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庙关大门不让进,让人打了,厂里不给看病了怎么办

"看病搞笑"的糗事
你可能感兴趣:
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看病搞笑的糗事,各种关于看病搞笑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看病搞笑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新文阁公众号
空巢老人看病有多难 看完让你大开眼界
来源:新文阁
编辑:jian
导读 : 空巢老人看病有多难 看完让你大开眼界心酸!养老院空巢老人看病有多难:排5个小时队 看五分钟病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亿,空巢老人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养老、看病成了老人必须面对的话题。由此,出现了养老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医养结合&。&医&....
  空巢老人看病有多难 看完让你大开眼界
  心酸!养老院空巢老人看病有多难:排5个小时队 看五分钟病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亿,空巢老人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养老、看病成了老人必须面对的话题。由此,出现了养老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医养结合”。“医”包括康复、保健、医疗、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养”则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心理以及文化活动服务等等。不过,我们的记者在调查时却发现,在医养结合巨大的市场背后,还有很多瓶颈难题亟待解决。
  心酸!养老院空巢老人看病有多难:排5个小时队 看五分钟病...
  养老院老人拿药难:医院取药5小时 路上2小时排队3小时看病仅需5分钟
  张文图,今年67岁,2014年老伴儿患癌症去世后,在加拿大工作的儿子因为无法照料他,就将老人送到了北京市双井附近的一家养老院。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药。三天两头老人就得自己去三级甲等医院开药。
  早上八点半,刚刚吃完饭不久,老人就从养老院出来了,但老人刚走出大门准备打车时,就遇到了麻烦。
  早上八点半,张文图老人就从养老院出来了,准备打车时就遇到了麻烦。
  连续三辆空车从老人面前驶过都没有停下来,直到半个小时后,他终于截到一辆车。出租车开了40分钟,终于到达目的地。老人付了38元的车费,就急匆匆地走向医院。
  第一站是挂号,老人熟练地乘电梯到6楼。仅有的四五个窗口已经排满了人。
  北京市民张文图:我头一次等的得有将近两三个小时,那回挂的还是专家号,完了且轮不上呢,把我给急的。
  -为了节省时间,老人早早地准备好了医保卡,他甚至已经算好了找零的钱,高高地举在手里。
  为了节省时间,快到窗口的时候,张文图甚至已经算好了找零的钱。
  这时门诊刚排到50多号,而他的是125号。等待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轮到了他。
  北京市安贞医院主任医师周迎生:有冠心病高血压吗?
  张文图:有,血压高吃了药就不高。
  因为是医院的常客,所以从就诊到医生开药,张大爷总共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大夫开完药,老人又一次加入了排队的大军——去缴药费,收费处开放的五个窗口全围满了人。交完费后,老人乘坐电梯到达最后一站:取药。这里又是人山人海,到这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小时。
  大夫开完药,老人又一次加入了排队的大军——去缴药费,收费处开放的五个窗口全围满了人。
  20分钟后,老人终于拿到了药,完成了今天来医院的全部任务。从上午八点半,到接近中午一点钟,近五个小时的时间,67岁的张大爷看病花了5分钟,往返医院近2个小时,交通费88元,近3个小时的时间,全部用在了排队上。
  在张文图老人所在的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护士肖春艳告诉记者,老年人慢性病多,用药量大,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看热门新闻就来新闻阁:http://www.xinwenge.net/
  近五个小时的时间,67岁的张大爷看病花了5分钟,往返医院近2个小时,还有近3个小时的时间,全部用在了排队上。
  记者看到,在这个储药中心,有的老人甚至有四个储药柜。一位有帕金森病史的老人,每天要吃近二十种药。
  北京市双井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护士肖春艳:14点30,16点45晚饭后睡前九次。
  记者看到,一位有帕金森病史的老人,每天要吃近二十种药。
  在这家养老机构,年龄最小的老人57岁,最大的101岁,绝大多数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虽然与养老机构一墙之隔就是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同样是因为药品不齐全,这些高龄老人只能去三甲医院开药。
  北京市双井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院长谭疆宜:因为很多慢性疾病的话,比如说最常见的胰岛素,在我们医疗中心的话都是无法拿到的,只要能去到就近的大医院去拿。
  3名医生5名护士看护200多名老人养老机构只能养不能医障碍在哪里?
  2015年年初,李光远的妻子突发脑梗塞,打破了他们平静安逸的晚年生活。对于90岁的李光远来说,给妻子看病拿药,是让他最头疼的事。
  北京市民李光远:取药我岁数大去不了,就得派护工去,去一个小时要花50块钱,因为来回一次取药有三四个钟头,光在路上的费用就得200多块钱。
  对于90岁的李光远来说,给妻子看病拿药,是让他最头疼的事。
  老人告诉记者,花钱请人拿药是小事,但有时生病的老伴,会遇到临时急需的药品,或者加开的药品,不可能一次从医院全都开出来,所以就要不停地跑医院。
  李光远:一个月至少一趟,甚至不止,要两趟。
  李光远和老伴儿都已90高龄。他们从中学时代就相识,相濡以沫地生活了近70年。老伴犯病急救后曾两度报病危。所以现在李光远特别不踏实,非常害怕妻子出现意外,会因为养老院缺乏治疗条件,让老伴得不到及时治疗。
  李光远:我要陪着她,我陪她也不好,我要陪她的话还得有人陪我,还得有人照顾我,等于要照顾两个人,所以我就不能陪,不陪我又不放心,我在这等着电话,对我来说真是。
  只要一说起在养老院看病难、取药麻烦的事,李光远就显得特别地无奈,无助。
  能看得出来,只要一说起在养老院看病难、取药麻烦的事,老人家就特别地无奈,无助。这天,李光远老人到养老院临近的社区医院去找大夫咨询。
  北京市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孟申:现在已经吃药吃十七八种药了,我也觉得这是个问题,我要给她减了,要减。
  孟申是社区医院的大夫,也是兼职养老院工作的唯一的一位主任医师。李光远老伴儿生病,几次救急的都是孟大夫。但眼下这个社区医院正在申报医保定点单位资质,这让老人的担心也随之而来。
  李光远:现在呢,社区医院目前主要针对对象,就是恭和苑,所以孟大夫有时间管。将来社区医院的目标是要针对全社区的,那个时候社区的人来了以后,挂号的人多了,这样的条件我怕就快没有了-。
  养老院的老年人大多数患有多发病、慢性病,他们生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几倍,而医疗这一块又恰恰是养老院的短板。
  北京市双井恭和苑老年持续照料生活社区院长谭疆宜:(养老院)提供这种专业医疗服务的医生是三位,她是需要轮班的。然后护士的话所有的是五位。
  记者:那么针对200多位老人,这个数字是不是觉得很单薄?
