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可能会因为哪些原因而造父获得重赏的原因在某种产品上或某个行业上的比较优势,并进而成为该产品或该行业的出口国?

推荐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题目阅读
热门农业论文参考资料阅读
同类论文推荐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出现“跳跃式”变化 _ 东方财富网
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出现“跳跃式”变化
上海证券报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产业比较优势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变化:劳动密集的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上升最快。我国比较优势升级过程不完全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跃过了资本密集优势阶段而率先进入技术和知识密集优势阶段。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并进行国际比较对研究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称为比较劣势。  比较优势可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一国的比较优势;而动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时间序列上比较优势的变化,如一国的某个产业原来具有比较劣势,但“劣势”程度越来越小,并逐渐转为比较优势,则可说该国在该产业上获得了动态比较优势。  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  1。我国静态比较优势及其国际比较。  我们计算了我国静态比较优势并选取全球一些典型经济体和我国进行对比。这些经济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典型的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 、欧盟(27国)、日本、韩国 ;第二类是新兴国家,主要是金砖国家,即印度 、巴西 、南非和俄罗斯 ,其中俄罗斯还兼具资源型经济体的特征;第三类是有代表意义的发展中经济体,包括越南 、印度尼西亚、墨西哥 。为简便起见,我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分析比较优势;在产品分类上,我国选取SIT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两位码即类别分类,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NTRADE;时间为2011年。  第一,我国在资源密集的初级产品上严重缺乏比较优势。  我国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中比较劣势非常明显。2011年,我国除了在极个别产业(如鱼、肥料)有一定比较优势外,其余产业比较劣势非常明显。从国际比较看,当前原材料密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资源禀赋较强的国家。如土地资源丰富的巴西、美国等国家,或气候适宜的东南亚国家,在领域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巴西在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上都有极强的比较优势,美国在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越南、印度等在粮食生产上也有较大比较优势。  在矿产业中,巴西、南非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石油产业中,俄罗斯比较优势极为明显。整体看来,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明显,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基本结构仍然存在,而发达国家普遍在这类产品上缺乏比较优势,其中日韩等典型的资源贫乏国家劣势更为明显。可见,我国在原材料密集产品上劣势明显,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较大差异。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比较优势最强的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属工业制成品且多为产业间贸易。2011年,我国在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箱包、鞋类、服装是优势最明显的产业。但我国在纺织纤维、皮革制品、纸类这三类产品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其原因在于,这三类产业发展与原料关系密切,而我国在这些原料产业上比较劣势明显。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缺乏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整体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内部分化较为明显。在我们分析的几个经济体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越南、印尼、印度,在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比较优势明显,而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其他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该产业上不但没有比较优势,反而比较劣势突出。可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相对发达国家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且相对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第三,我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表现为比较劣势。  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精细化工、冶金、汽车等产业。我国在大多数资本密集型产业上都不具备比较优势,2011年仅在橡胶制品有一定比较优势,在冶金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在精细化工、汽车产业比较劣势明显。  国际上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包括两类,一是资金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如美、欧、日、韩普遍在精细化工、汽车产业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日、韩还在冶金产业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另一类是具有上游原材料供应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俄罗斯这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冶金产业中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而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冶金产业已不具比较优势。  第四,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我国比较优势在不同类别中差异明显。  技术密集产品主要包括化学产品(以基础化工为主)、办公设备、电信设备等。化学产品基本上为产业间分工,我国在该类产品总体处于比较劣势,2011年除无机化学品外,其他化学品都没有比较优势,有些产业比较劣势还比较显著。在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在化学产业上占有明显优势。办公机械、电信设备等是我国出口最多的产品类别,也是全球贸易增长最快的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分工最精细、产品内贸易最复杂的类别,2011年我国在这两类产业中均具有明显比较优势。  从国际比较看,发展中经济体除个别国家外,在这两类产业普遍存在较大比较劣势,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欧在这两类产业上也没有比较优势,日韩只在个别产业上有一定优势。