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使能小米智能电视怎么样制造,5G对于小米智能电视怎么样制造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5G 5G离我们还有多远?
不仅速度更快,还会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5G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离我们还有多远?
  智能制造、远程医疗、智慧交通……不妨想象一下,万物互联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引发何种行业变革?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你准备好了吗?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在“5G: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移动、韩国电信、爱立信、三星和中兴通讯的高管们,畅谈了5G的技术突破和各种应用蓝图。一时间,5G炙手可热。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在全球4G普及率还较低的时候,有必要开始讨论5G吗?5G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们为什么需要5G
  5G,顾名思义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4G技术刚刚普及的今天,包括三星、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等国内外企业,都已在5G技术研发上积极跟进。据三星公司介绍,4G技术更多的是为了提升移动宽带传输峰值速率和频谱效率,目标峰值速率是1Gbps;而5G会在移动宽带峰值速率上有大幅度增强,要达到20Gbps。“更为重要的是,5G是对海量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应用两个新应用场景的性能进行提升。”三星全球执行副总裁、三星电子中国产品战略及研发总裁王彤说。
  先说海量连接。现在,移动通信还是以人和人之间的通信为主。随着个人所携带的个人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PC、智能手表、VR等可穿戴设备的增加,这些设备之间,这些设备与家庭物品、社区物品如公共交通和物流工具等,将来都有望实现连接。这样移动通信网络需要接入的连接数将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传统的网络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需要一些革新性的技术来实现海量连接。
  再说低时延高可靠应用。进入可以将一切连接起来的时代之后,为了保障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防御各种犯罪和恐怖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安全措施。否则不仅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金融财产损失,而且还可能威胁到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控制等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如远程医疗、车联网、智能工业控制等应用,由于它们的特殊性,需要非常可靠的信息传输以及非常低的传输时延,这些应用是传统的4G系统无法满足的,将会依赖于5G系统进行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传输。
  中兴通讯CTO徐慧俊表示,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由于交通堵塞,急救车没能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出现呢?中兴通讯正尝试通过无线通信、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交通数据和业务的互联互通,甚至对实时路况进行主动分析。把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乃至更多的道路信息连起来,彼此分析各自的状态,比如每辆车在哪里、以多快的速度在行驶、目的地是哪里、路上有没有积水、前方有没有红灯等,然后得出最佳行驶方案,提供给驾驶员,甚至实现安全无人驾驶。“而这些,都需要5G技术的支撑,因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感知和尽可能快的交互。”徐慧俊说。
  有哪些技术取得新进展
  当前,5G已经成为国内外通信设备巨头们加紧抢占的一块科技高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从2012年就启动了5G的相关工作,制订了面向2020年的5G研发、规划、候选频率、关键技术研究、试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表示,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5G将纵向融合各个领域,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从这个角度来看,5G不是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的生态系统。为此,中国移动在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立了5G联合创新实验室,“我预计全球第一个5G网络很有可能会在亚洲出现”。
  在今年2月份的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兴通讯获得了“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推荐奖”两项大奖。其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网络、多用户共享接入、高频通讯、云感知软网络等技术,被评委们称为“移动宽带演进上的颠覆性创新”。特别是中兴创新的软空口技术,使得运营商具有了从4G到5G的平滑升级能力,可以利用已具备商用条件的部分5G技术,为4G用户提供接近5G的接入体验。有关专家指出,这可以将运营商的5G商用时间提前4年甚至更久,而且在未来网络升级时,设备还可以接着用。按照中兴通讯的计划,2016年就有可能在全球规模部署数张试商用网络。