  谭疆宜:对,非常单薄,其实对医护人员(来说),服务压力是非常大的。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每次轮到孟大夫的专家门诊,来看病的人就增加了很多。长时间的问诊,孟大夫的神情略显疲惫。而最让她无奈的是,社区医院属于一线医院,一些老年人要用到的药,在他们这样的社区医院里是开不出来的。
  孟申:咱们那个医保目录也好,基本药目录也好都有限定。就是限二级以上医院应用这一条,就是卡得面挺大的,所以也是他们一个很纠结的事情。
  其实早在2013年,北京市双井恭和苑养老院就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医养结合”的试点养老机构。主要医疗保障就来自于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么仅用药方面,社区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的差异到底有多大呢?
  北京市双井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詹永:像以我们这为例,我们也有280多种西药,有330多味中药。实际上来讲,这跟过去比的话,已经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了。
  作为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谭疆宜的感触也特别多。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作为北京市“医养结合”的试点,她们这次较为幸运的是,社区医院已经被批复纳入医保覆盖范围。这是北京市五年来未审批后的首次开闸。她希望借助这次医保的批复能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办点实事。
  谭疆宜:我们是已经是取得了医保的号,然后目前在走审批流程,这个因为它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大概预计是在年底之前,能够正式地投入使用-。
  医养院开启养老机构新模式专家提议:医院与养老机构应建立绿色通道 无缝对接
  10月12日晚上八点多,天津市天同医养院的护士站正在进行抢救。85岁的老人张秀珍出现了心衰、早搏,一度昏迷不醒。经过主任医师和护士四个多小时的救治和特殊护理。老人慢慢睁开了眼睛。
  老人的大女儿肖慧知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老人住进医养院的三年间,大大小小的抢救有100多次。万幸的是,每次都救了过来,但是在当地的医院,像这样的老人很难进行医治。
  肖慧知:她这个既是慢性病老年病,但是它又容易急性发作。在这种性质之下,它(医院)是只能救你急,然后你平稳了,两周你就可以就得出院了,我们之前也有这个过程,所以我们也感觉挺无奈的。
  肖慧知告诉记者,在当地的医院,像她母亲这样的老人很难进行医治。
  那么老人现在住的医养院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呢?记者发现天同医养院和天同医院在一个院子里。虽然是两个单位,却是一套人马,这里的医生、护士、护工、营养师都统一管理。优先服务于医养院的老年人,同时对社区开放。
  季学琴老人今年70岁,77岁的老伴从去年胯关节骨折。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她们所住的养老院感觉起来更像一个医院。电梯是能直接放下病床的医用电梯,房间走廊都是无障碍扶手。最有特点的是她们床头的门铃。
看热门新闻就来新闻阁:http://www.xinwenge.net/
  季学琴:床头有个铃,这不有一个铃,就是那个红按纽按一下,按一下,你看我一按她就说话了,一会她就说话了。
  护士:喂。
  季学琴告诉记者,她们所住的养老院感觉起来更像一个医院,最有特点的是她们床头的门铃。
  季学琴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前需要从三甲医院才能买到的胰岛素,现在从楼下的社区医院也就能开到。而最让她省心的是,针对于老伴儿腿患用药,社区医院没有的,医养院的大夫帮他们买到了。
  季学琴:因为这是偏方,就是中医院出的,对外也不卖,她就亲自下了班,业余时间给我们去买去。
  帮助季学琴买药的就是这位主任医师刘玉茹大夫。她门诊的时候都要对医养院里的重症老人进行跟踪观察,特别是针对他们的用药情况,会根据病情做出新的调整。
  康巨珍的老伴儿吴玉茹见大夫降了药量开始有点生气、质疑。但伴随着老人的康复,她逐渐认同了医生的做法。
  记者:那您觉得她们的用药对老人家的病情有帮助吗?
  吴玉茹:原来他不能动,现在他可以自己,比如说夏天他这只手扒着那边,可以把这半个身子晾出来,可以这样,可以动。
  吴玉茹老两口拿药的药房就设置在一楼的大厅。记者在这里的医药系统里查阅到,中草药有400多味,中成药500多种,西药有300多种。药房主管张冬云告诉我们,在这些对外的1000多种药品当中,有30%的药品是三甲医院才能开到的。
  记者:我们是怎么买到这种药的?
  天津市天同医院药房主管张冬云:都是经过我们的药批厂家,正式给我们发送的
  记者:你们也是正规的手续吗?
