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考试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 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E、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选C,E.可知论在古代就有;本身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认识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观也是应用了辩证法的;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即实践是人认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识是对实践了的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是人能够实践改造世界改善生活的先导中枢和导航仪.强调劳动实践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首创.正是区别旧认识论的显著特点.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把唯物主义引入》相关的作业问题
我的观点,是选2.马克思主义同旧哲学的界限,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中国古代就有十分丰富的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因此,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没有区别,因为马克思注意的是地球上的事,大家看到的也容易受骗.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2、再看看 唯物主义 物质是精神 基础,物质第一性.3、c、d 都是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的流派,肯定错,首先要排除.4、对于a ,要搞清 辩证法的定义,而且必须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因为也有类似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选择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所以选择A.而BCD三项,是所有的可知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故不选.
答案应该选ABDE理由:A.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这个是马哲对唯心主义辩证法——例如黑格尔——的突破)B.它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这个是马哲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例如费尔巴哈——的突破之一)C.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不选这个,是因为这是所有哲学的共性,不是马哲和旧哲学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实践观实践是人存在的形式,其实人意识发生的本源,也就是唯物主义及其辩证法的源泉.同时也是在哲学上认识到价值的源泉,社会人的劳动本质及规律.总之一切都是因为有坚定的实践观点,这是一切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实践性是它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阶级性是它另一显著特征.(2) 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 科学性是指一方面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它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4)
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D,四种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但提到“最”,则D选.
坚持以实践为立足点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懂了吗具体参见《马克思理论》
不对.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而唯物史观构成了马哲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如果是单项选择肯定是C,因为实践性决定了阶级性和革命性如果是多选肯定是ABC,三者都是它的特点但是区别于一般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肯定是实践性.
马哲并没有创造太多新的东西,只是综合了许多派别的理论做成了自己的体系,虽然这样说,这体系仍然是伟大的.马哲的辩证法,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历史观来自黑格尔,能动性和实践来自科维,劳动价值论来自李嘉图.要说区别其他哲学那就算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变更的动力来理解了.
A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该题所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但题干强调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区别开来的关键,就是“实践性”和“阶级性”,如果考生抓住“最显著的特点”这一关键词语,是不难选择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哲学都是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概括总结,客观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是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前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五四运动学生作为先锋、工人为主要力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就在这时,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参与到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中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帷幕.所以,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单选题
  【2013.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一是它脱离社会实践,二是不懂得辩证法。因此,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是从感觉、思想到物,根本提不上&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来源:自考365责任编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批评指正&&电子邮箱:hbee#hbea.edu.cn(请将#替换为@)
湖北教育考试网,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主办,欢迎各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与我们合作!
Copyright&&&hbee.edu.cn&All Rigths& Reserved.
湖北教育考试网&&版权所有&&鄂ICP备号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辨证法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区别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题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6分) 世界观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对世界的看法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会如何,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伦;反过来说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 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材8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范围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是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 2、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世界共同本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也不能取消具体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作用. (科学的科学对吗?为什么?“科学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他们认为,“科学的科学”包罗万象的,从而混淆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事实上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既相互区别,由相互联系的.)(选)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教材6(掌握)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方面: (1)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精神和为第一性的问题(成为本原问题),对这个体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己任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认识物质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3、意义: (1)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要从客观出发而不要从主观出发,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 五、唯物主义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教材8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征: 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说明整个物质世界;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缺点是带有只管猜测的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征: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在用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机械性:用力学的尺度解释一切“任何动物都说成是机器”. (2)形而上学性:用鼓励、精致、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逗人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不成地形: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 六、*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一起考1、2、3或分考3) 1、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积极的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2、紧急根源: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由于剥削者脱离生产,垄断了精神生产活动,因而总是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当他们把这种观点加以理论化,西永华以后就形成了唯心主义. 3、认识论根源; 第一,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观与客观,人士与事件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或者把认识的某一片断加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第二,夸大感性认识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夸大理性认识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七、辩证法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选) 1、古代朴素辩证法: 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 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八、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选) 1、历史条件: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资本主义盛会,其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越来越计划,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2、自然科学条件:三大发现(1)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2)细胞学说(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的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的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九、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教材10 十、建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 教材10(12分) 十一、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材15(没有考过) 十二、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错误是什么?教材11 第二章 唯物论(第1部分物质论) 一、物质概念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教材30 二、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如何理解辩证无为注意的物质观?)