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岩棉板托架几层一个,20kN(参数1)的载荷作用在岩棉板托架几层一个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上,用4个螺栓将岩棉板托架几层一个连接在一钢制梁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77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9页
1人评价4页
1人评价157页
0人评价3页
0人评价6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30积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芯轴托架的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8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0 &&
买文档后送CAD图纸,QQ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买文档送CAD图纸,QQ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机床中心轴托架的弯曲工艺分析和弯曲模架的设计两部分内容。
本套弯曲模具的设计流程包括弯曲件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必要的工艺计算、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压力机型号的选择,以及总装图及零件图图绘制。
冲裁模的部分工作零件都已经制定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可以将凸模、凸模固定板、凹模块等制成标准的结构尺寸,这样可以进行统二备料,大大缩短加工周期,甚至也可以以商品的形式由专业厂生产提供。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计算型腔的结构尺寸。在设计时,确定出首次弯曲的凸凹模形状尺寸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也是后续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定位装置的确定也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开始一直不能确定应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定位,后来根据参考书利用导料板和挡料销进行粗定位,并且导料板固定在凸模上。
关键词:模架;凸模;凹模;冲裁力;压力机
This design main completed the central axis of bending machine bracket process analysis and bending formwork design two parts.
This set of bending die 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process analysis, bending parts process scheme determination, the model structure forms of choice, the necessary process calculation, the main parts design, presses model choice, and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drawing Desmond tutu.
Punch die parts of all working parts has enacted a industry standard or national standards. The punch, can be the punch fixed board, concave module, the structure size made standards, so can undertake series two inventories, greatly shorten processing cycle, even to the goods by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provides the form.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 hardest and most important work is calculated cavity structure size. In the design, identified the first bending concavo-convex model shape with breakthrough significance, size is the follow-up design work can smoothly premise. Secondly, the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ing device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design. started hasn't been able to determine what kind of way should be us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 positioning using pilot stripper plate and block material sales coarse location, and guide stripper plate fixed on a convex modules.
Keywords: formwork dies;the punch die cutting force press
3.6 模柄…………………………………………………………33
3.7 压力中心的计算……………………………………………33
3.8 弹簧和橡胶的选用计算和安装……………………………34
3.8.1 高度计算………………………………………………34
3.8.2 受力计算………………………………………………35
3.9 定位装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本铁路主题由
BBS Auto Examine System 自动审核通过。
查看: 47488|回复: 55
本人编写桥隧工作业指导书,不到处敬请谅解《一》
第二章 桥路工
第一节 桥路工一日作业标准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桥路工一日作业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桥路工一日作业。
2、班前准备:
2.1工长点名前做好当日工作计划、任务分工、填写一单三卡及安全教育有关事项。
2.2排队点名:列队整齐,精神集中,按时点名,按规定着装,认真听取工作布置;了解当日作业地点、内容、项目、完成数量、作业程序及当日安全注意事项,认真学标,回答提问。
2.3布置工作:讲清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数量、质量要求、劳动组织及当日作业的安全事项,工作分工明确,指定负责人,传达上级指示,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补充安全及其他事项,防护员与驻站防护员联系调试通信设备,日志签认。
2.4准备料具:机具齐全,状态良好,按质量数量要求准备好当日作业所需工料具和劳动保护、安全防护用品,信号备品,对工料具及其他用品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状态良好方可使用,登记出库数量。
3、前往工地
3.1步行:步行往返工地,防护员与驻站防护员联系,防护员在前、职工走在中间、施工负责人走在后的顺序进入封闭网,行走路肩或路旁,手提、肩扛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3.2跨越线路、桥隧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来车时,要注意瞭望,确保安全。
3.3乘车时: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人要坐稳,严禁坐在危险处所,工具、材料放置牢固不超限。
3.4注意线桥状态,发现危及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施工作业:
4.1 按工地负责人和工班长的布置安排进行作业,认真执行作业标准,服从作业负责人指挥,发现他人违章及时制止、纠正。
4.2按标准化作业,按作业程序和要领进行,不简化、不遗漏、不漏项。
4.3上下脚手架必须注意安全,不单独在桥面及隧道工作,正确使用机具,禁止将料具放在轨道上,两线间,边坡上,并不得侵入限界。
4.4执行作业首件检查和随时抽查,保证施工作业质量,杜绝无效劳动工作时,思想集中,精神饱满,随时注意防护人员的信号及呼唤应答,及时下道避车,中间休息不准坐在轨道上和不安全处所。
4.5在施工作业中,工地防护员每1~3分钟与驻站防护员联系一次,讲话尽量简明扼要。按照防护程序,以听觉信号通知施工负责人组织下道避车或列队迎车;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2.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5、下道避车
5、1施工作业中下道避车或列队迎车,列对迎车时机具、料具不侵限、防护员应距作业人员保持规定距离接车。
5.2下道避车根据不同的行车速度,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6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6、劳动保护
6.1接触凡有害身体健康的尘埃、有毒的化工原料均按劳保规定戴口罩、胶皮手套、防护镜等。
6.2桥上作业不得穿带钉及易溜滑的鞋,离地2米以上的高空作业、陡坡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必要时设安全桩、安全绳,戴安全帽,设安全网(或栏杆)等。
6.3根据不同的作业项目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3.3.26条有关的规定。
7、质量回检
7.1完工后进行自检,作业人员边作业,边自验,发现不合格项目立即返工,收工前互检互验,由工班长或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互检互验,要对每个项目进行回检验收,查任务质量,数量准确,质量要符合标准,对不合格的项目要返工重做。
8、结束工作
8.1收工清点回收工具、材料,按原出发顺序列队返回工区。待全体职工进入工区院后,由防护员通知驻站防护员当日施工完毕,撤出防护。
8.2工具、材料入库,排放整齐,填写好出入库账目。
9、分析总结
9.1召开班后安全、质量小结讲评会,认真听取当天作业情况、标准执行情况、安全情况及其他。
9.2正确填写当日完成工作数量、质量、安全情况。
9.3安排次日工作计划。
9.4参加工区有关活动。
第二节 桥隧路设备检查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隧、路设备检查内容、质量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隧、路检查、监控。
2、作业范围
桥梁、隧道、涵渠、框构、路基的检查。
3、作业技术标准
3.1按规定要求对管内设备进行检查,检查项目齐全、无漏项。
3.2对眼睛、手脚达不到的位置,要搭脚手架,有条件的要使用仪器进行检查。