总体而言,我国成为全球技术密集产业中少有的具明显比较优势的主要经济体。  第五,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大部分缺乏比较优势。  知识密集型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机械产品、仪器、摄影器材、初级塑料等。这大类产品分工形态也极为复杂,产业间、产业内、产品内分工形态都存在。2011年,我国在通用机械、电力机械、家电等产业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在其他类别中,包括初级塑料、动力机械设备、特种工业专用机械、金工机械、仪器等没有比较优势,但劣势程度并不大。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普遍在这些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是发达国家比较优势最集中和最明显的一个区域,而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比较优势。我国虽然在该产业仍缺乏比较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而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有显著差别。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比较优势最集中地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其次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分产业中,但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并没有比较优势,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中更是具有比较劣势。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所差别,在国际上呈现出独特的分布特征。  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产业集中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我国在前者没有比较优势,在后者的部分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也包括部分与资源有关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我国在典型劳动力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大大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但在资源型密集型以及与资源有关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比较劣势非常明显。不过总体来看,我国比较优势仍相对靠近发展中国家。  2。我国动态比较优势变化。  第一,我国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比较劣势扩大。  年,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密集型产业不但表现为比较劣势,而且劣势程度普遍增加,其中还有一些原来是比较优势的产品转为比较劣势,包括蔬菜和水果、天然肥料和矿物、煤和焦炭。  第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程度已开始下降。  年,我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持续表现出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程度都有较大下降,其中包括箱包、服装、鞋类这几种目前我国最具比较优势、出口较大的产业。当然也有另一些产业,如家具、纺织纱线比较优势有所增加。  第三,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体上劣势程度缩小。  年,我国在橡胶制品产业上由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钢铁产业在2007年前,由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但2009年后又转为比较劣势,其他冶金行业也出现了类似变化。汽车行业虽一直都为比较劣势,但劣势“程度”逐渐减少。精细化工产业比较劣势变化不大。整体看,我国在资本密集产业的比较劣势有减少趋势。  第四,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缩小、优势增加。  年,从技术密集型的化学产业看,我国在无机化学品上持续拥有比较优势,但优势程度有所降低,在其他大部分化学产品上,我国虽为比较劣势,但劣势程度有缩小的趋势。办公机械、电信设备产业一直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2008年前我国比较优势持续增加,之后基本稳定。  第五,知识密集型产业劣势程度迅速缩小。  2001年,我国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上几乎都为比较劣势,而年间,我国在该产业上劣势减少、优势增加。2011年,我国通用工业机械设备、仪器设备、其他运输设备(包括铁路车辆等)三个产业已转为比较优势,是这段时间我国获得动态比较优势最显著的产业。在其他产业类别中,虽然仍为比较劣势,但普遍劣势程度也大为减少。  综合来看,在加入WTO后的十年间,我国比较优势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变化。这段时间,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国在国际上最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逐渐下降;而我国比较优势上升最快的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中一些产业已开始获得比较优势,即使是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其劣势程度也大为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在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也逐渐缩小,但在原材料密集产业中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应沿着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也就是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  但进入以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  影响我国比较优势“跳跃”变化的原因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既与我国要素禀赋变化有关,也与国际大环境变化有关,还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有关。  1。我国要素禀赋出现显著变化。  理论上,要素禀赋条件是决定一国比较优势的最基本因素。年,我国国内要素禀赋发生了显著变化:资源能源基本没有变化;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已进入工资成本快速增长期;而资本、技术和等高端要素增长最快。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相对丰裕,我国用越来越多的高端要素参与国际贸易分工,这就导致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整体向上升级。  能源资源短缺是我国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中比较劣势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特别是一些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人均储量更为有限,人均可耕地面积也与国际平均水平有不小差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一方面在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后,消费和投资结构升级,对上游资源能源需求增长较快,另一方面我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对上游资源能源需求也大幅增加。