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岩溶洼地好玩吗

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二期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第四部分_甜梦文库
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二期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第四部分
第二节 一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金峰水库( 一 ) 基本地质条件该水库为武都引水二期工程西梓干渠上的一个囤蓄水库,设计正常高水位 485m,相应库容 0.968 亿 m 。水库回水长约 4.5km 。由一条主沟和三条支沟组成,沟底高程 405 ~ 430m,平均坡降 4/1000 , 、 、 沟底宽 50 ~ 100m。组成库周地层岩性为 K1j 1-2 3 4 岩组之灰白色、紫灰色厚层状砂岩以及紫红色粉砂 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在高程 460m 以上以砂岩为主,地形上多形成陡坡或陡坎,高程 460m 以下为砂 泥岩互层,地形上多形成斜坡或阶梯状平台。水库区位于中台山半环状构造南西侧,无断裂构造通过, 区域稳定性好,库区岩层产状 N70 ~ 80 0 E /NW ∠ 1 ~ 2 0 。3(二)库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 ) 库岸稳定 水库库岸除局部有坡残积岸坡外,主要为岩质岸坡,据平面地质测绘,在水库正常高水位 475m 附 近及以上均为 K1j 3~4 岩组之灰白色巨厚层状砂岩,据勘探,砂岩强风化 13 ~ 16m,卸荷带水平宽度 10 ~ 11m,据裂隙调查统计,边坡岩体中主要发育顺坡向的卸荷裂隙,其构造裂隙主要有两组,其产状 为:第一组 N25 ~ 35W /NE &80 ~ 85 0 ;第二组 N60 ~ 70E /NW &70 ~ 80 0 ,两组裂隙在岸边多形成卸荷 裂隙,区内冲沟多受该两组裂隙制约,冲沟走向 SW 或 SE ,边坡坡度正常高水位以上地形坡度 30 ~ 60 0 ,坡高 100 ~ 150m,边坡植被发育,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当水库蓄水后,地下水位的抬高,在卸荷 和重力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局部岸坡易产生崩塌和岸坡再造,特别是库岸地表零星分布的坡残积层有形 成表层滑坡的可能,但两类不利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对水库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 综上述,库岸为岩质边坡,整体稳定,局部有失稳的可能,但规模较小对水库的正常运行影响不 大。 ( 2 )水库渗漏 组成水库库周岩性,在 460m 高程以上为 K1j 3~4 岩组灰白色巨厚层状砂岩,在此高程以下为 K1j 1~2 岩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灰白色或灰紫色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透水 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砂岩透水性相对较大,可视为透水层或含水层,如前述,由于地下水有成层 性分布特点,泉水出露同样具有多层性且具有季节性,据调查井泉出露高高程 556.7 m 据地质测绘,水库邻谷最低高程 425m,较水库正常高水位( 475m)低 50 m,但邻谷分水岭山体 宽厚,局部仅金口垭,猫儿垭,水池湾和下坝址左岸等地段相对较薄,水库整体封闭条件较好,且无断 构造通过,无渗漏通道,不存在永久渗漏问题。 金口垭、猫儿垭、水池湾和下坝址左岸,在水库正常高水位 475m 时,分水岭宽度 360 ~ 400m,分 水岭高程 613 m,组成分水岭岩性为 K1j 1~4 岩组之灰白色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类,区内构造简单, 为单斜水平岩层,岩体中裂隙稀少,岩体完整性好。 据地质测绘,水库正常高水位 475m 以下砂岩厚度约 30m。据压水试验,新鲜完整砂岩 q=1.5 ~ 9Lu ,为弱透水层;在 460m 高程以下以泥质岩类为主,压水试验表明 q=0.5 ~ 3Lu ,属微~弱透水层。 经分析,库水沿上述各段向邻谷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综上述,金峰水库建成蓄水至 475m 后,虽有邻谷存在,但分水岭山体宽厚,岩石透水性微弱,岩 体完整,无断裂构造通过,水库无渗漏通道,库岸封闭条件较好,不具备发生永久渗漏的条件。 ( 3 )水库浸没及淤积196 如前所述,水库正常高水位 475m 以上均为巨厚层状砂岩组成的岩质陡或斜坡,植被发育,农舍及 家田均分布在高程 460m 以下,为淹没区,除库尾而外,无浸没存在。库尾冲沟宽 50 ~ 70m,坡、洪积 厚 5 ~ 7m,由亚粘土组成,农田分布于库水位附近,有浸没产生,面积 4628m 2 ,约 6.94 亩。 水库区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良好,库内无常年流水河流,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所携带物质主要 为细粒土,所以无淤积问题。二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一)基本地质条件坝址区位于盐亭县金安乡长坝子沟王湾~罗家坪冲沟段上,长约 1.5Km 。冲沟沟底宽 50 ~ 100m, 沟底高程 405 ~ 410m,两岸高程 575 ~ 621m, 冲沟呈 “V” 型谷。设计拟定上、下两坝址进行比较,上坝 址正常高水位 485m,下坝址正常高水位 475m,初拟坝型为泥岩心墙石渣坝、泥质砂岩石渣均质坝、 泥岩斜墙石渣坝、三种当地材料坝型比较。区内基本地质条件如下。 1 、 地层岩性 坝址区出露地层岩性,除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外,广泛出露白垩系下统剑门关组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 组上段的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根据其沉积运律及岩性特征,将剑门关组分为 3 个岩组,各 岩组又细分工区层,将蓬莱镇组上段顶部分为 2 个岩组,各岩组细分为工区层。各层岩性见表 4-2-1 。 表 4-2-1 坝址区岩层一览表时 代 Q4 Q 4 dl+pl K1j K1j K1j K1j K1j3-2层 位 Q 4 dl+el岩性特征厚 度 (m) 0~7 10 ~ 14 &50 10 ~ 15 10 ~ 15 20 ~ 22 32 ~ 35 10 ~ 15 20 ~ 35 未见底分布 斜坡、平台及冲 沟 冲沟沟底 坝肩以上 坝肩以上 坝肩以上 坝肩以上 坝基 坝基 坝基 坝基3-12-22-1J3p2K1j 1-1 K1j 2-10-2 J3p 2-9-2 J3P 2-10-1 J3p 2-9-1 J3P1-2粘土、亚粘土或亚粘土夹块碎石,块石主要为砂岩,泥质粉 砂岩 亚粘土、亚砂土、砂及亚砂土夹块碎石,局部夹灰黑色淤泥 质粘土。 灰白色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工区未 见底。 灰白色砂岩,矿物成分以长石为主,少量岩屑,钙泥质胶 结。 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灰白色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扩灰白色砾岩,砂岩 为厚层状细粒长石岩屑砂岩,钙泥质胶结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灰白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层中相变、尖 灭现象较为突出 灰白、紫灰色厚层砂岩,层间夹薄层粉砂质泥岩透镜体。 2 - 9- 1 J3p 工区未见主底2 、 地质构造 工区位于中台上半环状构造南西侧,区内构造简单,未见断裂构造通过。岩层产状平缓,其产状 N70 ~ 86E/NW&1 ~ 2 0 , 区内裂隙调查统计,见表 4-2-2 ,坝址区岩体中发育四组裂隙构造裂隙。表 4-2-2产 序号 走 N15~25 ° W 向 倾 NE 向 倾 角 65~80 ° 状坝址区裂隙汇总表间 m 距 延伸长度 m 1~3 充 填 物 充填粘土0.5~3 197 1 2 N40~50 ° W SW 70~75 ° 1~2.5 2~2.5 充填粘土3N75~85 ° ENW80~85 °1.5~3.51.5~3.5充填粘土4N20~30 ° WNW73~85 °1.5~32~3充填粘土水库北西为绵阳环状构造 , 该构造内一系列弧形褶皱排列成似环状。南东方向紧邻东西向构造, 0 0 以八角场背斜最近,该背斜西段轴向近东西向,东段渐转为 N60 E 。两翼倾角 1 ~ 4 。工区新构造运动 微弱,主要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缓慢上升。 据国家地震局出版的 1/400 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查得,工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VI 度,区域 稳定好。 3 、 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坝区沟底高程 405 ~ 410m 两岸山顶高程 620m,相对高差 60 ~ 200m,属低山~丘陵区,区内由砂 岩和泥质岩类软硬相间组成,砂岩形成陡坡,泥质岩类岩性相对软弱,多形成阶梯状平台或缓坡。 坝区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风化、卸荷,受岩性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风化深度差异较大,据坝区 勘探资料表明:坝肩以上砂岩强风化带厚度 15 ~ 17m,弱风化带厚度 19 ~ 20m,两岸缓坡地段强风化 带厚度 11~15m ,弱风化带厚度 13~14m。平硐勘探查明:卸荷带水平宽度 10~11 m。 4 、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坝区地下水的埋藏及运动规律,坝区地下水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 孔隙潜水:该类地下水主要埋藏于第四系松散堆积之坡残积和坡洪积层中,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就 近排泄于地表或冲沟中,一般斜坡坡残积层较贫乏,沟底坡洪积层较丰。钻探查明:沟底坡洪积层地下 水埋深 2 ~ 3m,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基岩裂隙水:主要埋藏于砂岩风化卸荷带中,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就近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地 表,据地表地质测绘资料,泉水出露最高高程 433.8m,局部为 464.5m。钻孔压水试验:风化岩体透水 率 q=5 ~ 12Lu, 或 K=3.77m/d 、或 Q&72L/min ,属弱~强透水层,新鲜岩体 q=0.9 ~ 6Lu ,属微~弱透水 层,局部地段 Q&72L/min, 属强透水层。上述资料表明:基岩裂隙水多位于风化卸荷带内,且砂岩透水 性较强,粉砂质泥岩透水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据沟谷中金 ZK10 号钻孔揭示,在孔深 27.38m 处,具有裂隙承压水现象,其水头 27.58m,涌水量 Q=1 ~ 2.5L/min ,持续时间 12H ,属局部裂隙承压 水。 据坝区水质简分析资料(见表 4-2-3 )表明:坝区河水属重碳酸钙钠钾型水;泉水属重碳酸钙型 水;钻孔水属重碳酸钙美型水,各类地表地下水对任何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均无任何腐蚀性。 表 4-2-3 坝区水质分析成果一览表 分类 水化学 库尔洛夫表达式 评 价 类型 HCO 3 74.61SO 4 15.35 河 重碳酸 对任何水泥拌制 M0.82 T23 0 水 钙 钠 的混凝土均无任何腐 Ca71.18Na+K20.0 HCO 3 89.86 蚀性 . 泉 重 碳 0 M T30 Ca62.68Na+K19.71 水 酸 钙 HCO 3 85.77 钻孔 重碳酸 M T28 0 水 钙 美 Ca51.72Mg31.615、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物理力学特征198 根据坝址区金 ZK2 、金 ZK4 、金 ZK7 、金 ZK10 号钻孔和金 ZT1 、 ZT2 、 ZT3 、 ZT4 、 ZT5 揭示, 冲沟内坡洪积层厚 8.6~10 m ,分布特点上游薄,下游厚。 