3.3检查时应全面、细致,对发现病害应详细记录并准确无误,对已发现的病害做好标志,并绘制病害示意图。
3.4重点设备病害应及时录入重点病害库,建立专项观测记录台帐。
3.5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作业方案准确。
3.6验收标准执行《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和《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4、作业程序
4.1检查依据:《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和《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有关规定。
4.2检查准备:制定检查计划(检查区间、行别起止里程,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人员组织和分工等)→明确检查标准→检查工具准备。
4.3检查项目:桥隧检查项目按照《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五章规定进行检查,路基检查按照《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第二章第四节规定进行检查,《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9.3.8条进行检查。
4.5检查基本作业:全面检查桥、隧、涵、路基设备。检查应逐公里逐座设备逐项目全面检查,不得遗漏。全面检查桥、隧、涵、路基设备,逐座设备从基础及周边环境抓好设备全面检查。全面检查路基设备。逐公里从路基本体到路基坡脚及周边环境做好全面检查。
4.6检查资料梳理、病害分析。全面记录检查病害状态和设备缺陷,结合前病害记录进行综合分析,重点病害及时录入重点病害库,建立专项观测记录台帐。
4.7制定作业方案。依据检查结果制定作业方案,桥、隧、路检查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地点,作业项目,工作量等内容。
4.8作业质量抽查。执行专业检查,专业验收,对重点作业处所作业质量进行验收。
5、作业质量标准
5.1按规定要求对管内设备进行检查,检查项目齐全、无漏项。
5.2检查记录清晰、每处设备病害均进行详细的量化记录。
5.3重点设备病害应及时录入重点病害库,建立专项观测记录台帐。
6、应备工料、具
安全带、安全绳、刻度放大镜、望远镜、检查锤、钢卷尺、石笔、数码照相机、吊线锤、检查记录本、记录笔、对讲机、照明灯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并有专人负责瞭望,上线检查必须在天窗内进行(设备故障或应急处理时需封锁本线,邻线限速160Km/h),按规定申请作业命令票,设现场防护员,保持与驻站联络员的联系畅通,随时通报列车运行情况。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及《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6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7.2、隧道检查必须按规定带好照明设备。
7.3、检查时应穿戴好劳动保护及防护用品,桥梁墩台、梁体检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绳,戴安全帽。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3.3.26条有关的规定。
7.4、大雾,降雨、雪天气恶劣或了望不良时应停止检查;严禁下桥检查。
7.5上道设备检查不少于2人。
7.6各类检查工具应放置得当,避免掉落后伤人。
第三节 桥隧路病害检查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隧、路设备病害检查内容、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隧、路病害检查及监控。
2、作业范围
桥梁、隧道、涵渠、路基常见的病害的检查。
3、作业技术标准
3.1桥、隧、涵、路基常见病害:
3.1.1钢梁桥:桥枕护木腐朽失效,钢梁涂装失效,钢结构裂纹、扭曲、变形伤损,高强度螺栓、铆钉松动;纵横梁联结处焊缝开裂、结点板联结松动开裂,线梁中心偏差超限;限界不足等。
3.1.2圬工梁桥:圬工梁裂纹,梁端顶死,横隔板断裂,中性化深度超限,线梁中心偏差超限,限界不足等。
3.1.3支座:铸钢支座纵向位移,盆式橡胶支座纵向位移、钢盆开裂、脱焊,聚四氟乙烯板磨损窜出,圆柱面钢支座聚四氟乙烯板窜出等,平板橡胶支座裂纹、外鼓、钢板外露、变形、串动等。
3.1.4墩台:位移、变形、晃动超限,裂纹、冲刷等。
3.2涵渠:裂纹露筋,管节断裂、错位,盖板下沉,接缝渗漏,框构涵底部冒泥浆等。
3.3隧道:隧底断裂,衬砌残损变形、漏水,限界不足等
3.4路基:路基常见病害有边坡病害:土质连坡面裂缝、坑穴、冲沟;路堑边坡及自然山坡发生崩塌、落石 、岩(土)体裂缝、滑坡、溜坍 、风化剥落等病害,基床病害:翻浆冒泥、下沉、外挤 和膨坍 、冻胀、弹性波状等,其他病害:河岸冲刷,排水不良等。& &
4、作业程序
4.1根据不同病害项目,带齐相关检查、检测工具、仪器。
4.2测量、记录检查发现的各项数据。
4.3根据检查记录,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病害整治处理的措施。
5、作业质量标准:
5.1检查认真细致,各项记录数据准确。
5.2病害分析定性准确,处理措施得当。
6、应备工料、具
安全带、安全绳、刻度放大镜、望远镜、检查锤、钢卷尺、石笔、数码照相机、吊线锤、检查记录本、记录笔、对讲机、照明灯等。
7、作业安全
7.1根据检查的病害项目需要搭设脚手架,按规定设置防护,并有专人负责瞭望,防护员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检查人员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6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7.2隧道检查必须按规定带好照明设备。
7.3检查时应穿戴好劳动保护及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3.3.26条有关的规定。
第四节 整修护轨作业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整修护轨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面作业。
2、作业范围
2.1梁明桥面及圬工梁桥面。
2.2桥上护轨的高度不符合规定、护轨与基本轨间距超限、轨底悬空、接头错牙、道钉不齐、扣件不齐、联结螺栓失效、绝缘衬垫损坏和配件部符合技术标准,必须整修,及时消灭超限处所。
2.3工作内容:检查记录→调整护轨高度→调整护轨间距超限→整治垫板→整修梭头→补充道钉及扣件→接头螺栓。
3、作业技术标准
3.1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3.2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在有碴桥上,其净距为500mm,允许误差为+10、-5mm,在钢梁明桥面上,其净距为220mm,允许误差为±10mm;当桥上设有伸缩调节器时,其最大净距可为320~350mm,允许误差为±10mm;在混合桥上,当明桥面长度等于或小于50m时,其净距在明桥面与有碴桥面上均为500mm;当明桥面长度大于50m时,在明桥面和有碴桥面上各自采用自身的净距和允许误差,并在明桥面上采用不大于1.5%的斜率完成间距变化的过渡。
3.3护轨应伸出桥台挡碴墙以外,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然后弯曲交会于线路中心。弯轨部分沿线路中心线的长度不小于1.9m,梭头尖端超出台尾的长度不小于2.0m,其顶部应切成不陡于1:1的斜面并联结密贴,梭头尖端悬出轨枕的长度不得大于5mm。
3.4对既有明桥面,护轨下容许加垫总厚度不大于30mm的垫板。当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为350~500m时,护轨下应设普通铁垫板,扣压每股护轨的钩头道钉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靠基本轨一侧钉两个,另一侧钉一个。当净距为220~350mm时,护轨下可不加铁垫板;垫板厚度在20mm 及以下时,应在每隔一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垫板厚度超过20mm时,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
3.5自动闭塞区间,护轨应安装绝缘装置。当桥上线路中心设有应答器时,护轨应在应答器处断开。
3.6每个护轨接头安装4个螺栓,每侧安装2个,螺帽安装在线路中心一侧,在伸缩调节器处应采用一端带长圆孔的夹板。
3.7护轨爬行严重时,允许安装防爬器。
3.8道钉不缺少、无失效,钉孔周围无毛刺,接头螺栓无缺少,螺栓位置正确,不松动;护轨下木垫板,无缺少、腐朽,不能串动、歪斜,护轨底部悬空小于5mm。
3.9梭头两面除锈彻底,并刷白漆。
4、作业程序
4.1准备作业:检查丈量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高低、间距、垫板、道钉、扣件、接头、梭头等部位和尺寸,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部位、尺寸和病害,做出标记并记录,备好所需材料及工具。
4.2基本作业
4.2.1调整护轨高度:枕木护轨高度超过线路轨面时,可削平木枕,涂油后降低高度;护轨高度不足时,可调整木垫板厚度,但不得大于35mm;当垫板厚度大于30mm时,必须加设铁垫板(可以切边)和加长道钉。
4.2.2调整护轨间距:起下整修部位的道钉,并用直钉器修理好,用整孔凿子修好道钉孔,如拨道量超过5mm时用防腐木楔(每边比道钉孔大1~2mm),打入旧孔,再用直径12.5mm的木钻,在适当位置钻深度为110mm的新孔,然后用撬棍拨正护轨,打紧并钉齐道钉。
4.2.3整治吊板:如垫板厚度超过30mm时,应充分利用护轨与基本轨高差不大于25mm的条件,降低护轨,更换通长木垫板,改变厚度并钉牢。有碴桥面上,在捣实枕木的基础上或削或垫消灭吊板。如护轨下加铁垫板,则铁垫板下可加横向垫板消灭垫板,横向垫板与铁垫板座大小一致。垫板应经过防腐处理,无劈裂、腐朽,不串动、歪斜。
4.2.4整修梭头(包括绝缘):当梭头联结松动时,应松卸螺栓,应清锈除垢后在拧紧;损坏者,予以更换;尖端悬空超限时,应分析原因,可削平枕木,加垫板,再打紧道钉;尖端悬出轨枕外,不能移动轨枕时,则在梭头尖端下靠紧枕木加垫500mm长的短枕,下部捣实,将尖端两侧道钉钉牢在短枕上,或者进行拉轨调整,最后进行除锈刷白。
4.2.5补充道钉和接头螺栓;应用直径12.5mm的木钻钻孔,钻孔位置距枕木边缘不少于50mm,孔深为110mm,并进行防腐处理,梭头尖端与枕木要钉齐4个道钉。护轨接头应上齐4个螺栓,每端2个,外侧水平错牙应剁去飞边,打磨顺坡。
4.2.6打道钉要将道钉垂直打入枕木,打钉时,首锤要轻、稳、准,中间几锤要重而准,最后一锤要闷打;严禁打花锤、轮锤、归钉、搂钉;无俯、仰、歪、斜、浮、离、磨、弯曲等不良道钉,发现不了道钉时,应拔出重打。
4.3自动闭塞区段,护轨安装衬垫。
5、作业质量标准
5.1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5.2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在有碴桥上,其净距为500mm,允许误差为+10、-5mm,在钢梁明桥面上,其净距为220mm(当基本轨为60kg/m钢轨时为220mm)当桥上设有伸缩调节器时,其最大净距可为320~350mm,允许误差为±10mm。
5.3护轨接头靠联基本轨一侧左右错牙小于5mm。
5.4梭头各部联结牢固,尖轨悬空小于5mm。
5.5护轨底悬空大于5mm处所布超过8%。
5.6护轨绝缘衬垫安装良好。
5.7道钉正直密靠,无俯、仰、歪、斜、浮、离等八害钉。
5.8接头螺栓无缺少,螺栓位置安装正确无松动。
6、应备工料、具