  张冬云:对,都是门诊刷卡挂号大夫给开,然后才能发出去这个药。
  药房主管张冬云告诉我们,在这些对外的1000多种药品当中,有30%的药品是三甲医院才能开到的。
  医养院的负责人张婼婼告诉记者,每年她们都会与当地四到八家大的医药公司,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合作,补充社区医院用药不足的现象。在医养院建立的六年间,社区医院药房的储药量也逐年提升。但是在她最初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人并不认同。
  天津市天同医养院总经理张婼婼:大家就是说做养老你就做养老,你为什么做医养院,弄得大家含糊不清,你到底是医院还是养老院?当时我就肯定地跟他们说,我说我这个院是医疗和养老在一起的院。
  在张婼婼最初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人并不认同。
  张婼婼对老人用药也有不同的看法,她并不认为老人吃药越多越好,而是让医护人员针对每个老人的病情,制定动态的用药模式。
  张婼婼:我们当时每住一个老人的时候,我们就对老人的用医用药的情况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一个评估,就是常用药或者是他身体当中的一个健康状况,他身体当中潜在的几种病症,我们围绕每一个老人的这种身体状况,我们去构建我们这个药房。
  党俊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深入做过老龄社会“以医养老”的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以北京为例,养老机构400多家,配备医疗功能的比例不到5%。而全国的占比就更低。所以他呼吁不仅要降低养老机构创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门槛,关键要建立二级、三级医院医联体的绿色通道,以帮助机构养老的人群。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在医疗机构里面能解决的尽量在医疗机构里面解决,解决不了,那我们要和三甲和二甲医院建立一个绿色通道,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那些重危的、急性发作的慢性病,有很快的时间,就能把他的问题解决了。
  党俊武呼吁不仅要降低养老机构创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审批门槛,关键要建立二级、三级医院医联体的绿色通道,以帮助机构养老的人群。
  党俊武认为,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最为核心的是,要打破医疗体系的边界,完善基本医疗药品目录。
  党俊武:还要完善我们的基本医疗的药品目录,在这里面解决不了的药品问题,我们通过在医院和这个养老院之间,建立一种物流配送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是可以通过物流的观念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半小时观察:
  从现实状态到理想状态,我们总有些沟沟坎坎需要去跨越。医养结合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在发展中必然会面临它成长的“烦恼”。目前的现实是,经营者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监管却涉及民政、医保、卫生等多个领域。以评估标准为例,民政与卫生部门各有一套护理等级分级制度,卫生部门的标准以身体健康水平为基准判断进护理院,民政的标准以生活照护水平为基准判断进养老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同一名老人,按不同的体系评估,进入不同的机构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医养结合是系统工程,探索这条路是要解决就医难、养老难问题,目前医养结合存在的难题,更需要国家出台统一明确、操作性强的标准或评价体系。在所有的医疗网点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将医疗和养老信息打通,来保障医养结合的有序运行。
当前栏目:
推荐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每日新闻
张文斌,男,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徐州睢宁县作家,歌手。20...
如愿以偿地当一回小泡芙的&爸爸&,脸上都笑开了花。为了哄&女儿...
如今大红的小鲜肉-鹿晗的女朋友是谁?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本周热门排行  昨天家人病了,很严重的病,需要急救的那种,进了医院之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输上了液,但是床位还要等安排,在抢救中心输液时,对面是一位老大爷,今年七十多了,在儿子的陪同下前来看病,也是心梗,也是要等待医院床位的安排,只能坐在这里输液,医院出租的活动床已经没有了,老爷子不断变换着姿势,因为不舒服,哪个七八十岁的人可以坐着几个小时不累呢,更何况还是在有病的情况下。  过了四个小时左右,医生通知我们的床位安排好了,同时医生对我们表示之所以给我们安排床位是因为家人还年轻,万一出了什么事怪可惜的,同时对我们说,中途要是要求我们换床,希望我们配合。
楼主发言:56次 发图:0张 | 更多
  来到病房后,发现这是一个独立于大厅的单间,房间内共有两张床位,至于为什么会有可能要求我们换床,是因为这里是给在公务员体系中地位相对较高者准备的,他们来了医院是不能等的,立刻就要有床位的,所以这一侧的几个单间,一般是不安排我等寻常百姓家入住的,我们只能等着外面大厅的床位有空才可入住。  
  对面的床位依然空着,外面抢救中心输液室的老大爷也依然在坐着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的床位,陪他前来的儿子手里还拿着希望送给医生的土特产。  
  第二天,楼主陪同另一位朋友去看妇科,子宫肌瘤,需要手术,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医生依然表示床位很紧张,什么时候能入住需要等候医院的统一安排。说这话的时候旁边就是几个空着床位的高级病房,我的朋友表示这里不是有空床吗?医生说,那不是给你住的,那是特需。  
  经历了这两天看病,赫然发现原来我去的不是什么人民医院,是公务员医院,是高官医院,是特需医院。  生命权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有的,命的高低贵贱看看医院的床位即可分明。更不要说管理过程中种种不人性化的规定了,比如陪夜人员的折叠床早上七点就要收起来,对我陈述的理由是主任查房,房间不够整齐。  
  等级制度哪里都有,不单是医院,楼主你很年轻吧,我在医院十年了,早已  
  回复第8楼,@果汁先生2  等级制度哪里都有,不单是医院,楼主你很年轻吧,我在医院十年了,早已   --------------------------  作为一个对社会还残存希望的人,我总是幻想能够发现一些让我觉得美好的事情,可是看到眼里的都是失望。  
  你可以住特需,花钱就可以了,全自费医疗,我们医院床费一天500  
  想着那些脑满肠肥的贪官,想着那些无疾而终的爆料贪官的帖子我能说些什么呢,还记得前段时间兰州表哥市长吗?事情发生的当天他就派他的秘书去买了几块家表回来应付了事,他的老婆承包了兰州所有的市政道路及照明工程,有没有兰州的筒子过来表示下兰州的路面砖是不是换的特别快。  
  你花钱就能住特需  想要舒服便利花钱就行
  我们希望的是改变,而不是你们那堆人说,你还年轻吧,哪里都是这样的,习惯了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习惯呢!明明你们自己也知道问题存在为什么不去改变呢。你们会说,我们也就是个打工的,改变不了。 那就别让我们习惯!  
