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现状怎样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权威大咖告诉你真相-中新网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 权威大咖告诉你真相
日 09:28 来源:国是星期三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产能库存怎么去?货币政策怎么变?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一场经济领域的高层论坛悄然在北京拉开大幕。包括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内的诸多大咖,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真知灼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周小川:不见得政府主导的定价更好,例如成品油
  资料图 发 刘关关摄
  周小川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消除价格扭曲,把当前体制中的价格扭曲消化掉、改革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结构性改革。
  他指出,一些重要商品市场调节不了,但从实践来看,也不见得政府主导的定价做得更好。“比如说成品油,这么重要的产品可能政府考虑更周到一些。但是经过几轮演变,现在我国的成品油定价,不过就是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加一个缓冲期,延迟20天左右,过滤掉价格高频波动的成分,然后再跟随国际市场价格。最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总之也很难说明某些重要产品,是不是说市场决定的价格就是不行的。”
  周小川还提醒说,当前各国在争取复苏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由于很多国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小,因此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如今也引起大家更多思考,并开始倾向于更加注重供给侧的改革。
  19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央行拟提高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引用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此举是因部分银行新增贷款发放速度过快。周小川对此回应称:“没听说这事。”
  易纲: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度宽松
  资料图 发 富田摄
  在中财办副主任兼央行副行长易纲看来,财政政策是天然的结构性政策,所以财政政策在供给侧改革时,应当是需求管理的主战场。“财政政策有很多结构性考虑,比如说扶贫、结构性调整”,而在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度宽松。否则可能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在鼓励消费,尽量减少挤出效应上多做文章。那么货币政策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健、适度、灵活,要避免过多的放水和宽松。”易纲说。
  楼继伟:工资刚性上涨降低了竞争力
  资料图 发 李慧思摄
  “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最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
  楼继伟认为,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八年,工资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竞争力越来越不足。“法律造成的扭曲,使这方面的用工制度,使生产力极大的退出。我们老讲工资上涨,但是退的太早了。”楼继伟说。
  杨伟民:今明两年对去产能去库存而言十分关键
  资料图 发 杨可佳摄
  杨伟民表示,落实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需要注意五方面内容。他强调,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时间窗口非常短,“十三五”的头两年十分关键,“如果没有明显的进展,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我们今后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
  他强调,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要具体,每一项重点任务都要具体化。比如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哪些税费?应该一一列出清单,限期完成。他建议,处置僵尸企业先应从钢铁、煤炭动手。在处置僵尸企业当中,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财政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
  吴敬琏:警惕供给侧改革出现空转
  资料图 发 刘关关摄
  针对供给侧改革,吴敬琏提出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吴敬琏表示,对于政府机关和官员来说,最顺手的就是用行政手段干预的老办法。一方面下达指标压缩过剩产能,消除房地产库存,要求网络提速降费;另一方面设置各种各样的扶持基金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企图用高投资、高补贴推出一个科技创新的高潮。
  “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侧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被人理解为‘供给侧的结构调整’,现在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报道,‘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实际上回到了老办法,就是用行政力量调结构。我很担心,这个办法恐怕不能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他说。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和加以改进的地方就是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好像有点慢。”吴敬琏指出,顶层设计和指导意见和一些具体实施方案的衔接似乎存在问题。最近一个月以来,出现所谓改革空转:领导部门忙着发文件,下级部门忙着学文件,一个文件还没有学完,第二个文件又来了。
  “这样的改革空转,或者说改革成为了修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吴敬琏说。(秦辰)
【编辑:种卿】
>经济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2017 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可能遭遇危机吗? - 知乎5190被浏览1700894分享邀请回答1.1K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7K28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怎么样? - 知乎9610被浏览1066538分享邀请回答7.9K5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76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万一中国经济硬着陆世界会如何?画面“美”得不敢看_网易财经
万一中国经济硬着陆世界会如何?画面“美”得不敢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万一中国经济硬着陆世界会如何?画面“美”得不敢看)
汇通网12月4日讯——今年以来明显放缓的状况,已成为全球市场人士的一大聚焦点。早先,习近平主席预测明年中国P增长率为6.5%,国际组织则预测6.3%。尽管这样的预期都相对乐观,但是投资者必须未雨绸缪地考虑到一点状况:假如明年大家被迫要面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一糟糕的一幕时,该采取如何措施来应对。如果中国经济2016年增长率放慢到2.4%,未来5年也仅仅能恢复5%,全球经济形势会如何?对此,牛津经济研究院进行了压力测试。上述情境可能似乎极端了点,但法国10月份的时候警告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为30%。按照该机构的模型,在各方面状况都最为糟糕的背景下,中国2016年的增长率将跌到3%。牛津经济研究院警告称:中国增长突然大幅失速的风险是实际存在的,而且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万一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怕影响:中国经济疲弱对全球会产生溢出效应,牛津经济研究院研究显示,一旦中国经济如上所述硬着陆,全球经济增长率会在2016年急降到1.7%,2017年的全球增长前景也会再度令人失望。牛津经济研究院在报告中说:“中国硬着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影响更大。发达经济体也不可能幸免。”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生产国将会首当其冲。牛津经济研究院认为俄罗斯将会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年俄罗斯经济增长将减少5%。一些邻近中国的发达经济体如香港、新加坡和韩国也会遭受重创,经济增长会减少超过3%。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GDP增长也会受影响,但程度会稍微小一些,不到1%。Patrick&Legland领衔的兴业银行经济学家和策略师团队在10月份的多元资产投资报告中称:“最有可能触发中国硬着陆的决策失误是,误判整个经济系统对管理和结构改革引发的
金融风险的吸收力。”“汇率制度改革也关键点,如果处理不当,资本外流和外部债务风险将对金融系统造成严重阵痛。”油价35美元中国经济硬着陆对于能源和其他需求有重大压力。那样的话,虽然有利于一些资源净进口国,如英国、德国、美国,但对于俄罗斯、海湾产油国、智利等,他们就可能苦
不堪言。大宗商品出口占据这些国家50%以上的外贸收入。2014年6月以来,原油价格已经跌去55%多,中国消费减弱加剧了供求失衡。分别参照牛津研究院和法兴银行模型,中国硬着陆将导致油价跌至36美元和35美元。法兴银行认为布伦特油价2016年上半年将跌至35美元/桶,2017年爬升至40美元。牛津研究院说,一些特别倚仗大宗商品生产同时又特别倚仗对华贸易的国家,他们受到中国硬着陆的风险就会成倍放大。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经不起打击的。如澳大利亚,一个能源净出口国,对华出口依存度超过20%。中国改变投资密集型增长方式也会对一些对华出口生产资料的国家产生影响。如德国,该国生产的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华出口将近2/3。标普500暴跌法兴银行警告称,中国硬着陆可能让标普500指数下跌高达60%。这可能让指数触及2009年的低点。Legland及其同事在10月份报告中称:“我们认为经历那样的休克之后,股票市场会强劲反弹。”美联储停滞加息
牛津研究院说,美联储预计本月启动加息,但若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让美国货币从紧周期受到搁置。英格兰央行也可能延期加息,欧洲央行也会确保市场有足够流动性。牛津研究院说:“应对中国经济休克的实际反应可能比我们模拟假设的情况要深远复杂得多。中国方面可能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鼓励更多银行借贷来对抗经济放缓。再说,已经有那么多国家的利率接近或低于零,不排除有更多中央银行推出非常规政策。”
关注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汇通财经手机APP
本文来源:汇通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数据公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