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公司投资时 母公司公允大于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形成的利润需要上税吗?

会计实务实操: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损益抵消怎么处理?
会计实务实操: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损益抵消怎么处理?
劳鹏谈城市
对于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来说,你应该学习、关心更为高级一点的事情,比如:合并日的处理事项有哪些?都需要做些什么?今天小保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1.非同一控股合并日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控股时点数),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不合并控股前的期间数)(1)专项储备的合并处理;(2)资产评估增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3)合并商誉在合并报表中的列示2.收购日股权相关的合并抵销分录(1)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的主体抵销分录(2)专项储备调整分录真实案例分析:天空同学咨询:老师,请教个问题,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合并是按权益法核算,现在要减少投资,导致按权益法核算时,长投为负数,权益抵消时,长投负数我调至未确认投资损失,损益抵消怎么处理?方叙林老师答复:母公司减少对子公司的投资先要从母公司单体报表层面上处理,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未丧失控制权,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继续采用成本法核算;二是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对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追溯调整为权益法核算;三是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调整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涉及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天空同学咨询:谢谢老师,思路清晰了。方叙林老师答复:不客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劳鹏谈城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海内存知己,Tianya如果邻居
作者最新文章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和2011版CPA;一、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例34―8】丙公司2×10年6月30日取得了丁;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500万元,公;2×12年6月30日,公司处置了对丁公司的一部分;年7日至2×12年6月30日之间实现的净利润
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和2011版CPA教材相关内容解析。
一、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例 34―8】丙公司 2×10 年 6 月30 日取得了丁公司 60%的股权,支付的现金为9000万元;
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5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2×12年 6月 30日,公司处置了对丁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占丁公司股份的 40%),取得处置价款为 8000 万元,处置后丁公司的持股比例降为20%(剩余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 4000万元),丧失了对丁公司的控制权;处置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200万元,公允价值为 10700万元。丁公司在2×10
年7日至2×12年6月30日之间实现的净利润为600 万元,其他综合收益为100 万元。
(一)个别财务报表会计处理:
丙公司在丧失对丁公司控制权当期的个别财务报表中,会计处理如下:
1.确认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将处置价款(8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6000万元)之间的差额(2000万元)计入期投
借:银行存款
80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6000万元;
投资收益 2000万元。
2.对于处置后剩余股权(即持有的丁公司20%股权投资)的处理,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
计量,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并以成本法核算。
二是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三是能够对丁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属于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的情形,应当先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
值,再采用权益法核算。
如果属于第一种情形,丙公司应当按照账面价值 3000万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
成本法核算;
如果属于第二种情形,丙公司应当按照账面价值 3000 万元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
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如果属于第三种情形,丙公司应当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会计处理:
第一步,将剩余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3000 万元与原投资时应享有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20%=1000 万元)作为商誉,该部分商誉的价值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
第二步,按照处置投资后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丁公司 2×10年 7 月 1 日至 2×12 年 6 月 30日之间实现的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为 140 万元[(600+100)×20%],应当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140万元;
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120万元(600*0.2);
资本公积20万元(100*0.2)。
第三步,在以后期间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处置日(即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如果存在相关商誉,还应当扣除商誉(原投资时形成的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期投资收益(是全部转出,借: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母公司应当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
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上例中丙公司在丧失对丁公司控制权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假定丙公司还存在其他子公司――注:这
是前提)中,应当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会计处理:
第一步,应当对剩余的对丁公司 20%股权投资按照丧失控制权之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4000
万元,注:20%股权应含商誉,即:*0.2)。
第二步,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8000万元)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4000万元)之和(12000万元),减去按原持股比例(60%)计算应享有丁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10700 万元×60%=6420 万元)之间的差额 5580 万元(),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由于本例中,丙公司在丧失控制权日存在对丁公司的商誉3000 万元(×60%),在计算处置丁公司的投资收益时,还应扣除
3000 万元的商誉,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投资收益的净额为 2580 万元()。
注意: 2010版讲解比较模糊,所有调整合并报表都涉及投资成本,没交待清楚。
1、个别报表已确认处置收益2000万元,此处合并调整又产生收益2580万元,如果全额计入投资
收益,则因处置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4580万元,显然是不对的,应冲回:
借: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580万元;
贷:投资收益4580万元。
2、60%股权出售日的公允价值8000万元,与原始投资成本6000万元比,产生2000万元的收益,但丙公司持有丁公司期间利润增加而相应增加的收益(权益)份额未考虑,购买日至处置股权日丁公司实
现净利润6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由于在个别报表未体现,合并报表应予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280万元;
贷: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240万元。
个别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值是3140万元(3000原始成本、丁公司产生利润调整140);合并
报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值是4000万元()万元,与公允价值一致。
把1―2合并在一起调整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860万元;
贷:资本公积40万元;
未分配利润820万元。
第三步,丁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中与丙公司持有股权(60%)相关的部分(100万元×60%=60万元),也应
当转为当期投资收益,此不投资成本问题。
借:资本公积 60万元;
贷:投资收益60万元。
第四步,在丧失对丁公司控制权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丙公司还应当披露其处置后剩余的丁公司20%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4000万元)、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金额(4000
万元-160 万元)。
注:上述1860万元的得利,是以出售为前提重新计量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如以后不出售仍需要合
并报表,则体现的是商誉。
思考:以后每期编制合并报表是否仍需要重复调整,如何调整?
