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有哪些船舶进行过南大洋考察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
本周热点新闻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
发布时间: 02:48:03
浏览:7805 次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队】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队由长城站考察队、中山站考察队、内陆冰盖(中山站至Dome&A)考察队,格罗夫山地质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和&雪龙&船组成。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考察队队长王德正,长城站站长孙云龙,中山站站长李果,&雪龙&船船长袁绍宏。第十五次考察队总人数139人,长城站考察队员22人,中山站考察队员40人,内陆冰盖考察队10人,格罗夫山地质考察队4人,南大洋考察队17人,&雪龙&船46人。第十五次南极考察队实施&一船一站&考察,即长城站队员乘机前往长城站,中山站及其他考察队员乘&雪龙&船赴中山站考察。在&雪龙&船途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时,2名与中方合作的美国专家登船,3名俄罗斯人和1名澳大利亚人搭乘&雪龙&船前往俄罗斯进步2站。
&& 长城站考察队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长城站考察队由16人组成,其中越冬队员13人,度夏队员3人。长城站考察队于日从北京乘加航飞机出发,11日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经极地办驻智利办事处安排,12日早从圣地亚哥飞往彭塔阿雷纳斯,13日上午乘智利空军大力神C-130飞机抵达长城站。在考察中,一名队员在寻找遇暴风雪迷途队员而意外负伤,于日送回圣地亚哥治疗;另有2名越冬队员身体不适,于日随同度夏队3名队员离站返回智利彭塔阿雷纳斯,6人于日乘加航离圣地亚哥,4月3日抵达北京。10名越冬队员继续留在长城站进行越冬考察。1999年9月,第16次越冬考察队厨师提前抵达长城站,同第十五次越冬队员一起工作。第十五次越冬队于日离开长城站返回智利彭塔阿雷纳斯,12月29日离开圣地亚哥,于12月31日抵达北京。
&&& 度夏期间,根据国家南极考察&九五&科学考察计划,进行了长城站地区环境考察和国际GPS联测及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和地震常规观测等科学考察工作。
&&& 站务工作:完成了新的海事卫星B站和C站的安装,拆除了原有旧的海事卫星A站。对柴油发电机组和车辆进行了大修,修筑了食品库至码头的道路,对部分建筑物进行了油漆工作。
&&& 度夏期间,考察队还接待了以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为团长的中国政府第五次南极考察团。在考察团的主持下,在长城站举行了由江泽民主席题写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匾的揭幕仪式。
&&& 中山站考察队&
  中山站考察队40人,其中越冬人员22人,度夏人员18人。考察队于日乘&雪龙&船离开上海,12月5日抵达中山站。度夏考察工作日结束,度夏工作时间77天,度夏队员随&雪龙&船于4月2日返回上海。
&&& 度夏期间,根据国家南极考察&九五&科学考察计划,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山站自然环境过程与环境指示研究,中山站水体、冰藻类的UVB生态效应现场考察、中山站区环境专题研究及气象、极光、臭氧等科学考察项目。
&&& 完成的站务工程有:新安装了3台发电机组,拆换了原有旧机组,确保了中山站的正常供电;调试运行了污水处理系统;安装了新型垃圾处理设备;清除了中山站十多年来的报废设备、建筑和生活垃圾,全部运回国内处理;完成了站区建筑的粉刷和油漆工程,并将建筑内的暗线改为明线,以利维修和保养。
&&& 越冬队员22人继续留站进行科学考察常规观测和站务维护工作。完成越冬任务后,于日加入第十六次中山站度夏考察队。
  内陆冰盖考察队&
  考察队由10名队员组成,负责人李院生,包括4名科研人员、2名冰芯钻工、2名机械师、2名中央电视台记者。驾驶3辆240型雪地车,后拖6个雪橇舱,分别装有科学考察设备、燃油、食品等75t。
&&& 考察队于日出发在前464km区段,与格罗夫山考察队同步行动。12月24日两队分开。日到达距中山站直线距离1&000km预定地点,6日又继续前进1天,在79&S位置设立营地。7日小分队驾驶单车抵达Dome-A(A冰穹)地区,这也是1991年国际实施南极冰盖断面计划以来第一支到达该地区的考察队。日考察队启程返回,于2月3日安抵中山站。该次冰盖考察历时50天,成功穿越了200km长的冰裂隙区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 该次考察终点位置79&1&6&4&6&PS、76&59&46&PE,距中山站直线距离1&106km,海拔高度3&931m(GPS数据),雪地车行程1&250km,仲夏气温-32℃~-37℃。考察队建立了664km长的冰川学综合研究剖面,完成了冰雷达探测,建立了16个新GPS精确定位点,在不同高程的典型降雪区设立了5组物质平衡观测阵。在1&076km钻取100.6m冰芯1支,在800km处钻取82.5m冰芯1支,并在沿途进行了系统的气象观测和采集了各类雪样、大气样品、气溶胶样品等。
  格罗夫山地质考察队&
  格罗夫山考察队员共4人,负责人刘小汉。于日开始进行现场物资卸运和准备工作,配备了2辆雪地车(中途1辆因故障撤出),2辆雪上摩托车及燃油、科学考察设备、雪橇、食品及其他物资等。12月15日16:45出发赴格罗夫山考察,于日凌晨返回中山站。考察时间50天,总行程2&000km,全程共设置旗标134个,站位14个。其中在格罗夫山区内设置8个站位,累计行程133km。
  南大洋考察队&
  南大洋考察队员共17人。大洋调查共分两个航段,第一航段从~24日;第二航段从~21日。共完成29个综合站和两个48h生物、化学、海洋水文要素的连续站的调查任务。
  &雪龙&船&
  船员40人,管理及指挥人员6人。&雪龙&船于日驶离上海赴南极,日抵达中山站,日从中山站返航,4月2日抵达上海港。&雪龙&船共航行20&326n&mile,两次穿越西风带,其中浮冰区航行1&600n&mile,破陆缘冰18.3n&mile。进行了2个阶段的南大洋科学考察任务。&雪龙&船抵达中山站后,在陆缘冰未完全破裂前,通过海冰卸运了科学考察的大型设备和运输工具,中山站站用燃油等;日至2月5日,陆缘冰破裂后,利用小艇拉回中山站垃圾。共计卸运物资23车次、5艇驳次、各类物资设备100余吨,航空煤油210桶,煤气罐50个,发电用油242m3及11艇驳垃圾。此外,&雪龙&船还在中山站海域进行海底测绘,首次发现了&中山&锚地。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度夏科学考察】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夏季科学考察是在南极现场连续执行&九五&国家重点科学计划(攻关)项目的第三年,度夏的科学考察项目共安排了12项,其中8项为&九五&攻关,两项面上基金研究项目,国际合作和现场作业保证项目各一项。
&&&长城站科学考察 &
  国际GPS联测执行98/99南极夏季1月20日至2月20日国际全南极的GPS观测,目的是针对大地形变开展的观测研究。
&&& 长城站环境现场考察&九五&攻关项目,对苔藓、地衣土壤生态观测点及站区、无人区等分别进行了连续60天的气体采集工作,共采集气体样品423瓶;采集各类湖芯样品10个,柱长总计约10m;对阶地土壤与古凹槽、风化壳及生态区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共35袋;采集湖水、动物骨骼及苔藓、地衣等大量样品。这些都是研究南极生态环境的重要样品和资料。
&&&中山站科学考察 &