受此影响,我国石油、矿产、农产品等原材料已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不但出口减少、而且进口更是增长很快,导致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程度越来越大。这符合发展中国家快速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我国劳动力密集产品比较优势逐渐下降的原因是,目前我国仍是全球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已告别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情形而进入了“刘易斯拐点”,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工资和福利不断增加,这导致我国在国际上劳动力密集优势减弱,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典型的劳动密集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速放缓,近年来部分产业已对外转移到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在看到我国传统要素优势下降的情况下,更要看到,我国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要素禀赋优势,这是支撑我国比较优势升级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因素。  一是我国人力资本优势明显。目前我国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这既包括近年来大学扩招后培养的国内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在校人数已超过美国位列全球首位,也包括海外留学后回国工作以及引进的国际人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经济不景气,为我国引入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此外还包括我国产业发展中通过“干中学”培养的各类技术、管理等高级人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高,即使是普通劳动力的素质在全球也有很大优势。  二是资金优势明显。在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国内高储蓄的情况下,我国已由资金短缺国家转为资金充裕国家,有能力引入多功能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要素。  三是产业发展经验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的管理、组织等也可以视为广义的要素禀赋。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基地,通过长期开放经济下的资本品、技术、管理引进、经验积累和学习外溢过程,我国在大规模制造管理能力、技术学习模仿能力等诸多方面也具备很强优势。此外,我国在法律体系、政府管理等软环境方面亦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优势。  以上这些新高端要素优势单独或相互组合可以形成新的产业比较优势,这尤其可以解释我国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获得比较优势的现象。例如,对技术密集产业而言,以上三种优势及其组合决定了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掌握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模块化生产特征,对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工配套、政府管理等都有较高要求,这类产业发展更多地倚赖于大规模生产经验。相比之下,资本密集产业对人力资本、生产经验等要素要求相对较低。在国际资本普遍过剩、跨国流动障碍减少的情况下,一国只要能够取得较多收入或吸引国外资本,就有可能引入生产设备、生产线和成熟技术,这也可以解释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部分资本密集产业获得了比较优势。  2。国际环境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变化。  首先,国际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飙升,使一些能源资源富集的发展中国家在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上获得比较优势。2005年以后,全球矿产、石油等能源资源价格都出现了飙升。一些资本密集行业,如冶金、化工等产业对上游的矿产、石油产品都有很强依赖,能源资源的价格飙升改变了这些比较优势产业的全球分布。  近年来,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如中东石油输出国家、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国凭借资源优势,不但以低成本获得稳定的能源资源,而且由价格上涨带来的出口收入更是大幅增加,积累了大量资金,引入设备发展冶金、化工等产业,并在这些产业上显示出了较强的比较优势。可见,冶金、化工产业已兼具资本密集和原材料密集的双重特征,上述发展中国家也由出口资源转为生产下游产品后再出口,也相应由资源密集比较优势升级为资本密集比较优势。  相比之下,我国能源资源短缺不得不依靠进口,上述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成本低,即使生产效率低于我国,其国际市场价格也往往低于我国,我国冶金、石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到进口原料价格飙升和成品价格降低的双重挤压,虽然我国资本存量较多,但缺乏原材料的不利条件抵消了资本存量增加的优势,导致我国在这些产业比较劣势明显,甚至钢铁产业重新由比较优势转为比较劣势。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对上游原料依赖不高、典型的资本密集产业中,如汽车产业中,我国比较劣势逐渐减少,这与比较优势变化规律相符合。  其次,产业内分工更有效地发挥我国比较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产品内分工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产品内分工可将产业链拆分为不同的零部件、工序、区段等环节,每个环节所需的比较优势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产品拆分到不同国家进行生产,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可从产业间转为产品内,也就是在某一个产业链环节上发挥比较优势。  目前,国际产业内分工主要集中在办公设备、电信设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我国在这些产业的劳动密集环节上具有很强比较优势,在技术密集环节的优势也在逐渐体现,也就是在这些产业中有比较优势的环节持续扩大,这也就解释了我国在这些产业中逐步获得比较优势或劣势程度逐渐缩小。  第三,国际经济贸易结构出现新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各国收入水平普遍增长较快,一些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在此期间量持续持续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发展也引发了消费革命。从最终产品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电信设备、办公设备、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类产品都成为增长较快的产品类别。这类产品都具有模块化生产特征,可以通过产品内分工组织跨国生产,正好与我国比较优势升级方向相吻合。  3。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第一,加入WTO使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中。加入WTO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加入WTO之后的十余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2001年我国货物贸易位居全球第六位,2011年我国跃升到全球第二位。