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播放器 可以硬解dsd的软解 硬解有哪几款

7款中高端随身播放器不完全主观感受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7款中高端随身播放器不完全主观感受
  紧赶慢赶,7天憋出6个字,还是抓紧在春节前搞出来这篇文字。掐指一算本人玩耳机和播放器也有近20年了吧,这期间也是烧的断断续续的,也许是年纪大了吧,有点玩不动了,开始渐渐退烧了,出了手里的大部分器材,只剩下常听的两个大耳和一副耳塞,其实根本原因是没钱了,自从陆续有了房子、车子和两个孩子,我瞬间回到了解放前,日常播放原先都用蓝厂的XPLAY 3S代替,作为一个玩发烧的人,这个方案纯粹是为了方便,而之后自从换了小米MIX之后,音质实在让我头疼,这时我才知道我之前的手机播放音质是多么的好。。。好吧,这是逼我再次上的节奏,对于一向谨慎的处女座来说,盲狙是不现实的,我一向耳朵收货,虽然因为长期发烧耳朵已经开始听力下降了(玩耳机的人一定要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但是在没变成木耳之前,最后再折腾一把?  曾几何时,我曾左手持AK380+AMP,右手持金菊花,但是听来听去,发现这些高价机越来越没有意义,声音随身素质都不错,但是都不适合常听,AK380虽然较AK240改善不少,但是仍然自带AK家的阴柔劲让我有些无法侍从,金菊花虽然最开始我非常喜欢,但是随着听了一段时间,声音过于锋利和刚劲的线条感,长时间停下来也有点累。事实上他们其实很优秀了,但是真的不能以声论价,否则你就会晓得这些机器性价比有多么差,此外,我发现这些高价机开始玩指标,越来越缺少音乐味,失去了听音乐或者说是欣赏音乐的感觉,变成了听声音。再买的话,首先价格不能太贵,因为还是没钱,其次声音最好舒适能长听,但是整体素质不能太差,最后,便于携带,颜值得过得去,捆绑的不要。哎,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难伺候。一次机会从朋友那里搞了几台样机,打算简单横向对比一下,找出我心中的答案,当然这些只能说是以偏概全吧,这个价位的机器其实很多,但是我仅在这几款做了代表吧,行了,不啰嗦了。  这次选择的产品基本以7000元以内产品为主,这个价位属于便携播放器的中高端产品了,所以那些万元砖不在这次考虑内,试听音乐以无损为主,捎带DSD音乐,类型上流行、古典、电子new age都有,使用耳塞为我常听的黑黄鹂,全程使用普通3.5mm接口。好吧,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吧。1、HIFIMAN HM901U真男人旗舰款,全身铝制,可更换耳放  HIFIMAN在国砖里现在也属于元老品牌了,当年的HIFIMAN 801很早就搭上了国砖的发展快车,现在HIFIMAN在耳机方面也算颇有建树,频频打破国产产品的价格天花板。在推出了HM901和HM901S之后,又推出了更加平价一些的HM901U,其实HM901U依托于HM901发展而来,属于HM901的升级改良版。  HM901U机身不用多说,整体比较厚重,圆边四角不硌手。顶部的音量旋钮我个人并不喜欢,操作比较难受。配备的彩屏并不是那种高精度艳丽的屏幕,再加菜单的方式有一些单调,但是日常操作和信息显示没有问题,下方常用的按键都一一具备,因为固件的更新,已经没有转盘操作快进快退的功能方式导致转盘倒转带来的影响,使用时间稍长转盘会有点松散。HIFIMAN是最早使用可换耳放卡的厂家,HM901U仍然具备这样的功能,不过需要螺丝打开后仓开取出电池,然后才能更换耳放卡,HM901U的电池话说比以前的HM801好太多了,作为一个纯音播放器也没有什么其他太多的功能,一切为了音质服务。HM901U硬件上使用双ESS9018作为DAC,双OPA627和OPA2107作为运放。  