  @山楂月饼   死也不平等的,别说死亡让一切平等。死后的世界也是有阶级的,只是阶级的和人间不一样。也许
  童鞋知道301么?
  就好比有些人死也是白死,以为“地狱”有人给他做主
  回复第10楼,@嘟的傻  你可以住特需,花钱就可以了,全自费医疗,我们医院床费一天500   --------------------------  我知道我可以住特需,可能有更多的人他们住不起特需,等待他们的就只能是等死吗?所以医院大门朝前开,没权没钱别进来是吗?比如我提到的对面的老大爷,他们家是郊区的农民,一年的收入不吃不喝都不够付这个心脏支架的手术费的。  
  这还需要去医院才能发现?
  回复第13楼,@雪山最后的狼  我们希望的是改变,而不是你们那堆人说,你还年轻吧,哪里都是这样的,习惯了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习惯呢!明明你们自己也知道问题存在为什么不去改变呢。你们会说,我们也就是个打工的,改变不了。 那就别让我们习惯!   --------------------------  是的,每次看到有些说你花钱就行,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冷漠,社会多的还是穷人,穷就该死吗?  
  回复第16楼,@文房茶香  这还需要去医院才能发现?  --------------------------  亲身经历了,才觉得震撼。  
  都这样,到哪里都这样  以前我也像LZ一样愤世嫉俗(非贬义),不过现在也看开了╮(╯▽╰)╭  改变不了就只能去适应
  回复第13楼,@lantyl  童鞋知道301么?  --------------------------  301怎么了?301我没有自己去过,但据说他只是硬件好一点,但医生的水平没有特别好。仅仅是据说,我不确定。  
  @雪山最后的狼 11楼
17:36:02  我们希望的是改变,而不是你们那堆人说,你还年轻吧,哪里都是这样的,习惯了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习惯呢!明明你们自己也知道问题存在为什么不去改变呢。你们会说,我们也就是个打工的,改变不了。 那就别让我们习惯!  -----------------------------  同意!难道都认为这种现像很正常?连医院救死扶伤的地方都有等级,我们还期待着啥民主平等。
  @山楂月饼
17:11:00  昨天家人病了,很严重的病,需要急救的那种,进了医院之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输上了液,但是床位还要等安排,在抢救中心输液时,对面是一位老大爷,今年七十多了,在儿子的陪同下前来看病,也是心梗,也是要等待医...  -----------------------  你以为医院不想给你住吗?上面来个不大不小的官住院像进按摩院一样,随意呵斥医生护士,谁愿意呢?你有这种愿望是好的,但不要因为这种事情影响心情,太不值得了,每次遇到这种病重又随意辱骂医生护士的官员或者上流人士,我们心里也是很黑暗的呵呵。
  回复第13楼,
@lantyl  童鞋知道301么?  --------------------------  @山楂月饼 21楼
17:41:44  301怎么了?301我没有自己去过,但据说他只是硬件好一点,但医生的水平没有特别好。仅仅是据说,我不确定。  -----------------------------  医生水平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最高领导人都去那,所有的硬件都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所以呢?  
  回复第21楼,@rajahn  都这样,到哪里都这样   以前我也像LZ一样愤世嫉俗(非贬义),不过现在也看开了╮(╯▽╰)╭   改变不了就只能去适应  --------------------------  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这样的人和事也不少,每次看到一个实权的处级干部携妻子儿女出游来回头等舱五星九点,全部企业买单的时候我都麻木了,可是这两天我还是触动很大  
  也存着点希望比较好  
  回复第22楼,@weijiadaivr  @山楂月饼
17:11:00   昨天家人病了,很严重的病,需要急救的那种,进了医院之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输上了液,但是床位还要等安排,在抢救中心输液时,对面是一位老大爷,今年七十多了,在儿子的陪同下前来看病,也是心梗,也是要等待医...   -----------------------   你以为医院不想给你住吗?上面来个不大不小的官住院像进按摩院一样,随意呵斥医生护士,谁愿意呢?你有这种愿望是好的,但不要因为这种事情影响心情,太不值得了,每次遇到这种病重又随意辱骂医生护士的官员或者上流人士,我们心里也是很黑暗的呵呵。  --------------------------  我知道,我理解医生护士的无奈,他们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我想痛骂的,是我回帖中提到的那些不要Face的贪官。  
  回复第23楼,@lantyl  回复第13楼, @lantyl   童鞋知道301么?   --------------------------   @山楂月饼 21楼
17:41:44   301怎么了?301我没有自己去过,但据说他只是硬件好一点,但医生的水平没有特别好。仅仅是据说,我不确定。   -----------------------------   医生水平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最高领导人都去那,所有的硬件都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有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  也许那些真正水平高的医生都是藏起来不能给我们寻常百姓看病的吧。  
  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愤青,可是有些时候又觉得如果大家都不愤青岂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很矛盾。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因为人生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有钱的,有权的,没钱的,没权的,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吗?  这个真的不现实,也不可能现实
  回复第30楼,@神雕倾情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因为人生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有钱的,有权的,没钱的,没权的,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吗?   这个真的不现实,也不可能现实  --------------------------  至少相对公平吧。  
  比如医院给你安排了床位没有给外面的老大爷安排床位。  你们家的权力就大于了门口的老大爷。  你愿意把这份权力让给门口的大爷么?你自然不愿意。  人都是这样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占有最大的资源份额。  等你拥有权力的时候你也会这样
  楼主在太幼稚了,人怎么可能生而平等,有的人长得丑有的人长得美,有的人出身富贵一生衣食无忧,有的人生下来就残疾。唯一公平的只有时间。  
  全中国多少人?哪里来的平等?  
