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汇4小时21均线交易上一个小时四个小时在哪注意这个时间到了吗

上班炒汇两不误?一个业余外汇交易者的24小时
上班炒汇两不误?一个业余外汇交易者的24小时
有一项粗略的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外汇交易的投资者中,有近60%的人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上班族由于白天需要上班,不能时时刻刻的盯盘,因此上班族炒外汇的方法和全职炒外汇的方法是不同的。那么上班族,怎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交易策略呢?其实,作为上班族,并不需要像职业交易员一样,整日地坐在行情图表前尝试捕捉每一次非常小的市场波动。每天花费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交易,也可以做到稳定盈利。1、上班族的日内交易怎么做?我们知道,外汇市场每天早上在亚太市场开盘,在纽约时间下午5点(北京时间凌晨4点)收盘。作为上班族,你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收盘价和日线图。无论是在1小时、4小时还是日间的交易期间内,收盘价为我们反映了多空双方谁赢得了胜利。而日线图汇总了一天当中发生的所有波动,并且在纽约市场收盘时告诉我们最后的结果。这时候,有可能正好产生了一个入场信号,这时候只要收盘后分析一下行情图表,快速扫描市场,看看有没有入场的信号出现,连30分钟都用不了。2、上班时你真正错过了机会吗?很多交易者会说,如果主要关注4小时图或日线图,错过了15分钟或更小级别的建仓信号怎么办。事实上,也许你确实错过了一些小周期图中的入场机会,但这并非坏事。要知道,在更小周期的行情图中会有更多的“噪音”和无意义的价格波动。所以,你真的认为如果你忽略掉这些小的交易周期你会错过什么大的行情?不,其实你真正错过的只有盯盘的压力、过度交易和亏损,所有人都知道错过这些是好事。交易者的这种错过信号的感觉,仅仅是来自于贪婪、恐惧和时刻处于市场中的存在感需求。日常工作是对过度交易和过度分析市场最好的缓解,它可以帮助你在市场中保持纪律性和忍耐,为你提供需要确立成功的交易心态才能获得的稳定的盈利。当你工作的时候,市场是离你渐行渐远的,这时候市场上发生的大多数事情都是无意义的和对你而言不必看到的,工作中的你正好可以避免被这些变化无常的日内价格波动所干扰。3、上班族要有怎样的交易心态?事实求是地说,大多数人的交易方法太多了,他们交易时的心态也往往会随之变得毫无章法、心烦意乱,这种毫不可取、事与愿违的循环使你做得越多,错得越远。事实上,你越是坐在行情图表前,搜索着一个个交易,想象着一个个开仓入市的理由,你就越有可能根据几率较低的交易信号入场。一旦你开始了一笔没什么把握的交易,你在本质上就像点燃了头脑中的一根导线,拉开了一个自我循环、不断成长的情绪化交易错误的水闸,事情会一直越变越糟,直到你决定用逻辑或清醒思考来有意识地介入中止这个趋势,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对很多人来说这非常难。如果你能每天只看两次盘,每次只有30分钟,大多数过度的交易或错误的交易心态都将被有效排除。如此,不仅仅由于关注更大的时间周期,从而获得了更有关联和重要的观察市场的视角,还能建立一个清晰、质朴的心理环境,这是长期交易获得成功的必要因素。4、一个业余外汇交易者的24小时如何将工作和交易完美地结合呢?记住,作为上班族?你每天只需要30分钟到1小时就可以有效地分析市场,参与交易。上午8点–在你早晨起床、淋浴、吃早饭以后简要的扫描一下市场。你要仔细看看在你睡觉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看看你最关注的市场的价格行为对关键的支撑阻力位做出了什么反应,在趋势线上是否出现了入场机会。如果市场上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信息,在关键的支撑阻力位或趋势线也没有明确信号,那就关闭行情图表开始工作吧。上午9点到下午5点–工作、生意、健身及其他每天的事情。晚上7点–下班回家吃过晚饭感到舒适后,你可以重复早晨做的事情,用20到30分钟的时间检索4小时图和日线图,仔细看看工作期间的市场价格变化。关键的支撑阻力位或趋势线上出现了什么明显的信号吗?再来一次,我们要做的和早晨一样,集中注意力在4小时图和日线图上看看你最关注的市场的价格变化,找找有效信号。这就是白天工作晚上炒汇的上班族的一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天早上及时发布最新的财务信息,原创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从周一早晨>周六早晨,不停的变化.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是的,但限于电话和网络交易,柜台交易不是.           
----(北京时间)周一8:00到周六5:00连续不断.
现汇买入价:如你帐上有100(美、欧、奥等自由货币)现汇,你把它卖给银行,银行用买入价收你的现汇,这就是现汇买入价。
现汇是指从国外银行以电汇、汇票等方式通过银...
固定汇率制度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现实汇率水平受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
固定汇率制是指在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
(1)可以采取松的财政政策。削减税收和调整公共支出,即为松的财政政策,其目的是保持工商企业的活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2)实行高利率即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
答: 求各位高手帮忙看看,都备孕了几个月都没有怀上呀,这是哪里的问题呀?
答: 理财:各大银行均有外汇理财产品销售,可到网点详细咨询。
投资:到商业银行或者外汇交易商处开个交易账户,炒外汇。
答: 理财:各大银行均有外汇理财产品销售,可到网点详细咨询。
投资:到商业银行或者外汇交易商处开个交易账户,炒外汇。
答: 理财:各大银行均有外汇理财产品销售,可到网点详细咨询。
投资:到商业银行或者外汇交易商处开个交易账户,炒外汇。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外汇交易:四小时图和一小时图结合分析介绍
  K线图又称蜡烛图、日本线、阴阳线、棒线等,常用说法是“K线”。因其标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人们把它引入股票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中,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证券市场。其在实战研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即时把握多空力量转化即市场变化直接根本所在。  如何把4小时K线图和1小时K线图的结合起来使用,冒较小的风险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一般情况下,信号形成所用时间越长,该信号出现后所影响的时间范围越广。具体来说就是,4小时图上形成的买卖信号所作用时间,要长于1小时图上所形成的买卖信号所作用的时间。而1小时图上所形成的信号更加立竿见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面4小时图形上,美元兑的MACD指标先形成了一个顶背离(图上黑线所标)。顶背离的出现预示着行情的下跌,这是第一个做空信号。  
  但是我们并不建议做短线的投资者在这时入场做空美元,因为按照4小时图上出现的信号下单很容易打掉短线投资者的止损。虽然利润很大但是万一判断失误所带来的亏损也是很大的。那么我们短线投资者在什么时候做空美元呢?
  我们可以在4小时图上出现做空信号之后,寻找1小时的图上是不是也出现了做空信号。我们从图上可以观察到这次美元兑日元的下跌之前,小时图上也已经出现了两个做空信号。第一个是小时图上的MACD的背离(图上绿线所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空信号。当然如果投资者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我们可以等到美元兑日元突破三角形整理区间后做空,因为一旦突破下跌了一个整理区间之后,就会展开一次更大规模的下跌,这是第二个卖出信号。我们可以在美元兑日元跌破图上蓝色支撑线时做空美元兑日元。把4小时图和1小时图结合起来看,这样我们就可以冒较小的风险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也正是所有投资者所希望的。
外汇区间震荡图的操作(4小时图)
  图为英镑兑美元4小时K线图,日期为2月22日至3月22日。
  区间震荡图形是中出现几率超过1/3的技术形态。其实在所有的走势图中无非就有三种情况,即上行、下行和横盘震荡!
  当一个时期的汇价出现横盘震荡的时候,这也就是我们很多人在说的滥市,也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参与的行情。其实它的规律很简单,你在这样的行情中,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区间,就是汇价震荡的区间。如上图,就用三条平行线画出了这段时间来的震荡区间。这三条线中每两条线都互为构成了一个区间,其实区间的确定是根据多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低点和高点的连线来确定的。在这一条线上的点数越多,它的支撑以及阻力的作用就更为强烈。同理突破它后的走势也会较为迅猛。但当你确认这是一个震荡行情时,你就要按震荡的走势去操作。也就是上涨到区间顶部时卖出,下跌到区间低部时买进,在区间外放好止损即可。
  上图的英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区间震荡,画有黄色箭头的地方就是多处密集成交区,也是他们帮助我们找到了区间的位置。当找到区间线后,我们就按此箱体操作,直到其突破为止。【外汇交易:四小时图和一小时图结合分析介绍】更新于 21:26:35查看: 46948|回复: 37
整理------来点不一样的话题,说些不一样的观点(长篇)-
整理------来点不一样的话题,说些不一样的观点(长篇)-
浏览:<font color="#FF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拾起散落一地的记忆
写在开篇的废话
谁写东西都弄个前言,我呢.....也不好免俗。其实前言都是废话,你不看也罢。 当然你如果愿意看更好,至少你知道我后面的话题合不合你的胃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真没错。一直想写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千头万绪,想说的太多,慢慢来吧,说到哪儿算哪儿,想起啥就写啥。也不刻意去组织章节段落了,没啥理由,就是懒。
我是一个IT从业者,写软件的,写金融分析软件的,现在流行叫程序猿。在金融分析软件这个领域干了十多年,为几家公司开发过多款产品,其中有两款产品在市场上知名度比较大,我就不点明是哪两家公司了,免得麻烦。
同时我也是一个股民,九六年就开始玩股票,算来也是十余年了,多少有点心得:其一是发明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在2007年之后改变了国内证券软件界,我也不说是啥了,说出来估计没人相信;其二是发现了市场的的某些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简单的规则,可以借由这些规则对市场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这两样东西打算在以后的《市场微观交易》和《市场微观结构》中讲述,我期望也相信这两样东西能给你带来认知市场的新视角。
既然那么重要的东西放在后面讲,那《一个开发者眼中的市场》讲什么?大致有这两项主要内容:1、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市场分析方法进行反思;2、对分析软件的数据和功能设计进行解析;第二项内容可能比较晦涩,我尽量用通俗的词语来说明。总之希望能通过这个系列帮你拨云见日。
开篇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系列的文章适合你看吗?
