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1)股票入门基础知识X和Y的期望收益率分别是多少?

计量经济学+互联网支付+投资学+中特_在线翻页电子书免费阅读,发布_云展网
阅读云展网其他3D杂志
喜欢这样的3D电子杂志?您也可以在几分钟内把文档免费上传到云展网变成翻页书![点击上传我的文档]
计量经济学+互联网支付+投资学+中特
6. 久期的决定因素。( 1)零息债券的久期等于其到期时间;( 2)息票债券的久期小于其到期时间。只有仅剩最后一期就要其到期时间,并等于 1;( 3)永续年金的久期等于( 1+y) /y;( 4)其他因素不变,息票率越高,久期越小。( 5)其他因素不变,债券久期通常会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增加值出售,久期总是随着期限增加而增加。但是,处于严重折价久期可能反而越短;( 6)其他因素不变,到期收益率越高,久期越小。7. 消极债券管理策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债券指数基金,试图复制既定债券指数的业绩。( 2)免疫策略,试图使投资组合免于受到整个利率风险的影响。8. 积极债券管理的五种互换方式分别是什么?( 1)替换互换;( 2)市场间利差互换;( 3)利率预测互换;( 4)纯收益增长互换;( 5)税收互换。
第三章 权益证券一、核心概念1.股票:2.一级市场:是股票发行的市场。3.二级市场:是交易已发行证券的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不影响已发行证券的数量,仅是证券的所有权在投资者之间的转移。4.做市商制度:5.委托驱动制度6.市盈率:是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之比。二、核心内容1.普通股的特点。
当公司清算时,普通股股东只有在其他的索偿人如税务部门、公司员工、供应商、债务持有者和其他债权人等得到补偿后,才能对剩余资产享有索偿权;对于未处于清算中的公司,普通股股东只对扣除利息和税收后的运营收益享有索偿权。2.公开发行和私募发行的含义及优缺点比较。
公开发行指向市场上大量的非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证券。优点是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无需提供特殊优厚的条件,发行者具有较大的经营管理独立性;证券发行后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从而提高发行者的知名度和股票的流动性。缺点是工作量大,难度也较大,通常需要承销商协助;发行者必须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公布有关情况以供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
私募是指只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证券。优点是私募具有节省发行费、通常不必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有确定的投资者从而不必担心发行失败。缺点是需要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条件的优厚条件、发行者的经营管理易受干预、股票难转让等缺点。3.描述宏观经济状况的关键经济变量及其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4.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分为哪些类别?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分为财政政策(政府的支出和税收行为)、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和供给政策(教育政策、基础设施政策和研发政策等影响经济体供给的行为)5.宏观经济冲击的类别及各类别的含义。6.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经济周期分析有何重要意义?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7.股票投资分析中“部门转换”的基本思想。8.行业对经济周期敏感性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其影响方向是什么?9.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影响因素有销售额、营业杠杆、杠杆比率。
销售额对经济周期敏感性低的行业,对经济周期敏感性低;反之则高。
营业杠杆高的行业对经济周期敏感性高。
杠杆比率高的行业对经济周期敏感性高。10.在进行行业结构和业绩分析时,应考虑到哪些方面的因素?(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产业内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3)替代品的压力;( 4)供给方的议价能力;( 5)购买者的议价能力11.杜邦财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将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以理解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讲 衍生证券一、核心概念1. 远期合约2. 期货
是指在规定的交割日或到期日按照约定的价格对某一资产进行交割的合约。3. 买权:也叫看涨期权 ,赋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特定价格(执
行价格)购买某种资产的权利。4. 卖权:也叫看跌期权,赋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特定价格(执
行价格)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二、核心内容1. 理解期权的各种投资策略。2. 影响期权价格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履约价格或执行价格。对于看涨期权,执行价格上升,期权价格下跌,执行价格下跌,期权价格上升;对于看跌期权则相反。(2)标的资产价格。对于看涨期权,标的资产价格上升,期权价格上升,标的资产价格下跌,期权价格下跌;对于看跌期权则相反。(3)到期时间。到期时间增加,期权的价格上升,到期时间减少,期权的价格下跌。(4)无风险利率。对于看涨期权,利率增加,期权价格上升,利率减少,期权价格下跌;对于看跌期权则相反。(5)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增加,期权价格上升,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减少,期权价格下跌。(6)标的资产的收益。对于看涨期权,标的资产若分红,则标的资产价格下跌,看涨期权价格下跌,而看跌期权价格上升。
第五讲 风险与收益的度量理论一、核心概念1. 风险溢价:在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风险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与实际无风险利率的差值称为超额收益,因此风险溢价是超额收益的期望值:2. 夏普比率:也称报酬风险比率,表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关注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性,它等于超额收益率的期望值(即风险溢价)除以超额收益的标准差。3. 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为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不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消除掉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经济状况产生的影响,例如商业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等。4. 非系统性风险:又称为独特风险、公司特有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指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消除掉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公司自身的影响。5. 无差异曲线:在均值-标准差坐标系中,无差异曲线是收益和标准差提供相同效用的投资组合轨迹。6. 确定性等价收益率:二、核心内容1. 理解单个资产和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的计算方法。2. 按照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进行划分,投资者可分为哪些类型?