撬棍、道钉锤、起钉器、直钉器、手锯、轨距尺、小钢尺、斧子、木方尺、小油桶、扁油刷、钢丝刷、扁铲、木垫板、道钉、氟化钠、煤焦油、棉纱头、吊板器、扣件、拐子、切边铁垫板、注油木塞、白铅油、短枕木头、活动扳手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7.2注意瞭望,及时避车,工料具带出桥面放牢或人员工料具一并撤出桥面下桥避车,不得侵入限界,根据不同的行车速度,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6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7.3整直道钉时不得在钢轨上用锤敲击,防伤人。
7.4轨道电路区段作业,作业使用撬棍应加绝缘套管,防止导电。
7.5工具放置稳妥,防止掉下伤人或掉在河中。
第五节 护轨改造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护轨改造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轨枕桥面作业。
2、作业范围
2.1既有线有碴桥护轨改造
2.2工作内容;钢筋混凝土枕木钻孔→锚固新提栓→改移护轨、安装护轨梭头→清除既有护轨旧提栓。
3、作业技术标准
3.1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3.2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在有碴桥上,其净距为500mm,允许误差为+10、-5mm,在钢梁明桥面上,其净距为220mm,允许误差为±10mm;当桥上设有伸缩调节器时,其最大净距可为320~350mm,允许误差为±10mm;在混合桥上,当明桥面长度等于或小于50m时,其净距在明桥面与有碴桥面上均为500mm;当明桥面长度大于50m时,在明桥面和有碴桥面上各自采用自身的净距和允许误差,并在明桥面上采用不大于1.5%的斜率完成间距变化的过渡。
3.3对既有护轨与基本轨头部净距不满足要求的有碴桥面,应按附录二进行改造。桥上为Ⅱ型或Ⅲ型混凝土桥枕时,可采用增设外侧带有轨卡的通长铁垫板(Ⅲ型混凝土桥枕可在每隔一根桥枕上增设)的方法(自动闭塞区段铁垫板中间应设绝缘)对护轨进行改造;对Ⅱ型混凝土桥枕,也可采取在既有桥枕上打孔,采用新型扣板式扣件进行改造。桥上为木枕或Ⅰ型混凝土桥枕时,应更换为新Ⅲ型混凝土桥枕。
3.4护轨应伸出桥台挡碴墙以外,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然后弯曲交会于线路中心。弯轨部分沿线路中心线的长度不小于1.9m,梭头尖端超出台尾的长度不小于2.0m,其顶部应切成不陡于1:1的斜面并联结密贴,梭头尖端悬出轨枕的长度不得大于5mm。
3.5对既有明桥面,护轨下容许加垫总厚度不大于30mm的垫板。当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为350~500m时,护轨下应设普通铁垫板,扣压每股护轨的钩头道钉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靠基本轨一侧钉两个,另一侧钉一个。当净距为220~350mm时,护轨下可不加铁垫板;垫板厚度在20mm 及以下时,应在每隔一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垫板厚度超过20mm时,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
3.6自动闭塞区间,护轨应安装绝缘装置。当桥上线路中心设有应答器时,护轨应在应答器处断开。
3.7每个护轨接头安装4个螺栓,每侧安装2个,螺帽安装在线路中心一侧,在伸缩调节器处应采用一端带长圆孔的夹板。
3.8护轨爬行严重时,允许安装防爬器。
3.9 Ⅲ型混凝土轨枕护轨改造地段扭矩规定,固定通长铁垫板的螺栓扭矩应不小于80 N•m,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 N•m。
3.10 Ⅱ型混凝土轨枕加大基本轨/护轨间距的改造地段,规定护轨扣件采用新型扣板式扣件,扣板扣压钢轨的有效长度26mm,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N•m。
4、作业程序
4.1钢筋混凝土轨枕钻孔作业
4.1.1钢筋混凝土轨枕钻孔作业范围以80至100米为宜。夜间作业还要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具。
4.1.2钢筋混凝土轨枕钻孔作业程序包括划线→定位→钻孔→清理孔口→转移。
4.1.3划线时先沿线路方向定出轨枕中心线,然后根据轨枕中心宽度取中正确标出螺栓孔的位置。位于直线地段的螺栓孔可用15~20米弦绳精确标出最外端轨枕中心线位置作为基准控制点,再依次标出中间轨枕的中心线位置。待作业范围内的所有需要钻孔的的轨枕中心线位置全部确定后,再根据轨枕中心宽度逐根取中正确标出螺栓孔的位置。位于曲线地段的螺栓孔位置、梭头及弯轨部分的螺栓孔位置应采取逐根轨枕划线定位的方法。对于梭头,除应满足梭头尖端伸出台尾的长度不少于2.0m的规定外,还应保证弯轨部分沿线路中心线方向过渡到直轨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1.9m。
4.2钻孔作业
4.2.1钢筋混凝土轨枕钻孔每只冲击钻配备2人轮流持钻。钻孔时一人持钻打孔,一人用扫帚在钻孔过程中清理孔口混凝土粉末,同时发电机(夜间包括照明灯具)的转移由持扫帚的2人负责。
4.2.2持钻人员要注意在钻孔过程中提钻1~2次,以免混凝土粉末卡钻。钻头如碰至钢筋,持钻人员应注意降低转速,并不断提钻对钻孔进行校正,另一人用扫帚配合清除孔口混凝土粉末,避免因钢筋导致钻头偏移而使钻孔歪斜卡死钻头。
4.2.3钻孔深度宜控制在120~130mm,过深易造成锚固剂不必要的浪费;过浅容易造成锚固螺栓底部触与螺孔底部之间无锚固剂联接,丝杆外露部分过长不美观。成孔后用事先裁好的废纤维袋卷成柱状将将孔口塞住,以免锚固前灌入杂物污染螺孔。
4.2.4也可采用钻孔架打孔。
4.2.5发现钻头碰到钢筋可采取提钻、清孔措施进行及时处理。
4.3螺栓锚固
4.3.1锚孔打好后应及时安排螺栓锚固,锚固前应进行清孔,清孔清孔采用φ6mm的盘条自制成的匙状提勾将螺栓孔内的混凝土粉末清理干净。雨季如有雨水灌入还要用棉纱吸干孔内的水分。
4.3.2普通锚固
(1)按规定的配合比称好各种材料的一次溶制量,根据气候条件,按以下规定的质量配合比范围试验选定材料用量:硫磺:水泥:沙子:石蜡=1:(0.3~0.6):(1~1.5):(0.01~0.03),制成的溶液应较稠,其流动度以不影响灌注为宜。
(2)先将沙子放入锅内拌加热至100℃~120℃,再将水泥放入锅内搅拌加热至130℃左右,最后将硫磺和石蜡放入锅内,继续搅拌加热,使溶液混合均匀,由稀变稠成液胶状时(温度升高至160℃左右)即可使用。
(1)清理好孔,恢复原状。
(2)溶液一次灌够,但不易太满。
(3)将提栓左右旋转垂直插入。
(4)外溢的溶液凝固后,要铲除干净。
4.3.3采用新型锚固剂锚固螺栓的作业程序为清孔→锚固剂软化→孔内置入锚固剂→插入提栓调整固定→清理孔口→转移。
4.3.3.1 塞入锚固剂,将锚固剂浸入水中1~2分钟,然后取出逐孔塞入已清孔的钻孔内。
4.3.3.2 螺栓锚固,将锚固螺栓螺旋部分顺时针方向旋转垂直插入已塞入锚固剂的螺栓孔内并固定,螺栓锚固深度一般控制在100mm左右,丝杆外露有效长度80~90mm。螺栓固定后用勾缝刀将孔口压实修平。冬季作业时因锚固剂凝固时间较长,列车通过时因震动宜造成锚固螺栓沉降。为减少列车通过震动影响,锚固剂浸入水中时间可略微减少。螺栓锚固后每10分钟左右应重新检查一遍,发现螺栓沉降丝杆外露有效长度低于80mm应重新锚固。锚固后2天内螺栓不得承受外力,以确保锚固质量。
4.4.4改移护轨,拆除旧扣件、改移护轨到新位、上扣件、复紧、运走多余旧轨、扣件。
4.4.5改移护轨梭头拆除旧扣件、改移梭头到新位、上扣件、夹板;运走旧梭头。
4.4.6制作梭头,划线下料、汽割、摆正焊接、割连接孔、捶击,放散应力。
4.4.7清除既有护轨旧提栓,锯口或割口、力臂套筒折断、断栓收集。
5、作业质量标准
5.1钢筋混凝土枕木钻孔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规定。钻孔深度应控制在120~130mm,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为500mm,允许误差为+10mm、-5mm。
5.2锚固剂无杂质、凝固时间满足要求;锚固剂浸水时间为1—2分钟,初凝时间大于3分钟。
5.3改移护轨。护轨伸出桥台挡碴墙以外,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然后弯曲交汇与线路中心。弯轨部分沿线路中心线的长度不小于1.9m,梭头尖端超出台尾的长度不小于2.0m,其顶部应切成不陡于1:1的斜面并联结密贴,梭头尖端悬出轨枕的长度不得大于5mm。
5.4清除提栓彻底、表面平整。
6、应备工料、具
钻孔电钻、支钻架子、尺子、铁丝钩、棉纱、笤帚、锚固剂、撬棍、活口扳手、抬杠、大锤、钳子、扭矩扳手、照明灯具(夜间)、电焊机、气割(含氧气、乙炔)、钢卷尺、弦线、划笔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7.2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防护用品,桥上作业严禁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3.4条~3.3.26条有关的规定。
7.3堆放材料、机具不得侵限,也不得在同一侧或统一避车台内堆放过多,防止造成人行道托架偏载。
7.4翻动钢轨时要统一指挥。使用撬棍翻动钢轨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操作,其它人员远离撬棍和钢轨翻动的方向,以防撬棍和钢轨伤人。
7.5严格落实电器安全技术措施。
7.6硫磺不得近火源存放,配制溶液时不得先放硫磺,作业完毕或下班时必须熄灭火源,清理现场。
本人编写桥隧工作业指导书,不到处敬请谅解《二》
第六节 补充修理护轨扣件及护轨断栓处理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补充修理护轨扣件及护轨断栓处理、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桥面作业。
2、作业范围
2.1护轨扣件丢失、扣压不密实,提栓歪斜桥梁护轨提栓剪断整治。
2.2工作内容:做好检查→补充扣件或凿出螺栓→扣件复紧。
3、作业技术标准
3.1提栓无歪斜、扣压密实。
3.1扣件螺栓无裂纹无污垢。
3.2孔眼位置正确,深度适宜,干净无积水扣件无缺少。
3.3固定通长鉄垫板的螺栓扭矩应不少于80N•m扣板螺栓扭矩应为40~60N•m。新型扣板式扣件螺栓扭矩应为30~50N•m,明桥面两端桥头线路用木枕过渡时,必须采用分开式扣件彻底锁定,锁定长度至少为75m,螺栓扭矩为80~120N•m。
3.4Ⅲ型混凝土轨枕护轨改造地段扭矩规定,固定通长铁垫板的螺栓扭矩应不小于80N•m,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N•m。
3.5Ⅱ型混凝土轨枕加大基本轨/护轨间距的改造地段,规定护轨扣件采用新型扣板式扣件,扣板扣压钢轨的有效长度26mm,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N•m。
4、作业程序
4.1做好护轨扣件调查计划,确定丢失、歪斜、断栓处所及数量。
4.2用钢丝刷清理螺栓油垢。
4.3螺栓涂油。
4.4处理断栓打眼,作业站位正确,用力均匀。
4.5处理后的断栓清理出线路。
4.6按规定上紧扣件螺栓。
5、作业质量标准
5.1护轨扣件无丢失、提栓无歪斜、扣压密实。
5.2孔眼位置正确,深度适宜,干净无积水,提栓无歪斜。
6、应备工料、具
钢丝刷、护轨扣件、长效油脂、扳手、撬棍、丁字拐。钢钎、手锤、锚固剂、提栓、小灰桶、水桶、护目镜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7.2桥上作业时,不得穿带钉和易溜滑的鞋。
7.3在轨道电路区段作业作业 ,应使用绝缘撬棍,防止联电。
7.4凿提栓孔时,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7.5施工作业中下道避车或列队迎车,列对迎车时机具、料具不侵限、防护员应距作业人员保持规定距离接车。