该层上部为褐黄色~棕褐色亚粘土,局部为紫灰色,厚 1.5 ~ 4.0m,由上至下含水量增高,呈可~ 软塑状;中部为亚砂土,深灰~灰黑色,,天然含水量 26.8% ,天然密度 1.97g/cm 3 ,砂粒含量 44.2 %,粉粒含量 33.0% ,粘粒含量 22.8% ;局部粘粒含量集中呈泥带;亚砂土中夹少量块碎石和较多 腐木,块碎石含量约 10 ~ 15% ,碎石直径 3 ~ 4 M,为砂岩和泥质粉砂岩,表面钙化;下部为灰黑色淤 泥质粘土,含水量 39.8% ,天然密度 1.79 g/cm 3 ,孔隙比 1.156 ,流限 59.8 %、塑性指数 31.9 ,有机质 含量 1.41, 厚 08~1.9m,连续性较好,土具臭味,含水量丰,呈软塑状,层中含较多碳化木块;底部为 粉细砂层,结构松散,含水量 26.4% ,天然密度 1.79 g/cm 3 ,粘粒含量 12.7% ,层中含泥块与腐烂木块 较多,含水量较高,能搓成土球,该层厚 3.4~5.0m ,分布连续好。坝区各土层去样试验见表 4-2-4 。 据坝址区金 JZK1 , JZK2 , JZK3 静力触探资料(见表 4-2-5 )表明:沟底坡洪积层承载力测示值,一般 在 0.2~0.77MPa 之间,局部遇腐木或块碎石时测示值在 1.53~3.37MPa 间。 从测试可 以看出,第四系坡洪积层承载力底,且底部粉细砂层分布连续且较厚,存在不均匀变形问题,不宜作坝 基持力层,应予以清除。 表 3-4-2-5 静力触探测试成果表孔号 深度( m ) 0.0~7.7 8.2 9.3 9.9 10.8 11 0.0~5.4 6.6 7.8 9.1 9.9 10.1 0.0~5.2 6.2 7.8 9 10.1 11 高程 (m) 409.61~401.91 401.43 100.31 399.71 398.81 398.61 405.68~400.28 399.08 397.88 396.58 395.78 395.58 404.75~399.53 398.53 396.93 395.73 394.63 393.73 测试值 (Mpa) 0.2~0.7 0.78~1.92 0.52~0.7 0.41~0.58 0.7~2.85 6.92~10.88 0.23~0.74 1.5~3.42 0.31~1.0 0.93~1.68 0.4~0.58 1.68~3.44 0.06~0.72 1.68~3.37 0.37~1.09 1.01~1.53 0.45~0.77 2.16~9.84 承载力取值 (Mpa) 0.01~0.04 0.04~0.1 0.03~0.04 0.02~0.03 0.04~0.11 0.28~0.44 0.01~0.04 0.08~0.14 0.02~0.05 0.05~0.08 0.02~0.03 0.08~0.14 0.003~0.04 0.07~0.13 0.02~0.05 0.05~0.08 0.02~0.04 0.09~0.39金 JZK1金 JZK2金 JZK3说明: 1 、金 JZK2 、金 JZK3 经取心鉴定,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分别为 8.6m 和 9.65m。 2 、土层中含较多腐木,故局部测示值偏大。 3 、承载力取值按 1/20~25 进行取舍。199 表 4-2-4坝 基密 比 重 含 水 量 干 度土 壤 试 验 成 果 汇 总 表级配岩湿孔 隙 比孔 隙 率饱 和 度流 限塑 限塑 性 指 数粉 砂 粒 2~ 0.05 05 5~ 0.0 粒 0.0 粘粒 &0.005 胶粒 &0.002性 % 组数 粘土 平均值 组数 亚粘土 平均值 组数 亚砂土 平均值 粉细 砂 组数 平均值 组数 含腐植质 粘土 2.70 3 2.71 3 3.70 3 20.93 3 26.8 3 26.4 3 1.59 3 1.55 3 1.56 3 1.92 3 1.97 3 1.97 3 0.702 3 0.741 3 0.748 3 40.9 3 42.4 3 42.2 3 78.7 3 95.5 3 95.4 3 33.2 3 35 3 25.1 3 17.89 3 16.6 3 22.2 3 15.3 3 18.3 3 12.6 3 1 2.81 4 1 34.7 4 1 1.38 4 g/cm3% 1 1.036 4 1 50.9 4 1 94.1 4 1 62.9 4 1 25.9 4 1 37 4 1 8.0 4 34.0 3 44.3 3 74.2 2 1 45.5 4 40.3 3 33.0 3 13.2 2 1 46.5 4 35.7 3 22.8 3 12.7 2 1 29.0 4 18.4 3 17.9 3 8.8 21 1.86 4平均值2.7639.81.281.791.12653.695.359.827.931.94.945.050.230.9200 续表 4-2-4岩 性 最 优 含水量 最大 干密 度 g/cm3击实 自由 膨胀 率崩解快剪固结快剪压 缩 渗 透 系 数时 间崩解 量凝 聚力内摩擦 凝 角 聚力内摩 擦角压缩系 孔 数 隙比有 机 质 含 量水溶 盐含 量PH 值% 粘 土 亚 粘 土 亚 砂 土 粉 细 砂 含腐 植质 粘土 组数 平均值 组数 平均值 组数 平均值 组数 平均值 组数 平均值 4 18.7%h%MPa 1 34.70MPa 1 0..0140Mpa-1% 1 0.85 79%1 1.39 4 17.07 1 21.3 2 28.58 3 2.091 3.34 4 4 4 0.669 2 4 3.96×10 2 4.69×10 1 2 2.59×10 3 1 9.12×10-5 -5 -5 -54 1.7374 36.14 37.174 354 0....1396444 7.421.98 0..551 1 40.071 3 0.79590. 33 0.93 5 3 1.4076201 枢 纽 区 岩 、土 物 理 力 学 试 验 成 果 汇 总 表 表 4-2-6比层位 岩石名称 风化 程度干 密 度吸 水 率孔 隙 率 %重K1j2-1抗剪强度 凝聚 摩擦 力 系数 tg φ0 0 0 0 0 0 0 0抗压强度 干 MPa15 . 9 42 . 8 4.7 6.6 6.1 11 . 1 69 . 2 23.4 8.3 1.7 32.8 3.5 3.1 1.9 4.7 45.1 6.1 2.7湿软 化 系 数0.11 0 . 76 0 . 47 0 . 31 0 . 42 0 . 65 0.26 0.32应力 MPa7.0 15.0 2.2 3.0 3.0 7.0 17 . 0 13 . 0 4.0初始 模量变形指标 切线 割线 模量 模量 GPa泊松 比K1j 2-10-2 J3p J3P2-10-1 2-9-21-2砂岩 砂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 砂岩 泥质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强风化 弱风化 弱风化 新鲜 弱风化 新鲜 弱风化 弱风化 新鲜 新鲜2 . 75 2 . 74 2 . 75 2 . 74 2 . 672 . 25 2 . 25 2 . 33 2 . 39 2 . 378.1 8 . 09 6 . 36 5 . 28 4 . 860 . 71 18 . 18 0 . 5 17 . 88 0 . 45 15 . 27 0 . 50 12 . 77 11 . 24 0 . 78 0 . 530.96 7.63 1.08 1 . 89 0 . 76 1 . 58 5 . 07 2 . 77 2 . 67 1.51 . 74 4 . 91 1 . 18 2 . 01 0 . 95 2 . 30 47.22 3 . 89 1 . 59 1 . 941 . 25 5 . 02 1 . 11 2 . 08 0 . 88 1 . 94 17 . 89 3 . 11 1 . 72 2 . 070 . 36 0 . 44 0 . 47 0 . 35 0 . 17 0 . 17 0 . 62 0 . 31 0 . 21J3p2 . 73 2 . 46 4 . 19 9 . 8923.4 4 . 4 0 . 19 14 . 02 . 75 2 . 47 4 . 05 10 . 18 0 . 63 2 . 74 2 . 43 4 . 63 11 . 31 0 . 51202 6 、坝基岩体质量特征 ( 1 )、 基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组成坝基岩石主要为 K1j 和 J 3P 2 层之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取样试验成果(见表 4-26 )表明: K1j 强风化砂岩湿抗压强度 1.7Mpa ,软化系数 0.11 ,属软质岩;弱风化砂岩湿抗压强度 32.8Mpa ,软化系数 0.76 ,属中硬岩;弱风化粉砂质泥岩湿抗压强 3.5Mpa, 软化系数 0.74 ,属软质岩; J 3p 层之弱风化砂岩湿抗压强度 45.1Mpa, 软化系数 0.70, 属中硬岩;弱风化粉砂质泥岩湿抗压强度 1.9Mpa, 软化系数 0.31 ,属软质岩;新鲜粉砂质泥岩湿抗强度 4.3Mpa, 软化系数 0.34 ,属软质岩;弱风 化泥质粉砂岩湿抗压强度 4.4Mpa ,软化系数 0.19 ,属软质岩,新鲜泥质粉砂岩湿抗压强度 6.1Mpa, 软 化系数 0.26 属软质岩。 ( 2 )、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勘探及平面地质测绘,坝区岩石风化受岩性、卸荷及地形条件影响 ,差异较大,由砂岩组成的坝 肩高陡边坡风化较深,强风化厚度 14 ~ 16m,弱风化厚度 15 ~ 21m,两岸平台由砂泥岩互层组成的岸 坡,强风化厚度 11 ~ 15m,弱风化厚度 13 ~ 14m,河床强风化厚度 2 ~ 8m ,弱风化厚度 10 ~ 13m 。强 风化带内岩石呈散体状结构~碎裂状结构,弱风化带内岩石呈镶嵌碎裂结构。 据平硐勘探揭示,岸边卸荷带水平宽度一般 10~11m. ( 3 )、坝基岩体质量分类 根据前述坝基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结构特征,对坝基岩石作如下分类: 弱风化砂岩为 BIV 1 ,新鲜砂岩为 BIV 2 ,强风化砂岩和新鲜粉砂质泥岩为 CIV 类。 (二)、上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上坝址冲沟走向 S16 0 E ,沟宽 60 ~ 85m,沟底高程 409.1m,两岸基本对称。设计初拟有大坝、导 流洞和泄洪洞等水工建筑物,现将各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1 、上坝 2 线工程地质条件 上坝 2 轴线 S75 0 15 / W ,正常高水位 485m 时,轴线长 414.28 m。现以上坝左轴线桩为 0+000 ,向 左为负,向右为正,将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 1 )、 左坝肩(桩号 0-100~0+048.24 ) 0 左坝肩为一条形山脊 , 自然坡度 30 ~ 40 , 最高高程 570 m 正常高水位 (485m) 处 , 坝肩宽 430m ,坝肩 边坡除局部有 0.5 ~ 1.5m 厚的坡残积层覆盖外,基岩大多裸露。据金 ZK1 号钻孔揭示,坝肩岩性在高 3―2 3―1 程 540 m 以上为 K 1j 层之粉砂质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高程 503 ~ 540m 为 K 1j 层灰白色厚层状砂 2-2 岩,其中在高程 517 ~ 520m 夹一厚约 3.0 m 的粉砂质泥岩;高程 492 ~ 503m 为 K 1j 层粉砂质泥岩,约 2-1 0 0 10m ;以下为 K 1j 层灰白色厚层状砂岩。岩石产状为: N48~66 E/NW ∠ 1 - 2 , 倾向坡内,据平面地质 测绘,边坡中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 N50 ~ 55 ° E/NW&70 ~ 85 °; N15 ~ 25 ° W/NE&65 ~ 80 °,两组裂 隙在岸边浅部常形成卸荷裂隙,间距 1 ~ 2m ,张开 0.2 ~ 0.4 M裂面粗糙,据金 PD1 号平硐揭示,岸边 卸荷水平宽度 10~11 m ,岩石强、弱风化带铅直厚度分别为 15 ~ 16m 和 17 ~ 19m 。钻孔压(注)水试 验:强风化带内岩石渗透系数 K=0.8cm/sec 或以流量 Q=72 升 / 分的水量注入孔内,无水位抬升值,为 强透水层,新鲜 ~ 弱风化岩石,在高程 466m 以上岩石透水率 q=5.6 ~ 6.2Lu 或 Q=72 升 / 分,属弱~强 透水层,以下 q=0.8 ~ 1.8Lu ,为弱~微透水层,其中高程 432 ~ 437m 段 Q &73 升 / 分,为强透水层, 钻孔终孔水位 434.12m 。 综上所述:坝肩岩石裸露,边坡中裂隙稀少,无不利结构面,边坡整体稳定。坝肩在正常高水位 ( 485m )处,坝肩宽 420m ,由新鲜砂泥岩组成,据钻孔压(注)水试验,新鲜砂岩和粉砂质泥岩透水 微弱,但在高程 432 ~ 437m ,厚 5.0m ,为强透水层( Q&73 升 / 分),故存在坝肩渗漏问题,应进行防 渗处理,防渗处理深度应控制在高程 437m 以下 5 ~ 10m ,水平宽度应控制在以桩号 0+048 向左 260 m203 ( 2 ) 非溢流坝(桩号 0+048.24~0+462.52 ) 非溢流坝段由两岸谷坡和冲沟组成,桩号 0+048.24~0+217.12 为左岸谷坡,桩号 0+302.25.00 ~ 0+462.52 为右岸谷坡,桩号 0+217.12 ~ 0+302.25 为冲沟段。两岸谷坡前缘地形呈阶梯状,阶梯平台坡 残积之亚粘土厚 0.5 ~ 1.5 m ,阶坎基岩裸露;谷坡中部形成平台,平台宽 45 ~ 55 m ,左岸窄,右岸 宽,平台第四系坡残积层厚 1.5 ~ 2.5 m ,为亚粘土,局部夹少量砂岩块碎石,呈可塑~硬塑状;谷坡后 缘形成陡坡,自然坡角 35 0 ~ 40 0 ,坡高 60 ~ 65m ,基岩裸露。