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星河舰队1 高清完整版的战斗力高的一定会赢

lol好奇怪啊 要赢就会连着赢 要输 今天怎么打都是输 尽管实力比对面强也还是输_百度宝宝知道评论:坚持战斗力标准的七个必须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坚持战斗力标准 锻造强军利剑
――学习习主席关于战斗力标准重要论述的体会
习主席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高度重视我军战斗力建设,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强调要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军队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习主席这一重要思想,是从军队根本职能要求出发,着眼世界军事发展和我国安全环境变化,为全面提高我军战斗力、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向全军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对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确保国家安全与发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立足军队根本职能
习主席指出:“强调战斗力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要求”“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我军自建军以来,担负的职能任务经历了四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始于我军建军之初。1929年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把我军的职能任务定为“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第二个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我军职能任务定位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第三个时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我军职能任务定位为“军队要更好地担负起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的神圣使命”。第四个时期始于2004年,党中央、中央军委把我军职能任务定位为“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我军职能任务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经历了由战争年代向和平时期的转变,尽管国家安全威胁的形态不断变化,但有一条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我军始终强调以过硬的军事能力为党、国家和人民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始终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主席关于战斗力标准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历史与时代的高度提出来的,深刻揭示了军队根本属性,是对军队职能任务本质规律的深刻把握。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着眼国家安全新挑战
习主席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全军要深刻认识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呈现出“四个交织”的复杂态势:生存安全威胁与发展安全威胁相交织、军事安全形势与其他安全形势相交织、现实安全威胁与潜在安全威胁相交织、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相交织。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逐步从“国家主权安全”拓展为“国家利益安全”,从“三维空间安全”拓展到“多维空间安全”。国家和军队面临着抵御外部势力战略围堵、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等艰巨任务。因此,必须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充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步伐
战斗力标准具有动态性和对抗性特征。动态性决定了不同战争形态战斗力标准完全不同;对抗性决定了战斗力标准的比较系必须是横向的,即必须以世界军事发展为基本参照。党的十八大把“世界新军事变革”改为“世界新军事革命”,虽一字之改,但意义重大。这是我们党对世界军事发展大势作出的全新战略判断,明确而郑重地警示全军:世界军事发展步伐加快、形势紧迫而逼人。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拼抢新的战略制高点,以新一轮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人才建设为核心,以体制结构革命性改造为支撑,加快构建新型军事体系。现代战争随之呈现出“信息主导、全维作战、体系对抗、网天决胜”的鲜明特征。
目前,我军处于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需要努力实现信息化的特殊阶段,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习主席深刻指出:“在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中,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人们不会忘记,当年清王朝错过了军事变革的大好机遇,当洋人打进国门时,我们的祖先上演了一场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的历史悲剧。今天,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再次扑面而来,只有紧紧抓住战斗力标准这个基线,才能紧紧跟上世界军事发展步伐,才能真正牢牢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
和平时期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有明确的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指向。对此,习主席强调:“必须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不动摇、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当前国家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军事斗争这个保底手段。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收复失地或实现统一,没有一次是和平谈判谈出来的,都是以武力或以武力为后盾解决的。因此,必须按照习主席的要求,使全军始终保持常备不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备状态。
做好付出代价赢得军事斗争胜利的准备。习主席强调:“要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情况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想不付出代价就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硬碰硬的战争,就想解决重大的战略性难题,只能说是理论上和战略上的幼稚。我们必须立足最复杂、最困难、最严峻的情况,做好付出重大牺牲和代价去赢得胜利的准备。
越不想打仗越要准备打仗。习主席强调:“我们不希望打仗,但只有我们有准备、有强大军事力量、有打赢能力,才能从战略上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必须按照习主席的要求,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扎实抓好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把军事斗争准备落到实处。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从难从严加强军事训练
习主席强调:“军事训练水平上不去,军事斗争准备就很难落到实处,部队战斗力也很难提高,战时必然吃大亏。”要求在全军形成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使部队都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
训练必须努力提高实战化水平。习主席强调:“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是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的根本途径。”我们看足球比赛,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假球。如果事先商量好了,谁赢谁输都安排好了,糊弄观众是可以的,但到时候同外国队真刀真枪就不堪一击了。习主席强调:“要坚决贯彻战训一致原则,进一步端正训风、演风、考风,坚决摒弃训为看、演为看等弄虚作假的训练恶习。”
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习主席指出,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现在我们的装备有了很大改善,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决不能丢。要教育引导全军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同时,要探索形成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
作风优劣决定战斗力强弱,面对长期和平环境和市场经济条件,必须把作风建设提高到重要地位。习主席强调,在长期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关系军队建设全局。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部队都会有所表现。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自毁长城。习主席还特别强调:“和平时期,军队生活条件搞得好一些是可以的,但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他进一步要求,全军都要强化战斗队思想,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意识。
以作风建设促进战斗力建设,就要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贯彻到军队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坚持以纪律建设为核心,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反对特权,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要注重纠正官兵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
坚持战斗力标准,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尤其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军已成为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加快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但也必须看到,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诸如,旧的系统正在打破,新的系统尚未形成,旧的矛盾和问题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对此,习主席深刻指出:“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解决的大都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起来确实不容易。只要全军统一意志,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意志,根本目的就是要切实提高军队战斗力。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重点是解决制约战斗力发展的矛盾和障碍:一是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重点是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武警部队指挥管理体制。二是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与机关比例,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深化军队院校改革。三是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重点是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军费管理制度、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四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孙科佳 韩笑)
(责编:康哲(实习生)、闫嘉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棉种及其他
其他(补充)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2506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3.47元
更名历史:华冠科技,G华冠,华冠科技
注册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玉山路18号
法人代表:管大源
总经理:陈贵樟
董秘:管大源(代)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8-8807
中国经济靠什么赢:2014中日博弈权威财经读本
  书 名:中国经济靠什么赢
  作 者:周倩
  出 版: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工业竞争的角度,讲述中日经济差异的书。本书用九章内容分析中国和日本在制造业上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让读者了解真实的中日差距和竞争态势,从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提出“大国崛起,必先起于工业精神”等独到观点,通过列举大量案例及数据,让读者明晰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产业壁垒,通过积累“中国优势”发展壮大,通过弥补“中国劣势”缩小差距,于中国现状中发掘中国崛起的后劲。
  作者简介:
  周倩 知名财经作家,私募人士。对产业经济学有独特研究,陆续发表产经评论近百万字。曾为多家职业机构做过投资和企业分析,为大户资金的运作做过操盘策划,有独特的资本经营能力。被誉为“难得的视野极为宽广的财经观察家”。
  已出版有《财务总监》《投资总监》《操盘》《操纵》《颠覆:商业模式的危机与新生》等多部财经著作。
  编辑推荐
  1.首度曝光日本窥探中国国力的绝密数据!中、日、美、英等国实力对决参照图表首次面市!