如果你是一个初入市场的淘金者,股票是啥还没闹明白,我的建议是——别浪费时间了,最好也不要涉足股市或其他金融市场。如果你一定要玩,那好,先看看我的文章吧,我不能保证你在市场中赚到钱,但至少能避免你被骗子蒙了。注意,名利场上骗子多了,傻子基本不够用。
如果你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了五、六年,但是面对市场和软件还有很多不明确的认识,这系列文章估计还是适合你的。我不预设话题,有兴趣跟我聊的,你可以留言。
如果你早已是得道高人(对不起,该称“您”),能上马安天下、提笔定乾坤,那还有很多大事等着您做,比如维护世界和平,赶紧!
作为一个软件设计和开发者,我的视点跟所谓市场专业人员写文章的视点多少有些差异,期望这些差异能带给你更全面更完整的思维。好了,废话不多说。
反思系列之一:反思K线形成机制
K线大家司空见惯了,玩股票的要不知道啥叫K线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咱们就从这个最简单最常见的东西说起。
既然是反思,那就必然要肯定一些东西,也要否定一些东西。
首先要肯定的是K线作为一种数据记录方式的价值,仅此而已。具备与之相同功能的还有美国线。你可能还知道一些其他数据记录方式,比如收盘价线、宝塔线、XO线等等,这些都不在我的讨论之列,为什么?因为它们不够完整,比如收盘价线丢失了最高最低价,宝塔线和XO线丢失了部分时间信息。我尽量做到措词准确,比如上一句“丢失了部分时间信息”,而不是说成“丢失了时间信息”。
炒股跟破案差不多,我们需要尽可能完整、详实的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K线是一种相对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价格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数据。相对比较完整是指相对于其他几种数据记录方式而言,其实K线也丢失了大量的细节信息。我们目前能够得到的最完整数据是证券交易所发送的原始数据,就是level 1 和 level 2 数据。沪深证券交易所大约5到6秒会发送一个数据包,期货交易所发送数据包的频率一般更高一些。如果不特别说明,我后面说的都是针对沪深证券交易所而言。这个数据包是交易所的交易撮合主机当前时刻所有交易品种的部分报价快照表和上一时刻到当前时刻内成交汇总数据。我习惯把这种数据叫做行情回报数据。把行情回报数据删除掉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再呈现出来就是大家常说的“分笔数据”。行情回报数据空间占用量非常巨大,如果完整记录下来那么沪深证券交易所一天的交易数据就达到数百兆字节,这给数据传输和存储带来高昂的成本。另外原始数据里夹杂了大量对走势研判无用的“噪音交易”信息,我们有必要过滤掉这些无用信息,过滤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原始数据汇总成K线数据。当然行情回报数据中也包含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个我们留待《市场微观交易》里再细说。
交易所并不直接发送K线数据,K线数据是各软件开发商依据自定的规则产生的。注意,是软件开发商自定的规则!所以当你用不同的软件查看同一个交易品种日线以下周期的K线走势图时会发现几乎找不出两个软件的数据是完全一致的。这主要是数据采集的技术问题导致,有些软件商是定时采集,还有些是通过监控数据接收程序的磁盘文件变动来采集。不同的采集方式会造成产生的K线数据出现差异,别说不同的采集软件,哪怕同一款软件,在不同的机器上采集的K线都可能出现微小的差异。数据周期越小,差异越大,就以一分钟K线举例:一台服务器由于本机时间比另一台服务器早了1秒,它采集到的假如是一根光头阳线,紧接着一笔抛单把价格拉回到一分钟前的水平,那么后一台服务器采集到的就是一个┷型K线。学过K线分析法的人都知道光头阳线与倒T型含义是完全不同的。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纠结:以哪一个为准呢?
也许你会想:那我不用日线以下周期数据总可以吧?就国内的证券和期货市场而言,我们确实能够比较准确地采集到K日线,因为交易所发送的原始数据中带有全天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最新价,一个交易日最后一笔数据的最新价就是收盘价。但如果你要看外盘,尤其是二十四小时连续交易的品种,比如外汇、黄金或其他国际大宗商品期货的K线,那么数据采集时间点问题造成差异又会困扰你。我们以品种“纽约黄金连续合约”的走势为例,分别从两款不同的软件上截取了日至6月21日的日K线图: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多少处不同?看看倒数(从右往左)第一根,左图的下影线几乎看不见,右图则比较明显,再看倒数第二根,左图的下影线与实体部分比例远大于右图吧?!你可能觉得差别还不算太大,那么阴阳颠倒呢?看看正数第二根和倒数第四根。
前几天逛论坛看见某“高手”教诲新人的语录:“K线就是市场语言,关键是你能不能读懂!”。“高手”一般都这模样,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而且不解释。呵呵,实在不想打击谁,但要我说,就算是语言那也是胡言乱语。并且还不是市场直接对你说的,是通过软件转达的,软件这个小秘书在转告的时候添油加醋了。既然单根K线不能准确传达市场信息,那么多K线组合的市场含义也就无从谈起。江湖上流传多年的招式:“叠叠炮”、“乌云盖顶”、“孕育线”、“启明星”.....是不是都有点扯淡?
你可能会有疑问:如果K线不能准确传达市场信息,那为什么拐点附近经常出现带长长上下引线的“十字星”、“锤头”?这个问题其实是价格波动周期变短引起的,以后我们在《市场微观结构》里再细说。
摧毁了你对K线体系的信仰?没关系,以后我会帮你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其实你不需要关心那几根K线到底是阴还是阳,也没必要管引线与实体长短的比例,甚至不需要关心开盘价收盘价,只要软件生成K线的时间片是准确的,最高最低价是准确的,能保证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没被打乱就是合格的。不幸的是,市面上多数的证券软件在画日线以下周期K线时,空间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时间少有几个正确的,K线没画到对应的时间点上去。
说得差不多了,总结一下: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
反思系列之二:彻底否定K线分析法
如果从软件实现机制上否定K线的市场含义还不能说服你,那我们来看看实际应用中这一方法带来的荒谬结论。就以比较常见的“黄昏之星”为例,看图:
这是上证指数的日K线走势图,图中最高价那天是日,当日成交量创下历史新高。图上最后三天的K线组合算是比较标准的“黄昏之星”,结合天量的成交额,按“黄昏之星”的定义,这是一个强烈的趋势反转信号,果真如此?继续看图:
第二个图中左边三根K线正是第一个图右边那三根K线。严格意义上的“黄昏之星”不太好找,好不容易找出一个还是个失败的例子。如果按不太严格的标准找,例子就比较多了,初步统计的结果是失败的例子多于成功的例子。反过来,“启明星”也叫“早晨之星”的验证结果与“黄昏之星”差不多。限于篇幅,不再贴图说明。
或许换一种论证方式能让你更明白。我截取上证指数12个顶部的K线组合,三根K线一组,每个顶部之后的回落幅度不少于百分之十,我们来看看这些组合是啥模样:
从图中可以一个结论:顶部可以是任意K线组合!好了,问题来了,这些组合在股价上升途中的随处可见,岂不是哪个地方看起来都像顶部?。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当年在学医的时候,看到课本上关于恶性肿瘤(俗称癌症)的病症描述,几乎每个同学都觉得自己可能长了恶性肿瘤。
不过有一点不能否认,即长上下引线在顶部、底部和调整区出现的概率高一些,而光头阴阳线在走势中段相对多一些,我们来看看这个现象的成因。由于实际股价波动较乱,不适合讲解,我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两段正弦波做例子。股价波动其实可以看作是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多个正弦波叠加,有兴趣的可以参考“离散傅立叶变换”。
图上垂直方向是价格、水平方向是时间,两根竖线之间的时间我们假定为一天。很明显,第一个图的波动频率高,一天内刚好形成一个完整波形,在日K线上看就是一根“十字星”,第二个图由于频率低,需要两天半才能完成一个波形,在日K线上呈现的是没有上下引线的光头阳线。真实的价格波动当然远比这个例子复杂,大级别的波动上还叠加了无数的小波动,且在外部力的作用下随时可能改变频率。之所以在拐点区和调整区上下引线较多,正是反作用力导致波动频率加快的结果。你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把调整与拐点分辨出来。
本篇该结束了,终结一下:K线只是波的外在表象,不过这个波很复杂的,而且不连续。
反思系列之三:指标概论
阅读提示:本节内容比较晦涩,看不明白没有关系,可以跳过本节。
要把指标说清楚不是件容易的事,弄不好惹一堆骂,尤其是信奉指标而又缺少思辨能力的人。为谨慎起见,我需要先对指标做一个分类,分门别类才好下定论:哪些应该肯定、哪些可以否定?如何从机理上理解指标、又如何正确运用指标?
