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废品回收站流程及投入无需资金投入开公司

(珠算红心鉴宝阁)
(Terracycle)
第三方登录:废品回收与互联网结合会是什么样?
国庆前因为偶然的机会,使用了一款废品回收的APP,一时间对废品回收+互联网的O2O项目产生了高度兴趣,节日期间做了如下思考。
废品回收的市场空间和交易规模
废品回收又被称为再生资源利用,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具体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 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从一份国内再生资源利用市场分析报告了解到,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加到6000亿美元。“目前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若包括进城收废品的农民工,中国国内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就业人数近1000万。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在一些重点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规模。中国每年可回收的再生资源近1亿吨,价值2000多亿元,其中废钢铁4000多万吨、废纸300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500多万吨、废塑料600万吨、废轮胎5000多万条、其他废旧物资1000多万吨。”(李雷光-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而据另一份业内报道,目前我国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的各类企业有十万余家,年经营额在6000亿至7000亿元间,从业人员达1800万之众。
综合两条资料,不难看出,废品回收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市场空间庞大的行业,被称为“社会静脉产业”。
废品回收+互联网的想象空间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生活消费品废旧物资再回收,主要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废造纸原料(旧书、废纸、废纸板)、废旧轻化工原料(塑料瓶)等。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这些废旧物品已经丧失全部或绝大部分使用价值,属于被遗弃的生活消费品,放在家中还占用空间,人们称之为“垃圾”。
相对用户而言,废品回收的最大需求是“谁收”,对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则是“谁给我收”,对回收企业而言则又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收”。我个人对废品回收产业链的简单认识:生产加工商——大型回收分拣处理企业——回收站点——回收从业者。
从产业链出发,互联网可以改造的是取代“回收站点”,把零散的“回收从业者”归为统一,并结合移动互联网位置属性与自然人身份认证的天然优势,解决“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收”的问题。这当中节约的则是因巨大时间成本而产生的二次中间成本,举例来说,传统的回收站点依靠两个来源,一是少量用户主动上门卖废品,二是回收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挨村挨户将收来的废品转手卖给回收站。回收站点则自己承担基本的分拣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将回收物品再输送给城市回收基地(大型回收分拣处理企业)。这当中层层转手产生的成本则可依靠互联网直接连接用户与回收基地而减少甚至消除。从规模上来说,在规模量达到一定程度,则可直接取代城市回收基地,直接与生产企业建立业务往来,则中间成本几乎为零。
从统计学角度出发,也就是大数据,根据城市居民废旧物品回收统计,则可依据不同维度做城市消费总量及家庭用户消费倾向、消费习惯及消费总量的预测,根据不同厂商合作又可以与销售量结合了解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实际消耗量等数据报告。这些对于一些市场调研机构和生产研发机构具有不错的商业价值。
从应用工具角度出发,这类互联网工具可以成为家庭生活消费品零售的一个流量入口,根据家庭用户回收频次了解家庭生活主要消耗品类,与关联生产批发商合作,则可做针对性新品营销。
从地推回收人员工作时间出发,与用户采用时间预约管理措施,将空闲时间与回收路线开发做众包物流(比如家具、家电上门配送等)。
废品回收的前期盈利点和投入成本
废品回收的前期盈利点主要集中在回收物品转手的差价上,回收站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用户手中获得再生资源原材料,再以较高价格返给厂商,从中获取利润。废品回收中有一个隐形交易内幕,即一些旧衣物、旧家具等物品的流动走向,一是宣传上说的捐赠贫困山区,另一渠道就是流向国外贫穷地区(如非洲)和国内农民工集散地做二手物品交易。如果作为二手物品交易,这当中的利润差价可达数十倍甚至百倍。
一些特殊物品回收的差价从一开始就非常高,主要集中在低频次的报废品,如废旧电子产品、废旧家电等,回收价格在十几元到一百元不等,而将这些物品分拆归类再利用,其价值将远高于回收价格。
