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要搞产业园区规划,是否做规划?是否做环评?

河南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_凤凰财经
河南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方面,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应采用清单形式明确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等相关要求,并提出对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的指导意见。
中新网郑州6月12日电(记者 杨大勇)12日,记者从河南环保部门获悉,河南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空间清单”,明确产业园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重点污染因子和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限清单,明确产业园区禁止新建的和工艺等“负面清单”,明确适宜发展行业的环境准入要求清单。据记者了解,为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开展规划环评工作,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表明,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产业园区应在编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同时,同步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批准或实施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在定位、范围、布局、结构、规模等发生调整或者修订的,要在原规划环评的基础上,重新或者补充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方面,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应采用清单形式明确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等相关要求,并提出对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的指导意见。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应根据“优先保障生态空间,合理安排生活空间,集约利用生产空间”的原则,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空间清单;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相关行业污染管制要求,明确产业园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重点污染因子和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限清单;根据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环境分析以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明确产业园区禁止新建的行业和工艺等“负面清单”以及适宜发展行业的环境准入要求清单;根据产业园区规划特点,提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的指导意见,明确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简化清单以及需在项目环评阶段深入论证的重点内容。(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40019
播放数:1810733
播放数:138683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湖 北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鄂环函〔2016〕427号
省环保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开展产业园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函
黄石市、宜昌市、仙桃市环保局,各试点产业园区管委会: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质量,顺利完成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任务,现将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6〕61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请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部署开展辖区试点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前期已完成规划环评的湖北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桃食品工业园,应结合各园区“十三五”总体规划修编,重新开展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报告书请于2016年12月底前报送省环保厅厅审查。已完成审查的西塞山工业园区,要按要求完成规划环评报告书的修改工作。
二、各园区规划环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控制产业规模、以及对项目环境准入的强制约束作用,从空间管制、总量管控、环境准入等方面,做好产业园区及入园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
(一)明确重点保护的生态空间清单
结合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定位和生态红线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对规划范围内可能涉及的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以及其他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生态用地等区域,划定应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基于生态空间保护要求,优化区域内生产和生活空间,明确各类空间的四至范围和管控要求。
(二)提出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
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改善目标,结合所在区域总量分配方案,提出园区规划范围内主要常规污染因子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上限清单,及危险废物产生总量控制清单。规划环评报告书中应开展区域大气、水环境容量测算,根据各地“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和环境容量测算结果,提出开发区、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建议值,据此提出近期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关行业开发强度和规模的调控建议。
(三)制定环境准入条件清单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结合区域环境功能区定位和环境资源禀赋特点,针对园区主导产业,通过列表的方式,提出规划范围内的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明确应禁止及限制准入的行业清单、工艺清单、产品清单等,说明制定的主要依据、标准和参考指标。对于符合各项结论清单的园区建设项目,还应提出项目环评可以简化的具体区域、具体行业范围、类别、准入要求等建议。
三、请各试点城市环保局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辖区内的试点产业园区开展规划环评,做好“三线一单”制定及贯彻落实工作。要在试点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开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奠定基础。请黄石市、宜昌市、仙桃市环保局于2017年5月底前,完成辖区试点工作总结并报送省环保厅。
四、请各地环保部门按照《通知》要求,规范开展辖区内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
联系人:省环保厅 环评处 周岿
联系电话: 027-
2016年10月14日
主办: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 技术支持: 湖北省环境信息中心
备案序号: 鄂ICP备 号 / 地址: 武汉市武昌八一路346号 / 邮编: 430072 / 邮箱: 12369@股票/基金&
我省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
作者:刘岚