  在5G标准化工作方面,三星公司走在了行业前沿。三星加入了3GPP和ITU等全球标准化组织,也在积极推动与政府(如中国的IMT2020推进组、韩国千兆项目、欧洲5G-PPP)及各种领先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三星电子目前已拥有一系列5G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包括先进的5G毫米波通信技术平台和多连接解决方案。“作为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企业,三星希望能够对未来中国的5G,在网络、终端以及芯片方面都作出积极的产业化贡献。”王彤说。
  在5G时代,万物互联将会变为现实,所有家用电器、健康监测终端、智能终端等都会实现互联,并引发如医疗、汽车、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变革。徐慧俊表示,在5G时代,1平方公里内甚至可以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届时人们将会通过无线享用超高清视频、快捷的云服务、远程医疗检查和治疗、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等。在工业领域,依托5G高可靠、低时延的信息传输,智能制造将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工信部:加大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研究力度
证券时报网()12月22日讯
12月19日举办战略发展报告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并发表讲话。副部长尚冰主持报告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作战略发展报告。
苗圩在讲话中指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通信的作用正在释放,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完成这些战略目标和任务,需要全系统不懈努力,需要高水平的智库提供ICT科研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设立,既符合产业变革大趋势,更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大方向。
苗圩强调,当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更艰巨的任务。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突出重点,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网络强国、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等国家战略方面更好地发挥核心支撑和引领作用。二是要勇担重任,更有力地支撑好部中心工作,继续做好在移动通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信市场开放等领域支撑工作的同时,要在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大研究力度,为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积极贡献力量。三是要面向未来,加快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技术、经济、法律、政策等方面的高端领军人才。四是要攻坚克难,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组织体制改革,加快思维转变,以提高研究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尽快形成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尚冰表示,信息通信技术、两化融合的高速发展,赋予了研究院新的历史使命,也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相信研究院能够抓住机遇,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加快发展。研究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员工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苗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启用新名称之后的总体架构调整,把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内部改革等落到实处,为加快建成高水平国家智库而不懈努力。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财苑社区(cy.stcn.com)融聚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执业分析师、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顾问等专家人士,致力于打造中国资本市场高尚社区。赶快加入吧!。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24小时快讯排行转载自:网优雇佣军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5G智能制造是什么概念,5G对于智能制造有什么样的意义?
5G时代的到来,引爆了人们对未来变化的遐想。5G应用已经成了热门话题,如5G AR/VR、5G车联网、还有重量级热点5G智能制造。那么5G智能制造是什么概念,5G对于智能制造有什么样的意义?
展开剩余95%
制造业在国家层面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全球化课题和国家级战略课题,很多国家都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如中国“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平台”、美国“工业互联网计划”等。其中信息通信系统升级是智能制造中很重要的一环,5G在使能智能工厂多样化需求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华为Wireless X Labs通过典型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和Use case,对智能制造对5G网络的多样化需求进行研究。X Labs是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将运营商,垂直行业合作伙伴和行业领导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移动应用的未来用例,推动企业和技术创新,促进开放的行业生态系统。如下为华为和德电针对5G端到端低时延网络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联合展示。