再看投入成本,废品回收互联网项目投入最大的是地推网点和用户教育成本。从我体验过的一家废品回收项目了解,这个项目地推拉新成本是每用户20元,北京城分布18个站点,每个站点约8-9人,这些站点的人员是该项目的固定员工,薪资不详,估计月薪3K-4K。以此计算,如果该项目当下拥有用户数5万人,拉新成本即是100万;站点单个房租按300元/月计算,18个站点每月租金就是5400元;人员每个站点按8人计,18个站点即144人,每月薪资以3K/人计,薪资支出成本是每月43.2万元。据了解该项目已运行超过一年时间,这一年的投入至少也在500万元以上。
废品回收的项目优势
1、价格优势:回收成本极低,中间差价较大,个别品类差价甚至巨大。仍然以我体验的项目为例,该项目工作人员从我处回收废纸盒5公斤,塑料饮料瓶、油壶、啤酒易拉罐共14个,总计给我支付2.24元,还不是现金,直接打到我在其移动应用的账户上,可用此资金购买应用平台上的其他商品。简直就是无本之利了。
2、政策优势:政府政策扶助,可以降低甚至弥补前期投入的部分成本。据了解,自2008年起,国家财政部就已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纳入服务业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各试点城市政府也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突破有关政策界限,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如北京和上海市分别拨付专项资金补贴。同时,各地公安交通部门在回收的运输环节,工商、环保、城建等部门在网点和市场的规划和建设中,也打破常规,简化手续,为回收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政策氛围。
3、宣传优势:环保,公益,是物品回收的制胜法宝。这类项目对政府、对个人、对社区居委会均会祭出“环保+公益”的大旗,往往极容易获得理解和支持。我同多位从事此类互联网项目的业内人士交流中也获得类似佐证。
4、成本优势:不是制造业,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服务业,不需要复杂的产品研发,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跟真正环保意义上的垃圾回收不同,这种回收是直奔营利的针对性回收,他们会列举出什么东西回收,什么东西不在回收之列,确保回收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变现。这份工作主要依赖两点:人+交通工具,人负责收取、运输和分拣,体现为人力成本,交通工具则是固定投入。基本上一群年轻力壮的社会闲散劳动力+一批电动三轮车即可。
废品回收O2O项目的产品逻辑
1、需求点:(1)用户端——谁收?能卖多少钱?前一个问题,需要有人力支持,自建回收地面团队,上门回收;后一个问题,将各类废旧物品做出标准价格,以不同品类按按重量或个数作价。(2) 商户端——节省生产成本。将收来的原材料输送给生产厂商或以其他方式流通到二手物品交易市场。(3)政府或社区——节能环保,绿色生态。
2、门槛:回收员,人力,交通工具,网点,拉新成本——规模及使用频次。再生资源项目必须要有规模,这是该项目成立的前提条件。废品回收对于单个(家庭)用户而言,频次很低,甚至一月一次,想要让自己的地面团队工作时间有充足的安排,就必须获取大量用户,以用户量弥补使用频次的不足。一旦获得用户认可,再有其他类似项目进来,如果没有更优质的附加服务,基本很难入局。
3、产品流程:仍以我体验的APP为例。在线预约时间——系统确认——约定时间前系统提醒——回收员上门前再次电话确认——上门回收,回收员用手机给回收物品扫码登记,并随身携带弹簧秤称重——发送信息至用户:已回收物品并将回收款打入用户账户(该平台的用户账户)。在整个交易流程中,没有产生现金交易,交易以虚拟资金形式入账。对于用户而言,本身这些东西就是要扔的,能换钱就不错了,基本也不会在乎能换多少钱。这个成本对废品回收企业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4、其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整合废品回收自由从业者是否可行?有人希望做一个专供回收工作者(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使用的APP,一端对接用户,一端对接回收员。如果这样做,平台方面临两端教育,用户端可能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回收工作者,除本身建立回收站的从业者除外,大部分仍属于生活水平较低层次的人,指望他们使用3G或4G流量引导用户下单预约上门,这个有点勉强;其次,平台方在当中打算挣谁的钱?我看挣谁的钱都不太合适。还是直接取代回收站自己做比较稳妥,既能保证回收人员稳定,又能清楚哪些地方是回收重点区域,便于开发新的嫁接项目。
作者:彭成京(个人微信号:pcj418),欢迎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热点:&&&&
老板收废品发家 不谈生意不打扮吃住都在回收站
来源:法制晚报
  虽然身家百万,但老万轻易不敢动手中的存款,至今仍然住在废品回收站里 摄/记者付丁
  二十年前闯北京走街串巷淘金忙
  如今发家当老板衣食住行不张扬
  怀揣百万吃住仍在废品站
  有立水桥地区的高楼做映衬,一公里之外的东小口村,显得要“落后”许多。
  村里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平房,房顶是石棉瓦的,生火要靠木柴,不少人家里用的是捡来的破旧家具。走在村里的人,看上去大多灰头土脸的。
  尽管如此,当宝马、奥迪这些好车行驶在满是尘土的村路上时,却根本吸引不了村民的眼光。
  因为,在这个不起眼的村里,有着一群靠干废品回收而发家的百万富翁,来自河南的老万便是其中之一。
  家里太穷进京打工当装卸工
  老万,46岁,河南固始人,他的木材废品回收站在村子的西南头。入行21年,在这行里,老万也算是老资格的前辈了。
  记者见到老万时,他正在回收站里忙活。几堆木材将院里挤得满满当当,老万和几个工人正蹲在地上拔废木材上的钉子。