音质方面HM901U在分立卡下保持了HIFIMAN一贯的特点,推力比较大,整体声音稍显醇暖,边角比较圆滑,还是比较饱满的,中低频不算很浓重,属于稍显温和的类型,整体偏慢,高频上也相对内敛,细节不会一下感觉很多,大动态下声音不够大气,不过声音的层次还好。  对于我个人来说,体积还是有点厚,颜值一般,做工精细度还有待加强,音质我个人觉得soso吧,至少不是我喜爱的类型。2、旷世 Questyle QP1R  旷世以前一直是台式设备,最近也进入了便携播放器领域,这款QP1R就是他们的作品,官方的广告上也是对这款机器尤其是内部电路做了各种宣传,我就不再赘述了。先说说机器本身吧,在看完901之后,再去看QP1R,会让你觉得这才是做工。QP1R整体做工是不错的,机身厚度也不大,重量上便携没有问题,机身的接口还算齐全,有两个TF卡槽。机身正面除了一个彩屏外就是下方比较显眼的大旋钮,背面的镜面很好看但着实是个指纹收集器。  操作上,凸起的旋钮除了美观我觉得突兀了点,操作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其一,过小的屏幕为了显示很多的信息,很多字非常精细且非常小,有的基本只占几个像素点那样,与其这样不如不显示。其二就是那个机身正面的大旋钮,这个大旋钮本身只能旋转,并没有内嵌上下左右的按键,其实自从ipod之后,我并不喜欢这种旋钮的方式,相比我更喜欢十字按键搭配机身侧面滚轮的操作方式,QP1R的正面旋钮精度不高,常常我在选曲的时候转动旋钮不是转不到我想要的歌曲要不就是转过头了,再搭配精细字体的菜单,操作还是个细致活。  不过不得不表扬的是,QP1R的音质还是非常不错,至少在这个价位属于佼佼者。QP1R的声音推力不小,但是不属于力大声粗的类型,整体声音非常精致立体,解析表现也不错,有金菊花的线条感但是没有金菊花那么锋利,所以相对更耐听一点。整体三频分布的很均匀,整体听起来不会有恶声或者缺陷,属于一开声比较惊艳的类型。  当然QP1R在便携、声音都符合我的要求,不过那个操作确实有点难受,屏幕过小的字体看着也很难受,就不能整个大屏么?或者就像金菊花一样显示简单的信息就行,此外QP1R价格还是较贵,如果定价能在5000元左右,性价比就很好了。3、乐彼LP5 GOLD&  这机器我不讨论与C4的关系,整体来说对于LP5的外形,我个人不太care,事实上它的外形仍然是最初国砖形态的一种表现,整体宽大厚,好在中间做个腰型,手拿起来还好。机身后面的花梨木背壳手感不错,比较润滑,对于这个机器的体型如果你认为像大法金砖一样沉就错了,事实上LP5非常轻巧,会有一种这么大机身就是一个空壳的赶脚。机身正面圆形窗口彩色屏幕,显示效果一般,下面是操作按键,机身底部是相关接口,这货的PO口是6.3mm口,使用3.5mm口得上转换头。硬件上使用了AK4414作为DAC,自制的1812O运放。  我个人不太喜欢的就是这机器的操作,可能是我太笨了,每次播放歌曲后,不知道碰了什么按键就锁键盘了,问题是如果按照按键标识,上面那个键子写着LOCK(UNLOCK),估计就是锁键盘和解锁键,按照常理,可能按一下就是锁键,括号里的解锁难道是长按,可是无论我怎么按就是不解锁,后来我按右键解锁了,难道是按下上键执行解锁,按右键执行那个OK功能么?好诡异。  LP5的声音跟机身一样,开声是那种金灿灿的感觉,声音整体干净,细节绵密,动态还算凌厉,尤其是低频动态比C4提高很多。其次就是声音在三频上分布较为均匀,声场较大,尤其在解析力上很不错,声音还是偏中高频。只是在一些细节的刻画上还稍稍有点粗糙,总的来说LP5的声音有点和外壳一样,是那种富丽堂皇的感觉,甚至是浓浓的土壕味。  不过不管怎么说,它的近7000元的价格确实不便宜。当然那头疼的操作以及这个外观注定不是我的菜。4、索尼ZX2&  说到播放器怎么能不说索法的机器,虽然最近新出了金砖和黑砖两兄弟,但是在这个价位上,只能是ZX2。在我个人来说,ZX2是一款匆匆赶制的机型,当年推出ZX1被一些索粉津津乐道称之为35周年纪念版,而实际上日本官方从未认证过,可曾想第二年就出个ZX2,那些陈芝麻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不管怎么说从机身来看,很明显国外品牌在外形设计和做工上还是技高一筹,这个不得不说,我就想知道,国产手机每次都宣传的什么机身多少道工序等等的做工方法就不能用在播放器上提高一些么,况且国外品牌从来不说这玩意,直接实机让你摸,自己感受,又扯远了。  