冲沟段地面平坦,地面高程 409.5~410.0 m,第四系坡洪积层厚 10.5 m ,基岩顶板高程 399.1m,坡洪积层上部为亚粘土或亚砂土,亚粘土呈褐 黄色,厚 1 ~ 1.3m ,含水量较高,局部粘粒含量集中,能捏成土球,该层下部含少量砂岩砾石,呈次棱 角状,砾石表面均已钙化;中部为灰黑色腐植质粘土,厚 1.6m ,有嗅味,含水量较高,呈软塑状,局 部见灰绿黄色团块;底部为粉细砂,厚 5.5 m ,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粘粒含量不均,能捏成土球, 手拍有水折出,上部含少量表面钙化的砂岩砾石,层中含较多腐质木块。据金 JZK 1 静力触探试验表 明,承载力在 0.2 ~ 0.7Mpa 间,局部为 1.9Mpa ,承载力较低。 ~ 组成坝基岩石,在高程 450 ~ 460 m 以上为 K 1j 2 1 层灰白色厚层状砂岩,其中左岸在高程 466.32 ~ 469.32m 夹一厚 3.0m 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右岸在高程 468.34 ~ 469.25m 夹约 0.9m 厚的褐灰色砾 ~ 岩;高程 427.35 ~ 453.74m 为 K 1j 1 2 层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互层,左岸厚,右岸薄;高程 ~ ~ ~ 419.77 ~ 427.33m 为 K 1j 1 1 层之紫灰色砂岩,左岸厚右岸薄;高程 419.77 ~ 369.41m 为 J 3p 2 10 2 层之粉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砂岩互层。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5 ~ 15m 和 10 ~ 25m ,两岸陡坡部位 较厚,中部、前缘及冲沟部位相对较薄。据压(注)水试验,岩石透水带( q=5.2 ~ 6.2Lu 或 Q=72 升 / 分,为弱~强透水层)厚度 15 ~ 24 m ,两岸较深,冲沟部位稍浅。 综上述:冲沟段覆盖层厚度较大( 10.5 m),物质组成复杂结构松散,承载力低,且底部连续分布 一粉细砂层,厚约 5.0m ,不宜作坝基持力层,应予以清除,该段坝基持力层建议设置在强风化基岩 2~3m 以下。冲沟基坑开挖较深,边坡由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组成,透水性较强,存在边坡稳定问题,开 挖时应进行防坡处理,施工中应加强排水。两岸谷坡地段,上伏坡残积层结构松散,承载力低,不宜作 坝基持力层,应予以清除,建议坝基持力层设置在强风化岩石 1~2m 以下。坝基存在渗漏问题,应进行 防渗处理,铅直深度应控制在 5Lu 线以下 5~10 m 。 ( 3 ) 右坝肩(桩号 0+462.52 ~ 0+600.00 ) 坝肩山体宽厚 , 地面高程 490 ~ 560m,地形自然边坡 35 0 ~ 40 0 ,岩层产状 N48~66 0 E/NW ∠ 1 0 ~ 20 0 ,边坡除坡脚有厚约 1 ~ 3.5 m 的坡残积层亚粘土外,基岩大多裸露,组成边坡岩性,高程 540 m 以 上为 K 1j 3 2 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在高程 503 ~ 540m 为 K1j 3 1 层灰白色厚层状砂岩,风 ~ 化后呈灰褐色;高程 493.84 ~ 503m 为 K 1j 2 2 层之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厚 8 ~ 8.5m,之下为 ~ K 1j 2 1 层灰白色厚层状砂岩,中部夹厚约 0.9m 的砾岩透镜体。据地表裂隙调查,边坡中发育有二组构 造裂隙( 1 ) N40 ~ 50W/SW ∠ 70~75 0 ,( 2 ) N20 ~ 30W/NE ∠ 75~80 0 。在岸边一般形成卸荷裂隙,张 开 0.3 ~ 0.5 cm ,充填粘土。据金 ZK3 号孔勘探表明:坝肩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15.5m 和 36.0m , 压(注)水试验表明:在高程 428.9m 以上岩石透水率 q=1.4~5.7Lu 或注入流量 Q > 73 升 / 分,为弱~~ ~强透水层,以下 q=0.6 ~ 1.6Lu ,为微~弱透水层,终孔水位 433.15m 。 综上述:坝肩岩石为砂泥岩,山体宽厚,植被发育,边坡中裂隙稀少,边破整体稳定。由于高程 434 m 存在一强透水层,存在绕坝渗漏问题,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处理深度应控制在高程 434 m 以下 5 ~ 10m,水平宽度应控制在桩号 0+462.52 以右 300 m。 2 导流洞 本阶段设计导流洞位于坝址左岸。总长 650m,其中明渠长 161.79m,隧洞长 488.21m 。现以泄洪 洞进口桩为 0+000 ,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其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 1 ) 进口前明渠段(桩号 0-160 ~ 0-085.6 )204 明渠长 74.42m,位于山前缓坡地带,地面高程 400.5 ~ 418m ,地势开阔,表层坡残积之亚粘土厚 3 ~ 3.5m ,呈可塑状,局部夹少量砂岩块碎石及瓦砾,下伏基岩为 J 3p 2 10 2 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强、 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5 ~ 6m 和 5 ~ 7m 。明渠开挖深度 2 ~ 6m,渠底位于强风化带粉砂质泥岩中,渠身 为岩土混合边坡,以土质边坡为主,厚 2 ~ 3m。 综上所述:明渠开挖深度 2 ~ 6 m,渠底为强风化粉砂质泥岩,渠身边坡以亚粘土为主,稳定性 差,应进行护坡衬砌处理,建议挂口向后移 5~6m,建议洞脸开挖边坡比 1 : 1 。 ( 2 ) 进口 进口桩号 0-085.58 ,位于山前阶梯陡坎处,陡坎高 11m,地面高程 418 ~ 427m ,基岩裸露,由 ~ ~ 1~1 K 1j 层灰白色砂岩和 J 3p 2 10 2 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组成,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6 ~ 7m 和 7 ~ ~ 8m。进口顶板埋深 4 ~ 5m,位于强风化粉砂质泥岩中,洞顶以上粉砂质泥岩厚 6m,之上为 K 1j 1 1 层砂 岩,进口围岩风化破碎,强度低,为 V 类围岩。~ ~综上所述:进口围岩类别为 V 类,应进行衬砌处理,洞脸边坡由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组成,稳定性 差,应进行护坡处理,建议洞脸边坡比 1 : 1 。 ( 3 ) 洞身段(桩号 0-086 ~ 0+399 ) 轴线方向 S39 0 53 E ,在桩号 0+000 转向 S29 0 53 E ,洞长 470.12m ,地面高程 427 ~ 462m,最大 ~ ~ 埋深 56m,山体宽厚,组成洞身岩石为 J 3p 2 10 2 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该类岩石强度低,易风化,抗 冲刷力低,为 V 类围岩,粉砂质泥岩洞顶以上厚 6 ~ 8.5m ,之上为厚 7.5m 的砂岩。 综上所述:洞身围岩为粉砂质泥岩,围岩类别 V 类 , 围岩易风化 , 抗冲刷能力低 , 故开挖时应预留保存 护层 , 成洞后应及时衬砌处理′ ′( 4 ) 出口 出口桩号 0+399.62 ,底板高程 408m,位于山前缓坡地带,地面坡度 10 ~ 15 0 ,表层坡残积,层厚 2 ~ 6m ,由亚粘土夹块碎石组成,亚粘土呈可塑状,块碎石含量约 10 ~ 20% ,成份为砂岩,呈棱角 ~ ~ ~ 状,下伏基岩为 K1j 1 1 层砂岩和 J 3p 2 10 2 层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8m 和 11m。出口埋深 13m,位于弱风化粉砂质泥岩中,该岩石风化破碎,强度低,为 V 类围岩 . 综上述:出口围岩为粉砂质泥岩,为 V 类围岩 , 其强度低 , 易风化 , 抗冲刷能力低,成洞条件差,开挖 时应预留保护层 , 成洞后应及时衬砌。洞脸边坡高达 13m ,边坡上部覆盖层厚 2m,其余由粉砂质泥岩组 成,边坡稳定性差,应进行护坡加固处理,建议边坡比,覆盖层 1 : 1.5 ,粉砂质泥岩 1 : 1.0 。 ( 5 ) 出口后明渠 明渠桩号 0+392.63 ~ 0+480 ,长 8287.37m ,位于斜坡地 段,地形坡度 10 0 ~ 15 0 m,表层坡残积层 厚 2 ~ 3m,由亚粘土组成,呈可塑状,下伏基岩为 J 3p 2-10-2 层粉砂质泥岩,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 为 8 ~ 9m 和 8 ~ 10m ,明渠开挖深度 6 ~ 15m,底板位于强~弱风化粉砂质泥岩中,该类岩石抗风化力 差,抗冲刷能力低,应进行全断面衬砌处理。明渠出口位于坝区主冲沟,地面高程 410m,坡洪积层厚 5 ~ 8m ,由亚粘土组成,其抗冲刷力差。 综上所述;明渠开挖深度 6 ~ 15m ,边坡由覆盖层和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组成,边坡稳定性差,建议 坡高 5 ~ 8m 设置一级马道,并进行护坡处理,渠底抗冲刷力差,应进行抗冲刷处理 。明渠出口后为亚 粘土层应进行防冲刷处理。 3 、 泄洪洞 泄洪洞全长 496.28 m ,其中前后明渠长 86.6m,隧洞长 410.2m ,进口段为龙抬头形式,龙抬头以 后与导流洞共用,进口位于山前缓坡地带,地面高程 435m ,进口底板高程 435m ,洞径 3.0m ,顶板埋 ~ 深 5.5m ,位于强风化 K 1j 1 2 层粉砂质泥岩中,岩石风化破碎,强度低,故进口成洞条件差,施工时应 预留保护层,并及时衬砌处理,建议进口向右移 3 ~ 5m。205 龙抬头长 48.9m ,位于强~新鲜岩石中,岩性以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厚约 7.5m 的砂岩,砂、泥 岩层间结合力差,易产生塌顶,为 V 类围岩,龙抬头之后与导流洞共用,其工程地质条件见导流洞工 程地质条件。 (三) 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下坝址冲沟走向 S60 0 E ,沟宽 85 ~ 90m ,沟低高程 405m ,两岸最高高程 620m ,呈一基本对称的 “ V ”形谷 , 设计正常高水位 (475m) 处 , 坝线长 426. 96 m, 设计初拟有大坝、导流洞、泄洪洞等水工建筑 物 , 各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1 、 下坝 3 线工程地质条件 下坝 3 轴线 S34 0 12 / W, 以坝左轴桩为桩号 0+000 向左为负 , 向右为正 , 分述如下: ( 1 ) 左坝肩(桩号 0 ~ 120 ~ 0+058.6 ) 左坝肩为一条形山脊,山脊最高高程 575.6m ,长 700m ,宽 50 ~ 400m 自然坡角 30 ~ 40 0 ,正常高 水位 475m 处山体宽 330m ,坝肩山体植被发育,基岩大多裸露,岩层产状 N48~66E/NW ∠ 1 0 ~ 2 0 ,倾 ~ 向上游及坡内,组成坝肩岩性,在高程 465.3m 以上为 K 1j 2 1 层灰白色厚层状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 和砾岩透镜体;高程 403.03~465.3m 为 K 1j 1~2层之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单层厚 0.4~7.25m ,~岩石破碎,强度低,高程 420.3~430.03m 为 K 1j 1 1 层灰白色砂岩,厚 9~10m,以下为 J 3p 2-10-2 层紫红色 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据地表和金 PD 1 号平硐裂隙调查统计,岩体中共发育 4 组构造 裂隙 : ( 1 ) N11 ~ 20E /NW ∠ 80 ~ 85 0 ,(2)N75 ~ 85 NW 或 SE ∠ 80 ~ 85,(3)N70 ~ 85W /NE 或 W ∠ 70 ~ 85,(4)N25 ~ 35W /NE ∠ 80 ~ 85 。其中以( 1 )、( 3 )组最发育,在岸边常形成卸荷裂隙,裂隙洞距 1 ~ 1.5m,张开 0.2 ~ 0.5Cm,粘土充填、裂隙粗糙 , 延伸长度 0.5 ~ 2 m 。据金 ZK5 、金 ZK11 和金 PD1 平硐揭示,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15~30 m ,和 17~21 m,水平宽度 21 m 和 25 m,岩体卸荷带 水平度 10~11 m。据金 ZK5 、金 ZK11 压(注)水试验表明:在高程 422.5m 以上岩体中陡倾角裂隙发 育,且连通性较好,在此高程以上岩石透水性较强,试验测得以 Q=41~53 升 / 分的水量注入孔内,无水 位抬高值,为强透水层,透水带厚 53m。 综上所述:坝肩岩性以砂岩为主,呈陡斜坡地形,植被发育,裂隙稀少,岩层产状平缓,倾向坡 内,故边坡整体稳定性好。正常高水位( 475m)处坝肩宽 330m,压(注)水试验表明:在高程 422.5m 以上为强透水层,存在绕坝透漏问题,应进行防渗处理,建议防渗深度应控制在 420m 高程以 下 5~10m,沿坝轴线方向的防渗长度,建议在坝肩处转 30 °水平角,沿山脊方向,向右延伸 250 m 为 宜。 ( 2 ) 非溢流坝(桩号 0+058.6 ~ 0+485.56 ) 非溢流坝由两岸谷坡和冲沟组成,正常水位 475 m 时,长 426.96m,其中桩号 0+058.6 ~ 0+245.71 和 0+328.14 ~ 0+485.56 为左右岸谷坡,桩号 0+425.71 ~ 0+328.14 为冲沟段。