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年经济展望,世界经济更好还是更坏

全球视野的中文财经网站
世界银行在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年GDP增长预测维持不变将中国2018年GDP增长率预估由6.5%下调为6.3%预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年的增长仍具韧性,对多数经济体的预估变动不大蒙古GDP增长预估调降的幅度最大,而泰国GDP增长预估调升的幅度最大信贷水平急速攀升,是脆弱的主要根源,特别是在中国、马来西亚、泰国企业和家庭财务压力增加的风险可能蔓延到银行业,并导致经济放缓拖长注:世界银行4月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有支撑
热门品种交易动态
成交量持仓量持仓多空比挂单量挂单多空比品种胜率
关键词阅读:
重要性指标内容预测值责任编辑:wzl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文--中国工业信息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文
时间: 11:39:34&&
今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的全球增长回升继续如期取得进展,全球产出预计2017年增长3.5%,2018年增长3.6%。虽然全球增长预测保持不变,但各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美国增长预测相比4月下降,主要是因为假设未来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将低于早先的预期。日本特别是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已经上调,因为它们2016年末和2017年初的增长表现好于预期,表明经济增长势头坚实。中国的增长预测也已上调,反映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以及对持续财政支持的预期。发达经济体的通胀依然温和,普遍低于目标水平;巴西、印度、俄罗斯等若干新兴经济体的通胀也已下降。
全球增长预测面临的风险在近期内看来大体平衡,但在中期内偏于下行。从上行方面看,欧洲的政治风险已经减退,周期性经济回升可能会更强、更为持久。从下行方面看,在政策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资产市价高企、波动性极低,这增大了市场盘整风险,可能损害经济增长和信心。在中国,支持性政策力度越大(特别是信贷快速增长),中期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也越大。一些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导致全球金融环境的收紧速度快于预期。2017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讨论的其他风险,包括各国转而采用内向型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仍然很突出。
年的全球增长率预测虽然高于%的估计水平,但低于危机前平均水平,特别是对于多数发达经济体以及出口大宗商品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许多发达经济体面临产能过剩,并且,人口老龄化、投资疲软和生产率增长缓慢等因素对潜在经济增长造成阻力。鉴于核心通胀低、工资压力小,政策应继续着眼于实现以下目标,即根据通胀目标提高通胀预期,弥合产出缺口,以及在适当时促进外部再平衡。通过改革提高潜在产出对所有经济体而言都是关键所在,并且,由于总产出增长缓慢,增长惠益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广泛分享就变得更加重要。许多经济体需要密切监控金融稳定风险。大宗商品出口国应继续进行调整以适应收入下降,在长期内应实现经济增长源的多元化。
全球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周期性复苏在继续。在巴西、中国、墨西哥等大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以及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发达经济体,2017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高于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第二季度的高频指标显示全球经济活动继续增强。具体而言,全球贸易和工业生产虽然相比2016年末和2017年初达到的很高增速有所下降,但仍大大高于年的水平。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制造业和服务业将保持强劲。
大宗商品和通胀。石油价格已经回降,原因是美国库存水平高以及供给增加。随着2016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影响消退,总体通胀也普遍下降。在多数发达经济体,总体通胀仍大大低于中央银行的目标水平。核心通胀基本保持稳定。多数新兴经济体的核心通胀也很稳定,但巴西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除外,它们的核心通胀大幅下降。
债券和股票市场。发达经济体的长期债券收益率继3月下降之后,在6月末和7月初反弹。美联储6月提高了短期利率,但市场仍预期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将十分缓慢。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由于与选举有关的不确定性减轻、经济复苏出现企稳迹象,相对于德国的债券利差已经显著缩小。发达经济体的股票价格依然高涨,表明市场继续对公司收益持乐观态度。市场对新兴经济体的前景也很乐观,这体现在股市上扬和利差进一步缩小上。在这种普遍向好的形势下,石油出口国是个例外,因为石油价格3月以来显著下跌。
汇率和资本流动。截至6月底,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自3月以来贬值了3.5%左右,而欧元经历了类似幅度的升值,原因是对欧元区复苏信心增强以及政治风险下降。同期内,新兴市场货币的汇率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其中,墨西哥比索因货币政策收紧以及美国贸易摩擦问题缓解而有所升值,巴西雷亚尔因政治不确定性再度加剧而贬值。2017年头几个月,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入保持强劲,非居民证券投资流入显著增加。
2017年和2018年全球增长预计将加快