7.6下道避车根据不同的行车速度,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6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第七节 各种螺栓涂油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螺栓涂油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各种螺栓涂油作业。
2、作业范围
2.1各种螺栓按规定周期及时涂油和进行除垢涂油。
2.2工作内容包括:松卸螺栓帽→清除污垢→涂油→上帽拧紧。
3、作业技术标准
3.1 螺帽、丝扣清除锈垢彻底,无污垢、铁锈。
3.2鉄垫圈锈垢清除彻底,无污垢、铁锈。
3.3木垫圈无裂损、失效、安放正确,垫圈木纹垂直于桥枕或护木木纹。
3.4铁、木垫圈安装位置正确,不歪斜。
3.5螺栓、扣件无松动螺帽应拧上牢固,但不宜过紧,防止压入桥枕或护木顶面,螺栓、扣件扭矩符合标准。
3.6螺帽及螺杆滑油涂抹完好,无漏涂。
3.7 铁、木垫圈及扣件位置方正。
4、作业程序
4.1.松卸螺帽;用钢丝刷清除螺帽、栓顶、丝扣外露部分、垫圈上的油圬后,卸下螺帽。
4.2.除锈:用钢丝刷、除锈刀和棉纱头将螺帽、螺杆、丝扣、铁垫圈上的铁锈,污垢清除干净。
4.3.涂油:在丝扣上、螺帽、螺杆上涂抹润滑油。
4.4安装检查:拧紧前将整正垫圈位置,按规定拧紧螺帽,并检查是否合乎要求。
4.5重新安装并拧紧螺丝帽(扭矩一般为30~50N•m)在施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5.1各类垫圈位置方正,其轴线应与各受紧杆件轴线同向,不可歪斜钩头。
4.5.2钩头螺栓拧紧是,钩头应钩紧钢梁并密贴,不允许钩在铆钉头上,如万一遇到铆钉头时,可将钩头略微偏斜一点。
4.5.3钩螺栓及护木螺栓拧紧彻底为螺栓杆不发生横向移动,也不应过紧压伤枕木或护木。
4.5.4护轨螺栓的螺帽应全部安装在线路中心一侧。
5、作业质量标准
5.1丝口、螺帽、螺杆及铁、木(胶质)垫圈上无铁锈、污垢。
5.2螺杆顶部不高出基本轨20mm,且无不满帽现象。
5.3螺栓无松动,一般螺栓拧紧后扭矩达到标准螺栓拧紧后扭矩达到30-50N•m,不足者不超过2%。
5.4各种垫圈符合标准无缺少,歪斜损坏或多层垫圈(人行道支架除外)不超过2%。
5.5钩螺栓钩头位置正确有2/3钩头面积与钢梁钩紧,如遇到铆钉允许钩头偏斜。螺杆与钢梁翼间隙大于4mm者不超过2%。
5.6自动闭塞区间,钩螺栓铁垫圈与钢轨垫板间必须有15mm以上的间隙。
5.7涂油均匀;丝扣部分涂油周到,并不洒、不漏、不浪费油脂。
5.8铁、木(胶质)垫圈位置正确,无失效、裂损。
6、应备工料、具
扭矩扳手、活动扳手、钢丝刷、除锈刀、油刷、油桶、机油或长效油、套筒、棉纱、绝缘装制、棉纱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7.2下道避车根据不同的行车速度,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6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7.3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安全帽、设置安全网,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3.3.4~3.3.9条有关的规定。
7.4松动钩螺栓、护木螺栓的数量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1.12条规定。
7.5桥面作业严禁穿带钉或易于溜滑的鞋。
7.6作业时严禁衣帽遮耳。
7.7按规定数目松卸螺栓,拧卸时不得向桥外用力。
7.8工具放置稳妥,防止掉下伤人或掉在河中。
第八节 人行道、栏杆、托架除锈油漆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行道栏杆托架除锈油漆作业的范围、内容、质量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维修作业。
2、作业范围
2.1人行道、栏杆、托架等钢质部分锈蚀或油漆剥落失效(手工除锈油漆)。
2.2工作内容:除锈→打磨→揩擦→油漆。
3、作业技术标准
3.l除锈彻底,清擦干净,失效面漆及底漆、铁锈、污垢均应清除彻底,边缘整齐。
3.2铲锈后涂底漆及面漆各2度。
3.3灰面漆粉化加盖灰面漆2度。
3.4仅个别处生锈而大部分面漆完好者采用小补修油漆方法修理。
3.5部分生锈而大部分面漆失效者,则采用小补修油漆和加盖2度灰面漆方法修理。
3.6所涂底、面漆允许边缘压住1日漆3~5mm。
3.7油漆均匀,无漏涂、无皱纹、无流挂、无脱皮和鼓泡,表面清洁有光泽。
4、作业程序
4.1搭设必要的简易脚手架或吊架。
4.2为取得边缘整齐,可事先划线.除锈及涂油应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对附着牢固的锈块,可用小锤轻轻敲击。将锈粒打碎后再行铲刮,并用钢丝刷清除残留的氧化皮,至露出银灰色钢面。
4.3除锈完毕用砂布打磨后。再用干油刷和棉纱头先后清除表面灰尘,如当天不能涂红丹底漆时,可用棉纱头沾少量稀料(豆麻仁油或清油)涂刷钢面。
4.4进行第二度油漆前须用砂布将旧油漆表面轻轻打磨一遍后再用棉纱头揩拭表面灰尘。
5、作业质量标准
5.1除锈彻底,清擦干净。
5.2油漆均匀,底、面漆各两度,无漏涂、无皱纹、无流挂、无脱皮和鼓泡,表面清洁有光泽。
6、应备工料、具
各类刮锈刀、油面笔 、除锈小锤(可采用剁斧式)、 漆膜测厚仪 、钢丝刷 、小油漆桶 、毛刷(70rnm为宜) 、 划线尺、油漆刷、砂布、棉纱、安全带(必要时安全网)、脚手架或吊架、底漆、调配好的面漆、钢丝刷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7.2下道避车根据不同的行车速度,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1条~3.2.3条有关避车的规定。
7.3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安全帽、设置安全网,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3.3.4、3.3.5、3.3.6、3.3、7、3.3.8、3.3.9条有关的规定。
7.2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防护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7.3脚手架或吊架要搭设牢固,使用前必须检查。
7.4使用除锈铲小心碰伤手脚。
7.5脚手架上不得超重。
第九节 制作及更换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及更换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作业的范围、内容、质量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作业及更换步行板(包括人行道板)。
2、作业范围
2.1需要增设和更换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
2.2工作内容
2.2.1检查各部尺寸→钢筋下料→制作模板→拌制沙浆→安装钢筋网→灌注、捣固→收面→养生→拆除模板。
2.2.2检查各部尺寸→拆除破损人行道板→安装新人行道板→勾缝。
3、作业技术标准
3.1更换步行板(包括人行道板)、栏杆及人行道标准, 《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中规定。
3.1.1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支架的铆接、栓接、焊接及涂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3.1.2步行四角整平、连接牢固,钢筋砼板平整无裂无损,边缝填塞饱满,钢质、橡胶步板等应与人行道托架有防止移动、脱落的扣系。
3.1.3步板铺设平直,边缘成一条直线,钢步板无锈蚀。
3.1.4栏杆平直,联结牢固,无扭曲,10m弦矢度小于20m。
3.1.5梁端断开,活动端处能与梁体共同移动。
3.2步行板的几何尺寸符合要求,钢筋除锈彻底,绑扎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捣固密实、拆模混凝土无损伤。
4、作业程序
4.1制作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
4.1.1调查步行板的几何尺寸、钢筋下料、除锈、弯制及绑扎。
4.1.2制作安装模板:尺寸正确、联结牢固、接缝严密,并涂刷肥皂水或机油。
4.1.4拌合沙浆:用人工拌制混凝土时,应在铁板或其他不渗水的平板上,先将水泥和砂干拌均匀后(至少拌和3次),再加入石子并徐徐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湿拌(至少3次)均匀,直至石子全部被水泥砂浆包住,使之充分拌合均匀。
4.1.5安装钢筋网;放置平整,保护层厚度不大于10mm。
4.1.6灌注混凝土:配比准确,搅拌均匀,捣鼓密实。
4.1.7养生:按规定遮盖洒水,冬季要保温。拆模;达到设计强度50%方可拆模。
4.2增设安装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先拆除破损人行道板,再安装新人行道板,最后勾缝。
5、作业质量标准
5.1人行道步行板尺寸符合承重标准和设计要求。
5.2钢筋除锈彻底,绑扎符合设计要求。
5.3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拌制、灌筑及各部尺寸符合要求,人行道板捣固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裂纹。
5.5按规定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拆模时混凝土无损伤。
5.6安装步行板面表面平整,各部尺寸和制作质量符合要求。
5.7步行板四角整平边缘顺直,勾缝平整。
6、应备工料、具
八磅锤、小撬棍、手锤、铁砧、剁子、钢丝刷、扳手、钢筋弯制工作台、扳柱、克丝钳、钢筋钩子、灰盘、铁锹、磅秤、木抹板、泥抹、捣固工具(铲、锤、钎)、木工工具(斧、锯、刨等)、钢筋(Φ6~8mm)、砂布、铁线、水泥、中砂、碎石、水、木板、方木、铁线钉等。肥皂水或机油、水泥、砂子、石子、水桶、振动棒、抹子、灰盘等。
7、作业安全
7.1调查安装时按规定设置防护、认真瞭望、及时避车。
7.2钢筋下料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钢筋头、锤头飞起伤人。
7.3作业人员戴护目镜、手套。
7.4手脚不得伸入剪切钢筋的剪、钳刀口下,防止造成伤害。
7.5作业严禁穿带钉或易于溜滑的鞋。
7.6拆除、安装作业人员要站位正确、站稳。
7.7高空作业要按规定佩带安全保护用品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7.8料具放置得当,不侵入限界。
第十节 支座锚螺栓修理及除垢涂油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支座锚螺栓修理及除垢涂油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作业。
2、作业范围
2.1桥梁各种类型支座的锚螺栓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螺帽及垫圈齐全、不松动、不锈死、不弯折。如发生异常情况应进行修理、防锈。
2.2工作内容:锚螺栓帽、杆、垫圈清除污垢、涂油;整正弯曲螺杆;补充螺栓、螺帽、垫圈。
3、作业技术标准
3.1支座底板要用锚栓锚固在墩台上,锚栓的数量根据支座的式样确定.锚栓应安设齐全,无缺少。
3.2锚栓杆正直,无弯曲、折断。
3.3锚栓涂油完好,无锈蚀、失效。
3.4锚栓帽及垫圈不缺少或帽悬空。
3.5锚栓拧上紧密,无松动。
3.6锚栓防护罩完好,无伤损、缺少。
4、作业程序