二、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置
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如果没有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即没有导致处置子公司),也应当区分
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从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角度,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处置损益,计入母公司当期利
润表。计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有: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
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当冲减留存收益。
例:甲公司于20*7年2月20日取得乙公司80%股权,成本86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9800万元,属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中的25%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600万元,出售日,乙公司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12000万元,交易后,
甲公司仍能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1、甲公司出售日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6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150万元();
2、甲公司出售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
出售25%长期投资,折合股权是:20%=2150/(),20%的股权净资产份额是:
*0.2,出售股权所得价款与股权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是200万元()。
2010讲解规定,200万元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在计入资本公积的同时,对应的计入什么科目,讲解
未提及,分析如下:
出售价款2600――投资成本2150――净资产份额2400三者是何关系?
个别报表计算出售收益450万元是与母公司长期投资比较产生的收益。
投资成本2150万元与净资产份额2400万元差额250万元中,含投资权益增值和商誉两部分。 2150万元投资成本对应的商誉是190万元(.2);20%股权持续计算的持有收益是440
万元()*0.2,投资成本扣除商誉后的持有期间有收益是250万元。
个别报表体现的收益450万元,出售少数股权真正的收益只有250万元,因此,出售价款与股权所占净资产份额差额200万元计入权益项目中的资本公积,体现的是与收购少数股权相同的权益性交易的处
借:投资收益
贷:资本公积
此调整后,母公司剩余股份60%,投资成本6450万元,权益调整1320万元()*0.6
如编制出售股权后的合并抵消是:
借:乙公司权益 12000万元;
570万元(.6);
贷:长期股权投资7770万元;
少数股东权益4800万元。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母公司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23等内容。 
 税务点评《财务与会计》:无偿划转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 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三、长期股权投资为零时无偿划出子企业的账务处理 通常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  对于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_...如果母公司丧失了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财 务报表中视同...  丧失控制权处置部分子公司投资个别的会计处理分享:
16:39:10 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57 [小编“娜写年华”]东奥会计在线高级会计师频道提供:本篇为...  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纽带 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模式及其选择母子公司财务一般呈现出财务主体多元化、财务决策多层次化、投资领域多元化、关联交易普遍化、母公司职 能双重...  就其中涉及的会计处理问题, 经研究, 我们的意见为: 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 母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的股权,...丧失对 子公司的控制权;(3)分步处置对公司的股权投资, 从而丧失对子公司的...  对子 公司投资会计处理的复函》(财会便[2009]14 号)规定,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A B C D 4.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子公司持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 )...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与抵消分录 (顺销) 为: 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 财务费用[...[题号:Qhx011291] B 38、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  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 2009 年 年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处理的复函》 和 等均对母公司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作出...2015年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库
&&2015年会计继续教育考题题库(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9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份额相互抵销时的差额,应当作为(
)。A.资本公积B.合并价差C.股权投资差额D.少数股东权益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3B.6C.9D.242A.80B.40C.30D.103A.甲公司与乙公司B.甲公司与丙公司C.丙公司与丁公司D.乙公司与丙公司4A.264B.297C.330D.3635A.某一已使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由6年改为4年B.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5%改为10%C.某一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将其使用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D.会计准则的变化导致原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求助:在合并报表里,在做子公司净利润调整时,为什么不把此所得税费用从子公司净利润中扣除呢?????_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今日新帖:675 在线学员:16181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在合并报表里,为什么在调整子公司净利润时,因内部未实现损益抵消后因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而形成的所得税费用,为什么不把此所得税费用从子公司净利润中扣除呢?????愁死我了
,谁能给我解答一下!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楼主其他文章
最美女会计
论坛等级: 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回帖:4880
经验:1354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474
不是不调,看看条件中是否说明假定不考虑所得税。