目前估计2016年全球增长率为3.2%,略高于2017年4月的预测,主要是因为伊朗的增长率比先前的估计高得多,印度的经济活动在国民账户数据修订后呈现出更强的状态。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计在2017年将分别加快到2%和4.6%,全球增长率预计为3.5%,与4月预测相比没有变化。2018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测为1.9%,比2017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低0.1个百分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2018年增长预测为4.8%,与春季预测相同。2018年的全球增长预测保持在3.6%不变。增长预测的调整主要反映了对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政策假设的变化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如下所述。
发达经济体
美国2017年增长预测从2.3%下调到2.1%,2018年增长预测从2.5%下调到2.1%。尽管2017年预测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第一季度增长表现较弱,但增长预测调整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2018年预测而言,是假设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低于先前的预期,因为美国财政政策变化的时间和性质不确定。市场对财政刺激的预期也已减退。
英国2017年增长预测也已下调,原因是第一季度的经济活动弱于预期。
与此形成对照,许多欧元区国家的2017年增长预测已经上调,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国家2017年第一季度的增长表现普遍强于预期。这一因素,加上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增长数据的上调以及2017年第二季度的高频指标,显示国内需求势头强于先前的预期。
加拿大的2017年增长预测也已上调,旺盛的国内需求使第一季度增长率达到3.7%,有关指标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活动保持强劲。日本的2017年增长预测略有上调,私人消费、投资和出口支持了第一季度的增长。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预计将持续加快,从2016年和4.3%上升到2017年的4.6%,2018年进一步升至4.8%。相比4月预测,2016年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2017年上调了0.1个百分点。与近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的多数情况一样,增长主要由大宗商品进口国驱动,但增长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型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这些国家年经历了衰退,其中很多是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所致或因其而加剧)。
中国的增长预计在2017年将保持在6.7%的水平,与2016年相同,2018年仅将小幅下降至6.4%。2017年预测上调了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在过去政策放松和供给侧改革(包括削减工业过剩产能)的支持下,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表现强于预期。2018年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主要反映了这样一种预期,即当局将推迟实施必要的财政调整(特别是将维持大规模公共投资),以实现2020年实际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拖延调整的代价是债务进一步大幅增加,所以这一基线预测的下行风险也已上升。
印度的增长预计在2017年和2018年将进一步加快,与2017年4月的预测一致。尽管经济活动在货币更换措施出台之后有所减缓,但2016年的增长率(7.1%)高于预期,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强劲,并且修订后的数据显示经济在上半年呈现出更强的增长势头。随着全球贸易回升、国内需求加强,东盟五国的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在5%左右的强劲水平。由于东盟五国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表现普遍较强,2017年增长预测相对于4月《世界经济展望》略有上调。
欧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计在2017年将加快,主要驱动因素是土耳其增长预测上升,因为土耳其的出口在连续四个季度小幅收缩后,已于2016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恢复。随着欧元区贸易伙伴前景改善,外部需求将增强。俄罗斯经济预计在2017年和2018年将逐渐复苏,与4月的预测一致。
拉丁美洲的经济活动继2016年收缩后,随着阿根廷和巴西等国走出衰退,年的经济活动预计将逐步复苏。由于巴西第一季度经济表现强劲,其2017年增长预测相比2017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已经上调,但鉴于国内需求持续疲软、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复苏步伐将更为缓慢,因此2018年预期增长率已经下降。墨西哥的2017年增长预测从1.7%上调到1.9%,原因是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强劲;2018年增长预测保持不变。该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增长预测大多已经下调,其中包括委内瑞拉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中东、北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的增长预计在2017年将显著放缓,主要原因是石油出口国经济活动下滑;2018年经济增长将回升。年的增长预测相比2017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基本没有变化,但鉴于伊朗的更快增速,2016年的实际增长表现估计会显著加强。最近石油价格的下跌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对该地区石油出口国的前景进一步造成不利影响。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前景仍然面临挑战。预计经济增长在2017年和2018年将加快,但按人均水平衡量,该地区整体今年将勉强恢复正增长,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国家仍将处于负增长状态。相比2017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2017年增长率略有上调,这是因为南非增长前景有所改善。在南非,更有利的降雨形势带来了农业的丰收,大宗商品价格的小幅反弹促使矿业产出增加。然而,由于政治形势依然十分不明朗,消费者和商业信心低落,南非的前景依然严峻,2018年增长预测已经下调。