ZX2机身比前代的ZX1更厚重,后背与ZX1一样是贴的仿皮加驼背的造型,机身两侧的圆弧设计与PHA3包括现在的金砖和黑砖机身是一个设计思想。机身底部除了硕大的金色PO接口以及自家的WM-PORT数据接口就是TF卡槽,甚至还有个挂绳孔。ZX2取消了ZX1鸡肋的外放功能,侧面常用按键设计的比较合理,适合盲操作,此外机器也使用了安卓系统,所以大屏是一定的了,一副手机范。  实际上从机器本身来看,ZX2有点像是ZX1的完善版本,继续走ZX1的路子,完善机内部件,减少屏蔽实现机内高音质最大化。这种有点玄学的东西也在ZX2内发挥的淋漓尽致。比如黄铜背板、双晶振、OFC内连接线、无铅焊锡等等。在其他配置方面,ZX2内置了128G内存,实际可用113G,并支持外接TF卡。ZX2内置4吋的显示屏,具备FWVGA也就是854×480像素,内置锂电池并支持长航时播放,具备支持IEEE 802.11a/b/g/n的WIFI和蓝牙3.0以及NFC,蓝牙支持SONY最新的LDAC传输,具备单声道以及GPS接收器和重力感应器。  音质上典型的大法味道,推力跟那些国砖比就很一般了,ZX2的整体能量分布的还是比较均衡的,比较突出的是中低频,低频的下潜不错,但是稍稍有点肉,不够弹性,在高频部分,解析力还是可以的,带有一丝颗粒感,总之整体音色比较中正,但有一些SONY味的染色。ZX2的音效调节可以听而且味道也不错,相比其他机器的音效就没个听了,有的是极度劣化声音,开了不如不开,有的是效果很不明显,具体就不说了。5、索尼D100  这货其实不能算是播放器,这种专业应该叫专用器材,最起码它不够便携,够大,再安上3节5号电池瞬间变沉。不过可能是索尼自己也没想到,当年的D50竟然阴差阳错变成了索尼在一帮发烧友中的突破口,尽管D50那残废的播放方式和支持格式以及那健壮的机身可以令你对他无数次重复吐槽,或许是SONY也开窍了,在后期的D100强化了播放部分,不仅可以硬解DSD文件而且集中播放按键区和相关的操作菜单,此外这器材尽然还带音效,我也是醉了。  D100不仅机身大,连包装都是我横评这几款机器最大的。因为本身是专业录音笔,所以机身顶部的麦克风很显眼,相较于前代的D1和D50,D100扩大了显示屏幕,可以显示中文菜单,白色背光,但是取消了部分按键背光。按键也做了重新排布。D100的操作很容易上手,菜单的逻辑也比较简易,整体在操控上还是不错的。  D100的播放功能更多的是应对录音回放,所以声音尽量做到监听。D100推力不小,整体声音铿锵有力,不同于前代D50和D1略偏暖的模拟味,D100是典型的数码味机器,声音直白捎带一些染色,在解析上也不错。令我印象深刻的是D100在播放DSD音乐的时候,把DSD文件的精密和解析力刻画得非常到位,整体质感沉稳绵密,能够一耳朵听出与WAV等无损音乐的区别,而很多机器在播放DSD的时候区别于WAV等无损差距不大。  在回放上,D100还是可圈可点的,不然作为一个录音器材也不会有一小部分人为了音乐回放而去购买,只是这家伙便携度很差,如果索法的专业器材部能做个这货的取消录音部分版本就好了,但是那不就抢了视听部的饭碗了?6、iBASSO DX200&  当年的iBASSO DX100几乎是最早使用安卓系统的国砖机,使用了ESS9018芯片也算是一个卖点,这么多年过去了,iBASSO一直没有对旗下旗舰机型升级,最近终于推出了新一代的旗舰机iBASSO DX200。DX200采用了双ESS9028PRO作为DAC,仍然使用安卓6.0深度定制系统和自制的MANGO双系统,内置WIFI 2.4G和5G双频段、蓝牙4.0,具备可更换耳放卡模块设计,支持线性和平衡输出。  可能是音量键的原因,DX200有一丝AK家机器的影子,不过整体的造型还是比较规整硬朗的,各方面做工还算可以,只是要在品控上需要加强。