两岸谷坡前缘为阶梯状平 台,阶梯高一般 2 ~ 5m,中部为宽平台,宽 50 ~ 60m,据金 ZK6 和金 ZK8 号钻孔揭示,平台第四系坡 残积层厚度,左岸平台厚 9.06m ,右岸厚 2.70m ,由棕红~褐黄色亚粘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砂岩碎块, 该层含水量稍低,呈可~硬塑状;谷坡后缘呈陡坡地形,坡角 30 0 ~ 40 0 ,基岩裸露。冲沟段地面平 坦, 85 ~ 90m 地面高程 409.1 m。根据坝址区金 ZK 4 、金 ZK 7 、金 ZK1 10 号钻孔和金 ZT 1 、 ZT 2 、 ZT 3 、 ZT 4 、 ZT 5 揭示,坝区冲沟中第四系松散堆积之坡洪积层厚 8.6~10 m,上游薄,下游厚,基岩顶板高程 394~395.2m 。勘探表明:上部由褐黄色~棕褐色,局部为紫灰色的亚粘土组成,厚 1.5 ~ 4.0m ,由上 至下含水量增高,呈可~软塑状,粘粒含量不均,局部呈泥带;中部为亚砂土,深灰~灰黑色,亚砂土 局部粘粒含量集中呈泥带,含水量较高,可搓成土球,手拍有水析出,亚砂土中夹少量块碎石和较多腐 木,块碎石含量约 10 ~ 15% ,块石直径 3 ~ 4 M,为砂岩和泥质粉砂岩,表面钙化,底部为灰黑色腐植 质粘土,厚 08~1.9m,连续性较好,有臭味,含水量较高,呈软塑状,层中含较多碳化木块;底部为粉 细砂层,结构松散,层中含泥较重,并含较多腐烂木块,含水量较高,能搓成土球,该层厚 3.4~5.0m,分布连续好。取样试验(见表 7 )表明:亚砂土,天然含水量 26.85% ,天然密度 1.97 ,砂 粒含量 84. 5%,粉粒含量 10 .6% ,粘粒含量 4.9% ,胶粒含量 1.9% ;含腐植质粘土:含水量 39.8% ,天然密度 1.79 ,砂粒含水量 37.7% ,粉粒含水量量 32.4% ,粘粒含量 29.9% ,胶粒含量206 21.4% ,液限 W 17 =33.5% ,塑性指数 31.9% ,有机质含量 0.368% ;粉细砂层:含水量 26.8% ,天然密 度 1.97 ,含泥量 12.7% ,粉粒含量 13.2% 。据坝区金 JZK2 、 JZK3 静力触探和金 ZT1 、 ZT2 、 ZT3 、 ZT4 、 ZT5 标准贯入测示,该层承载力为 0.02~0.05MPa ,其承载力较低。 ~ ~ 组成坝基岩性,高程 464.43m 以上为 K 1j 2 1 层之灰白色砂岩;高程 432.8 ~ 464.43m 为 K 1j 2 1 层粉 ~ 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左岸厚,右岸薄;高程 420.91 ~ 432.8m 为 K 1j 1 1 层紫灰色砂岩;高程 ~ ~ 384.3 ~ 420.91m 为 J 3P 2 10 2 层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砂岩不等厚互层,左岸单层厚度小于右岸单 ~ ~ ~ ~ 层厚度;高程 377.93 ~ 384.3m 为 J 3P 2 10 1 层之紫灰色砂岩,斜层理发育;以下为 J 3P 2 9 2 层粉砂质泥 岩和泥质粉砂岩互层。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9.5~13 m 和 10~15 m ,两岸深沟底浅。压(注) 水试验表明:左岸岩石透水带( K=0.0157Cm/Sec ,为强透水层)厚度 11 m,右岸岩石透水层 ( q=6.8m ,或 Q > 78 升 / 分),为弱至强透水层)厚度 29.50m ,冲沟段岩石透水层( K=0.0028 ~ 0.0078Cm/Sec ,为中等透水层),厚度 4 ~ 8m。据金 ZK10 号孔揭示,在孔深 27.38m 处的岩层中,存 在一裂隙承压水现象,水头高 27.58m ,涌水量 Q=1 ~ 2.5 升 / 分,持续时间约 12 小时,为局部裂隙承压 水。 综上所述:两岸谷坡阶梯状平台覆盖层厚度小,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应予以清除,冲沟段覆盖 层厚 8.6~10m ,厚度大,物质组成复杂,压缩变形大,承载力低,且底部连续分布一层粉细砂,厚 3.4~5.0m,处理难度大,不宜作坝基持力层,应予以清除。坝基岩石以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 主,岩石强度低,属极软岩,分为 CIV 类地基,鉴于当地材料坝对坝基承载力要求不高,建议将基础 置于在强风化中部相对较完整的岩石上,视其开挖后的地质条件,对大坝低基做工程措施处理。冲沟段 基坑开挖较深,边坡由松散堆积层组成,结构松散,透水性强,边坡稳定性差,应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 措施,同时加强基坑抽排水措施。坝基存在渗漏问题,应进行防渗处理,冲沟段帷幕防渗处理深度,建 议深入到相对不透水层以下 10m 。 ( 3 ) 右坝肩(桩号 0+485.56~0+680 ) 坝肩山体宽厚,最高高程 621m ,地形坡度 30 0 ~ 35 0 ,为斜坡地形,植被发育,基岩大多裸露,岩 层产状 N48~66 0 E/NW ∠ 1 0 ~ 2 0 ,倾向坡。据金 ZK9 号钻孔揭示,组成坝肩岩石,在高程 516m 以上为 ― ― ― K1j 3 2 灰白色砂岩;高程 504 ~ 516m 为 K1j 2 2 层粉砂质泥岩;高程 464 ~ 504m 为 K 1J 2 1 层灰白色砂 岩,以下为 K 1j 10―2层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互层。据地表裂隙调查,边坡中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 1 ) N40 ~ 50 E/NW ∠ 80 ~ 85 0 , (2 )S55 0 ~ 65 0 W/NW ∠ 75~80 0 ,其中( 1 )组较发育,在岸边常形成 卸荷裂隙,其间距 0.5 ~ 1.0m ,张开宽度 0.2 ~ 0.4cm ,延伸长度 1.5 ~ 2.5m 。据勘探表明:岩石强、弱 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14.75m 和 19.85m 。据压(注)水试验表明:在高程 433.40m 以上 q=2.4 ~ 12Lu 或 Q > 72 升 / 分,透水带厚度 42m ,为强透水层,以下 q=1.7Lu ,为弱透水层。 综上述,右坝肩山体宽厚,边坡整体稳定性好。坝肩岩体在高程 433.4m 以上为强透水层,坝肩存 在绕坝渗漏问题,应进行防渗处理,帷幕防渗下限深度应控制在 433.4m 以下 5~10m,沿坝轴线方向, 防渗长度应以桩号 0+485.56 向右 220 m 为宜。 2 、 导流洞 下坝址导流洞位于坝址左岸,总长 701.3m ,其中明渠长 194.9m ,隧洞长 506.4m ,导流洞轴线方 向 N82 0 47 / E 转 S55 0 47 / E ,现以泄洪洞进口桩为 0+000 ,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分述如下: ( 1 ) 进口前明渠段 进口前明渠段桩号 0-252.1~0-110 ,长 142.1 m ,该段位于山脚缓坡 ~ 斜坡地带,地面高程 410~420m ,地形坡度 10~20 0 ,两侧地形开阔,其岩性组成,表层为坡残积层,厚 3~11m,由亚粘 土、亚砂土和亚粘土夹块碎石组成,下伏基岩为 J 3p 2-10-2 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组成,岩石 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6~7m 和 6~8m。明渠开挖深度 1~14m,其中桩号 0-252.1~0-173.86 段,渠 身位于坡残积亚粘土中,开挖深度 1~3m,桩号 0-173.86~0-110 开挖深度 3~14m,渠底位于砂岩与泥 质粉砂岩接触处,渠侧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上部为坡残积亚粘土夹块碎石,厚 2~3m,结构松散; 下部为粘砂质泥岩边,厚 1~14m, 为强 ~ 弱风化状。2070 综上所述,进口前明渠边坡为土质边坡和岩土混合坡两种类型,边坡中基岩为泥质岩类,位于强 ~ 弱风化带中,边坡高度最高达 14m,边坡稳定性差,应进护坡加固处理,建议边坡 5~8m 设置一级马 道。建议边坡开挖比,土质边坡 1 : 1.5 ,岩石边坡 1 : 1 。 ( 2 ) 进口 进口桩号 0-110 ,底板高程 409m 位于山前阶梯状陡坎处,地面高程 420 ~ 435m 基岩裸露,组成 ~ ~ ~ 岩性为 K 1j 1 1 和 J 3p 2 10 2 层之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11m 和 12m. 。洞口位于强~弱风化带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接触处,底板为泥质粉砂岩,洞 身为砂岩,洞顶及洞脸边坡为粉砂质泥岩,进口围岩类别为 V 类。 综上所述,洞口为 V 类围,稳定性差,应进行工程处理,洞脸边坡高 10m,由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组成,边坡稳定性差,应进行护坡处理,建议洞脸边坡比 1 : 1 。 ( 3 ) 洞身段 桩号 0-110~0+396.4 ,长 506.4m ,隧洞埋深 14~50m,洞身位于弱风化 ~ 新鲜 J 3p 2-10-2 层砂岩,泥质 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接触处,岩层间层间结合力差,岩完整性差,岩石强度低,为 V 类围岩,开挖中 易产生塌顶脱层,洞内砂岩为含水层,施工时有地下水溢出,应设置排水措施,泥质岩类具岩性软弱, 易风化特征,开挖时应预留保护层。开挖后应及时采取衬砌处理。 ( 4 )出口 0 出口桩号 0+396.4 ,底板高程 407m ,位于山前斜坡地带,地面高程 418 ~ 435m ,地形坡度 10 ~ 20 , 基岩裸露,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10m 和 10.5m 。洞顶埋深 10m ,位于强~弱风化带砂岩与泥质 2~10~2 2~10~2 粉砂岩接触处,洞底为 J 3p 层砂岩,洞身为 J 3p 层泥质粉砂岩,洞顶以上由薄层砂岩和粉砂质 泥岩组成。 综上所述:洞口位于砂岩与泥质粉砂岩接触处,岩石风化破碎,为 V 类围岩,稳定性差,成洞后应 及时衬砌处理,洞脸边坡由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组成,边坡自稳力差,应进行护坡加固处理,建议洞脸边 坡比 1 : 1 。 ( 5 ) 出口后明渠 明渠桩号 0+396.4 ~ 0+449.2 ,全长 52.8m ,位于山脚斜坡地带,地面高程 407 ~ 418m,地形坡度 15~25 度,其岩性为坡残积层,厚 1.5~2.5m ,为亚粘土夹块碎石,亚粘土呈可塑状,块碎石成份为砂 岩,含量 20~25% ,结构松散,下伏基岩为 J 3P 2-10-1 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石强、 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7~10m 和 9~10m。明渠开挖 2~13m,渠底位于强风化 J 3P 2-10-1 层砂岩中,渠侧边 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土质边坡高 2~3m,岩质边坡 2~13m。 综上所述:渠底为强风化砂岩,应进行防冲刷处理。渠身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稳定性差,应进行 护坡处理,建议 5~8m 设置一级马道,建议边坡比:土质边坡 1 : 1.5 ,粉砂质泥岩边坡 1 : 1 。 明渠出口后为冲沟坡残积层,由亚粘土和亚砂土组成,抗冲刷力低,应进行防冲刷处理。 3 、 泄洪洞 泄洪洞轴线与导流洞一致,为龙抬头形式,现以泄洪洞进口桩为 0+000 ,向左为负, 向右为正分述 如下: ( 1 ) 进口前明渠段 明渠桩号 0-094.76~0+000 ,地面高程 437~443m ,缓坡地形,表层坡残积之亚粘土夹块碎石厚 2~3m, 结构松散,下伏基岩为 K1j 1-2 层泥质粉砂岩和砂岩,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9m 和 10m。208 明渠开挖深度 7~13m,渠底为强风化 K 1j 1-1 层砂岩,渠侧边坡上部为坡残积之亚粘土夹块碎石,高 1.5~3.5m ,下部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高 1~11m 。 综上所述:明渠边坡 7~13m,为岩土混合边坡稳定性差,建议 5~8m 设置一级马道,并进行全断面 衬砌处理,建议边坡比,土质边坡 1 : 1.5 ,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 1 : 1 。 ( 2 ) 进口 进口桩号 0+000 ,底板高程 435m,地面高程 443m,地形坡度 10~15 0 ,表层坡残积之亚粘土夹块 碎石 1~2m ,结构松散,下伏基岩为 K 1j 1-2 层泥质为粉砂岩和砂岩,岩石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 8m 和 9m 。洞口顶板埋深 10m,洞脸边坡由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组成,进口围岩为泥质粉砂岩,呈强 ~ 弱风化状,岩石风化破碎,稳定性差。为 V 类围岩。 综上所述:洞口围岩为 V 类,应进行衬砌处理。