  2.最深刻地指出9大中日差距问题,甲午120年之际,提出大国崛起,必先起于工业精神等独到观点。
  3.产经领域“数据大亨”狂热研究中日经济十数年之后的发力之作。看完本书,你会比98%的中国人更懂中日产经内幕。
  4.上下120年,横跨5大领域的268件惊人事实直指真相,揭开中国引以为傲的高铁技术,小小的螺母竟不得不进口于日本一家小微企业等事件背后的玄机,参透小事件背后的大奥秘。
  序:致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1
  壹 日本振兴,为何屡屡以中国为对手?
  01 绕不开的千年对手&&&&&&&&&&&&&&&&&&&&3
  02 赢在“资本财富”&&&&&&&&&&&&&&&&&&&&7
  03 中国制造PK日本制造&&&&&&&&&&&&&&&&&11
  04 真正的战书:工业差距&&&&&&&&&&&&&&&&&20
  05 最怕被人俯视的民族&&&&&&&&&&&&&&&&&&29
  06 悲观的“竞争对手意识”&&&&&&&&&&&&&&&&33
  贰 甲午之战,日本真正的实力在哪儿?
  01 甲午战争,其实是在打产业战&&&&&&&&&&&&&&39
  02 换了先进的皮囊,却流着腐朽的血液&&&&&&&&&&&43
  03 没有重工业,注定要挨打&&&&&&&&&&&&&&&&47
  04 工业文明失落的“黄金十年”&&&&&&&&&&&&&&50
  叁 中国工业,如何在世界格局中绝地反击?
  01 鏖战中的工业化雄心&&&&&&&&&&&&&&&&&&59
  02 战后“空壳”的逆势崛起&&&&&&&&&&&&&&&&62
  03 柔道战略:产业鳄人的攻势&&&&&&&&&&&&&&&64
  04 “日本经验”在中国复制&&&&&&&&&&&&&&&&71
  05 世界博弈下的中日大变局&&&&&&&&&&&&&&&&76
  肆 知己知彼,中日真正的差距在哪里?
  01 实力差距:30年?50年?&&&&&&&&&&&&&&&85
  02 经济效率:“非组装”出来的GDP&&&&&&&&&&&&88
  03 商业信仰:“经营四圣”的工业精神&&&&&&&&&&&93
  04 经济占领:比“武力战”更强的威慑力&&&&&&&&&&98
  05 小国大业:世界顶尖的中小企业&&&&&&&&&&&&101
  06 溃败假象:日本困境中的真实力&&&&&&&&&&&&109
  07 产业阳谋:产业链布局+专利布局&&&&&&&&&&&114
  伍 企业大角力,中国胜算有几何?
  01 日本害怕“贸易战”吗&&&&&&&&&&&&&&&&121
  02 假如“日本制造”抽离中国&&&&&&&&&&&&&&125
  03 日本企业家的制胜方式&&&&&&&&&&&&&&&&129
  04 谁在幕后支撑着“日本制造”&&&&&&&&&&&&&138
  05 中日“高铁”大博弈&&&&&&&&&&&&&&&&&144
  陆 哪一项“中国优势”,令日本深感压力?
  01 1%利润率的背后是什么&&&&&&&&&&&&&&&149
  02 不为订单发愁的大飞机产业&&&&&&&&&&&&&&152
  03 中国市场是“战略性武器”&&&&&&&&&&&&&&155
  04 “中国买下了欧洲”&&&&&&&&&&&&&&&&&160
  柒 哪一项“技术红利”,使中国反超日本?
  01 互联网巨头拼杀出江湖&&&&&&&&&&&&&&&&165
  02 “壳”与“核”的较量&&&&&&&&&&&&&&&&169
  03 大牌企业的遗产重负&&&&&&&&&&&&&&&&&174
  04 产业格局中的优胜劣汰&&&&&&&&&&&&&&&&178
  05 中国公司的“蓝海战略”&&&&&&&&&&&&&&&180
  捌 超越对手,应从哪里迈步?
  01 工业决定成败&&&&&&&&&&&&&&&&&&&&187
  02 产业崛起与产业空洞化&&&&&&&&&&&&&&&&192
  03 重复英国的“产业没落”&&&&&&&&&&&&&&&195
  04 财富盛宴,中国可分一杯羹&&&&&&&&&&&&&&202
  05 中美人才战争,日本是看客&&&&&&&&&&&&&&206
  玖 中国崛起,将突破哪些产业壁垒?