投资者对待风险有三种态度:风险厌恶、风险中性与风险喜好。3. 风险厌恶投资者的均值—方差准则。
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而言,如果,
且至少有一个条件严格成立,那么投资组合A优于投资组合B。4. 理解三种不同类型投资者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投资者对待风险有三种态度:风险厌恶、风险中性与风险喜好。(1)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而言,风险带来的效用为负,因此,骑在承担风险的同时,投资者会要求获得一定的风险补偿。换言之,在一个确定性的收入与另一个具有风险的同等预期收入之间,投资者更愿意接受前者。他不会参加公平博弈。(2)对于风险中性的投资者而言,风险带来的效用为0,预期收益率相同的资产带给他的效用是相同的,也就是投资者对一个确定性的收入与另一个具有风险相同的预期收入水平之间的态度是无差异的。(3)对于风险喜好的投资者而言,风险带来的效用为正。换言之,在一个确定性的收入与另一个具有风险的同等预期收入之间,投资者更愿意接受后者。他是会参加公平博弈的。第六讲 投资组合理论一、 核心概念1. 可行集:又称可行域,可能的所有投资组合的集合。2. 有效集:又称为有效边界或有效前沿。对理性投资者而言,对于既定的风险
水平,他们会选择最大的预期收益率;对于既定的收益水平则会选择最小的
风险。因此,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投资组合的集合才成为有效集,而有
效集中的投资组合称为有效投资组合。二、核心内容1. 理解投资者最优组合构建的过程[案例]
第七讲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核心概念1.市场组合:2.资本配置线:资本配置线描述的是一项无风险资产和一项风险资产(或风险资产组合)所组成的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3.资本市场线:资本市场线是市场供求均衡时,无风险资产与市场组合 M 的连线。4.证券市场线:市场均衡时,任意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溢价与市场组合M的风险溢价成正比,比例为贝塔。CAPM 模型反映在数学中的函数关系上就是证券市场线。二、核心内容1. 投资组合分离定理:
投资者的最优组合决策问题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步骤:第一步是决定最优风险资产组合,这是完全技术性的工作。给定投资经理所有证券的数据,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对所有的客户就是一样的。第二步是整个投资组合在无风险短期国库券与最优风险组合之间的配置,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在这里客户是决策者。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结论。
(1)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可以将非系统性风险消除。
(2)贝塔系数是风险资产的系统性风险的衡量指标。练习题:(考的知识点都在,比如:更高改为更低,没有原题)一、判断题分析[在复习相关知识点后,完成下面的练习题]9. 从过去交易记录中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已反映在股票价格上的市场称为强式有效市场。错。弱势有效市场。10. 消极投资策略的支持者极力主张持有指数基金。对11. 公司的盈利比率越高,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应越低。错。高12.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表示预期的未来利率
不一定上升。错。一定上升。13. 当息票债券的息票率大于到期收益率时,息票债券的价格应小于面值。错误。大于14. 当债券期限增加时,债券价格对收益率变化的敏感性增加,且增速递减。正确15. 利用债券税收属性不同进行互换的投资策略称为市场间利差互换。错误。税收互换16. 在卖出限价委托下,成交价格应大于或等于限价。正确17. 在股息贴现模型中,最适用于成熟期企业股票估值的是零增长模型。错误。固定增长模型。18. 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权收益率(ROE)大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那么,
公司可以通过留存更多的盈利来增加股票的市价和市盈率。正确。19. 在反映经济周期的指标体系中,货币供给(M2)增长率属于滞后指标。错误。前行指标。20. 药品和医疗器械制造业属于防御性行业。正确。21. 销售额对经济周期敏感性越高的企业,其利润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越高。正确。22. 在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尽管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并广泛使用,但该行业
仍具有比其他行业更高的发展速度。错误。成长阶段。23. 弱式有效市场假设与技术面分析相互矛盾,但是认为基本面分析有道理。正确。24. 看跌期权在股票价格高于执行价格的情况下被叫做处于虚值状态。
正确。25. 欧式期权规定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或者之前任何时点行权。 错误。美式期权26. 其他因素不变,标的资产的价格增加,卖权的期权费增加。 错误。减少。27. 在一个确定性的收入与另一个具有风险的同等预期收入之间,如果风险承担
主体更愿意接受前者,那么他是风险喜好的。 错误。厌恶。28. 市场不对系统风险进行风险补偿,而只对非系统风险进行补偿。
错误。说反了。29. 在均值-标准差坐标系中,收益和标准差提供相同效用的投资组合轨迹被称为
无差异曲线。
正确。30. 在均值-标准差平面中,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 M 的连线叫做证券市场线。
错误。资本市场线。31. 风险资产的贝塔系数衡量的是非系统性风险。
错误。系统性风险。32. 投资者可以随时以基金的资产净值购进和卖出基金份额的基金被称为开放式
正确。8. 计算题[注意,在复习每一章的各个例题的基础上解决如下的问题]4. 某种零息债券的面值为 1000 元,期限为两年,到期收益率为 9%,请问该债券
的内在价值是多少?(数字要改)5. 某息票债券的面值为 1000 元,息票率为 10%,期限为两年,每年付息一次,
当到期收益率为 9%时,请问该债券的内在价值是多少?6. 某永续年金每年支付 7 元,当到期收益率为 7%时,请问该永续债券的内在价
值是多少?7. 假定有一种债券,期限为 3 年,面值为 1000,息票率为 8%,到期收益率为
8%,如果一年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变为 10%,那么,债券持有者在这一年中
的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8. 一年期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 5%,两年期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水平为 8%,那么,第二年的远期利率为多少?9. 两年期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 6%,三年期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水平为 8%,那么,第三年的远期利率为多少?10. 如果一只债券的修正的久期为 5 年,请问,如果市场利率上升 10 个基点,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多少?11. 如果一只债券的修正的久期为 4 年,凸性为 30,请问,如果市场利率上升 1%,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是多少?12. 一家公司预期第一年末的每股收益为 1 元,再投资比率为 60%,红利的预期增长率为 5%,市场资本化率为 8%。请利用固定增长模型为该公司的股票进行估值。13. 一家公司预期第一年末的每股股利为 1 元,股东权益收益率[ROE]为 20%,再投资比率为 20%,市场资本化率为 8%,请利用固定增长模型为该公司的股票进行估值。14. 一家公司预期第一年末的每股股利为 2 元,股息增长率为 5%。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为 4%,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 5%,该公司的贝塔系数为 3。请利用固定增长模型为该公司的股票进行估值。15. 某股票的看涨期权的价格为 4 元,执行价格为 15 元,如果到期时股票的价格为 30 元,那么到期时,看涨期权带给投资者的收入和利润分别为多少?16. 某股票的看跌期权的价格为 7 元,执行价格为 60 元,如果到期时股票的价格为 35 元,那么到期时,看跌期权带给投资者的收入和利润分别是多少?17. 根据下列条件,计算股票 X 和股票 Y 的预期收益率。名称
牛市概率(%)
20%X 股票(%)
70%Y 股票(%)
10%18. 有两只基金,一种是股票基金,一种是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的期望收益率为20%,标准差为 30%;债券基金的期望收益率为 12%,标准差为 15%,两只基金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5。请问,一位投资者如果将总投资预算的 40%投资
于股票基金,其余的 60%投资于债券基金,那么其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水平和
标准差分别为多少?19. 某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 20%,标准差为 7%。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为 5%。请根
据以上信息计算该股票的风险溢价和夏普比率。20. 如果效用函数为U ? E(r) ?1/ 2A? 2 ,请问,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为 4,那么他会选择以下哪种投资?投资
预期收益率(%)
标准差1 12 302 13 703 18 15
4 24 2121. 下面哪一种资产组合不可能位于马克维茨描述的投资组合的有效集中?为什
期望收益(%)
Y 3 2122. 某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 15%,标准差为 40%,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为 8%。你决
定将财富的 70%投入到该股票中,另外 30%投入到短期国债中,则你的投资
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标准差各为多少?23. 某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 9%,标准差为 20%,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为 5%。请问,
你应该将总投资预算的多大一部分投资于该股票中,多大一部分投资于短期国库券,才能使你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水平等于 7%?此时,你的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是多少?24. 如果无风险利率为 3%,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 9%,某一投资组合的贝塔
系数为 2,那么这一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应为多少?25. 如果无风险利率为 6%,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 14%,某一投资组合的预期