洞脸边坡高 10~11m ,由泥质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 组成,边坡岩石风化破碎,稳定性差,应进行护坡处理,建议洞脸边坡比 1 : 1 。 ( 3 ) 洞身段 隧洞洞身桩号 0+000~0+396.4 ,长 396.4m ,其中在桩号 0+015 ~0+046.35 为龙抬头,长 31.35m , 龙抬头高度 26m ,交于导流洞桩号 0+046.35 ,龙抬头以后工程地质条件见导流洞工程地质条件。龙抬 头围攻岩为新鲜的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砂岩互层,野间结合力差,岩石破碎,易产生塌顶破坏, 为 V 类围岩,开挖时应预留保护层,成洞后应上游薄,下游厚及时衬砌。 (四) 坝址比较 上、下坝址两左岸相距 200m ,右岸相距 500m ,区内无不利重大的工程地质问题存在,两坝址地 形条件,冲沟覆盖层厚度、性状、岩石地基特性等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相同,根据修建当地材料坝对地基 的要求,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均具备建坝条件,其不同点主要在于:坝高、坝长、死库容大小等方面 技术指标的综合比较,下坝址较上坝址优,本阶段推荐下坝址方案。 (五) 坝型选取择意见 本阶段设计初拟坝型有砂岩石渣均质坝、泥岩心墙石渣坝、泥岩斜墙石渣坝等三种当地材料坝型, 勘探表明:利用风化的泥岩作为防渗料使用,其渗透系数 K=2.0 × 10 -6 cm/s ,符合防渗料要求,该区低 强度砂岩分布广泛,厚度大,储量丰富,用砂岩做石渣上坝,砂岩石渣料渗透系数 K=2~6 × 10 -4 cm/s , 透水性较弱,可视为防渗材料的一种类型,其石渣强度高于风化料泥岩,本是一种材料,可作为两种用 途使用,根据坝型设计需要,分在库区的风化泥岩料和砂岩石渣料,料源丰富运距约 1.0Km ,又有简 易公路相通,上坝方便,基于上述,本阶段推荐砂岩石渣坝均质坝坝型。 (六)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数据取值原则:以取样室内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已建工程类比综合取值,见表 4-2-7 。209 表 4-2-7 干 密 度 g/cm K 1 j 2 -1 K1j J3p J3p2 2-101 1 -2 3枢纽区岩、土物理力学建议数据 比 干 重 抗压强度 湿 抗剪强度 凝聚 软化 摩擦系数 力 系数 MPa 0.11 0.38~0.4 0 0 0 0 0 0 0 0 0 0 1.5~2.0 0.8~1.0 1.8~2.0 1.0~1.2 0.74 0.35~0.4 0.47 0.32~0.36 0.31 0.3~0.35 0.42 0.36~0.4 0.7 0.4~0.45 变形特征 弹模 变模 GPa 1.8~2.0 1.0~1.2 允 允许 渗透系 泊松 许 承载力 数 比 坡 MPa cm/sel 降 0.2~0.5 0.5~1.0 边坡比 永久 1:0.5 1:0.5 1:1 1:1 1:1 1:1 临时 1:0.4 1:0.4 1:0.75 1:0.75 1:0.75 1:0.75层位岩性风化特 征 强风化 弱风化砂岩MPa 15.9 1.7 4.7 6.6 6.1 3.5 3.1 1.9 4.742.8 32.8 0.76 0.45~0.5 2.75 2.74 2.75 2.25 2.39粉砂质泥岩 弱风化 2.25 粉砂质泥岩 新鲜 粉砂质泥岩 砂岩 泥质粉砂岩 新鲜2-10-1.0~1.5 0.6~0.8 0.38 0.28~0.3 1.5~2.0 0.8~1.0 0.34 0.28~0.3 1.0~1.5 0.6~0.8 0.38 0.3~0.5 1.5~2.0 0.8~1.0 0.34 0.5~0.7 0.5~1.0 0.5~0.7 0.6~0.8 0.5~0.7 0.15~0.2 4.69 × 10 -5 9.12 × 10 -5 2.59 × 10 -5弱风化 2.332.74 11.1弱化风 2.37 弱风化 2.46 新鲜 2.47 2.43 1.57 1.55 1.28 1.562.67 69.2 45.1 2.73 23.4 2.75 23.4 2.74 2.7 2.71 2.76 2.7 8.3 4.4 6.1 2.71:0.75 1:0.5 1:1 1:1 1:1 1:0.75 1:0.75 1:0.750.19 0.38~0.42 0.26 0.4~0.45 0.33 0.36~0.4J3p2 - 9 -2粉砂质泥岩 新鲜 亚粘土 亚砂土 淤泥质粘土 粉细砂 Q4dl+pl0.2~0.24 0.0041:1.25 1:1.5 1:1.25 1:1.5 1:1.25 1:1.25 1:1.5 1:1.5210 第三节 中小型骨干工程 (一)1。工程规模灌区工程除西梓干渠外,另拟建中小型骨干工程,该工程的组成及建筑物种类、数量,详见表 4―3-中小型骨干工程建筑物统计表 表 4-3-1 渠道名称 灌面 万亩 渠线 长度 Km 明渠 Km 隧洞 倒虹管 m/座 渡槽 暗涵 渠系小 型建 筑 物(处) 2 171 270 222 166 157 96 124 126 87 57 133
227直灌区左干 12.45 1.735 0.03
渠 直灌区永重 26.57 5.75 17.143
支渠 0 直灌区永东 34.58 8.64/ 6.7 988.9/8
/8 支渠 3 6 2 27.93
金龙分干渠 23.93 19.37 640.0/4 835.0/19 0 0 31.56
大宝分支渠 5.46 24.527
150.0/1 9 0 31.95
仁柏分支渠 9.25 22.537 669.0/3 9 1 18.48 元山分支渠 5.67 13.212
323.0/1 493.0/2 0 26.15
富城分支渠 5.28 18.852 867.0/5 415.0/7 0 0 18.58
灵麻分支渠 7.05 12.679 193.0/1 0 4 17.00
金洗分支渠 5.16 13.246 612.6/1 195.6/1 5 3 文星分支渠 仁兴分支渠 公柘斗渠 石黑斗渠 回龙斗渠 5.71 8.680 7.1 5.46
298.0/6 21.71 18.515
820.5/1 274.9/2 2 21.23 3/4 400/1 /1 22.00 19.379 47.01 28.79 3.32(二)各渠道工程地质条件211 武都水库直灌区左干渠、永重支渠拟建在江油市境内,其余分干渠、分支渠等中、小渠系分布 于梓潼、盐亭、射洪、剑阁等县境内,渠道沿线为水平岩层,地质构造单一,无区域断裂分 布,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六度地区。 隧洞所经地段一般为Ⅳ、Ⅴ类围岩,但由于断面不大,成洞条件较好,且均可采用全断面 开挖。少数长隧洞可利用有利地形修建施工支洞,增加工作面和解决消烟、除尘、通风、出渣 等问题。渡槽、倒虹管跨沟处一般较窄,施工导流及基坑排水容易解决,加之覆盖层一般较 薄,岸坡基础裸露,基础施工比较容易。 由于渠线所经区域为浅切割低山―丘陵区,多为不规则之条形山脊,圆顶山包和侵蚀洼地 相间的地貌形态,地面高程在 340―775m 之间,以挖方明渠为主。第五章灌区水文地质条件武引二期灌区位于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区与盆北低山区结合部位,其中西梓灌区位于梓潼、盐亭、南 部、射洪、剑阁五县境内,武都水库灌区位于江油市境内。区内地貌属浅丘~深丘~低山地貌景观。 灌区内主要分布有涪江及其支流梓潼江两条河流,呈北西~东南流向,纵贯全区,河流内有常年水 流,汇入嘉陵江,在 2000 年冬季上述河流水量较小,水位下降约 1~2m。河流的支流沿丘陵、低山间分布, 较大的冲沟有马鸣河、二洞桥、老英石、大新、青龙,有常年水流,其余冲沟呈树枝状分布,均较短小,汛 期时谷底有水流,但水量不丰。反映本区地表水较贫乏。根据各河流水质分析,目前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Ⅱ~ Ⅲ类标准。 灌区内区内河流两岸Ⅰ、Ⅱ级阶地发育广泛,Ⅲ、Ⅳ级阶地则断续发育,零星分布。各河流与冲沟两 岸、丘陵或山脊斜坡地段的侵蚀洼地、平台地表,第四系堆积层广泛分布,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亚粘土夹 块碎石、亚砂土、亚砂土夹淤泥质粘土、粉细砂、砂卵砾石层、粘土夹卵石等,各层厚度详见区域地质地层 描述。,灌区内土壤达 30 余个土种,土壤 PH 值多在 5.5~7.5 之间,呈微酸性和中性。根据区内已修建的小 型水库附近土层观察,上述各土层不存在盐渍化问题。 灌区内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和含水层性质,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两 类地下水均受大气降水补给。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河流漫滩、侵蚀洼地、冲沟及斜坡坡脚等处地段的松散堆积层的孔隙中,一般含 水层厚度小,涌水量不大,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沟谷。 梓潼江以前和金峰水库后的渠线地段,泉水分布高程 393~480m,以孔隙潜水为主,有少量季节性泉 水分布;梓潼江~金峰水库后渠段,泉水分布高程 465~590m,以常年型泉水为主。 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于基岩风化带、裂隙发育的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中,为相对含水层,受大气降212 水补给,一般以接触泉形式,出露于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或粘土岩)的接触面附 近,溢出地表,以季节性泉水为主,少数为常年型泉水。 根据井、泉水、河水、水质简分析试验成果汇总资料,按库尔洛夫式表示如下: 一、井、泉水: CO20.033M0.35 HCO3 75.98SO413.04 T19 Ca76.09 Mg19.95 二、河水: CO20.025M0.2258 HCO3 63.58Cl20.39 T21.5 Ca49.3 Mg36.13 上述地表、地下水的化学成份为重碳酸-钙镁型水,根据 SDJ19-78 规程中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性的评 价标准,区内地表、地下水对各种水泥拌制而成的混凝土,不具任何侵蚀性。 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该区地表、地下水为低矿化度微酸性水。是农田灌溉的良 好水源。第六章天然建筑材料第 一 节 武都水库 4 3 4 3 4 3 武都水库主体工程设计需用混凝土粗骨料 160×10 m ,混凝土细骨料 120×10 m ,土料 10×10 m ,粘 4 3 4 3 土岩风化料 90 ×10 m ,石料 450×10 m 。本阶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是在水电部五局勘测设计大队于
年期间,所调查的部分成果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厂矿修建与生产用料及能源建设等人类活动频繁,河道内砂砾石 大量开采,储量逐年减少。为此,本阶段在坝区上游 50.5km 至库外 33km 范围内的涪江、邻谷平通河、通口 河沿江两岸选择了十六个砂砾石料产地,四个土料产地,一个粘土岩风化料产生地和三个石料产地进行了 初、详查为主调查工作,其次对少数已作初查的产地,进行了复查工作。现将天然建筑材料分二个方面分述 如下。 一、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基本地质条件 (一)、砂砾石料: 1、产地分布及运距: 水库内阶地不发育,沿河一带漫滩零星分布,无较大砂砾石产地。因此,库内仅在 907 大桥、响岩 坝、柳林子等三个地段有砂砾石料源,其余均在三库外的涪江及邻谷平通河与通口河流域内。 各产地均为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堆积层,分布于涪江、平通河、通口河沿河两岸Ⅰ级阶地及高漫 滩,高出枯水期河面 2-6m,砾石主要成份为花岗岩、闪长岩、灰岩、石英岩、砂岩及硅质岩等,粒径一般 5~80mm 为主,大于 150mm 占 6.77~39.02%,平均为 18.42%,层中砂为中、细粒,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和 岩屑为主,云母少量。调查区内无纯砂产地分布,混凝土细骨料只有筛取砂砾料产地的层中砂,其含砂率一 般在 16~24%之间。各产地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方便。各产地概况详见表 6-1-1。