聚集的经济活动往往只存在于个别大城市之中,其他小城市对此是无福消受的。”仲量联行的周乔如是说。“一线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会促使找工作的人或收入较低的人将目光投向房价不是那么贵的其他城市,尤其是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想要将一线城市积极的市场情绪传播至周边的一些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有着充足的存量房待售,这些存量房的售出后定会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所以,当你在上海买不起房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无锡,它的大门正在向你敞开。
  一个潜在的颠覆?
  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从银行贷款买房意味着将要被银行监督机构严格监管着,但严格监管的政策还未伸向近来在中国兴起的民间借贷领域。所以,现在有很多买家都在向开发商、小型借贷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其他P2P放贷人寻求买房的首付。据估计,去年在北京,通过未被监管的机构贷款买房的总金额达到了2.77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深圳更高达3.06亿美元。这些私人放款人基本上都是钻了政府房地产调控规定的空子,从而降低了这套调控措施总体的安全性:住房购买者在传统意义上是缺乏杠杆的。
  “这不符合规定,这种模式的出现事实上会让我们感到非常不舒服。”仲量联行的周乔说。
  然而,认为中国政府不会注意到这种情形的想法是愚蠢的。而且,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叫停P2P借贷公司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让全球金融界都感到十分迷惑,看上去它违反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价格上升到一个不可持续的高点之后仅仅是慢慢一点一点降回原来的水平,一遍一遍,循环往复,但事实上它却从未出现过崩盘。实际上,这个存在泡沫的住房市场是中国政府最大的现金奶牛之一,所以政府是非常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的。在一套房子最终价格中,各类税费至少占了其中的60%,更何况开发商们向来都是受益丰厚。
  “中国政府一只手在稳定房价防止其过快上涨,另一只手却又在向房产开发商们源源不断卖地的时候坐地起价。”Xiaoyi Shao和Koh Gui Qing在路透的报道中如此说道。
  当我们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时候,要记住很关键的一点是:这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所以不要期望它会和自由市场表现的一样。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政府在操纵者木偶身上的提线,借以控制房子的供给并塑造恰当的需求。(翻译/观察者网 吴娅坤)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中国是市场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