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剑三一天打几次战场的战场是三国,明明我方满了500分,我也拿了一个满500分的成就,结果出了系统显示我今天

我自我感觉这本三国的写的史无前例,可是怎么一直不温不火。  喜欢三国的朋友们来瞅下吧。  看看小生我狂的是否有理。  这个之前有过贴子,是转坑,希望喜欢的朋友顶起来,让俺更有动力!    =================   第一章 少年曹操:长期独子成恶少   受当年明月的影响,我现在看一个历史人物喜欢看一下这个人的履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关于曹操早年的事情,很多人研究过,也写过。在这里,我想说明三点,一般人容易忽略但极为重要的三点。      第一,曹操虽然不是独生子,但在很长时间里是独生子,而且家教不严。   关于曹操的兄弟姐妹,除去那个在徐州时和曹嵩一同被杀的异母弟曹德,记载相当少。   不过有人论证如下:综合起来推测,曹嵩至少先后有六个儿子:长子就是曹操;接下来是曹德,曹操的异母弟;老三叫曹彬,与宋代那个名将同名;老四叫曹玉,死得比较早,后来曹操曾把自己的儿子曹徽过继给他;老五的名字不详,只知道他的儿子叫曹安民,追随曹操起兵,在征讨张绣时战死;老六的名字叫曹疾,也有史书说,曹德和曹疾是一个人。此外,曹操至少还有两个姐妹,一个嫁给了夏侯家,一个嫁给了江东的孙氏。他还有两个堂妹,即叔父家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日后的部将任峻,一个嫁给了叫宋奇的人。      这里所说的曹操的五个弟弟,年龄均未知,但是老二曹德,也就是有的史家怀疑的曹疾,那时候年龄显然很小。我的论据是《后汉书·曹腾传》: 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还有《后汉书·应劭传》: 兴平元年,前大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即便是老二曹德,年龄都非常小,同样也没有做官或追随曹操起兵的纪录,那么基本可以推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概在曹操的青春期以前,他极有可能是独生子。      而且据说曹嵩还是中年得子。   而且曹操还是长子。   我为什么作如此推断呢?   因为曹操在幼年兼具曹嵩长子、独子和中年得子的身份,以常理来推测,曹嵩一定是非常娇纵这个儿子的。   这样的推断我也有两个证据。   其一,《曹蛮传》记载,曹操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吉利这个名字虽然有点明朝一个著名的太监曹吉祥,让人有不太好的联想,但是从这个小名可以看出,曹嵩中年得子是多么开心,希望生了曹操以后大吉大利或者希望曹操以后一生吉利。   至于阿瞒这个小名,则类似于阿猫阿狗,希望以名贱人贵,能养活。从这个小名,可以看出曹嵩多么曹操能茁壮成长。   同时,根据上面这两个小名,我们同时也可以推断,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所以给曹操起的名字也非常质朴。   先撇开曹嵩不说,再谈第二个证据:   曹瞒传云: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于是益得肆意矣。   这里乍一看没有什么,但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曹嵩一惯是惯着曹操的,他的叔父屡次让曹嵩管教一下曹操,可是曹嵩都没有去认真管教,倒让曹操设计让曹嵩相信儿子而不相信弟弟,可见曹操是多么恃宠而骄!换句话说,如果曹嵩对曹操管教严厉,曹操也没胆子在他老子叔父那里耍花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二章 曹操之父:监守自盗成巨贪   曹操少年时恃宠而骄基本清晰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二点:乃父曹嵩对曹操的影响。   关于一点,曹操自己有两句诗:“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训。”   从这两句诗里,好像能看到曹操对自己早年没受到父母良好教育的些许埋怨,好像说自己是父不教母不管的野孩子。当然,这种放任自由的教育方式对曹操未必是件坏事。      虽然曹操说他父母对他无甚教育,但事实上他还是受到乃父曹嵩的巨大影响。      三国志里说曹嵩“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但是我们分析曹嵩的履历,就可以发现,这句话纯粹是胡扯。这就有点像我们说一个女孩子太丑了,实在没法形容她容貌,就只好说她比较老实,比较纯朴。三国志对曹嵩的描述远不如对他养父曹腾来得多,大概也是因为对曹嵩这个人,史家实在无法说上什么好话。   事实上曹嵩是个相当贪婪、买官买到三公太尉监守自盗的小人。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公开卖官可以说是开创了公开卖官的弥天丑例,在这卖官的过程之中,卖的最高的官是三公。   灵帝所卖的三公之一是崔烈,这里还有个笑话:崔烈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历任郡守及朝廷卿职。中平二年(185年)三月,崔烈想当司徒,便通过关系,花了500万钱买了个司徒。到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殿前,百官肃立阶下。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他这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惋惜地对随从亲信嘟哝:“这个官卖亏了,本来该要他一千万的。”旁边的中常侍便插嘴道:“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陛下您要有点品牌意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现在连他都认可陛下的产品,正好给我们做免费广告,以后这官位就会更畅销了。”事后,崔烈有一天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意思是说,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这就是“铜臭”一词的来历。      崔烈买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让人十分鄙视,可是曹嵩所买的,就是同样显赫的三公之一的太尉,却没在史书上被人说什么闲话,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断:很多史书因为曹操的关系将这一段模糊化或者边缘化了。   换句话说,如果一般的官员还是小打小闹,行贿个千儿八百,那么曹操的父亲曹嵩用万金买了太尉一职,那就是相当于今天行贿上亿,即使搁在今天那也是震惊中外的大事,不亚于福建赖氏了。一句话,曹嵩的父亲先行贿买官,后贪污,已经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极点,是一时的弄潮儿。   而且曹嵩贪污还有个特点,那就是监守自盗。   我们可以先问一句,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他能豪掷上亿买三公之位,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很简单,曹嵩在买三公之前曾经凭借曹腾的权势做到任大司农、大鸿胪,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大鸿胪这个官管礼仪就不说了,大司农却是相当于国家财政部部长。   国家的前财政部长花钱上亿买个总理当,这玩笑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让人倒一口凉气,感情曹嵩在财政部长任上把国库都弄成家库了。   关于曹嵩搜罗的曹家巨富,我们还有两个证据可以证明:   1,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曹操最先起兵的军费是从哪里来,那就是相当一部分是曹嵩搜刮的老本,用家财都能养一支私军,这让刘备起兵时要几个小地主来资助情何以堪。   关于曹嵩的盗国巨贪,当时著名文人陈琳也有评语,可作为我推论的证据:嵩乞丐携养,因臧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2,就是上面提到的事例。《后汉书·曹腾传》: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陶谦为什么要杀曹嵩?动机何在?   《后汉书·应劭传》说的很清楚: 兴平元年,前大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这里似乎是在说陶谦和曹操有仇,于是把气撒在了曹嵩身上。但是在三国演义里,说法变了,变成陶谦根本不知情,曹嵩在途中被徐州牧陶谦派来护送的将官张闿所杀,而张闿为什么要杀曹嵩的,演义的说法是为了抢劫曹嵩的财物。   虽然是演义,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曹嵩在乱世之中聚敛了多少财富,已经到了陶谦的军中将官都眼红的地步了。  
  第三章 曹家起源:不大光彩贪污史      关于曹嵩此人的行端,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因为我们通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曹嵩此人的种种形端我们都可以在日后曹操的身上看到影子。   第一点,曹嵩的发家史。   虽然没有太详细的描述,但是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这点没有疑问。   为了发达,投身宦官作养子,这本身是极不光彩的事情,如果说因为曹操,一般人对曹嵩的行为没什么反感的话,那么提到魏忠贤九千岁的数不清的养儿养孙,五虎十狗五百孩儿之类,我们就无话可说了。   很惭愧,曹嵩就是太监的养子,而且是从这里发家的。   曹嵩的品行和曹操差不多,如此不端,那么收养曹操的这个太监曹腾又如何呢?   再次声明,我没有考证癖,而且坦率讲一句,我的资料来源不多,在这里我只能说一句,在我看到的资料里,对曹腾的评价非常高,他因策划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而且他是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这一点恐怕让魏忠贤知道能吐血。   针对曹腾的评价,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说他廉洁;第二点说他“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   这样一看,曹腾是个太监中的异类,是个大好人,好太监。   但是这两点都是有问题的。      先说第一点,廉洁的问题。   我先做个假设,曹腾若真的清正廉洁,他能在太监位上长保富贵吗?他能养出一个窍国大盗的好儿子曹嵩吗?   显然不能。   事实上史书有明确记载: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函谷关搜得其笺,上太守,并奏腾内臣外交,所不当为,请免官治罪。帝曰:“笺自外来,腾书不出,非其罪也。”乃寝暠奏。      这段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蜀郡太守托人向曹腾行贿,被益州刺史种暠发现了,上奏皇帝。但是皇帝因为和曹腾关系好,把这事压下去了。   由此看来,曹腾恐怕也是一个经常受贿的主,只是皇帝没有深究罢了,毕竟曹腾对拥立桓帝有功。      第二个问题是他“进达贤能……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皆致位公卿,而不伐其善。”   这里的问题在于,其实在第一个问题里益州太史已经说了,就是曹腾是“内臣外交,所不当为,”这个也很好理解,在封建王朝,一般太监不得干政,曹腾这些行为如果是宰相来做,那是贤相,但是你一个太监到处推荐人做高官,拉帮结党,想干什么呢?想天下都是你的人,一手遮天?!      事实上曹腾的养子曹嵩能顺利做到九卿,然后买个三公玩,绝对是在曹腾的庇护下。   所以到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曹腾虽然在历史上名声很好,但是这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就是曹腾虽然贪污结党,但是不是太过份,属于知道收敛的人。第二个就是史书被人动过。   综上所述,曹嵩认这样一个当朝权监作养父,那绝对是非常精明的政治投资,而曹腾能收曹嵩作养子,说明曹嵩在早年时也是非常会来事,比较会讨曹腾的欢心。一句话,这一对养父子都不是啥好人。      这一段公案也让曹操遭受了千古骂名,说他是阉宦之后,非常难听。但要怪,只能怪他爸爸曹嵩为了发家不择手段了。      说完曹嵩的认太监为养父,我们再来看曹嵩的花万金买官,这让我们联想起历史上一个更为著名的人:吕不韦。   关于吕不韦的投机倒把事情就不用说了,我提到这个人是想说明,曹嵩绝对不是一个三国演义里的老好人形像,而是一个充满政治野心,胆大包天,勇作全国第一贪的不择手段的政治老流 氓。