4.1锚螺栓不全时应按规定补设。锚栓的数量根据支座的式样确定。除单独设计外,锚栓的直径:钢梁一般为32mm(至少不小于25mm);圬工梁为19~25mm。跨度16m梁的大弧型支座的锚径为28mm埋入深度不得少于300mm,并在埋入部分下端做成倒刺。
4.2锚螺栓缺少时,可在原预留锚栓孔内按规定埋入补充锚栓,上下锚拴如有损坏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4.2.1在支座旁需补充锚栓的位置附近斜向凿去一部分混凝土,将所需补充的锚栓自侧面穿入并安装在下摆座上。
4.2.2用环氧水泥砂浆填塞,抹平(环氧树脂修补圬工的配合化及工艺参见有关规定办理)。
4.3锚栓损坏应及时修理。
4.3.1锚栓折断的,可按照第4.2项办法取出旧锚栓,埋人新锚栓。
4.3.2如锚栓被剪断而埋置于支承垫石内的锚栓杆仍牢固,现场又有电焊条件,可以卸去被剪断的锚杆上部,再以电焊焊接一段新锚栓杆。
4.3.3圬工梁上锚栓剪断时,可将支座底板与梁底镶角板焊起来,作业方法是每个支座用2根200mm长的60×40×8mm不等肢角钢,沿梁长方向将角钢短肢焊在梁底的镶角板上,长肢焊在支座的底板上,焊接后清除不等肢角钢的锈垢,并涂刷防锈油漆。
4.4锚栓帽锈死时,可用喷灯喷火加热,待螺帽受热膨胀后将其拧下,彻底刷除锈垢,涂润滑油,再安装拧紧螺帽。
4.5锚栓涂油时应先拆卸螺栓帽,彻底清除锈垢,对栓杆、栓帽内涂润滑浊后,拧紧螺帽。
5、作业质量标准
5.1螺杆、螺帽清刷干净、涂油均匀。
5.2锚栓帽及垫圈不缺少,拧紧无松动。
5.3.锚栓防尘罩完好,无缺损、缺少。
6、应备工料、具
钢钎、钢丝刷、斧子、台称、小抹子、量杯、小刮铲、扳手、搪瓷盒捣固扁铲等。
7、作业安全
7.1工作人员作业时应配戴护目镜、口罩。
7.2墩台顶面上作业注意防滑跌落,高墩台上作业应系安全带。
7.3从桥下攀上桥面时,注意列车。
7.4桥面上有人作业时,桥下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
第十一节 支座修理及涂油防锈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支座修理及涂油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作业。
2、作业范围
2.1桥梁平板、弧形、辊轴、摇轴支座必须清洁、密贴、灵活、保证梁跨自由伸缩.滚动面必须不积水、不积灰尘、不积冰雪.如有缺陷应进行修理。
2.2工作内容:清除锈蚀、污垢、废油脂;补刷油漆;清扫;涂黄油;贴封条等。
3、作业技术标准
3.1支座上、下摆座各部位间密贴紧靠,防锈完好,无失效。
3.2支座各部位清洁、无污垢、灰尘、积水、积冰雪。
3.3摇轴、辊轴和滚动面洁净.无灰尘杂物。润滑油完好。
3.4油脂封条无缺损、无失效。
4、作业程序
4.1拆卸支座防尘罩。
4.2全面清除上、下摆座各部位间的锈蚀、污垢、尘灰、并清扫涪净。
4.3对上、下摆座(滑动及滚动面除外)进行油漆或补漆,一般涂红丹防锈漆及灰色面漆各两度,手工刷,刷涂应均匀。
4.4支座活动部分如滑动及滚动面等处,彻底清除油污、尘灰后并用竹签绑扎棉纱头沾少许煤油进行擦拭,将滚动面各处擦拭洁净,然后涂润滑油,涂油应均匀无漏涂.也可用石墨粉抹擦。
4.5将涂油处用纸条或纱布条封闭。
4.6安装恢复防尘罩,墩台面清扫洁净。
5、作业质量标准
5.1支座各部分无污垢、无灰尘、无锈蚀。
5.2支座活动面清除干净、涂固体油脂或擦石墨。
5.3黄油饱满、封闭良好。
5.4上、下摆油漆均匀。
5.5支座各部零件完整。
6、应备工料、具
开口扳手、刮刀、剁锈、小锤、小扁刷、油漆桶、长铁钎、钢丝刷、黄油枪、黄油、砂布、棉纱、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底、面漆等。
7、作业安全
7.1作业时要戴手套,护目镜。
7.2墩台顶面上作业注意防滑跌落,高墩台上作业应系安全带。
7.3桥面上有人作业时,桥下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
7.4列车通过时应暂停作业。
7.5从桥下上桥面时应注意列车。
第十二节 制作及安装支座锚螺栓及防尘罩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及安装锚螺栓及防尘罩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梁维修作业。
2、作业范围
2.1为保持支座锚螺栓清洁及所涂润滑油完好并减少尘土污染结垢,每一个锚螺栓均应加盖防尘罩,防尘罩可用混凝土、铁皮、硬质塑料等制成,防尘罩缺少、损坏、丢失均应及时补充或修理。
2.2支座锚螺栓,锈蚀严重、弯曲折损、上露长度不足或深度不足而松动、直径小于25mm、位置偏差大于5mm的锚栓应及时更换。
2.3工作内容
2.3.1防尘罩:模型制作、拌合水泥砂浆、灌制、养生、更换或安设。
2.3.2安装锚螺栓:备好锚栓→凿锚栓孔→清理锚孔→插入锚栓→捣垫沙浆→养生。
3、作业技术标准
3.1防尘罩的外形整齐方正,大小合适。
3.2防尘罩无裂损、缺少。
3.3 防尘罩加盖严密,锚栓无污垢。
3.4支座锚栓起着锚固支座座板的重要作用,应具用规定的抗拔力和握裹强度,锚栓不得有缺少或上,锚栓直径钢梁一般为32mm(至少25mm),圬工梁25mm;跨度大于16m梁的大弧形支座锚栓的为28mm;埋入墩台不得少于300mm,锚栓埋入部分的下端应做成弯钩或倒刺。位置、高度正确。
3.5小跨度钢梁活动端,如锚栓未串联钢梁底板,应在螺帽下安装压板。
3.6砂浆配合比:一般采用水泥砂子的质量比为1:1.5,水灰经为0.23~0.25。将锚栓周围填捣密实,顶部压平、抹光,不得积水。
4、作业程序
4.1采用水泥砂浆制作防尘罩
4.1.1木模型板尺寸方正。各板缝缝隙拼合严密,内表面刨光。
4.1.2模型内壁应涂刷肥皂水以利脱模。
4.1.3采用50号水泥砂浆。砂浆配制应符合规定,拌合均匀。
4.1.4灌注时捣固密实,按规定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
4.1.5砂浆防尘罩体积小、强度低、运输及安装时注意轻拿轻放,不碰撞防止防尘罩损伤。
4.2采用铁皮制作防尘罩
4.2.1下料尺寸正确。
4.2.2组合时各接缝应折叠打严。
4.2.3防尘罩罩口处饺连一段铁皮,并按锚栓直径钻孔,安装时套入锚栓杆后上紧螺帽,再翻转防尘罩盖严。
4.2.4防尘罩除锈垢后涂刷红丹防锈漆及灰面漆各一度。清除锚栓污垢、安装防尘罩。
4.3安装锚螺栓
4.3.1按规定备齐锚螺栓及螺帽。
4.3.2开凿锚栓孔:在支座旁斜向凿孔,其深度应大于锚栓长度,从侧面取出旧锚栓。
4.3.3清除锚栓孔内碎碴、粉末,用清水冲洗干净,掏净积水。
4.3.4插入新锚栓:从侧面将锚栓插入座板锚栓孔内,向锚栓孔内垫入部分砂浆,然后按设计位置及高度,将锚栓周围的砂浆填满捣实,顶部压平抹光,作好排水。
4.3.5养生:用湿草袋覆盖,并及时浇水,保湿7d以上。
4.3.6砂浆凝固后,再进行锚栓涂油并拧紧螺帽,盖好防尘罩。
4.3.7除利用于硬性水泥砂浆外,还可以利用环氧树脂砂浆捣固。
5、作业质量标准
5.1锚栓直径及埋入深度符合规定。
5.2位置偏差小于5mm。
5.3螺栓杆正直无松动,周围沙浆填实、无裂纹。
6、应备工料、具
小扁刷、刮刀、钢丝刷、手木剖、钢卷尺(2m)或木折尺、铁锹、剪刀、大锤、石工锤、喷壶、钻子、扫帚、錾子、钢钎、勺子、水桶、灰板、灰锹、抹子、环氧树脂调配用具、水泥、砂子、锚栓带帽、机油、环氧树脂、乙二胺、二丁脂、丙酮等。
7、作业安全
7.1墩台顶面作业注意防滑跌落,并拴好安全带。
7.2凿锚栓孔时在戴护目镜、安全帽、口罩。掌钎人要戴手套,免侵入限界。
7.3锤把要牢、锤头、钎顶不得有飞边,二人不得对面打锤。
7.4桥高2m以上,又无吊蓝及围栏时,应搭设临时吊架,绑好栏杆,作业人员在系牢安全带。
7.5上下墩台、运搬料具,要密切注意列车。一切料具,严禁侵入限界。
7.6在每一支座上,行车条件下,在同一个支座上,不得同时凿除2根及以上的锚栓,防止钢梁移动或爬行(封锁线路条件下施工时,可做梁端的两个支座)。
第十三节 隧道打冰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隧道打冰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隧道作业。
2、作业范围
2.1隧道内拱顶、边墙滴渗水结冰,侵入限界。
2.2气化区段,起拱线以下结冰,侵入限界(起拱线以上由供电部门负责。
2.3作内容:准备工具→设置防护→破冰→清理。
3、作业技术标准
3.1隧道结冰侵入限界及时刨除,刨冰时不允许损坏洞内设备。
3.2刨下冰块要运出隧道以外。
4、作业程序
4.1准备好破冰工具:长竹竿及白腊杆,破冰枪、破冰钩、破冰镐。
4.2人工破冰,用破冰工具将拱顶及边墙冰锥破掉。
4.3对刨下的冰块,要运出洞外,保持线路清洁。
5、作业质量标准
5.1.隧道内结冰清理、打除要彻底。
5.2.打冰时不允许损坏洞内设备。
5.3将打下的冰块运出隧道外。
6、应备工料、具
长竹竿、白腊杆、破冰枪、破冰钩、破冰镐、照明灯、抬杠、抬筐、抬绳、安全帽、铁锨、绝缘手套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隧道两端工地设置专人防护。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条~2.1.18条有关防护的规定。
7.2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7.3携带工具行走、打冰时,要与供电设备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7.4破冰时注意洞内设备,不得损坏。
7.5破冰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7.6春融前破冰,防止地温回升引起冰柱坠落砸人。
7.7及时清理刨除的冰块以防侵限。
第十四节 清理隧道排水沟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理隧道排水沟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隧道作业。
2、作业范围
2.1清理洞内外水沟作业、清理侧沟、截水沟、天沟、渡槽、洞内暗沟堵塞,清理疏通。
2.2工作内容:清理盖板→掀开盖板(砍除灌木)→清理淤积→外运适当位置→恢复盖板→整理外观。
3、作业技术标准
3.1沟内无淤积杂草、水沟两侧整洁,盖板无缺少。
3.2沟底无漏水、渗水、沟墙泄水孔通畅。
3.3沟口、出口边坡无冲沟、坍塌。
3.4水沟盖板完好、平顺、无缺少、损坏。
4、作业程序
4.1清理盖板上的石碴及杂物,抬运到适当的处所。
4.2用小撬棍掀开侧沟盖板,用铁锨清除沟帮顶面及沟内的淤积物、杂物或砍除水沟两侧灌木丛。
4.3用方铣将侧沟内的淤积、煤烟、杂物铲成堆,将清理的杂物,用筐装好运出适当地点。
4.4恢复水沟盖板,放置平稳,对损坏的水沟盖板进行修补或更换。
4.5调整水沟盖板的间隙,对间隙过大处所进行水泥砂浆封闭。
4.6整理道床及现场外观。
5、作业质量标准
5.1排水沟内杂物、淤积清理干净,保持排水畅通。沟边两侧无灌木丛。
5.2清挖的淤积、杂物要外运位置稳妥。防止重新冲入。
5.3侧沟盖板无缺损,放置平稳,盖板间隙密贴。
5.4外观整洁,出水口畅通。
6、应备工料、具
照明设备、小撬棍、铁锨、抬筐、水泥、砂子、灰抹、抬杠、抬绳。镰刀、砍刀、土镐、、水桶、手锤、瓦刀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的发出信号,作业人员及时避车。
7.2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进入避车洞避让,并将料具带入避车洞内,不许在侧沟内、边墙下避车。
7.2清理洞内水沟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7.3使用工具注意砸伤手脚.用小撬棍掀开水沟盖板,要小心轻放避免砸伤手脚,掀开的盖板、装杂物的筐子不得侵入限界。
7.4作业人员要戴好劳保用品,高于2米以上陡坡作业需带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多人一起作业时,应互相互间距离,避免碰伤。
7.5在陡坡上作业,注意防滑,搭跳板要牢固,不宜过陡。
7.6作业人员注意脚下环境,以防踩空砍除灌木丛要注意手脚,以防砍伤。
第十五节 拆搭脚手架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搭拆脚手架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作业。
