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白酒涨价原因行业要迎来全面涨价了吗

导读白酒行业是今年的行情主线之一。茅台(600519,股吧)股价一度高达719元,以至于有人调侃,过去十年收益率最高的是“茅房”(茅台和房地产)。贵州茅台(600519,股吧)28日发布早间公告称,...

)股价一度高达719元,以至于有人调侃,过去十年收益率最高的是“茅房”(茅台和

)28日发布早间公告称,“公司自2018年起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

分析师认为,茅台的调价或将引领白酒行业新一轮的涨价浪潮。

  根据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数据,2017年10月白酒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长21.7%,销售金额同比去年增长53.6%,销售金额的显著增长,得益于白酒平均价格相对于去年的显著提升。

  白酒销售额及同比增长,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白酒销量具有明显年内波动特征,1、2、9月为销量最高的三个月,其中2月份最高,3-8月份白酒价格波动极少;白酒价格年内波动特征与销售量相似,相关性较强,从上图可以看出,销售量与销售价格有明显的滞后相关性。

  白酒平均价格变化,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基于品牌,将白酒分为高端、低端和中端三个不同档位进行统计分析,高端白酒包括茅台、五粮液(000858,股吧)、洋河、泸州老窖(000568,股吧),低端包括牛栏山与红星,其它为中端品牌。

  高端白酒价格走势,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茅台近两年来价格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只在全国销量旺月的2月、9月份,价格较前月降低,茅台价格的上升,一方面可能与经销商打款政策的改变(厂家为控量保价,取消银行承兑汇票)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大经销商囤货待涨有关;五粮液等其他高端品牌价格走势基本稳定,但在全国销量较高的2月、9月份,价格都有相应的上升。

  高端白酒销售量,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四大品牌中,泸州老窖销量最好,作为最有名的两类白酒,五粮液的销量明显多于茅台;2017年1-9月,高端白酒每月销量同比去年总体上呈减少特征,四大高端品牌除泸州老窖外,10月份销量同比去年有较明显的增加,对比销售金额可以看出,除泸州老窖之外,其他三个品牌白酒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17年10月,洋河销售金额同比大增98.5%,为四大高端品牌之最。

  高端白酒销售额,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低端白酒价格走势,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与高端白酒价格走势不同,牛栏山与红星的价格变动趋势非常相似,牛栏山的售价更低,销售量和销售金额也明显多于红星。对比高端白酒,低端酒的销量更大,但由于价格悬殊,销售金额较低。

  低端白酒销售额,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中端白酒价格走势,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杏花村汾酒、西凤酒的价格在2017年基本保持稳定,郎酒提价明显。剑南春销售均价波动较大,在白酒销售较好的1月、2月、9月都有明显的涨价行为。从销量上来看,剑南春是该类白酒中销量最好的,位于山西的杏花村汾酒,作为中国的传统名酒,2016年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承诺3年回到白酒第一阵营,3年酒类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5%,其2017年无论销量增长还是销售额增长都明显领先同一阵营的其他品牌。

  中端白酒销售量,线索来源:全国连锁店超市信息网,通联数据--萝卜投研。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长江证券(000783,股吧)认为白酒目前正处于新周期的启动,而非对上一轮周期的修复,本轮周期启动得益于四大内在动力:

  1、财富增加,消费升级。

  据波士顿咨询预测,上层中产及以上阶层的占比将从2015年的17%提升至2020年的29%,趋向于品牌化消费的高净值消费群体的快速增加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2、调整洗牌,产能优化。

  近年来白酒业内并购事件增多,弱势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以河南市场为例,2016 年白酒企业数量约为469家,截至目前减少已18家,降至451 家。

  3、名酒主动进行渠道深耕,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在经历2012年行业调整后,众多名酒企业开始调整其渠道策略,主动进行渠道深耕,以适应行业从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如茅台加大专卖店建设及云商建设、水井从总代到新总代模式、舍得从大商制到小商制、五粮液百城千县万店工程等。名酒的主动渠道下 沉也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正如“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4、品牌归位,各价格带集中度提升。

  历经行业调整,高端从超高端回归高端,次 高端从高端回归次高端,大众从次高端回归大众,从而带动高端份额向茅五泸集中、次 高端向剑、水、汾、洋集中、大众向区域龙头集中,其中茅老五销量占高端市场份额约从2012年的71%提升至95%,剑、水、汾、洋销量占次高端价格带份额约从2012年的41%提升至61%左右。

  主要白酒类上市公司的财务及分析师一起预期数据如下:

  注:以2017年12月25日收盘价计算,更多投资线索可点击文末“”下载萝卜投研APP获取。

编辑:小玲 阅读量:2109

  2017一开年酒企就拉开了涨价大幕。不少朋友就纳闷,不就是一瓶酒么,为啥说涨就涨?涨价的依据在哪里?

