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的2元面额10000的纸币纸币现在能值多少钱?

一张面值10元的纸币卖出12万元高价 也许你家里也有这样一张钱币
来源:腾讯网
  江波收藏的一张1953年苏三版红色伍圆纸币,市场价2万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收藏意识日益提升,钱币收藏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据了解,在十堰,就有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江波就是其中之一。从爱上收藏至今,江波收藏的钱币已经达到十余万张(枚)。其中不乏一些身价过万的稀有钱币。近日,记者来到江波家中,看到了他的收藏。  一张面值10元的纸币卖出12万元高价  江波是我市一位钱币收藏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位币商,收藏钱币已有5年。在江波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他收藏的&宝贝&,除了纸币还有铜钱、硬币、纪念币等。&收藏钱币主要是因为喜欢,是我的爱好。同时也是看中了钱币的升值潜力,也算一种投资。&江波告诉记者。  江波打开钱册,为我们展示了他收藏的12张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有16种不同的版别,我手里目前只有12种,在十堰很少有人能收藏全套。&据江波介绍,第二套人民币纸币的流通时间约10年左右,1953年版,从日发行,大约在1964年开始银行只收不付;1956年版,约在1962年发行,在上世纪70年代回收。由于第二套人民币发行量稀少,再加上196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纸币,这几种纸币留在市面上的凤毛麟角,品相完美的,在市场上更是一票难求,因此收藏价值及高。  其中1953年的10元纸币,因为整体花纹颜色呈墨黑色,为加长版,因此也被称为&大黑拾&。&大黑拾&是新中国成立时的见证,具有较深刻的历史意义,因此在钱币收藏市场备受藏家的青睐,堪称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币王&。&我曾经收藏过一张品相较好的&大黑拾&,后来被人高价买走了。&江波说,&大黑拾&在市场上十分难寻,他手上也只收藏了一张,3年前被北京的一位收藏爱好者以12万元的价格买走。现在,这张1953年版的10元纸币,市场价在30万元以上。  曾因投资钱币亏损17万元  江波收藏的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红色壹圆。  当问及为什么会收藏如此多的钱币时,江波告诉记者,他原来是一位古玩商人,在五堰开了一家古玩店,卖瓷器、玉雕等。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收藏钱币,但是藏量不多。由于收藏古玩门槛较高,十堰收藏古玩的人并不多,江波的古玩店生意一般。&后来有人给我出主意,说钱币收藏门槛低,适合大众收藏,十堰收藏者甚多,让我不妨考虑转行投资钱币。&江波一想,自己平时也收藏了不少钱币,而且钱币升值空间大,相较于古董更容易变现,投资钱币说不定比收藏古玩更赚钱。于是江波就转行,开始做币商,把对钱币收藏的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事业。  钱币收藏并不容易,一些稀有钱币极难收集到。在江波家中,记者看到他收藏的一张品相完好的1953年苏三版红色五元纸币,这张纸币长16.5厘米,宽7.5厘米,正面图案是我国各个民族各个阶层人民大团结的景象,背面图案是由花符和国徽以及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4种语言印刷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据江波介绍,这张纸币是由苏联代为印刷的,采用了胶四凹二色印刷技术,在市面上十分难见。&为了收集到这张&红五元&,可费了不少劲!&江波说,他听说有一位在银行工作的老员工手里收藏的有1953年苏联版5元纸币,就千方百计打听到这位藏家的电话和地址,屡次电话&轰炸&,还多次上门拜访,软磨硬泡终于花了将近1万元从藏家手中买到这张纸币。现在这张面值5元的纸币,市场价已经飙升至2万元左右。  刚开始收藏钱币的时候,江波也吃过不懂行的亏。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建行40周年纪念币,面值1元。江波听说这枚纪念币号称纪念币中的&币王&,于是花2000元高价,从别人手里买来,结果一鉴定,是枚假币。让江波损失惨重的是2016年发行的面值10元的猴年纪念币,他对这枚生肖纪念币极为看好,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别人手中买了2万枚。结果,由于这枚纪念币发行量太大,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报道,这枚钱币市场持有率很高,没有达到预期的升值效果。江波透露,这次投资让他最少亏损了17万元。&投资钱币就好像投资股票,起起伏伏是难免的。&江波说,幻想通过钱币投资快速发家致富是不切实际的,投资钱币要有好心态。  