  站区环境专题考察主要围绕表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现场采集样品,着重研究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中水岩气及其与生物之间的S、C、N、P循环与交换及其环境效应。
&&& 站区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 && 通过对站区及毗邻地区一定范围内常规项目的观测、样品的采集,对各环境介质的污染重金属类、有机污染物、生物群落结构和常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尤其对污染物含量分布做一全面深入的研究,弄清站区自然环境背景及沾污现状。
&&& 中山站自然环境过程与指标现场考察 && 现场采样围绕着高速极不饱和气流的卷蚀与扰积过程,季节性融水蒸渗与地表盐渍化过程,冰冻海岸线的塑造过程,季节性流水与区域物质迁移过程展开。
&&& 水体、冰雪藻类的UV-B生态学效应考察& 对站区附近8个湖泊和10余个湿地、溪流、水坑等进行现场采样,共取得水样20余瓶,浮游生物样品70余瓶,生物活体样品50余瓶。用BG-11培养基现场培养藻类样品进行对照实验。将两种藻类培养后提取色素冷冻保存。
&&& 拉斯曼丘陵高级变质岩构造地球化学制约考察 && 对拉斯曼丘陵的数十个岛屿进行了考察,采集样品260余块,按基金项目所列出的研究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考察。
&&& 普里兹湾海岸& 在RODINIA和GONDWANA古陆形成与发展的地质过程考察对数十个岛屿进行了现场考察,共采集标本215块,绘制地质剖面28条,对关键部位进行了详细地质填图,在基地与盖层之间的关系和硼硅酸盐矿物的地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 中山站&Dome&A内陆冰雪考察& 内陆冰盖考察队日从中山站出发,于日返回中山站,历时50天,到达79o16&46&PS、76o59&46&PE,(该位置距中山站1&106km处)。考察的主要工作是:①复测了前两次队的物质平衡标杆;②全程冰厚、地形和冰盖内部层理特征雷达探测;③建立16个新的GPS精确定位点,并进行了测量,复测了7个定位点;④设立了5个典型降雪区域的物质平衡观测阵;⑤在距站1&076km处钻取100.6m的冰芯,800km处钻取82.5m长的冰芯;⑥在1&076km、1&000km和800km处分别挖雪坑各1个,取得250组样品和200个雪层密度数据;⑦采集表面吹雪样、深积雪样多组,大气样10个,气溶胶样品6个;⑧进行沿途气象观测。上述野外观测资料和样品为第一次获取,对研究兰伯特冰川以及物质沉降与气候变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格罗夫山地质综合考察&
  在2&000km2范围内对51座冰原角峰进行了地质考察,采集岩石标本800余块,采集到陨石4块,在哈丁山和萨哈罗夫岭设置4个永久性大地水准标,完成核心区110km2的平面图的测绘工作。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些可能成为科学研究新生长点的重要现象。
&&&南大洋及普里兹湾考察&
  走航观测开展了ADCP和80个站位的表层水取样,完成中美合作XBT、XCTD的投放并获取了相应的资料,浮游生物高速采集器的走航拖网以及生物化学采样工作。在普里兹湾外选定点位,布放锚系潜标式沉积物捕捉器(中美合作项目)。在普里兹湾共作业17个站位,进行了物理海洋学、化学和生物海洋学以及海洋生物学的综合调查,取得了大批&九五&攻关科学研究数据。
&&&中山站附近水域锚地水深测量&
  在中山站附近水域不仅完成了1∶5&000水深地形测量,在重点锚地还完成了1∶1&000的加密测量。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越冬科学考察】
  中国第十五次南极越冬科学考察在两站安排了不间断的常年常规观测项目共9项,其中一项是国际合作项目。
&&& 长城站科学考察 &
  气象常规观测预报除常规气象观测项目、编发天气报外,还接收卫星遥感资料和气象传真图,为考察站各种活动安排提供预报服务和天气信息。
&&& 地震、地磁观测 & 主要内容是地震模拟三分向(DSL-3)、地磁模拟三分向(GM-1)、地磁数字三分向(GM-2)、地磁总强度数字观测(ZZZ-1)。共取得连续完整的地磁数据28盘,数据记录纸3卷,记录图纸12盒,地震记录纸12卷。
  中山站科学考察&
  气象常规观测预报 除常规气象观测项目、编发天气报外,还接收卫星遥感资料和气象传真图,为考察站的各种活动安排提供预报服务和天气信息。
&&& 臭氧观测&& 采用加拿大生产的BREWER观测仪进行常年臭氧观测,用以了解臭氧在南极的总量与UVB辐射的关系。极夜期间,虽无法进行对日观测,仍可以对天顶观测,获得了大量的NO2数据,此系中山站首次观测。本年度共观测臭氧289天,获数据51盘,检测和监测资料各10本,每月及时将观测资料制成报表报回国内。由于该仪器已连续观测了数年,于日中断观测,将仪器运往加拿大进行标定。
&&& 地磁常规观测 && 内容分别是三分量相对地磁场、三分量绝对地磁场、地磁脉动、哨声等的常年观测。一年中共收集相对地磁观测资料40MB左右,哨声甚低频共观测了近230d,记录一直正常进行,从未中断。
&&& 重力场与固体潮 && 观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南极地壳弹性参数、极点的移动规律、尤其是在冰雪负荷下的形变规律。取得324d共7&776h的连续观测资料,并实现了模拟记录数字化,对弹簧重力仪记录系统作格值标定,结果表明,仪器的工作状态和稳定性良好,这次取得的资料和以前历次队的观测资料的精度在同一量级水平。
&&& 平流层和大气电场观测 && 使用激光雷达探测南极平流层的气溶胶,再配以其他设备探测南极平流层云的变化规律,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对南极臭氧洞的认识。采用大气电场仪对大气电场实施不间断监测,为南极地区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提供部分资料。时值第23周太阳活动峰年,使观测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月底至10月利用可观测天气,对平流层的气溶胶进行了163次有效观测。地面大气电场仪始终工作正常,共记录40盘录音带,达到了连续观测的目的。
&&& 高空大气物理观测 && 采用的观测仪器分别是:磁通门磁力计、宇宙噪声接收仪、扫描光度计、全天空电视摄像机、地面臭氧仪、感应式磁力计和电离层测高仪。该项目还是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同时执行与中&日、中&澳的合作观测。本次队越冬绝大多数仪器一直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获得了连续完整的数据,数字化数据约170GB,包括58片MO、30盘数据流带、8盘DLT、6片软盘。模拟数据125盘及26卷纸记录。
&&&& GPS常规观测 && 在中山站设置该观测项目的第一年,其主要任务是:①建立GPS跟踪站,进行GPS常规观测,②参加GPS国际联测(15次度夏期间),③为冰盖和格罗夫山两支内陆队提供GPS定位支持(15次度夏期间)。度夏结束后,进入越冬常规观测,每两个月将记录的原始数据刻入光盘保存,共取得约2&200MB的实测数据,对监测南极板块运动,地球动力学以及毫米级大地测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极地考察办公室
&& 通讯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1号&&邮政编码:100860
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新建考察站优化选址作业完成(组图)