加入WTO在我国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外也大幅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门槛,使我国潜在的比较优势能迅速转化为国际上的现实比较优势,也使我国能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国际贸易和分工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  第二,开放型对外经济政策强化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要求、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比较完善的对外经济政策体系,这套体系保证了我国能在国际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例如,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消除了国内增值税造成的出口价格扭曲,对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消除了进口关税对进口原材料和部件造成的价格扭曲。又如,我国实行鼓励外资特别是制造业外资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加工基地,更好地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参与多种方式的国际分工。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中国哪些产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最好是较新颖的观点
中国哪些产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最好是较新颖的观点
09-10-18 &匿名提问
内容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五年过渡期已结束,将逐步履行全面开放市场的承诺。面对实力强大的国际竞争者,我国的幼稚产业该如何应对?本文从西方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在继续保持已经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产业同时,应深入挖掘出这些行业当中的幼稚工业,以及努力培养整体都处于幼稚阶段的高科技产业。此外,政府部门应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幼稚产业市场竞争强度;企业则应大力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树立民族品牌。      关键词:幼稚产业   选择标准   保护措施    
     自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五年的过渡期已经结束,企业面临着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国际冲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制造、高新技术、金融零售等行业,在带来先进产品的同时,也给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选择并扶持发展我国幼稚产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幼稚产业相关理论综述    
     1791年,美国的亚历山大o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美国政府应该用关税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抵御主要来自英国的进口商品。之后,德国的弗里德里希o李斯特(Friedrich List)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年)中更为系统地建立了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其主要思想是:经济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国家应当对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抵御外国竞争,促进国内生产力成长。      约翰o穆勒(John Mill)研究了幼稚产业的特征,指出幼稚产业选择的三个标准: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刚刚从外国引进技术并且正处于学习掌握过程中的产业;应保护那些不久以后取消保护也能生存和发展的产业;保护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变成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巴斯塔布尔(Bastable)从保护成本和预期利润角度提出了幼稚产业的评判标准,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其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才能确定。只有当某种产业预期利润大于保护成本,才可确立该产业为被保护的幼稚产业。      肯普(Kemp)根据外部规模经济因素来评判幼稚产业,认为:如果一个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就会对其他某些产业或社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某产业不符合穆勒标准或巴斯塔布尔标准,也仍有贸易保护的必要。肯普将外部经济效应与幼稚产业保护联系在一起,显然比前两种界定标准前进了一步。理论界将穆勒、巴斯塔布尔和肯普三个人的标准合起来,统称为穆勒—巴斯塔布尔—肯普标准。      此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经过众多经济学者的不断补充、完善,形成一派观点鲜明的贸易保护理论的分支。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商品可能有潜在的比较优势,但由于缺乏专有技术和最初较少的投入,该产业难以建立;或虽已启动,但难以与外国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因而需要对幼稚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直到它能应付外国竞争,具有经济规模并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止。但是不论在理论或实证分析中,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关税作用,对非关税保护措施的研究较少;在保护程度上,定性描述多,定量研究少,并且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幼稚产业的发展作出分析。    
     我国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    
     根据西方国际贸易学大量文献和世贸组织有关条款,可以初步把幼稚产业定义为:处于新建、扩建、改造的、具有动态外部经济效应、成本递减的、潜在国际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竞争)产业。      具体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已进入重工业和买方市场阶段,尤其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重工业快速增长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随着产业结构向重型化转变,近几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产业基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以上,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7年进出口额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5%。目前,我国在不少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等十多个行业。同时,我国贸易方式构成也在逐渐改变,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并接近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是,进一步考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不高、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方面竞争优势不强。