  本报讯 (记者刘岚)为切实从源头预防园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省环保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年我省将重点开展新设立园区的规划环评审查工作,并对规划环评满5年的产业园区及时开展跟踪评价,对未按要求开展规划环评编制审查或对发现的问题未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的园区,将实施限批。  新设园区及时环评审查  据了解,今年省环保厅将在全省范围内强化工业园区、开发区和聚集区(以下简称“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评价工作,新设立园区的规划环评审查是工作重点之一。根据要求,省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化工、制药、印染、皮革、酿造、钢铁、建材、焦炭等项目所在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省环保厅组织审查;其他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由各市环保局组织实施。新设立的各类园区应在批准成立之日一年内完成规划环评文件编制并报省或市级门进行审查。  已完成规划环评审查工作并获得批准的规划,凡规划定位范围、布局结构和规模等方面发生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重新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补充评价工作。调整或修订后的规划报批前,应完成重新编制规划环评或规划环评补充报告的审查工作。  满5年园区开展跟踪评价  今年还将重点开展规划实施已满5年的园区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工作。实施已满5年的园区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的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相应的省或市级环保部门组织审核。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省或市级环保部门应当要求园区及时进行整改,并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采取改进措施或是修订规划的建议。  未通过审查将对园区限批  各地环保局在园区规划审查中,对未按要求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审查的园区,要暂停受理审批除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以及循环经济类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于跟踪评价中发现的环境问题,省或市级环保部门应要求并督促园区管理机构进行限期整改,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要求的,各级环保部门暂停受理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编辑:和讯网站)
04/21 08:45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的通知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 字体:大 中 小】
【E-mail推荐
沪环保评〔号
各区县环保局、各产业园区、各相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进一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要求(附件1),本市将全面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评价工作。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总体安排为了推进本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产业园区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全面推进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各产业园区的管理部门或开发部门是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主体,应按照国家及本市法规、政策以及规定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各产业园区的管理部门或开发部门应在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区块的产业发展和开发建设规划开展规划环评。未开展过规划环评或区域环评的产业园区,应编制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十一五”期间已完成规划环评或区域环评的产业园区,应根据“两规合一”、“十二五”产业升级的具体情况,凡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应当重新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如不涉及重大调整或修订,但环评批复超过5年的,应进行跟踪评价。经规划确定新增的产业园区在2年内完成规划环评。二、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审查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按照国家、市、区(县)环保部门分工对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进行分级审查。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在审查过程中,要将产业园区的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以及重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和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作为重点;切实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实施,提高园区布局、产业结构和重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本市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境保护部审查。2、位于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的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包括钢铁、重化工的产业园区以及由市政府确定的管委会管辖的产业园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市级环保部门审查。3、其余产业园区(或分区)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属地化管理,报所在地各区县环保部门审查。三、进度要求&&& 结合本市现有产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分批推进规划环评工作。国家级、市级、区级产业园区为规划环评第一批实施单位,应在2013年9月底前完成规划环评报批工作;区级城镇工业地块为规划环评第二批实施单位,应在2014年9月底前完成规划环评报批工作(附件2)。为了切实有序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请各产业园区做好开展规划环评的工作方案。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应将规划环评实施计划于2012年11月底前报市环保局。其他产业园区应于2012年11月底前将规划环评实施计划报所在区县环保部门。各区县环保局应在2012年12月底前汇总本区内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实施计划,报市环保局。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的技术要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应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以及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的要求,并结合本市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在本轮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中重点关注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规划的协调性、区域环境问题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环境影响预测等(附件3)。1、分析规划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重点分析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性。2、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重点调查规划实施情况、入驻企业概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环境管理模式、区内外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名称、数量等)、是否涉及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等(附件4和附件5)。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园区发展至今已经产生的环境影响,筛选和识别产业园区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和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根据产业园区规划和区域资源环境特点,开展主要污染物的影响预测,分析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或累积的环境影响,论证规划实施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出产业园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4、公众参与。