我手头有两台DX200,一台是官方样机,另一台是正常销售的版本,可能是样机的原因,那个官方样机的音量旋钮最开始拧起来非常涩,而另一个销售版就没这个问题,此外耳放模块和机身背面整体有轻微色差。DX200的包装箱挺有意思,个头不小,大盒套小盒还是斜开的,最意外的是主机存放的位置与机身竟然使用一个双面胶固定的,我也是醉了。因为使用了定制的安卓系统,所以DX200使用了一个4.2寸的720P屏幕,上手还算容易,没有上拉菜单只有下拉,基本就是左右滑动为主,安卓界面下播放使用自家的MANGO播放器,当然在重启时可以选择自制的系统,这两个系统可以切换,此外安卓下仍然可以安装其他软件。DX200音乐播放菜单界面采用方块化设计,与之前的DX80、DX90之类的比较相似,操作还算方便。  DX200的声音(基于AMP1耳放卡)是比较有意思的,属于慢热型。它的声音不是那种一开声就很惊艳的类型,也不是那种一开声就觉得有缺陷的声音,DX200是那种很均衡的声音,让你一耳朵上去说不上好坏,甚至没有什么感觉。不过随着播放时间的延长,渐渐的你开始感受到DX200那种内敛的解析和质感,整体声音算是比较健康的,没有太多频段的缺陷,声音算是中规中矩的表现,随着聆听时间的加长,你会不断发掘出新的感觉,确实有点意思。  不过目前DX200的缺点也很多,诸如触摸屏手感灵敏度一般,音轨滑块正方形且灵敏度低,不支持向后点击拖放,部分软件完善度一般,切换功能或者音乐有爆音,开音效声场极具减小不如不开,可能我听力退化,自带的几个滤波器我实在听不出太大区别,系统还存在不少bug,期待日后升级加以改善。此外日后更多耳放卡的开发也期待会有更好的表现。7、飞傲 X5III&  这款机器也是新上的型号,也是这7款最便宜的,与自家旗舰X7比,有点像是取消耳放卡下巴的版本。X5III整体设计质感还是不错的,自带一个塑料,这个保护套保护完整,连接口都有保护。X5III的外形也有点AK的既视感,可能是AK的造型先入为主的原因,音量旋钮放置在左侧,右手操作不太顺手,而且旋钮有点靠里,操作起来稍有点难受。因为也是用的安卓系统,所以大屏必不可少,X5III使用了一块3.97寸触摸屏,内置2.4G WIFI和蓝牙4.0支持aptX,内置32G容量并且支持双TF至512G。在核心上,X5III使用了双AK4490的DAC,支持DSD解码,使用了双OPA1642和双OPA462作为运放。系统上使用了深度定制的安卓5.1系统,此外X5III也带有纯音模式。  X5III给人的感觉一如飞傲一贯的特点,表现稳定没有太多的锋芒,外形看起来小巧比较讨喜,配上大屏幕和亮眼的小金标至少没有太浓的手机造型感。大部分按键都放在左侧,作为左撇子倒是比较习惯,右手只能靠食指或者中指操作,对于右手的人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右侧只有一个开关键,不过这个按钮键程比较短,也不知道按没按下去,反正有蓝色背光就是开机了。机器整体便携没有问题,机身菜单设置比较容易上手,至少在操控方面是合格的。  声音表现上整体密度感和厚实感不错,声音还算杂食,整体稍偏中低频,日常听流行是没问题的,至少在这个价位是合格的。X5III的声音并不属于稳重型,整体质感略带染色,对于初烧来说比较适合日常听歌的质感,不过不太适合古典类型的表现,相较于大哥X7来说,X7声音显得过于稳重平淡,至少我自己听起来没有太多的感觉,过于追求精致度和稳重感甚至缺少了一些音乐味,相对来说X5III的味道就好接受一些,虽然缺少了一些精致立体感和稳重感,但是日常聆听更讨耳一些。  不过X5III缺点不是没有,首先就是品控的提高,做工上还需要提高;其次就是软件bug也不少,需要继续升级提升。  洋洋洒洒白话了一大堆,机器也一口气听了很多,人在听多个器材最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选择困难综合症。对于我的需求来说,去掉傻大粗类型不方面携带的,以及个人的听音取向后,貌似就剩下QP1R、DX200和X5III,恩,选哪个呢,我还要考虑一下,哎,要不我在看些别的机器?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9)