2、作业范围
2.1适用于桥隧、路基维修作业中需搭设脚手架的各种作业项目如墩台、钢结构油漆、杆件加固、抽换铆钉或高强度螺栓、圬工梁修补加固、人行道支架除锈油漆、喷射混凝土、挡土墙、基建和隧道漏水及圬工裂损修理加固等高空作业。
2.2工作内容:现场调查准备→搭架→铺板→检查→拆除→50m范围内的搬运及堆码。
3、作业技术标准
3.1搭拆脚手架时,脚手架下不准人员停留或通过。靠近架空电线搭拆脚手架时,应严格按照供电部门的规定留出安全距离(一般动力线2m以上,照明线1m以上);作业中应时刻注意,防止碰触架空电线。脚手架应搭设牢固,脚手板外伸悬臂,应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整修,不得浮起活动。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全面检查验收后方能使用。
3.2脚手架的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0N,脚手杆间距不应大于1.5m(经检算许可者除外)。制作脚手架的材料必须坚韧耐用,尺寸符合下列规定。
3.2.1立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木杆不得小于70mm,竹竿不得小于80mm,横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木杆不得小于80mm,主要横杆不得小于90mm。
3.2.2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两端必须固定在横杆上;斜铺脚手板铺设坡度不得陡于1:3,并钉防滑木条。脚手板接头应设置在撑杆上,不得悬空。高度在3m以上的脚手架,其工作边外侧及斜 道两侧应安设挡脚板和1m高的防护栏杆。
3.2.3采用圆钢弯制成脚手架时,双钩式圆钢直径不小于22mm,单钩式圆钢直径不小于25mm,钢材不得有裂纹、锈蚀等缺陷,并应按规定检查钢钩质量。
3.2.4钉脚手板铁钉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拆下的护木脚手板及模型板上的铁钉,应及时拔掉或打平。
3.3使用移动作业架时,特别是移动作业架钩挂在桥梁人行道栏杆上时,应详细检查人行道、托架U型螺栓和作业架,同时应对人行道主应力控制点的强度和梁体倾覆稳定性进行检算。未经检查或检算及检算结果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时,不得上架作业。人员攀登时应扶牢踩稳。未设置隔离设备时,严禁双层作业。
4、作业程序
4.1调查作业范围及部位,确定搭设脚手架的形式,计算所需材料.在隧道内搭设时应注意不得侵入限界。
4.2备料并认真检查鉴定所备材料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脚手架的立杆、横杆的小头直径及脚手板的厚度。捆扎用的材料等应符合规定,对钢料焊接部位、绳索、木板有无开裂、腐朽、损坏、折断应仔细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能选用。
4.3.1电气化区段内搭设脚手架的位置,必须离开接触网或回流线2m以上。
4.3.2每一根立杆应放置在稳固平整的基面上,各立杆问用横杆及斜杆以绳索或铁线(亦可用φ-19mm及以上钢筋钩挂牢,注意悬吊处数应满足工作安全的要求)捆扎牢固,脚手杆间距一般应不大于1.5m,脚手板钉牢在木杆上(或用φ-6mm及以上麻绳捆紧在木杆上)不得外伸悬臂,脚手板放设时应自下而上,一层一层放置,下一层全部并捆钉牢后始可向上放设第二层脚手板,搭设时应注意经常检查各部位,不得侵入限界。
4.3.3铁线捆扎采用平插或斜插法,铁线头与鼻孔相交一般宜拧扭两圈半为宜,扭的圈数过多,铁丝容易拧断,过少时不易绑紧。
4.3.4吊杆应大头在上,小头向下绑扎,绑扎脚手杆有坡度的脚手板需钉防滑木条,铺设脚手板必须搭接绑扎牢固,板头不准外伸悬空。
4.3.4立杆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5m,横杆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m,每一搭接处至少捆绑三道。
4.3.5搭设完后由施工负责人对新搭设的脚手架作全面检查,确认安全、稳定、不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后方可使用。
4.4拆除脚手架
4.4.1拆除脚手架时应自上而下从--端向另端本着先绑后拆,后绑先拆的顺序逐层逐块进行,注意搭接端及脚手吊点位置的先后次序,不得上下同时作业,更不得单留一侧或推倒了事.注意防止脚手板翘头或踩空危及人身安全,拆下的材料应堆放稳妥并不得侵入限界。
4.4.2拆架子的动作要协调,如一人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绳扣时要先告诉对方,以防发生危险。
4.4.3拆下的材料须用绳索滑车绑住杆的两头往下传递,最好大头先放,使杆成垂直或稍有坡度往下送,由下面的人接应。
4.4.4拆大横杆、十字杆要3人配合操作,同时解扣,拆掉后由中间人负责往下顺杆子,要握住杆的小头,大头向上,往下送,由下面的人接应。
4.4.5拆斜支杆时先绑临时的支杆,然后再拆除。拆到不需要临时支杆时,再把它拆去。
4.4.6脚手用料不允许任意解锯,拆除时注意轻轻放倒。以免伤木料。
4.4.7木杆上的外露钉头应打弯,拆下的木板线钉应派专人负责把这类线钉拔去或将线钉尖端打人木料内,防止钉头砸伤脚。
4.4.8拔出立杆,填平坑口,拆卸下脚手架材料堆码整齐。
5、作业质量标准
5.1脚手架料坚韧耐用,立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大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不得小于80mm,十字杆和斜支杆的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
5.2脚手板应为厚度不小于50mm的松木或杉木板,宽度不小于200mm,长度3~6m。斜坡架子及斜梯的坡度不得陡于1:3,并钉防滑条。
5.3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杆的间距按规定办理,且不大于1.5m。
5.4脚手架要有足够的坚固性,在施工荷载和气候条件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5.5适合作业要求,搭拆简单,搬运方便,并能多次周转使用。
5.6杆接头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每一搭接处至少扎捆三处。
5.7脚手架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各杆件接头要捆扎牢固。
6、应备工料、具
克丝钳、铁钎、铁锨、手锤、手锯、木杆或竹竿、手锯、镀锌钢管、管接、脚手板、麻绳、接头夹、铁丝、铁钉、防滑木条、2m~5米钢卷尺或木折尺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设置防护,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7.2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头昏者均不准上架作业。搭设脚手架前,应对木料进行选择,不合格木料一律禁用。
7.3搭架时,架身下方不得有人通过或停留,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带安全帽,把工具放在工具袋里。
7.4脚手板斜坡部分应钉防滑木条,两端必须固定在横杆上,脚手架外临面应设护身栏杆。
7.5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架子的荷载,禁止在架子上过多的堆集施工用料,或多人聚集在一起。应注意检查各部位,不得侵入限界。
7.6拆架子时要严格按“先绑后拆、后绑先拆”顺序进行,拆下的架子料应有秩序的分类堆放在指定地点,防滑条要专人收拾,防止铁钉子扎伤。
7.7电气化铁路区段搭拆工作时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足2米时,必须按规定办理按触网停电手续,得到许可停电施工命令,并有按触网工区派人安设临时接地经线后方可施工。
本人编写桥隧工作业指导书,不到处敬请谅解《三》
第十六节 水泥砂浆抹面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砂浆抹面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道作业。
2、作业范围
2.1适用于各种圬工建筑物表层风化脱落、局部破损的修补,宜在室外昼夜平均5℃以上气温条件下作业,低于5℃时按冬期施工办理。
2.2工作内容:凿除→清理→拌制砂浆→抹面→压光→清理现场→养生。
3、作业技术标准
& &3.1抹面压实,裂纹、空响面积不超过2% (裂纹宽度不大于0.2mm)。
3.2抹面颜色一致,不起泡不起砂,各层砂浆结合牢固。
4、作业程序
4.1凿除风化混凝土,不留痕迹。
4.2凿除的新麻面要用水冲洗干净,在抹面前要刷一层素灰浆。
4.3拌浆:拌和时首先把水泥和砂子按规定比例数倒放在灰盘上,用铁锹反复拌合三次以上,使砂子和水泥混合均匀,然后洒水拌合至颜色一致。水灰比一般不宜超过0.65,砂浆稠度。以用手捏成小团。松手后不松散。但也不能由灰刀上流下为宜。
4.4抹灰:首先在凿毛面上抹纯水泥浆一层,然后分层抹砂浆,每层为10~15mm,总厚度一般为20~30mm,下层砂浆为毛面,使次层连接紧密.抹灰应用力压实。抹排水坡应由里向外,抹补垂直面时应由下向上,动作要快.防止砂浆失效,最后洒少量水用抹子抹平表面。
4.5养生:湿草袋覆盖,保持7天湿润。
5、作业质量标准
5.1抹面必须平顺、光滑、无裂纹、无空响,并尽量成为规则的几何图形。
5.2补修面应凿麻、冲洗干净。
5.3砂浆标号符合设计要求,—般不低于100号(M10),使用水泥不低于325号,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5.4抹面厚度,一般10~30mm,当厚度大于15mm时,应分层补抹。抹第二层时,需待第一层砂浆达到初凝状态(一般抹后10~12h,炎热天气2~3h)才能进行。
5.5厚度大于30mm时,应用混凝土修补。
6、应备工料、具
手锤、錾子、各种凿子、灰抿、灰斗、灰板、木抹、铁抹、抹刀、水桶、细砂、水泥、砂、水、草袋、灰条、尺子、尺杆等。
7、作业安全
7.1根据作用部位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的发出信号,作业人员及时避车。
7.2在离地面2m以上高处作业,需搭脚手架的按要求搭设牢固,禁止双层作业,系安全带、戴安全帽必要时设安全绳、安全网、安全桩。
7.3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凿除灰缝要戴护目镜,持锤手不许戴手套。
7.4凿除混凝土打锤人员与把钎人员要垂直90度,禁止对面打锤。锤把安牢,锤头、钢钎不得有飞边。
7.5电气化区段距接触网2m以内作业时,必须在供电部门配合下断电后方可进行。
第十七节 水泥砂浆勾缝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砂浆勾缝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道作业。
2、作业范围
2.1适用于新砌体圬工勾缝。及旧砌体圬工勾缝脱落、裂损。宜在5℃以上气温条件下作业。
2.2工作内容:备料→凿除→清缝→拌制砂浆→勾缝→压光→清理现场→养生。
3、作业技术标准
3.1按规定勾平缝,隐缝或带凸缝均应均匀一致,平缝、隐缝中间凸凹不大于5mm,带缝宽为20~30mm,高为15mm。
3.2无脱落、无遗漏、勾缝应压实,压光无断道、空响、裂纹,并注意养生不得因干缩发生裂纹,色泽协调均匀。
3.4勾缝平实,凸凹不超过+3mm、-3mm,与圬工结合牢固,无断道。
3.5勾缝深度不小于30mm,新旧缝相接良好,砂浆符合规定,勾缝压实。断道空响处所不超过5%。
4、作业程序
4.1必要时搭设脚手架。
4.2筛洗砂子,备好用具。
4.3清缝:新砌体需将缝周围粘附的砂浆清除,挤出的不实的砂浆剔净。旧砌体需将旧缝凿除,清理干净。
4.4.冲洗灰缝:将缝内石锈、石碴粉清除干净,自上而下用净水冲洗(用有压力的水冲洗更好),保持灰缝湿润。