根据规划具体内容和涉及对象,采取网上公示、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等适当形式,对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进行调查,梳理和说明意见采纳与否情况。5、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综合论证产业园区选址、产业定位、布局、结构和规模,污染集中治理设施选址、工艺和规模、集中排放口位置及排放方式等环境合理性。6、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缓解措施。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和预防或缓解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以及规划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跟踪评价计划和环境管理要求。五、保障措施1、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对已按照本通知完成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可适当简化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形式,具体简化的内容应当在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中予以明确。对未按本通知要求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产业园区,各级环保部门暂停受理审批除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以及循环经济类以外的产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对于环境风险隐患突出(涉及化工石化、含铅蓄电池、重金属污染的产业园区)、未按期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产业园区,各级环保部门应要求其限期整改,对未完成限期整改工作的,环保部门可暂停受理审批新增污染物的建设项目。3、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督促各产业园区开展工作,并将规划环评推进情况纳入各区县“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附件:1、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 2、本市“两规合一”确定的104个产业区块规划环评分批实施安排&&&&&&&&&&&& 3、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环评的编制技术要求&&&&&&&&&&&& 4、产业园区基本信息统计表&&&&&&&&&&&& 5、产业园区内企业基本信息统计表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环评的编制技术要求
注:●表示需要包含该部分内容,○表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相关分析,不填表示不要求。
产业园区基本信息统计表
*表示开展跟踪评价的产业园区需填写。
产业园区内企业基本信息统计表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日印发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上海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报告编制技术
-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pdf 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报告编制技术要求
(2013 年版)
按照“合理布局、统一监管、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的原则,
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应重点关注规划概述及规划
分析、园区开发回顾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
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等内容,
规划编制单位和环评单位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从环境保护的角
度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以及产业园区环境管
理、监测计划及跟踪评价等要求。
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以及跟踪环评报告编制的主要技术
要求如下:
一、规划环评的总则
阐述环评任务的由来,明确环境功能区划、评价标准、规划
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识别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梳理区域环
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等。
基本图件要求:环境功能区划图、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
评价工作程序图。
基本表格要求:评价标准表、规划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体
系一览表、环境影响识别表、敏感目标表。
二、规划概述及规划分析
开展规划概述、规划协调性分析及规划污染源分析等评价内
(一)规划概述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评价对象是园区的产业规划,并结合与
园区相关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阐述产业园区的选址、
规划四至边界范围、规划目标、规划期限、开发规模、产业导向、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情况。应重点阐述如
1.产业规划:基于“两规合一”相关规划内容,明确园区的
开发背景和选址依据、规划四至边界范围、不同规划阶段的目标
和指标、产业导向、产业规模、用地布局、产值、规划项目清单
2.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绿化、排水、
集中供热、隔离带等。
3.环境保护规划:阐述规划的环境目标以及主要环保设施。
4.规划演变过程:产业园区设立的合规性分析及本次规划
相对于历次规划的变化情况,包括:原有规划批准、调整情况,
产业定位以及发展过程等。提供产业园区设立的相关政府批件。
基础图件要求: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产业规划布
局图、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图件、基础设施分布图。
基本表格要求:规划项目表。
(二)规划协调性分析
分析产业园区选址、建设目标、建设规模等规划要素与相关
政策、法规、规划的符合性和协调性。
1.政策符合性分析:应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
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等。
2.规划协调性分析:应分析与上层位规划和同层位相关规
划的协调性,包括国家、地方和所涉及的行政区 (至镇级)及相
邻行政区 (至镇级)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发
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包含环境功能区划)、已批准的相关规
划环评等。
(三)规划污染源分析
基于规划项目清单,按照产业结构和规模、规划时段等不同
情景,分析园区规划项目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主
要污染因子的确定应考虑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园
区主导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区域环境敏感污染因子。
?基本表格要求:规划项目资源能源消耗一览表、规划项目
排污情况预测表。
三、园区开发回顾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对产业园区新一轮规划四至边界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现状、基
础设施、资源能源消耗及排污情况、园区环境管理现状等进行回
顾分析;并结合区域环境敏感性、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特征,
对照规划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识别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园
区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跟踪评价需对上一轮规划环评的落实情况、实施效果进行专
(一)产业发展回顾及现状分析
阐述产业园区原有规划的实施情况,包括主体工程、配套工
程、环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与原有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