严格说,指标是个数学模型。按数据截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指标,通俗说就是对单一交易品种的时间序列进行数学模型变换,这是最常见的一类。你在查看一只股票的时候,叠加显示在K线图上或者K线图下方的各种曲线、柱线等都属于纵向指标;第二类是横向指标,就是对所有交易品种同一时刻的数据快照进行模型变换。纵向指标揭示的是变化过程,横向指标揭示的是强弱对比。把横向指标按时间序列化之后也成了纵向指标,不过这时候指标反映的是群体变化过程,比如指数走势图就是一个横向统计的纵向指标。当然你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对指标进行分类。
我们暂且把基于时间序列化的交易数据用传统数学方法进行变换之后的数据叫做狭义指标。狭义指标可能是大家见得最多的一类,因为历史比较悠久,影响面也很广。超出侠义指标范围的都可以算作广义指标,包括引入的新数据,比如每周开户数、股东账户总数、物价指数等等;或者能够用软件描述的新思想、新方法。
继续之前先做个铺垫:在反思系列第一篇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炒股跟破案差不多,我们需要尽可能完整、详实的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破案大家都知道,需要足够证据。什么叫“足够”?足够指的是信息的“面”,如果一百条线索都是关于案犯上衣的描述,那意味着九十九条是没有价值的。一条线索与其他已知线索之间关联越少,那么这条的价值越高。如果完全没有关联,我们把这种情况叫“正交”,“正交”严格定义是一个数据集在另一个数据集上的投影为零,也就是说数据集与数据集夹角为90度,比如平面坐标系的Y轴与X轴的关系。上衣与裤子之间没有关联,那么这就是两条独立线索,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甄别了。首先要肯定对广义指标的探索过程非常有意义。但是在新思想新方法层面,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具里程碑意义的学术成果。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市场呈现出很强的混沌特性,而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工具能对混沌进行建模,能够仰仗的恐怕只有概率,概率是个好东西,对一切不确定的状态都适用。分形也许是解开谜底的钥匙,但谜底一旦解开,潘多拉盒子就打开了,这会使得市场调节机制失效。我宁愿找不到这把钥匙,或者找到钥匙的人永远不要公开。至于引入新数据倒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困境是引入的新数据成为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点,把这些新知识点衔接起来成为知识面并融入到既有知识体系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就如同破案中各个孤立证据不能串成证据链是不能被采信的。
狭义指标从变换方式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绝对值挂钩的俗称“趋势指标”,比如移动平均线;另一类是与相对值挂钩的“震荡指标”,“震荡指标”的极值范围有开放的也有封闭的,常见的MACD属于开放区间震荡指标,KDJ属于封闭区间震荡指标。
对狭义指标的市场含义我基本持否定态度,原因是它没有超出价格本身的含义,甚至扭曲了价格的含义。不要急着反驳,我们慢慢剖析。先看“趋势指标”家族里经典的移动平均线(后简称均线)。暂且不论均线的数学含义,我们看看它跟价格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正交。均线如同价格曲线的影子,如果你把均线的时间长度设为一,那么这条均线就与收盘价重合了。对于经验丰富的人来说,看到价格走势图就能想象到均线的大致模样,同样看到均线也大概能推出价格曲线的模样。显然均线与价格曲线之间不是正交关系,不是两条独立线索,我们取价格进行分析比取均线更好,因为价格信息量更大,也更准确。两张疑犯脸部的照片,一张清晰一张只有轮廓,你作为侦探该用哪一张?
估计有人看到这里会急了:我用均线能很好地盈利,该怎么解释?!这有两个层面的解释,首先一张只有轮廓的照片也是线索;第二个层面是你把分析与操作混为一谈了,分析应该是具备预测性的,即对未来可能的情况进行预判并制定对策;而操作是条件触发之后机械性执行的一个流程。即便你不使用趋势指标,简单制定一个规则也能很好盈利,比如当价格持续下跌1个月,之后从最低价上升10%就进场,当盈利超过10%或价格回到你的买入价就出局。想得到更好的收益,那么只需要再细化一下这个规则就可以了。
再看看“震荡指标”,很显然,我们要从价格曲线估算出震荡指标是有点难度的,即便你有着丰富的看盘经验;反过来要从震荡指标推导出价格曲线几乎不可能。因此震荡指标作为独立线索的效果要好于趋势指标,尤其是封闭区间震荡指标的极值,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手容易犯的错误是对狭义指标进行过渡的解读。老手容易犯的错误是对狭义指标进行过渡的挖掘。无论你怎么变,只要原料数据没变,得到的结果都不会超越价格本身。限于篇幅,正确运用指标的内容留待后续的章节《高手揭秘》中详解。
反思系列之四:分析的泥潭
阅读提示:本章承接上一章,看不明白也不必纠结,但看的时候请仔细,毕竟不是小说,我用两天写完的东西你两分钟看完会是什么情况?
分析方法门类繁杂,流派众多,不好一概而论,大体上分两派,基本面派与技术面派。只要不是闭着眼睛或逼着眼睛追谁他人炒股的人,大概都了解一些这样那样的分析方法,或分析宏观经济、或分析财报、或研究指标、或猜测主力、或画线.....不一而足。基本面派与技术面派的论战从来没有停歇过,大派里各支派的纷争也不曾间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我说都有理,这不是在和稀泥,胜者为王嘛。
重温“瞎子摸象”这个寓言:摸到象鼻子的说大象是水管,摸到象腿的说是柱子,摸到象肚子的说是一堵墙。如果你不是瞎子,你当然知道瞎子们都错了,但如果你也是瞎子呢?不幸的是,就市场而言,我们都是瞎子,高手低手的差别仅仅是摸到的范围不同。
瞎子与瞎子的辩论自然不会有胜负,基本面派有巴菲特、彼得·林奇这样极富说服力的成功案例,但是也有国内公募基金2011年全体亏损这样的反面教材(公募基金几乎都是研究基本面的)。技术派的成功案例也数不胜数,远的就不提了,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大奖章基金、如世界规模最大的投资公司——骑士交易公司。这两家均使用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化交易。大奖章基金的年均收益率据说比巴菲特高十个百分点,而骑士公司的自动交易系统在日把道琼斯工业指数瞬间砸下近千点,大型电视纪录片《华尔街》对此事有过调查。
成功人物犹如灯塔屹立在那里,但是道路在哪里? 经常看到“投资艺术”这样的言论,投资是艺术吗?艺术意味着随机、粗放、不可控,技术刚好相反。我不否认投资有艺术的成分,但是反对把投资过程中的艺术范围扩大化,而是应该尽可能去除艺术成分。艺术与技术没有明显界限,艺术转换成技术的途径无非就是把尽可能多的不确定因素量化。不确定并非随机,而是你尚未准确把握的事物,即便随机因素,也可以通过概率量化。前面说的两家用利用计算机进行交易的企业就是这么做的,计算机可不懂什么艺术。
各种各样的分析理论、思路、方法汇集在一起就像个大泥潭,陷进去不容易拔出来。如果你还没有挣脱过度解读和过度挖掘的束缚,那就不可能跳出这个泥潭。我们看看什么叫过度解读和过度挖掘。基本面分析我不在行,就不胡说八道了,免得误了各位,另外话题范围也不能太广,否则思路跳跃过大,不利于逻辑展开,就以最常见的移动平均线为例加以说明。
先看看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原理,示例为5日收盘价均线:第五日的值为(C1+C2+C3+C4+C5)÷5(C为收盘价,Cn等为第n日的收盘价);第六日的值为(C2+C3+C4+C5+C6)÷5;以此类推计算出所有对应日期的值,再把这些值连接成曲线成了均线。从计算公式看均线的数学意义很简单,就是按一个固定时间段切片再平均,这就意味着价格始终在围绕均线波动。你可以做这样一个测试:写一个公式:C—MA(C,N) ,N是时间段参数,设定在1到300之间调节,然后找一个上市时间很久的品种,比如上证指数,调整N的值,看看价格与均线的差值是不是始终均匀分布在零轴上下?结果当然是均匀分布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坚持按照股价穿越某条均线来买卖,随着时间增长收益趋近于零,除非市场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
从上例看,收益基本就是随机的,学院派大多也持这样的观点,所以他们推崇投资组合,有兴趣可以参看《战胜随机市场》这本书。其实我们常见的经典指标大多脱胎于经济学里的数学工具(不包括软件商自创的“神乎其神”的那一类)。限于数学工具的描述能力,这些指标多数是把时间等分切片以便考察价格,这个出发点可能错了,至少我持怀疑态度。如果我们不把时间切片,而是看作一个连续空间,从全局角度出发呢?毫无疑问,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因为经济增长和通胀会垫高市场底部。大家不要把我在《反思系列之一》里提到的K线记录的时间切片与这里的时间切片搞混淆了,那是数据记录,这是数据分析。记录需要严格按照一个标准切片是为了不破坏时间和空间对应关系,分析如果也严格切片就陷入泥潭了。
过度解读就是为指标赋予了超出其数理机制范围的其他含义,新手和伪高手们经常沉溺于这游戏,因为他根本未曾想过要从数学角度去理解模型。有人经常拿10日、30日、60日等均线来说支撑与压力的故事,我也不能否认这些常用均线偶尔表现出来的作用,但我们还是要把机理搞清楚:不是这些均线本身具备这样的价值,而是大量的投资人都在依据这几条均线操作,于是产生了作用。一个指标,用的人越多,对市场的干扰可能就越大。为什么说“可能”,因为你不清楚下次同样情况下还会不会出现一样的结局。
过度挖掘是另一种状态,他们期望找到一个能放之四海皆准的数学模型,但这种努力基本是徒劳的,因为能全面描述市场的数学工具还没有诞生。也有人退而求其次,想为某个指标找到一个最佳参数以适应所有情况,或为每一个交易品种找一个最佳参数(曾经有过能根据不同交易品种自动优化参数的软件)。前一种情况的错误是没有意识到任何一个方程组用于全市场时几乎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全局最优解;后一种情况的错误是假定价格波动是稳态波动。
正确使用指标首先需要理解指标的数学含义,避免脱离模型本意,否则陷入用指标解释市场的旋窝中难以自拔。其次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面对黑盒子或灰盒子,概率是目前唯一能够依靠的工具。时刻记住有意外发生,并为意外制定对策,即便这个意外的概率极低。看到数万只天鹅都是白色的,就认定天鹅都是白色的那就错了,这就是“黑天鹅效应”。有意思的是,在金融市场上“黑天鹅效应”经常应验,你必须为黑天鹅的出现做好准备。
微观结构之前言:触摸市场的脉搏
& && & 很多年前,在对市场的探索走入绝境的时候,我对技术分析做了一个彻底的反思,从逻辑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把所有学过的市场分析技术翻了个底朝天。当时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分析技术完全出自于经验总结,经不起严格检验。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彻底放弃了技术分析。有人说,经济学是最无用的学问,但在毫无目标的情况下,毕竟这还是一条路,只是不知道通向何方。于是开始艰难地啃读经济学和财务分析,太晦涩,结果你肯定猜到了。
& && & 在最迷茫的时候一度打算彻底离开市场,但想起在市场中交了七八万的学费还没收回本就肉痛,一半的家底啊。虽心有不甘却又无计可施,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开始玩起了模拟操盘的游戏。看着屏幕上一根一根跳出来的K线,在心里猜测下一根K线是阴还是阳。这样断断续续玩了三个月之后,基本能凭感觉判断出股价的大概走势,就像触摸到了市场的心跳。我尝试在实盘中运用这种感觉,不幸的是一进入实盘,感觉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 && & 凭感觉操作的收益当然是极不稳定的,我需要搞清楚模拟时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并尝试把它量化成一个可以重复执行的标准。开始的时候,我把股价看作一个个不规则三角形的排列,发现如果三角型第二边的角度比第一边角度缓,那么维持原走势的概率较高。换句话说就是发现了角度的价值,角度在二维图上其实就是价格运动的速度。我把这个发现用于实盘,效果不是很理想。一段时间后,突然想到如果不只考虑两个边的角度,再增加一个边,把三角转换成N字型会是什么结果?结果就是发现了股价结构。N几乎可以组合出任意复杂的走势。从关注单纯的上涨或下跌边到发现两个边的关系,再到用三个边组合任意结构,有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
& && &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信手偶得之。一切都偶然得不可理喻,结构就在那里摆着,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理解。我建议你也玩玩模拟操盘,即使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方法,至少也能提高看盘能力。玩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慢慢感受市场的脉搏。
& && & 取名“市场的微观结构”也许不是很合适,叫“市场的语言”可能更好。前一个名称暗示可以借由“结构”预测后市;后一个名称的含义是市场正在做什么。我曾经喜欢前一个名,现在更喜欢后一个名,因为已经彻底明白了操作与预测是可以分开的。操作的意义远大于预测,甚至根本不需要预测,静静等待市场告诉告诉你它要做什么就好了。初入市场的投资者都把预测与操作看作一个整体,不少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手也没弄明白。我将尝试在后续文章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你可以把我要讲述的看作是市场内在的微观结构,也可以看作是市场语言的语法,不影响结果。为讲述方便,我是还使用前一个名称。
& && & 可能有读者听过他人关于N字型分析法的只言片语,我也听过,但具体是什么都秘而不宣。当然也不知道其他人的N字型分析法与我的有什么异同。我要讲述的是一个预测与操作一体的应对市场的方法。
& && &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我们的探秘之旅。
微观结构之一:谁是胜者?
