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没推广企业版微信下载

腾讯内部揭密:微信企业号为何首推企微云平台
稿源:软文街
根据权威预测,2015年将迎来企业移动互联的发展元年。微信企业号的推出,正在加速企业移动互联发展的进程。从去年微信企业号推出之际,本人就一直关注其发展态势,虽然企业号现在还是夯实基础阶段,却不断的给市场带来不小的惊喜和振动。
日,微信企业号低调发布一个公告,&目前已有一些云应用提供商做出了较好的应用套件,帮企业快速接入并使用企业号&。其中首推企微云平台,据本人的观察,这个从去年的低调表现今年一跃成为微信企业号官方首推的第三方应用服务平台,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通过为企业以快速和便捷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递、信息获取、工作协同、企业管理,这是企业号实现连接企业的目标。那么为何企微云平台能够成为微信企业号官方推荐的首选目标?
根据腾讯内部爆料和研究,我们一起揭开企微云平台成为首推应用的面纱。
一、提供适合企业组织的轻量级应用
这其中包含三个点,分别是适合、面向企业组织、轻量级。
1)所谓适合即是能够从企业实际出发,提供满足业务需求的应用。比如企微云平台的新闻公告应用,虽然是非常小的应用,但是通过提供多种消息模板、定时群发消息、生日祝福自由配置自动发送、春节祝福定时发送等功能,可以满足企业不同场景下的消息发送需求。
2)其次面向企业组织,这必须跟微信企业号的定位保持一直,面向企业组织提供应用服务。
3)轻量级,简单但不失功能,是将传统复杂的业务逻辑和功能重新设计,精简化、降低应用的复杂度,满足移动场景的需要,同时还能与传统的应用功能相媲美。这个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企微云平台给用户呈现的真正做到了轻量级。
二、&以场景为基础,极速深化和扩展应用
不管从产品和运营的角度出发,以场景为基础,不断深化和扩展应用都是非常聪明而巧妙的。一方面通过实际应用场景满足企业不断维度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确保产品沿着固定的方向稳步推进,避免陷入过渡设计和臆断需求的误区。
那么企微云平台挖掘了哪些应用场景呢?从目前的信息可以看到,至少包括四个,分别是日常运营、沟通协作、销售管理、信息采集。
在这些场景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实际运营,不断对应用进行升级,并且对具有共性的应用单元进行拆分组件化,然后再组合,从而快速开发出新的应用,从而满足更加个性更加深度的企业需求。据了解,企微云平台可以在一周内更新一个版本,用户提出的问题甚至当天可以修复,并快速上线,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三、用户活跃度高,带来持续稳定的企业号用户
前面两点是企微云平台的产品和运营实力,但能够成为微信企业号首推的应用服务平台,关键还是看数据说话。据腾讯内部爆料,企微云平台的用户活跃度是所有应用服务商中最高的,并且能够带来持续而稳定的企业号用户。这对于微信来说无疑是非常振奋的,当然为了更好的激励应用服务商,自然而然的也帮助其向企业号用户推荐其产品。
四、这是一种双赢
微信企业号作为平台级产品,利用推荐来帮助第三方应用服务商积累用户,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对像企微云平台这样的第三方应用服务商来说,其具有非常丰富的企业应用研发经验和企业客户服务管理经验,可以为企业号用户提供较高的服务水准,对提升用户关注度和活跃度具有巨大的帮助。对企微云平台来说,从中获取自身的价值和利益;与此同时,微信企业号也可以更快实现&连接企业&、&连接一切&的目标,进而构建自己的企业移动互联微生态圈。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从QQ、微信再到微信企业版,为什么我们逃不出腾讯的社交帝国?
稿源:钛媒体
摘要: 但时代永远是快速向前变化的。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和百度,他们目前的优势绝对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谁也不确定下一波主流技术趋势是什么,什么时候来。
微信企业版也要来了。
在企业服务这一块,微信的加入似乎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而目的也路人皆知,不过是想凭借自己的用户资本,以垄断之势尽可能地包围我们的社交生活。这让我想起,曾有人抛出过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逃出腾讯的社交圈子,而不改变自身的生活?
其实,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今天的腾讯,在社交方面就真的没人能撼动了吗?没有了微信,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这两个问题太感性,相比起来,或许更有必要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逃不出腾讯的社交帝国。
为什么我们逃不出腾讯的社交帝国?