  有一章不知道有没有发出来,回复个看看。
  第四章 曹操对头:个顶个江湖大哥      在曹操早年的履历里,我在第一章提过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曹操少年长期受宠而骄;第二点是曹操乃父曹嵩、养祖父曹腾的品行作为对他的影响;现在我们来看第三点:   即少年时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判断是:曹操少年时是个武艺高强,行为放荡的剑客。   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而且这个身份对分析曹操日后的行为大有好处。   我们先不谈曹操,先来看看另外三位曹操终生的大敌,当时割据一方的诸候,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第一位,抱歉,不是刘备,也不是孙权,而是袁绍。   袁绍此人,以后还会详谈,此时我只列举《三国志》两处记载。   第1处:(袁绍)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第2处: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㈠绍既出,遂亡奔冀州。      从第1处,我们看到袁绍喜欢结交游侠,基本上也是江湖中的一个大哥,这里看不出袁绍本人的武艺,只能做些推测,就是能让江湖中人敬服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从第2处,董卓与袁绍商议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袁绍耍了个诡计,让董卓与他的叔父袁隗商议,董卓比较放肆地说姓刘的断子绝孙也没什么,袁绍不说话,拔刀行礼,扬长而去。      受三国演义影响,一般人总觉得袁绍好大喜功,多谋寡断,是个一无是处的混蛋,曹操在煮酒论英雄里和刘备有一段著名对话:   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这一段在《三国志》里也能找到出处,即“(曹操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但是从我上文引用的第二段记载,袁绍在兵强将横的西凉名将、当朝太师董卓面前敢拔刀退走,董卓还不敢拿他怎么样,可见在袁绍年轻时,他也是个身怀绝技的亡命之徒,至少也可以用“一身是胆”来形容了;      说过袁绍,我们再来看看刘备,这个算是曹操一生中第二个大敌吧。   还是先看《三国志·先主传》里的记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又是一个“好交结豪侠”,而且还“年少争附之”,而且还“喜怒不形於色”,一句话,和三国演义里那个好哭鬼老好人的刘备不同,事实上刘备在早年时就是在江湖中享有盛名的大哥,是一般江湖中人遇到要翻身拜倒喊一声“哥哥”的;      说完刘备,再来看孙权。   且不说有号称江东猛的乃父孙坚,还有那个有“小霸王”之称的乃兄孙策,在《三国志·吴主传》有记载: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      这段话很多人看过,我只是提醒读者四个字“好侠养士”,这四个字便透露了孙权不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身为将门之子,孙权这孩子虽然没有乃兄孙策勇猛,但也绝对不是个好捏的软柿子,人家是从小就养了一批侠客,是当之不愧的江湖大哥!   如果诸位不相信,我再上个证据,这是《张昭传》里的: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闲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这段话是说孙权每次打猎都喜欢乘马射虎,而老虎也不是吃素的,经常能扑上来扑到孙权的马鞍上。张昭就拉下老脸劝谏,主公您应当统御英雄贤士与诸候争锋,怎么能够跟猛兽畜牲比勇武呢?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按说这话说得够重了,可是孙权虽然道歉了,但是仍然不改,现在不乘马了,干脆弄个射虎车,上面还不弄盖子,让人拉着他去射虎,有时候有猛兽从兽群中窜出来,能扑到车上,孙权就徒手攻击,乐此不疲。张昭虽然屡次谏争,孙权也就一笑了事,根本不往心上去。      这一段我今天看起来仍然是触目惊心,要说艺高人胆大,孙权算是到了家了,历史上有过很多打虎的记载,印度人越南人泰国人要骑象才敢接近老虎,而孙权就牛了,骑匹马就敢打虎,而且是手格猛兽,身手比武松估计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的人难道就是三国演义当中那个“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孙权?显然不是!   所以以我的观点来看,曹操的几个对头,袁绍、刘备、孙权个顶个的都是身怀绝技的江湖大哥,没有一个是善茬。   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坐在电脑前面打打字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如果真放到三国时代,遇到那些尸山血海,估计吓也吓死了,别提与逐鹿中原了。   曹操的对手如此生猛,那么曹操本人怎么样呢?!
  三国,屠杀,杀杀杀      屁民总是冲在前自相残杀
  第四章 曹操对头:个顶个江湖大哥      在曹操早年的履历里,我在第一章提过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曹操少年长期受宠而骄;第二点是曹操乃父曹嵩、养祖父曹腾的品行作为对他的影响;现在我们来看第三点:   即少年时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判断是:曹操少年时是个武艺高强,行为放荡的剑客。   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而且这个身份对分析曹操日后的行为大有好处。   我们先不谈曹操,先来看看另外三位曹操终生的大敌,当时割据一方的诸候,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第一位,抱歉,不是刘备,也不是孙权,而是袁绍。   袁绍此人,以后还会详谈,此时我只列举《三国志》两处记载。   第1处:(袁绍)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第2处: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㈠绍既出,遂亡奔冀州。      从第1处,我们看到袁绍喜欢结交游侠,基本上也是江湖中的一个大哥,这里看不出袁绍本人的武艺,只能做些推测,就是能让江湖中人敬服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从第2处,董卓与袁绍商议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袁绍耍了个诡计,让董卓与他的叔父袁隗商议,董卓比较放肆地说姓刘的断子绝孙也没什么,袁绍不说话,拔刀行礼,扬长而去。      受三国演义影响,一般人总觉得袁绍好大喜功,多谋寡断,是个一无是处的混蛋,曹操在煮酒论英雄里和刘备有一段著名对话:   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这一段在《三国志》里也能找到出处,即“(曹操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但是从我上文引用的第二段记载,袁绍在兵强将横的西凉名将、当朝太师董卓面前敢拔刀退走,董卓还不敢拿他怎么样,可见在袁绍年轻时,他也是个身怀绝技的亡命之徒,至少也可以用“一身是胆”来形容了;      说过袁绍,我们再来看看刘备,这个算是曹操一生中第二个大敌吧。   还是先看《三国志·先主传》里的记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又是一个“好交结豪侠”,而且还“年少争附之”,而且还“喜怒不形於色”,一句话,和三国演义里那个好哭鬼老好人的刘备不同,事实上刘备在早年时就是在江湖中享有盛名的大哥,是一般江湖中人遇到要翻身拜倒喊一声“哥哥”的;      说完刘备,再来看孙权。   且不说有号称江东猛的乃父孙坚,还有那个有“小霸王”之称的乃兄孙策,在《三国志·吴主传》有记载: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      这段话很多人看过,我只是提醒读者四个字“好侠养士”,这四个字便透露了孙权不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身为将门之子,孙权这孩子虽然没有乃兄孙策勇猛,但也绝对不是个好捏的软柿子,人家是从小就养了一批侠客,是当之不愧的江湖大哥!   如果诸位不相信,我再上个证据,这是《张昭传》里的: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闲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这段话是说孙权每次打猎都喜欢乘马射虎,而老虎也不是吃素的,经常能扑上来扑到孙权的马鞍上。张昭就拉下老脸劝谏,主公您应当统御英雄贤士与诸候争锋,怎么能够跟猛兽畜牲比勇武呢?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按说这话说得够重了,可是孙权虽然道歉了,但是仍然不改,现在不乘马了,干脆弄个射虎车,上面还不弄盖子,让人拉着他去射虎,有时候有猛兽从兽群中窜出来,能扑到车上,孙权就徒手攻击,乐此不疲。张昭虽然屡次谏争,孙权也就一笑了事,根本不往心上去。      这一段我今天看起来仍然是触目惊心,要说艺高人胆大,孙权算是到了家了,历史上有过很多打虎的记载,印度人越南人泰国人要骑象才敢接近老虎,而孙权就牛了,骑匹马就敢打虎,而且是手格猛兽,身手比武松估计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样的人难道就是三国演义当中那个“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孙权?显然不是!   所以以我的观点来看,曹操的几个对头,袁绍、刘备、孙权个顶个的都是身怀绝技的江湖大哥,没有一个是善茬。   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坐在电脑前面打打字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如果真放到三国时代,遇到那些尸山血海,估计吓也吓死了,别提与逐鹿中原了。   曹操的对手如此生猛,那么曹操本人怎么样呢?!