爱普生 EPSON CH-TW5600 家庭影院投影方案
德国osann欧颂 便携式安全座椅增高垫
赞198评论113
赞80评论56
赞116评论66
赞1499评论311
赞843评论400
赞557评论132
赞775评论289
赞583评论33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dsd硬解播放器排名 - 标签 - ZNDS智能电视网查看: 37087|回复: 171
关于DSD,关于ZX2,給大家一个相对明晰的解释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10:20 编辑
先上来源帖:
把涉及DSD PCM关系的部分弄出来,大概是这样的:
”现在市场大部分解码芯片都是多比特DELTA SIGMA 多比特解码输出,所以要么把原来的DSD信号以64倍于44.1 (TI,AKM等)转换,或者ESS的8bit DSD-Wide (也叫窄PCM)转换,最终目的都是得到2.8M的数据流输入到现成的多比特DELTA SIGMA解调器,获得最终模拟信号。
芯片厂家出于成本原因,不会再额外去加个1比特DSD专用的解调器的。估计只有SONY的一些高端SACD播放器和EMM LAB, Playback DESIGN才会这么做。文中也提到,其实很多SACD DSD录音都是从高比特PCM转过来的,由于1bit DSD难以进行后期处理,例如加入EQ均衡,等等。。“
这个讨论最先在PCHIFI站看到,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资料。(当然也参考了数码多部分关于原生DSD回放设备的资料,数码多黑不黑,但起码人家在技术理论和逻辑上可以指责的地方不多 )
也就是說“要支持原生DSD解码,DAC芯片就必须有跳过 Σ Delta Sigma 这部分的处理机制,ESS9018是经过Σ Delta Sigma转PCM,不是原生DSD”。
但ES9018在 这种附加支持DSD的DA芯片里对DSD的回放算是做的出类拔萃的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虽然偶的台式解碼一体机虽然也是DSD硬解(DA芯片是CS4398),但回放DSD的效果,却不如D100时听的那么惊艳——一方面确实是非同一个芯片解碼的原因(D100双DA芯片),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因为只是兼容支持而非原生——今天市面上多数主流“兼容支持DSD”DA芯片都是如此。
但是,请参考隔壁此帖108樓分析:
“因为集成的数字滤波器首先是IIR去加重,然后是FIR插值,然后是采样,最后是DS调制器
如果用DSP呢?就可以采用类似Poly、Sinc等更为复杂,但需要计算量更大,最终效果更好的数字滤波器
因为你懂得,早期的DF1704比PCM1704卖的还要贵,数字滤波这玩意儿几乎就是整个解码器的灵魂。
复杂的数字滤波器目的是为了更为精致的插值、采样、过滤。
高档的数字滤波器用DSP的精密的插值和混合滤波技术的确可以做出来逼近DSD效果的。
(顺便,其实市面上很多假DSD就是用DSP做出来的)
用D100听到DSD明显比PCM好,也正是因为DSD是绕过了芯片内部的数字滤波器,
但最终依然会被转化为PCM播放(参考AK4480 Datasheet)
ES9018也不是原生DSD、WM8741也不是DSD
DSD的文件大概就相当于数字滤波器运算后的数据,只不过真正的DSD是录制的真实数据,代替掉了DSP计算出来的假数据”
大概有点晕,就看结论把,也就是說这一句很关键——“高档的数字滤波器用DSP的精密的插值和混合滤波技术的确可以做出来逼近DSD效果”
那么这話可以佐证ZX2上面的DSD专用数字滤波器是有意义的!!是可以逼近真正的DSD回放效果,并不一定回放效果比DA芯片的硬件級软解DSD TO PCM(也有說不是传统PCM数据流的)差!