短期风险基本保持平衡,但中期风险偏于下行。美国预测面临的风险有两方面:采取财政刺激措施(如降低收入的税收改革)可能将美国需求和产出增长推升到基线预测水平以上,而实施政府预算中提出的基于支出的整顿措施将导致需求和产出增长下降。从上行方面看,在市场情绪高涨、政治风险减轻的环境下,欧元区经济活动的回升可能比当前预计的更为强劲、更为持久。从下行方面看,长期的政策不确定或其他冲击可能导致高市场估值(特别是股票价格)出现盘整,并导致市场波动性从当前的极低水平开始上升。这进而会在更大范围内损害支出和信心,特别是在金融脆弱性较高的国家。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会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压力,使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调整变得更为复杂。威胁到复苏势头和持久性的其他下行风险包括: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更长时间。尽管与选举有关的风险下降,但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并且很可能进一步上升,反映了难以预料的美国监管和财政政策、英国退出欧盟之后有关安排的谈判、地缘政治风险等。这可能损害信心,抑制投资,并削减经济增长。
金融压力。中国若不能继续着重解决金融部门风险和控制信贷过度增长(主要是通过收紧宏观审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急剧减缓,并通过贸易、大宗商品价格和信心渠道对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若快于预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引起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发生逆转,加之美元升值,会对杠杆程度高、汇率钉住美元或资产负债表存在错配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压力。同时,只要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反映了其经济前景的增强,美国贸易伙伴就会从有利的需求溢出效应中获益。在一些欧元区国家,银行资产负债表薄弱和盈利前景不利可能与政治风险的上升相互作用,再度引起对金融稳定的担忧,而长期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公共债务形势恶化。最后,危机以来金融监管的强化如果出现普遍倒退,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国际层面上,都可能降低资本和流动性缓冲,削弱监管有效性,对全球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内向型政策。从更长期来看,如果不能提高潜在增长率,使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那么将引发保护主义,阻碍有利于市场的改革。结果将是全球供给链中断,全球生产率下降,可贸易消费品价格上升,这会对低收入家庭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从非经济因素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国内政治纷争以及治理薄弱和腐败带来的冲击都会拖累经济活动。
这些风险相互交织,可能会相互强化。例如,各国转而实施内向型政策,可能会引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全球避险情绪增强;非经济冲击可能对经济活动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并损害信心和市场情绪;全球金融环境的收紧若快于预期,或发达经济体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使新兴市场再度面临资本外流压力。
因此,为了促成有利的前景并降低风险,选择适当的政策至关重要。
加强势头。鉴于目前各国面临不同的周期性状况,采取不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态势仍是适当的。需求依然疲软、通胀水平过低的发达经济体应继续采取货币支持措施,在可行的情况下还应继续提供财政支持。其他经济体应根据经济形势逐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并且,财政政策应侧重于支持旨在扩大经济供给潜力的改革。需要实施财政整顿的国家应采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整顿措施。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可能情况下应继续通过汇率缓解冲击。
促进有韧性、均衡的经济增长。应采取措施加快私人资产负债表修复,并确保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这是经济稳健复苏的重要基础。顺差国和逆差国都应努力减轻过度的经常账户失衡。
在长期内维持具有包容性的快速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需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实施顺序合理的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生产率和扩大投资,采取措施缩小劳动力参与的性别差距,并为那些受技术或贸易变化不利影响的人提供积极的支持。
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大宗商品出口国普遍需要实施大规模调整,以纠正宏观经济失衡,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会使燃料出口国面临的这项挑战变得更为严峻。经济具有多元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重点各不相同,取决于其不同的国情,但这些经济体的总体目标应是,在经济强劲增长期间,加强财政状况和外汇储备,以提高经济对潜在未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为了实现强劲、均衡、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建立有效运作的国际经济关系多边框架。正如历史经验所示,实施“零和”政策只会以损害所有国家而告终。由于各国政策不可避免地发生相互作用,并在各国间产生溢出效应,所以,当政策制定者定期开展对话并在既定机制内化解分歧时,世界经济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所有人。基于规则、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对于全球繁荣尤为重要,但同时必须辅以适当的国内政策,促进对贸易和迅速的技术变革做出调整。
同时,国际社会应继续根据全球经济的变化调整多边体系。积极的对话和合作有助于改进和更新有关规则,同时解决各国的合理担忧。这一过程将确保实现互利和公平。国际合作与强有力的国内政策一道,还有助于避免多边进程出现普遍倒退,防止各国广泛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或竞相降低金融监管门槛,因为这种做法将对所有国家造成损害。