  死亡并不平等。被你吃了的鱼,猪牛羊到哪里才能找到公道呢
  @弱爆了的马甲
18:26:35   死亡并不平等。被你吃了的鱼,猪牛羊到哪里才能找到公道呢  -----------------------------  就连人都一样。
  很讨厌社会就这样,你就认命吧的论调,最近因事常去法院,听法官聊天,为了维稳和什正府利益,立案下压除了当事人闹的厉害的否则能推的推,能不立不立。看看,你不抗争谁管你?等着世界大同呢?完全平等谁都知道不可能,相对平等可不可以,不要告诉世界没有这样的国家  
  回复第36楼,@弱爆了的马甲  @弱爆了的马甲
18:26:35   死亡并不平等。被你吃了的鱼,猪牛羊到哪里才能找到公道呢   -----------------------------   就连人都一样。  --------------------------  这种说法最讨厌了,干脆大家共同毁灭好了。  
  回复第37楼,@dxm1010  很讨厌社会就这样,你就认命吧的论调,最近因事常去法院,听法官聊天,为了维稳和什正府利益,立案下压除了当事人闹的厉害的否则能推的推,能不立不立。看看,你不抗争谁管你?等着世界大同呢?完全平等谁都知道不可能,相对平等可不可以,不要告诉世界没有这样的国家   --------------------------  对的,都知道绝对公平不可能,那么相对公平可不可以。都知道不可能没有贪官,那么被爆出来可不可以有人认真去调查,而不是敷衍了事。  
  在那些外地农村,干到70岁每月工资一千多块,还没有养老金的人眼里,楼主你们家有病可以去大医院,不担心倾家荡产。你们和那些专用特需病房的人有什么区别?
  哪里都一样,不要指望出大排档的钱买五星级的服务。国内国外均如此。我等穷人,只能乖乖排队。+++++++++++++++++回复第7楼(作者:@山楂月饼+于++17:30)  回复第8楼,@果汁先生2  等级制度哪里都有,不单是医院,楼主你很年轻吧,我在医院十年了,早已……  ==========  
  回复第33楼,@junqushi  楼主在太幼稚了,人怎么可能生而平等,有的人长得丑有的人长得美,有的人出身富贵一生衣食无忧,有的人生下来就残疾。唯一公平的只有时间。   --------------------------  时间也不公平。就像得病,有钱能续命,没钱只能等死。  
  @夏小木 32楼
18:01:06  比如医院给你安排了床位没有给外面的老大爷安排床位。  你们家的权力就大于了门口的老大爷。  你愿意把这份权力让给门口的大爷么?你自然不愿意。  人都是这样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占有最大的资源份额。  等你拥有权力的时候你也会这样  -----------------------------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这么悲悯,何不让个床位?
  1人1票全民大选
18:26:46  袁腾飞一针见血:上下班开的是德国奥迪,房产买在澳大利亚,手上戴的是瑞士手表,腰上系的是意大利皮带,老婆挎的是法国LV,儿子去的是英国留学,孙子辈都拿着美国护照,除了制度被你们拒绝外,西方国家所有好的东西都成了你们的标配。  支持[939] 反对[0]  --------  
23:00:25  你买的是全世界最贵的房子和汽车,加的是全世界最贵的汽油。全世界约12万公里的收费公路,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你生活在全球唯一收费多过收税的国度,不仅教育、医疗提供的是质次价高的服务,而且连你用的电、喝的水、烧的气,加的油,打的电话,上的网,吃的盐,喝的酒、抽的烟都是在变相纳税!你知道自己养活了全世界最牛X的垄断企业与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吗?  支持[38] 反对[0]  --------  
  等你享受到特需的时候就不会觉得不公平了,所以努力吧。  
  受腐朽闷骚的儒家文化熏染,中国民众历来一盘散沙,不被逼到吃不上饭的程度,绝对不会团结起来反抗  想让民众形成力量?只能靠结党营私,一旦成为执政党,则必然走入朝代更替周期律。  清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民不潦生,发生了以“均田免粮”为口号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占领南京后改名天京,开始腐化堕落,竟然娶了80多个老婆,而当时身在北京的清朝咸丰皇帝,也仅有不到10个老婆。  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聚集了救国图强的爱国志士,包括写下《与妻书》牺牲黄花冈的林觉民,但是,当国民党推翻满清后,却产生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压迫人民。  
  比如医院给你安排了床位没有给外面的老大爷安排床位。  你们家的权力就大于了门口的老大爷。  你愿意把这份权力让给门口的大爷么?你自然不愿意。  人都是这样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占有最大的资源份额。  等你拥有权力的时候你也会这样  -----------------------------  +10086
  特需是给钱的吧?反正我生孩子住院时,特需的是1200一天,单人。我住的是60元一天,6人的。当时也问我们要不要特需来着。我是舍不得的。  特需要挂特需门诊的,挂号费都差几十倍。普通门诊怎么可能住特需。。  其实老外的家庭医生也分的。你给的钱多,医生可以随时为你服务;给的钱少,对不起医生也得看看时间表,预约一个礼拜啥的,很正常吧。好像他们觉得没啥不合理的。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回复第43楼,@夏至未殇  @夏小木 32楼
18:01:06   比如医院给你安排了床位没有给外面的老大爷安排床位。   你们家的权力就大于了门口的老大爷。   你愿意把这份权力让给门口的大爷么?你自然不愿意。   人都是这样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占有最大的资源份额。   等你拥有权力的时候你也会这样   -----------------------------   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这么悲悯,何不让个床位?  --------------------------  我表示过了病情很紧急,要急救,你可以去查一下心梗的最佳手术时间是哪两个时间段,这位老大爷已经错过了第一个。  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  