  01 缺乏工业精神的年轻人&&&&&&&&&&&&&&&&211
  02 中国不需要第二个李嘉诚&&&&&&&&&&&&&&&219
  03 制造领域的隐痛:核心技术&&&&&&&&&&&&&&224
  04 “山寨”会导致加速落后&&&&&&&&&&&&&&&227
  05 打好“技术战”任重而道远&&&&&&&&&&&&&&231
  06 高层次的工业竞争逻辑&&&&&&&&&&&&&&&&236
  07 中国崛起的后劲&&&&&&&&&&&&&&&&&&&240
  参考文献&&&&&&&&&&&&&&&&&&&&&&&247
致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  精彩书摘:
  致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主管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高连奎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2013年,中国GDP总量是日本的两倍。在日本人眼里,日本取得GDP世界第二的地位之后,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但中国的GDP世界第二,则能积聚继续问鼎世界第一的潜力。
  以日本为坐标,在中国GDP的高增长之下,中国人正在重新建立起对日本的心理优势。
  但是,作为理性爱国的中国人,对于真正的中日实力,我们了解得不是足够多,而是非常少。
  很多外国人开始纳闷:中国人怎么突然间那么有钱?对此,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解释说,很多中国企业“快速利用概念——快速上市——快速套现”,而一些投资人则通过包装推波助澜,使企业财富急剧增加。这是部分上市企业的发财路径,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的财路,比如城市郊区的农民很多靠土地出让发了大财,很多城市人也会有房产升值带来的财富感。
  1990年“日本股灾”的教训,使日本人坚信他们玩不转金融、地产,只适合“造物”,即制造业。然后,在我们普遍的观念里,日本制造业也在快速衰落,索尼、夏普、松下等日本标杆企业,甚至被韩国三星打得节节败退,徘徊于微利和巨亏之间。
  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
  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索尼、夏普、松下为何会衰落得这么快?其实,这是所有站在世界产业前沿的企业面临的共同困惑。
  当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时,你就要引领行业和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你不会总能准确预见未来是怎么样的世界吧。你假设这个世界是什么?假设对了,你就正确了,可能也就成功了。假设错了,你就可能陷入类似索尼、夏普、松下一样的衰退局面。
  你不知道大众的需求是什么,如果预见大众的需求都是鱼翅燕窝,但大众的基本需求却是麻婆豆腐,结果如何呢?鱼翅燕窝做了一大桌,但人来了只吃麻婆豆腐。你选错了方向,将资源用错了地方,当然就衰落了。目前,中国处于世界产业前沿的企业还不多,暂时不会受困于鱼翅燕窝与麻婆豆腐的艰难选择。所以,中国企业能通过集成(甚至山寨)别人的经过市场考验的技术快速崛起,这便是我们的后发优势。
  可是,在真正关键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是没有后发优势的。
  比如在关键零配件方面,华为手机在2013年的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部,但华为70%的手机零部件从松下、日本显示器和村田制作所采购。比如在关键原材料方面,俄罗斯、美国的战斗机制造,尚且依赖日本提供的陶瓷材料,美国Intel垄断了相当于电脑心脏的微处理器(CPU)的生产,但非常关键的陶瓷封装工序,完全依赖于日本“京瓷”。比如在关键生产设备方面,半导体被称为“工业粮食”,制造半导体芯片要使用高级光刻机,而全球70%的半导体光刻机由日本制造。
  中国不仅不能在关键零配件、关键原材料、关键生产设备方面建立起后发优势,甚至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不牢固的,“中国制造”不能总依靠农民工吧?
  制造业需要有经验的精英发展壮大,精密制造有时甚至要靠“童子功”,不少精密制造业的“名人”都只有初中学历,有些东西过了那个年龄就无法掌握,因为那些东西不是靠脑袋学的,是靠身体去学习记忆的。比如,日本生产数控机床用的夹具制造公司的内部职称考试,内容是考手的触感,要能准确地摸出1/1000毫米(μ)的差,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日本有经验的老师傅甚至能摸出1/10000毫米的差(sub μ),机床上的夹具起码需要1/1000的精度才能保证加工出来的精度在1/100毫米(丝)以内,而丝的精度在现在是很普通的要求,已经不算什么精密加工了。
  本书写作的目的,是从财富生成、产业角力的角度,找出“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的真正差距。作为天定宿命的邻国和现实的竞争对手,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分量的国家?真正的日本实力到底有多强?中国人应该保持一贯的忧患意识,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绕不开的千年对手  壹 日本振兴,为何屡屡以中国为对手?
  01 绕不开的千年对手
  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人已普遍思索着一些共同关心的宏观问题:
  为什么一些传统的工业大国(比如西欧国家)抑制不住衰落趋势, 而一些后起国家却能跻身世界工业列强?为什么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比如海湾国家)未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而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却能捷足先登?为什么同为振兴民族工业努力的国家,有些成为工业发展的后起之秀,有些(比如拉美国家)却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或尖锐的城乡对立、贫富分化局面?