213 砂砾石料产地概况一览表 表 6-1-1 河 流 产地名称 名 称 907 大桥 响岩坝 柳林子 ABC 石家中脊 石家中脊 1# 涪 中渡口 江 中渡口 1# 下中脊 石龙咀 北河渡 1# 北河渡 1# 平 治城 通 大竹园 河 河西 西屏 1# 西屏 2# 杨家壕 通 大渡口 河 口 平均厚度 产地面 2 积(km ) 0.04 0.06 0.20 1.50 0.48 0.50 0.09 1.80 0.11 0.38 0.48 0.48 0.80 0.28 0.27 0.20 0.31 有用层 (m) 1.99 4.46 1.98 2.30 2.78 2.20 1.71 1.58 3.08 0.40 0.38 0.54 0.96 0.44 1.02 0.57 0.51 无用层 (m) 0 0 0 1.10 0 0.60 0 0.90 0 0 0 0 0.76 0 0 0 0 有用层储量 净砾石× 43 10m) 3.41 10.02 37.35 174.15 70.70 41.47 9.15 69.89 9.43 4.16 6.19 5.42 2.96 3.11 6.0 4.57 2.54 净砂× 43 10m) 1.59 2.11 9.85 108.02 19.91 18.02 3.36 20.60 2.31 1.13 1.62 1.31 1.24 0.97 1.76 1.31 0.67 备 注地貌 单元 漫滩 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漫滩 漫滩 高漫滩 一级阶地 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 高漫滩距坝址 距离 (km) 50.5 50 2 3 3 5 5 7 7.5 22 23 23 13 22 32 32 31石 家 中 脊 1# 、 中 渡 口 1# 料 产 地 现 为 河 滩 的 砂 砾 漫滩 33 0.27 0.46 0 5.02 1.63 石 料 场 由表 6-1-1 表明,除柳林子 A、B、C,石家中脊、中渡口、石龙咀运距较近外,其余产地距坝址区运 距甚远。但 907 大桥、响岩坝砂砾石料,可考虑用于九零七所防洪工程用料。 2、砂砾石料储量问题: 本阶段勘察中,砂砾石料调查原则是尽量不占耕地,由于工程需用量大,区内无大料场分布,因此对 石家脊,中渡口两个较大的砂砾石产地按包括人口、房屋、林木、农田耕地占地的料场储量和现为河滩地的 料场储量分别进行勘察,此外,除中脊料场有人口、耕地等外,其它产地均为河滩地料源,不涉及农田耕 地,按运距、有无耕地的产地储量,组合如下表 6-1-2:与运距、占地有关的储量分析表214 表 6-1-2 运距 km 产地 数量 (个) 5 2-7.5 4 2-50.5 -33 16 2 9 / 3处 / / 无 13 处 均无 均无 133.64 462.06 14.59 41.63 82.29 422.25 10.13 25.18 51.35 39.81 4.46 16.45 126.63 385.69 13.42 39.97 35.43 174.14 3.7 11.64 耕地人口林 木 有 无 3处 2处 总储量 水上 水下 ×10 m 405.81 386.94 18.87 净砾石4 3净砂产地名称 石家中脊、中渡 口、柳林子 A、 B、C,下中脊、 石龙咀 柳林子 A、B、 C,石家中脊 1#,中渡口 1#, 石龙咀 见表 6-1-1 907 大桥、响岩 坝 北河渡 1#、2#及 平通河,通口河 中七处产地322.29158.83、砂砾石质量分析 各砂砾料产地共取样 214 组进行筛分和室内试验。各产地试验指标与混凝土用粗、细骨料质量技术要 求对比见表 6-1-3 和表 6-1-4。试验成果表明,粒径大于 150mm 的蛮石含量平均为 18.42%,大者达 39.02%, 在去除超径料后,可作为混凝土用粗骨料料源。各砂砾石料产地层中砂含泥量普遍偏大,部分产地粒度模数 偏小,孔隙率偏大,其余试验指标达到混凝土用细骨料质量技术要求。因此,对含泥量偏大砂料,必须进行 冲洗后使用。 (二)、防渗土料: 本工程所需土料主要用于土石坝心墙及施工围堰防渗体。本阶段调查了四个产地,总储量 259.18× 4 3 10 m 。 1、黄草坪产地:位于坝址上游右岸Ⅰ级阶地(库内淹没区),距坝址约 3km,产地一侧有公路经 过,交通运输方便。产地长约 920m,宽 200~290m,地面较平坦,分布高程 586.06~591.28m,高出枯水期 河水位 5~12m。组成物质为第四系统河流冲积堆积层(alQ4)之粘土或亚粘土,褐黄色,呈塑状,局部含砂量 4 3 较大。有用层平均厚度 2.4m,储量 31.89×10 m ,地表耕植土无用层厚 0.3-0.5m。 2、小河坝产地:位于坝址上游左岸Ⅰ级阶地(库内淹没区),距坝址约 2.5km,产地无公路相通, 可以利用水上运输。产地长约 1020m,宽 190~420m,阶面较平坦,后缘呈台阶状,分布高程 580~598m,高 出枯期河水位 4~15m。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堆积层(alQ4)之亚粘土组成,褐黄色呈塑状,粘粒含量 4 3 一般为 10%~23%,平均值 18.3%。有用层平均厚度 1.9m,储量 46.08×10 m ,无用层为地表耕植土,厚 0.2~0.6m。215 表 6-1-3产地名称 试验指标 项目混凝土粗骨料(砾石)试验指标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表907 大 桥 响 岩 坝 柳 林 子 A 柳 林 子 B 柳 林 子 C 石 家 中 脊 石 家 中 脊 1# 中 渡 口 中 渡 口 1# 下 中 脊 石 龙 咀 北 河 渡 1# 北 河 渡 2# 治 城 大 竹 园 河 西 西 屏 1# 西 屏 2# 杨 家 壕 大 渡 口 质量技 术要求2.6 比重 2.67 2.65 2.65 2.68 2.64 2.64 2.67 2.67 2.69 2.64 2.65 2.64 2.63 2.65 2.63 2.64 2.65 2.65 2.70 5 干松密度 1.85 1.93 1.92 1.88 1.93 ( g/cm )3&2.61.7 1.91 1.90 1.77 1.94 1.81 1.80 1.81 1.75 1.80 1.80 1.81 1.80 8 32. &1.6孔隙率( % )30.65 26.91 27.80 29.70 26.9628.4429.24 33.00 26.74 31.44 31.56 31.70 34.00 31.80 31.82 31.70 33.33 83 0.4&45%吸水率( % )0.49 0.45 3.06 1.58 0.42 0.75 0.46 0.75 0.34 0.72 0.40 0.55 0.52 0.51 0.90 0.52 0.56 0.460.46 7&2.5%针片状颗粒含量 5.40 3.72 3.14 8.66 2.46 (%) 3.13 7.23 2.50 4.84 1.91 3.03 4.54 5.33 10.40 2.34 4.54 2.30 5.982.6 &15% 9 水上软弱颗粒含量 0.10 0.10 (%) 0 0.2 0.1 0.23 0.20 0.32 0.40 0.10 0.11 0.05 0.03 1.80 0.06 0.03 0.04 0.040.0 6&5% 水下 &10%0.3 含泥量( % ) 0.41 0.69 0.37 0.48 0.57 0.62 0.62 0.23 0.80 0.60 0.77 0.34 0.76 0.20 0.60 0.50 0.40 0.40 216 0.92 9水上 &1% 水下 &2% 7.5 粒度模数 7.68 7.72 7.62 7.68 7.61 7.79 7.79 7.55 7.82 7.73 7.43 7.81 7.85 7.85 7.36 7.54 7.70 7.31 7.60 5 ~ 8.30 6.25217 表 6-1-4产地 试验指标 项目 比重 干松密度 ( g/cm ) 孔隙率( % )3混凝土细骨料(砂)试验指标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表907 大 桥 响 岩 坝 柳 林 子 A 2.69 1.45 柳 林 子 B 2.70 1.59 柳 林 子 C 2.68 1.60 石 家 中 脊 2.68 1.52 石 家 中 脊 1# 2.68 1.50 中 渡 口 2.68 1.63 中 渡 口 1# 2.68 1.51 下 中 脊 2.72 1.52 石 龙 咀 2.67 1.43 北 河 渡 1# 2.69 1.45 北 河 渡 2# 2.70 1.31 冶 城 大 竹 园 河 西 西 屏 1# 西 屏 2# 杨 家 壕 大 渡 口 质量技 术要求2.70 2.69 1.52 1.48 43.4 32.70 1.512.71 2.69 2.68 2.69 2.70 2.70 &2.55 1.55 1.49 1.47 1.52 1.47 1.50 44.4 4 &4.545.12 46.03 41.04 40.25 43.00 44.11 39.00 43.71 44.00 46.26 46.10 51.48 44.08 35.10 44.60 45.15 43.50 45.56&40% 水上:云母含量( % ) 0.15 0.03 0.05 0.03 0.03 0.03 0.02 0.09 0.04 0.10 0.07 0.12 0.10 0.03 0.06 0.12 0.09 0.08&1% 水下: &3%含泥量( % ) 0.88 0.33 0.18 0.19 0.17 6.56 0.32 6.98 0.37 8.14 0.34 11.77 16.01 7.91 7.4 8.26 7.79 10.71 11.07 5.29水上: &3% 水下: 5%膨胀率( % ) SO 3 含量( % )2.07 0.373.053.981.971.82 0.011 1 2.75 2.127.551.45 0.0096.601.55 0.015 65.26 0.01044.28 0.016 3 1.586.40 10.80 5.25 4.50 5.42 5.71 4.78 0. 0.009 0.008 0.009 0.00 2 2 7 6 95&5% &1% 2.5-3.5 为宜 0.360.5 为宜 &1% 浅色标 准色0.01 0.023 0.009 0.008 0.012 17 8 9 2.00 8 2.32 0 2.46粒度模数2.71 2.622.822.782.501.582.002.212.69 2.81 2.51 2.97 2.51 2.55平均粒径( mm )0.40 0.370.310.330.340.420.290.420.350.390.330.350.330.350.40 0.42 0.38 0.45 0.38 0.37 0.03 6易溶盐含量( % ) 0.03 7 有机质含量(比 色法)0.047 0.039 0.038 0.390.0380.0190.055 0.041 0.068 0.030.042 0.032 0.032 0.048远浅于标准色 218 3、窦团山产地:位于坝址下游左岸Ⅲ级阶地(坝区下游库外),距坝址约 5km,紧邻窦团山至武都 公路。产地分布高程 569~579m,长约 218m,宽 70~100m,呈长方形。组成物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 层(fglQ2)之粘土,棕黄色,呈可塑~软塑状,含少量钙质结核,粘粒含量一般为 31.7%~45%,平均值为 4 3 41.5%,有用层平均厚度 3.48m,储量 5.01×10 m 。99 年复核时,该产地地表为果园区。 4、善觉寺产地:位于坝址下游左岸Ⅲ级阶地(坝区下游库外),距坝址约 6km,产地有简易公路相 通。产地分布高程 574~579m,长 1800m,宽 600~806m,地表溪沟发育,将产地分为三个山梁,相对高差 5-10m。组成物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fglQ2)之粘土,棕黄色,呈硬塑-软塑状,粘粒含量较 高,一般为 29%-51.2%,平均值为 43.29%。产地以旱地为主,间夹小块水田,无用层厚约 0.5m,有用层厚 4 3 5-8m,储量 176.20×10 m 。99 年对该料场复核时,发现该料场已被砖瓦厂开采,储量所剩无几。 各产地试验成果主要指标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见表 6-1-5。试验成果表明:善觉寺、窦团山二产地粘粒含量 偏高,平均值为 41.5%~42.29%,大者达 45%~51.2%;小河坝、黄草坪二产地土料天然含水量偏大。作为 心墙防渗土料不太适宜,但可作为施工围堰用料。 表 6-1-5 土料产地试验指标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表 产地名称 黄草坪 小河坝 窦团山 善觉寺 试验指标 质量技术要求 粘土 亚粘土 亚粘土 粘土 粘土 项目 粘粒含量(%) 33.23 18.60 18.30 41.50 43.29 14-40%为宜 塑性指数 18.8 14.1 14.3 21.2 19.7 10-20 与最优含水量 天然含水量(%) 22.60 21.62 24.10 20.29 22.70 或塑限近似 最优含水量(%) 20.2 18.2 19.4 20.2 23.2 塑限 18.43 18.70 18.35 22.1 20.4 有机质含量(%) 0.62 0.56 0.42 0.34 0.27 &1% 水溶盐含量(%) 0.030 0.055 0.051 0.037 0.037 &3% 3 天然密度(g/cm ) 1.95 1.93 1.82 2.00 1.95 -5 -5 渗透系数(1×10 cm/s) 0.082 1.105 4.049 0.169 0.701 &1×10 cm/s 三)、粘土岩风化料 鉴于工区内主要土料产地粘粒含量较高,不符合心墙防渗体土质量技术要求,根据 94 年 6 月“江油 咨询会议”的专家意见,开展了对粘土岩风化料的调查研究工作。该工程所需粘土岩风化料,主要用于替代 4 3 粘土料堆石坝心墙防渗体。本次勘察了杜家沟产地一个粘土岩风化料场,其有用层储量 263.0×10 m ,无 4 3 用层体积 21.5×10 m 。 杜家沟产地位于坝址下游左岸库外,紧邻窦团山至武都公路,距坝址约 5.5km,开采运输条件较好。 产地为低山地貌,分布高程 732~800m,长约 860m,宽 380~530m,呈条形山脊,由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 的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少量泥质粉砂岩组成。山脊顶部残存 0.5-2.5m 的粘土夹砾石层,为中更新统 冰水堆积物;山脊两侧基岩裸露,岩性较均一,岩质软弱易风化,局部地段存在全风化,厚 0.3~1m,强风 化带厚 4~8m,弱风化带 5~13m。