  他穿着一件早已过时的旧西装外套,看上去脏兮兮的,抬起头来,满脸褶皱。在暖暖的夕阳下,老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今天没啥外面的业务。”不用外出谈生意,老万便穿着干活的行头,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白手起家的人,总是闲不住。”老万有些自嘲地说。
  初入北京时的辛苦,老万还记得很清楚。
  上世纪80年代,老万在固始的老家穷得叮当响,眼看实在过不下去了,他跟着老乡到北京打工,在三环边的工地当上了小装卸工。
  虽然当时年龄还小,但老万在工地上从早干到晚也不觉得累,一天下来能挣三块五。
  老万说,当时一心干活挣钱,他甚至都不知道工地附近还有啥好玩的地方,唯一算计的,就是到了月底把攒下的钱寄给老家的父母。
  老乡一顿饭引他入行倒腾废品
  和老乡吃的一顿饭,改变了老万的人生轨迹。
  席间,有人提起,固始老乡在北京收废品,一天能挣10块钱,“北京到处都是宝,垃圾堆里都能刨出宝贝来。”这句话刻在了老万心里。
  很快,他在工地上结算了工资,从旧货市场淘来一辆旧自行车,也干起了收废品的生意。
  入行后他才发现,原来,在北京收废品的几乎都是自己的老乡,有人已经靠这门生意变成了万元户。
  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对于城里人来讲,也是个遥不可及的称谓。但在老万心里,“万元户”却成了奋斗目标。
  夏天太阳火辣辣地晒,冬天冷风吹得骨头酸疼,他都忍了下来。走街串巷时,听到胡同里的门“吱呀”一声打开,有人抱着东西出来卖,那就是老万最高兴的一刻。
  头一年,老万就挣了3000多块钱,在当时,这相当于3名普通建筑工人一年的工资。老万激动得不得了,春节回老家过完年,他把媳妇也带进北京,两口子一起干起了废品回收。
  市场租摊位摇身一变当老板
  老万的生意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初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在大街小巷转悠时,老万的家伙什儿就被收缴过几次,他也被遣送回老家好几次。
  对此,老万很淡定。“就当回家探亲了。”老万说,每次在老家呆上几天后,他就又坐上回北京的火车。同行的,往往还有几个怀揣发财梦的亲戚朋友。
  老万的“崛起”是在1997年。当时,北四环外的朝阳区洼里乡十四队建起一个大型废品回收市场,在当时,这是全北京第一个大型废品回收集散地。
  闻讯后,老万立马卖掉自己的三轮车,在市场里租下一个摊位,摇身一变,成了废品回收站老板。
  赶上拆迁潮生意扩张腰包渐鼓
  但好景不长,2001年洼里乡拆迁,老万所在的废品市场也在拆迁范围内。
  他跟着大伙往北挪到了五环外的立水桥。没几年,立水桥的市场也拆了。
  到了2003年,几个搞废品回收的大老板盯上了东小口,这里距离北五环、京藏高速、京承高速都不远,交通方便,租金还便宜。很快,他们与村里签下租地合同,承租了东小口及周边几个村的空闲土地,建起了京北最大的废品回收集散地。
  老万首批入驻,在市场里承包了三个摊位,做起了塑料瓶、木材等回收生意。由于地租便宜,客源稳定,在东小口的这几年,老万的生意迅速扩张到多个省市,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也是赶上好时候了。”老万感慨,从2003年起,北京城市发展很快,城市的大拆大建给废品回收行业创造了黄金时期。
  打点线人出手大方不吝啬
  老万在北京有上百个“线人”,他们分布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哪里有大型搬家、拆迁等大买卖,就给老万报信。给线人塞红包时,老万从来不吝啬,一给就是一两千,“这些都是财路”。
  在东小口村的河南商户都有自己的发财门路,但这些都是商业秘密,即使喝酒喝到烂醉也不会说出来。
  隔壁老乡就垄断了一所大学的废品回收生意,经常以“零价格”收来各种废品,老万从网上查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操作,于是只有羡慕的份儿。
  吃住都在回收站用的都是旧家具
  虽然早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但老万一家人却很“低调”。
  与村子里从事废品回收的老乡们一样,老万一家三口吃住都在回收站里。两间总共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双人床占了大部分面积,床上堆放着看不出颜色的被褥和装满杂物的纸箱。
  大衣柜、茶几、板凳、床,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从废品回收站里淘来的,颜色各异。
  与这些二三十年前的老物件相比,比较值钱的是一台电脑,那是老万为了解市场行情,花450元买来的二手货。
  生意不忙的时候,老万的媳妇会在家里摆上麻将桌,几个关系不错的老乡聚在一起打麻将消遣。
  老万对麻将没兴趣,他更喜欢在网上斗地主,因为这个输的是“金豆豆”,虚拟的,不花钱。
  虽然这些年老万挣了不少钱,但他没敢买房,也不敢大吃大喝。生意上的几次大起大落,让老万感到钱还是“攥”在手里踏实。
  “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老万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总回忆起刚开始收废品时,钻在桥洞下避雨的情景。
  现在,他死心塌地地把几百万存在银行里,当做养老钱,平时宁愿吃差的、用旧的。
  外出谈生意西装革履开汽车
  在家吃苦,需要出门谈生意时,老万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了——擦得锃亮的三菱汽车,西装、皮鞋亦是干净整齐的——大伙儿都管他叫“万老板”。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嘛!”老万笑嘻嘻地说道。
  有一次参加楼房拆迁竞标,老万穿着破夹克就去了,结果甲方翻着白眼儿挑衅,“底价5万,你掏得起吗?”