4.5.勾缝:先涂刷水泥浆一度,再将水泥砂浆自下而上,从左至右抹入灰缝,缝过深时,应两次进行。砂浆达到初凝时,用小抹子压光,缝边找平压实,用毛刷扫去毛刺和飞边。
4.6养生:用草袋覆盖,养生7天。
5、作业质量标准
5.1勾缝式样有平缝、凹缝、凸缝三种。
5.2勾缝宽度,式样一致,新旧缝相接良好,旧缝凿深30~50mm。
5.3砂浆标号不小于100号(M10),水泥325号以上,砂子粒径不大于2mm。
5.4勾缝要压实、抹光,无裂纹、无飞边断道,空响处所不超过5%。
5.5勾缝圆顺、美观。
6、应备工料、具
钢丝刷、棕刷、托灰板、小灰抿、笤帚、灰斗、手锤、钎子、水桶、水壶、水泥、砂、水等、草袋、铁铣等。
7、作业安全
7.1根据作用部位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的发出信号,作业人员及时避车。
7.2在离地面2m以上高处作业,需搭脚手架的按要求搭设牢固,禁止双层作业,系安全带、戴安全帽必要时设安全绳、安全网、安全桩。
7.3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凿除灰缝要戴护目镜,持锤手不许戴手套。
7.4凿除混凝土打锤人员与把钎人员要垂直90度,禁止对面打锤。锤把安牢,锤头、钢钎不得有飞边。
7.5电气化区段距接触网2m以内作业时,必须在供电部门配合下断电后方可进行。
第十八节 浆砌片石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浆砌片石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道作业。
2、作业范围
2.1桥隧、路基建筑物各种设备,各个部位浆砌片石的新砌或拆砌,室外昼夜平均气温在5℃以上,如低于5℃时,应按冬期施工有关规定办理。
2.2工作内容:备料→现场检查→放养 →整修、洗洗刷片石→挖基、整平基地→搭拆脚手架→拌制砂浆→砌筑→勾缝→养生→清理场地。
3、作业技术标准
3.1砌体尺寸、砂浆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石质无风化、裂纹、水锈、泥土、清洗干净。
3.2基地符合设计要求,岩石基地表面无风化及松软土石。非基地夯实平整,表面无浮土杂物,土质基地铺有沙石垫层。
3.3分层填筑(每层约1m左右找平),大面向下咬紧密实,石块间砂浆饱满,缝宽不大于40mm,不小于20mm,垂直无空缝,错缝距离不小于80mm,三块石料相砌,内切园不大于70mm,灰缝下限处所每10m2不超过5处。
3.4铺砌坡面符合要求,沉降缝平直,尺寸符合要求。
3.5表面凹陷用2m弦线丈量小于50mm。
3.6浆砌片石一般宜采用平缝,质量要求无脱落、空响、断道、裂纹不超过5%。
4、作业程序
4.1检查地基或旧砌体接茬面处理情况。
4.2放线、需要时搭设脚手架。
4.3砂浆拌合。
4.4立沉落缝间隔板或在砌石后用油浸麻筋填塞。
4.5砌石根据需要,选用石料,打去锐角清扫冲洗干净。砌筑顺序:先边角,后直段,先表面,后填腹。检查各部尺寸,并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6砌筑、勾缝
4.6.1目前桥隧工程中,砌筑主要使用挤浆法—在砌好的片石侧面抹上灰浆,在安砌上要砌的片石,并用力推挤,使灰缝内的灰浆挤实。
4.6.2砌筑前要先立好沉降缝板,保持沉降缝平整垂直,再按先砌角石,再砌镶面石,然后砌帮衬石,最后砌填腹石的顺序砌筑。
4.6.3砌筑时,先选取合适石块试砌,待打去边角安稳后搬下,再待砌石相应的位置上铺厚4~5cm,面积为石块的二分之一的砂浆,然后放上选好的石块,用力挤压或用手锤轻轻敲打,直至砂浆挤满空缝,石块落平为止。
4.6.4砌筑第一层时,所以石块必须大面朝下放稳,在石质基地上还应铺座灰。灰浆薄厚应适宜,既要饱满密实,又要避免造成瞎缝和空缝,使灰缝符合标准。
4.6.5选择镶面石应平整,以保证外露对齐,并应注意错缝,避免垂直缝。灰缝不大于40mm,不小于20mm,垂直无通缝错缝距离不小于80mm,三块石料相砌内切园不大于70mm,铺砌坡面符合要求,表面凹陷用2m弦线丈量小于50mm。
4.7养生:收工和完工后,必须将砌体用湿草袋覆盖,及时浇水,保持湿润,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4.8拆除脚手架。
4.9清理场地,填平基坑,清理河道,如有剩余料,堆码整齐。
5、作业质量标准
5.1砌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2石质无风化、无裂纹、无水锈、表面干净,抗压强度一般不低于20MPa,主体工程不小于30MPa,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
5.3砂浆标号:一般不低于100号(M10),附属工程不低于75号。
5.4砌石前必须按设计处理好地基,必要时进行夯实或换土壤等,并做基坑排水,在旧砌体上接砌时,应将接茬面凿成台阶,冲洗干净。
5.5采用挤浆法(不准灌浆),分层砌筑,镶面石与邦衬石应相互交错连接,丁顺相间。砌口咬紧,灰缝错开,石块砂浆饱满密实,无干缝或空缝,灰缝宽度2~4cm。
6、应备工料、具
手锤、小撬棍、灰刀、灰抿、钻、大铲、铁锹、刷子、尺子,水平尺、锤球、耙镐、水桶、喷壶、拌和盘、大锤、灰桶、灰斗、石料、水泥、砂、油浸麻筋、草袋、水、护目镜、手套、线绳。
7、作业安全
7.1根据作用部位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的发出信号,作业人员及时避车或物理隔离施工。
7.2搬运石料要清除道路障碍物,防止拌倒摔伤,搬运大石要量力而行。
7.3加工石料要戴护目镜,打锤不得戴手套,避免脱锤伤人,砌石时要戴手套,防止挤手碰脚,严禁将石块下摔。
7.4脚手架及工具、材料不能侵限。坡面堆石牢固,基坑边缘不许堆石,防止滑动坍塌伤人。
7.5在桥下作业,注意来车时坠物伤人。电气化区段,距接触网2m以内作业应断电。
第十九节 清理桥涵淤积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理桥涵淤积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作业。
2、作业范围
2.1桥涵排水不畅通
2.2工作内容:整理清刷边坡→清挖淤积→外运→清理场地→整理外观
3、作业技术标准
3.1桥涵框构上下游无灌木丛,两侧壁无坍塌。
& &3.2主体及河床内无淤积
& &3.3清挖河床,其纵横断面应符合桥涵孔径的要求,边坡稳定,河床平整,纵坡顺直。
& &3.4清挖的弃土、淤积等应运至桥涵以外适当地方,堆放稳定,并不会因再次冲入河床内。
3.5外观整洁、平顺。
4、作业程序
4.1作好调查计划,确定清除的部位及数量。
& &4.2砍除上下游灌木丛。
4.3清除土石方及淤积。
4.4桥涵内有流水或排水不通有积水时,应在其上游将水截堵好,然后自桥涵上游或入口处开始清理,防止涌水夹带土石将作业人员冲走,危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5、作业质量标准
5.1桥涵上下游无灌木丛。
5.2清挖河床纵横断面坡度适当,平面顺直无急弯,排水畅通。
5.3涵渠内无积土。
5.4清挖的土石方要运到适当地点,不得重新冲入河道。
6、应备工料、具
铁锹、方铣、木板、斧子、锯子、手推车、抬筐、抬杠、砍刀、编织袋、土镐、水桶、扁担等。
7、作业安全
7.1桥下作业戴安全帽,列车通过时躲开桥下。
7.2砍除灌木丛要注意手脚,以防砍伤。
7.3跳板放置稳固,在陡坡工作时,要注意防滑。
7.4框构清理时注意过往车辆及碰伤手脚。
第二十节 维修限高架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维修限高架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作业。
2、作业范围
2.1桥、涵限高架脱焊、开裂、歪斜,限高牌丢失、歪斜、锈蚀。
2.2工作内容:准备工具、材料→现场设置防护→焊接、补牌→油漆。
3、作业技术标准
3.1在铁路线路下通行机动车辆的立交桥涵,其桥涵下净空高度不足5m时,应按相关规定设置限高防护架。跨越铁路线路的立交桥上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3.2限高防护架、人行道栏杆、扶手、托架、墩台吊篮、围栏等附属结构及铆钉头、螺栓头或局部维护涂装使用红丹底漆时,钢表面清理应达到St3.0 级。St2: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St3: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 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3.3限高防护架设置净高(横梁底至路面)应比立交桥(涵)下实际净高稍小为宜。设置净高公差-5cm或-10cm。
3.4限高防护架要涂刷醒目的黄黑相间警示条纹,条纹间距为200mm。
3.5位置、式样符合要求,结构完整、状态良好。
3.6标志齐全、完好、标示准确。
4、作业程序
4.1做好调查计划,确定清除的部位及数量。
4.2按规定设置好防护,注意过往车辆、行人安全。
4.3脱焊开裂部位进行焊接。
4.4限高牌丢失进行补装,歪斜进行矫正。
4.5锈蚀部位除锈、油漆。
5、作业质量标准
5.1限高架无脱焊、开裂、歪斜。
5.2限高牌无丢失、歪斜、锈蚀,字迹清除,标识正确。
5.3限高与实际相符。
6、应备工料、具
作业梯、除锈刀、扁油刷、砂布、钢丝刷、安全带、油漆、限高牌、发电机、电焊机等。
7、作业安全
7.1作业梯(凳)应有专人负责扶梯(凳)。
7.2电气焊作业应按规定进行,并使用劳保用品。
7.3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7.4因转移取下安全带应采取保护措。
7.5严格执行电器安全技术措施,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第二十一节 弯制钢筋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弯制钢筋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作业。
2、作业范围
2.1按照施工图纸尺寸形状弯制主筋、架立筋、箍筋等各种钢筋。
2.2工作内容:调直→除锈→下料→划线→弯曲成型→50m以内搬运等。
3、作业技术标准
3.1钢筋的种类、钢号、直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2钢筋的锈皮油污应除净。
3.3加工正直、钢筋中心线与直线相吻合。
3.4弯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4.1成型后的全长和全高误差容许±lOmm。
3.4.2弯曲点位置误差不大于±10mm。
3.4.3钢筋纵向偏扭不大于直径的1/2。
3.5钢筋接头应符合本标准作业程序及要领规定。
4、作业程序
4.1检查钢筋的种类、钢号、直径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弯制时如发现脆裂或性能不正常时应停止使用。
4.2下料长度计算
4.2.1采用搭接(搭接焊或绑扎结头)时: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增加长度-弯曲伸长值+搭接长度。
4.2.2不用搭接时:下斜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伸长值。注:不同弯起角的钢筋弯曲伸长值:当弯起角度分别为30°、45°、60°、90°、135°、180°时,其弯曲伸长值分别为0.35d、0.5d、0.85d、1.0d,1.25d、1.5d(d为钢筋直径)。不同弯钩增加长度(1个):半园弯(180)为6.25d.直弯(90)为3.5d、斜弯(135)为4.9d,(d为钢筋直径)。
4.3整直、除锈、下料。
4.4划线:分中后由中点向两端划出钢筋起弯点分段长度、位置。
4.5弯曲成型:进行弯曲时钢筋必须平放,板子与板柱距离(称板距)一定要适当准确.板距采用:45°角为(1.5-2)d、90°角为(2.5-3)d. 135°角为(3-3.5)d、180°角为(3.5-4)d。
4.6钢筋接头:所有钢筋尽可能采用电焊接,并应以对头接触焊为主,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容许采用搭接头,当采用绑扎法时,其搭接长度在受拉区者不小于直径的30倍。在受压区者不得小于直径的20倍。