教材32 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理论的关系 教材33 四、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常考)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人的意思,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关系:(1)从物质看,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如果把物质和运动分开,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2)从运动看,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如果把运动和物质分开,设想离开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因此,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特性.(选) 五、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教材35(12分或考选择) 六、承认向相对静止的意义(选)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科学区分十五.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七、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为何是客观的?)教材37 八、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教材40 九、为什么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的哲学依据?教材56(12分或选) 第二章(第2部分意识论) 一、意识的起源 教材41(12分或选) 二、意识的本质(什么叫意识)教材44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 教材46(常考) 四、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的关系 教材46 五、*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55(12分必须会) 第三章 辩证法(第一部分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一、普遍联系的概念及意义 教材60-62 二、联系的多样性及其意义 教材62(2003年考过小题) 三、如何正确认识条件 教材63 四、什么是系统及主要特征 教材64-65(选)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有序性,内部结构趋向优化的特性. 五、政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教材65-66(记) 六、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教材67(选) (世界既是事物的集合体,也是过程的集合体) 七、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及根本分歧) 辩证法是联系、发展、全面考察问题的观点; 形而上学是孤立、精致、片面考察问题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即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承认矛盾时辩证法的实质,否认矛盾是形而上学的要害.(选) 八、为什么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教材67(选) 第三章(第二部分对立统一规律)(大题) 一、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教材72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76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论)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而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二)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 1、区别:在一对矛盾中,闹吨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其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方面,无所谓次要方面,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次要矛盾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方面的解决. 3、二者在一定的调价下互相转化. (三)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学会区分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参考题: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3-4分,联系实际3-4分)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72 五、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教材74-75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分题或选)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分题或选) 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教材75-76(12分) 七、*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材71 第三章(第三部分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及其意义 教材81 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83(大题) 参考题: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做量的积累,要善于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转变.) 三、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材85 第三章(第四部分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选)教材87 二、*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教材88-89(背) 自我否定发展联系扬弃 三、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教材88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材90-91 (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事件的指导意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章(第五部分辩证法的五对范畴)(考概念) 一、简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2 二、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4 (如何看待机遇问题?(1)机遇是偶然性的发现;(2)基于背后隐藏着必然性;(3)实践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发现必然规律) 三、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98 (分清楚四种情况: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能,可能性有客观根据,不可能没有客观根据;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者都有客观根据,现实可能性是目前有条件实现,抽象可能性是目前没有条件实现;三,要分清两种相反的可能性,极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四、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00 五、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0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二、劳动在猿变人中的作用(为什么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教材137(选) 三、为什么劳动是一般性和社会形式的统一 教材138-139(选) 四、什么是劳动的社会性?(选) 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2、劳动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3、劳动作为一个完的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 五、人与动物的区别 教材139(选) 六、什么是生态系统?他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教材141(选) 七、*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教材142(当前重点) 八、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 教材144 九、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二、劳动在猿变人中的作用(为什么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教材137(选) 三、为什么劳动是一般性和社会形式的统一 教材138-139(选) 四、什么是劳动的社会性?(选) 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2、劳动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3、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 五、人与动物的区别 教材139(选) 六、什么是生态系统?他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教材141(选) 七、*什么是环境问题?当代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教材142(当前重点) 八、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 教材144 九、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认识论(第一部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定义,特点,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选) 二、时间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教材109-112 为什么事件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事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大题)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事件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6分) 三、简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对我来说是间接经验. 2、就整个人类来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个人来说,其知识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部分是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 3、由于人的生命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学习间接经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间接经验也要实践中学.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选) 四、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教材112(选) 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强调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展的. 2、(能动性)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 3、(革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和说明世界,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教材114(背次题或第五题) 七、能动的反应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教材115(选)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教材116(考过多选背基本理论) 九、简述认识的辩证过程教材115-120(考小题) (为什么人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因为(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时间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 十、简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材119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时间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2,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取得成功,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导致失败.)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论) 一、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判断主观真理论 教材121(选) (主观真理轮还表现为:多数人拥护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教材121(背) 四、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材122-124 大题: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导致失业失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中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导致失败.)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六、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真理标准的辩证法)教材126(看) 七、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c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