  今天,笔者给你答案!

  1、酒业复苏驱使酒企冲刺,涨价!

  如果说2016年行业还停留在“弱复苏”层面的话,那2017年行业真正迎来“大复苏”,野蛮生长、粗放经营的产能扩张型转向消费升级、品质提升的结构优化型(具体参见:干货|酒业回暖释放七大重要信号,这次机遇别再错过……)。

  在这种酒业复苏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酒企本身对未来的信心都极大增加,前者可以从以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白酒股为首的白酒板块强势大涨看出,后者则可以从名酒企业近来提出的目标得一窥见。(推荐阅读:)

  茅台提出在十三五末集团实现“千亿”目标、五粮液制定“两个百亿”目标,洋河则野心更大,提出未来集团营收过千亿、市值破千亿美元的目标;泸州老窖提出2017重回百亿,整体收入增速不低于20%,长远回到前列集团军,重回前三甲的战略目标,郎酒也提出了2018年销售破百亿,2019年预上市,2020年红花郎突破百亿的目标。此外,古井、剑南春、牛栏山也都提出了“冲击百亿”的战略目标。

  在这种集体“跃进”的形势下,提升业绩、达成目标的较有效、较便捷手段莫过于在产品上“做文章”,一是推出新产品,二是做好老产品,而较直接、较经济的举措无疑是通过老产品的“量价提升”来达成战略目标,一是体量上的增长(也就是大单品的打造),二是价格上的拉升,也就是通过提高价格来提高利润,创利创收。

  2、消费升级带来价格上移,涨价!

  除了行业层面的复苏之外,消费升级、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也在推动白酒价格的上涨。笔者亲身了解,在刚过去不久的鸡年春节,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这样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到不少朋友家的除夕餐桌。

  可以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人们在消费时更倾向于健康、养生、环保与有品质的产品,而价格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唯一的、决定性的影响消费的因素,相反只要是设计好、品质好、口感好的白酒,消费者是愿意用高价来“埋单”的。这也说明了本轮行业复苏的一大特点是品牌集中,消费正再向一线名酒聚集。

  天风证券表示,本轮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是基于财富积累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商品与服务的品质升级,是从衣、食消费向住、行、康、乐、教等消费品类升级。因此可选消费的升级是主线,食品饮料板块中高端次高端白酒较为受益。(推荐阅读:)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就消费者而言,是愿意为了更好的产品而多掏一定的钱,而酒企也乐于在提升白酒品质的同时拉大白酒的附加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提价可以说是提升品牌形象,树立品质标杆的一大途径。

  3、控制供应以求拉升品牌,涨价!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的十年时间里,白酒行业产能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逐年放缓,其中,2011年达到增速较高点,2014年则出现底点,也就是说,行业自从2011以后,产能已得到极大缩减,2016年的产能增速仅在3.2%左右。

  可以这么理解,经过四年的深度调整,白酒行业已经出现“大复苏”迹象,但由于整个行业近年来控制产能,所以产销之间有一定缺口,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强势复苏的刚性需求,所以涨价就水到渠成、自然而言了。

  另外,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主流酒企在过年的两三年里已通过去库存、控量保价等措施,以市场供求关系取代了以往厂家主导产品的价格体系,管控效果很明显。

  这也让行业普遍认识到,控制投放――拉升价格――提振品牌,这个逻辑是非常实用与有效的,而且这种举措一举多得,既实现了涨价目的,提升了品牌形象,又提振了消费信心,这也是导致高端白酒近来涨价的一大主要原因。

  4、系列政令致使成本上涨,涨价!

  以上三点更多的是主观原因,而就客观方面来说,白酒的集体涨价与酒企综合运营成本的大幅攀升、产品生产成本的进一步增加不无关系。

  1、国家公布“限载令”,所有原材料上涨达15%!

  2、国家税务“营改增”,原来合理避税己非法,正规企业不得不将税收加入成本,营业税3%上调至17%!

  3、所有物价上涨,人工成本必将上调,否则工费不够生活费,预计上涨10%!