收藏纸币需谨慎 品相差大打折扣  &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收藏人民币,但在收藏时需谨慎,以免破坏了纸币的品相。&江波告诉记者,人民币收藏主要注重发行量、现存量及品相。特别是品相,是钱币收藏的&生命&。很多人家里收藏了过去的钱币,觉得一定很值钱。但是应注意,越是稀有的钱币,越要注重品相,如果品相全新,就非常值钱;而如果磨损严重,价格可能就会便宜十几倍。  稀有人民币十分难得,更要好好保存。最好是用专业的塑料袋包装,或者放在钱币定位册中保管,以免钱币折损。对于长期保存的纸币,应每年拿出来翻阅,一是起到通风的作用,二是检查藏品是否有霉变;拿钱币时要注意,不要用裸手拿,最好戴上塑料手套,以免钱币沾上汗水油污。  除此之外,在收藏钱币时,还可以留意收藏特殊号码币。收藏特殊号码人民币盛行已久,全世界的钱币收藏爱好者几乎都有收藏特殊号码币的习惯。比如,香港人喜欢带777号码的钱币,内地人喜欢带888号码的钱币。人民币如果按照一定的号码规律收集成系列,其价格可以提高数倍。&我自己就收藏了100张连号的2元纸币,以后肯定会升值的。&江波说。  链接  这些人民币最具收藏价值  第一套人民币  共有62种版别(日&日)12种面额,一整套九成新的价值600万元左右。  NO 1。 壹万圆牧马图(日&日),有&票王&之称,市价300万元左右,整套收藏家绝对不超过10位。  NO 2。 伍仟圆蒙古包(日&日),市场价近百万元。  NO 3。 伍佰元瞻德城(日&日),市场价几十万元。  第二套人民币  共有16种版别(日&日)11种面额,整套钱币8成新市场价40万元左右。  NO 4。&大黑拾&10元大面积钞(1953年&1964年)誉为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币王&,市场价30万元以上。  NO 5。&苏三元&三元面值纸钞(1964年5月停止发行),市场价最高5万元。  NO 6。&井冈山&伍佰元券(日&日),市价稳定在42000元左右。  NO 7。&红五元&市场价2万元以上。  第三套人民币  取消3元纸币,增加1角、2角、5角和1元硬币(日&日),大全套27张,价值66000元。  NO 8。&背绿一角&被称为&票胆&,市场价炒到4万元以上。  NO 9。&枣红一角&号称&币王&,市场价6000元左右。  NO 10。&车工两元&(日&日),最有价值的人民币种类之一,市价2000元以上。&THE END
点击排行榜种类  铸币: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在中国,金银铸币的出现尽管比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还是在近代现代。  贝币: 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贝币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贝产于海,不敷流通 ,就用仿制品来代替,遂有珧贝、蚌制贝、骨贝、石贝、陶贝等,乃至出现向金属货币形态过渡的铜贝。  纯正的中国古代贝币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布,异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西周贝币  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交子: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  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发行的货币,属半两钱的一种。  比轮: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四文:即一钱当小钱四枚用,一般指东晋时沿用孙吴旧钱中大小适合的钱。  小平钱:值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钱:当二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钱:当三文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以此类推》  刀币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  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战国刀币一枚  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  战国刀币一枚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指钱币之正面。  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钱币的背面,又称幕。  背文:钱背文字,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咸丰宝直当五十样钱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  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内郭:指钱孔四周这突出部分,又称好郭。 广郭:指内部较宽者  狭郭:指内部较狭者。  重郭:指两重内郭。  决文:指钱身方孔之一角或数角尖出者。  