收益率为 30%,那么,这一组合的贝塔值应为多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一、导论与国情(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看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著作中的观点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而是应该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2、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1)中国既不能走僵化保守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这里的老路指的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邪路指的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2)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看法:社会上一直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改革开放前的30 年应该完全否定;另一种观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矛盾,由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两种观点都有偏颇,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虽然犯了一定错误,但为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准备了物质条件、理论基础和制度条件;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其中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应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两者是两个具有重大联系有存在一定区别的三十年,总的来说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历史时期。
(3)中国梦:是指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其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
总依据: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总布局: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二)关于中国国情
1、对于中国模式的正确理解:工业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独立自主
西方经常出现的错误理解,中国模式是经济上的自由与政治上的专制相结合,这明显是错误地理解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2、关于中国当前发展的阶段
(1)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2014 年 7500 美元左右,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国民生活水平(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尚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城市化和工业化率(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 70%以上,中国不足 60%,发达国家都已完成工业化,大部分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
(2)中国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人均已经达到 7500 美元左右,按着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 4086——12615 美元的属于中高收入国家)
(3)中国仍然出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一个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较长的历史时期
我国当前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仍然出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 A、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B、中国经济社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抓住这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做到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也就是说既要加强中央的统筹规划,也要发挥地方和基层群众的创新精神 。
二、经济与生态
(一)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认识: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从改革的力度上来说的,而从本质上讲,它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应该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而应该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
2、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80年代初到 1992 年十四大之前,是增量改革与改革目标的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 年十四大之后到 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是整体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阶段;第三阶段是 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到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是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阶段;第四阶段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
增量改革: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策略,即在体制内的国企改革没法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在体制外创造新的经济主体,由此创造经济的活力的改革策略。增量改革时期中国的一项重要改革策略是实行价格双轨制。这种改革策略使中国在增强体制外经济活力的同时保证了中国体制内国有经济的平稳运行;但不可否认这种改革造成了八十年代价格领域的腐败。
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关于国企改革: 90 年代末本世纪初国企民营化改革中很多采取了“管理层收购”的方式。这一改革方式最初有可取之处,加速了中国改革的进程,但是后来造成了中国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有人认为国营企业明显在与民争利。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新世纪以来,中国国营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有的领域确实开始体现出对民营企业的优势,但并不存在什么国进民退的问题,因为民营企业照样在高速发展。另外,国营企业代表的是全民利益,民营企业代表的是部分人民的利益,所以即便国营企业高速发展,也并不是与民争利。当然,当前国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国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有全民福利的改善,这应该是国营企业下一步改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1)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问题认识的深化;(2)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增强中国微观经济领域的活力;(3)尊重市场规律并不是要否定政府的作用,在宏观规划、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环境的维护领域,政府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在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被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此,有经济学家提出,混合所有制可以作为国企私有化改革的一项过渡性措施,但如果长期固定下来,必将导致严重的腐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其错误的关键在于中国国企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私有化;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公平来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合理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方案具有明显的合理性。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让私人资本参股,员工持股,是要把国有企业变成国家、私人资本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当前中国国企改革中,应由原来的管人事为主转变为管资本为主,人事应该更多实行市场化选聘。
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比采取华盛顿共识的国家更为成功?(1)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采取的渐进式转型;(2)这一转型方式抓住了市场化转型中的核心问题——竞争,而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国家一般都是把私有化视为首要的目标;(3)这种转型过程保持了宏观经济政治局面的稳定。
(二)关于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总体判断: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一阶段中国经济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征,首先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其次,内需拉动、创新驱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等也都将成为新的常态。
新常态下,按着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意味着(1)经济发展不仅要讲求速度,而且要考虑增长的质量,要考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中国以前经济发展中过分追求速度,这种发展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3)当前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变: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分配政策的转变:中国当前的分配中,要做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错误,这是以前的提法,现在应该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应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也就要求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做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思想。
4、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转变:
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机遇:第一、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参与能够获得更多的机遇,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制定和维护游戏规则上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国际金融危机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风险加剧。