一个产品要想立足于市场,要不就是做第一,要不就是&贼精&,腾讯两样都占了:
用户心智,先入为主
腾讯的起步是QQ,而QQ的起步,说白了就是押对了宝。
1996年,即时通信的鼻祖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其后来进入中国,也顺其自然地称霸了国内即时通讯市场。但是在异国的土地上,这种情况自然不会长久。
随后,1999年,中国制造&&QQ,就诞生了(最初叫OICQ)。尽管被指抄袭或模仿,但终究逃不过那句老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QQ凭借中文界面和更符合国人社交习惯的设计改造,一下子让中国网民找到了新大陆。即使ICQ后来被美国最大互联网集团AOL收入麾下,腰杆更硬,但在中国,QQ势头还是迅速盖过了ICQ。
然后就是迅速建立护城河,狙击其他后继者的那些事儿&&尽管当时在QQ之后,还同期出现过PICQ、TICQ、CICQ、GICQ等一大批ICQ的追随者,但谁让他们比QQ晚了一步呢,一小步的落后,也成就了日后这款影响力巨大的元老级产品。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对于QQ的攻城略地,ICQ自然不会拱手相让。二者因此还上演了侵权纠纷。腾讯也将名字由原来的OICQ改成了QQ。这场官司的最后结果,大家应该不言而喻了吧。
QQ崛起的当时,正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国内网民对网络社交也处于新鲜感十足的阶段。顺风顺水,QQ就一路大火,抢占了网络社交领域的用户心智。
对企业来说,用户心智是最难改变。一旦丧失这一有利条件,就很难再翻身。尤其是像社交软件这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为中心的产品,用户和关系链的沉淀,对对手来说,就是极大的危机和隐患。
而且,社交类的产品,工具性和实用性较强,对用户来说,往有一个就够了,多一个便是多余。不像豆瓣、知乎这种论坛形式的产品,定位不同,氛围不同,差异化明显,用户即使在使用腾讯的社交产品,也可能会同时尝试他们。
因此,先入为主,抢占了用户心智,是QQ做过最对的事。
社交产品的从众属性,熟人社交稳定状态周期长
社交产品的一大特征就是从众属性,而从众也是人普遍思维社会心理行为。社交产品连接的是人与人,自然逃不过用户从众法则。显然,腾讯非常聪明地瞄准了熟人社交&&如果身边的人都用这个软件,你不用,就等于和大部分外界信息隔断了。这也是熟人社交产品的稳定性为什么会有很长的周期性的其中原因&&用户集体转变向另一款产品,是需要很大有形无形的引力的。
而微信的出现,并在后来超越QQ的第一地位,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微信的机遇在于,抓住了语音讯息年轻人追逐的社交通讯方式,并且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也加了一把火。当然,还有很大部分走后门成分&&QQ的用户关系链捆绑。
微信的点子自然也不是来自腾讯自己。在此之前,国外已经有少数以语音录制和语音传输为基础的移动社交产品受到大家热捧,如具有代表性的Talkbox、kik。同时,微信也被大家认为参考了米聊,(其实米聊也是深度模仿kik)。
2010年11月,小米公司决定做米聊,12月发布。随后,用户增长态势良好。但是不久后,腾讯也来了。并且凭借QQ的捆绑,用户增长惊人。2011年1月推出到同年10月,微信的用户数已经接近1500万。虽然雷军一直强调&米聊与腾讯的微信真的不一样&,但米聊这个&穷小子&终究没能抵过微信这个&富二代&的打压。终于还是消无声息了。
这或许也是熟人社交的利好&&一旦拥有了强大的用户关系链,就可以任性&复制&与此相关的产品模式。
而相比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的稳定状态周期就比较短。陌陌就是这样,曾经大有成为陌生人社交界的微信之势,但是却毁在了约炮上。当然,这不可避免,陌生人社交的特殊性,总是会导致产品&偶然&地走向极端。
其实现在想想,&查看附近的人&和&摇一摇&,还是利用了陌生人社交的元素。看来,对陌生人社交的需求永远是互联网社交进步的阶梯。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玩火自焚。
当然,腾讯走上今天的社交垄断地位,还有其他主观原因,比如企业管理、产品更新升级、技术性因素等等,此处就不加讨论了。
腾讯的社交帝国何时倒下?
如此,腾讯社交帝国还有倒下去的机会吗?当然!任何一个产品,一个企业都有其发展的周期。李彦宏一直信奉&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王兴也不断地告诉团队&我们离破产只有六个月&。这反映出的是互联网大环境下企业命运的变幻莫测和不稳定性。
这里就要说说腾讯的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用户关系链,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不过,这对于腾讯来说,是优势,但不是绝对的优势。
腾讯的整个体系都对社交产品和现有的社交地位过分依赖。回顾腾讯的产品线,都是以庞大的用户关系链为基础的。而那些真正与用户之外的实物关联的产品,往往没有成功案例。电商是,搜索也是。用户群的虚大背后,隐藏的是腾讯对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运营的能力的欠缺。
强大的用户关系链作为整个腾讯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它也是有两面性的。在给腾讯业务带来资源和机会的同时,也在慢慢成为其软肋&&用户关系链一旦丧失,腾讯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此外,腾讯的独立创新能力,也一直被外界吐槽。也许是早期的&模仿借鉴&策略定下了基调,腾讯的创新能力一直被认为太过局限,更看不到突破性的发展潜力。虽然从借鉴到优化再到超越,能获取一定成就,但如果这个超越没有颠覆性的效果,那么就很容易被替代。或许,腾讯有必要改善自己的品牌口碑,让大家看到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微创新&。
总之,腾讯现在之所以还稳定地站在社交首位,或许十多年前的那次押宝才是关键。这也对以后腾讯在这波主流技术趋势的发展浪潮中受益不小。但时代永远是快速向前变化的。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和百度,他们目前的优势绝对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谁也不确定下一波主流技术趋势是什么,什么时候来。
但一旦到来,带给现有互联网巨头们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当然腾讯也不例外。这就要看谁能有先见之明,在下次大浪潮中押对宝。而创业者也大可不必被投资人问一句&如果腾讯也做这个产品,你还有什么前途?&而恐慌,巨头不是绝对的巨头,你们还有很多机会。
本文系作者&百略网&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腾讯为什么没推广企业版微信?马化腾的回答情理之中意料之外!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9.5万16.2万4586987349261.8万1.4万330178261276.9万29633.9万1.8万13.0万265504048314951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企业版p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