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型基金什么时候买的时候多买几只,分散投资怎么样?

分散风险不等于买多只基金 长期投资需动态调整_网易财经
分散风险不等于买多只基金 长期投资需动态调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遇到一个朋友,聊起,他一股脑的吐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苦水,而且自认为充分投资的组合,并没有看到有效的结果。我们无数次的讲过,鸡蛋和篮子的故事,但是是不是真正掌握了其精髓,那就不见得了。
为什么呢?不是分散投资就能避免风险吗?那为什么小李的分散却达不到效果呢?这种现象实在太普遍了。很多投资者前期对产品并没有做一定了解,有的人是觉得“买这么多只基金,总应该有几个能涨吧”——典型的赌博心态;或者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基金公司好产品总差不到哪里”——典型的主观臆断;还有“别人买我也买,免得错失良机”——典型的随大流跟风。各种情况汇集在一起,变形成一个杂乱无章的。最后可能导致一个期望有高收益的人,却买了太多的和债券基金,而一个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人却配置了太多股票型基金。所有的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理论确实不错,但是我们经常用错,那么投资者错在哪里呢?误区一,买多只基金一定能分散风险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多只基金是同一类型的,那么其相关性太强就根本起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误区二,进行基金组合投资之后,长期持有,稳赚不赔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基金组合是随着投资环境及自身财务情况的变化要做调整的,这个投资应该是动态调整的。过于频繁不好,拿住不动也不好。很多道理我们都耳熟能详,但能否正确运用就不见得,因此,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指数基金的好处这么多,你知道该怎么买吗?
在国内,股票是公认的屌丝逆袭的优质渠道,但成功者寥寥。有着一颗发财的心,但又害怕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实也有一些门道。找到一个自身系统性风险很低的产品:比如耐操的指数基金。1.指数基金应该是一直被低估的一股力量,尽管股神巴菲特十多次推荐了,但是没多少人行动。这有点像我们找工作,喜欢体面又充满挑战的写字楼工作,明知街头手机贴膜和麻辣烫赚得更多。投身理财大流这么多年,走过不少弯路,回过头你会发现指数基金还真是个好东西。通过这种最稳妥的老套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可能会战胜大部分老司机。指数型基金的优点显而易见,非常懒也非常被动,不用操什么心。相应地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不高,这样就算更换基金经理,投资喜好变了,也丝毫不会干预到它。都不用基金经理费脑细胞的指数基金,人工成本就降下来了,管理费都不好意思多收你的。那么问题来了,国内指数基金可太多了,怎么选呢?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经常看见什么“沪深300指数”、“沪深500指数”、“中证500指数”。很多人没搞明白,这里顺带科普一下。沪深300指数是由沪深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组成,主要反映的是大市值公司的状况。同理,“沪深500指数”就是包含了中国500个中小企业的股票。“中证500指数”不太一样,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反映的是中小市值的股票,成长性更高一些。这几个指数,有点类似我们的音乐榜,最新排行榜,华语最红,最热排行榜……搞明白这几个指标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买入指数基金,就相当于间接投资了一揽子股票。作为小白,股市不景气的时候,如果只买入了单只的股票,风险波动就很大,但如果购买了指数基金,实际上等于一次买了多只股票,没理由运气那么背,全军覆没……等于分散了风险!买指数基金首先要选对“指数”,指数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综合性指数比行业指数更适合投资。因为行业有周期性,综合指数就不同的了,押宝的是整个市场的走势,属于一个模糊指标。越是模糊匹配,我们的胜算就越大。举个例子,“沪深300指数”就是综合型指数,“沪深300医药”就是行业指数,相比之下优先前者。但你会发现同一个指数有多支基金,这时候怎么选?一般情况下,选择跟踪误差小的基金。(这才符合指数基金的宗旨,不然你干嘛来了。)