& && & 假设有一场登山比赛,共六位选手参加,这场比赛可以下注赌谁能登上山顶及谁最快登上山顶。山道上每隔400米高度设有一个休息点,赛事组织者在前4个站安排工作人员记录每一位选手到达该休息点所耗费的时间和休息时间以供下注者参考。比赛正在进行中,你现在拿到了这样六张图:
图上纵轴是高度,每格高度100米,横轴是时间,每格跨度10分钟。先暂停阅读下面的内容,仔细看图,然后想想你该押谁能到达山顶?又该押谁最快到达山顶?
& && &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A选手到达每个休息点耗费的时间为20分钟,每次休息的时间为20分钟,非常稳健,体力未见降低。
B选手到达每个休息点耗费的时间为30分钟,每次休息的时间为30分钟,非常稳健,体力未见降低,但比A选手体力差。
C选手虽然每次休息时间均为30分钟,但每一段攀爬耗时都比前一段多用10分钟,体力有衰落趋势。
D选手虽然每一段攀爬耗时均为20分钟,但休息时间在不断延长,体力有衰落趋势。与C选手相比很难说谁强谁弱。
E选手开始状态还算正常,但攀爬时间与休息时间均不断增加,体力衰落明显,显然比C、D选手要弱很多。
F选手是个好表现的愣头青,一口气直接冲上第四个休息点,体力耗尽已晕倒在地,比赛结束怕也醒不过来。
& && & 显然A、B选手经验丰富体力充沛,是可以到达山顶的,A由于体力强于B,将第一个到达山顶。C、D、E看样子是上不到顶峰了,除非比赛不限时。F绝对是所有参赛者中体力最好的,可惜毫无经验,第一个被淘汰。
& && & 打开分析软件,把K线图上叠加的所有指标删除,并在图上找出震荡幅度差不多的波动,观察股价每上一个台阶耗费的时间,是不是能找出与上面六个图相似的状况?如果是下跌,反过来看就行了。
反思系列之五:成交量的困惑
& && & 成交量在分析中该占有多大分量?一种观点是价格至上,偶尔关注甚至完全不理会成交量;第二种观点是成交量推动价格运动,所以成交量优先考虑;第三种观点是价格与成交量同等重要,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大多数。成交量在分析中倒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来仔细琢磨一下这个问题。
& && & 先来搞清楚自然交易行为(即没有明显人为操纵的群体性交易行为)对成交量的影响。选择样本的标准是成交量不易受到少数大资金太明显的干扰并且筹码非常分散的品种。符合这个标准的最好样本就是指数,对指数而言多数大资金的干扰被明显弱化了。其次是流通盘非常大的个股。限于篇幅我们仅截取上证指数的部分走势加以研究,看看价格与成交量的关系。
图1:价平量缩、价升量长、价跌量缩、价升量先长后缩
图2:价升量先长后缩、价跌量先缩后平、价跌量涨(量图第5段与第4段对比)
图3:价升量先缩后平、价平量平(价图4与量图5)、价升量先长后缩
图4:价跌量先缩后平(量图1、2段)
图5:价升量先缩后放
从图中我们几乎能看到价量关系的任意组合,除了价跌量长。价跌量长不是没有,仔细找还是有几处,持续时间非常短,多出现在脱离顶部初期。江湖上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良好的价量关系是价涨量升、价跌量缩”,这个说法对指数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对于个股呢?如果该股大部分流通筹码被锁定,那么操纵者可以做出任意价量图形,所以意义也不大。要想把成交量彻底搞清楚还需要深究,不过现在只需要明白不能简单凭成交量缩放判断行情这个道理就够了。
& & 从自然交易(群体交易)的量价关系中我们能找出几个一般性的规律:1、震荡幅度大的K线对应成交量一般较大;2、如果价格长期小范围水平波动那么成交量会持续萎缩(想想为什么?);3、巨幅放量一般出现在顶部震荡区。4、放量缩量的过程比较温和平缓。上述一般性规律其实就是散户占主导地位时的交易特征,如果某交易品种的成交量与上述特征不符,我们就可以确定该品种被人为操纵了。
& & 举一个违背第一条规律的例子,其他例子请各位自行查找。
上图为南京中商的日K线走势,时间是日到日,股价波动范围大约13%。图上有4处违背了“震荡幅度大的K线对应成交量一般较大”这条规律。分别为8月5日、8月9日、8月11日、9月22日,其中前3处的情况是价格波动幅度大而成交量无明显变大,第四处是价格波动很小但成交量离奇放大。这种现象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筹码被大量锁定了。
& & 回答一下前面提出的问题。成交量与价格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不过相关性很弱,所以作为独立线索的价值是存在的,但用于指数分析意义不大,在个股分析上有一定价值。当用于个股分析时,特别需要留意违背一般性规律的情况。
其实交易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讲个股的成交量就不能忽视大资金的行为,这些内容不可能几个章节讲清楚,尤其是主力做盘手法,都需要足够的铺垫才能展开,只好留待《市场微观交易》细说。
MACD有楼主更精彩!
微观结构之二:支点与杠杆
& &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话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支点在哪?杠杆又在哪?
& & 证券分析也需要支点和杠杆,也就是分析时的参考标准。做什么不都得事前先建立一个标准,然后才能去评价标的物?我们就从上一节提到的“登山模型”出发,来找出支点和杠杆。其实“战场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市场,不过稍显复杂,先从简单的开始吧。
我们把第一节里的四个休息点精简为一个,暂不考虑休息时长,单考察两个爬升段,先上图:
这是A、B、C三名参赛者的记录图表,线段1表示休息点前的爬升段,线段2是休息时间,线段3的红色部分是参赛者已完成的部分,蓝线段是我们的估算,第3段与第1段等长。通过比较线段1和线段3的角度(与绿色水平线的夹角),就能大致猜测出参赛者能不能到达下一个休息点。A的第3段前半部分角度与第1段一致,继续爬第1段同样高度问题不大;B的第3段前半部分明显体力不支,可能在蓝色线上任何一个点选择放弃而下山;C第3段前半部分爬得有些快,需要在第3段中途短暂休息一下。
为避免理解力差一点的朋友弄不明白,我放慢讲解速度,这一节搞清楚线段1和线段3的角度关系就行了。来看几个实际走势图:
第一图是上证指数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走势;第二图是上证指数日至日走势;第三图是零七股份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走势。最后一个是包钢稀土日至6月28日的走势。有点意思吧?如果是下跌,把登山模型倒过来看就是了。
& & 民间有许多充满智慧的老话,比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线段2是分析的支点,线段1就是杠杆,我们可以用线段1预测线段3。OK,你已经可以做股神了!不信?随便找几个走势图对照看看,是不是能准确预测高低点。嘿嘿,做股神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这些图是特意找出来的,实际走势远比这变幻莫测。但现实中,喜欢被骗的人不在少数,天天幻想能找到一个既简单又能发财的办法,比如跟着“股神”炒、买高价软件、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班,什么招都用上了,唯独不用脑子。
& & 现在你需要牢牢记住一点:如果线段3的角度与线段1基本一致,那么可以预期线段3的长度与线段1相等,但不代表线段3一定与线段1相等。这只是一个预期,一旦线段3的角度走缓了,说明预期很可能无法完成,你该做好随时出局的准备。研究江恩理论的人多执迷于寻找预测“何时何价”的方法,也许可以反过来想,江恩说的可能是“何时到不了何价”该怎么办?