  回复第49楼,@龙龙儿er  特需是给钱的吧?反正我生孩子住院时,特需的是1200一天,单人。我住的是60元一天,6人的。当时也问我们要不要特需来着。我是舍不得的。   特需要挂特需门诊的,挂号费都差几十倍。普通门诊怎么可能住特需。。   其实老外的家庭医生也分的。你给的钱多,医生可以随时为你服务;给的钱少,对不起医生也得看看时间表,预约一个礼拜啥的,很正常吧。好像他们觉得没啥不合理的。  --------------------------  不是这个问题,是有些群体,在用很少的钱,享受更好的服务。  
  @夏小木 32楼
18:01:06  比如医院给你安排了床位没有给外面的老大爷安排床位。  你们家的权力就大于了门口的老大爷。  你愿意把这份权力让给门口的大爷么?你自然不愿意。  人都是这样的。力所能及范围内占有最大的资源份额。  等你拥有权力的时候你也会这样  -----------------------------  这话才真真说到点子上了  骂贪腐官员、垄断行业的人,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不在其中
  @山楂月饼 51楼
20:51:14  我表示过了病情很紧急,要急救,你可以去查一下心梗的最佳手术时间是哪两个时间段,这位老大爷已经错过了第一个。  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  -----------------------------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显然,不赞同你意见的人呗
  回复第8楼,
@果汁先生2  等级制度哪里都有,不单是医院,楼主你很年轻吧,我在医院十年了,早已  --------------------------  @山楂月饼 7楼
17:30:13  作为一个对社会还残存希望的人,我总是幻想能够发现一些让我觉得美好的事情,可是看到眼里的都是失望。  -----------------------------  所以我很恶心现在的这个公务员系统,很恶心做公务员的出来说自己是凭能力挣钱吃饭工资很低。  同时,很可悲的说,很多人说早已。  我知道等级制度哪里都有,但浅薄地认为,用钱做等级比用身份做等级公平一些吧。
  回复第49楼,
@龙龙儿er  特需是给钱的吧?反正我生孩子住院时,特需的是1200一天,单人。我住的是60元一天,6人的。当时也问我们要不要特需来着。我是舍不得的。  特需要挂特需门诊的,挂号费都差几十倍。普通门诊怎么可能住特需。。  其实老外的家庭医生也分的。你给的钱多,医生可以随时为你服务;给的钱少,对不起医生也得看看时间表,预约一个礼拜啥的,很正常吧。好像他们觉得没啥不合理的。  --------------------------  @山楂月饼 52楼
20:52:48  不是这个问题,是有些群体,在用很少的钱,享受更好的服务。  -----------------------------  如果是特需,花钱能买,我理解。在我需要的时候,我会选择购买特需服务。  但是确实是有一个群体,享受着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体制内。
  现在到哪都是权力大于一切,去年我们医院有个科病人爆满,连走廊加床都快没有了,有个军人家属要住院,护士给她安排了加床,她不同意也不愿去别的医院,打电话给xxx,结果当班护士被扣一个月奖金,科主任来道歉,安排了第二天要出院的病人的床给她,领导给我们讲的时候都憋屈死了。  
  回复第17楼(作者:@山楂月饼 于
17:39)   回复第13楼,@雪山最后的狼   我们希望的是改变,而不是你们那堆人说,你还年轻吧,哪里都是这样…… ==========  穷不该死,但是穷不该住单间。穷人在哪里都只能享受最低限度的资源。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是如此。要么认命,老实待在多人间。要么拚命,让自己不再是穷人。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当时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年老病人由于年龄太大,而且高血压,糖尿病等旧疾,所以决定了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而且家属也认为老人年龄太大,吃不消手术而决定了保守治疗。  然后对于那个40岁左右的病人,医生的意见:因为出血位置的关系,手术成功率很高,预后也很好,所以希望病人能尽快立刻手术,控制出血。  然后那个40岁的病人问医生,看好这个病要多少钱。  医生说:大概2W左右,但你住进去后,我会尽量给你控制用药的,大概1W4左右吧。  病人:医生,我不看了,钱太多了  医生:钱的问题你先别管啊,你是急诊,我们医院有绿色通道,你可以先手术看病,钱你可以慢慢筹,慢慢借……  病人:医生,说实话吧,这么多钱……我这辈子都借不到,也还不清……算了吧……快秋收了,我还得回家收稻子呢  医生:你别秋收了,万一病加重了怎么办?大不了先把手术做了吧,反正你就付几十元押金好了,我晚上先给你把手术做了,之后你好些了再回家……反正手术做了,你就算再没钱,我们医院也不会把你脑子再剖开什么的吧。(其实当时医生就是在暗示他先把手术做了,然后逃费什么的)  病人:医生,谢谢你,可我不回去的话,我家秋收就没人了,下半年就要饿死了……而且几千块我也真是没有那个钱啊,一辈子都借不到那么多钱啊……  ……最后,那个40岁的病人,带着妻子,挂了点盐水就回家了。  ……  然后那个84岁的老人,在挂完盐水后,几个孙子就过来问我“护士,我爷爷药水挂完了,就那么点药水啊?能不能给加点营养针?什么白蛋白之类的,不要考虑钱,就挑贵的给挂吧……”  后来可以进病房了,几个子女去看了后,就说能不能要个单人病房。  不过我们医院那时候没有特需的(特需是只供给高干的,VIP没有),都是2人间或3人间的。  于是几个子女和医生商量,能不能就包个2人间或3人间,每天的包房费出600元。不过 因为那个病房是全院最忙的,所以被主任拒绝了……  最后挑了个2人间的房间,叫了3个保姆照顾老人住院(一个保姆的费用是一天120元)。  这是我工作迄今所记得的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  我不是说那个84岁的老人就应该死,不应该救的……只是当这两个病人站在同一个疾病的面前,我总觉得那个40岁的中年男人更应该,也更有理由活下去……  可是在同样的疾病的面前,所谓的“等级”和“钱”真的就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回复第21楼(作者:@君锁秋意 于
17:43)   @雪山最后的狼 11楼
17:36:02   我们希望的是改变,而不是你们…… ==========  民主平等的国家,富人照样是有私人医生,而穷人只能到公立医院去排队。  
  回复第43楼(作者:@夏至未殇 于
18:51)   @夏小木 32楼
18:01:06   比如医院给你安排了床位没有给外面的…… ==========  同意楼主让床位,楼主家的病人还是年轻人呢  
  回复第10楼,@抹茶大福一盒  你花钱就能住特需   想要舒服便利花钱就行  --------------------------  没钱就该死?  