专心做事,踏实做人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回复#1楼北冰洋的鱼的帖子题上考虑所得税,但是在子公司报表里就是没有调整,2013年中级会计实物第20章财务报表P384,关于计算调整子公司S的净利润就没有扣除所得税费用。你可以下载个电子书看看,我感觉中级上面讲的比注会上面讲的还难了。书上原题:这就是书上的原题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 第七节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 【例19-10】 20×8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0 000 000元购得S公司80%的股份,取得对S公司的控制权(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属于应税合并(书上的原话是:初始取得成本等于计税基础))。P公司在20×8年1月1日建立的备查簿(见表19-2)中记录了购买日(20×8年1月1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20×8年1月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5 000 000元,其中:股本为20 000 000元,资本公积为15 000 000元,盈余公积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0元。P公司和S公司20×8年12月31日个别资产负债表分别见表19-3和表19-4,20×8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别见表19-5、表19-6和表19-7。假定S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P公司一致;P公司和S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均为25%;除S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存在暂时性差异外,P公司的资产和负债、S公司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均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P公司在编制由P公司和S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以下内部交易或事项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抵销或调整处理。1.P公司20×8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35 000 000元系向S公司销售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30 000 000元。S公司在本期将该产品全部售出,其销售收入为50 000 000元,销售成本为35 000 000元,反映在S公司20×8年的利润表中。对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时,应在合并工作底稿(见表19-8)中编制如下抵销分录:『正确答案』(1)借:营业收入     35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35 000 000由于内部购入的存货期末均已对外出售,因此,无需:借记营业成本,贷记存货。2.S公司20×8年确认的应向P公司支付的债券利息费用为200 000元(假设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差较小,发生的债券利息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内部债券投资收益与应付债券利息费用相抵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其抵销分录为:『正确答案』(2)借:投资收益     200 000  贷:财务费用     200 0003.S公司20×8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10 000 000元系向P公司销售商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对应的销售成本为8 000 000元。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期末存货。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进行如下抵销处理:『正确答案』(3)借:营业收入   10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10 000 000(4)借:营业成本   2 000 000  贷:存货     2 000 000(5)由于存货账面价值抵销200万,与计税基础之差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应确认该存货可抵扣差异性的递延所得税影响:2 000 000×25%=500 000(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500 0004.S公司20×8年以3 000 000元的价格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给P公司,销售成本为2 700 000元,因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实现的销售利润为300 000元。P公司购买该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按3 000 000元入账。假设P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3年的使用寿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元。该固定资产交易时间为20×8年1月1日,本章为简化抵销处理,假定P公司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20×8年按12个月计提折旧。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有关抵销处理如下:『正确答案』(6)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借:营业收入    3 000 000  贷:营业成本    2 700 000    固定资产——原价 300 000(7)抵销该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额。抵销其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300 000元20×8年的折旧额=300 000/3=100 000元。应当按100 000元分别抵销管理费用和累计折旧。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0 000  贷:管理费用       100 000通过上述抵销分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固定资产原价减少了300 000元,累计折旧减少了100 000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了200 000(300 000-100 000)元。(8)由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了200 000元,与计税基础之差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 000元。同时,确认该固定资产可抵扣差异性的递延所得税影响:(300 000-100 000)×25%=50 000(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50 000注:抵销本期多计提的折旧之后,再综合考虑所得税。5.P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1 300 000元某项固定资产以1 200 000元的价格出售给S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P公司因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发生处置损失100 000元。假设S公司以1 200 000元作为该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入账,S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5年的使用寿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元。该固定资产交易时间为20×8年7月1日,本章为简化抵销处理,假定S公司该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20×8年按6个月计提折旧。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有关抵销处理如下:『正确答案』(9)该固定资产的处置损失与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借:固定资产——原价  100 000  贷:营业外支出     100 000(10)抵销该固定资产当期减少计提的折旧额。抵销其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100 000元20×8年的折旧额=100 000/5×6/12=10 000元。当期少计提的折旧额为10 000元,应当按10 000元分别抵销管理费用和累计折旧。借:管理费用       10 00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 000注:抵销本期少计提的折旧之后,再综合考虑所得税。(11)由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了(100 000-10 000)元,与计税基础之差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 000元。