2月11日,“雪龙”船停泊在麦克默多湾,远处是海拔3794米的埃里伯斯火山。当地时间2月13日21时许,随着海豚直升机载着多名科学家从难言岛安全飞回“雪龙”船,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在罗斯海区域为中国新建第5个南极考察站优化选址作业全部完成。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洲形成的一个边缘海,是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的优选路线,也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极乃至全球影响的重要区域。 航拍拍摄:第33次南极科考队队员朱李忠、李文俊 新华社记者 荣启涵 通联
当地时间2月3日至13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在罗斯海区域为中国新建第5个南极考察站开展优化选址作业。
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期间,选择了罗斯海维多利亚地的恩克斯堡岛(Inexpressible Island,又称难言岛)作为新建常年科考站的主要备选站址。随后在第30次至32次南极科考期间进行了测绘、地质、地勘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和新站规划工作。
此次“雪龙”船分别在麦克默多湾和维多利亚地特拉诺湾停泊,对包括难言岛在内的5个预选区域进行了站址优化比选。由9名队员组成的罗斯海新站选址队共完成难言岛、伯德角、马布尔角、布朗半岛及新港角的地质调查、基础测绘、规划选址、动植物调查、海冰及气象分析、环境本底调查等任务。
据介绍,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洲形成的一个边缘海,是人类通过船舶抵达南极大陆、前往南极点的优选路线,被喻为认识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
[责任编辑: 凌纪伟]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 
题名/责任者:
:中&#x56首次南大洋考&#x5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研究专辑.第32集/中&#x56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编辑
出版发行项:
北&#x4:科学&#x51版社,1991.10
ISBN及定价:
7-03-002427-3/¥25.60
载体形态项:
364页;26厘米
团体责任者:
编辑
-丛刊
-考&#x5-南极洲
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分类号:
提要文摘附注:
本专辑报道了南极半岛西北部海&#x57的腔肠、苔藓、软体、棘&#x76、原索动物等动物类群的研究成果。
全部MARC细节信息>>
校区—馆藏地
P73-53/01/32
总馆—Z--总书库
P73-53/01/32
总馆—Z--总书库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看)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送 书 地:南极概况/南极
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南极冰山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 和 极点。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环境与保护/南极
臭氧空洞据英国《卫报》报道,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观测结果,南极南极冰山臭氧损耗严重。南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约为2745万平方千米,比北美洲的面积还大。据悉,NASA“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层上部的臭氧总量。该监测设备在南极东部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厚度)。另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还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直接测量南极臭氧量,数据显示,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约93多布森单位。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千米至21.9千米范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几乎完全耗尽。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千米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危害。当臭氧层厚度低于220个多布森单位时,便被认为出现空洞。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头顶上的这把“伞”已出现空洞,并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进入臭氧层后,消耗臭氧造成的。“奥拉”卫星的微波分叉发声器测量显示,9月中下旬,南极平流层下部的含氯化合物一直处于极高水平。另外,平流层气温也南极是影响臭氧空洞的主要因素。气温偏低时,空洞面积变大、深度增加。气温偏高时,空洞面积缩减。10月至11月间,臭氧空洞将持续恶化,预计紫外线照射会异常增强。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的释放已经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并在持续减少,科学家估计,南极洲臭氧层空洞到2065年可以完全修复。“死亡地带”数量不断增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中“死亡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因此“低氧区”和“缺氧区”又被称为“死亡区”。报告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死亡区”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1994年估计全球海洋共有149个“死亡区”,但2006年“死亡区”可能已多达200个。最早发现和记录到的“死亡区”在美国东北的大西洋海岸、波罗的海、卡提加特湾、黑海和亚得利亚海东北部。最著名的“死亡区”在墨西哥湾,是由密西西比河排泄的养料导致的。最新的一些死亡区出现在南美、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沿海。海洋“死亡区”对渔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如果风能够将富有营养的水冲走,“死亡区”就可能复活。环境规划署呼吁沿海国家采取措施控制陆源污染,遏止“死亡区”持续增多的势头。冰架裂口人类对地球破坏 速度前所未有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认为,这将使得自然界更加可能出现突变,导致疾病蔓延、森林遭到摧毁、海洋出现“死区”。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机构(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的1360名专家在9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过去50年来,人口增加使得人类赖以生活的三分之二的生态系统,包括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发。该机构由45个成员组成的董事局发表的报告指出:“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的自然运规律带来很大的压力,地球的生态系统因此未必能养活得了未来的人口。”