无相关信息
浙ICP证041622号
版权所有 顺康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一):强势又危险的复苏换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程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全球宏观、中国宏观和金融市场。主要学术兼职包括: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和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等核心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专家。程实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程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走过欲说还休的危机十年,全球经济终于渐次摆脱危机阴影,进入复苏换挡的关键阶段,并有望借助政策搭配的重心转移,实现从“脆弱慢增长”向“稳健快发展”的长期状态转换。日,IMF公布年度经济展望,将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较7月上调0.1个百分点至3.71%。我们认为,复苏换挡是强势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中美经济的双核稳定作用持续显现,科技进步、政策微调、治理改善、信心趋强和微观崛起将有力促进全球经济内生复苏动能的自我修复。与此同时,复苏换挡又是危险的,全球经济增长处于“旧力已弱、新力未强”的状态转换阶段,换挡风险在短期和长期均广泛存在,复苏能否在新挡位长期运行尚存较大变数。强势又危险的复苏换挡,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短期衔接长期的自然过程,这个过程势在必然,唯有全球政策应时而变,快速实现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重心转换,这个过程才会导向可持续复苏的阳光坦途。就投资而言,复苏换挡的机遇大于挑战,趋利避害则需要顺势而为、找准方向、把握节奏、“有所为有所不为”。
  全球经济换出“危机慢挡”。时间是抚平创伤的良药,无论如何百年难遇,金融危机终有淡出历史舞台之时,这恰是全球经济换出“危机慢挡”的时间窗口。根据哈佛大学卡门o莱因哈特(Carmen M. Reinhart)教授和肯尼斯o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教授长时间序列、宽国别视角的学术研究,金融危机在发达国家的持续期平均为7.3年,在新兴市场的持续期平均为10年。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本轮危机已走过十年,这为全球经济复苏换挡提速奠定了基础。根据IMF的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有望实现3.71%的经济增长,增速不仅高于年危机期间年均的3.33%,还高于年历史平均的3.48%。一方面,换挡过程强劲有力,2018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值较2016年提升0.49个百分点,两年间的再加速力度为近7年最强,并远高于0.08个百分点的历史均值。另一方面,换挡前景值得期待。根据IMF的预测,如若复苏换挡按照基准情景有序推进,那么,全球经济年的预期增长均速为3.73%,明显高于历史趋势水平和此前五年水平,增长中枢有望上升至全新挡位。
  新兴市场引领“换挡提速”。对于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而言,“活力”和“稳定”是稀缺又宝贵的复苏特质。从两大阵营对比看,最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在复苏换挡过程中承担着支撑提速的关键作用。根据IMF的预测和我们的测算,2018年,新兴市场有望实现4.85%的经济增长,增速高于4.54%的历史平均水平,并较2017年提速0.21个百分点;2018年,发达国家则有望实现2.03%的经济增长,增速低于2.43%的历史平均水平,并较2017年减速0.14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未来五年,“新兴提速、发达减速”的格局可能还将延续,五年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有望升至4.98%,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则预估降至1.78%。明显此消彼长的增减速对比,意味着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从多元化退潮向多元化涨潮的结构异变,2018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领先发达国家的剪刀差为2.82个百分点,较2017年上升0.35个百分点,五年间的均值则有望继续上升至3.21个百分点。多元化涨潮过程中,新兴市场将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换挡提速,2018年,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有望达到77.72%,较2017年上升2.46个百分点,较危机前的2006年上升6.17个百分点。此外,从国别对比看,最“稳定”的中美经济在复苏换挡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在2017年10月的预期更新中,IMF将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较7月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2.18%和2.34%,并将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均较7月上调0.1个百分点至6.77%和6.5%,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4月至今的7次预测中,IMF 对中国经济增速进行了6次调升,1次调平,这充分验证了中国经济超预期反弹的强劲特质。2018年,作为全球最大、最稳定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济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总计42.45%,高于历史平均的35.86%和危机期间的42.13%;其中,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增长贡献尤为醒目,2018年,中国的贡献率有望达到32.91%,高于历史平均的21.3%。