  “捷足先登”“跻身世界工业列强”“后起之秀”所指的,都是当时的日本。那时,中国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尴尬、最大的觉醒、最大的意外、最大的反思,都来自我们绕不开的千年对手——日本。
  |“中国崛起”背后的难言之隐|
  1982 年,宝钢一期工程耗资178 亿美元从日本引进设备,几乎耗干中国全部外汇,导致巨额财政赤字。
  1985 年,中国对日贸易逆差达到60 亿美元。当年中国进口汽车33.5 万辆,其中进口日本车25 万辆,用汇25 亿美元,直接导致外汇储备告罄。
  在20 世纪80 年代,日元贷款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的40%, 包括35% 的电气化铁路、36% 的污水处理设施、12% 的港口,用日元贷款建成的工业设施遍布全中国。
  1995 年,中日家电“价格战”不断升级,日本东芝声称不惜花费30 亿美元挤垮长虹彩电,彻底击败海尔冰箱、格兰仕微波炉。
  2000 年,中国向日本出口额最大的前五种商品是:妇女衣料(非针织品)、针织筒形布和套头衬衣、男西服和夹克、T 恤衫、原油;日本向中国出口额最大的前五种商品是:半导体、产业用机械、半导体制造装置、办公设备零部件、电视机与雷达等设备用的零部件。
  2004 年5 月,日本学者长谷川庆太郎在《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中指出:没有日本的机床和特殊钢,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没有比中国国内价格高20% 的日本建筑用H 型钢和耐用机械,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离开“日本制造”,中国就会一筹莫展。
  据中国科学院2010 年统计,中国数字设备进口依赖程度是:光纤设备100%,高端医疗设备95%,集成电路设备95%,石油化工设备85%,纺织设备80%,数控机床、胶印设备70%&&
  以上事实,似乎是在警醒国人:如果“中国制造”的技术竞争力不够强大,将会面临被工业强国“经济占领”的风险。
  战后迅速复兴的日本,将产业竞争视作一场全面持久的“经济战”。商场即“战场”,企业家即“将领”,工人都是“武士”,要使日本产品攻占过去战机、军舰都未曾到达的地方。
  不用枪炮胁迫,“经济战”往往是师出有名,言之凿凿,代价极小, 获利极大,还受到所在国的法律保护。
  | 难以抗拒的日货攻势|
  韩国政客总喊“抵制日货”,不知喊了多少次,但是韩国进口的日货年年增长,2012 年韩国人均消费日货1500 多美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韩国更“爱”日货。
  2012 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出现严重恶化,国内也在喊“抵制日货”,但是当年的中日贸易,日本仍赢得260 亿美元以上的顺差。
  日货冲击,已成为中国、韩国这两个制造业大国“无法抗拒的爱”。为何会这样呢?
  日本企业军团对华、对韩形成这样一个布局:藏在中韩两国产业的核心地带,但两国民众并没有感受到,民众只知道那么几个品牌。其实, 索尼、东芝、松下、本田这些所谓大牌,在日本只是“小玩闹”。真正那种日本的“央企”,不会做具体产品,只做装备制造、技术专利、金融、商社。
  中国制造了全球至少一半的洗衣机、袜子、摩托车、彩电、青霉素、钟表、玩具、纽扣等产品,但是中国的制造车间里,高精度机床及其他关键仪器设备,2/3 要依靠进口。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仅占0.03%,99% 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 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 至40%,都要交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中国当然是很吃亏了,而日本是主要获利者。世界上最主要的技术专利和工业设备出口国,就是日本。
  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欧美国家都认为“日本人居住在小兔笼子一样的房子里,从早到晚拼命劳动,疯狂地向全世界销售汽车和彩色电视”。可是,从1994 年开始,日本陷入“失去的20 年”。那么, 日本究竟“失去”了什么?
  欧洲、美国超市中的生活用品,商场中的玩具、衣服、家电,以前的“日本制造”迅速被“中国制造”取代。日本制造业企业出于成本和市场考虑,大量迁往中国大陆。由于制造业持续外迁,日本GDP 有20 年时间几乎没有增长。
  2010 年,日本GDP 已经被中国超越,但并不表示“日本制造”在衰弱。相反,日本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结构正变得更专注、更精细。
  如果日本还像三十几年前那样,疯狂地向全球倾销消费产品,那将成为中国、韩国制造业的敌对一方。如果销售的是“资本财富”——生产设备、零部件、原材料,那就会是对方的“同盟”。
  日本现在已不再是最终消费品的主要出口国,而是出口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日本制造”一直处在世界产业链上游。
  世界产业链第一级是美国,全球70% 的知识产权都掌握在美国手里;产业链第二级是德国,工业体系很完善、很强大,拥有相当数量的知识产权,应用技术十分发达;产业链第三级是日本,在多数工业领域拥有世界最尖端技术,但是工业体系存在不少短板;至于中国,仍处在世界产业链最低端的第四级,日本正好在我们的上游。
赢在“资本财富”  02 赢在“资本财富”
  几十年来,“日本制造”强大的竞争优势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可是,国内媒体总喜欢讲日本正在经历“失去的20 年”。这根本不是事实。
  在日本企业最辉煌的1994 年,“世界500 强”中的企业家数与美国平分秋色,并包揽前四。之后的20 年里,日本企业似乎在走下坡路, 而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 强”的家数年年上升,但大多是国有企业, 很难全面真实地体现中国真正的产业竞争力。
  20 多年里,被挤出“世界500 强”的日本企业越来越多。这期间, 日本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 什么是“资本财富”|
  前些年,在日本出口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技术高积累、知识高积累的高附加值产品——汽车等消费品的占比约为20%,70% 以上是不易被替代的零配件、原材料与机器设备等资本财富。
  那么,资本财富具体是哪些东西?
  关键零配件 比如,华为手机在2013 年的全球销量超过6000 万部, 但华为70% 的手机零部件从松下、日本显示器和村田制作所采购。这些关键零部件,如果国内企业能有效供应,华为何必舍近求远?