  在那里都一样,当年我生孩子的时候,去医院,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报销么?我们说不报销,医生说,如果你们报销。那就给用一般的药。如果自费。就给你们用好药。贵药,然后医生还问。住在什么地方。是城里的么。。然后病房也给单排了单间。剖腹生娃住院一个星期。花了一万多块。旁边一农村来的产妇,因为用农村合作医疗。医生给她根本没有用好药。半夜她的伤口疼得直喊叫。医生都懒得理她。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只有努力改变自己适应。。
  真正平等的社会是乌托邦。目前在地球上还不存在。。
  @龙龙儿er
19:52:11  特需是给钱的吧?反正我生孩子住院时,特需的是1200一天,单人。我住的是60元一天,6人的。当时也问我们要不要特需来着。我是舍不得的。  特需要挂特需门诊的,挂号费都差几十倍。普通门诊怎么可能住特...  -----------------------  对,老外觉得有钱就能享受更好的,他们完全认同这个。
  @放满馄饨的水缸 59楼
21:45:08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  -----------------------------  恩,看了这个真心酸,真为那四十岁男捉急啊,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但愿他这病没有再犯。
  医院里其实是最现实的……  我在血液科里工作过将近2年,那里全是白血病,都是倾家荡产,卖房卖地来看病的穷人,有些人穷的连晚上住的地方都没有,就白天打工,晚上来医院和病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吃白饭就咸菜……  现在我在特需病房工作,病房里全是非富即贵的所谓“上等人”……逢年过节,市政府还有专员前来慰问送礼送钱的呢。  怎么能一样?  当初在急诊,二十来个病人围着两个急诊内科医生看病;后来来了一个北京某首长,全院十几个主任副院长围着他看病……  能一样么?
  很高兴又一位象楼主这样的朋友发现了问题并开始思考问题,等到中国的大部分人发现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中国才有希望。论坛里鱼龙混杂,有些人不愿意别人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总是努力地混淆视听,希望楼主能看清楚。  
  很高兴又一位象楼主这样的朋友发现了问题并开始思考问题,等到中国的大部分人发现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中国才有希望。论坛里鱼龙混杂,有些人不愿意别人思考、发现,总是努力地混淆视听,希望楼主能看清楚。  
  @放满馄饨的水缸
21:45:08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  -----------------------------  @君锁秋意 67楼
22:01:26  恩,看了这个真心酸,真为那四十岁男捉急啊,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但愿他这病没有再犯。  -----------------------------  脑出血,而且还在缓慢出血的,其实也就是拖的时间长短而已……  当时他走的时候,那个脑外科医生都难过了很久
  我来过。。。
  很高兴又一位象楼主这样的朋友发现了问题并开始思考问题,等到中国的大部分人发现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中国才有希望。论坛里鱼龙混杂,有些人不愿意别人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总是努力地混淆视听,希望楼主能看清楚。  
  @信仰自己得道成仙 47楼
19:20:48  受腐朽闷骚的儒家文化熏染,中国民众历来一盘散沙,不被逼到吃不上饭的程度,绝对不会团结起来反抗  想让民众形成力量?只能靠结党营私,一旦成为执政党,则必然走入朝代更替周期律。  清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民不潦生,发生了以“均田免粮”为口号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占领南京后改名天京,开始腐化堕落,竟然娶了80多个老婆,而当时身在北京的清朝咸丰皇帝,也仅有不到10个老婆。  国民党的......  -----------------------------  反正说起来人活着真不容易,当个无权夫势的老百姓更不容易,幸好人只活几十年,就当来世间旅行来了吧。
  老百姓要做的就是努力得千百百计地赚钱赚钱赚钱。  你有了钱就能与之,与一切的不平等抗衡。  这是个1万年不变的真理。
  @山楂月饼 29楼
17:54:20  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愤青,可是有些时候又觉得如果大家都不愤青岂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很矛盾。  -----------------------------  恩,虎摸一下,同学,其实很多人想到这些都会特别纠结,那农民怎么了,八十几岁了都,就因为老老实实的干一辈子农活,就因为安分守已,到头来,老了老了治个病都这么心酸。  只有祝好人一生平安了。没有其它什么能说的了。
  作者:一棵鹅卵石   21:45  回复第21楼(作者:@君锁秋意 于
17:43) @雪山最后的狼 11楼
17:36:02 我们希望的是改变,而不是你们…… ==========  民主平等的国家,富人照样是有私人医生,而穷人只能到公立医院去排队。  [来自UC浏览器]  回复第60楼  =================  混淆视听!  
  @放满馄饨的水缸 59楼
21:45:08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当时医生......  -----------------------------  那个看病的医生真好啊!!!
  不知道投胎是技术活吗?  
  哎 还能说什么呢
  楼主,人生下来就分三六九等。。人人都一样?一样还分公母么?  