选择实力强的基金公司就不用说了,基金公司实力越强,投资水准更高。如果指数基金规模较小,基金公司运作不赚钱了,会被清盘,规模1个亿以下的就不要考虑了。其次就是仔细斟酌各家费率情况,在申购的途径上也要权衡利弊,为自己的投资省钱。最后一点,就是分散。同一种类型的基金不要买重复的。比如同样的沪深300,就没必要买两个甚至以上。指数基金因为是追踪的指数,不像个股那样大起大落,要是配合定投的话,完美!推荐两个懒人工具:阿牛定投和腾讯理财通的指数定投。2.指数基金赚钱的原理很简单: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成了赢家。关于定投的方法,最原始也最简单的版本是定期定额,预先设定的标准定期用预设的金额投资选定的指数基金,比如每个月1号购买1000元。这是最简单最省心最傻瓜式但也最具有纪律性的操作方式,非常适合入门级投资者。第二种定投方法是根据目标市值来定投。简单来说就是在心里设定一个既定目标,未达成则追加投资,实现则不动。比如按月定投一次某只基金,每个月的市值目标是2000元,定投的第五个月市值目标应该是10000元。如果实际情况是9000元,则追加1000元投资,使市值达到10000元;如果此时市值等于10000元,则不追加投资,留到下个月定投;如果是12000元,则卖出2000元,使市值保持为10000元。很明显,这种目标市值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低买高卖,是一种比单纯定期定额投资更好的方式。第三种就比较冒险了,就是越跌越买的玩法,逆向操作。比如3000点开始买某只基金,每下跌200点,投资金额增加10000元:跌到2800点,投资10000元;跌到2600点,投资20000元;跌到2400点,投资30000元。以此类推,越跌越买。但是这种方式无论是在投资金额还是在心理上都比前两种要高。定投,就是一个用耐心买到便宜货的过程。这种中庸之道也算稳稳的幸福。*小贴士:盲选的话可以选一只沪深300指数ETF联接基金做定投,至少能够跑赢70%左右的基金。优选还是首选创业板指数基金,创业板所代表的新兴产业,毕竟是希望所在。公众号:辣妈笨投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免费咨询热线:
买股票是重仓买一只好还是分散买好?
  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是价值投资者们经常会争论的话题,有的说分散好,分散了分担风险,永不亏本是巴菲特的教导语录。分散投资的标的中,即使有一个投资标的出现了问题,也不至于大幅损失。有的说集中投资好,集中投资收益高。到底哪种好呢?
  首先,集中和分散不是取决于弹性和安全性哪个重要,集中并不一定不安全,分散并不一定安全。有时,集中往往能够做到既收益高且风险小,而分散往往导致收益低且风险高,重点怎么看待风险二字。
  风险包括2层意思,一是造成永久亏损,二是跑不赢通货膨胀,但在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体里,长期持有指数可以做到不亏损,大概率也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然而选择性的分散并不一定能够避免这两种风险。
  其次,能否挖掘到更多可投资标的,一方面取决于投资人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状况,和是否自信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没有精力或者没有兴趣去研究投资的人来说,那没有选择,如果要进入股市,只有买指数基金或者选择基金,指数基金在政局稳定的市场经济体里,长期持有也会获得不错的收益率,选择主动性基金比较依赖看人的眼光。
  关于集中和分散,巴菲特1965年有个经典论述:
  说实话,要是有50个不同的投资机会摆在我面前,每个机会都有每年领先道指15个百分点的数学期望值,这再好不过了。
  要是这50个投资机会的期望值是不相关的,我可以把资金分成50份,每个机会投资2%的资金,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我们的整体业绩会非常接近于领先道指15个百分点,这个确定性极高。
  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们也就能找到寥寥几个特别可能赚钱的投资机会。按照我们的目标,对于这样的投资机会,我的要求是拥有领先道指至少
10个百分点的数学期望值。这样的机会能找到的就不多,找到的机会里,每个的数学期望值又存在巨大差异。
  所以,应该集中还是分散,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圈和市场状况。对于没有能力圈的人来说,分散买入整个经济体(即指数基金)长期持有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跑赢指数,只能依靠眼光去选择靠谱的主动性基金。
  对于有一定能力圈的人来说(悲剧的是职业投资人基本都认为自己有能力圈),多数情况下,相对集中是高收益低风险的最优选择,然而这里面最难的事就是如何判断自己真的有能力看清晰某个公司呢?