  关键原材料 比如,日本“京瓷”制造的陶瓷切削工具“削铁如泥”。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陶瓷发动机,独有高压输电线的绝缘瓷瓶技术还为俄美战斗机提供陶瓷材料。美国Intel 垄断了相当于电脑心脏的微处理器(CPU)的生产,但非常关键的陶瓷封装工序完全依赖于日本“京瓷”。
  关键生产设备 半导体被称为“信息化的粮食”,制造半导体芯片要使用高级光刻机,而全球70% 的半导体光刻机由日本制造。光刻机, 号称人类迄今所能制造的一切机械中最精密、最关键、最昂贵的机械, 对晶片进行光刻操作时,定位精度达到0.1 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
  “日本制造”的高明之处,在于总能在细节处影响全世界。
  轴承,这是战略物资,旋转的机器都要用到它。二战时,英美盟军的战略空军专门轰炸过德国的轴承工厂。中国已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但是国内制造的远洋船舶很少用国产轴承,多是进口日本、德国制造的轴承。
  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是,小小的螺母却不得不进口自日本一家只有45 名员工的小微企业——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和谐号”列车上使用了2 万多个螺丝,在时速250 公里的行进中,若固定螺丝的螺母发生松动,导致重要装置脱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世界上做螺丝螺母的企业多如牛毛,能生产使用在高铁列车上“永不松动的螺母”的企业只有一家,就是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
  日本三矢株式会社拥有全球最尖端的镀金技术,能满足制造业的各种要求。世界市场上销售的汽车,50% 以上都装有三矢镀金加工的引擎感应器。
  东京三鹰光器株式会社这么一家仅有50 名职工的小微企业,却能制造出装载于美国航天飞机上的特殊照相机,后来,三鹰光器又将宇宙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镜,并占据全球市场70% 的份额。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前景一直被看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神奇的“画卷”彩屏、国庆60 周年阅兵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巨幅彩屏、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1 万平方米的LED 大屏幕都应用到LED 技术。中国有超过1000 家LED 企业,但其收入不敌日本日亚化学一家的50%。日亚化学自2003 年以后连续十几年排名全球第一。
  树研工业株式会社,这家只有70 多个员工的小公司开发的粉末齿轮,占全球超小齿轮市场70% 以上的份额。树研工业是从1982 年着手制造1000 分之2 克的手表的零部件起家的,花费20 年时间,于2002 年全球首次制作出重量为100 万分之1 克的齿轮。即使已经精细得这么惊人了,这家企业仍在琢磨如何实现“纳米级的加工精度”。
  当我们片面且固执地认为日本“失去了20 年”时,却很少思考另外一个现实:为何“日本制造”的中高端地位仍不可动摇?
  | 将次要战场留给中国|
  以专著《日本第一:对美国的教训》名噪一时的美国学者埃兹拉&沃格尔认为: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无视乃至否定日本经济的强大实力,日本制造业仍处于相当健康的状态,而且规模超过金融业。日本金融制度与中国相比,仍有先进完善之处。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日本将会显示强大竞争力。
  日本在“失去的20 年”里,产业结构越来越精细化了,很多日本公司几十年只研究一种零件,只做一个产品,做得世界闻名,效益非常好。
  日本人制造的产品,是基于自己看准的市场而磨炼出的独有技术, 日本企业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为具有某种世界第一的“唯一企业”。
  在企业经营中,经常讲“核心竞争力”或者是“选择和集中”。日本人理解自己的强项并到强项领域中去竞争。他们懂得“干哪行吃哪行”, 蓄意去干自己不擅长的事(比如打价格战),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日本很多利益都藏在其他国家品牌的背后。日本在中国有一万多家企业,在全球更多。“日货”和“中国制造”的定义需要更新, 中国品牌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如果不是自己的,可以被称为“Made in China”( 在中国制造),却是“Made by Japan”( 由日本创造)。人们应当醒悟,并不是日本依赖中国的市场,而是中国甚至欧美都在依赖日本的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
  ——白益民
  家电、手机、电脑等消费品早已不是“日本制造”的主战场了,日本企业已经没有依靠价格来进行竞争的必要了。
  对于日本不愿再去制造的产品,今后由谁去制造,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那些最终产品,不论由中国还是韩国制造,其主要零配件和生产设备几乎都是日本制造的。而且在那些零配件中,有不少是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世界上独占整个份额的。
  其他国家的制造业越是向前发展,日本企业就越有钱赚。日本可以向世界各地的制造基地,销售只有日本才能制造的上游产品。所以,中韩两国制造业的迅速腾飞不会对日本构成威胁。
中国制造PK 日本制造  03 中国制造PK 日本制造
  中国制造PK 日本制造,往往呈现出这样的状况:
  中国制造商因为技术积累不如日本对手,总想通过并购+价格战的办法赢过对方。
  日本制造商因为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只能通过不断强化的技术力量赢过中国。
  彩电行业在这方面最明显。彩电产品经历过三个时代:模拟电视时代、等离子时代、液晶电视时代。
  日本彩电曾在20 世纪80 年代一统江湖,10 多年后,中国企业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可是,进入等离子时代,中国因为不掌握技术,感觉很被动。怎么办呢?
  2004 年,TCL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法国汤姆逊。我们原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彩电制造王国,为此搭上了整个集团6 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大钱的, 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 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日本制造商用一年的时间,通过技术突破和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液晶时代来临了。日本夏普正是液晶之王。我们又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面板的技术难关。在此期间,国内家电企业要制造电视,非得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进口液晶面板。
  在等离子时代的重大挫败,其实是中国制造业生存逻辑的重大挫败。
  | 生存压力下的技术突破|
  “日本制造”的生存逻辑是:
  将1 吨价格1 万日元的铁矿石,用高炉融化并做成钢板,1 吨重的产品就变成5 万日元。再将钢板加工成汽车,1 吨重的产品就变成100 万日元。也就是说,加工1 万日元的东西,制作成5 万日元的东西, 再加工成100 万日元的产品,价值上升了100 倍。这样的附加价值, 就是制造业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根本点。
  日本制造业作为出口产业的冠军,一直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的日本,若没有进口就无法生存,而要进口,就必须先通过出口赚取外汇。
  在日本人眼里,产品的附加价值关系日本的生存。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当的技术。构成日本经济的主轴是技术力量, 而制造技术却因为要不断地变化下去,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
  近10 年来,日本GDP 一直徘徊在500 万亿日元上下。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有多少?近几年,这个数字为25% 左右。