  发重了一章,非常不好意思。
如果有版主发现帮俺删了吧。
  第五章 豪侠曹操:十步杀人剑饮血   曹操的对头很猛,上面随便提到的三位都是江湖大哥,更别提三国第一勇将吕布了。   将是不用怕,我们的曹大哥也不是一般人,换句话说,那也是十步杀一人,过惯了刀头舔血的好汉啊!   《三国志》记载“
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任侠放 荡,一句话,也是江湖中人,而且因为身份特殊,也是大哥级别的。   我说这句话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曹操起兵之后,不提他姓,就是夏候曹里也有四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来投靠: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几位后来都做到方面军团司令了,能甘心认曹操作大哥,说明曹操的起点不比前面提到的三位低。   关于曹操的个人武艺,《世说新语》里有个记载:世语曰:玄谓
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孙盛异同杂语云:
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世说新语》不同于正史,真实性很难考证,但是这则故事既然被《三国志》引用,说明还是有一定的可靠性的,这则故事明确说“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而且到了大太监张让的房间里,能挥舞手戟越墙而出,张让的侍卫都干不倒他,说明曹操的个人武艺那是相当高明,飞檐走壁视为等闲,绝对的江湖高手。      对于我的观点,正史也颇有些证据,随便上两个吧。   第一则:魏(书)曰:
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
,取马及物,
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
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
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
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这是则著名的公案,到底是吕伯奢的儿子要抢劫曹操,还是什么吕伯奢之子是想杀猪,被曹操生疑先下手为强,我也懒得去评论了,因为从史料上看,这两点均有可能。   第一,曹操很有钱,他老爸在徐州就被传闻是谋财害命,到他身上也很正常,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老子曹嵩太能贪了;   第二,曹操这人的习惯就是先下手为强,说他杀人,那是满手鲜血,虱子多了不痒,算到他头上,只怪他名声太差。   但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两则故事都明确指明,曹操没要别人帮忙,是亲手杀了吕伯奢一家,世说新语说的更具体,是八个人,大家可以想想,就是杀八头猪八头羊一般人也做不到啊,兔子临死还蹬蹬腿,吕伯奢一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曹操竟然随便就将他们干死了,这身手,不得不服啊!      第二则:
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㈠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进屯河内。  ㈠魏书曰:兵谋叛,夜烧
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      这个故事已经是三英战吕布,曹操追击吃了大亏以后发生的事情了。   在这个正史明确记载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夜黑风高,天上一轮残月,士卒突然叛变,深夜里放火烧曹操营帐,曹操性命危在旦夕,可是正当这些士卒要攻入营帐把曹操小命了结之时,曹操持剑飞身而出,剑光闪处,叛乱士卒的十几个领头的还没反应过来,都被曹操利剑穿喉,倒地身死。   之后反叛的士卒群龙无首,叛变迅速被扑灭,而曹操救兵到来时,发现曹操手上的剑还在一滴一滴往下滴沥着鲜血……      这段纯属个人想像,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杀吕伯奢一家,还杀的是平头老百姓,对方水平太低显不出水平,那这次杀的可是叛乱的逃兵,那是持械的专业战士,而且既然敢叛乱,那也是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可是这样高水平的死士,居然曹操亲手能杀掉数十人,哪怕就打个折扣,杀个三四人,给诸位把剑,看哪个敢去?!      而且曹操和吕布、马超都交过手,这两位一个是中原第一高手,一个是西凉第一壮士,虽然曹操被打得很惨,但好歹人家也逃出生天,换了一般人估计是跑不掉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比起那个云里雾里的李白,曹操才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的真正主角,虽然与吕布、马超这种绝世高手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当一个江湖大哥,足够了。  
  第六章 曹操宿敌:风尘吸张数二袁      说完了曹操早年的基本状况,我想大家对于曹操的认识已经有一些改观了。   恃宠而骄、父亲是个政治老流.氓,曹操自己也是江湖大哥,但是江湖大哥不能当饭吃,而一些曹操的传记说曹操十八岁时入过太学,但是《三国志》里我没有看到明确的记载,我的个人见解是这事有可能是后世人附会杜撰的,当然,这仅是我个人推测,如果有人能拿出史料反驳,我也很欢迎。      关于曹操入太学,不知道后世的人是否是因为曹操二十岁时被举孝廉推测的,但是我只能说,被举孝廉,并不一定意味着曹操就入过太学,这两者似乎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这一点被明确记载,从这里可以明确地看出,二十岁左右的曹操就进入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在这里,他以“衙内”的身份结交了一批权贵,和袁绍、袁术等人一起,成为洛阳当时比较闻名的“未来政治之星”。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著名的评语:1,太尉桥玄一见曹操就大为惊奇,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汉末主持“月旦评”的名士许邵,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据说许邵的回答还是因为得罪不起曹操被逼出来的,但是不管管怎么说,曹操的大名在洛阳的官场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有个当三公太尉的老爸,曹操在洛阳官场自然是如鱼得水,在三国群雄中,刘备和孙权和曹操比起来,那都是后辈小生,因为早在黄巾军还未起事,曹操就已经是洛阳官场名人了。   但是也就是在洛阳,曹操遇到了此生最大的两个敌人,确切地说,是一个:二袁。   袁绍和袁术兄弟俩不太对付,但是在早年,不管二袁自己如何闹腾,但对于曹操来说,他们两个都是他比较近的伙伴,同时也是让他很头痛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三个人的一生,直到二袁被曹操除掉。   关于曹操和袁绍,《世说新语》有一则故事:魏武少时,尝为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      这个故事也很著名,除了说明这两个三国大豪好.色鲁莽之外,还说明曹操很机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和袁绍很小时就是好朋友。   事实上在洛阳的时间里,曹操和袁绍、袁术一直都过从甚密。这里还有一件事,就是中平五年(188),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这个时候曹操已经三十四岁了,与他同时被封为西园八校尉的,除了曹操,比较著名的还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小黄门蹇硕,他被封为上军校尉,这人算是曹操的仇人,同时他还是西园八校尉的第一把手,下文还有介绍;第二个就是曹操的老朋友袁绍,他当时已经是虎贲中郎将,是八校尉的第二把手中军校尉;同时还有第三个人淳于琼,当是被封为右校尉,这个人是袁绍的小 弟,在官渡之战中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从后来的结果之中,我们知道,曹操和袁绍、袁术后来是反目成仇,自相残杀,他们是何时结仇的,又是什么样的仇恨让三人互相攻伐,有人说是为了争夺天下。   但是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理由,但是在这个大理由下,肯定还有一些其他的理由,让他们最终走向了天平的两端。   这个理由我姑且认为是出身。   曹操的发家,比起刘备、孙权来说是好多了,但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这话一点不差,因为和他的两个老伙伴袁绍袁术比起来,曹操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      同样是公卿子弟,曹操的官场之路一波三折,从二十岁当上洛阳北都尉,到三十岁时黄巾起义爆发,被拜为骑都尉,上了战场,因为“斩首数万级”有功,又被封为济南相;这次是成了地方官;而曹操地地方官当得也不太顺利,因为整治贪官污吏而得罪人太多,后来干脆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至此,曹操的官场生涯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成为平头老百姓了。曹操隐居的时间大概为一两年,然后直到上面所说的三十四岁时被拜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才算是又回到了洛阳官场。      曹操的官场生涯一波三折,又是上战场,又是出为地方官,反观二袁兄弟,那真是能把人气死。      袁绍,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㈡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这司隶校尉的官很大,有多大呢?一句话,非常大!大致相当于国家正部长级。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省去丞相司直,使司隶校尉获得更大的权势,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      简单说一句,曹操.公元196年在迎汉献帝,被封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挟天子以令诸候之后,还兼了也领司隶校尉以自重。   对于曹操为什么当上了大将军还要兼个司隶校尉,我一直认为他这是用来恶心袁绍的,因为袁绍当年就是这个位置上成为他的顶头上司。现在他也领这个官职,除了恶心袁绍,我觉得并无太大必要。      这袁绍吓人,他弟弟袁术更吓人,《三国志》记载,(袁术)以侠气闻。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   看到没,这兄弟两个,轻轻松松,一个做到司隶校尉,一个做到折冲校尉,而且董卓进洛阳以后,为了拉拢洛阳的武将,“表
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董卓为了拉拢曹操,许愿让他当骁骑校尉的官。这骁骑校尉的官位应该是要比他本来的典军校尉要大一些,已经有了封号。   但是对于袁术,那就大不相同,史载“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   看到没,同样是拉拢许愿,董卓也是看人下菜的,给曹操的官是从校尉到校尉,原地升级,而针对袁术,那是从校尉到将军,而且是后将军。   后将军是多大的官,一句话,这官比司隶校尉牛多了,那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之一,关羽在蜀国也不过就被封了前将军,是属于帝国最高一级的武官了。      由此可见,曹操的升官速度和过程和二袁比起来,那是一个地一个天,这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来说,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那么为什么从小都是洛阳的“少年希望之星”,而为官经历却大不相同呢?!