& & 我想不厌其烦地用另一个例子重复说明上一句话,以加深你的印象。一个在真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出现在预期的位置上,说明什么?说明该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改变速度或方向了。同理,股价没有在某个时间点到达预期价位,说明出问题了,至于什么问题你根本不需要关心。
引入登山模型是为了阐述角度的价值,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以后将会用战场模型替代,那才是正式开始。
微观结构之三:赤壁鏖战
& & 引用李白的诗《咏赤壁》做开场: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有人说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股市如战场,一言蔽之:一切存在利益冲突的地方都可以用战场来比喻。
& & 正史咱就不考究了,《三国演义》很多人都看过。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80万大军南征,欲短时间内统一全国。丞相一路攻城掠地,颇是得意,不曾想在赤壁被孙刘联盟一把火将水军烧了个精光,大败而归,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 先给赤壁之战各方势力安排个角色:如果说曹操为多头主力,孙刘联军便是空头主力(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都可以做空),曹操为防西凉军之患,拘马超之父马腾及眷属于邺城,马超是随时可能反戈,给多头主力背后来一刀、见利就跑的小散。曹军赤壁之败有众多因素,其一自然是长江天堑阻隔,曹营将士多不识水性,玩不过江东水军;其二战线拉得太长,兵力过于分散,又要防马超又要镇守一路夺下的城池;其三曹军久战疲惫,士气不足,且疫病流行,非战伤减员太多;其四嘛,嘿嘿,偏偏起了东风。
& & 多空双方都愿意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展开决战,长江就是这么一个适合空方构筑坚固防线的地方,试想如果孙刘选择把战线推进到合肥是什么情况?如果长江就在许都门口又会是什么结局?以弱对强,选择避其锋芒、攻其不备方为上策,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趋势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前阵子轰动全球的“伦敦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摩根大通的交易员伊科西尔忽视风险控制,单向做多一种企业债券指数,当他的头寸累计到1000亿美元时,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估计伊科西尔的钱快用光了,便纷纷建立空头头寸,像群鲨一般围剿这头可怜的“伦敦鲸”。最新的消息是该交易可能给摩根大通带来60亿美元的损失。
& & 话题回到战场。曹军一路南征,难免遇上大小战役,死伤者不在少数,如果没有新增兵员,怕也到不到长江边。战争的胜利不取决由于战死多少人,而是取决于剩下多少兵力。如果曹操打到吴国都城建业时就剩他一人,那也是曹操赢。当你看好一个股票,全仓买进之后,你就是那战死的一份子,后市能不能涨已经与你无关了。成交量代表着那些战死的人,从理论上说成交量对后市是没有意义的,但大家还是喜欢通过成交量来猜测主力未来的行动,因为我们喜欢神话主力,期望他手里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可用。不幸的是主力经常在遇到强大对手战损过多(成交量巨大)时,或者大势不妙,比如指数暴涨暴跌的时候就会临阵脱逃,甚至倒戈一击。大资金多半不敢逆市操作,但很多散户却不怕死,这么大一个熊市还在天天问买啥票。
& & 战斗就形势而言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阵地战,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主,大规模对决的战斗。此模式对应走势即不计成本地一路推高或打低;二是奇袭战,不以杀伤为目标,多见于巧取城池或扰乱地方军心。对应的走势是做开盘或做收盘,以求快速、小代价达到预期目标;三是攻防战,双方就某个战略要地展开争夺形成拉锯态势。这个对应一段上升或下跌后的调整走势;四是心理战,散播谣言或谎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也好理解,对应的是场外功夫,搞点什么利空利好消息之类。以上是与不同市场格局对应的战斗形式归纳。专业的军事术语我不太熟,大家别较真,明白意思就行了。
& & 东风可以看作是对市场可能产生冲击的不确定性政策和消息。赤壁之战如无东风助阵,曹操水营不至于全军覆没,形成长期对峙是有可能的。同理,突发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以及各种利多利空消息都可能改变市场格局。
& & 战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导致战局失利,市场亦如此。不要指望闭着眼睛就能发财,进入市场就是进入战场,学会保命才能看到胜利,深谙兵法才能取得胜利。
& & 我不替你总结了,其实从第四段开始都是总结,战场模型复杂到无法用三言两语概括。我们后面解释市场会经常引用战场模型,请细细品读,但不要死记硬背,搞清楚内在逻辑,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有逻辑的。
成交量的补充说明
& & 这一篇本属多余,因为《微观结构之三》中关于成交量的论述引起较大争议,觉得有必要再次说明。对于成交量我在《反思系列之五:成交量的困惑》中有详细论证,也给出了明确观点,不过该篇点击量明显少于其他章节,说明有些跟踪学习的朋友还是太急功近利。我劝你回过头去看看我前面的文章,另外想彻底明白我在说什么就暂时放下你的既有认识,不要用你之前认识来套我的方法,因为你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道理很简单:你的认识也应该是放到市场中实践过了,如果没有错误,我想你不会费时费力来看我的文章。
& & 由于最近十来年国内证券界对市场主力行为的研究比较多,宣传的比较多,基本原理也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但限于数据因素,分析过程多基于成交量进行推断,结论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有效性并不高。我也深入研究过市场主力行为过程,不过不是基于成交量研究,结论非常复杂,远不是他人宣扬的那么简单、武断。主力的成本和目标不是看看成交量就能摸透的,换句话说你几乎不可能从成交量看出主力成本多少、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倘若你有几次根据成交量猜对了后市,那也是主力有意做出价量配合的走势,吸引跟风盘抬轿以降低操作成本。多数情况下价量配合良好的走势就是主力在刻意传达信息。我曾经做过统计,大约80%的大行情是主力发动的。对成交量的分析,我们只需要知道某只股票有没有大资金运作就足够了,再深入地研究成交量已经没有意义,它只能传达这么多信息。要搞明白主力在想做什么、做什么,你得有其他数据支撑,比如level2数据。只看了《微观结构之三》的朋友可能会误解我的意思,以为我全面否定成交量分析,请回过头看看《反思系列之五》。
& & 顺带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市面上多数软件的公式平台里都有测算移动成本的函数,这些函数均出自同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的原理有个漏洞,它假定筹码被均匀分布在每一个投资者手中,忽略了主力的存在。要证明这是个错误很简单,先看第一种情况:主力在低位搜集了部分筹码,把价格推高后开始用高抛低吸的手法操作,来回震荡一段时间,主力的成本是在降低的,其他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升高,用移动成本函数算出来的成本是提高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反应出主力的成本。你也许觉得这可以看作市场平均成本,其实也不太合理,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主力在低位搜集了部分筹码,把价格推高后巨量对倒,主力的成本没提高多少,其他投资者的成本也没提高多少,但是移动成本函数算出来的成本提高了很多,这就既没反应主力成本也没反应市场整体成本。
近期选股策略
虽然大盘尚未见底,不过很多个股已经见底,可以找下面这种N字形态的股票买入:
选择个股时,要求N的每一个边持续的时间与指数的N大体相当,并且当前价跌破了1664时的低点,另外要求N字第三边末端附近的价格波动明显加大。这个方法在牛市到来前都是适用的。要注意的是不能对收益期望过高,毕竟大盘还没见底,止损条件是股价跌破N第三边最低点。
微观结构之四:更普遍的意义上的N
如果我们从时间角度来考察战争的进度,可以做出类似下面这张图:
上图纵轴为地理位置,横坐标为时间。红色线是随时间变化连续记录的交战位置,其中1、3段是进攻阶段,2段是休整阶段,另1、3段内还有一个小规模回撤段;浅绿色线是各段的起点与终点连线,是忽略了小级别运动的大趋势线,与深绿色水平线构成的夹角是我们的重点考察对象;蓝色线是第一段浅绿色线的水平镜像,也就是说它与水平线的夹角(第二象限内的锐角)等于第一段浅绿色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 & 引入战场模型的目的之一是为解释N字型的第二个回撤调整边,现在我们用战场模型来解释上面的图形。图中第1、3段是阵地战,战线不断向上方向推进,其中的小级别回撤为推进中遇到敌方阻击,但很快被后援部队击溃。第2段是一个阶段胜利之后,人员疲惫弹药匮乏而进入主动休整,以等待兵员及物质补充,这个时候要做的不再是进攻,而是守住阵地,此期间难免受到敌方袭扰,阵地争夺陷于胶着状态。第3阶段是恢复元气之后再次发起冲锋。
& & 第1和第3段角度问题我们在《微观结构之二》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现在需要重点考察第2段的角度。当第2段的角度介于水平线与蓝线之间都可以看作是良好的调整,如上图所示。现在讨论另外三种情况,先看图:
如果第2段走势在水平线之上就不是调整,而是不顾代价强行冲锋的态势,这种走势的结果很难确定。示例见上图A,黄色部分的3-1和3-2表示可能的发展方向。不过由于较少出现这种走势,我们不讨论,其实也讨论不出结果,因为这已经脱离有序状态进入混沌了。实际操盘中遇到混沌状态应该出局观望。
& & 如果第2段走势在蓝色线之下,那是第1段尾部冲击太快,先头部队陷入敌方包围,被迅速歼灭,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等待后援部队赶到之后再确认形势发展,且后续发展较为复杂。上图B的黄色部分即代表援军到达后重新组织进攻初期的走势,这段走势的角度如果比第1段角度缓,那么走出紫色线3-2的概率相对高一些;反之走出3-1的概率高一些。实战中,如果保守操作,可以选择紫色线上穿第2段高点买入,或者下破第2段低点卖出;激进的操作可以选择在突破右侧浅绿色线买入,或者以大于等于第2段角度跌至黄线部分的下三分之一处卖出。上图B中右侧的浅绿色线是左侧浅绿色线的反射线,用于辅助判断。
