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证土地使用权类型型为批租可以买 吗

新洲出现奇葩《土地证》 使用权类型竟为“/”
翻开自家的房屋《土地证》时,您会发现使用权类型一栏中注明“出让”,这是土管部门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若进行二手房交易时,免交土地出让金,如果是“划拨”,则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然而,新洲区出现一批蹊跷的《土地证》,使用权类型一栏中竟由符号“/”代替,如果有人要买卖二手房,土管部门就告知《土地证》上的“/”代表“划拨”。最近,新洲邾城街居民罗先生向记者反映其《土地证》上出现此怪现象,他说,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居民房屋《土地证》主要有两种性质,一是国有出让,一是国有划拨;他质疑新洲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颁证行为有问题,要求重新颁证。居民投诉是否属实?为何出现这类现象?“出让”和“划拨”在二手房买卖中的缴纳税费到底相差多少?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晨报记者连日来赴新洲进行了深入调查。同一地块,《土地证》为何现两种性质?《土地证》中现“/”号 过户费相差19万罗先生所反映的物业位于该区邾城街章林小区衡洲大街17号,是一栋三层私房。记者从其提供的编号为“武新国用(2013)第转1273号”的《土地证》上看到,使用权类型一栏中的确为符号“/”,且盖有“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公章,颁证时间是日,地类(用途)注明“住宅用地”,使用权面积是100.20平方米。罗说,当初他看见符号“/”,不知代表什么,随即向左邻右舍打听,发现一些人家办的《土地证》也存在同样现象。罗先生的疑问引起大家注意。他们纷纷前往新洲区政务中心国土局窗口咨询,工作人员明确告知:“/”代表“划拨”,买卖房产时,须缴纳土地出让金。如果二手房进入交易市场,《土地证》上的“划拨”和“出让”之间有何区别?过户费征收标准相差多少?8月19日,记者以买家身份,持罗先生的《土地证》咨询了新洲至诚地价评估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按划拨性质过户,房产交易时除缴纳17%的税费外,还须缴纳50%的土地出让金。按罗某房屋占地面积100.20平米计算,目前地块评估价是394462元,按划拨性质,需缴纳地价50%的出让金、4%的契祝和12%的地税,共要缴纳260344元;若按出让性质,只缴4%的契税和12%的地税,需缴纳63113元,划拨与出让相差价197231元。章林小区、向东小区的罗某、李某等37户质疑区国土局颁发的《土地证》不合法,向新洲区有关部门反映,要求重新颁发“出让”性质的《土地证》,但遭拒。私人住宅土地性质么成国有划拨?在国有划拨土地上搞建设,在我国是有严格的条件的。湖北朋来律师事事务所主任刘源波说,《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二条:“城镇非农业户建住宅,应当使用国有土地。在城市(含建制镇)规划区内建单家独院的住宅,必须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据了解,罗某、李某等住户均为城镇居民,不具有转让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资格,更不具有使用划拨国有土地的权利。邾城街章林小区衡洲大街9号住户李某介绍,1996年,新洲县号召建设邾城,鼓励私人建房、经商、办企业。当时,新洲县(现为新洲区)成立邾城发展新区管委会(即邾城新区发展总公司。实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规划开发范围涉及衡洲大街、文昌大道、齐安大道、古城南路、云梦街等,有千余户陆续来此建私房。记者从罗先生提供的编号为“新国土合字(1996)第008号”的《武汉市新洲县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看到,日,新洲县土管局与邾城新区发展总公司签订关于章林村39.97亩国有土地所有权出让合同,土地用途为建商贸住宅小区,土地使用年限日至日,合同上盖有“新洲县规划土地管理局”公章,并签有经报批新洲县政府“同意出让土地39.97亩”的意见。罗说,当年他交了3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并与邾城新区管委会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由新区管委会承诺负责办证。1997年底,新房相继建成。期间,新区管委会为大部分居民办理了“出让”性质的《土地证》。2004年,邾城新区管委会撤销。2008年,罗先生等人申办土地证时,区国土局要求补交每年每平米1元钱的土地契税出让金、缴纳城市设施配套费才可办证,罗等人以已交清土地出让金为由拒绝。居民质疑行政复议回复今年初,经罗某等人不断向上反映,区国土局称愿受理他们的办证申请,但所颁发的《土地证》是“划拨”性质。