既然各个国家都这么重视,那么什么是智能制造
广义上智能制造是具有信息感知获取、智能判断决策、自动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及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体来看智能制造体现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等技术。简而言之,智能制造具有以下特征: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通信网络为基础支撑。通过自组织的柔性制造系统,实现高效的个性化生产的目标。
以汽车生产线为例,智能制造柔性生产过程中,定制化车辆通过云化的智能信息物理系统的调度在动态生产线上自主移动,完成生产步骤。动态产线可按需组合以满足不同车型和配置的需要,实现车辆定制化的生产,并且产线智能生产将大大缩短定制化周期,同时也极大减少了汽车厂商的库存以及资金占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传统顺序生产的汽车产线在灵活度上很难满足高度定制化的需求,并且定制化生产周期更长。
智能制造对网络有哪些需求,5G在智能制造中有哪些典型应用
智能制造为什么需要无线通信
了解什么是智能制造后,显而易见智能制造过程中云平台和工厂生产设施的实时通信、以及海量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平台的信息交互,和人机界面的高效交互,对通信网络有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极为苛刻的性能要求,并且需要引入高可靠的无线通信技术。
高可靠无线通信技术在工厂的应用来看,一方面,生产制造设备无线化使得工厂模块化生产和柔性制造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因为无线网络可以使工厂和生产线的建设、改造施工更加便捷,并且通过无线化可减少大量的维护工作降低成本。
无线通信网络在智能制造应用面临哪些挑战
在智能制造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低时延的应用尤为广泛,比如对环境敏感高精度的生产制造环节、化学危险品生产环节等。智能制造闭环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如压力、温度等)获取到的信息需要通过极低时延的网络进行传递,最终数据需要传递到系统的执行器件(如:机械臂、电子阀门、加热器等)完成高精度生产作业的控制,并且在整个过程需要网络极高可靠性,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
此外,工厂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传感系统的工作范围可以是或者几百平方公里到几万平方公里,甚至可能是分布式部署。根据生产场景的不同,制造工厂的生产区域内可能有数以万计传感器和执行器,需要通信网络的海量连接能力作为支撑。
5G网络具备的能力
华为在北京怀柔率先完成了由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无线技术第二阶段测试。在C-Band 的测试环节中,利用200MHz带宽,通过5G新空口及大规模多入多出等技术进行测试,小区峰值超过20Gbps,空口时延在0.5ms以内,单小区大于1000万连接。
和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在容量方面,5G通信技术将比4G实现单位面积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在传输速率方面,单用户典型数据速率提升10到100倍,峰值传输速率可达10Gbps(相当于4G网络速率的100倍);端到端时延缩短5倍;在可接入性方面:可联网设备的数量增加10到100倍;在可靠性和能耗方面:每比特能源消耗应降至千分之一,低功率电池续航时间增加10倍。
面对智能制造对无线通讯网络的挑战,让我们从一些典型应用场景来看为什么5G才可以使能智能制造
5G 使能工业AR应用
在未来智能工厂生产过程中,人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未来工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这将对工厂车间工作人员有更高的要求。为快速满足新任务和生产活动的需求,增强现实AR将发挥很关键作用,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可用于如下场景:如:监控流程和生产流程。生产任务分步指引,例如手动装配过程指导;远程专家业务支撑,例如远程维护。
在这些应用中,辅助AR设施需要最大程度具备灵活性和轻便性,以便维护工作高效开展。因此需要将设备信息处理功能上移到云端,AR设备仅仅具备连接和显示的功能,AR设备和云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AR设备将通过网络实时获取必要的信息(例如,生产环境数据、生产设备数据、以及故障处理指导信息)。在这种场景下AR眼镜的显示内容必须与AR设备中摄像头的运动同步,以避免视觉范围失步现象。通常从视觉移动到AR图像反应时间低于20ms,则会有较好的同步性,所以要求从摄像头传送数据到云端到AR显示内容的云端回传需要小于20mms,除去屏幕刷新和云端处理的时延,则需无线网络的双向传输时延在10ms内才能满足实时性体验的需求。而该时延要求,LTE网络无法满足。
5G使能工厂无线自动化控制
在自动化控制中,倒立摆是典型的应用。倒立摆原理用于机器人各种姿态控制、航空飞船对接控制等姿态控制等工业应用。华为X Labs通过倒立摆验证5G对极低试验自动控制的价值,研究表明,当倒立摆运行在4G模式下时,4G的过高时延,使得倒立摆的控制指令不能得到快速执行,倒立摆起摆到稳态的时间过长,达到13.2秒。当运行在5G模式下时,5G的1ms超低时延,使倒立摆的控制指令快速执行,起摆到稳态只用4秒。通过对比,可以看到5G低时延网络在自动控制的巨大价值,网络端到端时延从4G的50ms减低至5G的1ms。