& & 如果第2段走势的角度与蓝色线角度一致,说明敌我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只不过一开始对方避实就虚,先退守等待机会反扑,这种情况下进攻方被打回起点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这其实就是转势,示例见上图B中的3-2。
& & 写到这里已经感觉到有些无奈,因为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我想表达的意思,我已经尽力斟酌每一个用词是否恰当,但肯定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提示一下:一般而言,守阵地的一方资源消耗小于进攻方,因为兵员体力消耗少、有防御工事(市场中当然没有防御工事,但连续的上涨有助于聚集做多的人气,与防御工事等效),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理解第2边角度问题。进攻方转入防守(第2段)之后如果不能守住阵地,说明对方集结的实力远大于转入防守的一方,所以人家迅速收复了失地,若援兵不能及时赶到,或者赶到的援兵数量不足,那么局势可能就此逆转。
& & 对第2边的判断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市的操作,望大家深入理解。当然准确判断第2边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个阶段的走势会经常陷入混沌。我把N型结构归为有序状态,除此之外的任何结构都归为混沌状态,原因是只有N型结构具备相对明确的预期,可用于预测和操作。有序与混沌可以相互包含,大级别有序里可以包含小级别有序或小级别混沌,大级别混沌里也可以包含小级别有序或小级别混沌;有序与混沌也可以相互转化。正是这些混沌的存在,使市场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严格的操作规范比预测根据价值。有序与混沌的深入探讨我们留待后面的章节进行。
& && & 现在谈一下三个边的角度测量问题,测量角度既可以使用本章第一副图中的方法(这个方式具备最大的适用性),也可以使用下图中的方法,图中浅绿色线即各边的角度线。用哪种方式都可以,但不要在一个N里混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精确测量角度和幅度,用肉眼观察差不多一致即可,因为根据测不准原理,在一个N结构里很难找到角度和幅度完全一致的两个边。
微观结构之五:为什么是N
& & 什么是N?在这里,N是三段首尾连接的价格走势结构。价格走势可以分解为两大类基本结构,一类是秩序结构,就是N;另一类是混沌结构,包括弧、水平震荡、三角震荡等。本章暂不讨论混沌结构。
& & 当然N还可以分解成更小的结构,就是三条边;也可以把N去掉最后一个边看作/\,那么价格走势就是无数大小不等的/\组成。什么要分解成N呢?分解成N并非我的个人主观意愿,因为我们确实能在价格走势中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客观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价格趋势经历一个N或者两个N,该级别的走势便结束,转入一个更大级别的N或者发生趋势逆转。学过波浪理论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循环由八浪组成,其中前五浪是推进,后三浪是调整。波浪理论的推进浪就是两个N,调整浪是一个N。
来看看实际股价走势中各种不同级别的N:
这是深发展日至日的日线走势图。图上黄线标注的是日线级别上可识别的最小N;绿色线标注的是大一级的N;红线是最大级别的N,不过还缺少最后一个边。第一段绿线由两个次一级N组合成为(第一段黄线所示),第二段和第三段绿线各由一个N组成。
这是国农科技日至日的日线走势,这个图我只标出了最大级别的N。很明显,图上第一段黄线由一个N组成,第二段由两个N组成,第三段比较难以识别,是一个混沌结构的弧。
上图是深振业日至日的日线走势。这个图也只标注了最大级别的N,小级别的走势似乎不是很有规律,但仔细看看还是能分辨出来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都由一个N组成,其中第一段N的第一、三边分别由两个N组成。
& & 这种由一个N或者两个N构成一段趋势的现象极其普遍,上面的例子并非是我特意找出来的,随手翻翻几乎每个交易品种都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艾略特正是发现了这个规律才创立了波浪理论。有时我会使用“三浪”、“五浪”来说事,指的就是一个N或者两个N。对于波浪理论的八浪循环说法(推进必须五浪、调整必须三浪)我不认同,因为从统计结果看,三浪推进走势出现的次数明显多于五浪推进走势,个股上比例更大。
& & 关于边长有两条规律:1、三浪结构的第一、三边接近等长;2、五浪结构的第一、五边接近等长,第三边多数情况下较第一和第五边长,这条规律暗示如果一个N的第三边比第一边长,那么走出五浪的概率很高。我们可以利用这两条规律结合之前讲述的角度来对价格走势进行预判。
你可以认为我是经验主义,缺乏严格的论证。我不否认一点,因为我不知道形成N的机理是什么,找不到机理就无从论证,只能简单归为自然规律。自然界存在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很难解释机理,比如螺壳、星系、雪花等等:
谁能解释第二个螺壳一圈突出的刺怎么形成的?谁又能解释第三个星系外围的锯齿状怎么形成的?雪花的形成机理至今没有完美的解释。
微观结构之六:视而不见与以偏盖全
相信这几天看我文章的朋友都在走势图上找N吧?是不是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我以偏盖全?得出这个结论说明你很理性,至少知道该验证一下。是的,到目前为止,我还只是讲N,但我不会对非N结构视而不见,也不会以偏盖全;同理你也不能因为存在大量非N结构就对N视而不见。
& & 上一章我把N视为自然规律是不希望把精力放在探讨与盈利无关的问题上,其实我可以证明市场为什么是以N结构波动的,但毕竟我们不是要做学术,另外证明这个东西很麻烦,如果以后有需要我再给大家证明吧,这里简单说一下原理:市场以N的方式波动是因为这个方式达成交易的效率最高,市场总是在寻找高效率的交易途径,这是市场的一种基本属性。
& & 先提出一个定理:“无外力作用下市场以N结构运动”。这个定理是一个理想模型,并不是指价格走势任何时候都严格按N结构运动,因为完全无外力的理想环境根本不存在。这个定理如同惯性定理一样:“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情况下,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虽然现实中根本观察不到完全不受外力作用的匀速直线运动现象,但不影响这个定理的成立,同理你不能因为存在非N结构就否定市场以N结构波动这个定理。
& & 我一直把自己的东西叫做方法而不是理论,因为理论应该具有完备性、确定性和可推导性,应该是完美的。我不尝试建立能够完美解释市场的理论,也不认为存在这样的东西,因为在我看来市场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我这个观点正确吗?如果市场是完全无序的,那么无论何时入市、无论持有什么品种、无论持仓时间多长,收益都应该符合以零为中心的正态分布,这就无法解释我们在《反思系列之四》中提到的美国大奖章基金和骑士公司靠计算机交易获利的例子,也无法解释巴菲特这个例子(巴菲特不是完全靠企业分红获利,他在选择买进卖出的时候绝对考虑了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度,这其实是披着投资外衣的投机行为),更无法解释众多靠技术分析获利的现象;反之如果市场是完全有序的,那么意味着每一个交易者都可以通过市场的确定性获利,同时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达成一致,即所有投资者都将选择收益最高的交易品种和一致的交易方向,那么交易就无法继续,市场也不复存在,典型的例子可以去看看权证退市前的走势。股票市场如果停止交易,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企业分红获利,但对赌市场呢(如股指期货)?相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找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来驳倒“市场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这个观点,即便未来无限久远也不大可能找出这样的证据。
& & 再次说说波浪理论,从理论上说这个东西上很完美,但实际用起来很不顺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艾略特尝试建立一个完美且封闭的理论来解释一切市场行为,他只看到有序而忽视无序的存在,导致无序状态下无法有效划分出波浪结构,所以有“千人千浪”的说法。二是推进浪与调整浪定义过于狭隘,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忽视了其他结构也可以完成推进和调整这一现象。完美的东西总是离现实很远。
& & 前一章我们讲过市场走势由两类结构组合而成,N是秩序结构,非N是混沌结构,也可以叫非秩序结构。秩序意味着可以相对准确把握,我们要做的是利用N结构的确定性建立一套交易规则,这套规则应该可用于任意市场、任意周期、任意级别的波动。当然太小周期、太小级别的波动由于噪音交易的干扰,效果会打折扣。另外由于混沌结构的存在,导致这个方法的不完美(重申我不认为有完美的方法),但它不是封闭的,应对无序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适度解决,这个方法将在《市场微观交易》中阐述。《微观结构》研究的是群体行为,《微观交易》研究的是个体行为,尤其是大资金的交易行为。
下一章开始我们将深入研究N的构成要件(不是随便三个线段都可以构成N),然后还需要研究混沌结构的问题,最后是实际运用,敬请期待。
微观结构之七:N的构成要件
其实我们要说的重点都已经说了,就是秩序结构N与角度,N结构是价格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角度则是驱动价格运动的内在能量的外在表现。剩下要做的工作就是在N的基础上细化、模式化,并建立操作规则。
首先我们需要为N定义一个规范,这个规范包括三条:1、第三边长度与第一边接近或长于第一边;2、第三边的终点不在第二边范围内,但可与第二边的起点重合;3、第二边的长度大于一、三边中任何一个调整边长度。要构成N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条规范,除此之外均归为混沌结构。如下图所示,红线标注的三个小段、绿线标注的大段均为标准的N结构:
当两个同级别N同向连接就形成了五浪结构,这个我们之前说过,但有一点要提醒,即第一个N的第三边与第二个N的第一边可以重合,也就是说五浪结构里的第三边长度一般是第一边长度的1-2倍,如下图左边结构所示。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出现第三边延长,就可以期待第五边出现,但第五边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即第五边终点未能超出第四边起点)。五浪结构是秩序结构的终极形式,换句话说,三个或三个以上同级别N同向连接已经不再是秩序结构了。
如果两个同级别N反向连接,则构成逆转走势,比较常见的头肩顶和头肩底就是这一类的典型走势,如下图右边结构所示。当第一个N的第三边和第二个N的第一边都比较短时就构成了三重顶或三重底。