  日本制造业产出,仅为GDP 总额的1/4,剩下的3/4 产生于制造业之外的领域。制造业是很重要,但是日本不会因为制造业强大就认为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制造业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还叫制造业,但现在的日本,已经见不到过去那种工人片刻不离传送带拼命工作的场景了。现在的制造业是所谓的设备( 装置、零件) 制造。比如,嵌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的CCD 芯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用的微型多层陶瓷电容,汽车上的电子控制元件、电子控制模块、自动变速器三大关键零部件,都只有在日本才能制造出来,全球几乎被日本垄断。
  | 技术和成本不代表一切|
  造船业曾经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性行业,早在1956 年就站到世界顶峰,并一直将这个地位保持到了1998 年。1999 年至2000 年之间, 韩国超越日本成为新一代的世界造船业霸主,不过,韩国的造船业霸主地位只维持了10 年。
  2001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只有5000 亿美元,到2008 年,中国外贸总值冲高到25000 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在这一大背景下,工业进入近10 年的高速增长期。2010 年,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松认为:在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方面,韩国把所有的世界第一都让给了中国。
  中国造船业除了国际市场份额已冲到世界第一,也获得很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比如,代表船舶制造业最高技术的LNG 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世界上只有中国、日本、韩国能造;中国自主制造的30 万吨远洋油轮,从8000 公里外的中东装载石油运回中国,每吨运费仅相当于用小货轮自广州至福州的价格。
  可是,制造业不是只拼技术,也要拼工艺和效率。
  中国和韩国建造的船只,船体钢板结合部总存在一些瑕疵。新船可能还看不出来,海上漂几年之后,船体钢结构在咸湿海风的侵蚀下,难免会出现斑斑锈迹。但日本建造的船只,即使是10 多年前建造的旧船, 也不会看到生锈的痕迹。为什么呢?日本的船只船体钢板结合得非常完美。实现这个技术,大大削减了建造时间,降低了造船成本。
  哪怕现在中国、韩国每年建造的船只数量多于日本,但是,在生产效率和作为基础部分的技术水平方面,还远远不能和日本抗衡。
  船舶制造中要用到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尽管国内也造得出来,但工艺和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大型船用发动机的机身,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之一,是用“龙门镗铣床”将毛坯件加工而成。这项工艺,国内报价相当高。而欧洲、日本的制造加工企业,即使算上往返运输的费用, 总报价也比在国内加工便宜。
  国内并非没有好的加工设备,人工费也比国外便宜,可就是没发挥出效率。为什么呢?
  因为“数控龙门镗铣床”价格昂贵,最贵的能达到1 亿元,开动起来大部分成本是折旧费。假如1 亿元1 台的数控镗铣床,机器寿命内可使用1000 次,那么使用一次的成本就是10 万元,开动一次就得计提10 万元的折旧费。
  只有加工效率越高,分摊的折旧费才能越低。但是,国内每加工一件发动机机身,需要130 小时以上,欧洲或日本企业只需13 小时左右, 效率相差10 倍。
  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很多企业可以对一件产品、一个零部件保持上百年的专注,以求深度掌握技术诀窍和制造工艺,将产品做得极端精细。品质更好,成本也能更低。
  有人问日本“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日本产品要在今后也持续好卖,需要什么条件?”
  稻盛和夫回答:“需要制造一级品。”
  对方又接着问:“什么是一级品?”
  稻盛和夫答道:“就是不会坏掉的产品。”
  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二级品、三级品,也有人会觉得只要便宜就行。可是,在稻盛和夫看来,日本只有靠一级品才能生存下去。
  | 世界是弯的|
  只是出口组装成品(尤其是消费品)的国家,不能算是“制造强国”。日本制造业的体系结构,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我们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将会犯严重错误。
  至今,中国仍是世界上主要的技术引进国,日本则大量出口技术。这一差距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引进技术当然比自主研发便宜多了,而且能迅速转化为商业利益。而日本人不会这么迫切地想赚快钱,而是执着追求技术上的独一无二。若维持独一无二的技术,市场占有率就会作为结果而提高。你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你就有定价权,也能制定交易规则。
  多年以来,为什么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总是到中国“拿萝卜当人参卖”?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城市电话系统的核心设备)完全受制于人,当时每线的成本是300 多美元,但有了华为、中兴之后,每线价格一路下降到30 美元。2002 年山东丛林集团自主研发成功世界首台万吨油压机,之前国际市场的高级铝材价格12 万元/ 吨, 之后迅速下降到8 万元,后又降到6 万元。浙江吉利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款商业化的四挡自动变速箱,每只成本仅为3000 元,而同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1.3 万元/ 只。联想集团现在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平均利润率不到5%,如果能有自己的芯片和核心软件,就可以把利润率提高到40%。
  哪怕在中国的优势产业,比如光伏产业,中日技术角力也在悄然进行。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中指出:美国在很多关键领域落后于别的国家,特别是在能源领域,新能源领域中国是领先于美国的,他对此感到非常担忧。
  弗里德曼看到光伏产业的一个残酷现实:2012 年,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生产国,占领欧盟市场的80%,全球市场的65%。曾经的太阳能行业领导者——德国Q-Cells 公司,也在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下,被迫宣布破产。
  光伏产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上游是硅料,中游是光伏组件,下游是太阳能电站。
  中游的光伏组件(太阳能面板),中国竞争力最强,主要是产品价格低。
  下游的太阳能发电,欧洲国家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建了很多太阳能电站。
  上游原材料(硅料)才是技术含量高、最赚钱的关键领域。
  2010 年至2013 年间,欧洲因为遇到严重的债务危机,各国政府很难再拿钱补贴太阳能电站,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陷入困境。当时中国太阳能行业几乎面临全行业亏损,中国最强光伏企业无锡尚德也宣告破产。唯一还在赚钱的,就是上游的硅料生产商。
  日本太阳能电池产量不及中国和欧洲,但日本已占据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制高点。在光伏产业利润最丰厚的上游多晶硅原料7 大厂商中, 有3 家是日本企业,而且日本拥有世界前两大电子级多晶硅生产商,两者占据全球市场50% 以上的份额。日本正因具有上游产品的技术竞争力,才是全球光伏产业真正的执牛耳者。