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应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并从以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实行“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是指近年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实施的一种新的战略,即在继续引进外资的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海外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走出去”战略中,“一带一路”是最重要的平台,所谓“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其实质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建立一个与沿线国家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5、发展道路的转变:要实行“四化同步”,即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体包括: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等内涵。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即经济社会发展中改变以往的那种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做到城乡共同发展,关键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6 年开始,中国实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的一些主要改革。(1)税费改革
——2006 年彻底取消农业税,同时开始发放种粮补贴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6 年开始大规模展开)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1 年开始)
(4)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6 年开始)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 年开始)
(6)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9 年开始)
(7)户籍制度改革(2014 年 7 月终结二元户籍制度)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既强调要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又强调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集体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家庭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也就是说应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即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和经营者的经营权三权分置,在此基础上加快农地经营权的流转。,这是因为(1)农业现代化既要提高效率,也要兼顾其在保障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功能;(2)鼓励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提高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3)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的承包权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社会稳定器方面的功能。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推进中,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应该实行双向城乡一体化,即既要允许农民进城,也要允许城市人到农村买地经营农业,这一方案短期来说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但长期来说可能带来粮食安全、大规模失业等问题,必须谨慎。
另有学者提出,中国城市化扩张过程中,应把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给予被征地农民。这一观点值得商榷,首先被征地农民实际上只占全国农民极少部分,被征地农民获取全部收益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其次,土地增值并非这些被征地农民自身努力的结果,而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这种做法有违公平;再次,适当的土地财政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实际上一种地利共享机制。
(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1、关于生态文明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度和措施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了要建设“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包括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并在生产和消费中主要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并由此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
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治理。产生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深受西方经济发展道路的影响;其二是政府的政绩理念存在明显偏差;其三是对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太轻。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从环保生态的理念宣传教育转向制度建设。中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包括(1)政府规划监管性制度;(2)市场交易性制度;(3)生态救济性制度。
政府规划监管性制度中最主要的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中,关键是要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对中国国土进行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的规划,总的来说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具体来说包括: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
2、关于中国政府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基本主张。(1)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欠下了许多历史债务,发展中国家也遇到了严峻的现实挑战;(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环境气候问题的责任上有着不同的主张,发展中国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的排放累积所致,发达国家则强调发展中国家必须明确承担大幅度的减排责任。发达国家的主张是不公正。(3)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4)中国政府已经把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积极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为保护全球环境和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中国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认识
1、关于中国政治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政治模式是法治下的强权政府模式,并认为这一模式具有合理性,这一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作为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建立现代社会的秩序,所以强权政府在初期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只强调政府的强权,否则可能导致专制,所以必须用法治去约束政府。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保障人权的根本途径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错误,尊重和保障人权确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但是,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有人认为,30 多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政治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这种说法完全错误,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本身就是中国政治制度保障的结果;其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本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二是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三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机构改革成效显著;四是干部人事改革成果丰硕;五是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再次,看政治改革是否滞后,关键是看运行中的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中国的政治改革没有滞后。在中国政治建设中,强调保持政治稳定,但不是使具体政治制度长期不变。政治稳定有三个特点,一是政治有序,二是政治有效;三是政治持续发展。
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已经明显提高,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上,已经实现了城乡政治同权。正确,中国城乡政治权利已经基本统一,在人大代表的选举权上已经由 4:1 改变为 1:1,实现了政治同权。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决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并不是因为其毫无益处。这些体制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集团独揽大权,便于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实现“民主”,但并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民主,另外中国也缺乏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中国未来民主政治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所谓协商民主是指人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的方式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民主。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国政府的职能应进行以下改变(1)总的来说要由全能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2)具体改革措施:A、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B、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二)关于中国政治的根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正确,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三)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