前面提到第三条边与第一条边的长度对比,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当第三边与第一边的角度差别过大时,是无法直接对比的,原因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单位不同。如下图所示:
图中是上证指数2007年10月至2012年8月的走势。左图中的第三边看起来比第一边长,而右图的第三边看起来比第一段短。第一、三边的角度相差越大,历时越久,那么这两个边对比的误差越大,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第三边的小一级别结构中寻找第三边结束的线索,示例如图:
假如当前时间处于红色三角处,那么第三边还处于第二边范围内,不构成N。假设时间处于绿色三角处,那么已经满足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则,因为第一条规则无法用,所以可以认为N已经成立,但第三边尚未完成,因为从第三边的小结构看,3-3长度明显小于3-1。
& & 一般而言,当第三边角度明显较第一边缓且完成N结构时,随后的走势或者是一段比第二边幅度大的反向走势,或者是逆转走势。熊市情况下,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操作阶段。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如果N第二边的回调幅度幅度过深,接近第一边幅度的二分之一,或耗时超过第一边的3倍,那么完成第三边的概率就很小了。这个只是经验性判断,更精确判断要在小一级结构里寻找,这个留待以后解说实际走势时再详解。
微观结构之八:混沌结构
定义N结构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预判与操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从价格走势中区分出混沌结构。混沌结构主要有下列几种(绿线区间的):
图上红线表示实际走势,绿线表示混沌区间,蓝线表示可能的走势。A、B、C、E都可以看作一个未完成N的第二边,但这几种混沌结构之后的走势上下概率基本对等,就A、B、C、E而言至少要等待第三边涨上去且第一小边走出来之后才能确认N形成,否则可能形成逆转。B结构的内部其实有点规律,可以看成一个收敛的五浪结构,就是说其内部由两个大小递减的N组成。D结构内部规律性不高,可以是两个递增的N,也可以是三个、四个,这种结构之后基本都是反向走势。F是多于两个N同向相连走势,可以延续很久,无法判断何时结束。这种走势经常出现在高控盘股飙升之前,但该结构走完之后飙升和暴跌的概率基本对等,能不能飙升要借助其他技术判断。
& & 混沌结构是难以把握的,基本不具备预测与操作性,我们既难以找出混沌结构内部的规律,也无法判断混沌结束之后的走势。混沌结构多出现于一个大N的第二边或逆转走势中,也有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在N的第一和第三边。这里需要要特别强调:大一级的秩序结构可以包含小一级的混沌结构或秩序结构;大一级的混沌结构也可以包含小一级的秩序结构或混沌结构;秩序结构之后可以是同级别的秩序结构也可以是同级别的混沌结构。
& & 如果混沌结构的波动幅度足够大,其内部的边多会出现小一级别的秩序结构,找出符合我们预期级别的秩序结构来操作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最后说一下N结构每个边的起点终点判断,一般按下列原则进行判断:1、如果前一个结构是N,那么新结构的起点为前一个N的终点。2、如果前一个结构是混沌结构,那就需要找出角度变化的地方做起点。图例如下:
蓝色线段起始处即为新边的起点。图上只画出了第三边的情况,第一、二边原则一样。
微观结构大致就这么几种,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看待,因为秩序结构可以演变成混沌结构,混沌结构也可以演变成秩序结构,有时我们能够清晰看出后市结构,另一些时候又很难看懂,需要等待结构明确。市场分析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调整自己的脚步,紧紧跟随市场。
IF1209走势解析&&& & & &
( 17:42:14)
图上只画出了今天最大级别的结构,次一级别结构就不画了,要不太凌乱,请大家打开软件看。该品种今天的走势堪称教科书般完美,分析所需的要素我都讲过了。
一、二、三构成上行N,明显三的角度比一缓,几乎可以肯定三结束后不会形成四、五边,而是形成一个大于二的调整或逆转。
2的角度跟1相差不多,所以2的幅度很大。3-1的前半部分形成弧型加速态势,预示3可能走出5浪结构,3-2产生时,已经看出3比1长一截了,且3-2级别小于2,确认形成5浪结构,4的大小显然跟2差不多,明显比3-2大,确认3结束,随后的5一般情况下跟1大小差不多,5浪是秩序结构的终极形式,预示后面的反向走势将远大于2和4,实际形成了弧。除了弧型部分,其他的都可以提前准确预测出来。
实际分析中一定要密切注意角度变化,角度多数时候会提前告诉你结构是否能完成。
微观结构之九:七十二变
《西游记》里有个护着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猴子,唐三藏给他取了个混名叫“行者”。猴子早初拜在菩提祖师门下做徒弟,菩提祖师教给他一个变身的法术,号称七十二变。这猴子倘若变个什么物件,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除非对方也懂得这变身法术。猴子遭天庭通缉那会儿,与二郎神斗变身,玩了好些个回合。
市场就像这猴子,上窜下跳,变化多段,要跟市场斗就得学会变身法术。当我们站在结构的角度来看市场,那么市场的变化就是结构的变化。先来看看秩序结构如何演变成混沌结构:
图上A的红色部分假定为实际走势,已经完成一个小级别N,蓝色部分为预测走势。依据“无外力作用下市场按照N结构运动”定理,我们预期将迎来一个大于1-2级别的调整(即大N的2边),之后继续走出一个类似1、2、3的小N,红蓝两个小N构成一个大N。理想总是与现实有差距的,实际走势可能如B、C、D、E,都属于混沌结构。B是一个扩散三角型,形成原因是5的幅度过大。C的2、3、4、5构成一个收敛三角(又称楔形),形成原因是4边(对应A的2边)调整不到位就走出5边,这种走势一般会在5边之后产生一个与2等长的6边,最终演变成平行通道,也有少部分不形成平行通道而直接涨上去或跌下来。D和E就不细说了,看图体会吧。这里特别提醒一下B图走势,B的5边如果中间有个小调整,那么与A的差别看起来极小,仅仅是B的5边比A的3边要高,触及到了上轨,但就是这一点微小差别,导致未来的走势可能完全相反,这就是“蝴蝶效应”在结构上的体现。
再来看看混沌结构如何演变成秩序结构:
这里只画出三角型演变成N和弧形演变成N的过程,其他混沌结构演变过程就不一一列举了。结构演化远不止七十二变,其他变化过程不再详述,请自行思考。
& & 特别强调(我若不强调,有些人就转不过弯): N也可以演变成任何混沌结构;任何混沌结构都可以演变成N,也可以演变成另一种混沌结构。
& & 当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怎么“看”,更重要是怎么“干”。明白结构演变过程有助于建立动态的市场观,不至于死板地看走势,死板地看点位。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已经晕了:如此变幻莫测的走势该如何把握?很简单:1、始终用结构的观点看市场,把秩序结构分离出来,找到确定性高的机会出手,大级别上找不出N就找小级别,你总是能在某个级别上找出确定性;2、如果找出的秩序结构的级别(波动幅度和运行周期)符合你的预期,就放心操作,但要牢记“黑天鹅效应”,时刻做好止损准备;3、如果大级别小级别都没有秩序结构,那就是看不懂的时候到了,这时最好的操作是休息,等到秩序结构产生了再出手,任何交易品种都不可能一直混沌下去;
& & 小级别结构多数时候服从大级别结构。如果小级别结构突破大级别范围而导致大级别结构变异,这个突破尽管很微小,也可能诱发走势突变。相关内容我们会在实盘中详解。
& & 提示一下,到现在还有人以为我说的级别是K线周期。这是个误解,我说的级别是指在走势图上存在包容关系的两级结构,跟时间周期没有关系。如果软件支持,我可以在1分钟或5分钟图上判断几年的走势,只不过市面上的软件都不支持长时间的小周期数据,所以看大级别走势还是用日线。
另外不少朋友追问结构起点、终点划分的问题,之前也说过,再说一次。我的方法不强调必须严格准确找到结构的起点、终点。用肉眼看,当前走势的角度明显与前一段不同就可以划分,没必要太过精确,你必须明白市场本身就不是精确的,有许多噪音交易。我们的目标首先是方向,其次才是波段,波段也只是掐头去尾的中间那一段最安全,所以也没必要精确测量涨跌幅。有朋友说从不同的起点划分出来的结构得出的方向相反怎么办?那就不管这一级别,跟随小一级别走势做好了。
微观结构之二:支点与杠杆
& &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话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支点在哪?杠杆又在哪?
& & 证券分析也需要支点和杠杆,也就是分析时的参考标准。做什么不都得事前先建立一个标准,然后才能去评价标的物?我们就从上一节提到的“登山模型”出发,来找出支点和杠杆。其实“战场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市场,不过稍显复杂,先从简单的开始吧。
我们把第一节里的四个休息点精简为一个,暂不考虑休息时长,单考察两个爬升段,先上图:
这是A、B、C三名参赛者的记录图表,线段1表示休息点前的爬升段,线段2是休息时间,线段3的红色部分是参赛者已完成的部分,蓝线段是我们的估算,第3段与第1段等长。通过比较线段1和线段3的角度(与绿色水平线的夹角),就能大致猜测出参赛者能不能到达下一个休息点。A的第3段前半部分角度与第1段一致,继续爬第1段同样高度问题不大;B的第3段前半部分明显体力不支,可能在蓝色线上任何一个点选择放弃而下山;C第3段前半部分爬得有些快,需要在第3段中途短暂休息一下。
为避免理解力差一点的朋友弄不明白,我放慢讲解速度,这一节搞清楚线段1和线段3的角度关系就行了。来看几个实际走势图:
第一图是上证指数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走势;第二图是上证指数日至日走势;第三图是零七股份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走势。最后一个是包钢稀土日至6月28日的走势。有点意思吧?如果是下跌,把登山模型倒过来看就是了。
& & 民间有许多充满智慧的老话,比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线段2是分析的支点,线段1就是杠杆,我们可以用线段1预测线段3。OK,你已经可以做股神了!不信?随便找几个走势图对照看看,是不是能准确预测高低点。嘿嘿,做股神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这些图是特意找出来的,实际走势远比这变幻莫测。但现实中,喜欢被骗的人不在少数,天天幻想能找到一个既简单又能发财的办法,比如跟着“股神”炒、买高价软件、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班,什么招都用上了,唯独不用脑子。
& & 现在你需要牢牢记住一点:如果线段3的角度与线段1基本一致,那么可以预期线段3的长度与线段1相等,但不代表线段3一定与线段1相等。这只是一个预期,一旦线段3的角度走缓了,说明预期很可能无法完成,你该做好随时出局的准备。研究江恩理论的人多执迷于寻找预测“何时何价”的方法,也许可以反过来想,江恩说的可能是“何时到不了何价”该怎么办?
