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阿米巴经营会计报表表包括财政支出表吗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新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下载积分:840
内容提示:新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622|
上传日期: 15:28:5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4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新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关注微信公众号您还不是会员
中华会计网校
当前位置:&&&&&&&&&&>&正文
2016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来源: 中华会计网校整理  字体:  
2016年备考已开始起航,网校小编特整理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希望对您备考经济师有帮助!
【真题】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包括( )。
B.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
C.收入支出表
D.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E.会计报表附注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参见教材P260.
【知识点扩展】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
1.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1)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行政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及有关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行政单位本期收人、支出、结转、结余、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负债变动等情况,以及影响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事项,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
资产负债表应于毎月末、季末、年末编制,其中月报和季报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人&的会计等式编排,左方为资产部类,包括资产和支出两大类;右方为负债部类,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入三大类,资产部类总计=负债部类总计。年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编排,左方为资产类,右方为负债类和净资产类,资产合计-负债合计=净资产合计。
收入支出表的项目按收入、支出的构成及其结余分项列示。
(2)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是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对单位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研究、分析和评价。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收人支出状况、人员增减情况、资产使用情况等。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支出增长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均开支、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均办公使用面积、人车比例等。
①支出增长率,用于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X100%
②当年损算支出完成率,用于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X100%.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③人均开支,用于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xlOO%
④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用于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自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xlOO%
⑤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用于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X100%,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xlOO%
⑥人均办公使用面积,用于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⑦人车比例,用于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1)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等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者收人费用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列示。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资产负债表应于每月末、季末、年末编制。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一般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会计等式编排,左方为资产部类,包括资产和支出两大类;右方为负债部类,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人三大类,资产部类总计=负债部类总计。
收人支出表或者收人费用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收入支出表或者收人费用表应当按照收人、支出或者费用的构成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情况分项列示。收人支出表的项目按收人、支出的构成及其分配情况分项列示。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声明;
②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
③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
④重要资产处置情况的说明;
⑤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
⑥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
⑦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
⑧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2)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预算收人和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资产负债率。
①预算收人和支出完成率,用于衡量事业单位收人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硕算调整数)X100%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锁算调整数)X100%
其中: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②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用于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xlOO%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X100%
③人均基本支出,用于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④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责任编辑:v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