  第七章 父子隔阂:为漂白杖杀宦亲      其实上文我已经提过,曹操和袁绍袁术同为洛阳官场中的希望少年,升官一个似龟爬,两个似火箭,而且二袁也不用上战场去当地方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身。   曹操的出身,一句话,就是他是阉宦之后;而袁绍,袁术,简单说,就是四世三公。   虽然很多人看过,但是在这里我也提一下,让没看过的再看一遍: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袁家自其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儿子袁京为司空,袁京的儿子袁汤为司空、司徒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再换句话说,曹操开始和袁绍交朋友,在我看来是公卿子弟的正常交往,双方都是江湖大哥,谈不上谁巴结谁,可是在某些人眼里,却变成曹操为抬高自己的身份而去巴结袁绍等权贵子弟,这在我眼里是扯淡,因为曹操自己的出身也不低,也是三公之后。   如果曹操是这样的趋炎附势之辈,他也不可能有以后的成就了。而从世说新语里的故事反应,在曹操和袁绍的交往之中,曹操还显现出是领袖。退一步也是平等的关系。      虽然曹操自己觉得他和袁绍、袁术是平等的,甚至他的才智心计还要胜过二袁,但是别人未必这么看,因为他的祖父曹腾是太监,他的爸爸曹嵩是太监养子,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上两代的名声已经在那里了,所以曹操的出身,对他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曹操是个聪明人,如果他一辈子都背着这个包袱,那么他这辈子就完了,所以他虽然是宦官后代,但是他在最开始为官时就力图摆脱这个身份,而且他做的极为成功,不仅欺骗了当时的一大部分人们,就是连近两千后的我们,也被欺骗了不少。   那么曹操是如何让人们淡忘他是臭名昭著的宦官一派的呢?!      我们来看这则很多人写过的著名故事:   曹瞒传曰:
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这则故事很多人理解为曹操是整顿吏治,不避法纪,打击豪强。   这样的判断不错,但也不全对。   因为在这个事情上,曹操玩了一个很大的障眼法,所以才把当今的许多人都欺骗了。   曹操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虽然用五色棒打杀豪强,但也不是谁都敢打的,而且他打杀的最高权贵是蹇硕的叔父,这位蹇硕我们前文提过,在曹操干这事十四年之后,还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首,再次成了首都禁军的首领,而且是曹操和袁绍的顶头上司,深受灵帝宠幸,而且贵为“十常侍”之一,可以说是宦官势力的代表人物。      曹操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敢拿蹇硕的叔父开刀,很多人又说曹操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这事干得太莽撞了。   但是他们没弄清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曹操的狡诈多计,他会花这么大力气干一件对他没有好事的蠢事吗?   只要我们想想曹操自己的出身,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即曹操这次表面上打杀的大太监蹇硕的叔父,实际上打杀的却是自己的宦官后人的身份。      事实上曹操干的非常成功,虽然他这次行为得罪了包括蹇硕在内的宦官集团,但是他成功地为自己漂白了,以至于在何进要谋诛宦官势力的时候,还动用了曹操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典军校尉所掌的兵权。   而且在何进被宦官杀后,袁绍袁术尽诛宦官的时候,也没有人对曹操这个宦官之后的实权掌军人物有什么戒心。      曹操在与宦官集团阵营决裂的效果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代价之一是他从此只能依靠早先排挤他的士官集团了,但从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时是找袁绍袁术商议而不是找他曹操来看,士官集团对曹操也没有什么好感。   代价之二是原先无保留支持他的宦官阵营现在也视他为叛徒,不再倾力支持他了,这也是他的为官生涯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两个推断我也有一个侧面证据,即上文提到过的:   《后汉书·曹腾传》: 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我们可以想想看,曹操是曹嵩中年得子,又是长子,又长期都是独生子,而且是曹嵩儿子之中最先做官的,而且甭管官大官小,在洛阳官场还颇有名声,曹嵩开始也是非常宠着惯着曹操的,否则曹操也不可能在二十岁就在洛阳为官,还敢杖杀蹇硕的叔父。   但是曹操在与宦官阵营决裂后,连带着他的爸爸曹嵩在官场之中也难做人了,所以我基本可以推断,在曹操杖杀蹇硕叔父之后,他与乃父曹嵩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最后走向了决裂,乃至于在他起兵的时候,连他爸爸曹嵩都不支持,而是带着其他儿子避乱琅邪,也才导致最后被徐州刺史陶谦所杀的悲剧。      而且曹操在乃父曹嵩被杀后,起雷霆大怒,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不理智也最为人诟病的行为:屠城。   这样失去理智地为曹嵩报仇,我想一部分原因是曹操想报杀父之仇,另一部分原因是不是他在弥补曹嵩呢,如果当年不是他与宦官阵营决裂,那么曹嵩在他起兵时肯定是会和他在一起的,也就不至于惨死人手了。  
  第八章:仇恨种子:二袁屠刀血未干      如果有人对于曹操和他身后的宦官集团阵营决裂还有怀疑的话,那么下面这个证据就更为清晰了。   即《三国志》中记载“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
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   看到没,窦武、陈蕃的事情也是东汉末年士官阵营与宦官阵营的大事件,这事都过去很久了,现操当议郎时还把这事掀开来说,而且指明被宦官集团杀害的窦武、陈蕃“正直、善人”,而他身后的宦官集团是“奸邪”,此话一出,他已经把自己的老爸曹嵩往绝路上逼了,但是年轻时候的曹操为了摆脱万人唾骂的宦官阵营那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也只能如此。      关于曹操宦官之后的出身,对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的观点是无穷大,有两个问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二个是下面会重点提到,这里先说第一个问题:即曹操和袁绍、袁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对立面?   不要以为那些真正的大人物就是天生的仇敌,一见面就会朝死里掐,就像老虎、狮子和熊、豹即使在野生环境里见面也大多会各避一步,尽量避免流血争斗一样,其实在三国大豪之中,互相结盟也是极为常见,比如反董的关东诸候解散后,曹操和袁绍还暂时地结盟过。   但是有些仇恨可以化解,但是有些怨恨则根本无法解开,比如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俩,就一直明争暗斗,当然这两个的死结很明显:因为袁绍虽然年长于袁术,但是他是庶子,而且已经被父亲袁逢过继给袁成了,而袁术则是嫡子。   而曹操和二袁的矛盾,虽然史书没有明显的记载,但我认为正因为更隐晦,所以也才最难化解,这也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发生。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和袁绍的一次致命性的矛盾分歧吧。   《三国志·袁绍传》载“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㈠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常侍、黄门闻之,皆诣进谢,唯所错置。时绍劝进便可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而进不许。”   在这次著名的导致董卓入京的事变之中,很难说到底召董卓进京到底是何进一个人的主意,还是袁绍也参与在其中,但从当时袁绍和袁术兄弟是何进心腹大将的地位来看,袁绍也清白不了。   从事后的结果来看,召董卓进京一件拙劣透顶的主意,曹操对于此事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魏书曰:
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在这件事情上,表面上可以看出曹操对何进和袁绍团伙的对召董卓进京这件事情上的不屑,分歧已经十分明显。   但是曹操这段话最重要的信息却是另外一件事:即曹操认为,宦官自古就有,现在也不应该全部清除,现在宦官专权,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给了他们权柄,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只要把宦官的带头人杀掉就行了,一个狱卒就够了,何用召外朝大将呢?   显然曹操认为尽诛宦官是不对的,曹操持有这个观点,已经可以看出了他对宦官集团的真正态度。   即他虽然竭力要和宦官集团阵营划清界限,但是他的养祖父就是大宦官,所以他知道,宦官虽然有很多罪恶,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好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宦官集团,就没有他曹操今天。   所以他认为对待宦官集团要区别对待,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首领,杀掉也就算了,扩大打击范围搞株连是不对的。   因为当朝的大宦官中间想必有很多是他状祖父曹腾的朋友,而且和他爸爸曹嵩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宦官被全部杀掉,对他曹操也没有什么好处。   而且讲得再明白一些,宦官集团就是曹操的母校,我曹操自己可以骂,可以打,但是听到别人骂自己的老爹老妈或者母校,心里毕竟不是滋味。      在这件问题上,曹操的想法显然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我们来看一下二袁兄弟对宦官集团的处理就一清二楚了:   《三国志·袁绍传》载: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急追珪等,珪等悉赴河死。      一句话,袁绍袁术兄弟两个对宦官的处置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斩尽杀绝,只要没有胡须一概处死,无分好坏。   在袁氏兄弟滴着鲜血的刀下,虽然杀出了士官集团的绝对胜利,报了当日党锢事件中被宦官屠杀的太学生和朝臣集团的血仇,但是也导致众多太监家属亲友的流不尽的泪水。   我想,这其中也包括曹操的,因为在二袁的屠刀之下,与他养祖父和父亲有关系的宦官被斩杀殆尽,让他难免有兔死狐悲之心,但是这样的事他还没地儿说,因为打死曹操,他也不敢在这当口再为宦官伸冤。   他当日是也反对宦官集团,但是他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在他心底,他对宦官阵营对自己的帮助肯定还是铭记于心的,而现在看着他昔日的靠山尽丧屠刀之下,而他自己什么也不能做,我想曹操在这一刻是无助而愤恨的。      如果说曹操在什么时候和二袁真正结了怨,我相信就是在这次的屠杀之中,曹操从二袁滴血的刀锋下明白了,他虽然一直与二袁保持着还不错的关系,但是因为出身不同,他与二袁是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既然不能成为朋友,那就只好做仇敌了,终有一天,曹操会向二袁亮出屠刀,为惨死在二袁刀下的好太监报这一箭之仇。