报告指出,10%-30%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濒临灭绝的边缘。南极冰架这项历来最大规模的地球生态系统研究工作发现:“过去50年来,人类为了取得食物、净水、木材、纤维和燃料,对生态系统的造成的破坏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要来得快,破坏面也比任何一个年代来得广。这使得生物的多样性承受着无法扭转的损失。”报告补充道,从1945年至今,人类开垦为耕地的面积,比18世纪和19世纪开垦的土地加起来还要多。报告说:“未来50年,地表剥蚀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后果。”整理报告的专家解释说,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疾病爆发、非洲大湖区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成为霍乱散播的温床。肥料中的氮累积在农田里,接着再冲刷入海,会导致海藻生长茂盛,从而使得鱼儿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和使得沿海地区因而出现没有氧气的“死区”。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91.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
探索历程/南极
18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年英国库克船长历时3年8个月,航行97000千米、环南极航行一周,几次进入极圈 ,但他最终未发现陆地。1819年沙俄派别林斯高晋率东方号与和平号两船,历时两年零21天分别在南纬69°53′、西经82°19′和南纬 68°43′、西经73°10′发现了两个岛。1823年2月英国人威德尔南下到南纬74°15′ , 创造了当时南下的最高纬度。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国迪尔维尔曾力图超过威德尔创造高纬度纪录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于日发现的岛屿为阿德雷地,并命名其沿海水域为迪尔维尔海,后人还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企鹅,即阿德雷企鹅。随后,英国的罗斯于1841年驶入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罗斯湾,,但他为冰障所阻无法到达他预测的南磁极――南纬75°30′、东经154°。1908年英国的沙克尔顿挺进到南纬88°23′,离南极点仅差180千米 ,但由于食品耗尽而折回。1909年莫森、戴维斯和麦凯首次到达当时为南纬72°24′,东经155°18′的南磁极。日和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从1772年库克扬帆南下到19世纪末,先后有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去寻找南方大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尽管时间短暂,但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极和南极点,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探险英雄。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英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中期,人类在 南极探险逐渐用机械设备取代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国的威尔金驾机飞越南极半岛,1929年美国人伯德驾机飞越南极点,同年另一美国人艾尔斯沃斯驾机从南极半岛顶端飞至罗斯冰架。飞机在南极探险方面为人类宏观正确地认识南极大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机械化时代。从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起至今,众多的科学家涌往南极,他们在那里建立常年考察站,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人们称这一时期为科学考察时代。一般来说是法国的杜蒙·杜维尔在日发现南极大陆,英国海军上尉查尔斯·威尔克斯于晚一日发现南极大陆。但由于有“日界线”的关系,颇有争议。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人是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阿蒙森的主要对手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在一个月后到达南极。往后,曾经有七队探险队利用陆上交通到达南极。以到达时间排列他们分别为:阿蒙森和斯科特埃蒙德·希拉里维维安·福克斯安特罗·哈沃拉克瑞里和费因斯为纪念阿蒙森和斯科特,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于1958年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上建立,并永久性地为研究和职员提供帮助。罗伯特·弗肯·斯科特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斯科特攀登南极点的行动虽比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早约两个月,但他却是在阿蒙森摘取攀登南极点桂冠的第34天,才到达南极点,他的经历及后果与阿蒙森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他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1910年6月,斯科特率领的英国探险队乘“新大陆”号离开欧洲。日,斯科特在麦克默多海峡安营扎寨,等待南极夏季的到来。10月下旬,当阿蒙森已经从罗斯冰障的鲸湾向南极点冲刺时,斯科特一行却迟迟不能向目的地进军。因为天气太坏,虽值夏季但风暴不止,又几个队员病倒了,所以直到10月底,斯科特便决定向南极点进发。日,斯科特的探险队从营地出发。每天冒着呼啸的风雪,越过冰障,翻过冰川,登上冰原,历尽干辛万苦。当他们来到距极点250千米的地方时,斯科特决定留下他本人和37岁的海员埃文斯、32岁的奥茨陆军上校、28岁的鲍尔斯海军上尉,继续向南极点挺进。1912年初,应该是南极夏季最高气温的时候了,可是意外的坏天气却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他们遇到了“平生见到的最大的暴风雪”,令人寸步难行,他们只得加长每天行军的时间,全力以赴向终点突击。日,斯科特他们忍着暴风雪、饥饿和冻伤的折磨,以惊人的毅力终于登临南极点。但正当他们欢庆胜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阿蒙森留下的帐篷和给挪威国王哈康及斯科特本人的信。阿蒙森先于他们到达南极点,对斯科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他们从欢乐的极点推到了惨痛的极点。此刻,斯科特清楚地意识到,队伍必须立刻回返。他们在南极点待了两天,便踏上回程。半路上,两位队员在严寒、疲劳、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先后死去。剩下的队员为死者举行完葬礼,又匆匆上路了。在距离下一个补给营地只有17千米时,遇到连续不停的暴风雪,饥饿和寒冷最后战胜了这些勇敢的南极探险家。