4.7弯好的钢筋应分类堆放整齐,不得杂乱堆放。
5、作业质量标准
5.1钢筋的种类、规格、钢号、直径等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锈皮、油污清除干净。
5.2 加工正直,钢筋中心线与直线相吻合,偏差不超过1/200。
5.3弯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成型后全长和高差容许±10毫米的误差。弯制点的位置误差不大于±10毫米。钢筋纵向偏扭不大于1/2d。
5.4钢筋接头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6、应备工料、具
工作台(一般为0.8×2.0×0.8mm)、八磅锤、三柱式铁板板柱、剁子 、横口扳子、铁墩子、顺口扳子、手锤、钢丝刷、钳子、钢筋拧钩、断线钳、手工弯筋器、钢卷尺、绑扎扳手、大锤、砂纸等。
7、作业安全
7.1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时必须配带护目镜,手套、鞋盖。
7.2钢筋下料时注意锤柄有无松动,不要用力过猛,防止钢筋头、锤头飞起伤人下料时,或切割机状态是否良好,下料时锤柄有无松动及锤头飞边。
7.3拉板子不要用力过猛,并注意板子是否搭好,以防滑跌,在一个工作台两头同时作业时,要互相注意防止误伤,自工作台搬运钢筋要轻拿轻放,不可扔摔,防止掉下伤人。
第二十二节 开挖土石方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挖运土石方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作业。
2、作业范围
2.1各类挖运土石方作业。
2.2工作内容:调查→刷方→开挖→外运→整理现场。
3、作业技术标准
3.1进行开挖土石方作业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设备(如电缆、管道等)的调查。
3.2从事边坡刷方作业,在开工之前应检查坡面有无裂纹和可能坍塌的迹象以及坡面危石、危土是否清除干净。对可以处理的应立即处理,然后才能正式开工。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危险的应立即向施工领导人汇报,采取妥善办法予以处理。
3.3开挖建筑物基坑或刷坡时,应注意
3.3.1开挖基坑时,边坡的坡度必须按照设计的要求,按放好的边线从上向下开挖,不得任意放陡坡度,严禁掏底挖土。
3.3.2遇有滑层、裂纹、浸水等情况,基坑壁必须用支撑或改缓边坡。
3.3.4靠近基坑上方不得堆土及放置料具等重物,挖出的土石方和施工材料堆放位置应距坑边不小于1m,高度不超过1.5m。
3.3.5在同一坡面的垂直线上,不得上下同时开工,不得在上层挖土时下层运土。
3.3.6拆除开挖坑支撑应按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步拆除,拆除高度视坑壁土质而定。
3.3.7下穿框构顶进挖土作业时,严禁超挖,工作面坡度符合规定,过车时严禁开挖,工作面下严禁站人。
3.4弃土或弃石推砌稳固,不垮塌影响行车。
4、作业程序
4.1按划线范围或尺寸进行开挖,刨松土壤。
4.2刷土石方坡面要平顺。
4.3装土石方、运土石方、卸土石方。
4.3对污染路肩的土石方进行清理,保证外观整洁。
4.4整理施工现场。
5、作业质量标准
5.1开挖符合要求。
5.2刷土石方坡面要平顺。
5.3坡面无浮碴、活石、危石。
5.4弃土、弃石、弃碴不占农田,不影响沟渠、涵洞排水,不影响人行道、及行人通行。
5.5弃土或弃石推砌稳固,不垮塌影响行车。
6、应备工料、具
钢钎、铁锹、土镐、撬棍、手、锤、皮尺、锄头、抬筐等。
7、作业安全
7.1根据作用部位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的发出信号,作业人员及时避车或物理隔离施工。
7.2作业前,应作好地质、水文和地下设备(如电缆、管道)的调查。
7.3进行开挖作业,开挖人的间隔应不少于3m,并应互相照应,以防碰撞伤人。
7.4挖掘土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悬空挖土。
7.5严禁上下作业。在坡面上数人同时开挖或撬石,应大致在同一高度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重叠作业。数人同撬一石必须有人统一指挥,使动作一致。不准站在活动的石块上作业。
7.6冷地区开挖作业,应注意阳坡坡面冻土因受热融化而坍塌。
7.7风沙地区余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第二十三节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裂纹修补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裂纹修补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作业。
2、作业范围
2.1适用于圬工、梁拱、墩台表面风化脱落破坏,墩台顶面支座周围空响积水;涵渠边墙、拱顶风化脱落,隧道洞门风化、破损等。
2.2工作内容:搭设脚手架→检查并确定长度→凿槽→清理→配料→涂刷→填补→勾缝→清理容具→拆除脚手架。
3、作业技术标准
3.1裂纹宽度在0.15~0.3 mm时,将裂纹凿成一条外口宽20 mm,深约7 mm的“V”形槽;裂纹宽度在0.3 mm以上时,将裂纹凿成一条外口宽20 mm、内口宽6 mm,深约15 mm的梯形槽。
3.2普通水泥环氧树脂砂浆配合比例表
材&&料& & & & 用途& & & & 单位& & & & 数& &量
& & & & & & & & & & & & 树脂涂料& & & & 树脂砂浆& & & & 湿拌树脂浆
& & & & 凝胶& & & & g& & & & 100& & & & 100& & & & 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可用丙酮或二甲苯代替)& & & & 稀释& & & & g& & & & &20& & & & &20& & & & &20
乙二胺(间苯二胺)& & & & 硬化& & & & g& & & & 8(15)& & & & 8(15)& & & & 8(15)
普通400号水泥& & & & 细填充料& & & & g& & & & 30(20)& & & & 100& & & & 400
立德粉(大白粉)& & & & & & & & g& & & & 10(20)& & & & 50(60)& & & & 100(120)
0.5—0.7mm细砂& & & & 粗填充料& & & & g& & & & ——& & & & 450(480)& & & & )
水& & & & 其他& & & & g& & & & ——& & & & ——& & & & 180
3.3压实、平顺、光滑、无肥边、无断裂、无空响。与原圬工结合牢固,色泽均匀、协调。
4、作业程序
4.1根据需要搭设安全可靠的脚手架。
4.2检查裂纹宽度,确定凿槽长度(凿槽长度要超过裂纹长度)。
4.3凿槽:要根据裂纹宽度,按照技术标准,选定凿槽的形式(即凿V形槽还是凿梯形槽)。
4.4清缝&&用钢丝刷、毛刷、皮老虎将槽内的碎渣粉尘清除干净,然后再用丙酮清洗一次。
4.5拌和环氧树脂砂浆
4.5.1计算好砂浆各成分用量后,按比例称量水泥、立德粉掺到一起拌匀,再加入细砂,拌合成均匀的填充料,放到浅盘中待用。
4.5.2对气温低于20℃时,应用温水浴加热把环氧树脂和乙二胺溶化,但是环氧树脂加热不得超过40℃;乙二胺加热不得超过65℃,待用。
4.5.3按比例称量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掺到一起拌匀,再加入比量的硬化剂(乙二胺),迅速搅拌成均匀的树脂浆液后,掺到填充料里拌制成环氧砂浆。
4.5.4拌合树脂砂浆,应在浅盘中拌制,一次拌合不得过多,已能在30分钟内用完为度。
4.5.5称拌树脂浆液时,应加大约10%作为勾缝前的底浆。
4.6用笔刷在凿成的槽内涂环氧树脂纯浆一度,厚度约0.2mm,要均匀,没有漏涂。
4.7勾缝:填满砂浆、压实、整平、抹光,刮去毛边。检查裂纹修补质量。
4.8清洗工具、容器。
4.9工作全部结束,拆除脚手架。
5、作业质量标准
5.1凿缝符合规定,宽度一致,配比正确。
5.2勾缝抹平、压实、平顺、无肥边、与混凝土结合牢固。
5.3无断道、空响、脱落。
6、应备工料、具
小瓷盆、天平或小秤、毛刷、画笔、四镑手锤、钢凿、钢尺或木折尺、小铁桶、温度计、量杯、泥抹、钢丝刷、皮老虎、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丙酮、水泥、细干砂、立德粉等。
7、作业安全
7.1根据作用部位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准确的发出信号,作业人员及时避车。
7.2脚手架搭设牢固、轻便、灵活、安全,电化区段距接触网2 m以内作业要断电,并严格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规定。
7.3拌和砂浆人员要站在上风头作业。
7.4作业人员要戴目镜、防毒口罩、胶皮手套、安全帽,在脚手架上作业要系安全带,工具要放稳。
7.5工作完毕后,必须用肥皂洗手,并尽量用医用酒精消毒,严禁不洗手吃东西和接触皮肤。
7.6使用和存放施工用的化学材料应注意防火。
本人编写桥隧工作业指导书,不到处敬请谅解《四》
第二十四节 钢料涂装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涂装作业的范围、内容、标准、程序、工具及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桥路隧作业。
2、作业范围
2.1桥路隧所以的钢结构除锈油漆。
2.2工作内容:除锈→打磨→揩擦→油漆→绘制标志。
3、作业技术标准
3.1涂装前表面清理:
在涂装底漆前,应将钢料表面的污泥、油垢、铁锈、旧漆皮和氧化皮彻底清除干净。清除方法应根据钢表面清理等级要求分别采用喷砂、喷丸,手工清理和溶剂擦洗。严禁使用腐蚀性物质清理钢表面。
3.2清理等级及粗糙度要求
3.2.1清理等级:根据使用的涂料品种、施工方法和构件部位的不同,涂装对钢结构表面清理等级要求如下,对应除锈程度应达到要求:
1、电弧喷铝或涂装环氧富锌底漆时,钢表面清理应达到Sa3.0 级,Sa3:使钢材表观洁净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2、涂装酚醛红丹、醇酸红丹底漆时,钢表面清理应达到Sa2.5 级。Sa2.5: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3、箱形梁内表面涂装环氧沥青底漆时,钢表面清理应达到Sa2.0 级。Sa2: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
4、限高防护架、人行道栏杆、扶手、托架、墩台吊篮、围栏等附属结构及铆钉头、螺栓头或局部维护涂装使用红丹底漆时,钢表面清理应达到St3.0 级。St2: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St3: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 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3.3清理粗糙度要求
3.3.1涂装涂料涂层时,钢表面粗糙度为Rz25~60μm;选用最大粗糙度不得超过涂装体系干膜厚度的1/3。表面粗糙度超过要求时,需加涂一道底漆。
3.3.2电弧喷铝时,钢表面粗糙度为Rz25~100μm;当表面粗糙度超过Rz100μm 时,涂层应至少超过轮廓峰125~150μm。
3.4钢梁连接板层之间大于0.5mm的缝隙须将缝内污垢和铁锈清除干净,在第一道底漆干燥后,用石膏腻子填塞,待腻子表面干燥后,方可继续进行涂料涂装。小于0.5mm的缝隙可用油漆封闭。腻子应与所用防锈底漆配套使用。
3.5钢梁涂装体系:
钢梁涂装体系表3.2.6—1
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控吊架托架参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