四决文:指钱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称四决。  粟角:是一种特殊的四决文,方孔四角尖出处呈小点状。  四出文:指钱身方孔四角有阳文延伸至郭外,又称四出,四道。  外郭:指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称外缘,外轮,肉郭,边郭。  宽缘:外郭较宽,又称宽轮,宽边,  狭缘:外部较狭,又称狭轮,狭边。  重轮:指二得外郭。   额轮:指外郭外高内低,多见于王莽钱。  削边:指外郭向外斜削,正与额轮相反。  磨边钱:指磨去外郭边缘之钱。  肉:指钱币的内外郭之间无文字图案部分,厚者称厚肉,薄者称薄肉。 日:指钱背之凸起的圆圈,又称日文  月:指钱面,背之凸起圆弧,又称月文,甲文,月痕,圆弧向上称仰月,向下  做工精湛的民国25年(1936)一分紫铜币正面称偃月  星:指钱面,背之凸起圆点,又称星文。  圈星:指钱背下凹之圆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钱无文,又称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误用二件面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有钱文。  合面:指误用二件背范铸成的钱,双面均是钱背。  直读:钱文按上下右左次序排列,也称顺读,对读。  旋读:钱文按上右下左次序排列,也称环读。  左读:指钱文由左向右读。  传形:指刻成正字的阴文范铸成之钱,钱文呈反字状,见于先秦至六朝时期。  离郭:指钱文远离内郭  接郭:指钱文均与内郭相连。  纪念币中国连体钞隔轮:指钱文远离外郭不相连接。  连轮:指钱文与外郭相连。  深字:指钱文特别深峻。  隐起文:指钱文高低粗细不一。  聚头:指钱文之首均对内郭,又称聚首。  并足:指钱文之首均对外郭。  重文:指钱身上出现重复钱文,又称摇头,因为范身上有重复印痕所致。  生坑:指新出土之钱,表面氧化严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铜钱铜锈被传世色泽所掩。  熟坑:指未经入土的传世古钱。  传世古:指流传世上未经入土之钱表面的颜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泽,又称黑漆古。  包浆:指铜钱传世色泽,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红色,橙黄色等多种。  水银古:出土古钱表面之一种银白色氧化层,又称水银锈,水银沁。  雕母:用铜,锡,铅,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钱币模型,又称祖钱。  母钱:翻铸时作模之钱,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铸而成。  铁母:指铸造铁钱之母钱,本身为铜质。  铁范铜:以铁钱范型翻铸的铜钱。  样钱:试铸及初铸的样版钱.   部颁样钱:由中央户,工两部监制颁发各省作为标准的样钱,也可称作母钱用。  进呈样钱:地方进呈有关当局审查的样钱。  剪凿钱:剪边钱与延环钱的总称,即将一枚圆钱剪凿成内外二枚。  剪边钱:被剪凿去外圈之钱。又称对文  饼钱:王莽时厚型货泉的俗称。后来在北宋时宽缘厚型的咸平,祥符钱也称饼钱。  对钱:指钱文对称之钱,其钱文,轮郭,大小,厚薄,铜质等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仍互相吻合,又称和合钱。始于南唐,盛于两宋。  公式女钱:南朝梁武帝时所铸无外郭的五铢钱,也称女钱。  男钱:王莽时布泉的俗称。  红钱:清代新疆铸行的铜钱,因红铜岳而得名。  制钱:封建时代本朝铸行的钱币。  正用钱:作为正式通货的钱币。  厌胜钱:属压邪取吉性质的非用钱,多作吉庆,上梁,供奉,悬挂,佩带之用,又称压胜钱,押胜钱。  宫钱:封建时代皇宫内节日庆典作装饰,赏赐用的特制钱。  佩钱:古人佩带在身上作为装饰品的钱币。  供养钱:寺观内作为供品的钱币,一般藏天佛像腹中或挂于佛龛之旁,又称佛脏钱。  春钱:元代的一种金银小钱,妇女用作首饰。  秘戏钱:带有简陋的男女性交图案的钱币。  打马钱:打马游戏中的棋子,又称马钱。  金背:明代用四火铜(经过四次熔炼的铜)铸的铜钱。  火漆:明代用二火铜铸的铜钱。  旋边:用旋车对铸钱进行挫磨加工。  恶钱:唐代劣质私铸钱的称谓。有铁锡,铜沙,铜荡,穿穴等名目。  夹锡钱:北宋微宗年间蔡京主行的一种夹锡铁钱。  钱范:铸钱模型,印钱币正面的称面范,印背面的称背范。  印子金:即金钣,是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形状有龟背形、长方形、方形等数种,多出土于安 微、江苏、河南等地。目前发现的印子金印文有郢爰、陈爰、 、专锾、 、爰等钱币名称的由来  钱币名称的由来  一、以币面文字命名。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刀”、“即墨刀”、“安阳刀”、“明刀”,汉、魏、晋、南齐等时期的“五铢”以及唐朝以后的“元宝”、“重宝”、“通宝”等,都是因币面的文字而得名。  二、以币面图案命名。清末各省多铸银元,因钱币中央有蟠龙纹,故称“龙洋”。  三、以币体形状命名。春秋战国时期的“针首刀”、“圆首刀”、“三孔布”,汉代的“荚钱”,以及秦后的“方孔钱”,都是根据币体的不同形状而命名的。  齐刀币四、以币体重量命名。秦始皇时全国统一铸币“半两”和开始铸于汉文帝五年时的“四铸”,都是以当时每枚钱币的实际重量命名的。  