  第九章:首战告捷:命运却总开玩笑      分析完曹操的出身和早年有些憋屈的为官经历,那么我们要问,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宦官子弟出身的曹操,最终成为中原诸候的终结者,一代魏帝国的开辟者呢?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如果不是这两件大事,东汉王朝虽然已经是一个无阐少铃铛的破车子,估计还能往下撑个几十年,只要东汉王朝继续维持下去,像曹操这样的宦官子弟即使背叛了自己的出身阶层,也是很难有好前途的。   但是乱世出英雄,这两件大事摧毁了东汉王朝,却帮了曹操的大忙。   第一件大事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是和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和元末的红巾军起义仍然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在那两次起义之中,不管是刘邦、项羽,还是朱元璋、陈友谅,那都是从起义军内部成长起来的,是在政府军的对立阵营里走出来,最后建立了汉、明帝国。   黄巾起义比较可怜,对那些早就梦想着割据天下的军阀而言,基本上是这次起义为他们铺平了称王称帝的道路,在后来的各地诸候之中,只有汉中的张鲁算是与农民起义有些联系,是农民阶层拥立起来的,但是张鲁的“五斗米教”和黄巾起义的“太平道”虽然同属道门,但区别很大,而且汉中和中原的黄巾起义也没有组织上的联系。   对中原的军阀们来说,黄巾起义的战斗力并不太强,也没有长期占据到比较重要的州县形成农民割据势力,反观东汉王朝在镇压的过程之中,包括卢植,出现的著名统帅有三个:即皇甫嵩、朱儁和卢植。   即使是卢植,在《后汉书·卢植传》里也有记载如下:   帝遣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势,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       这段记载可以说明大太监左丰的可恶,说明卢植很冤枉,但是也从侧面可以看出,在这次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中,领军大将如方面军统帅卢植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而且兵权还在握时就能被关进牢车,押送赴京。   一句话,虽然这事要怪皇帝的昏庸,但是帝国的上层显然也没有太把黄巾起义太当回事,所以顺带着也就没有太尊重卢植这位方面军元帅。   另外两位皇甫嵩和朱儁,在平定黄巾起义后,皇甫嵩被封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后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   按说车骑将军的官位也够高了,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将军,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   但是同样,平定黄巾的第一统帅皇甫嵩,也发生了与卢植类似的事情,《后汉书·皇甫嵩传》有记载: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其秋征还,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看来这个皇甫嵩连左车骑将军印也没能保住,可见朝廷是真没把黄巾起义太当回事。而在之后的朝廷变故之中,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位大佬也没有什么实权,在何进谋诛宦官的时候,依赖的还是二袁兄弟。      如果各位觉得我的推断有些武断,那么大家可以对比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唐朝时受到的待遇,那时候有人敢轻易动这两位吗?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就会发现,黄巾起义这件大事,对当时的豪强们来说,实在是有点鸡肋。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中被拜为骑都尉,受皇甫嵩节制,《后汉书·皇甫嵩传》有记载:   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朱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看来曹操人生的第一次出征,上阵杀敌运气还不错,首战告捷,大大增强了他对领兵作战的信心,但这次大胜的功劳,似乎应该更多的归于皇甫嵩的英明领导。      曹操本人在战后因军功被封为济南相,成为山东地方长官。   纵观黄巾起义对曹操的影响,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时代变迁的风云大事,但是这件大事对曹操来说,影响很大,因为这是曹操第一次真正的带兵打仗,从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开始,开启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而且这次出征也给他的身份带来了转变:从现在开始,曹操已经有军方背景了。   这个背景非常重要,也是因为这个军方背景,才让他在四年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再次执掌兵权。   由于有了军方背景,又一直执掌兵权,这也为他将来招募私军反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在当时虽然汉室崩颓,但也是不谁都能拉竿子起义的,你身份地位不够,谁去响应你呢。   我想刘备对此就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吃透了资历不够的苦头。      但是这第一件大事,毕竟没有让曹操真正地实现辉煌腾达,我们在上文说过,虽然曹操拥有军功,又有地方官从政经历,但在洛阳官场,他的官职和地位还是远远落在二袁之后。   这想想也很好了解,平定黄巾军的主帅皇甫嵩和卢植都没能进入权力中心,还别说你当时一个骑都尉曹操了。     而第二件大事,则让曹操的命运发生了真正的转折。
  第十章:何进之死:竟隐藏天大阴谋      这第二件大事,其实是由一连串的大事组成的,即灵帝死后,何进掌权、谋诛宦官,最后导致董卓进京,然后引发十八路诸侯反董(据考证实际上只有十三路)。   鉴于这段宫廷喋血政变很多人都写过,本文志在写别人没写过的,所以我就拣紧要的说。      董卓进京是这件大事件重点中的重点,核心中的核心,不然的话,不管宫廷怎么斗争,何进再死十回,也不会激起中原诸候起兵反董,就没有后来的军阀割据并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了。   所以对比黄巾起义和董卓进京这两件大事,我才认为第二件大事更为重要,也更为致命。因为从历史结果来看,黄巾起义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形成军阀割据,汉廷当时的威望还在,甚至还能轻易将镇压黄巾军的官兵大将轻易逮捕下狱。   而董卓进京,则直接让汉朝天下刀兵四起,首先董卓控制不了关东诸候,而到董卓败亡,关东联军解散,原本由董卓控制的关中阵营和中原联军两大阵营再次分解,才真正形成了天下大乱的格局。   分析这次董卓能进京的根本原因,在于何进,或者说何进和袁绍、袁术结成的政治小团体。   何进此人,历史上素有无谋之称,《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毫不客气地赋诗讽刺: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罗老夫子这话说得很难听,说何进不听忠臣之谋,活该挨这一刀,不死就奇怪了。      而曹操在《薤露行》也赋诗评论何进:“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说何进是猴子穿人衣冠,智慧不足还想占据高位。曹操这样说也很正常,因为他本身就看不惯何进和二袁兄弟结成的小团体,而且他和何进算是对立派,更兼他自己文韬武略,自然看不上何进这样因外戚而发迹的暴发户。      但是《后汉书·何进列传》的评论却颇有意味:“窦武、何进借元舅之资,据辅政之权,内倚太后临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卒而事败阉竖,身死功颓,为世所悲,岂智不足而权有余乎?”      从《后汉书》的语气来说,虽然也承认何进智谋不足,但说何进和窦武“身死功颓,为世所悲,”而且点出何进“外迎群英乘风之势”,就是说何进还是懂得收揽天下英雄的,至少当时袁绍、袁术和曹操(至少在表面上)都在何进麾下,而且说何进被杀是让世人感到悲痛的事情。   综上所述,何进此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客观地说,何进此人的事迹还是非常有可取之处的,而且,此人的死亡,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      我这样说是有证据的。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起,以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张角别党马元义谋起洛阳,进发其奸,以功封慎侯。      可以这么说,黄巾起义之所以这么快就被镇压下去,是因为叛徒的告密,《后汉书 皇甫嵩传》载“未及作乱,而张角弟胤子济南唐周上胤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      这两件事情一联系,那事情就非常明了:即张角派弟子唐周到前往洛阳报告朝中的内应——宦官封谞,不料唐周竟径赴省中告发张角造反之事,内应黄巾党马元义等人因此被杀。张角不得已,只好提前举事。      而当时在洛阳接受马周告密并负责处理这件事,并诛杀了黄巾军于洛阳的大帅马元义,而且最终挫败了黄巾军在洛阳起事的阴谋的最高长官,正是何进。   这是以何进以皇舅身份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而且出手不凡,上来就扑灭了黄巾军在洛阳烧的第一把火,而且直接导致张角提前起义提前败亡,如此看来,何进对挽救汉朝天下所作的贡献相当可观,也算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不世英雄了。      何进本人很了得,他的弟弟何苗,在《三国演义》也是丑角形像,但是在历史上也有不凡的一笔: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四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进弟河南尹苗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以此来看,何进、何苗兄弟两个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统军大将!   至于后面的何进和蹇硕不和,并最终杀掉了蹇硕,拥立少帝刘辩,并且成功接管了蹇硕控制的西园八校尉的军事力量,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   但是从何进和蹇硕的争斗可以看出,何进能挫败蹇硕的宦官势力,并把权倾一时的大太监蹇硕杀掉,而且接管了西园八校尉,可见何进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甚至可以说是权谋老手。      但也就是在何进继续与宦官的斗争之中,何进遇到了一个比他更厉害的对手,并最终掉进这个对手为他量身定制的陷阱中,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这个对手,不是来自他视为大患的宦官阵营,而是来自他的身边,他视为左膀右臂的小 弟——袁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身边的朋友,这是千古至理,何进也就死在了这背后一枪之上。   这就回到了我们早先提到的问题:召董卓进京这个馊主意到底是谁的主意?何进本人还是袁绍?!  