自动化控制是制造工厂中最基础的应用,核心是闭环控制系统。在该系统的控制周期内每个传感器进行连续测量,测量数据传输给控制器以设定执行器。典型的闭环控制过程周期低至ms级别,所以系统通信的时延需要达到ms级别甚至更低才能保证控制系统实现精确控制,同时对可靠性也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时延过长,或者控制信息在数据传送时发生错误可能导致生产停机,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
此外,在规模生产的工厂中,大量生产环节都用到自动控制过程,所以将有高密度海量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需要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闭环控制系统不同应用中传感器数量、控制周期的时延要求、带宽要求都有差异,典型来看,周期时间和通信带宽大小的一些典型值如下:
5G切片网络可提供极低时延长、高可靠,海量连接的网络,使得闭环控制应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成为可能。基于华为5G的实测能力:空口时延可到0.4ms,单小区下行速率达到20Gbps,小区最大可支持1000万+连接数。由此可见,移动通信网络中仅有5G网络可满足闭环控制对网络的要求。
5G 使能工厂云化机器人
云化机器人的通信需求
在智能制造生产场景中,需要机器人有自组织和协同的能力来满足柔性生产,这就带来了机器人对云化的需求。 和传统的机器人相比,云化机器人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端的控制中心,基于超高计算能力的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实时运算控制。通过云技术机器人将大量运算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移到云端,这将大大降低机器人本身的硬件成本和功耗。并且为了满足柔性制造的需求,机器人需要满足可自由移动的要求。因此在机器人云化的过程中,需要无线通信网络具备极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特征。
5G网络是云化机器人理想的通信网络,是使能云化机器人的关键。5G切片网络能够为云化机器人应用提供端到端定制化的网络支撑。5G网络可以达到低至1ms的端到端通信时延,并且支持99.999%的连接可靠性,强大的网络能力能够极大满足云化机器人对时延和可靠性的挑战。
华为已与德国与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如与Festo共同合作基于5G切片网络的云化机器人的项目,项目通过5G uRLLC(超高可靠和低时延通信)切片网络,针对云化机器人闭环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的满足度进行测试。
机器人的轨迹信息和控制数据在制造云中处理有助于系统计算能力的扩展和机器人平台的节能。机器人生产服务与制造云的结合意味着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功能与高性能的计算系统进行实时协同,5G切片网络使能了这一应用场景。
机器人与协同设施间的通信需求
在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中,移动机器人是关键的使能者。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多移动机器人之间的协同和无碰撞作业,所以移动机器人之间需要实时进行数据交换满足该需求。移动机器人和外围设备间也需要进行通信。例如,如起重机或其他制造设施。因此移动机器人需要和周边协同设施机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随着智能制造场景的引入,制造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已经显现,5G网络可为高度模块化和柔性的生产系统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通信保障。和传统无线网络相比,5G网络在低时延、工厂应用的高密度海量连接、可靠性、以及网络移动性管理等方面优势凸显,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使能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人民日报:5G时代,看中国领跑_智造新闻_智能制造_赛迪网
人民日报:5G时代,看中国领跑
3G跟跑、4G并跑的中国,能否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实现领跑?新波形、新编码等基础核心技术被国际组织采纳为全球统一标准,时延、用户速率等关键指标遥遥领先,推动车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应用发展……27日,华为在北京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展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发布时间: 09:19&&&&&&&&来源:环球网&&&&&&&&作者:环球网
3G跟跑、4G并跑的中国,能否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实现领跑?新波形、新编码等基础核心技术被国际组织采纳为全球统一标准,时延、用户速率等关键指标遥遥领先,推动车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应用发展&&27日,华为在北京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展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华为在5G研发上全球领先,特别是他们研发的新波形、新编码等成为全球5G统一标准,是非常大的突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
新波形、新编码,基础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统一标准
&技术标准全球统一是5G发展的前提。&华为5G首席科学家童文博士说,标准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全球用户的漫游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也将降低海量用户的使用成本,因此,全球通信巨头都力求取得主导权。
&4G主要是服务于人的通信,5G则把人的连接拓展到物的连接,实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5G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童文说,核心功能的转变要求5G必须在核心技术上更新换代,&其核心技术包括两部分:通信基站与手机等终端的无线接口技术(也称&空口技术&),以及核心网的网络架构技术。&