五、以流通地域命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发行的货币,都在本区内流通,故称“边币”。  六、以译意命名。维吾尔语“普尔”译意为钱,“普尔钱”由此得名。  七、以通称命名。“番饼”是旧时对流入中国的银元的俗称。过去在广东通称外国为“番”,中国旧称银币为银饼,故对外国银币称“番饼”。  八、以币材产地命名。朱提银是汉代一种白银名称,产于云南昭通的朱提山。后世称银为朱提,即由此而来。  九、以币材与币形结合命名。“马蹄银”因其制作材料为银,又形如马蹄,故名。  光绪元年马蹄银钱:周朝有一种铲形的耕具叫钱,它的形状和汉字“大”差不多,古人经常把它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后来金属货币又仿它制  造,“钱”就成为货币的通称。   泉:汉代统治者出于聚敛财富的愿望,将“钱”改称为“泉”。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直到现在,集币迷们仍以“泉友”相称。   白水真人:王莽代汉称帝后,十分嫉恶刘氏,因为钱字有“金刀”,而“刘”字正是由“卯、金、刀”组成(皆指繁体字),王莽便改称钱为“货泉”。“泉”字由“白、水”两字组成,故称“白水真人”。   孔方兄:又称“孔方”、“家兄”,古人把一百来个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圆棍穿钱,修锉时来回转动,方棍穿钱,就避免了这些麻烦,于是铜钱中间有了方孔。钱为何称“兄”?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   青蚨:这是虚构出来的一种虫,见于晋干宝的《搜神记》。据说其虫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无论远近。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买东西,无论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这则传说寄托了钱久用不减的心愿。   没柰何:宋人洪迈《夷坚志.支志》记载,宋人张循王家中富有,怕人盗取,为此,他让人把每一千两白银熔成一个大球,称为“没奈何”,意思是谁也奈何它不得。   老官板:我国明朝时把坏钱叫做“板儿”,称好钱为“老官板儿”,简称老官板。此典出于官局铸钱每板为六十四个,板板一个模样,故有此别名。民间谚语中给予了新的含意,用“板板六十四”来形容拘泥呆板不善随机应变的人。  纪念币1999年五元除上述古钱别称外,尚还有很多代名词如紫绀,错刀和赤仄等。铜钱,则是民国时期对历代古钱的称呼,上海人侧读作铜细的,以来区分民国流通的铜元,直到今天,还被广泛地作为财富的象征,钞票的代用词,成为我国古钱称呼中家喻户晓至今尚在使用的钱币代用词。钱币收藏六禁忌  了解掌握一定的钱币知识是钱币收藏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隔行如隔山,如果你对钱币常识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就犹如盲人摸象,在收藏过程中就会常交“学费”,上当受骗花冤枉钱。这就需要钱币收藏者不断学习有关钱币知识,提高钱币鉴赏能力,了解和熟悉历代钱币的形制、材质和钱文书体的变化,并知晓古今钱币造假制假的种种手法,发现假币的种种破绽。这些经验的获得,一是向书本学,购买有关钱币方面的书籍资料。二是从实践中学,多接触钱币实物,细心揣摩,进行分析比较和把握。三是要向专家请教。四是经常与藏友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购买古钱币一看真假;二看品相;三问价格。要学习掌握购买钱币的交易技巧,在钱币市场或金店内发现自己喜欢的藏品,不要喜形于色,直奔目标,不惜重金买下。而是暗中观察,不动声色,迂回接近,不妨先探问其他钱币的价格,以分散卖者的注意力,然后不经意询问价格,故意把它说得一文不值,俗曰:褒贬是买家,把价格侃到最低时再成交。  诸如拿“祖传”、“扒房子、挖地基时发现”、“急用钱”之类的“故事”说事。须知这些故事大都是卖者自己瞎编的,在美丽的谎言背后却隐藏着蒙骗买者上钩的陷阱。经不住诱惑、靠听“故事”而盲目买入,事后发现上当受骗者不乏其人。  钱币收藏要有目标、有计划。古今钱币纷繁浩翰,品种极多,仅人民币就有纸币系列、普通流通纪念币系列、贵金属纪念币系列,它们之下又可分若干系列。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财力和爱好,有选择地加以收藏,最好是少而精、成系列收藏。  钱币市场充满诱惑和风险。首先是收藏假币赝品的风险。初涉收藏者买入假币赝品不足为奇,就连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钱币造假古今有之,特别是价格昂贵的珍稀钱品赝品更是防不胜防。其次是价格风险。如1997年香港回归时,正逢钱币市场炒作登峰造极,钱币市场诠释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话,从而加大了收藏者的投资冲动,不惜在高位接盘,当时200多元的香港回归普通流通纪念币(两枚面值20元),目前市场价仅21元。收藏者如不慎买入假币赝品或遭受价格暴跌的打击,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要加强学习,认真汲取经验教训,总结摸索钱币市场的运作规律,趋利避害,做一名成熟、理性的投资者。  