本次勘察采用探坑取大样 10 组,每组 1.5~1.8 吨,取样方法为刻槽取样 法,试样主要为强风化带物质,次为弱风化及全风化物质。强风化带岩层为中厚层状,网状风化裂隙发育, 岩块浸泡水中后易崩解,探坑开挖的岩块暴露于地表,数天后即易解体且开始成鳞屑状剥离,岩石具抗风化 能力弱之特点。此外 99 年复核时,该产地林木满山,全为柏树。 3 取样试验,粉砂质泥岩干密度为 2.38~2.49g/比重为 2.75~2.77;孔隙率 9.78%~13.77%;湿抗 压强度 5.81Mpa~7.54Mpa。磨片鉴定,岩石中泥质物占 64~71%,主要为隐晶尘状泥质物及鳞片状水云母, 钙质 26~30%,碎屑 1~4%,铁质物 2%。 据坑槽探人工开挖刻槽取样 10 组,粘土岩石渣料平均级配状况为:&60mm 占 14.9%;60~5mm 占 56.9%; &5mm 占 28.2%。自由膨胀率为 21%,膨胀力为 0.037Mpa。抗剪强度:①非饱和和快剪φ =22°7’, c=0.082Mpa;②饱和和固结快剪φ =23°16’,c=0.042Mpa;③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φ =12°24’; c=0.065Mpa。渗透系数为 1.96×10-7cm/s。2-219 产地试验指标与粘土岩风化料(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见表 6-1-6。试验成果表明,该粘土 岩风化料产地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可供使用。 表 6-1-6 粘土岩风化料产地试验指标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表 产地 质量技术要求 备注 项目 试验指标 名称 (防渗体土料) 粘粒含量(%) 31.3 15-40%为宜 塑性指数 13.6 10-20 天然含水量(%) 11.9 与最优含水量近似 最优含水量(%) 13.9 杜 3 3 最大干密度(g/cm ) 1.89 &1.80g/cm 家 塑限 15.4 有机质含量(%) 0.25 &2% 沟 水溶直含量(%) 0.04 &3% 3 天然密度(g/cm ) 2.25 临界坡降 12.46 -7 -5 渗透系数(cm/s) 1.96×10 &1×10 cm/s (四)、石料 4 3 本期在坝址附近 2-4km 范围内勘察了三个石料产地,总储量 2993 ×10 m ,料源丰富,各产地紧邻公 路,交通运输及开采条件较好。现将各产概况分述于下: 1、云板石产地:位于坝址上游右岸黑沟后侧山脊,距坝址约 2km。产地长约 600m,宽 200~300m, 0 分布高程 m,靠河岸为陡崖,基岩裸露,坡角 50~60 、岩性为泥盆系上统唐王寨(D3tn)之灰岩, 厚层状构造,裂隙不甚发育,岩石坚硬致密,强度较高,湿抗压强度 114.2Μ Pa,软化系数 0.87。强、风化 4 3 带厚度 2~3m,弱风化带厚 5~10m,有用层平均厚度 185m,储量
m ,上覆无用层厚度约 3m。 2、望江台产地:位于坝址下游右岸长钢厂 406 车间后侧(相距 150m),山梁为林区,以柏树为主, 距坝址约 3km。产地分布高程 650~830m,长约 610m,宽 180~260m。山梁基岩裸露,河岸为陡崖,由三迭 系下统飞仙关组十铜街组(T1f+t)之白云质灰岩组成,岩石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温抗压强度为 86.3Mpa, 4 3 软化系数 0.83。强风带厚度 2~4m,弱风化带厚 5~10m。有用层平均厚度 100m,储量 782.32×10 m 。 3、挡家垭产地:位于坝址左岸山梁,现为森林防护区,有灌木、杂草,距坝址约 2km。产地分布高 程 760~900m,山梁 基岩裸露,主要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十铜街子组(T1f+t)的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岩石 强度高,湿抗压强度 68.90Mpa,软化系数 0.82,强风化带厚 3~4m,弱风化带厚 6~8m。有用层厚 68m,储 4 3 量 551.27×10 m 。无用层厚 3~5m。 各产地试验指标与石料质量要求对比见表 6-1-7,试验成果表明,石料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质量 较好。 表 6-1-7 石料产地试验指标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表 产地名称 试验指标 项目 湿抗压强度(Mpa) 软化系数 干密度(T/m ) 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换算成 SO3) 二、建材使用与占地相关问题2-2203望江台 85.3 0.83 2.68 0.48云板石 114.2 0.87 2.71 0.44挡家垭 68.90 0.80 2.69 0.43质量技术 要求指标 &40 &0.8 &2.4 &0.5% 本阶段设计拟定了混凝土重力坝和心墙堆石坝两种坝型方案。 4 3 4 3 就混凝土重力坝而言,设计需用粗骨料 160×10 m ,细骨料 120 ×10 m 。而本阶段所调查(含复 4 3 4 3 核)的全部砂砾石产地储量粗骨料仅为 385.69×10 m (为设计需用量 2.41 倍),细骨料 174.14 ×10 m (为设计需用量 1.45 倍)。若考虑运距、涉及占地、搬迁人口、占地中林木赔偿、房屋赔偿问题(附产地 人口、房屋林木、农田调查表 6-1-8),则储量相差甚远。因此,建议使用人工骨料与加大石家中脊产地的水 下开采量相结合的办法弥补粗、细骨料的不足。同时,对使用料场中的超粒径进行粉碎,达到增加料源之目 的。 表 6-1-8 产地名称 石家中脊 中渡口 下中脊 砂砾石产地人口、农田等统计表 2 房屋面积(m ) 林木(亩) 农田(亩) 0 20 84 3 4 3人口 785 785备注 本数据为 99 年 73 月由武 管局协助在武都镇政府收 集。就心墙堆石坝而言,需用土料 10×10 m 、石料 450×10 m 。勘察表明:土料质量技术指标差,不能 用于心墙防渗,仅可作围堰用料;杜家沟粘土岩风化料以试验成果表明,可作防渗土料,三个石料产地之灰 岩均可作堆石料源(或作人工骨料料源),各土、石料产地储量丰富,可供开采。但是,据 99 年复查料场 时查明,杜家沟粘土岩风化料产地为森林防护区,产地中柏树生产良好;同样三个石料产地也为森林防护 区,望乡台石料产地中有柏树,又距长钢 406 车间及准轨铁路较近。档家垭、云板石石料产地均为灌木、杂 草等。第二节西梓干渠天然建筑材料4 3 4 3 4 3西梓干渠工程设计中,需砼粗骨料 15×10 m ,砼细骨料 40×10 m ,条石料 70×10 m 。 本区砂砾石料,分布于梓潼江、涪江、嘉陵江等河流中,共 12 处砂砾石料产地;条石料分布于渠线 附近,有九处产地。现按材料类别分述如下:一、 砂砾石料本期沿穆家坝~安子岩段的梓潼江河段共勘察了九处砂砾石料产地和嘉陵江的西河、涪江有 3 处产 地,各产地均有简易公路与乡村公路、县村公路相接,可通往渠线。除涪江的青东坝、王家嘴 A 和南部的盘 龙砂砾石料产地距渠线为 80~120km 距离外,潼江的砂砾石料产地距渠线 2~12km。 各产地分布于梓潼江或涪江两河的河漫滩上,汛期均被淹没,枯期为水上开采,水下开采(机械化开 采)可按 2.0m 考虑,不占农田,开采和运输条件较好。各产地特征详见表 6-2-1。交通运输条件详见天然建 筑材料产地分布图。2-221 表 6-2-1 河 流 位 置 产地砂砾石料产地特征表地貌 高 于 产 地 (m) 长 460 宽 70~160 170~230 120~220 110~130 200~280 180~270 170~300 170~300 50~120 平均厚度 无用 有用层 有确 层体 取 无用 储量 良用 积 样 层 层 组 4 3 m ×10 m 3 0.25 6 4 3 3 8 4 4 3 0.23 0.18 0.51 0.29 0.17 0.66 0.21 0.20 0 0 0.4 ~ 2.3 1.65 1.95 2.0 1.88 3.17 2.99 3.2 0.7 2.5 2.8 0.5 1.20 4.4 开采 储量 4 3 ×10 m 净砾石 6.7 备枯水位 名称 形态 (m) 1~3倍比 1:0.27层中 注 砂 1.5梓潼江左 岸穆家坝半月形730 柴 坝 长条形 0.5~2.5 520 豢 龙 半月形 1~3 540 金宝 A 长条形 1~3 梓 370 金宝 B 扇 形 1~3 潼 700~750 江 王家嘴 长条形 1~7 530 右 安子岩 A 1~5 510 岩 安子岩 B 1~5 490 安子岩 C 1~3 三台青
东 坝 涪江左岸 射洪王 800 1~3 家嘴 A 梓 潼 江 段 合 计 2000 嘉陵江 盘龙Ⅰ 长条形 1~33.63 26.1 1:0.14 1.54 16.5 1:0.09 2.85 11.1 1:0.25 2.47 15.84 1:0.16 2.60 47.90 1:0.05 7.63 34.9 1:0.22 1.82 27.5 1:0.07 0.84 2.8 1:0.29 0 0 25 3024.5 7.3 16.4 3.8 11.3 2.1 14.9 4.9 46.6 13.0 34.0 9.0 27.3 7.2 3.0 0.4 23.3 28.0 6.7 8.0240~480 9 200~400 10200~400 24 3.86187.0 1.66 142.50137.9 58.1各砂砾石料产地净砾石,净砂储量见表 6-2-2。 本期混凝土用粗、细骨料质量评介见表 6-2-3 与 6-2-4。2-222 表 6-2-2 砂砾 石 储量 名称 × 4 3 10 m 金宝 1.8 11.1 2.13 A 4 金宝 1.8 15.8 2.15 B 6 柴 1.8 26.1 2.12 坝 4 王家 1.8 47.9 2.16 嘴 3 安子 1.8 34.9 2.14 岩A 4 安子 1.8 27.5 2.14 岩B 3 安子 1.8 2.8 2.17 岩C 4 豢 1.8 16.5 2.15 龙 4 穆家 1.8 6.8 2.13 坝 5 盘 1.8 142.5 2.34 龙 2 青东 1.8 25.0 2.09 坝 2 王家 1.8 30.0 2.09 嘴A 2 1.3 6 1.3 9 1.3 9 1.3 9 1.3 5 1.2 3 1.3 3 1.3 9 1.4 6 1.4 2 1.4 7 1.4 7 1.5 6 1.5 7 1.5 7 1.5 7 1.5 6 1.5 8 1.5 7 1.5 6 1.5 8 密 砾 石 干 松天然建筑材料各产地储量计算表度 分 砂 干 松 150 80 级 40 干 20 松 砾 5 石 150 & 砂 ~ 150 80 % 1.6 3 1.6 2 1.6 4 1.6 4 1.6 4 1.6 3 1.6 3 1.6 3 1.6 4 1.6 5 1.5 8 1.5 8 1.65 1.63 1.64 1.65 1.64 1.63 1.63 1.64 1.64 1.64 87. 7 81. 5 81. 6 82. 5 83. 7 12. 3 18. 5 18. 4 17. 5 16. 3 15 9.6 14. 8 15. 0 24. 7 18. 8 18. 8 11. 29. 34.6 18.4 6 6 13. 35. 27.4 15.7 6 4 37. 5.2 28.2 16.7 6 32. 9 33.5 17.8 5 38. 3.7 36.5 17.6 7 25. 2.2 35.3 25.9 6 13. 35. 32.1 14.5 2 9 42. 5.5 27.3 14.4 0 31. 8.2 26.9 17.3 1 27. 3.1 26.7 21.3 1 20. 18. 23.6 18.3 0 1 20. 18. 23.6 18.3 0 12-223百分含 80 ~ 40量 40 ~ 20 20 ~ 5 净 砾 石储 分 净 砂 150 80 40量 级 20 5产地天 然 干g/cm3× 10 m431.63 1.62 1.62 1.62 1.62 1.63 1.62 1.62 1.63 1.575.8 11..3 2.1 1.5 3.8 4.4 2.3 0.7 7.9 14.9 4.5 2.4 6.1 4.7 2.6 1.3 12.3 24.5 7.3 1.5 10.5 7.7 4.6 3.4 7.2 46.6 13.0 4.9 17.1 17.4 9.3 3.7 3.5 34.0 9.0 1.5 14.9 13.9 6.7 1.3 10.8 27.3 7.2 0.7 7.8 10.8 7.8 3.3 4.3 3.0 0.4 0.5 1.2 1.1 0.5 0.11.65 1.63 85 1.63 1.65 1.64 1.64 1.64 1.64 1.67 1.65 1.60 1.65 1.60 1.65 90. 4 85. 2 85. 0 75. 3 81. 2 81. 210.8 16.4 3.8 1.1 7.8 5.0 2.6 2.0 16.5 6.7 1.5 0.6 2.4 2.0 1.3 1.2 43.3 40.5 31.7 33. 