  老万伸手将三菱车钥匙递了过去,底气十足地说道:“车押在你这里,掏不起钱,车送给你。”最后,老万顺利拿下拆迁工程。但打那以后,他就学起了生意场上的穿衣打扮。
  老万还有时髦的一面,他通过关系,将自己公司的名字排进了搜索网站的前两页,“现在不是流行上网嘛!”
  女儿辍学在家心存愧疚
  但在女儿面前,老万只是一个心存愧疚的父亲。
  这些年忙着打理生意,他压根没时间照顾女儿。没有家长约束,女儿整天只会疯玩,在村里的打工子弟学校连初中都没念完,死活不肯去上学了。
  “都是跟着我收废品闹的。”老万说,女儿小时候在老家学习还不错,如果能好好培养,没准将来能考个大学。
  如今16岁的女儿却整天在村里呆着,无所事事,“你说这孩子将来可怎么办?”碰到熟人,老万经常这样发问,但谁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本版文/记者蒋桂佳袁文
(责任编辑:UN608)
12-02-26·
12-02-23·
12-02-21·
12-02-15·
12-02-14·
12-01-27·
11-12-22·
11-12-09·
11-10-11·
10-02-21·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怎样开一家废旧物资回收站
- 上海闵行供销物资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联系人:董先生
电话:400-620-055
传真:021-6363733
当前位置: >>
怎样开一家废旧物资回收站
编辑:&&时间:&&字号:
摘要:怎样开一家废旧物资回收站
找一个交通还好,地方大一点场子,了解现在行情。自己利润先小一点。称足一点。先把人气做起来。这个行业有钱途,跟上游单位作好往来。
  先从收破烂做起,慢慢的你就会明白自己该怎样做了,千万不要以资金的形势从中间直接插入,得不偿失!百姓网公众号微信扫码关注百姓网小程序微信扫扫立即体验扫码下载手机客户端免费抢油卡、红包、电影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 黄浦3月1日 松江3月1日 杨浦2月17日 青浦11月13日 黄浦2月21日 徐汇2月22日 宝山2月28日 宝山2月28日 嘉定2月28日 徐汇2月28日 闸北2月28日 青浦2月28日 松江2月28日 金山3月1日 浦东新区2月20日上海晶乾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闵行2月20日 黄浦2月26日 浦东新区5月1日 闵行2月26日 松江2月26日 闵行2月28日 浦东新区6月22日 闵行2月18日 金山2月23日 卢湾11月1日上海民间收藏协会 宝山2月24日 宝山5月1日 松江2月26日佳源物资回收  10月11日 宝山2月18日 浦东新区2月22日 闵行2月19日 松江2月16日 宝山2月17日上海诚信缘物资回收公司 闵行2月17日青浦废品回收站 青浦8月21日 浦东新区3月1日 松江2月18日 青浦3月8日  4月9日 黄浦6月13日 松江2月21日 徐汇2月18日 嘉定2月19日  2月24日万湖名品 宝山2月20日 徐汇6月13日上海艺红实业有限公司 徐汇2月24日 宝山4月11日 徐汇3月2日||||||||||沪公网安备16号0&G:54&GM:226
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上传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即可完成绑定 -->绑定后,您可以:1. 立即在手机上收到用户给您的留言2. 使用手机快速完成付费推广的续费动作3. 第一时间了解到百姓网付费推广最新的促销活动,以及享受微信端独特的促销活动4. 更快速地将信息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同事、朋友圈5. 如果您是招聘类目用户,还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简历通知下载APP无需登录实时接受私信提醒,联系更便捷!或点击下方先登录再进入私信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