究其原因,从重化工业本身来看,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庞大的工业体系,但多集中于加工、组装、制造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这是世界新一轮的产业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所形成的。而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则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同时另一方面也说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扶植和培育,以及市场制度和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置研发中心,在大陆采购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使得我国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以及高技术产品上具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前景和潜在性的比较优势。      据此,在选择幼稚产业保护对象时,应以发挥贸易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原则,按照国家中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借鉴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弹性、产业关联度、科技进步状况的标准来衡量,我国应在继续保持已经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工业同时,深入挖掘出这些行业当中的幼稚产业,以及努力培养整体都处于幼稚阶段的高科技产业。比如,汽车工业中的轻、微型车,纺织工业中的化纤产品。这些产品属于相关工业中高附加值或高技术行业,虽然其所处的大的工业分类整体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但它们却是符合幼稚产业定义需要加以保护的。尽快扶持发展这些产业,有利于优化我国贸易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获取更高利润。    
     我国幼稚产业的保护措施    
     (一)常用的幼稚产业保护措施      常用的保护手段可分为产业政策如补贴、优惠贷款等和贸易政策包括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数量性限制如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本地含量要求、政府采购政策和行政性限制如最低价格保证、反倾销和反补贴行动)。      关税政策是历史最悠久、运用最广泛的措施之一。虽然GATT有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允许经济处于发展中的成员国在经全体成员国批准后,可以为加速某些特定工业的建立而采取提高关税、实行许可证、临时征收附加费等限制进口措施,但总体看关税对产业的保护作用在不断削弱,因为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初衷就是减税。我国从2005年起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就已降至10%以下。从发展趋势看,零关税(除农产品、资源性产品)乃大势所趋,所以关税保护的作用极其有限,目前只能作为短期保护措施。      反倾销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保护措施之一,作为WTO认定和许可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三大措施之一,由于具有形式合法、有效控制进口、易操作性等优点,已被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视为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和对付非公平竞争的最佳手段之一。但是,反倾销容易遭到滥用,他国可能会采取针对性的反倾销报复,进而使贸易摩擦升级。同时,认定反倾销需要调查取证,该过程需耗费大量时间,期间国内相关产业可能受到实质性的冲击与损失。      (二)我国保护幼稚产业的新思路      针对我国现有国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保护我国幼稚产业的新思路。      1.完善贸易立法,以强化保护和扶持幼稚产业的政策规范性和严肃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律保护在贸易保护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世界上的主要贸易大国纷纷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法,如美国的超级301 法案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亦步其后尘,在“入世”后,面对降低关税,减少进口配额,放松外汇管制的形势下,为保证本国内幼稚产业不受大的冲击,纷纷加强贸易立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民族工业,使贸易体制的变化不致于对国内产业冲击过大。如此既符合世贸组织对缔约国提出的贸易管制公开化的要求,又能起到保护国内产业的作用。我国在减弱与世贸组织明显冲突的保护措施的同时,采取合乎国际惯例的法律手段加强对国内幼稚产业的保护,是一个有待于开拓、很有潜力的领域。      2.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扶持幼稚产业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对国内产业尤其是幼稚产业的扶持多种多样,其中最普遍采用的是“政府购买”的办法。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政府采购不能优待本国企业而歧视外国企业,但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政府采购手段支持本国产业尤其是幼稚产业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明显受到政府采购的有利支持。这一时期,日本政府要求政府各部门及教育系统优先采用国产机。到1982年,其官方市场相当于国内计算机市场总体的 18% ,国产机在这个市场上占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达90%以上,国内4家主要的计算机生产企业对官方市场的依赖程度达到30%左右。可以看出政府采购对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扶持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使用本国产品成为一种社会崇尚的行为。      3.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幼稚产业市场竞争强度,适当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任何外部的保护措施都是为了使幼稚产业尽快成长壮大起来。所以政府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幼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实践表明,公平的市场机制会促进竞争,而某一行业国内市场竞争越激烈,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就越小,外国竞争者进入的成本就越高。因为较多生产者的存在,激烈地竞争会促使各个企业致力于市场开发活动,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同时,适当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以快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一条加快国内幼稚产业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当国内幼稚产业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时,应撤销对其原有保护政策,引导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利用本土优势建立强大的销售网络,加强品牌的创建与推广。企业是幼稚产业的微观载体,所以企业的大力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及技术含量,树立民族品牌才是根本。本国幼稚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地理优势。具体而言,建立强大的销售网络来构筑品牌忠诚度是企业自主采取阻止外部竞争者进入的最好对策。日本在这方面经验最为突出。