  第11章:瞒天过海:袁绍的一石二鸟   在前文我推测过,这个馊主意不一定是出自何进之手,后来我在《后汉书·何进列传》中找到了如下证据,事实上,这个馊到泛沫的主意,就是出自袁绍之手: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召董卓进京这个主意就是袁绍出的。   这个主意之馊不可闻,上文已经提到过曹操对此是不屑一顾,说斩杀宦官的首领一个狱吏就够了,为什么要纷纷召外将呢。   事实上当时聪明人不只是曹操一人。   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也指出了这个主意的混蛋,这个人是后来骂曹操骂的狗血喷头的陈琳。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进不听。”   陈琳说的是相当难听,说这个主意是“掩目捕雀”,这个成语今天有另外一个:“掩耳盗铃”。而且说何进要杀宦官,根本就是火炉烧毛发,不费吹灰之力,现在这样做,根本就是自己拿着刀锋,而把刀柄递给外人,是让别人来杀自己,这是愚蠢透顶的。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这是一个很多聪明人都看出来的馊主意,但是袁绍这样能成为关东十八路诸候联军盟主的人物,怎么会想出这样的馊主意呢?!   难道袁绍真是一个蠢到家的公子哥,就算上文说他武艺高强,是江湖大哥,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错了。   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历史上的袁绍,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想出这个主意,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要杀宦官,而是,说白了,是对付何进的。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先来看这个主意一直被世人忽略的内容:那就是在这次征召外廷大将入朝的计划之中,董卓只是被召的四镇大将之一,另外三个大将也都赫赫有名:太山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和武猛都尉丁原。      除了董卓,另外这三个那也都是鼎鼎大名,当时的大腕。   当然,最出名的是丁原。   这个丁原据说是吕布的义父,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应该只是吕布最早的主公。   《英雄记》曰:原字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裁知书,少有吏用。   一句话,这位丁原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好汉,每次追击贼寇,那都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但是却是个粗人。   丁原的事情以后再说,再说另外两个,才是我们这一段的重点。   第一个太山王匡:后来关东反董的十八路诸候之一,到反董时已经做到河内太守,而且这个人有个部将,名字在网络上那是大名鼎鼎:方悦,很多玄幻小说里的猛将。   第二个东郡太守桥瑁:后来关东反董的十八路诸候之一,关于这个桥瑁,值得注意的事情有一点:即历史上号召诸侯共讨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桥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英雄记》说得明明白白:“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问题就出在这里,后面这王匡、桥瑁都是后来反董的十八(三)路诸候之一,而且再联想到后来反董联盟的盟主便是袁绍,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即:袁绍表面上劝何进召外臣来诛杀宦官,实际上却是在召集自己的党羽王匡、桥瑁、丁原等人进围京师,在诛杀宦官的同时,夺何进之权。   我这样说的间接证据有二。   第一,如果有人怀疑在这个时候王匡和桥瑁不是袁绍党羽的话,我们来看桥瑁号召天下诸候起兵反董的名义是什么?   是三公。   而现在三公之中,大将军何进已死,那最重要的便是一个人:太傅袁隗,而袁隗正是袁绍的叔父,   现在这个证据链已经非常清晰了。即在后来董卓入京得势之后,桥瑁在袁绍的指使下,假借袁隗的名义号召天下诸候起兵勤王,这才最终掀起了东汉末年声势浩大的十三路诸候起兵。      第二,袁绍或者说袁绍集团此时是惟一有资格与何进争权的势力。我这样说是缘于袁隗此时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辅政大臣。《后汉书·何进列传》载“皇子辩乃即位,何太后临朝,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在古代王朝,历来有几种势力互相斗争,时而联合,时而相争,形成永恒主题。   如果说蹇硕领导的“十常侍”是宦官集团阵营,而何进代表外戚集团阵营,那么以袁隗、袁绍、袁术叔侄为首领的阵营才真正代表了士族朝臣官僚集团阵营。   本来是宦官集团独大,所以现在袁家领导的士族文人官僚必须与外戚集团何进合作。   但是袁绍非常清楚,以他的实力,要扫除宦官,那是非常容易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他要对付已成气候的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且现在何进是大将军,又接管了蹇硕领导的西园八校尉,何进的弟弟何苗也是车骑将军,虽然他叔父名义上也是两大辅政大臣之一,但势力却比何家差远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袁绍的角度来看,洛阳的京城禁军尽在何家兄弟之手,他要想帮助他叔父和他自己夺权,就唯有扩大兵权,而扩大兵权的唯一办法就只有召集京师以外忠于袁氏的亲信兵团了。   正由于上面的原因,袁绍才向何进上了这么一个馊主意,也可以说是好主意。   而何进又是怎么走进袁绍这个不仅欺骗了他,还欺骗了两千年后的我们的这个复杂的圈套的呢?!
  @哟西二奶  09:44:04    三国,屠杀,杀杀杀            屁民总是冲在前自相残杀  -----------------------------  谢谢关注,本文正是要找出三国背后的历史真相所在,呈现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三国。
  先发到这里,希望喜欢的朋友顶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贴子啊。  小生不才,志在匡正世人对三国人物的片面看法。    希望大家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
  自顶一下。
  不错,继续。
  @tsl-10 13:00:21    不错,继续。   -----------------------------  谢谢支持,请继续关注,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第12章:敌友不分:何进的灭亡之路      如果让我替何进说句话的话,那真叫“不是我何进无能,而是袁绍太狡猾啊!”   按我的推测,何进之所以会上袁绍的当,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一直以来的路走得太顺了,所以正值春风得意的他没把袁绍兄弟甚至另一个辅政大臣袁隗放在眼里。他本身是何皇后的哥哥,在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那一年,以皇亲国舅的身份被封为大将军,成为汉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说起这大将军的官位,要提到汉朝的官制。基本上在古代,都有以文制武一说,即朝廷之上最大的官是丞相,后来又称宰相,由此也引发了皇权和相权之争,后来丞相之位被朱元璋废掉,便再也没有丞相了。   以文制武在明朝非常有名,所以明末抗金名将在斩杀毛文龙时所列的十二大罪第一条便是“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   可见在很多朝代,身为武官总觉得自己比文官矮一截,抬不起头来,而且很多人批评岳飞,也就直接来一句“岳飞就是个粗人”,说岳飞是军中升起来的官,不是科举上来的,事实上岳飞的文采相当不错,那首《满江红》在宋词之中也算名词了。   不过汉朝官制有些奇怪,是少数暂且说是“以武制文”的朝代。   这大将军一职,最开始是授给韩信的,即所谓的“登坛拜将”,韩信死后即不设。武帝时,才因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又改太尉为大司马,并成为虚衔,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如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汉武帝死时,遗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开外戚以大将军身份干预朝政先例。   东汉时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於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这大将军的官位还在三公之上,可见何进此时的权势是如何如日中天了。      而且何进不仅摧毁了黄巾起义在洛阳的阴谋,还迫使黄巾起义提前爆发,为朝廷的镇压提供良机,另外,在灵帝死后,在立储的斗争中又完败蹇硕拥立的刘协,成功将少帝刘辩扶上帝位。可以说朝野内外,已经再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了。即使是在对宦官的斗争中,他也已经完全占据主动,可谓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不仅如此,他的弟弟何苗也是车骑将军,手握兵马大权,更让他没有顾虑。      人在得意时是非常容易头脑发热的,所以我认为何进的失败原因是因成功而导致的骄傲。      何进上当的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他没有将敌人与朋友分清楚,这才是他迅速失败,身死人手的根本原因。   何进一直视宦官为自己的头号大敌。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宦官的确是。   在灵帝统治时期,虽然何进贵为大将军,但是灵帝时设立的“西园八校尉”,首领却是大宦官,十常侍之一的蹇硕,所以有的说法是西园八校尉的设立,就是为了分何进的兵权。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到这里,可以明白地看出,灵帝对蹇硕是何等信任,不仅让他当西元八校尉的元帅,可以指挥司隶校尉以下所有兵马,就连大将军也要听从蹇硕的调遣。   