钱币市场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企盼自己的钱币藏品快速升值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钱币收藏是一种志趣高雅的活动,收藏之道,贵在赏鉴。古人谈收藏的益处:一是可以养性悦心,陶冶性情;二是可以广见博览,增长知识;三是祛病延年,怡生安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钱币收藏活动的经济价值导向也是不容置疑的。钱币收藏者要有一个平常心态,由过去趋利性收藏转到观赏、把玩、研究、交流上来,提高钱币收藏的品位,养成宁静、淡泊的操守,摆脱铜臭的困挠和烦恼,感悟收藏真谛。人民币的发行历史  人民币的发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至目前为止,已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文中所提人民币昨天、今天、明天的界定划分是:昨天是指第一至第四套人民币,今天指第五套人民币,明天指今后发行的人民币。笔者希望通过对各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发行券别、版别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与大家共同回顾人民币的昨天,珍惜人民币的今天,展望人民币美好的明天!   人民币的昨天: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1948年,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祖国大片土地,华北、西北、东北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发展生产、商品贸易等都要用钱、花钱、收付货币,但由于当时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货币间相互兑换十分繁难,迫切需要发行一种独立、统一、稳定的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间从日至1953年12月止,期间共发行12种券别,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券。有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一是印制质量粗糙,印制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二是票面设计图案比较单调,色彩变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额、版制种类繁多;四是面额大(最大的50000元),单位价值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便;五是票券防伪功能差,采用了落后的暗记防伪。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开始发行的。50年代初,医治了战争创伤,制止了通货膨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市场物价趋于稳定,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种类多、质量差、破损严重等弊病,国家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从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共发行了11种券别,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券。共16种版别,其中:1分、2分、5分2种(纸、硬币各一种);1角、2角、5角各1种;1元、2元券各2种;3元券1种;5元券2种;10元券1种。  一是消除了战时痕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版别少,面额小,单位价值大,方便流通;二是版面图案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具有好看、好认、好算、好使用“四好”特点;三是精心制作,印制技术和纸张质量都比第一套人民币好,防伪性能增强;四是钞券的印制,由部分依靠外援过渡到本国独立印制,1961年我国自制的水印纸研制成功,即用在第二套人民币钞券上。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是日开始发行的,60年代初,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生产建设和商品??使用,国务院决定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使我国货币制度进一步完善。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和更换,共陆续发行7种券别,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券。13种版别,其中:1角4种(纸3种、硬1种),2角、5角、1元各2种(纸、硬各1种),2元、5元券各1种。