日本入世后,大多数产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竞争劣势,但仍然在这种环境中迅速成长起来,原因是日本许多企业都拥有本企业的忠诚顾客和销售网络。网络按地区、产品或顾客类型构筑,或者将这几种类型混合在一起。据统计,日本大型制造厂商,国内销售量的80%以上都是通过本企业的销售网络完成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还有171号,请看: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170号和171号  于2003年中旬下水,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目前共建2艘,分别是170号和 171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在外形上,舰体很明显是由先前的167号驱逐舰发展而来,只不过设计的更加紧凑、平面化罢了。和中国以往的舰艇设计总喜欢参照苏俄的相比,170号驱逐舰在设计上可谓是独具一格,带有十分浓厚的德国MEKO风味;舰体修长而丰满,首部为大角度飞剪舰首,不带任何外飘,水线以上无折角线,上层建筑物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尾部设有小契形尾;和80年代设计的舰艇相比,170号虽然在试航性和稳定性上有所欠缺,但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170号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舰艇在高速航行时的产生的兴波阻力;其机动灵活,快速性好,可以说还是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   动力系统:170号驱逐舰的烟囱周围可见燃气轮机军舰特有的大型空气过滤窗口,主机是 1995年开始在乌克兰生产的DA/DN80,这是除美国WR-21外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同类主机,但寿命和维修时间有待观察。DA/DN80主机全长4.6米,重16吨,转速转/分,最大功率可达26680.5千瓦,热效率36.5%,性能相当先进。但辅机仍以中国MTU20V956TB90为主。   隐身性: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海军在舰艇设计方面都开始追求隐身方面的要求。由于有了先前167号的设计经验,故在170号上,中国海军采取的是进一步加以完善的方法,外形上一改167号半封闭的设计方式,首次采取了全封闭式的外形设计,用曲面板代替平面板,侧壁的倾斜角度更大,折角处都采用了圆弧形表面和棱,以避免镜面强反射。而各种暴露在外的武器设备也都力所能及的实行了隐身化的改装;比如主炮采用了隐身化设计,反舰导弹附加了双面挡板,防空导弹使用了垂直发射装置,将整个机构都深埋于舰体内部等。对于水面舰艇来说,红外辐射具有明显的可探测特征。其红外辐射源主要是烟囱、主机舱及其排出的废气和热水、灯光、舰体表面的热辐射等。在170上,针对红外特征较强的烟囱,分别采取了冷水降温,隔热挡板、涂绝热层、防热垫以及把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部管道排放至水里的多种方法来抑制红外辐射;在声隐身上,170号的舰体表面采用了消声瓦、消音涂层以及高效率的5叶大桨来防止来自水下的声纳探测。以上种种防护措施的结合,使得170号的隐身能力十分突出,据称满载排水量7000 多吨的170号在雷达显示屏上的信号仅相当于几百吨舰艇的大小。   武器装备:12管反鱼雷深弹在舰首,原先被认为早已淘汰的FQF-2500/12管反潜/反鱼雷深弹发射器再次出现在了170 上。该深弹射程在2500米左右,主要用途是近距离反潜,中国海军目前仍有大量舰艇装备这种老套但又实用的装备。但以射程2500米的深弹来对付那些高性能潜艇实在是有点天方夜潭的感觉;所以在用途上,笔者认为用来反来袭鱼雷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决非无稽之谈,因为在俄罗斯海军舰艇上也普遍装备有一种类似的反鱼雷设施,两者除了在备弹数量上有一定差别外,其它的比如整体结构、发射架、系统弹药上都相差无几。虽说这种系统的结构简陋,又无制导、电子干扰设备,和目前普遍使用的其它反鱼雷设备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其威力强大、发射速度快、火力密集,齐射时能形成一道严密的水下屏障,只要和可靠的探测设备结合起来,还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   舰炮:在12管反鱼雷深弹发射器后部,安装有一门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研制的单管100 毫米紧凑型舰炮,主要用于攻击海上目标以及防空,也可反导弹和执行对岸轰击任务。炮壳采用了隐身设计,初速870米/秒,身管长5500毫米,射速10~90发/分,对海上目标,最大射程17500 米,有效射程12000米;对空目标的最大射程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射速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20000米距离上对目标的单发命中概率可达0.7~0.8。该炮很可能是中国引进法国专利后的国产化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向法国购买了2套该装置,其中的1套便装在了反潜加强型的“江湖”级护卫舰544号上使用。而根据使用的效果看,中国海军对该炮的性能还是十分满意的,随后便同法国签定了引进生产线的合同,并由法国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对该炮作进一步的改进,以装备新设计的大型水面舰艇上。由于170号未来将主要用于中国南海巡逻,面对实力弱小的东南亚各国海军,以该炮在射击、反映速度快、命中精确度高、威力大的优势还是能很好的完成其作战使命的,毕竟某些时候炮弹的作用还是要大于导弹。   防空导弹:作为一级以防空为主的驱逐舰,170上装备了中国第一种舰载远程防空导弹,型号为“HHQ-9”,由陆基HQ-9A发展而来。导弹为无翼式,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12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导弹全长6.8米,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垂直冷发射,6联装,共有48枚HHQ-9A导弹。发射筒类似于俄罗斯海军使用的左轮式,但SA-N-6的发射系统8枚导弹共用一个发射口,而中国的海红-9则是每个导弹单独使用一个发射口。相比较,海红-9的发射方式更为可靠,且发射速度更快,安全率也高。但由于该导弹的最低射高只有500米,显然无法满足舰队防空的要求,故在执行编队防空时还需要其它舰艇的密切配合才行。   反舰导弹:由于170的设计思想是以防空为主,反潜为辅,故该舰的反舰作战能力不如近年来中国海军新服役、改进的驱逐舰(通常搭配16枚反舰导弹),但也安装有8枚C-803/鹰击-12 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发射筒也革命化的设计成了圆筒式的,这样更有利于发射时的稳定、精度和保障问题。C-803导弹延续了C-802的弹体气动布局,长度似乎较C-802的6.4米更甚,最大射程为250公里左右,其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涡喷发动机结构,弹头整流罩较前者略为尖细,采用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末端速度达到了2.3马赫,并可做高难度的蛇行窥弊机动;此外,折叠式弹翼的前面还有一接收资料链的天线,可接受舰艇、直升机、甚至卫星的导引,以此进行超视距攻击。C-803可以说是现代反舰导弹的代表之作,其突出的性能必将在未来的海事战争/冲突中发挥出令人生畏的作用。   近程防御系统:170上的近程防御系统为中国最新研制的7管30毫米“火神”速射炮,在舰桥下方以及机库偏右上各设一座。从外形上来看,该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荷兰的“守门员”防御系统。该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为降低成本、简化后勤,和双37系统一样,采用了俄罗斯AK-630上的现成炮管,但数量有所增加,为7管,速度达到了5800发/分,其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体性能超过了目前各国海军普遍使用的“密集阵”、 “守门员”等近程防御系统,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伺服系统采用运算发达器,功率放大采用数字脉宽调制系统,并首次应用闭回电路的射控技术,可休整弹着偏差,推动系统为交流电式。与“守门员”不同的是,该炮没有搜索雷达,缺乏跟踪扫描多目标追踪能力,其1/K波段多普勒追踪雷达可以自动切换来消除镜象反应,而ODF-730光点追踪仪反时间应低于3秒,测量精度0.3米位。而采用一前一后布置的方式也使得两炮能在危急时刻进行协同作战,以提高毁伤概率。   