中国的四大主要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人大制度
中国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优劣:中国人大制度:(1)优势,专兼职相结合,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处理好精英与平民的关系;(2)劣势,选举中存在不透明问题,导致人大常常虚化;西方议会制度:(1)优势,专职导致整体素养高;(2)劣势,可能与生产脱节,不能真实了解社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环节;但当前社会普遍认为这一制度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这一制度当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虚化,即人大代表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这一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化,让人大代表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实化的关键在于透明化,包括选举的透明和工作机制的透明。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近几年,我国多次发生民族问题导致的暴恐事件,请对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从国内因素来看,政策是重要原因,其中过分强调降少数民族和汉族区别对待是根本原因,改革的根本方向是民族融合。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这一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的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有名无实,农村的村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存在严重的家族控制现象和贿选现象。(四)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1、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错误,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才有长久执政的可能。
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其内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各项事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中国的法律与中国共产党的党纪的关系中,国法大于党纪,党纪严于国法。国法是对中国国民的要求,党纪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要求,所以国法大于党纪,党纪严于国法。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1)中国要实行依法治国,司法的相对独立是必要的;(2)当前造成司法机关不能独立审判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3)这一改革有利于司法机关独立审案,推动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3、关于党的基本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领域的两大历史课题。(1)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2)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习近平同志推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运动的意义:(1)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之一;(2)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群众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智慧来源;(3)由于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倾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危险之一;(4)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及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群众路线教育运动当前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社会(一)当前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1、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且极不均衡
2、社会结构严重失调
3、政府腐败严重导致社会公信力缺失
4、贫富极度分化导致不同群体矛盾激化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已经由原来的非对抗性向对抗性演变的趋势有所增强,当然人民内部矛盾不可能是对抗性的,因为一旦成为对抗性矛盾就不再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是敌我矛盾。
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新特点:一是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三是利益冲突有所增强。要统筹协调这些利益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处理机制;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5、公民地位自我认同普遍低下(二)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1、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主要是指与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民基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以及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2、实现公正
中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中要触及比灵魂更艰难的利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改革主要是要触动灵魂问题,也就是思想解放的问题,而当前主要是要破除既有的利益格局的问题。3、构建和谐(三)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1、社会秩序建设运动
A、“扒粪”运动
当前中国的“扒粪”运动的利弊:(1)“扒粪”运动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揭露社会问题,帮助政府寻找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全民智慧的发挥;(2)但“扒粪”运动也可能走向民族自虐主义,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倾向,最终阻碍社会的进步。B、倡导社会责任运动2、基本国家制度建设
并轨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了改革的平稳进行,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上采取了多轨制,这造成了当前很多问题。所以现在的改革重要路径就是并轨。
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应形成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当前我国要健全民意的诉求表达机制关键并不是要健全上访机制。健全民意的诉求表达机制,上访机制只是一个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总的来说,应该让人大成为民意诉求表达的主要渠道,让网络成为公共政策探讨的主要平台,让司法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3、社会结构重建运动
社会自治组织:是指人们基于非营利性目的而组成的各种社团。
很多学者指出,中国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构建一个橄榄型社会,您认为中国的橄榄型社会应该如何构建?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农村的中产阶级;(2)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壮大城市中产阶级。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由此,要实现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这一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在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必须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关键在于实现政社分开,也就是说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政府真正脱钩;(3)这一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将促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其快速发展有利缓和社会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文化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要提建文化强国)
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文化是一国立国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团结的基础,文化是一个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国家文化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不可怕,他们“只向我们出口电视机,却没有向我们出口电视剧”,这段话说明了两点:其一、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其二,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明显不如制造业的竞争力,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处于明显弱势地位。
2、国内学术界各种思潮之争日趋激烈,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问题已经非常紧迫;
有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一切问题都是民主化、市场化不够的结果。这是明显错误的,这是中国右派的典型观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问题的产生根本上讲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不可能简单通过民主化、市场化来解决,只有通过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也有人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经济主体多元化,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化,所以应该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这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社会共识,所以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