至此,我国第三套人民币各券别、版别发行齐全。  一是体现了当时的建设方针和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二是采用了手雕与机雕相结合等多种先进技术,印制精细,对各券别近似图案颜色进行调整,使不同面额钞券有所区别,既方便使用又美观大方;三是体现了我国全部自行印制钞券的能力,实现了从设计、制版到纸张、原材料、印制设备全部国产化,同时,由于油墨、纸张、制版、印刷等技术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防伪性能;四是各种券别结构,经过调整,进一步趋于合理,加之纸币、硬币品种丰富,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和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  第四套人民币是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货币需要量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使我国货币制度更进一步得以完善。  第四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从1987年4月至1992年8月发行完毕。共发行9种券别,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种主币和1角、5角3种辅币。版别有80版和90版两种,在80年代陆续发行的各种券别人民币,均为1980年版,此外,50元、100元、1元、2元券开始发行1990年版。  一是体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二是突出了防伪性能,反映了我国印钞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民币的今天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  日发行量第五套人民币。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和防伪技术。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我国货币制度更加完善。  第五套人民币共有8种券别,至目前为止,共发行20元、100元50元、10元四种纸币和1元、1角两种硬币。  首先,其特点体现在:一是设计先进。第五套人民币将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与我国传统手工绘制有机结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钞票的设计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突出“三大”,即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既便于群众识别,又增强防伪功能;二是取消了传统设计中以花边、花球为框的设计形式,整个票面呈开放式结构,增加了防伪设计空间;三是增加了机读技术,便于现代化机具清分处理;四是背面主景设计采取组合风景方式、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技艺,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图纹花边设计既保持了货币的传统风格和特点,又具有防伪功能;五是票面简洁、线纹清晰,色彩亮丽。   其次,第五套人民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防伪功能增加,防伪技术先进。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种类比第四套人民币多,如100元券仅公众能掌握的防伪措施就有10种,20元券有8种,且公众掌握的防伪特征设在钞票主要图案的明显处,只要通过直观的眼看、手摸就能识别,便于群众反假、防假。   再次,随着经济发展,市场货币需求量增大,大面额支付多,原有的货币结构已不适应货币流通的需要,如1元、2元券原作为主币起大额支付作用,而现在只能起找零作用,同时还必须增加印刷、调运、发行费用,因此,第五套人民币在保留第四套人民币的大部分面额外,取消2元券、2角券,增加20元券,适应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套人民币具有券种少,单位价值大,方便流通的特点。人民币的明天  人民币的明天将是怎样,笔者试从人民币的设计特征、设计特点、防伪特征、券别与版别、发行流通时间等方面谈点个人意见。  :第五套100元券主景采用人民大会堂,让人们有一定的亲切感,便于辨认,其他图案搭配非常合理,有一定的观赏性,今后发行的人民币也可采用此特征,并建议人物头像可以换近代领袖或者著名的建筑风景作主景,因为毛泽东去世已30年,意味着30-40岁年龄的人对毛泽东的人像已不是十分熟悉,这是换主景的原由。  。今后的人民币仍采用国际的先进技术和我国传统手工绘制相结合,既体现国际的先进性,又体现中国传统的民族特点。  。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非常先进,防造者很难仿真,群众比较容易鉴别,应该说是历套货币中防伪技术最好的一套。