同时,确认该固定资产的应纳税差异性的递延所得税影响:(100 000-10 000)×25%= 22 500(元)。借:所得税费用     22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 5006.S公司20×8年实现净利润10 000 000元,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1 000 000元,分派现金股利6 000 000元,其中:向P公司分派现金股利4 800 000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1 200 000元,未分配利润为3 000 000元。S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资本公积的金额为750 000元。20×8年12月31日,S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9 750 000元,其中股本为20 000 000元,资本公积为15 750 000元,盈余公积为1 000 000元,未分配利润为3 000 000元。20×8年12月31日,P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0 000 000元,拥有S公司80%的股份(假定未发生减值)。P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之前,应先做两件事:一是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公允价值调整(主要是指非同一控制取得的子公司);二是对母公司的报表进行权益法调整。第一,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公允价值调整(非同一控制取得的子公司):对子公司报表调整分两步:一是取得投资时公允价值调整,二是资产费用化的调整,三是调整期末未分配利润。《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在本例中,P公司在编制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首先根据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20×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19-2),调整S公司的净利润。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甲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 000 000元(7 000 000-6 000 000),按年限平均法每年应补计提的折旧额为50 000元(1 000 000÷20)。假定甲办公楼用于S公司的总部管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作的调整分录如下:先调整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借:固定资产    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    1 000 000注:教材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体现了这笔分录,见教材P383“固定资产”项目“其中:S公司——甲办公楼”项目对应的“S公司”——“借方”栏中的100,以及教材P384“资本公积”项目对应的“S公司”——“贷方”栏中的100。(12)借:管理费用       50 00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 000注:《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股权收购时,收购方取得的股权(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即意味着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代表了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也即意味着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在税收上实际是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的,与会计上相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因此,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不需要对子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或所得税影响。最后,调整子公 司的期末未分配利润。20×8年S公司实现的账面净利润1 000万元,不能直接据此计算期末未分配利润。应对子公司的账面净利润进行的两项调整:第一项是抵销当期母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影响的净利润,第二项是对子公司账面净利润进行公允价值调整。首先,抵销当期母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影响的净利润。第1笔业务P公司向S公司销售商品取得收入3 500万元,销售成本为3 000万元,但截止08年末S公司内部商品全部被售出企业集团,因此,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变成已实现损益;第2笔业务债券利息不包含未实现损益;第3笔业务S公司向P公司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 000万元,销售成本为800万元,且截止08年末P公司内部商品没有被售出企业集团,因此,应扣除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200(1 000-800)万元;第4笔业务S公司将产品出售给P公司取得销售收入300万元,销售成本为270万元,截止08年末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20[(300-270)-折旧额10]万元;第5笔业务P公司将固定资产出售给S公司,截止08年末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9[(130-120)--折旧额1]万元(内部交易实现损失减少9万,要在合并报表里加回来)。其次,对子公司账面净利润进行公允价值调整。2008年1月1日,S公司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只有一项固定资产——甲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按照公允价值计算,每年应多计提折旧费用5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账面净利润1 000-(1 000-800)-[(300-270)-1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COLOR: #c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COLOR: #c0)-累计折旧1]-5=784(万元)(我不懂为什么不把所得税费用也从净利润里扣除掉)或者参考 帮我看看最后几行,谢谢拉!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论坛等级: 钻石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回帖:4880
经验:1354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474
个人感觉这个题目没有考查完整,如果要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这里调整的是净利润,要将相应的所得税剔除。
专心做事,踏实做人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学术级别: 实习生
经验:3317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859
回复#3楼北冰洋的鱼的帖子我这两天用简单报表,简单模拟一下,感觉中级说的应该说的不错的,并且是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的,否则最后合并报表不可能平,我认为所得税暂时性差额是母子公司抵消内部销售后才产生的,这个差额是是合并报表的范畴,跟母子公司无关,母子公司内部抵消后作为调整后的子公司的净利润,这个净利润没有扣除所得税的影响,也是对的,毕竟所得税的影响是在合并报表层面上的,跟调整子公司利润无关,这个基本上和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顺利逆流交易思路一样的,顺流逆流下计算长投的收益也是没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直接就从净利润出发,所以合并报表和权益法下的长投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并不矛盾。我感觉书上是对的,并且考虑到所得税的影响了!你怎么看呢?》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莫道因果不相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正保培训项目
我的新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