3、网络文化异军突起,中国政府的应对能力面临新的考验;
4、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文化产业成为新兴产业,但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日益明显。
(三)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何建文化强国)
1、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您认为在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三者关系处理的要点在于:(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2)以能否与现代文明基本价值观相融为标准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3)学习西方文化中先进的内容,重点学习其可作为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共有知识的内容,但不全盘西化。
2、加强和改进对新闻舆论的监管工作,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
有人提出,网络是虚拟空间、自由世界,不应该有任何监管,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其一,世界上所有国家对网络都有监管;其二,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某些人散播谣言、甚至犯罪的手段。当然必须监管不等于简单全面控制,而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改堵为疏。所以当前我国适当加强互联网信息的管理是正确的,但加强管理关键是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而非利用技术手段阻止传播。
3、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同时加速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当前我国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是既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中国的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必须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绝对不能产业化,例如教育是典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绝对不能产业化。
4、“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六、国际与外交(一)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的变化
简述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展的一些新特点。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2、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1)世界开始出现扁平化趋势,二元体系开始动摇
金砖国家:是指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展中大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因这几个国家英语的首字母连起来刚好是英语中的砖的单词(BRICS)而得名。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其在国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2)美国相对实力衰落
(3)俄罗斯开始复兴,中国强势崛起,世界隐现三极格局前景
中美俄三国都有庞大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广博的资源,都是中心边缘国家
(4)日、欧发展疲软,将集体退居二流国家行列
3、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4、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现在不仅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之中才能发展,而且世界的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中国。
(三)中国的基本国际战略
1、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谐世界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即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有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是 2005 年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正式(也可以说是新世界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世界秩序理念,其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中国当前应该做负责任的大国,但并不意味着放弃以往的韬光养晦战略。韬光养晦与做负责任大国并不矛盾,中国当前应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关系准则,但中国绝不称霸,而且重点依然应放在国内的发展上。
2、立足第三世界,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
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要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是因为:A、符合中国发展水平;B、避免在国际上被孤立。
3、与美周旋、促欧中立
核心在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A、这一提法是相对于以往所认为的崛起大国必然与原有大国发生冲突的观点提出来的;B、这一提法的核心是中美两国不冲突、不对抗,双方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4、周边战略:北联俄国、西稳印度、南和东盟、东压日本
(四)正确看待世界上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和预测
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对于这些评论和预测,正确的看法是:(1)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全球真正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肯定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有很多关于中国的预测是正常的。(2)这些预测及有一些对中国的误判因素,也包含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3)中国对这些预测始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要被棒杀,也不要被捧杀。一、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40 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由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实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要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基本观点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错误。我们今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的观点,而是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推新理论创新,由此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所谓“中国模式”就是政治上的专制与经济上的自由相结合。错误。这是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错误理解,这种理解的根源在于错误的认识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是一种有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导致他们误解的原因。4、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国营企业明显在与民争利。错误。新世纪以来,中国国营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有的领域确实开始体现出对民营企业的优势,但并不存在什么国进民退的问题,因为民营企业照样在高速发展。另外国营企业代表的是全民利益,民营企业代表的是部分人民的利益,所以即便国营企业高速发展,也不是与民争利。当然,当前国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国营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福利的改善,这应该是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正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修改,这种提法的改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已经由代表着某一个阶级利益的党政改变成了代表中国全体人民的政党。这是执政党意识的体现。6、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际地位已经大大提高,应该考虑结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错误。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当前已进入完善的阶段。正确。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本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2004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8、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正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国内确实都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总体来说,中国的机遇大于挑战,因为国际国内形势都出现了很多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中国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这是因为:其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其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9、中国当前的分配中,要做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错误,这是以前的提法,现在应该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应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0、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也就是说,是对包括社会性质在内的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错误。