斯科特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现在已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们将坚持到底,但我们越来越虚弱,结局已不远了。说来很可惜,但恐怕我已不能再记日记了。”斯科特用僵硬不听使唤的手签了名,并作了最后一句补充:“看在上帝的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过了不到一年,后方搜索队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了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并就地掩埋,墓上矗立着用滑雪杖作的十字架。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的17千克重的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矿产资源/南极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其它的矿产资源还正在勘测过程中。在南极地区,可望发现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人类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科学依据。南极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主要分布于南极洲的冰盖下面,储量约为5000亿吨。铁矿是南极最富有的矿产资源之一。在南极大陆,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据科学家们勘测,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的地层内,在晚太古至元古代,有一条厚度达400米,长120~180公里,宽5~10公里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矿石平均品位达32%~58%,是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富铁矿床,初步估算其蕴藏量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富铁矿藏。有趣的是,如果沿着南极洲查尔斯王子山脉所在的经度范围(北纬60度至北纬70度)一直如同被往北走,几乎在相同经度差不多对称的北极地区,又是一片世界级大铁矿地区。南极地区的石油储存量约500亿~1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为3亿立方米。南极的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以及南极大陆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南极地区,有待查明的各种资源还很多,加上各国资源勘探结果还未完全公开,因此,还有待中国科学家们进一步努力。
主权问题/南极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从19世纪2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各国探险家相继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英国、新西兰、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巴西等10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冰封万年的平静大地笼罩上国际纠纷的阴影。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国际南极条约》,冻结了以上10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可以说,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中华人民共和国1983年正式加入,并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以及昆仑站,日成立的泰山站。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航海者至今有争议,但是俄国人别林斯高晋的可能性为最大。 而第一个踏上南极大陆的人,则很有可能是美国的一个海豹捕猎船的船长,约翰·戴维斯。而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是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以及他的随行人员,到达时间是日。阿蒙森的主要对手是斯科特。斯科特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一位英国海军上校。他未能实现自己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壮志。他的竞争对手罗阿尔德·阿蒙森抢先一个月到达那里。1910年6月,斯科特(RobertFalcon Scott)在一个月后到达南极点。在回程的时候,斯科特以及他的同伴四人全部由于饥饿和极度的寒冷而死亡。 曾经有七队探险队利用陆上交通到达南极点。
征服南极/南极
征服南极点日,是人类征服南极点事件100周年纪念日。挪威探险家罗纳尔·阿蒙森在日成为踏上南极点的第一人。阿蒙森踏上南极点1个月后,英国海军上校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作为竞争者也到达了目的地南极点。当斯科特上校和他的同伴站在近3000米高的冰原和凛冽寒风中,看到挪威旗帜已在那里飘扬、阿蒙森一行驻扎的痕迹尚未消退时,他们明白自己失败了。斯科特上校怀着巨大的遗憾写在日记里写到:“最糟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上帝啊,这是个恐怖的地方!现在我们要回家了,以一种绝望的力量……但能不能到家却是个未知数”。这段历史始于20世纪初,各国将目光投向南极、北极和珠穆朗玛峰,展开了新的探险时代和一场没有硝烟的征服战。这是一场探险家与大自然无穷力量间的斗争,也是人类对自己极限的挑战。科学考察站南极大陆未来的开发利用,已经为世界各国关注。各种瓜分南极的主张和借口应运而生。其目的主要在于夺取南极大陆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各国政府耗资巨大地支持南极探险和考察,其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跻身南极,为未来着眼。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其中,常年科学考察站有50多个,中国的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大约有100多个,经常使用的有70-80个左右,中国昆仑站为夏季科学考察站。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学考察站,从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中国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其中,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前苏联的东方站最为著名。日,农历大年初二,中国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成功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这标志着中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巍然矗立在海拔4093米南极“冰盖之巅”的中国昆仑站,是目前南极所有科学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由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25年来,中国南极考察也大都在这些区域展开。