童文介绍,新波形和新编码是5G新的空口关键技术,它们决定了无线信号生成、传播的方式和通信系统性能,是5G最核心、最本质的技术。&在新波形方面,华为研发提出的新波形技术F&OFDM(可变子载波带宽的接入波形)已获得国际权威标准组织3GPP的认可,成为全球统一的5G混合新波形技术标准。&童文说,新编码包括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两种,3GPP选择了华为提出的Polar Code(极化码)作为5G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eMBB)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
&如果把5G通信比作一座大厦,波形和编码相当于地基和承重结构。华为在这两项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是中国企业对世界5G通信标准的重大贡献。&童文说。
在5G网络架构方面,华为则力推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技术。&由于5G要实现万物连接、满足不同行业的通信需求,而每个行业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各有侧重,比如自动驾驶要求低时延,物流仓储要求连接高密度,未来视频业务需要大带宽等等。&童文说,&网络切片就是在云化的网络架构基础上,把各行业所需的无线网络做成虚拟的逻辑专用网络,如专门的视频网络切片、物联网网络切片,或者关键通信网络切片等;然后由通用基础硬件上的&网络协调器&统一优化、调度,按需部署、按需供给、按需管理。这样就能满足不同领域所需的网络连接特性,推动全行业的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
童文说,就在几天前,华为宣布加入欧洲5G架构研究联盟,主导5G网络切片从标准到技术、商用等端到端产业链的构建。&前不久在北京怀柔开展的中国5G外场测试二阶段研发试验中,华为网络切片性能表现优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将把5G变成使能全行业数字化愿景的支柱型技术&&这也是5G与4G断代的分水岭。&
低时延、高吞吐率、多连接数,关键性能指标国际领先
鉴于5G要同时满足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uRLLC)和关键任务型物联网(mMTC)等三大商用场景的需求,国际电联(ITU)对5G的性能指标融合了更多维度,其中最关键的是&1、10、100&:1毫秒级的时延,10Gbps级(Gbps为交换机数据交换能力单位,1Gbps=1000兆比特每秒)的用户速率,每平方公里100万的连接。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介绍,截至目前,华为与全球30多家领先运营商开展5G联合创新和商用测试,其3GPP 5G预商用系统已经在多个运营商的真实网络环境下进行验证,刷新了多项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IMT&2020(5G)推进组中国5G技术研发第二阶段测试中,华为的预商用系统率先完成关键网络架构的测试,在各项指标比拼中均排名第一:小区峰值速率达到32Gbps,空口时延在0.36毫秒,每小区(覆盖半径500米)每分钟连接数达到217万&&均远超出ITU(国际电信联盟)对5G的要求。
在与国外顶尖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展的测试中,华为的表现同样出色。比如,2016年期间,华为与德国电信开展基于5G预商用系统联合测试,与沃达丰开展5G密集城区高低频移动性测试,与韩国电信运营商LG U+完成面向5G三大商用场景的外场测试,与日本NTT DoCoMo完成5G C波段大规模外场测试,测试结果都比国际电联的要求高出一大截。
除了新波形、新编码、新网络构架等基础性技术,华为还在产品方面进行了全系列的自主研发,包括芯片、终端、基站等。&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结合,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结合,华为才能在5G性能上遥遥领先。&杨超斌表示。
车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垂直行业应用大有可为
此次展览期间,华为将与国家电网、上汽集团等垂直行业联合展示5G在智能配电网络及远程无人驾驶上的应用。
&5G将迎来万物互联时代,帮助各行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各自的国际竞争力。&杨超斌说,华为很早就开始拓展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为全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价值。
2016年9月,华为作为创始人之一,携奥迪、宝马、戴姆勒等发起并成立5G汽车联盟(5GAA),并联合车商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车联网应用场景研究;2017年6月,华为与中国移动、上汽集团共同演示全球首个真实网络环境下的远程驾驶,驾驶员可以实时远程操控30多公里之外的汽车。
&华为之所以能在5G的核心技术标准、关键性能指标和主要生态共建等方面全球领先,主要得益于布局早、投入大。&杨超斌说,&作为中国无线标准的倡导者、全程参与者和主要贡献者,华为从2009年便开始投资进行5G技术研究,2012年宣布投入6亿美元研发5G技术标准,2017年更是专项投入40亿元人民币开发5G产品,在世界上11个国家建有研发中心。&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国将于2019年启动5G商用。&届时,5G不仅为人的移动宽带体验带来革命性提升,也将带动智慧城市、车联网、智能制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行业应用飞速发展。&杨超斌表示。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
日前,锐捷网络政府和交通行业部总经理肖广...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225被浏览24,168分享邀请回答2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阳智能制造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