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是从改革的力度上来说的,而从 本质上讲,它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他不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11、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二者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范畴。错误。经济发展确实不等于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阶段。但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12、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正确。当前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13、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带动转变错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14、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错误。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也没有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15、当前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在于加大“引进来”力度和扩大对外贸易顺差。错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并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基本平衡。16、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正确。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所以中国主张应改革这一国际经济秩序,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所以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民主选举。错误。尊重和保障人权确实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但是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8、中国的政党制度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错误。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这种人民民主是全面的民主。正确。人民民主与西方国家只强调人民政治民主的要求不同,必须是全面的民主,也就是说不仅要求实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而且要求实现人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民主权利。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正确。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21、所谓保持政治稳定就是使具体政治制度长期不变。错误。保持政治稳定不等于具体政治制度长期不变,政治稳定有三个特点,一是政治有序,二是政治有效,三是政治持续发展。2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决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因为其毫无益处。错误。中国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并非因为这套体制毫无益处,这些体制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集团独揽大权,便于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实现“民主”,但并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民主,另外中国也缺乏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23、当前我国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中国的支柱产业。错误。当前我国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让然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必须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24、当前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错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念的竞争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只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25、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改制。错误,这是错误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部分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都要转企改制。另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以国有文化产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体系。26、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错误。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原因,我国传统的发展理念、政治机制的不完善都是其中的原因。27、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正确。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只有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可能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8、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已经由原来的非对抗性转变为对抗性。错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但是从基本性质上讲,这些矛盾仍是非对抗性的。29、当前我国要健全民意的诉求表达机制关键是要健全上访机制。错误,健全民意的诉求表达机制,上访机制只是一个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30、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念,应该有统一的标准。错误,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都应该追求的价值观念,但其内涵却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没有统一的标准。31、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应形成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正确,为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有序参与供给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32、当前我国应加强信息网络的管理,应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不利于政府形象的信息网上传播。错误,在社会建设中,适当加强互联网信息的管理是正确的,但加强管理关键是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而非利用技术手段阻止传播。3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关键在于控制中国人口的数量。错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控制人口数量,而在于提高人口质量。34、在解决全球环境与气候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一样的责任。错误,在解决全球环境与气候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应该承担责任,但不是一样的责任,而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3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而且还必须坚持党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正确,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是全民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诸多方面。3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所以是一劳永逸的。错误,中国红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才有长久执政的可能。37、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正确,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同于革命时代的党建工程,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重点。38、当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改变了以往国际体系中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局面。错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其在国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短期内还难以改变。39、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但反对区域外国家介入区域内事务。错误,中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但并不反对区域外国家介入区域内事务,中国队地区合作持开放态度,欢迎区域外国家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当然反对区域外国家故意加剧地区矛盾冲突。40、中国当前应该做负责任的大国,放弃以往的韬光养晦战略。错误,韬光养晦与做负责任的大国并不矛盾,中国当前应该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关系准则,但中国绝不称霸,而且重点依然放在国内的发展上。二、 简答题(30 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3、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2.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3. 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4、 为什么说今天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 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 13 亿,每年还在以年均
700 万左右的速度增长;2.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6000 美元,中国仍处在世界中后列;3. 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4.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看,城市化率刚刚超过 5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 简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的问题3.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4.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