那么时至今日~~~DSD的原生播放情况到底如何?目前DSD输出的方法除了USB (DOP/NATIVE)和 IS2(PS3上开始的原生输出方式),不存在其他方式【某些超规格的DSD OVER PCM例外(其实也就是USB传输之外,像同轴S/P DIF这样的模式,但必须接收端和输入端都支持这种模式),但也是极少数】
到了这里,偶也终于可以替自己的台式系统对DSD支持的不完善松口气了,DSD原生播放的条件苛刻不说,音源还在“开始普及“的兆头的今天,偶们也不必要急着拥抱DSD”时代“。
结语:一个播放器的好坏,并不是看一项功能的有无就可以盖棺定论的。更何况是一个尚在完善发展中的新音源方案,可以期待也不用被眼花缭乱的噱头搞晕了头——作为DSD标准定制者的SONY不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此深谙DSD/SACD的厂商,更不会为噱头牺牲机器的真实实力。
这里修正下,DSD1XXX系的工作模式也有疑点,修正原文。
”目前所有的多Bit DAC 都不是原生DSD DA转换,所谓的DSD DAC都是 dsd interface, 内部转换都是先做 SRC ,再转的。
曾经我们在对A100 PRO的规划时,就希望有一个原生的DSD DA,之前定的是ES9018,但后来发现,ES9018也只是个 DSD interface,内部还是 SRC 再DA,说白了就是套了个DSD皮的PCM DA。
为何现在的DAC 不能做原生的 DSD DA呢,因为 DSD DA过程与 多比特的 DA过程明显的不相同,DSD 直接DA过程带外噪声极高,这也是像ES9018 有着强大DSP 数字滤波处理能力的 DA也放弃了原生的 DSD过程。“
~~~另SACD机的情况也查阅了下,,,基本音频部分也是主流DA芯片解决。。。。。当然还有些专业級芯片,但也沒看到一个所谓的原生方案(当然这部分对SACD播放结构了解不明,有待进一步学习)。nion:0021:【SACD数据转换成音频格式就是2.8MHZ DSD,但能解DSD和播SACD还是有区别)
最终关于DSD原生硬解(直解)的目前(日)结论——没有现成DA芯片解决方案,真是无”芯“可解的样子。。。。。nion:0015:
还是靠耳朵收货
写完这个,也算彻底终结自己对于台式DSD播放解决方案的执念了(我的数字界面也不支持DSD,目前支持的也就是IS2接口的一些DDC,但主流解碼沒这接口啊。。。。囧。。。。。)
另现在也有一些台式解碼开始玩起DSD PCM双DA芯片解决方案了~~这或许是未来的终极解决方案也说不定~~毕竟PCM素质上主流的DA芯片那是半点都不含糊的~~~
顺帶一句,PCM1795的PHA2,天龙的DA10,都听过,确实比ES系的素质要差些(dsd回放)
本帖最后由 errol 于
23:13 编辑
还是靠耳朵收货
是的~~所以不需要纠结DSD软硬解了~~ZX2已经对DSD回放进行硬件級的优化了~~未必差。。。DSD原生回放条件真心太苛刻~~~也怪不得SACD这么多年了還沒普及。。。。。。
那索尼的UDA-1呢&&看它德州仪器的芯片貌似不如PHA3的ES芯片
那索尼的UDA-1呢&&看它德州仪器的芯片貌似不如PHA3的ES芯片
芯片素质可能有差距,但最后的声音风格怎样的,看接什么耳房,毕竟DA芯片虽然起很大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但解析素质上的差距是肯定有的~~
再多說解释清楚一句,LZ并非說主流DAC芯片是DSD TO PCM ,而是DSD非原生解碼成模拟信号,在转换时经历了中间过程,实际意义上就是硬件意义上的”软解“,但素质比一般的软解DSD(比如电脑)要素质高很多~~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
zx1和2是软解dsd,有调味
pha-2和3是高级软解dsd,有调味?