522.1 137.9 58.11.4 1.56 7 1.4 1.56 720.0 23.3 6.7 5.8 4.9 6.3 4.8 5.1 20.0 28.0 8.0 6.9 5.9 7.6 5.8 6.2 表 6-2-3 项 平 均 值 产 地 名 称 规范要求质量技术指标 穆 柴 豢 金 金 王 安 安 安 子 子 子 宝 宝 家 岩 岩 岩 家 坝 坝 龙 A B 嘴 A B C 3 6 4 3 3 8 4 4 3 9 10 24 2.63 1.82 30.78 组 T/M3砾 卵 石 质 量 评 价 表目 取 样 比 重 干松 密度 T/M3孔 隙 率 % &45 29.96 29.52 30.1 29.6 28.7 30.51 29.7 30.14 29.67吸 水 率 % &2.5 0.35 0.41 0.4 0.44 0.45 0.43 0.38 0.42 0.36针片状 颗粒 含量 % &15 0 0 0 0 0 0 0 0 0 0 0 8.0软弱 颗粒 含量 % &5含 泥 量 % &1有机物含量粒度 模数硫酸盐及 硫化物含 量 %备 注比色法 6.25 ~ 8.3 7.79 8.03 8.14 7.99 8.04 8.0 8.15 7.78 8.15&2.6 &1.6 2.63 1.85 2.62 1.84 2.63 1.84 2.60 1.84 2.60 1.86 2.63 1.83 2.61 1.84 2.61 1.83 2.62 1.84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0.50.05 0.44 0 0.320.14 0.545 5 0.08 0.41 0.13 0 0 0 0 0.69 0.37 0.35 0.53 0.57三 台 青 车 坝 射 洪 王 家 嘴 A 盘 龙 Ⅰ0.157.16有少许白 活动性骨 色沉淀 料 0.172-224 表 6-2-4 平 项 均 目 值 产 地 名 称 规范要求技术指 标 金宝 A 金宝 B 柴 梓 潼 江 坝 取 样 组 -3 3 6 8 4 4 3 4 3 9 10 24 2.67 &2.55 2.61 2.61 2.61 2.60 2.60 2.61 2.61 2.60 2.61 比 重层中砂质量评价表干 松 密 度 g/cm3孔 隙 率 % &40 47.1 46.7 47.4 46.6 48.1 52.7 49.3 46.64 43.99云 母 含 量 % &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含 泥 量 % &3 17.4 6.4 2.77 5.53 5.9 3.6 9.1 2.65 2.3水 容 盐 含 量 % &1 0.033 0.038 0.024 0.025 0.027 0.032 0.027 2.15 0.029SO 3 含量平均粒 径粒度模 灵敏有机质含量% &1 0.8 0.9 0.5 0. 0.0181&1.5 1.36 1.39 1.39 1.39 1.35 1.23 1.33 1.39 1.46mm 0.36 ~ 0.6 0.29 0.38 0.38 0.30 0.27 0.27 0.27 0.37 0.412.5 ~ 3.5 1.35 2.68 2.58 1.63 1.42 1.40 1.52 2.66 2.77比色法 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 远浅于标准色王家嘴 安子岩 A 安子岩 B 安子岩 C 豢 龙穆家坝 三台青东坝 涪 江 射洪王家嘴 盘龙Ⅰ1.4246.60.071.1有少许 白色沉 淀1.8远浅于标准色2-225 (二) 条石料西梓干渠沿线地段,虽 K1j 与 J3p 地层砂岩广泛分布于不同的高程中,除大新、龙泉寺料场的砂岩湿抗 压强度大于 40Mpa 外,其余各段的砂岩具岩性软弱,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形式差,岩性相变化大、湿抗 压强度在 11.2~27.5Mpa 之间的特点,因此,本工区强度高的砂岩十分贫缺。可用作条石料的砂岩仍很稀 少。本期在渠线沿线两旁共调查了十处条石料产地,其中 7 处为初查,3 处为普查。条石料产地分布情况详 见下表 6-2-5 及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 表 6-2-5 勘察 产地名 精度 称 初查 王家湾 距下游梓潼江倒虹管出口约 3Km。 普查 新房湾 距望空垭隧洞出口 0.5Km。 老鹰石 距老鹰石渡槽进口约 0.5Km。 初查 大 新 距分水岭隧洞进口约 1.2Km。 断 桥 距丘垭隧洞约 8Km。 普查 鹞子岩 距青龙倒虹管约 8Km。 方 地 距海棠湾隧洞 0.1Km。 初查 过岗楼 距渠线 0.1Km。 陈大山 距麻石沟渡槽 1.0Km。 有乡村公路。 有乡村公路。 有乡村公路。 有乡村公路。 备用料场 质量差 推荐料场 推荐料场 有县乡公路相通。 有机耕道相通。 有县级公路相通。 有机耕道通往分水岭隧 洞。 有乡村公路。 推荐料场 备用料场 推荐料场 推荐料场 备用料场条石料产地分布与交通条件表距 水 工 建 筑 物 距 离 交 通 条 件 有乡村公路至进口。 备 注龙泉寺 龙泉寺隧洞旁侧 0.5Km,进口 1.0Km。推荐料场(一)、产地概况 各条石料产地特征,详见表 6-2-6。据表 6-2-5、6-2-6,各产地开采与运输条件较好,但少数产地中 上伏无用体积较大。 根据设计需用大于 30Mpa 砂岩用料的要求,本期对大新料场进行扩大料源的补充调查,将大新料 场分为左岸为 1 区,细分为 A、B 两分区,储量见表 6-2-6;右岸分为 2、3、4 区,2、3、4 区分布高程 4 3 445~452m,有用层厚 3~7m,上伏无用层 1~3m,可沿山体群边和平台区内开采,普查储量为 32.5×10 m 。 据取人工骨料砂岩试验,该砂岩湿抗压强度 69.77Mpa,强度高。区内有乡村公路通向料场,交通方便,可作 为条、块石开采使用。2-226 表 6-2-7西梓干渠石料产地特征表产地 地貌形态 名称 产 相对高 差m 开采条件 长 长条形 长条形 长条形 长条形 长条形 长条形 长条形 陡崖长条 形 陡崖长条 形 长条形 长条形 2~3 8~10 5~8 5~8 12~17 12~17 20 30 10~35 40~60 50~70 一面临空 一面临空 一面临空 一面临空 二面临空 二面临空 二面临空 一面临空 一面临空 二面临空 一面临空 200 150 200 150 449 449 430 420 240 360 760 宽 20 45 15 25 50~70 49 130 210 100 ~ 120 120 ~ 180 100 ~ 140 3.65 2.91 2.29 厚度 m 2 2 2 2.5 1~3 2.8 3.56 地 m 无用 层 有用层 层位 岩层产状 及 岩性变化 无用层 体积 有用 层 储量4 3勘察 精度开采 倍比运距 (km)厚度 m 5.0 4.5 15 15 3~7.0 7.0 6.52 17.99 8.8 20.89 11.53×10 m 层位较稳定, 岩性变化小。 0.8 1.35 0.6 层位稳定,岩 性变化小。 0.94 12.8 7.23 层位较稳定, 厚度变化较 大。 23.7 78.1 4.1 岩层水平,层 位稳定。 10.4 14.8普查 新房湾 初查 老鹰石 鹞子岩 普查 断 桥K1j K1j K1j K1j K1j K1j4-12.0 3.0 4.5 5.61:0.4 1:0.45 1:0.2 1:0.20.5 0.5 8.0 8.0 1.2 1.2 1.0 3.0 0.6 0.8 0.74-11-11-1大 新 2~4 区 大 新1 区 龙泉寺 初 王家湾 查 方 地4-132.36 1:0.4 20.4 39.5 109.3 10 85.9 93.6 1:0.4 1:0.6 1:0.7 1:0.41 1:0.2 1:0.24-1K1jg K1jg3-11-1J3p J3p J3p2过岗楼 陈大山222-227 表 6-2-8 材 料 名 称 层 勘 察 精 度西 梓 干 渠 条石料质量评价表 抗 压 强 度 密度 比重 吸水率 孔隙率 干 g/cm3产地名称 % %湿 Mpa &39.2位软化 系数 &0.8 0.71 0.63 0.7 0.76 0.44 0.56 0.70取样组 数备注石料质量技术要求 龙泉寺 王家湾 条 石 料 J3P2&2.4 2.61 2.36 2.50 2.63 2.25 2.13 2.17 2.70 2.70 2.70 2.68 2.69 2.67 2.66 1.31 5.48 3.01 0.65 7.28 9.48 8.38 3.39 12.59 7.41 1.36 16.48 20.22 18.29 85.5 44.2 32.2 86.8 18.2 24.3 24.060.7 27.8 22.2 65.8 8.0 13.7 16.86 3 2 3 3 3 3 方地条石 料强度 低,建议 不采用。K1j K1j4-1初老鹰石 大 新5-1查方 地 过岗楼 陈大山2-228 (三)、质量评价 条石料质量评价详见表 2-6-2-7,表中密度、湿抗压强度指标除龙泉寺、大新条石料产地符合规程要 求的质量技术指标外,其余指标都偏低,此外,王家湾、过岗楼、陈大山等三处条石料产地湿抗压为 13.7~ 16.8~27.8Mpa,软化系数 0.56~0.70。请水工设计酌情使用。 (四)、储量 4 3 4 3 本期初(普)查条石料储量共 407.06×10 m ,包括备用料产地 3 处储量 12.1×10 m 。方地条石料储 4 3 量 10×10 m ,砂岩湿抗压为 8.0Mpa,不能使用。龙泉寺、大新石料产地中砂岩强度高,质量好,储量共 4 3 4 3 92.26×10 m ;余下产地中砂岩湿抗压强度在 13.7~27.8Mpa 之间,储量为 304.8×10 m ,低强度砂岩储量 供设计酌情使用。第三节 金峰水库天然建筑材料金峰水库大坝设计中初拟为泥岩心墙石渣坝、泥岩斜墙石渣坝、砂岩石渣均质坝三种坝型,根据设计要 求,对上述三种上坝材料,进行了详、普查精度的勘察与试验工作。各种天然建筑材料设计需用量与勘察储 量见表 6-3-1。 表 6-3-1 建材名称 泥岩防渗料 砂岩石 渣 料 砂岩堆石 料 排水带用料 反滤过渡料 堆石棱体 土 料各种天然建筑材料设计需用量与勘察储量一览表设计需用量 4 3 ×10 m 60 364 21 14 1.5 1.0 勘察精 度 初查 普查 初查 初查 初查 初查 勘察储量 4 3 ×10 m 805.15 .5 20.4 6.75 倍 比 13.42 2.99 1.55 1.31 6.5 备注 砂岩堆 石料仅 在大新 采取。一 、 泥岩防渗料本次调查的泥岩防渗料为粉砂质泥岩,根据由近及远,先库内后库外的原则,先在库内选择了鳄鱼寨, 炮台嘴 1 号,炮台嘴 2 号、下坝址的左、右岸为初查料场,坝下游库外金玉包,十二亩,元上湾和光中的天 马山作为普查料场,各料场分布及储量基本概况见表 6-3-2。2-229 表 6-3-2产地名称 勘 察 精 度 岩性各类料场基本概况一览表产地高 程 (m )503~613 410~450 420~450产地面 积 2 (Km )0.26 0.15 0.11 0.11 0.09 0.12厚度(m) 有用层无用层有用层 储量 3 (万 m ).2 59.6 59.44 125.91 15.01 59 28 24 29 56 243 63 75.22 25.87 45.89 18.72无用 层体 积 3 (m )148. 74 44.8 9 29.2 7 23.9 1 64.3 5 7.93 40 23 15 34 49 23.8 28.5 8 44.2 8 40.1 5 6.24备注鳄鱼寨山 鳄鱼寨 A 鳄鱼寨 B 鳄鱼寨 C 炮台嘴 1# 炮台嘴 2# 下坝址左岸 下坝址右岸 金玉包 十二亩 元上湾 天马山 方山寨 A 方山寨 B 方山寨 C 方山寨 D 塔子包 初 查 普 查 普 查砂岩32~51 4.29~11. 37 4.0~7.87 4.61~6.0 2 5.45~12. 27 11.9~19. 2 6~10 5~8 9.3~14.9 7.5~8 8.5~125~13 1.57~2. 99 1.8~2.1 1.55~1. 59 5.19~6. 37 6.31~10 .1 4.5~6.5 3~6.5 7~8 8~9 7~10 6.4~15. 5 8~10 10~20.7 16~18 3~4420~450 粉 砂 质 泥 岩 415~470 410~475 410~460 410~460 405~455 405~460 405~460 640~700 590~638 594~638 592~638 590~635 602~625详 查砂岩0.102 0.017 0.03 0.02 0.01 0.0125.2~33 25~27 5.1~8.5 15~20 6~8无用层为粉砂 质泥岩,可做 防渗料。泥岩防渗料据取大样试验表明:比重 2.69,干密度 2.07g/m3,CU=30°,CD=30°,K=6.0×10 可以作为 防渗材料。 二、 土料 土料产地位于库内长坝子沟,距下坝址约 200m,为一长条状,地面高程 411~415m,地形平坦,为第四 系坡积洪积堆积层,总厚度 10~14m,该堆积层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厚 2~2.5m,中部为亚砂土局部夹淤泥 质粘土,下部为粉细砂层。 产地有用层为上部褐黄色亚粘土,平均厚度 1.7m,无用层为上部耕植土,厚度 0.5m。储量计算采用平 行断面法,平均厚度法校核,经计算有用层与无用层之比约 1:0。3。 该产地为一冲沟地形,产地平坦,有公路直通坝区,运输条件方便。产地试验成果与《规程》枝术质量 指标对比表见表 6-2-3 。-42-230 表 6-3-3 项目 粘粒含量(%) 塑性指数(%)土料试验指与《规程》质量指标对比表 试验值 25.7 15.3 3.96×10-5 0.4913 技术要求 15~40 10~20 辗压后小于 1×10-4 <1 &3 20.93 18.7 7.4 &7 最好与最优含水量接 近 评价 合格渗透系数(cm/s) 有机质含量(%) 易溶盐含量(%) 天然含水量(%) 最优含水量(%) PH 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质量技术要求,可以作为防渗材料。 三、 砂岩石渣料 本阶段设计所需砂岩石渣料 264×10-4m3,料场分布在库内的鳄鱼寨山和方山寨 A、B、C、D 区,鳄鱼 寨山植被发育为林区,以地表测绘为主,方山寨、金口垭为阶状平台地形,则进行了地表地质和钻探工作。 两处产地为白垩系下统剑门关组 K1j4 5 岩组的砂岩与粉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砂岩,具钙泥质胶结, 细~粉粒结构,孔隙式胶结形式,岩相变化大,岩石强度低的特点,但砂岩单层厚度一般在 30~51m(除 C、 D 区外)。料场内地表为土层,一般厚度 0.5~3.5m,下伏基岩为粉砂质泥岩,在此之下为砂岩。经查明两处 产地基本情况见表 6-2-2。方山寨砂岩样试验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油有什么好玩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