内陆昆仑站的建成,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为了在南极内陆建站,从1996年至2008年,中国南极考察工作者锲而不舍地进行了6次南极内陆考察。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冰盖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到达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为中国在南极内陆建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冰盖队再次成功登顶,为内陆站建设开展选址工作。据悉,昆仑站建成后,中国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南极内陆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其中包括开展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等诸多内容。位于东南极中心的 Dome A被命名为地球上的“不可接近之极”,也是南极冰盖尚未开展科学探测的制高点。东南极冰盖以Dome C—Dome B—Dome A—Dome F为分冰岭,其中Dome A是这一分冰岭的最高点,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科学家介绍,与国外已开展工作的Dome共投入有那我 F等地点相比,Dome 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Dome 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地球气候环境动力系统中的最重要驱动源,是现代地球气候环境动力学本底观测的最理想区域,在这里能够观测到在地球其他地区无法观测到的代表全球特征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与特殊的自然现象,这种特殊性是地球其他任何地区和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点所不具备的。因此,Dome A作为南极冰盖冰芯钻探仅存的最后一个理想地点和世界上雪冰现代气候环境观测、大气与气象观测等独一无二的“科学观测站”,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南极考察】国际活动 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中国与南极:日,中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日~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中国第一次对南极洲和南大洋的科学考察活动,是从1984年11月开始进行的。这次赴南极考察编队,共有近600人,分乘向阳红10号远洋考察船及担任装备运输任务的J121号船,从上海出发,横渡浩瀚的太平洋,挺进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岛民防湾。然后,编队兵分两路,南极洲考察队在J121号船全力协助下,在南极洲建站和进行极地考察;南大洋考察队在向阳红10号船全力协助下,对南大洋进行考察。南极洲考察队经过艰苦奋战,于日在乔治岛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建站的同时,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主要进行地质、地貌、生物、气象、测绘、地球物理、海洋环境和高空大气物理等学科的考察。探测记录了60小时宇宙大气“哨声”;监测记录了18次南极半岛地区的地震信号,并取得了一批宝贵的标本、样品、数据和资料。南大洋考察的海域范围,南北跨距达7个纬度,东西跨距达14个经度。考察的项目有海洋生物、气象、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6个学科,23个项目。此外,还对乔治岛的诸湾和利文斯敦岛海湾以及南极半岛两侧水道进行了考察。南大洋考察队完成了1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多学科多项目的综合考察,获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样品和资料。南极考察编队于日撤离南极,4月10日返回祖国。中国第一次对南极洲和南大洋的科学考察,从出航到回国,历时142天,行程48955千米,是中国科学考察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它标志着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中国从此跻身于世界南极考察的行列之中。南极之最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低温度-88.3℃就是在那里观测到的。南极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一阵风可达40-50米/秒,最大风速达到100米/秒,被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为“风极”。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形成干燥的“白色荒漠”。南极大陆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洲的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上的大冰盖及其岛屿上的冰雪量约为24×106立方千米,大于全世界冰雪总量的95%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横跨经度最大的大陆,横跨360度。南极条约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条约体系《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为: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对南极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鼓励在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他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协商国决策重大事务的实施主要靠每年一次的南极条约的例会和各协商国对南极的自由视察权。中国于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10月被接纳为协商国。《南极条约》有40个成员国,其中26国为协商国,14国为非协商国。继《南极条约》之后,协商国又于、1980年先后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和《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 ;1988年6月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年10月在马德里通过了《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南极条约》和上述公约以及历次协商国通过140余项建议措施,统称为南极条约体系。1991年在马德里通过的《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中第25条规定,自议定书生效之日起50年内禁止在南极进行矿物资源活动,从而确保了南极大陆未来50年的和平与安宁,为全面保护南极、科学地认识南极奠定了基石。