  一、两种策略的风险比较
  这里的风险,是指对于不可预知的事情的不确定性。因为人的精力有限的限制,组合越多,风险其实越大。
  先假设一名分散投资者,比如创建了有10只股票组成的组合。每个组合10%的比例,另外一名集中投资者,只有一只股票,100%比例。这两假设应该能够代表大多数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的组合策略了。先拿出其中一只股票做研究,假设这个股票是两者共同拥有的一只股票A。
  有一个事实需要有共同认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实际上分配到单只股票的时间,也基本上固定了,分散投资者花在A股票上的投资时间为10%,集中投资者花在A股票上的时间为100%。为了便于直观的表述数字差额,数字是否精确不做主要讨论,只做说明用。
  如果将A的全部认知用100%来表示,应为集中投资者花费的时间多,能深研股票各个方面,所以集中投资的价值投资者对于单只股票的认知能达到80%以上甚至更多,而对于分散投资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比例有可能仅有60%甚至更低。其中的认知差异,就是我们的风险。所以,集中投资人的风险只有20%,而分散投资人对于单只股票的风险是40%。
  如果将10只40%风险率的股票合在一起,风险率是不是降低了呢?没有,总体而言,还是40%的风险率,而集中投资的风险率也还是20%,并不因为你的组合风险降低了。
  所以对于研究能力有限的投资者而言,从总的投资风险上来看,股票分散投资是可能大于集中投资的。
  二、两种策略的收益比较
  股市里最好的投资收益是什么呢?巴菲特和芒格已经给我们探好了路,我们只要站在他的肩膀上就好了。这条路就是用公道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持有它就好了。
  1、集中投资的投资人,在股票上花费的时间更多,更容易找到能带来巨大收益的优秀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分配,进行深入研究,你是很难找到优秀的企业的,所以也享受不到优秀企业的超额收益。
  对于集中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他的策略决定了必须优选股票来研究,其中的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并不是从海量的股票池里去选择股票,而是从著名投资人那里选择十几只股票,再从中选择自己能够懂的股票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花费了近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研究,所以对于股票的风险和收益,对于企业是否是优秀、一般或者垃圾,也能有基本的渐渐清晰的判断了。而后再决定是不是要投资这只股票。如此选择优秀的股票进行投资,效率非常的高。
  分散投资的标的多,需要从更大的样本里选择股票,对每个股票的时间投入也是分散的,很难找到优秀的企业,即使找到优秀的企业,因为被迫要分散,必须选择优秀之外的企业,所以其收益也会被其中的一般企业拉低。
  2017上半年是价值投资标的大丰收年,集中投资的收益率很多都在50%以上,而分散投资的组合收益率在30%以上的就已经很优秀了,
  2、大量时间的研究投入,对企业的未来收益也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误差小,所以集中投资者能在合理的价格及时买入伟大的企业,而分散投资对未来的收益估计误差较大,必须花费时间成本去等待不常出现的超级低估。
  3、深入研究的人集中投资,意志坚定,不易被别人左右。分散投资者意志不坚定,容易被外界影响。
  因为分散投资的投资者时间有限,对于投资标的的研究不深,很容易被市场先生的变脸吓到,更容易更换股票,对收益的认知也不够,不知道到底有多高,过早的预计投资标的的上限,错误的预估,也导致意志开始不再坚定,也许别人一句天花板,就吓得屁滚尿流的丢下高收益标的,落荒而逃。
  而集中投资,能深研,而感知到标的更高的上限,所以能稳坐钓鱼台,不会关心那些无关紧要的言论,更坦荡面对浮华的投资市场。
  股民老张股票学习网传授炒股入门到精通的炒股技巧,打造国内第一股票培训、股市在线直播品牌。我们开发的股票软件功能强大,多平台模型无缝对接,真正的实现自动化交易,您值得拥有!股民老张官网
微信公众号: gmlzwx
推荐近期热门概念
(C) 2005 - 2015 股民老张投资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nbsp&nbsp&nbsp&nbsp 010- &nbsp&nbsp&nbsp&nb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什么时候买入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