  @放满馄饨的水缸
21:45:08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当时医生......  -----------------------------  @咕噜咕噜小屁股 78楼
22:16:59  那个看病的医生真好啊!!!  -----------------------------  嗯嗯,其实好医生现在挺多的。有时候你可能遇到一个不好的,但事实上好的医生还是占多数的噶~~  说个有点好笑的事情吧。  有一次晚上,来了一对夫妻被砍伤的,丈夫被砍的大腿骨头全露出来了,还有身上啊手上什么的。妻子也被砍断了手臂的肌腱和身上还有其他的一些外伤。  因为凌晨了,所以外科医生就叫了骨科医生过来,骨科医生看了看丈夫的情况说要送手术室去清创。就打了主任电话,把主任给叫到了医院一起做手术……  问题是两夫妻都是卖西瓜的,没有钱啊,身上就100多点,结果拍片什么都免费的,给医院押金了100元,就直接给送到手术室了。  然后那个妻子因为是肌腱断裂,于是也是需要骨科医生进行缝合的,可那个外科医生恰恰是个脑外的,对肌腱是外行啊……  于是外科医生想想后,塞给那个妻子300元,说“你打车去附近的X院找他们的骨科医生缝一下吧。”  结果……大概2小时候那个丈夫送手术室回来了,送进了留观病房,大家正聊着说吃点什么夜宵呢,结果那个妻子回来了,说“我去了那个医院,医生让我拍片子,挂盐水的,后来问我还有多少钱,我说还有70多点。他们就让我们回来找你们缝了,说钱不够……”  那个外科医生一口血都快喷出来了(其实是我们全体医生护士都一口血喷出来了),尼玛的X院也太狠心了吧,把检查费赚了都不给缝一下又推回来……  后来还是骨科主任给缝的。  不过那个外科医生一直郁闷了很久,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尼玛的老子的肥水就留给那群白眼狼了。”(X院算是我们的竞争医院)
  脑出血还回家秋收?
  你有钱,就可以住特需。他有权,当然也可以啦。权是他父母给的,是他踩人害人拼命得来的,弄点特供算啥。平等这种东西从来只是梦想而已吧
  @有病去看陈医生0 83楼
22:30:49  脑出血还回家秋收?  -----------------------------  嗯~~刚出血不是很严重,位置比较好,出血量不大,当时入院的症状就是头晕。所以医生才希望他尽快手术,因为这样效果和预后是最好的。  秋收是他自己说的,他当时的原话“我不会去的话,一家子下半年就要活活饿死了”
  只有衰老和死亡是平等的。
  @ttgg3458 84楼
22:32:08  你有钱,就可以住特需。他有权,当然也可以啦。权是他父母给的,是他踩人害人拼命得来的,弄点特供算啥。平等这种东西从来只是梦想而已吧  -----------------------------  其实有钱不如有权。  这是我在特需病房工作了快5年后的最大感慨  ……
  回复第10楼,
@抹茶大福一盒  你花钱就能住特需  想要舒服便利花钱就行  --------------------------  @叫么思列 62楼
21:53:59  没钱就该死?  -----------------------------  普通挂号=坐公车  特需=私家车OR打车  花钱买舒服  医院里走医保的不看特需的多了,也没见都去死
  @放满馄饨的水缸 86楼
22:37:17  嗯~~刚出血不是很严重,位置比较好,出血量不大,当时入院的症状就是头晕。所以医生才希望他尽快手术,因为这样效果和预后是最好的。  秋收是他自己说的,他当时的原话“我不会去的话,一家子下半年就要活活饿死了”  -----------------------------  现在回去的话,他们家岂不是会永远挨饿?  最起码要告诉他要绝对卧床休息吧,还秋收?希望他好运,可以慢慢自己吸收吧。
  @放满馄饨的水缸 59楼
21:45:08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  -----------------------------  这个看着好心酸,那个医生肯定会有福报的
  @放满馄饨的水缸
22:37:17  嗯~~刚出血不是很严重,位置比较好,出血量不大,当时入院的症状就是头晕。所以医生才希望他尽快手术,因为这样效果和预后是最好的。  秋收是他自己说的,他当时的原话“我不会去的话,一家子下半年就要活活饿死了”  -----------------------------  @有病去看陈医生0 91楼
22:47:22  现在回去的话,他们家岂不是会永远挨饿?  最起码要告诉他要绝对卧床休息吧,还秋收?希望他好运,可以慢慢自己吸收吧。  -----------------------------  嗯……只能这么希望了,几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放满馄饨的水缸
21:45:08  说个真实的事情吧,是我当年在急诊工作时候遇到的:  有一天晚上来了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民工,陪同的是他的妻子,都是衣着很邋遢很脏的那种很底层的工作者;另一个是84岁的老人,衣着体面,陪同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个个衣着光鲜,非富即贵。  两个病人都是脑出血,经过CT检查,发现两个人的出血位置都是一样的,甚至连出血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  当时医生......  -----------------------------  @咕噜咕噜小屁股
22:16:59  那个看病的医生真好啊!!!  -----------------------------  @放满馄饨的水缸 82楼
22:27:45  嗯嗯,其实好医生现在挺多的。有时候你可能遇到一个不好的,但事实上好的医生还是占多数的噶~~  说个有点好笑的事情吧。  有一次晚上,来了一对夫妻被砍伤的,丈夫被砍的大腿骨头全露出来了,还有身上啊手上什么的。妻子也被砍断了手臂的肌腱和身上还有其他的一些外伤。  因为凌晨了,所以外科医生就叫了骨科医生过来,骨科医生看了看丈夫的情况说要送手术室去清创。就打了主任电话,把主任给叫到了医院一起做手术......  -----------------------------  您们医院太好了!悄悄透露一下以后看病就去你们那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患者看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