记者从新洲区政府6月26日给申请人岳某的一份《行政复议答复书》中看到:“在申请人看来,答复人颁发的权证中,其使用权证类型不应是‘/’,而应为‘出让’,那么申请人完全应该提出‘变更’之复议请求,而不应申请撤证后又重新颁证”、“答复人之所以在为申请人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中没有标明‘出让’的字样,主要是因为申请人未交土地使用费……为缓解申请人要求办证的过激情绪,答复人只有据实办理具有划拨性质类型的权证”、“如申请人补交了土地使用费后,答复人完全可以变更土地使用权类型,如果执意不补交,答复人也可将申请人持有的权证中土地使用权类型由‘/’变更为‘划拨’”。7月17日,武汉市政府法制办召集新洲区政府、区国土局、邾城街办、罗某等5名代表举行听证会。罗某等人认为《土地证》是法律文书,不能随意变更,应撤证后重新颁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章林、向东、章南等小区也有个别住户的《土地证》使用权类型一栏中注明的是“出让”。在同一地块上,统一规划联排建设的住宅,土管部门给各房主颁发的是两种性质的《土地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蹊跷事?一位知情者给记者提供的一份编号为“武新国用(2005)第转025号”的《土地证》显示,户主李某某,其房屋座落于邾城街向东小区,使用权类型是“出让”,颁证日期是日;另一份编号为“武新国用(2008)第转4106号”的《土地证》显示,户主喻某某,其房屋座落于新洲区邾城街章林小区,使用权类型也是“出让”,颁证日期是日。喻某某的房与罗先生的房相距很近,这让罗先生不解,同一地段、同一时期建的房,申办的《土地证》为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区局承认:颁证形式的确不对“《土地证》使用权类型一栏中的符号‘/’代表什么意思?”8月20日上午11点多,记者拿着罗先生的《土地证》前往新洲区政务中心国土局窗口咨询,工作人员余孝梅明确告知“/”代表“划拨”,但她未作进一步解释。当记者询问,截至目前,这类《土地证》共颁发了多少,对方称没有统计。随后,记者前往新洲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法规科,该科刘姓负责人坦承,《土地证》使用权类型一栏中出现“/”符号的确不合规范。刘说,国有土地使用权按照取得的方式分为出让、划拨、出租、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5种,后3种主要适用于企业改制。居民手中的《土地证》使用权类型用符号“/”代替,解释权在区国土局,虽然当时邾城新区发展总公司与居民签订有《国有土地出让协议书》,但是有前提条件,按合同约定,需缴纳每年每平方米1元钱的土地使用费,没交这笔费用的居民,申办《土地证》时就用“/”代替,等补交完毕再把“/”改成“出让”。刘表示,市政府就此事曾举行了听证会,初步意见是双方进行协商,具体情况不便详谈。昨日,湖北朋来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源波受访时称,《土地证》是房产权利人的权属凭证,是法律文书,内容必须规范,用符号“/”表达某种意思如同儿戏,显然不严谨,不符合法律要求。划拨与出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划拨土地是指国家无偿或成本价向用地单位供应的土地,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如学校、医院、军事;国家机关办公用地;公路,国有企业和其他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等。一般不可抵押。不能转让、出租。而通过出让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交纳土地出让金的有偿使用土地,主要是经营性用地,房地产、住宅、商业、工业等。可以依法出让、出租,享受收益,可以抵押贷款等。区别:出让有年限,“居七商四其他五”(居住70年、商业、旅游、娱乐40年、工业用地50年);而划拨无期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riverhe]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bbbf8-ua98).土地上土地使用权类型为转让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土地上土地使用权类型为转让是什么意思?
土地上土地使用权类型为转让是什么意思?土地证上土地使用权类型不是没写出让,写的是转让俩个字,有什么区别?
土地使用权类型只有划拨与出让两种。划拨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必须办理出让手续。某些国土部门为省事,将划拨土地非法转让后登记为转让类型,即标记你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时未办理出让手续,实际还划拨的。这是当前很多国土部门的做法,通过土地使用权交易将违法用地合法化。不知国土资源部知道不。
转然 是别人或者别的单位转让给你的 是为二级市场出让 是政府出让给开发商 或者自然人的
为一级市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土地使用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证 使用权人去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