micro idsd和nano idsd是硬解dsd,原味
那么,偶是不是该找技术支持问问h酱是肿么解滴捏?
zx1和2是软解dsd,有调味
pha-2和3是高级软解dsd,有调味?
嘛可以问问,另MICRO IDSD那个我修正了~~~先撤回前文~~nion:0015:~~~原生DSD硬解真的好难。。现在我正在找SACD机的东西来看。。。
好文。楼主在大家坛被禁言了?嘛大家坛我潜水7年都不怎么敢发言……
zx1和2是软解dsd,有调味
pha-2和3是高级软解dsd,有调味?
总之看到后面~~汗了~~原来真正的DSD直解(原生硬解),是没有现成DA芯片解决方案的。。。。。nion:0004:哪天SONY黑科技要拿出来了~~那就是真正的NB黑科技~~
好文。楼主在大家坛被禁言了?嘛大家坛我潜水7年都不怎么敢发言……
沒,就在上面看东西,沒怎么活动。。实在是下限言论太多。。懒得去了,偶尔去搬搜一些东西~~~
大法的文案还是挺严谨的,关于ZX2希望前面这条还成立。
这么说这次虽然不是硬解dsd,但是音质基本接近DSD硬解。。那改天是试试对比了。。
参考手机4K硬解或摄像 有的CPU不支持 但通过第三方软件的复杂编程可以做到 但也跟CPU强弱最终出现的效果好坏有关 新的CPU支持了 可以直接调用CPU播放4K DSD一样同理 不支持的芯片同样经过复杂的编程 可以模拟输出 但是芯片不同 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想要更好效果 要不上支持硬解的芯片 要不上辅助芯片 就跟汽车涡轮增压一样?要不换牛逼引擎要不涡轮增压?而ZX2就是涡轮增压?
硬解的确很诱人 不过实在没有 听感好也成啊 长对耳朵的目的就是说明听感的重要性
总之看到后面~~汗了~~原来真正的DSD直解(原生硬解),是没有现成DA芯片解决方案的。。。。。nion:0 ...
好吧,那h酱那边还问不问捏?其实刚才稍微构思了一下,发现根本就不会问啊,有木有…
倒是找到了这么一篇文章,结论说是“纠结音质滴人,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文件格式上,而应该多注意模拟滴部分”?
嗯,看滴一头雾水nion:0002:
参考手机4K硬解或摄像 有的CPU不支持 但通过第三方软件的复杂编程可以做到 但也跟CPU强弱最终出现的效果好 ...