今后的人民币会有更先进的防伪技术,但值得一提的是,对公众能掌握的防伪特征,还应选一、两处大的、更为明显的特征,让群众一看就能识别,一般情况下不需利用机器和专业人员鉴别。  。人民币的券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市场货币需要量决定的,如第五套人民币50、100元券的发行适应了现阶段经济发展和货币流通的需要。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商品交换对货币需求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应该不断调整货币结构,如目前分币不再起支付作用,辅币应该到角即可,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印刷、发行、调拨等费用。而对因一些特殊需要,如银行支付利息需要,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笔者建议,今后人民币的其他券别在保留现有第五套人民币券别的基础上,根据货币需要量的增加,适时往大面额结构调整,如相应增加200元、500元券别。关于人民币版别,按照惯例可以一种券别多种版别,如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偏红,流通过程中容易变旧,流通次数少,可以改版为深色。  。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时间长短,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钞票称为国家的“名片”,意味着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同时,钞票发行、流通时间长,容易破损,不利于防伪,如第一套发行6年,流通8年,第二套发行7年,流通7年,第三套发行18年,流通25年,第四套发行5年,流通12年,这些钞票更新换代的时间长,带来了许多弊病,因此,今后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时间应相应缩短,更新快,既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整洁度,又有利于反假防假。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明天的人民币票面特征更亮丽,设计特点更突出,防伪技术更先进,将以更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中国贵金属纪念币  在我国庞大的货币体系中,贵金属纪念币较鲜为大众所知。其实,贵金属纪念币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币一样,同属于我国货币体系之中。  中国贵金属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国家法定货币,它由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或其合金制作而成,是人民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不能进行流通,其面值不计入市场现金流通量。  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由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中国金币总公司依托庞大的销售网络, 以“两个层次、四种工具”的“大直销”体系面向广大金银币爱好者及投资者进行销售。  贵金属纪念币的发行要素主要有纪念币的主题、图案、面额、材质、式样、规格、重量、成色、发行数量、发行时间、鉴定证书等。   纪念币正、背面一般均由图案和文字组成,而图案都要表现一个特定的内容和思想,这就是图案的主题。   国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均为法定货币,但面额只是法定货币象征性的符号,并不是与黄金或白银等值的面值,面值和实际价格脱钩。   式样是指贵金属纪念币的形状。一般有圆形、方形、扇形、梅花形、多边形等。   在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重量一般用金衡制单位盎司计量,一盎司为31.1035克,英文简写为OZ。
最新微信公众号热文
钱币(最近期号)
更多报纸推荐
其它类报纸推荐
(C)2017 ABBAO.CN
免责声明:本站不以盈利为目的,仅提供一个原版报纸赏析、学习的平台。本站同时展示少量正规合法广告以支付服务器带宽等费用,维持网站正常运转。本站大部分报纸已获报社授权展示供相关人员赏析和学习。少部分内容来自于爬虫自动从网络抓取,非人为转载、传播,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电子邮件到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_┯)广告君被屏蔽了~~~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
我取消屏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面额纸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