而这时的大将军是谁呢?就是何进。   让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听一个大太监的调遣,何进不可能高兴,而且涉及到兵权的问题,何进不可能卧塌之侧还容他人酣睡,正因为如此,何进一直视蹇硕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何进想除蹇硕,蹇硕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有皇帝撑腰,他便在灵帝耳边出了个主意:即让灵帝派遣何进率军出京讨伐叛乱的边章、韩遂。   这个主意很简单,是想把何进排挤出洛阳的政治中心,然后再想办法把他除掉。这里面提到的边章、韩遂大家也都不陌生,是西凉军阀,和另一位英雄马超有很大联系,以后再说。   宦官的可怕就在于距离皇帝太近,什么馊主意皇帝爱听,所以灵帝一接到蹇硕的建议就同意了,“赐(何进)兵车百乘,虎贲斧钺。”让他去讨伐边章、韩遂。   但是何进也不是白痴,他耍了个花招,“乃上遣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兵,须绍还,即戎事,以稽行期。”大意就是派遣袁绍去攻击徐、兖二州兵,要等袁绍回来,才能准备征伐,用这样的借口来拖延时间。   后来这件事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但是这一段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何进对袁绍的高度信任,连推托圣旨都把袁绍推出去当挡箭牌,可见何进与袁绍已经好到就差只穿一条裤子了。     
事实上灵帝也不是傻瓜,对于久握权柄的何进,灵帝也是有所忌讳的,而且在立皇太子的事情上,灵帝与何进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初,何皇后生皇子辩,王贵人生皇子协。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皇后有宠,且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      这句话有点耸人听闻。即灵帝认为刘辩轻佻没有威信,不能当皇帝,但苦于皇后的面子,而且刘辩的舅舅何进权利太重,竟然不敢立他喜欢的皇子刘协,所以立太子这件事也迟迟决定不了。      从这段记载来看,何进真的是有点权高震主了。联系灵帝与何进的矛盾,在上面提到的灵帝在设立西园八校尉时让何进受蹇硕节制就情有可原了。      而灵帝在死之前,一个举措将何进与蹇硕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第13章 黄雀在后:何进被袁绍包围   这个矛盾,说起来那也是千古矛盾,即立储之争。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六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   上文我们提到,汉灵帝因为喜欢王贵人所生的刘协,可是碍于刘辩舅舅何进的权势一直没有立太子。现在他在病危快挂的时候把刘协托付给蹇硕,那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希望蹇硕能辅佐刘协即皇帝位。   历来皇帝驾崩,只听说召顾命大臣的,没有听说把皇帝托付给太监的,至于灵帝到底是真的信任宦官还是被蹇硕胁迫作出这样的安排,那也只有天知地知他二人知道了。   但是从这个安排可以看出,在东汉时期,宦官专权达到了何种惊人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可以参与废立皇帝了。      其实说起太监,在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明朝的魏忠贤,他比较另类,自封了九千岁,而且和东厂、东林党搅在一起,又因为年代比较近,所以名气最大。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三个朝代的宦官专权比较有名,即东汉、唐代和明代。   在考察这三个年代的宦官作为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三个朝代之中,宦官专权最厉害的不是明朝,也不是东汉,而是唐朝。   在东汉时,大宦官如曹操养祖父曹腾和这个蹇硕都插手了拥立皇帝之事,但还没有达到杀掉或者废掉皇帝;而在明朝的时代,不管是王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还没有达到参与皇帝废立的地步,而唐朝说来就有些恐怖了。   我们先来看一份清单:   唐宪宗
被宦官陈弘志所弑。   唐穆宗
为宦官王守澄所立,服长生药死。   唐敬宗
被宦官刘克明所弑。   唐文宗
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后文宗欲假手朝臣杀宦,事败,仇士良等宦官大杀朝臣,史称「甘露之变」。   唐武宗
为宦官仇士良所立。   唐宣宗
为宦官马元贽所立。   唐懿宗
为宦官王宗实所立,死后宦官另立十二岁的僖宗为帝。   唐僖宗
政事全由宦官田令孜控制,僖宗呼之为「阿父」。   唐昭宗
为宦官杨复恭所立,后被宦官刘季述幽禁。      在唐朝,六个皇帝是宦官所立,两个皇帝被宦官所杀,可见宦官最得势的朝代其实是唐朝。   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再回到蹇硕和何进的问题。   汉灵帝既然遗命让蹇硕拥立刘协,但是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铲除另一个皇子刘辩和刘辩的舅舅何进,而这个时候,何进当大将军都已经六年了,可谓位高权重,连汉灵帝都畏之三分,那么蹇硕能达到他的目的吗?   我们一都说,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帝的,现在他的主子汉灵帝都已经死了,蹇硕的权力其实已经大大削弱。他知道,想挖倒当朝大将军何进,明着来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策划了一次暗杀。   这次暗杀无外乎就是在皇宫内埋伏,等何进进宫的时候,趁其无意,一刀杀了一了百了。   有心算无心,一般都能成功。其实这次暗杀也是何近距离死亡很近的一次。   但是何进躲过去了,是因为一个人的帮忙,这个人说起来还是蹇硕的手下司马,名字叫潘隐,这个人和何进是故交,在何进入宫的时候迎上去给他使眼色,于是何进惊悟,抄近路回了自己的军营,然后称病不入宫。   就这样,何进侥幸躲过了一次暗杀,然后拥立刘辩即位,就是后来的少帝。然后何进和袁隗共同辅政,何进赢得了重大胜利,但是这次赢的有点侥幸。从这一次事件来看,何进的确对宦官的防备之心不足,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他比较轻信于人,这大概就是后汉书所说的谋略不足吧,但是自古以来死于暗杀的人很多,包括张作霖、林肯等等,这也不能说明何进就是一无是处。   蹇硕既然已经出招了,此时得了先手的何进自然也不会放过他,何进此时做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去挖了蹇硕的墙角,即策反了蹇硕手下的两个人。   不用说,这两个人就是袁绍和袁术,都因为手下有一大帮的江湖好汉而被何进重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袁绍是西园八校尉的第二把手,而西园八校尉便是蹇硕的军队。   可以这样说,把袁绍挖来,何进就在蹇硕的军队中插进了一枚钉子,在这个时候看,也算是颇为聪明的举措。   除了二袁,何进这个时候还招揽了几个鼎鼎大名的谋士,即逢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这三个谋士,我一提起来就叹了口气,为什么呢?   因为在何进在蹇硕的阵营里插了一颗钉子的时候,袁绍已经不知道在何进的阵营里插了几根钉子了。   简单说一下这三个人吧,第一个人逢纪是官渡之中的名人,以后再细说,只说他的一个事例,在董卓当势,袁绍逃归冀州时,逢纪跟着袁绍跑了,可以说是袁绍的铁杆小 弟。   第二个人何颙,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这个人是当年的名人,那么有多有名呢?   作个比方,相当于现在我们提鲁迅和李敖吧,那是只要一提,无论是谁都知道的,因为这位老兄曾经是陈蕃和李膺的好朋友,而后面陈蕃和李膺是东汉著名的“党锢之祸”的主角。   简单说,就是何颙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会有人争抢。   而这个人也是袁绍的绝对的小 弟。因为当年还有一个人也想抢到这个名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袁绍的好弟弟袁术。      这里有两则佐证:   其一,《汉纪》曰:颙既奇
而知荀彧,袁绍慕之,与为奔走之友。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党难,颙常岁再三私入洛阳,从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而袁术亦豪侠,与绍争名。颙未常造术,术深恨之。    这里就是说袁术也是江湖大哥,和他哥袁绍争名夺利,而何颙投奔袁绍而没有投奔袁术,让袁术非常忌恨。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像何颙这样的大佬级名士,只要加到哪一方,就对哪一方的名声大有好处,袁术抢不到,自然心里不好过。
  汗,来了个广告的。