反潜系统:170号的反潜能力十分齐全,主要装备有1座3联装改进型“白头”型反潜鱼雷系统以及1架卡-28反潜直升机。“白头”鱼雷是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仿意大利A-244S白頭鱼雷设计的一种轻型反潜鱼雷。该雷长2.75米,口径324毫米,射程15公里,航速35节、最大下潜深度500米,采用铅酸电池做动力。该鱼雷即可由水面舰艇携带,也可以由反潜直升机挂载。在反潜声纳方面,设有球鼻首声纳以及拖曳声纳。声纳的布置方式较为特别,一改以往正尾拖放的方式,转而采用侧尾布置。声纳工作时绞车从左/右侧尾升出,缺点是声纳布置/回收困难,精度较差,且工作时受海况影响较大。170号采取此种声纳的布放方式似乎有点耐人乏味。   自动化指挥系统:舰载C3I系统网络包括舰船上指挥中心内部的局域网和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连网,普遍使用共享介质、总线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使用的速率也从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标准10Mbps带宽发展。中国海军新型大中型水面舰艇普遍采用的是仿意式IPN-10的作战系统。该系统用MHIDAS多路高级综合分布结构系统。该总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可达50米,两个终端设备之间最远可达400米。总线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ps/秒,用户数量最多可达256个,可满足中大型舰艇对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终端数目的要求。   052C还配属了新一代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院第七0九所研制的ZKJ-5作战情报指挥系统,为中国第三代作战情报系统,和第二代相比,整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系统提速到100M 快速以太网(交换式),在实时性能、网络容量、网络分析建模、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相当的提高。 152C据信将采用我国海军首型海上编队战役、战术型自动化指挥系统(H/ZBJ-1)。该新型指挥系统采用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的数据总线,更先进的旗舰数据显示中枢,采用以光纤数据总线为基础的以太网局部网络和开放系统互连结构。该系统结合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讯、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链,对舰队直辖舰和岸基、空基侦测平台进行有效的指挥管理和协调。目前704所还在设计研究航母舰队指挥系统和南京军区对台军事斗争的某型战区封锁系统。   电子设备:170号上的电子设备主要是一套中国自行研制的“板砖”相控阵雷达系统,布置方式类似于美日的阿利.伯克级和金刚级驱逐舰,是继美、俄、荷、日之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该系统由4面雷达发射面成四边形安装在舰桥的四个方向上,雷达搜索距离在450-500公里之内,工作模式为有源式,外形为箱体,通过前后左右四个面固定安装起来,以格栅固定。波段为主动的s波段,阵面于舰体侧切平面结合成的角度为80度左右,总重在1.25~1.3吨左右,荷重比系数为“3”。系统由指控系统、探测于跟踪系统、火控系统、导弹发射系统、作战准备与测试系统组成。自动化程度颇高,在进入作战状态时,操作人员首先用“板砖”雷达对全空域进行搜索,在发现目标之后自动转入跟踪状态,并自主的进行敌我识别,威胁评估,再把结果数据传送给武器控制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则依据数据自动编写拦截程序发给HHQ-9A防空导弹。导弹一般是按预先设置好的弹道飞行,武器控制系统通过“板砖”雷达以低数据的指令修正导弹的飞行弹道偏差,当导弹飞行到末端的时候,则自主寻找目标攻击。由于导弹采用的是爆破式毁伤战斗机,故具有很高的命中率。可以相信,中国海军在拥有了该系统之后,其海军编队中的防空能力定会有着跳跃式的提高。虽然170号在导弹数量上不如美日的“宙斯盾”舰,但170低廉的价格(金刚级的1/2)使得该舰整体的效费比大大高于其它同类舰只。   为了补充相控阵雷达的搜索盲区,中国还为在170上配置了一套517型“八木天线阵”对空/ 对海远程预警雷达,改良自1950年代的苏联旧型雷达,使用一具旧式的八木式架状天线,不过设备已经全面提升。517雷达虽然没有稳定基座,在大风大浪下的精确度会降低,但就一具搜索距离达350km的长程雷达而言影响实在不大;而且此种雷达使用的宽波束对于侦测匿踪飞机似乎较为有效,所以仍被中国海军一直沿用至今。该雷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极其复杂的电子环境下工作,搜索距离为180公里,能探测隐身一类的目标。该雷达普遍装备于中国海军舰艇上,可以说是中国海军的标本装备。在170号的顶桅上,还装备有一个白色的球型雷达天线罩;从外型上来看,该雷达类似于法国紫菀15/30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是用于控制紫菀导弹进行协同攻击的,但也不排除是对海搜索雷达的可能。   该舰另一个惹眼的地方就是“音乐台”反舰雷达制导球形天线面了,该雷达是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SS-N-22反舰导弹的标准制式设备,工作在D/E/F波段,主要装备于俄海军现代级、无畏级等大中型作战舰艇,主要用于反舰导弹的中途雷达制导,还具有对空对海搜索能力,天线外罩为一个直径3.2米、高4.5米的长套筒形,顶部呈圆形。罩内装有一圆抛物面反射体该雷达,控制距离在120公里以内。但170号并未装备俄罗斯的SS-N-22导弹,所以该装置也被认为可以制导C-803导弹,一来可以说明该系统的通用性十分好,二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舰载直升机的劳动强度,更有利于战斗力的发挥。   另外,170号还有1部347G型火控雷达,I波段(用于反舰导弹和100毫米炮)、2部EFR- 1“谷灯”(Rice Lamp)雷达、1部RM-1290型导航雷达,J波段以及一套GDG-775型光电指挥仪。 &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新浪
说完了052B型舰,再让我们看看足以叫我们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052C舰,该舰被外界称为052C型,目前,该型舰还有一艘在建,舷号可能为171。052C型舰的建成下水,标志着我国大型水面舰只的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她是我国建造的第一种装备有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大型防空型导弹驱逐舰,因此也更受到大家的特别的关注。052C型舰在舰型上保持了052B型舰的舰体设计,只是在上层建筑发生了改变,以适应安装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需要,上层建筑的布局更加的简洁,隐身性也比052B型舰更强。而从舰上烟囱的布置方式来看,其动力系统也应与052B型舰相同,同为燃-柴联合动力,最大输出功率也应相同。从外观上判断,052C型舰舰体尺寸较052B型舰稍稍加长,吨位也有所增加,满载排水量应在8000吨上下。这样,在与052B型舰上使用相同功率的动力系统时,该舰航速也应达到30节。052C型舰上装备的武器系统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垂直发射系统和舰舰导弹,而电子雷达设备方面则是安装在舰桥四周上的相控阵雷达,舰上的其它武器像舰炮、近防武器系统、直升机、反潜鱼雷、电子战系统登都沿用了052B型舰上装备的相同,这其中只是730近防武器系统的安装位置由052B型舰的两侧改为沿舰艇中线前后布置,这样每座730系统的身界要比安装在舰体两侧大很多,并可用2座730系统对同一侧的来袭目标进行拦截,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拦截概率。下面,笔者就对052C型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相控阵雷达、舰舰导弹系统进行一下分析:采用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是防空型驱逐舰必须采用的装置,由于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载弹量大、发射速度快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一此专用防空型导弹驱逐舰上。