  状态转换面临“换挡风险”。复苏换挡本质上是状态转换的过程,因此,“换挡风险”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换挡风险”表现为状态反复风险,即经济复苏从低速挡位提升至高速挡位后,新状态极不稳定,甚至出现被迫再度换回低速挡位的危险。尽管换挡力度是强劲的,但IMF也并未对长期愿景盲目乐观。2017年10月IMF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名为“寻求可持续增长:短期复苏和长期挑战(Seeking Sustainable Growth: Short-Term Recovery, Long-Term Challenges)”,标题本身就意味着可持续增长并非触手可及,在报告序言中,IMF更是直言“复苏十分脆弱,稳健增长也许并不能持续,许多地区的中期前景不尽人意”。我们认为,状态反复风险主要是长期结构性风险,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内生性下降、两极分化多层次加剧、收入增速长期放缓、岗位消失渐成趋势等,需要全球政策从需求侧向结构侧换挡才能有效应对。另一方面,“换挡风险”表现为转换过程风险,即在全球经济迎来“新开始”的过程中,由于伴生的宏观“乱纪元”的干扰,状态转换遇到阻塞,甚至出现无法完成的危险。我们认为,转换过程风险主要是短期摩擦性风险,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竞争性贬值、经济孤岛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需要全球政策从割裂转向协同才能有效应对。
  投资理念聚焦“换挡机遇”。大的转变总是蕴藏着大的机遇,即便风险结构更趋复杂也是可承受的对价。我们认为,投资理念也需要应时而变:第一,我们建议,将长期投资的重心从金融市场转向实体经济,从波动性套利转向趋势性逐利。尽管持续期存在变数,复苏换挡的结果依旧是复苏平台的抬升,这将给实体经济运行带来普遍性机遇。第二,我们建议,借力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换挡,把握新兴市场相对于发达市场的阶段性比较优势。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印度经济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经济增速预期均低于2%,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更显稳健,经济增速不断获得上调,因此,在新兴市场内部,中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有望获得全球资本的持续青睐。第三,我们建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复苏换挡过程中的长短期风险保有高度警惕。在状态转换过程中,宏观乱纪元不会永远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风平浪静,波动性处于绝对低位的状态难以长期维系,对高估值市场尤其需要保有审慎。第四,我们建议,提前布局具有全要素生产率提振效应的活力领域,把握全球政策从需求侧向供给侧换挡的必然趋势,充分借力结构性政策的政策红利。
注:阴影部分为预测数据(这里是IMF的预测,我们会在主要经济体年度展望报告中更新我们的预测)。资料来源:IMF
  作者为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2017全球经济形势预测|全球经济形势分析2017最新预测:未来表现或超预期 - 国际财经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全球经济形势分析2017最新预测:未来表现或超预期
& & & &=====推荐阅读=====
  =====全文阅读=====
  ()4月22日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在活跃的金融市场以及制造业和贸易领域期待已久的周期性复苏支持下,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16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3.5%和2018年的3.6%。
  相较今年1月份的预测,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同时也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
  IMF认为,全球经济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加速,这一势头一直在持续。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伯斯费尔德在《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发布后对记者称,IMF不只看到实际增长数据提高,也看到采购经理指数上涨,未来全球经济表现可能会超过IMF预期。
  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财政刺激政策正在取得进展,中国经济也具有相当强势的表现。
  尽管自2016年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以来,对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变动较小,但是对各国家组和个别国家的预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在2017年、2018年分别为2.0%、2.0%,相较今年1月份的预测,IMF将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长上调了0.1个百分点。
  自美国大选以来,美国有望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这一预期已促使美元走强以及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市场情绪总体活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显著上涨。
  如果这一状况持续,将加强发达经济体周期性增长势头。在全球制造业和贸易自2016年下半年起出现周期性复苏支持下,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前景也将得以改善。
  IMF认为,美国新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将使美国经济增长在2017年升至2.3%、2018年升至2.5%,与今年1月份的预测相同。同时,IMF上调了日本、德国、西班牙和英国及欧元区2017年的增长预测。
  报告显示,2017年至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向好的主要支撑因素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加快。IMF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7年、2018年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5%、4.8%,与今年1月份的预测相同。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经济展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