& & 我想不厌其烦地用另一个例子重复说明上一句话,以加深你的印象。一个在真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某一个时间点没有出现在预期的位置上,说明什么?说明该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改变速度或方向了。同理,股价没有在某个时间点到达预期价位,说明出问题了,至于什么问题你根本不需要关心。
引入登山模型是为了阐述角度的价值,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以后将会用战场模型替代,那才是正式开始。
微观结构之三:赤壁鏖战
& & 引用李白的诗《咏赤壁》做开场: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有人说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股市如战场,一言蔽之:一切存在利益冲突的地方都可以用战场来比喻。
& & 正史咱就不考究了,《三国演义》很多人都看过。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80万大军南征,欲短时间内统一全国。丞相一路攻城掠地,颇是得意,不曾想在赤壁被孙刘联盟一把火将水军烧了个精光,大败而归,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 先给赤壁之战各方势力安排个角色:如果说曹操为多头主力,孙刘联军便是空头主力(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都可以做空),曹操为防西凉军之患,拘马超之父马腾及眷属于邺城,马超是随时可能反戈,给多头主力背后来一刀、见利就跑的小散。曹军赤壁之败有众多因素,其一自然是长江天堑阻隔,曹营将士多不识水性,玩不过江东水军;其二战线拉得太长,兵力过于分散,又要防马超又要镇守一路夺下的城池;其三曹军久战疲惫,士气不足,且疫病流行,非战伤减员太多;其四嘛,嘿嘿,偏偏起了东风。
& & 多空双方都愿意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展开决战,长江就是这么一个适合空方构筑坚固防线的地方,试想如果孙刘选择把战线推进到合肥是什么情况?如果长江就在许都门口又会是什么结局?以弱对强,选择避其锋芒、攻其不备方为上策,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趋势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前阵子轰动全球的“伦敦鲸”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摩根大通的交易员伊科西尔忽视风险控制,单向做多一种企业债券指数,当他的头寸累计到1000亿美元时,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估计伊科西尔的钱快用光了,便纷纷建立空头头寸,像群鲨一般围剿这头可怜的“伦敦鲸”。最新的消息是该交易可能给摩根大通带来60亿美元的损失。
& & 话题回到战场。曹军一路南征,难免遇上大小战役,死伤者不在少数,如果没有新增兵员,怕也到不到长江边。战争的胜利不取决由于战死多少人,而是取决于剩下多少兵力。如果曹操打到吴国都城建业时就剩他一人,那也是曹操赢。当你看好一个股票,全仓买进之后,你就是那战死的一份子,后市能不能涨已经与你无关了。成交量代表着那些战死的人,从理论上说成交量对后市是没有意义的,但大家还是喜欢通过成交量来猜测主力未来的行动,因为我们喜欢神话主力,期望他手里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可用。不幸的是主力经常在遇到强大对手战损过多(成交量巨大)时,或者大势不妙,比如指数暴涨暴跌的时候就会临阵脱逃,甚至倒戈一击。大资金多半不敢逆市操作,但很多散户却不怕死,这么大一个熊市还在天天问买啥票。
& & 战斗就形势而言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阵地战,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主,大规模对决的战斗。此模式对应走势即不计成本地一路推高或打低;二是奇袭战,不以杀伤为目标,多见于巧取城池或扰乱地方军心。对应的走势是做开盘或做收盘,以求快速、小代价达到预期目标;三是攻防战,双方就某个战略要地展开争夺形成拉锯态势。这个对应一段上升或下跌后的调整走势;四是心理战,散播谣言或谎言,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也好理解,对应的是场外功夫,搞点什么利空利好消息之类。以上是与不同市场格局对应的战斗形式归纳。专业的军事术语我不太熟,大家别较真,明白意思就行了。
& & 东风可以看作是对市场可能产生冲击的不确定性政策和消息。赤壁之战如无东风助阵,曹操水营不至于全军覆没,形成长期对峙是有可能的。同理,突发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以及各种利多利空消息都可能改变市场格局。
& & 战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导致战局失利,市场亦如此。不要指望闭着眼睛就能发财,进入市场就是进入战场,学会保命才能看到胜利,深谙兵法才能取得胜利。
& & 我不替你总结了,其实从第四段开始都是总结,战场模型复杂到无法用三言两语概括。我们后面解释市场会经常引用战场模型,请细细品读,但不要死记硬背,搞清楚内在逻辑,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有逻辑的。
成交量的补充说明
& & 这一篇本属多余,因为《微观结构之三》中关于成交量的论述引起较大争议,觉得有必要再次说明。对于成交量我在《反思系列之五:成交量的困惑》中有详细论证,也给出了明确观点,不过该篇点击量明显少于其他章节,说明有些跟踪学习的朋友还是太急功近利。我劝你回过头去看看我前面的文章,另外想彻底明白我在说什么就暂时放下你的既有认识,不要用你之前认识来套我的方法,因为你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道理很简单:你的认识也应该是放到市场中实践过了,如果没有错误,我想你不会费时费力来看我的文章。
& & 由于最近十来年国内证券界对市场主力行为的研究比较多,宣传的比较多,基本原理也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但限于数据因素,分析过程多基于成交量进行推断,结论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有效性并不高。我也深入研究过市场主力行为过程,不过不是基于成交量研究,结论非常复杂,远不是他人宣扬的那么简单、武断。主力的成本和目标不是看看成交量就能摸透的,换句话说你几乎不可能从成交量看出主力成本多少、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倘若你有几次根据成交量猜对了后市,那也是主力有意做出价量配合的走势,吸引跟风盘抬轿以降低操作成本。多数情况下价量配合良好的走势就是主力在刻意传达信息。我曾经做过统计,大约80%的大行情是主力发动的。对成交量的分析,我们只需要知道某只股票有没有大资金运作就足够了,再深入地研究成交量已经没有意义,它只能传达这么多信息。要搞明白主力在想做什么、做什么,你得有其他数据支撑,比如level2数据。只看了《微观结构之三》的朋友可能会误解我的意思,以为我全面否定成交量分析,请回过头看看《反思系列之五》。
& & 顺带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市面上多数软件的公式平台里都有测算移动成本的函数,这些函数均出自同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的原理有个漏洞,它假定筹码被均匀分布在每一个投资者手中,忽略了主力的存在。要证明这是个错误很简单,先看第一种情况:主力在低位搜集了部分筹码,把价格推高后开始用高抛低吸的手法操作,来回震荡一段时间,主力的成本是在降低的,其他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升高,用移动成本函数算出来的成本是提高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反应出主力的成本。你也许觉得这可以看作市场平均成本,其实也不太合理,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主力在低位搜集了部分筹码,把价格推高后巨量对倒,主力的成本没提高多少,其他投资者的成本也没提高多少,但是移动成本函数算出来的成本提高了很多,这就既没反应主力成本也没反应市场整体成本。
近期选股策略
虽然大盘尚未见底,不过很多个股已经见底,可以找下面这种N字形态的股票买入:
选择个股时,要求N的每一个边持续的时间与指数的N大体相当,并且当前价跌破了1664时的低点,另外要求N字第三边末端附近的价格波动明显加大。这个方法在牛市到来前都是适用的。要注意的是不能对收益期望过高,毕竟大盘还没见底,止损条件是股价跌破N第三边最低点。
微观结构之四:更普遍的意义上的N
如果我们从时间角度来考察战争的进度,可以做出类似下面这张图:
上图纵轴为地理位置,横坐标为时间。红色线是随时间变化连续记录的交战位置,其中1、3段是进攻阶段,2段是休整阶段,另1、3段内还有一个小规模回撤段;浅绿色线是各段的起点与终点连线,是忽略了小级别运动的大趋势线,与深绿色水平线构成的夹角是我们的重点考察对象;蓝色线是第一段浅绿色线的水平镜像,也就是说它与水平线的夹角(第二象限内的锐角)等于第一段浅绿色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 & 引入战场模型的目的之一是为解释N字型的第二个回撤调整边,现在我们用战场模型来解释上面的图形。图中第1、3段是阵地战,战线不断向上方向推进,其中的小级别回撤为推进中遇到敌方阻击,但很快被后援部队击溃。第2段是一个阶段胜利之后,人员疲惫弹药匮乏而进入主动休整,以等待兵员及物质补充,这个时候要做的不再是进攻,而是守住阵地,此期间难免受到敌方袭扰,阵地争夺陷于胶着状态。第3阶段是恢复元气之后再次发起冲锋。
& & 第1和第3段角度问题我们在《微观结构之二》中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现在需要重点考察第2段的角度。当第2段的角度介于水平线与蓝线之间都可以看作是良好的调整,如上图所示。现在讨论另外三种情况,先看图:
如果第2段走势在水平线之上就不是调整,而是不顾代价强行冲锋的态势,这种走势的结果很难确定。示例见上图A,黄色部分的3-1和3-2表示可能的发展方向。不过由于较少出现这种走势,我们不讨论,其实也讨论不出结果,因为这已经脱离有序状态进入混沌了。实际操盘中遇到混沌状态应该出局观望。
& & 如果第2段走势在蓝色线之下,那是第1段尾部冲击太快,先头部队陷入敌方包围,被迅速歼灭,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等待后援部队赶到之后再确认形势发展,且后续发展较为复杂。上图B的黄色部分即代表援军到达后重新组织进攻初期的走势,这段走势的角度如果比第1段角度缓,那么走出紫色线3-2的概率相对高一些;反之走出3-1的概率高一些。实战中,如果保守操作,可以选择紫色线上穿第2段高点买入,或者下破第2段低点卖出;激进的操作可以选择在突破右侧浅绿色线买入,或者以大于等于第2段角度跌至黄线部分的下三分之一处卖出。上图B中右侧的浅绿色线是左侧浅绿色线的反射线,用于辅助判断。
& & 如果第2段走势的角度与蓝色线角度一致,说明敌我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只不过一开始对方避实就虚,先退守等待机会反扑,这种情况下进攻方被打回起点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这其实就是转势,示例见上图B中的3-2。
& & 写到这里已经感觉到有些无奈,因为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我想表达的意思,我已经尽力斟酌每一个用词是否恰当,但肯定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提示一下:一般而言,守阵地的一方资源消耗小于进攻方,因为兵员体力消耗少、有防御工事(市场中当然没有防御工事,但连续的上涨有助于聚集做多的人气,与防御工事等效),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理解第2边角度问题。进攻方转入防守(第2段)之后如果不能守住阵地,说明对方集结的实力远大于转入防守的一方,所以人家迅速收复了失地,若援兵不能及时赶到,或者赶到的援兵数量不足,那么局势可能就此逆转。
& & 对第2边的判断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市的操作,望大家深入理解。当然准确判断第2边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个阶段的走势会经常陷入混沌。我把N型结构归为有序状态,除此之外的任何结构都归为混沌状态,原因是只有N型结构具备相对明确的预期,可用于预测和操作。有序与混沌可以相互包含,大级别有序里可以包含小级别有序或小级别混沌,大级别混沌里也可以包含小级别有序或小级别混沌;有序与混沌也可以相互转化。正是这些混沌的存在,使市场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严格的操作规范比预测根据价值。有序与混沌的深入探讨我们留待后面的章节进行。
& && & 现在谈一下三个边的角度测量问题,测量角度既可以使用本章第一副图中的方法(这个方式具备最大的适用性),也可以使用下图中的方法,图中浅绿色线即各边的角度线。用哪种方式都可以,但不要在一个N里混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精确测量角度和幅度,用肉眼观察差不多一致即可,因为根据测不准原理,在一个N结构里很难找到角度和幅度完全一致的两个边。
微观结构之五:为什么是N
& & 什么是N?在这里,N是三段首尾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4小时顺势交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