  4、环保核查严,纸箱已上涨80%!

  5、2017年后,个人银行卡分类,个人所得税也将调控!

  这些举措必然导致生产白酒所必须依赖的纸箱、瓶盖、包材、玻璃等原材料的成本涨价,相应的人工成本上涨,就光瓶酒而言到了“不涨不行”的地步,其他白酒也是为了保持相应利润空间,涨价也是“势在必行”。

  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以上四点,足以驱使更多白酒品牌在2017年将前赴后继地踏上涨价之路,从而带动2017年白酒行业“涨下去”!根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酒水价格上涨空间在20%以上!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涨价非所愿,但只要于酒企、经销商而言取得了合理利润、赚到了钱,于消费者而言,喝到了品质、感受到了价值,于整个行业而言,能够合理、稳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那么涨价也就无可厚非,也就不难理解。

  正如招商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高级分析师杨勇胜所说,其实这一轮白酒的复苏使得整个需求结构更加健康,整个大众的需求更加持续,这也会使白酒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可能时间会更久、更稳健。这也是我们看好未来整个白酒行业非常重要的原因。(来源:酒说)

原标题:热度最高中高端白酒

强劲的中国市场,在过去两年对世界经济各领域的支持,已令奢侈品、时尚业止跌回升。最新数据显示,在葡萄酒方面,有赖中国市场的强力支撑,2017全球葡萄酒市场也止跌回升,成为近几年葡萄酒市场的转折点。根据数据分析,中国预计将于2021年之前,取代英国,登上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之位。

●中国市场强劲支持 全球葡萄酒销售2017年止跌回升

强劲的中国市场支撑了过去两年若干产业的复苏,葡萄酒及烈酒市场也不例外。

根据权威组织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WSR)最新的市场分析,中国预计于未来三年(2021年)取代英国,登上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之位。此调查由波尔多工商总会下设的Vinexpo委托进行,预料中国市场葡萄酒销售额将于2021年前增至230亿美元。

根据Vinexpo/IWSR的调查结果,中国葡萄酒市场在2017年至2021年间的增长预计少于40%,但仍是全球发展最急速的葡萄酒市场。美国将稳守世界第一大葡萄酒市场之位,销售额将上升至450亿美元,2017年至2021年升幅为26%;而亚太区整体销售额则由300亿美元上涨至400亿美元。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紧缩,带来持续几年的消费产业不同领域的增长压力。而有赖于中国市场的强力支撑,在2016年下半年与2017年,逐渐止跌回升。

Vinexpo行政总裁Guillaume Deglise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数据上看,2017年对于全球葡萄酒市场是止跌回升的关键一年。而中国市场贡献的强力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inexpo/IWSR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16年下滑后,中美两国将携手带动全球葡萄酒市场逐步复苏,并预计将于2021年前反弹回升至2012年的巅峰水平。

●中国人爱喝什么酒?中产阶层选择很重要

中国人爱喝什么酒?销售数据统计来告诉你。根据Vinexpo/IWSR今年发布的这份调查显示,中国有增无减的葡萄酒及烈酒需求主要来自贵价名酒市场。其中,红葡萄酒至今依然在葡萄酒类别中最受欢迎,销售百分比为89%(每十瓶售出之葡萄酒中占九瓶);粉红葡萄酒及白葡萄酒销量亦稳步上扬。

中国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法国,百分比高达35%。紧随其后的有澳洲(17%)、西班牙(15.5%)、智利(12%)及意大利(4.2%),其中澳洲及智利近年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撤销葡萄酒关税,令两国葡萄酒进口量大幅提高。

波尔多Vinexpo行政总裁Guillaume Deglise先生表示:“葡萄酒的消费更倾向于一种生活方式消费,快速崛起的中产阶层,支撑带动了葡萄酒市场的蓬勃发展。”

●烈酒市场趋势:中国白酒势头强劲

中国白酒在2017年强力复苏,尤其是中高端白酒频频涨价,对酒类市场有何影响?Guillaume表示,在世界各地市场中,本地生产的烈酒一直在烈酒市场具有优势地位,中国亦不例外,其出产的白酒便在烈酒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而Guillaume认为,在未来5年,高级白酒将更倾向于礼品定位,更多地进入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中。

中美两国预计将带动高级及超高级烈酒的全球趋势。其中龙舌兰酒销量将大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酒涨价愈演愈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