  很多年前,日本也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然后制成产品来出口。但近20 年,这种情况已经看不到了。尽管日本对于美国来说,仍有不少购买技术的情况,但在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却是一个技术出口大国。日本每年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和韩国)得到的技术专利费收入,还在增长当中。不论中国和韩国如何抵制日货,如果不能最终在技术上赢过日本,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
  | 务实的航天大国|
  航天产业,往往被视为中国超越日本、比肩美俄的优势产业。但是, 客观来看,日本的航天技术还是很高的。
  中国在航天产业的投资,并不在乎能否尽快获得经济回报,重点在于稳步实现宇宙开发的强大技术能力。这对于技术开发来说,当然是一种优势。但日本的宇宙开发,更重视经济回报,所以,重点投资于回报较快的人造卫星、货运飞船。
  截至2012 年8 月,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 颗大关,其中, 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卫星约有570 颗。这表明:全球卫星制造和发射多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在日本和多数欧美国家,卫星产业和汽车、船舶、机械等制造业一样,都是一门生意,而非纯粹的国家荣耀。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球卫星工业收入总计1895 亿美元,相比2005 年几乎翻了一倍。
  日本的卫星制造技术优于中国。人造卫星是高科技的集萃,由于日本微电子技术、智能化技术、航天材料和工程工艺水平等远超中国,导致其卫星制造技术也明显优于中国。另外,中国的应用卫星技术的成熟度也略低于日本。
  日本制造的人造卫星既轻巧,又便宜。这两个特征在航天领域非常重要。要使用人造卫星,需要考虑卫星的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如果卫星很沉重,就不得不使用大型的运载火箭,于是发射成本也就增加了。日本能制造更小型的人造卫星,可用比较小的火箭来发射,或者与其他的卫星共用一个大型运载火箭。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能大大节约发射成本。
  现在,任何一个国家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都未达到100%,这样, 就要考虑如果发射失败,卫星在宇宙空间成为垃圾的可能。为此,卫星的使用方就必须给卫星上保险。若能将卫星本身的造价压缩得很便宜, 那么订货的费用和保险的费用都可以被降低。
  美国私营航天企业SpaceX 公司研制的“法尔肯”低成本运载火箭, 已使中国运载火箭原本在国际发射市场的“高性价比”优势不再突出, 而日本的卫星制造也比中国有“性价比”优势,工业其实并没有新闻报道的那样乐观。
  中国在载人宇宙飞船领域要远远领先日本,2003 年中国国产的载人飞船就能搭载宇航员上天了,但载人航天不能立即带来商业回报,这是日本不愿往里投钱的重要原因。
  2009 年9 月18 日,偏偏挑这么一个敏感时点,日本的空间站转运飞行器1 号(HTV-1)——日本国产货运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美国全部航天飞机都已退役,而新型品至少要到2018 年方能试行。因此,日本HTV 与俄、欧的货运飞船将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输物资的重任。根据国际空间站的进度,HTV 的发射频率将达到每年一架。
  美国航天局(NASA)和日本宇宙研究开发机构(JAXA)已经就美国进口HTV 进行磋商,合同数额颇为巨大。这表明,日本正在向海外大量出口航天工业。
  近年,中国在航空航天、超级计算机、高铁、船舶重工、核能开发等“极端制造”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有些领域比如“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台山核能发电机,可与日本媲美,有些领域比如载人航天、“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远超日本。是不是说“中国制造”已经领先“日本制造”了?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实力确实一直在进步,但日本也没停滞,有两个基本事实:
  一、日本制造业在近40 年中,销售额增长了5 倍,而技术开发的费用却增长了十几倍。近10 年来,日本每年投入在技术研发上的费用占到GDP 的3.2% ~ 3.6%,这个水准比一直徘徊在2% 前后的欧洲和美国要高得多,而中国还达不到2%。
  二、做技术研发,时间是绕不过去的一道槛。世界上只有日本才能提供的特殊零部件中,有一种能够耐100 万伏高压的绝缘瓶,只从表面看上去,是绝对难以模仿的高技术的结晶。然而,这个产品的开发竟然耗时11 年之久。
  一说到诞生了新技术,人们往往会觉得明天就可以做成生意,因此, 有关企业的股票便开始上涨。但事实上,一项新技术要产生经济成果, 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考验。
  一般认为,新技术从研究到成熟是一个阶段,从成熟到应用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时间是10 ~ 15 年。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想应用一项新技术,它必须在10 年之前就已经成熟了,否则不能应用。
  日本于2014 年动工建设“超导新干线”,运行时速高达550 公里。这个项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就在“东海道新干线”开业之后不久。“东海道新干线”在20 世纪60 年代已成为日本的国家名片。也就是说,研究开发已经经历50 多年了,日本在超导领域的研究,10 年前就已经成熟了。
  为何新技术一定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
  要使未知的领域进入实用化,需要开发无数的周边关联技术。研究深化下去,就会频繁产生出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认真地解决好,技术研发就无法向前推进。
  可见,工业强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哪是那么容易超越的。况且,中国还在两大关键产业——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长期处于弱势。
真正的战书:工业差距  04 真正的战书:工业差距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从大量经济统计中发现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80% 的产出,来自20% 的投入;80% 的存款,来自20% 的客户; 80% 的堵塞,发生在20% 的路口;80% 的工作,由20% 的人员承担; 80% 的医疗资源,消耗于20% 的疾病&&帕累托由此得出结论:80% 的结果,归于20% 的起因。这一结论被人概括为“重要的少数与不重要的多数定律”,又称为“二八定律”,或干脆简称“帕累托定律”。
  日本是依靠制造业立国的。正是GDP 中占比百分之二十几的制造业,供给世界最多的高端机床(工业母机)。70% 的工业,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国家之一。日本控制着决定未来产业命运的许多核心技术,比如在生物工程、纳米技术及环保产业中,日本企业所申请的专利在数量上已不输美国。
  可口可乐和苹果公司的CEO 都敢说:“即使我的工厂被炸毁烧毁, 即使遭到世界金融风暴,只要&&我就能在几天内迅速东山再起。”可口可乐和苹果主要靠品牌、设计取胜。美国的真正实力,要么储备在大公司的研发设计中心,要么储备在华尔街。
  日本和德国一切的技术专利与有形财富,都来自制造工厂,来自一台台机床。
  二战期间,英美空军筹划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最初选定的目标是军事设施、工矿企业、大中城市、交通及能源设施。
  投弹量分配如下:
  军事设施:30.5%
  工矿企业:13.5%
  大中城市:24%
  交通及能源设施:32%
  1939 年10 月至1945 年5 月,英美战略空军共向德国61 个城市投下50 万吨以上的高爆炸弹、燃烧弹和杀伤炸弹,炸死30 万人,炸伤80 万人,摧毁住宅360 万套,相当于德国全部住宅的10%,使750 万人无家可归,德国首都柏林被完全摧毁的地区达到70%。
  ——瑞吉纳德&布雷凯诺 《决定性战争》
  尽管德国后方几乎所有目标都被纳入攻击范围,但预期效果有限。持续的战略轰炸使德国损失巨大,但德国又很快从废墟中恢复过来,战斗力仍然旺盛。英国军事工业的50%,美国军火工业的35%,几乎都投入到对德空中打击,却没能有效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和战斗意志。这是为何?