  第14章:借刀杀人 袁绍继续施手段      其二,《汉末名士录》曰:术常於众坐数颙三罪,曰:“王德弥先觉隽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郭、贾寒窭,无他资业,而伯求肥马轻裘,光耀道路,是三罪也。”   陶丘洪曰:“王德弥大贤而短於济时,许子远虽不纯而赴难不惮濡足。伯求举善则以德弥为首,济难则以子远为宗。且伯求尝为虞伟高手刃复仇,义名奋发。”术意犹不平。   后与南阳宗承会於阙下,术发怒曰:“何伯求,凶德也,吾当杀之。”承曰:“何生英俊之士,足下善遇之,使延令名於天下。”术乃止。      这上面就是袁术对何颙的攻击,说某某人不好,何颙却不跟他玩;而某某人怎么不好,何颙却老跟他们玩,所以何颙也不是啥好人。   当然,这是袁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然后有一个叫陶丘洪的人就为何颙辩护,但是袁术还是气愤难平。   之后,袁术有一次和南阳宗承谈话,又想起这档子事,就发怒说一定要杀了何颙,而宗承则说何颙是名满天下之事,这样的人要善待才能赢得天下人的好评,所以袁术才算罢休。      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几个问题,第一个当然就是何颙这个人的名声之大;第二个是袁术这个人心胸狭窄,当招揽不到一个人时就想杀了他,似乎也不是大丈夫所为。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第一段谈话里袁术提到的许子将,这个人就是官渡之战中的名人:许攸。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何进的三个心腹谋士,有两个都是袁绍的小 弟,而且袁绍和袁术都是握有兵权的校尉,可以说是实现了对何进的全方位包围,可是何进此时的注意力全在蹇硕那里,竟是没有丝毫防备。      不管怎么样,现在何进手下谋士和强将都备齐了,那就该对蹇硕动手了。      事实上蹇硕又是最先动手的那个,因为蹇硕对何进的心思实在是太清楚了,于是他写信给“十常侍”赵忠等人,说的很明白:大将军何进和何苗兄弟把持朝政,早就想把我们都杀了,只是因为我还掌握兵权,所以才没有动手。现在我们应该把宫门关闭,把何进抓来杀了。   要说这宦官阵营也不是铁板一块,这给了何进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蹇硕先吃了自己的司马潘隐一个大亏,现在,就连“十常侍”之中也出了叛徒。   这个叛徒的名字叫郭胜。   《后汉书·何进列传》载:“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这个郭胜是何进的老乡,而且在何进和何太后掌握的过程之中,还是出过力,老乡的关系比同僚关系铁,所以郭胜叛变了,不仅他叛变了,还拉着赵忠等十常侍中一部分人都叛变了,没有听从蹇硕的计划,反而把蹇硕的书信拿给何进看。   这就要了蹇硕的命,现在白纸黑字,蹇硕想跑也跑不了,便被何进逮捕处死,然后也接管了西园八校尉的军事力量。   可以说,蹇硕死得也很冤,他不是死在何进手里,也是死在他同一阵营的太监手里。   如果没有太监阵营的两次倒戈,蹇硕是很有可能杀掉何进的。   而分析潘隐和郭胜、赵忠为什么叛变蹇硕而投向何进,其实远远没有史书上所说的什么老朋友、老乡的关系简单。   事实上就是,宦官们也很聪明,他们知道现在的皇帝是何进拥立的外甥刘辩,而不是蹇硕想拥立的刘协。   一句话,在刘辩踏上帝位的那天起,蹇硕的政治生命就已经到头了,已经没有人看好他了,而没有了旧主人,太监们只要投靠新主人何进就能辉煌腾达,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陪着蹇硕一起死呢?!   正是因为宦官阵营的倒戈一击,才使得何进再次大获全胜。      这其实是何进人生的最顶点,他是皇帝的舅舅,手握重兵,天下尽在他的掌握。   而且按说他和宦官阵营的关系,也应该可以缓和了,因为他的最大的敌人蹇硕已经被他杀了,其他的十常侍已经向他投降,他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富贵了。   但是这样的形势有一个人是不乐意看到的。   这个人,仍然还是袁绍。   这也很好理解,现在何进在外朝是大将军,在内朝有何太后,有皇帝外甥,又有太监作内应,一统江湖天下无敌,那他袁家怎么办呢?一辈子都在何进的阴影下生活吗?   这不符合袁绍的性格,所以他要把水搅浑,搅乱,才能浑手摸鱼,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后汉书·何进列传》载:   袁绍复说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将军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进甚然之,乃称疾不入陪丧,又不送山陵。      这段话,袁绍前面是挑拨何进把所有宦官斩尽杀绝,把水搅浑,后面是让何进不要轻入皇宫,以免被宦官所害。   要说袁绍的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他仿佛处处是为何进着想,但却处处都把何进往死里逼。   放下袁绍的不良居心,我一直在想,袁绍和宦官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和袁术兄弟两个都那么想把宦官斩尽杀绝呢?!   要说袁绍真的是为天下除恶,打死我也不信,因为袁绍和他弟弟袁术一样,都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   我的推测是,袁绍一方面是挑起何进与宦官的矛盾,从中渔利,另一方面也是借何进之手铲除宦官,为他和他叔父袁隗以后掌权扫清障碍,最后,大概就是何颙这帮的心腹之人有很多是士族“清流”,在党锢之祸中有很多亲朋是被宦官诛杀清洗的,现在肯定会怂恿袁绍帮他们报深仇大恨。
  第15章:何进亡:魔鬼瓶子开启      前面袁绍那一段话,劝说何进“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   其实袁绍也知道,现在对何进来说,继续清除宦官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于是就以名声来打动何进,说何进只要扫除了宦官就能青史留名,可以超过周朝的申伯。   这个申伯是西周厉王至宣王时期人,周宣王之舅也。西周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申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开国君主。而且他还参与了两件大事:   1,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满。申侯与缯国、西戎联合伐周,导致西周的灭亡。   2,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为周王【周平王】,迁都洛邑,再次充当了扭转乾坤、开辟新时代的角色。      袁绍的后半段话表面上是替何进的安全着想,让他不要轻易进皇宫,应该说这句话是对的。可是联系到后面何进的具体行为“进甚然之,乃称疾不入陪丧,又不送山陵。”意思是何进听取袁绍的建议连汉灵帝的丧事也不参加了。   敢情袁绍是劝何进不参加汉灵帝的丧事,才这样建议,那这样可就包藏祸心了,因为如果何进后来不死于宦官之手,等到他袁氏杀掉何进,完全可以以何进现在不参加灵帝丧礼的事情为借口。      不管怎样,袁绍的挑拨见了效,何进此时就和袁绍制定诛灭宦官的计划,然后何进把这个计划告诉了皇帝的母亲,他自己的妹妹何太后。   何进要杀宦官就杀,为何还要告诉他的妹妹何太后呢?   因为在他立刘辩为皇帝的时候,何太后是临朝听政的,也就是说,此时的何太后,是帝国名义上的第一把手,代替皇帝处理朝政,何进走程序也要走到何太后那里。      可是何太后没有被袁绍灌迷魂汤,她没有批准何进的计划。她的脑子还算是清醒的,因为现在的十常侍在蹇硕死后,已经为她所用了,她根本没有理由杀掉新的盟友,再退一万步来说,何太后还要几个服侍的人不是?!   于是在何太后的坚持下,何进也退了一步,打算只诛杀宦官中的“放 纵者”。   然后到这里,史书上出现了奇怪的记载,即“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此时要杀宦官的真正谋主从何进变成了袁绍,而且袁绍似乎有能力裹胁何进按他的方向前进。      这厢何进和袁绍磨拳擦掌要将宦官一网打尽,那边宦官自然是巴结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和何进的弟弟何苗。   然后宦官们还抬出了一个理由:“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   这句话出来就有点严重了,即宦官们在何太后面前告状,何进想杀我们,其实针对的是社稷,这里的社稷是代名词,是指皇帝。而这时行使皇权的就是何太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何进现在表面上要杀我们宦官,实际上想杀我们来削弱皇权啊!   宦官们成功地将他们和何进的矛盾转换成何进和皇帝也就是何太后兄妹之间的矛盾了。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早就有了,东汉一直以来都是外戚专权,不久前曾经和曹操的状祖父曹腾勾结的梁冀就曾经杀了八岁的质帝,后来迎立桓帝,而且再退一步,前面还有个外戚王莽那是自己做了皇帝,所以再兄妹情深,到了这一步,何太后也不由得开始提防她的哥哥了。      有了太后的阻挠,于是何进诛杀宦官的谋划就一直没有付诸于实行,于是便有了上文我们提到的一幕:   袁绍为了将局势搅得更浑,使出了召集四方猛将,就是董卓、王匡、桥瑁和丁原来威胁董太后同意诛杀宦官。不用说,袁绍的这个计划,再次将何进完全推向了何太后的对立面。      事情到了这一步,对于何进来说,基本上就已经失控了。   其实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来问一下,何进本来就手握兵权,而且开始诛杀蹇硕也没有什么难度,直接把蹇硕抓起来杀掉也就是了,那么他为什么一直没对宦官动手,而且久而未决,直到自己被杀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何太后的阻拦?!   何进当了六年的大将军,又扑灭过黄巾起义,而且杀蹇硕时也干脆利落,他似乎也不像是如此犹豫的人。   惟一的理由就是,虽然他表面上还一直对宦官喊打喊杀,实际上他自己的内心里已经不太真的想把宦官一网打尽了,前面就有明证,就是他已经从尽诛宦官转移到只诛杀宦官中的“放纵者”了。也就是说,他对袁绍的建议其实还是保持着一丝清醒的,因为他确实没有再继续诛杀宦官的实际理由了,他之所以还没有公开声明不再继续诛杀宦官,是因为他之前的大话都说了,一时缩不回来。   事实上另外一个人,看得也很清醒,这个人是何进的弟弟何苗。   《后汉书·何进列传》载: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这句话说得明明白白,何苗对何进说,我们是从南阳乡下来到洛阳,以前都是贫贱之人,是靠着宦官的帮助才得到富贵的,国家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的,你应该多想想,不如和宦官言和。   应该说,何苗这句话对何进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何进自己是外戚身份,外戚和宦官一样,权力要依靠皇权而来,和宦官完全决裂,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而且何苗也隐隐劝诫何进要提防袁绍这一班武夫。   何进对弟弟何苗这段话是听进去了的,史载“进意更狐疑。”就是更加犹豫不决,其实已经想与宦官言和了。   而这个时候,史书的记载也不再为袁绍包着了,直接载明:   绍惧进变计,乃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一个“惧”字,一个“胁”字,已经可以看出来,此时的袁绍已经把何进视为掌中玩物,可以任意拿捏了,在这个时候,何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袁绍的傀儡。      接着,袁绍又干了一件自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三满级后怎么打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