其他相关/南极
古老的冰芯南极冰芯日本南极观测队于日在日本南极观测站基地富士圆顶(Fuji Dome)附近发现这一冰芯,据日该国立极地研究所所长藤井理行表示,这是在南极冰盖下9994英尺处发现的;日本教育科学部门的官员梅崎友治表示,此冰芯中含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里面的气体,很有可能是百万年前留下来的,如果经过研究,不但可以了解以前的地球环境,还可以用来预测以后的气候。经估计,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历史约有100万年。禁狗令南极大陆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狗的地区。“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狗令:“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离开。”遵照禁令,当时各国南极考察队员都依依不舍地送走犬只,与向带来欢乐和情感慰借的爱犬们说再见,送它们离开南极。所有的犬只于1994年初就全部撤离南极地区。此后驻扎在南极的各国考察研究队伍就没有任何的犬只陪伴。在南极发展研究探勘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只剩下当人类宠物的功能。到目前为止,世界所有的相关国家都遵守禁令,做到南极无狗的要求。南极动物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至今没有人居住的大陆,因为这个地方常年温度在-80℃~-60℃,经常有风力高达12级的暴风雪在这片大陆上肆虐。尽管如此,有一些顽强的动物们却选择了这片荒凉的大陆世代生存。极光照亮了冬季的天空。南极洲正在从冬天里苏醒过来。这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气温仍在可怕的零下五十摄氏度上下徘徊,刚刚回升的太阳光线几乎没有一丝丝暖意。很少有动物能够忍受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帝企鹅可是帝企鹅可以。站在冰封的海面上,它们感受到了南极地区暴风雪强大的威力。只有相互挤在一起,它们才能度过冬季寒风刺骨的几个月。它们轮流去抵挡猛烈的寒风。帝企鹅只能生活在这里,因为南极大陆四周被南大洋环绕,没有任何陆地食肉动物能够到达这里。所以与北极动物不同,它们不会受到北极熊的威胁。海面仍然被冰层复盖。可是有一种海豹——韦德尔海豹甚至整个冬天都生活在这里。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不用惧怕上面肆虐的暴风雪。但它们整年的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或很好地吃东西。韦德尔海豹都会很年轻就离开这个世界。南极大陆与世隔绝,海拔也很高,有些地方接近五千米,这里比北极要寒冷许多。冰层慢慢从中心地带滑向边缘,形成巨大的冰川。冬天,南极大陆本身加上周围冰冻的海水,面积扩大了一倍。海岸边厚厚的冰层在整个南极大陆四周向外延伸了数百公里远。冰雪复盖的海面下生活着小小的鳞虾。整个冬天它们都待在这里。在这几个一片漆黑的月份里,它们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还会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样子。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冰层开始融化,贮存在其中的少量空气被释放出来。这些气泡周围生长着一些微型海藻,鳞虾用脚不停地拍打,把海藻收集起来,作为食物。太阳光线越来越强烈,投射到更深的海水中,浮藻开始大量生长,鳞虾也离开了慢慢融化变小的冰块,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吞吃这种新生的食物。据统计,若每年捕捞1.5亿-2亿吨,就足以保证全世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更遥远的北方,没有了大片的冰面,纹颊企鹅一直在开阔的海水中度过寒冬。偶尔见到一座冰山,如果能爬上去的话,它们便有了一个休息的机会。但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它们真正想去的地方是陆地。春天到了,企鹅们要回去产卵。它们必须尽快回到岸上去,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做完全取决于你对时机的把握,要选择合适的波浪。在找到一个筑巢的地方之前,它们大都要走好几公里的路。国家摄影南极经典图片扎沃多夫斯基岛有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栖息地。大约有两百万只纹颊企鹅在岛上生儿育女,它们来这里是有理由的。这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口和烟洞喷发出来的热量使冰雪无法在山坡上堆积,于是这些纹颊企鹅产卵的时间也比那些生活在遥远南方的企鹅产卵的时间要早一些。与帝企鹅不同的是,这些企鹅可以把卵产在光秃秃的地面上。所以它们都愿意顶着惊涛骇浪来到这里就没什么奇怪的了。遥远的南方,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冰层开始破裂。冰山其实是冰川前端掉落到海水中的、巨大的碎冰块。冬天冰山与海面上的冰层冻结在一起,但它们又开始在海面上漂浮。冰山碎裂之后形成碎冰堆,它们打破了南极半岛周围水面的沉寂。夏天,小鳁鲸来到这些宁静的水域。它们是南大洋最为常见的鲸类。小鳁鲸是所有须鲸类中身材最为矮小的一种。与所有其他同类一样,它们也是到这里来觅食的。夏天,巨大的座头鲸也到这里来做客。它们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热带水域的聚食地来到这里捕猎也,因为夏天这里可以找到很多的食物。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它们便在体内贮存了大量的脂肪,足以供它们度过这一年剩下的日子。所有来这里的动物都是为了寻找同一个目标——鳞虾。鳞虾是南极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它们的数量大得惊人,一群鳞虾就有数十亿只之多,几群鳞虾则要绵延数公里远。更遥远的南方,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冰层依然坚固。这里的冰雪在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融化,帝企鹅就把家安在这儿。这群帝企鹅一直在海上觅食,正准备回家去喂养嗷嗷待哺的孩子。它们没有径自朝冰层的边缘游去,而是小心翼翼地躲开一段距离。它们钻到水下去察看一下冰层边缘的情况。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豹形海豹总是在这样的地方出没。豹形海豹是生活在南极地区的北极熊。它们是捕猎能手。不过它们多半的成功都是在水下获得的,所以一般来说,它们的猎物如果在冰面就没有那么危险了。从闲散优雅的外表根本看不出它们凶残的本性。确信岸上没有危险存在,帝企鹅才往到冰面上游去。不过它们肯定不能在这里逗留太久,它们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家。帝企鹅的领地位于陆岬的背风处,这里的冰面不会被海流冲碎。回家路上的成年企鹅身上装满了食物,几乎连路都不会走了。不过没有敌人的威胁,它们完全可以从容不迫。企鹅父母得想办法在拥挤的六千多只企鹅里找到自己的孩子。它回到自己离开时把孩子留下的那个地方,希望它仍然在附近。可是小企鹅总是愿意四处游荡,所以父母得呼唤它们回来。小企鹅做出了回应,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回家了。企鹅父母禁不住孩子可怜的恳求,把满嘴的鱼都吐出来给它们吃了。夫妻双方有一方回来了,另外一方就可以到海里去觅食了。