可以这么說~~但目前来看~~SACD机的原理情况還不清楚的情况下,默认大多数DA芯片对于DSD都是经过中间过程的~~~ZX2也是如此,只是一般DAC是单片搞定~~但ZX2的涡轮增压牛叉——因为引擎弱。。。
还是申明——DSD原生硬解(直解)目前在USB DAC层面上還不存在。。。。。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今天总算知道什么是dsd了,原来我以前听的所谓dsd全是骗人的【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12,816贴子:
今天总算知道什么是dsd了,原来我以前听的所谓dsd全是骗人的收藏
安润今天开课,听箱子。。。。听了一下午,送走一波又一波人有个黑科技界面,好牛。。。。最大感想dsd就是好啊,我他妈以前听的更本就不叫dsd.解码器好像是PS AUDIO Direct Stream DAC 直流DSD解码器 64 , 128, 原盘, 声音差距巨大,第一次认识到了dsd,各文件 立体感 实体感 临场感 动态 信息量差距巨大,就是聋子也能一耳朵感受到的。原来那些什么播放器,d100什么的,播的那叫什么dsd,什么反复ab声音轻一点,柔一点,比wav 柔顺什么的全是搞笑啊。真播好dsd那和cd或cd抓轨那差距真的太大了,可以说相当于器材差几倍的效果。以后市面上什么所谓播放dsd的东西我是不会去信了,全是胡说八道。另外解说很专业,专业的我听了一下午,全是专业词汇结果我一句没听懂
叼,,,没听过dsd的路过
叼,,,没听过dsd的路过
全龙胜要来骂你了
关键是好的sacd源不多。。。大多数的sacd不及头版CD抓轨也是如此
还是音源问题,那么高的码率当然好。
安润听的,反正总结数字音频可以爆cd机,界面好牛,而且不贵1000刀,数字输出hdmi比aes好太多,hdmi线才600,完爆高价aes,接口协议什么的听他们说I²s,完全不懂dsd太碉堡,箱子太难搞,房间太重要,我一没听过hifi箱子的人都觉得有些声音震不稳晃对轮廓影响明显。
上海安润用ps旗舰吗
「天猫手机馆」-耳机大全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压力!
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事都是小事。
手机听320k撸过——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无数彼此交织各向投射的规则指引下,物质相互间的无尽耦合。
dsd我其实是不在乎的,应为比较资源自给想要听的不多,只是今天发现自己被以前那些所谓dsd播放器给骗了,什么dsd播放器,播出来的效果和wav差多少??
北京的安润吗
推箱子的推耳机的有必要较劲?
有点小期待箱子的声音
你还是一个人,偶尔会孤单偶尔会难受会想有个人拥抱,所以你还是在等。没关系,你一定会等到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也在经历了很多之后在找你。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照顾自己,让自己在最好的状态里,遇到最好的他。
兄弟们请放心,我决定退烧拉,数播未来几年有很大发展空间,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几年还是洗洗睡了,随便买个embla dl听听u盘拉倒了。期待以后几年成熟后的表现
楼主偏激了dsd也不是什么新技术硬解dsd不是什么难事出来好不好听事另一回事用1000元的设备听无损和用10000元的设备听无损,声音差别当然很大但是你也不能说1000元设备播放的无损不是无损一个道理
其实楼主是拿箱子的听感去pk耳机,意义不大
呵呵,他们用的是正版SACD碟抓的ISO用高阶器材再在专业的听音室里面放给你听当然不一样。如果你把他们的器材搬回家听效果立马降几个档次。高阶玩家现在都在玩听音室。所以这就是为什么HI-ENG穷三世了!
SACD技术的确是吊呀,ps3 1000都吊打
都没发现这是坟么
音源、解码、功放、箱子一个都不能少,想出好声没有那么简单的。不仅仅是一个DSD的问题,难道DSD没有问世前的音响都不行吗?买个100万的麦景图试试,用来放CD随便超越,楼主太偏激了
首先,DSD的信息量不如CD,除非是DSD直接录制古典乐器。有效信息可以超过40khz。CD转DSD振幅丢失至少90%,这个是音频行业牛人证明了的,而市面绝大多数的SACD有效信息并没有超过22khz。二,楼主没有听过高档CD当然,我不否认D100在PS Audio 面前DSD很差。价位差摆在那里。
dsd不能硬解等于听pcm没区别,想听硬解dsd那就加钱买hugo之类的反正我听是一耳朵的区别
这坟埋的浅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硬解dsd的播放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