像美国的伯克级、日本的金刚级上都装备有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052C舰上共装有8座6联装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采用前6后2的布置方式,该发射装置为六联装环形圆筒形,与俄罗斯舰用的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类似,但我们的这种垂直发射装置与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每个弹筒均为发射器,每个弹筒顶部的发射盖可由电机开启,而不像俄罗斯舰用的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那样8联装的发射装置只有一个发射口,每枚导弹都由这个发射口发射,导弹要靠导弹筒的旋转装导弹筒对准发射口后才可发射下一枚,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导弹的发射速度,可靠性也较低,根本体现不出垂直发射装置 的优势。因此,我们的这种6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在发射速度、占地面积、装置的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比俄制的垂直发射装置要好很多。特别是发射速率更是要好于俄制装置,估计可达到美国MK-41的水平。该装置最早是出现在我国970号试验舰上,发射装置与舰体中线有几度的夹角,向舰外倾斜,这可以避免导弹发动机点火失败后,导弹不会坠落到舰面上,危及舰艇自身安全。这种6联装垂直发射装置所使用的舰空导弹目前有两种可能,一可能是俄制的SA-N-6舰空导弹,二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HQ-9舰空导弹。前者的性能大家都已十分熟知,性能没得说。而我国自研的HQ-9就很不为人知了,据《简式防卫周刊》报道称,HQ-9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一种中远程防空导弹,有陆用型和舰用型两种,陆用型采用的是类似于俄S-300防空导弹自行轮式导弹发射车,车载四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导弹的最大射程在150千米以上,最大飞行速度4马赫,弹体尺寸较SA-N-6略小。HQ-9导弹的性能与俄SA-N-6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在导弹系统的电子设备上要比SA-N-6高一个数量级,并在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多目标攻击能力上都要强于SA-N-6。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个人分析,猜测的成份较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052C型舰上装备的是国产HQ-9舰空导弹还是俄制SA-N-6舰空导弹,都会彻底改变我国水面舰艇不具有中远程区域防空能力的空白,对我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接下来,笔者在分析一上052C型舰上装备的相控阵雷达,雷达的安装方式与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相似,都是安装在舰桥四面以一定角度布置,可构成360度半球对空对海覆盖。据《简氏防卫周刊》报道,该相控阵雷达与美国的AN/SPY-1B型主动雷达相似,雷达采用的是模块化安装方式,而非整体式安装,这样可很方使的升级到未来更为先进的雷达系统。报道还指出,其可靠性、反应精度、及目标的探测性能均超过早期使用的AN/APY-1A型雷达,而接近AN/APY-2型雷达。但052C舰上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与美国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舰上没有安装类似与伯克级舰上用于对标准-2导弹进行末端制导的AN/SPC-62制导雷达。从目前的情况看,052C型舰上虽然还有一些雷达电子设备没有安装,但看不出舰上哪里可以安装这种制导雷达,因为如果还没有安装的话,舰上至少应留出2-3个安装基座,但笔者并没有发现这种基座的存在。这就像我们传递了一些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有两处可能:一种可能是052C舰上装备的相控阵雷达具有全程指令引导能力,类似于德国F124型导弹护卫舰上装备的APAR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可同时提供4个引导导弹的照射波束,因此导弹的全程飞行中的中途引导、中段指令修正及末段目标引导都由APAR雷达负责。170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与其有一曲同工之处。另一种可能是052C型舰上的舰空导弹的末制导雷达采用的是主动制导模式,而非半主动雷达制导,SA-N-6导弹的末制导采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一点已可以确定。而我们自已的HQ-9制导系统各种信息以前都认为其采用的是惯性加中段指令制导加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但从052C型舰上雷达的布置方式分析,HQ-9的制导方式很可能是惯性加中段指令制导加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这样在导弹接近目标时开启弹上的主动雷达搜索跟踪目标,而不再需要舰上末端照射雷达进行照射目标。这将会极大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多目标攻击能力,理论上只要相控阵雷达能跟踪多少目标,就可以攻击多少目标。有可能会超过伯克级驱逐舰可同时攻击12个目标的数量。如果这两种可能成立的话,那么笔者可以进一步确定052C型舰上装备的舰 空导弹就是国产的HQ-9,而非俄制SA-N-6。这里,笔者在分析一下主桅顶部安装的圆形雷达罩装备的雷达类形,笔者认为应为一部对空警戒雷达或对空/对海雷达。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舰上已安装有具有很强对空对海探测能力的相控阵雷达,但在日常航行及训练时,开启相控阵雷达未免有些浪费,因此,一部对空/对海雷达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并且在外形上看,与052B形舰上后桅上装的圆形雷达罩大小基本一致,如这个推测正确的话,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052B型舰上这个圆形雷达罩内装备的确为对空/对海雷达。最后在说一下052C型舰上装备的舰舰导弹,从《简氏防卫周刊》上刊登的照片上看,它于我国以往的舰舰导弹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我国舰艇上装备的舰舰导弹基本上都是国产“鹰击”82系列中的各种型号,发射箱/运输箱为方形,但从照片上看,052C舰体中部的舰舰导弹发射架为半圆形,2座交叉布置,每座应可带弹4枚,2全舰共可带8枚。而非“鹰击”82系列所采用的方形发射箱/运输箱。这说明052C舰上装备的舰舰导弹应为一种新型号。笔者分析有可能是以下几种:国产“鹰击”83舰舰导弹“鹰击”83舰舰导弹是我国“鹰击”系列是最新的型号,据外刊报道,2002年11月,我国在歼轰-7战机上试射了这种导弹的空射型,称其射程达到了250千米,并且在导弹的飞行末端是以超音速对目标发动攻击的。因此,笔者推测舰舰型的射程应至少在200千米,整体性能应与俄“俱乐部”系列舰舰导弹相当。国产“鹰击”12超音速舰舰导弹国产“鹰击”12超音速舰舰导弹是一种被中外媒体盛传很长时间 的一种全新的舰舰导弹,导弹被认为具有全程超音速飞行能力,飞行速度应在2马赫以上,最大射程至少在150千米以上,性能与俄SS-N-22相当。在2002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歼轰-7飞机的模型,翼下出现了一种新型号导弹,尖尖的弹头,两侧有斜切式进气口,一看就知是一种超音速导弹,不知这是否是“鹰击”12的空射型。不过,到现在为止,该导弹是否存在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如果“鹰击”12确实存在的话,052C型舰上装备8枚该型舰舰弹其反舰能力也将是十分可观。俄制“宝石”超音速舰舰导弹“宝石”超音速舰舰导弹是俄罗斯研制的一种新型舰舰导弹,其性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隐形功能,以超音速速度飞行并拥有高精度制导系统。其最大射程高空飞行时可达300千米,低空飞行时为120千米,飞行末端攻击速度可达2.5马赫。就目前中俄两国的良好关系统,如果需要,进口一些“宝石”导弹安装有170舰上也是完全可能的。这不仅可以提高170舰的中远程反舰能力,还可对我国自已的新型舰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如果052C舰装备的是国产舰舰导弹,那么,“鹰击”12的可能性最大;如国是俄制导弹“宝石”舰舰导弹的可能性最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第一个获得身份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