注意到豹形海豹的存在,企鹅们都相互拥挤在冰层边缘,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冒险跳进水里。海豹偶尔也会跑到冰面上,企图抓到一只企鹅。不过显然它最成功的策略还是“守株待兔”。它躲在冰层的角落里。企鹅们有了信心,猛冲过去。冲在最前面的一群企鹅成功地逃脱了。一旦到了开阔的水面上,它们就安全了。然而喧闹声让海豹有了警觉,在汩汩往上冒的水泡的掩护下,它发起了攻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企鹅的孩子们就要长大了。南极的秋天即将结束,这些成年企鹅将走过新的冰层,在冰冻的海面上度过又一个寒冬。冰层下存在生命南极冰层下首次发现细菌,或许有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生命如何在其它星球存活,并借此一探南极寒冷幽暗的地下湖泊微生物生态系统。科学家报告称,他们首次发现深埋在南极冰层下的寒冷幽暗湖水中有细菌存活。此项发现或许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生命如何在其他星球或者卫星上存活,并首次窥探了南极地下湖泊巨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南极大陆的陆地和冰层之间分布着数百个湖泊,科学家曾猜想这些湖泊中可能存在生命。此项发现第一次证实了这种猜想。外星基地俄罗斯一份秘密文件透露,南极洲发现了一个外星人的基地,在南极大陆腹地,有着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建筑群,这是现代文明所建造不出的。报告称,日这天,大量UFO舰队突然出现在南冰洋上空,然后往北一直飞行至墨西哥瓜达拉哈啦队城附近,离美国边境仅仅1600千米。美军立马进入最高警戒。然而在到达美国边境之前,UFO舰队却迅速返回至它们的南冰洋基地。南极洲发现外星人基地报告称,美国民众对南冰洋UFO舰队的恐惧源于1991年发生在墨西哥的著名7.11UFO事件,那天的日食期间,那些神秘的不明飞行物突然出现在墨西哥上空,甚至在他们首都飞过。值得注意的是,7.11UFO事件发生时,将近有数百万的墨西哥民众正通过他们的国家广播电台现场直播观看墨西哥城上空的UFO舰队,但美国媒体却拒绝播放给他们的民众报告表示,2004年以来,南冰洋UFO舰群不断在他们的基地出没,最近的目击报告是南美国家智利目测到的。
南极的危险/南极
冰裂隙冰裂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冰缝,是冰川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冰层受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裂隙。南极冰盖上的冰裂隙常深达上千米。沿着冰裂隙向下望的感觉,比站在几十层的高楼上向下看还要恐怖——底下是万丈深渊,根本看不到尽头。冰裂隙两边露出的蓝色冰体,像魔兽巨口中的蓝色牙齿,欲把人吞噬。因此,冰裂隙被南极考察队员称为“地狱之门”。距中国南极中山站直线距离约400公里的格罗夫山地区由于冰下地形复杂,冰川流动速度快而不均,因此冰裂隙密布。考察队在进入格罗夫山地区的当天,即遭遇多条宽度不等的冰裂隙,其中一条宽度达1.5米。由于冰裂隙上复盖着厚厚的积雪,同周围的雪面几乎毫无差别,考察队驾驶的雪地车通过冰裂隙前毫无察觉,直到第一辆雪地车通过冰裂隙后,跟在后面的雪地车机械师才眼睁睁地看到原本平坦的雪面轰然垮塌,露出一个不规则的大窟窿。进入格罗夫山地区后,冰裂隙更是无处不在。在格罗夫山的陨石富集区——阵风悬崖北段,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冰裂隙,宽则1米,窄则十余厘米。考察队员在冰面上行走,必须万分小心。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致命危险,在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可怕的名言:你在格罗夫山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但也可能是你自己的最后一步。杀人风“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但南极的风能杀人。”这句话初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亲身领教过南极暴风威力的考察队员对此却有着切身感受。南极被称为“暴风雪的故乡”,风暴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频繁,也更猛烈,且瞬息万变。这里平均每年有300天会刮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风速达19.4米每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每秒82米,法国的南极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每秒100米的强风,相当于12级台风风力的3倍。此次中国南极考察队进入格罗夫山地区后,便屡遭暴风侵袭,特别是考察队日将营地移至格罗夫山地区核心区——哈丁山附近后,狂风更是昼夜相随。在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里,考察队宿营地附近风力均超过6级,其中多日风力达8级以上,最大一次风力达11级。暴风裹挟的巨量积雪常堆积起近半人高的雪垅,将考察队使用的雪地车及住舱等围困其中。研究表明,南极风暴之所以这样强大,是因为南极大陆冰盖中心高原与四周沿岸地区之间是一个陡坡地形,内陆高原的空气遇冷收缩而“变重”,从冰盖高原沿冰面陡坡向四周急剧下滑,到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在海拔1800米至3000米的南极内陆高原,这种下降风尤为剧烈而频繁,而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格罗夫山地区恰恰就位于下降风盛行的这一区间之内。狂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温度骤降。医学研究表明,在大风中站立10分钟,人的四肢便会失去知觉,15分钟后皮肤开始冻伤,不足20分钟便会因全身冻僵而死亡。因此,暴风来临时,考察队会调整野外作业时间,确保考察队员的生命安全。白化天南极洲的低温和冷空气的特殊作用还能产生一种十分危险的天气现象,这就是令南极探险家们谈之色变的“白化天”。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阳光射到镜面似的冰层上时,会立即被反射到低空的云层,而低空云层中无数的细小雪粒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散射开来,再反射回地面冰层上。如此来回反射,便产生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乳白色光线,形成白化天。格罗夫山考察队进入南极内陆冰盖后,便多次与这样的白化天“不期而遇”。白化天来临时,天地间浑然一片,人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看不清景物,辨不明方向,视线也会产生错觉,分不清景物的距离和大小。白化天是各国极地探险家、考察人员和极地飞行器的大敌之一。遇到这种天气,行驶的车辆容易发生翻车事故,飞机则会失控而坠落,这样的惨痛事件,在南极探险史和考察史上屡见不鲜。1971年,一名驾驶大力神飞机的美国人就在白化天气中突然与地面失去联系而失踪。具有南极考察经验的队员都知道,遭遇白化天时,正在进行野外活动的人应保持原地不动,注意保暖,耐心等待白化天的消失,或等待救援人员前来营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地球物理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2次
参与编辑人数:4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53:1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