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
继续深化6.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
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性提出更
高要求7.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
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
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要求更高6、 为什么说 21 世纪前 20 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其一,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其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7、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如何做到统筹兼顾?一是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三是全面推荐,重点突破;四是兼顾各方,综合平衡。8、 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
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加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
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3. 从改革的社会力量来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
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
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4. 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是变革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
具体制度安排5. 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来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
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9、 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10、简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机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11、简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 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2、简述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占有之间新的不平衡;第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次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13、在当前条件下,中国应如何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实现进出口的平衡;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互相促进。14、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大创造,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1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16、简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17、我国应该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要提高文化软实力,1.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3.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4.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8、简述中国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四是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19、当前我国利益关系有哪些新特点,应该如何统筹协调这些利益关系。特点:一是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三是利益冲突有所增强如何协调: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20、我国当前应该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1.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2.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3.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4.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5.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6.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7.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8.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21、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有哪些新特点,应如何处理?新特点:一是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二是矛盾的复杂性增强;三是矛盾超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如何处理: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22、简述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途径。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推动节能减排;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五是完善体制机制。23、简述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在气候问题上,我国一直坚持世界各国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作出安排。各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24、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哪四个主要的考验。一是执政考验;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三是市场经济考验;四是外部环境考验。25、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哪些主要的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26、简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以坚定思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27、简述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8、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历史性的变化。1.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和稳定同样也离不开中国29、简述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3.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4.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30、简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三、名词解释(20 题)1、 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
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2、 基本经济制度
主要是确认生产关系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
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4、 民主社会主义
当代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流派,主张不改变西方基本民主制度
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5、 新型工业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
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
我监督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
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
兴国之魂。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8、 文化软实力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指国家建设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建设领
域。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
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11、生态文明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12、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13、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入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14、执政能力
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1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发展16、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18、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分配公平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速度。19、城乡统筹
就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20、和谐世界
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销售电话:020-
售后:020-
除特别注明外,作品版权归上传方所有和负责。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