  战略轰炸摧毁了很多德国建筑,却没有摧毁多少德国机床。美国从中汲取了很大教训,之后的对日战略轰炸,美国空军非常彻底地毁掉日本工业设施,临近日本投降,日本国内几乎没剩下几台能正常运转的机床了。所以,日本根本不可能跟美国谈投降条件。
  战争时期的美日交锋是这样,现今的中日产业竞争依然如此。日本振兴,中国崛起,都不是源于一座座摩天大楼,或者一个个知名消费品牌,工厂里那些厚重的制造装备才是真正的主角。
  日本人奉行的逻辑是:只会佩服能征服或击败自己的对手,现在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征服”或“产业征服”。而日本真正的战书,是“日本制造”竞争力仍强过“中国制造”。
  中国和日本有两大距离,一是情感距离,二是实力差距。前者情有可原,后者必须缩小。可见,中日实力差距主要在制造业方面。
  | 汽车与宫保鸡丁|
  我们总说德国车如何如何“牛”。当年一汽想改一下捷达的车屁股, 嫌原版捷达的车屁股太高。但是我们不掌握这个技术,得向人家德国总部汇报,德国人不同意,咱们就连改“屁股”的能力都不够。一汽与德国合作,我们只能生产两样东西,点烟器中国可以过关,第二个是汽车玻璃,其他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我们都不掌握。核心的板材由新日铁提供,日本在这方面对我们还是非常有钳制力的。
  这只是中国汽车业的一个缩影。我们为此感到心痛,是因为我们太关注汽车。
  汽车工业是一个1 ∶ 10 的产业,即汽车工业1 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各环节总体增加10 个单位的产出。巨大的“乘数效应”是其他任何产业都望尘莫及的。
  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长可以带动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上游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在中游生产制造环节,汽车行业带给机械电子、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产业可观的收益。到下游产业,汽车行业有效拉动了物流、金融、保险、销售、广告等服务业。除此之外,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能够拉动高速公路的投资需求,从而带动水泥、建材等基建行业的发展。
  2009 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但是,中国汽车业并不为此感到振奋。中国汽车制造商距离真正打败“日本制造”还很遥远。
  汽车制造就像炒菜,比如炒一盘宫保鸡丁,汽车企业会把炒宫保鸡丁的本领分解成20 道流程:第一个人切葱花,第二个人切鸡胸肉&& 第18 个人倒三瓢酱油,第19 个人把火开到600 度,第20 个人炒三下。
  这20 道工序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之后,比如第二个人切鸡胸肉切短一点,第18 个人倒两瓢酱油而不是三瓢,第19 个人把火开到700 度不要600 度&&制造商会发现,宫保鸡丁会在不断改进技术细节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吃,越来越能吸引客户过来体验。每一道工序的改进,每一个技术细节的优化,都会形成技术积累,并产生大量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
  直到今天,国内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一汽、广汽、奇瑞向日本, 长城向德国,每年均要支付天价专利费。如果拿掉知识产权这一“业绩黑洞”,中国车企的财务报表会漂亮很多。
  中国车企能不能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呢?短期来看,很难。
  就整个车企业来看,2011 年的专利总数是393 个,一汽集团的专利总数是239 个,奇瑞集团的专利总数是192 个。而日本的本田汽车,非日本最强车企,它的专利总数有2807 项,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8%,相当于20 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就汽车零部件企业来看,德国博世的专利总数为8394 个,日本电装为7194 个,法国法雷奥3927 个,美国德尔福1255 个。而国内零部件企业中最强的万向集团,旗下控制有、、三家A 股上市公司,但掌握的专利总数仅为246 个。数字的差距反映了各个公司的技术积累程度与根基。
  在技术研发方面,是国内投入最高的,也只有22 亿人民币。专利技术本身是一种长期投入,没有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哪里来的投资回报?
  | 股神的眼光|
  日本汽车产业是技术突破与市场突破并行。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汽车市场,共同面临着日本的经济入侵。
  日本品牌的汽车在美国一直很热销。在美国行驶的日本车中,70% 都是在当地生产的。过去在美日贸易摩擦中,美国进口的日本车总是饱受攻击。可是,如果是在本地生产的日系车,谁也没法说三道四。
  美国汽车和日本汽车的使用环境不一样,与其在日本制造运到美国, 不如在当地一边造车一边笼络用户。
  很少有人关注:美国出口的汽车中,占据最大份额的是本田,第二位是丰田,第三位才是美国通用汽车。这意味着什么?
  美国费劲创造了汽车出口产值,实际获利的却是日本车商。赚了外国人的钱,还能回避贸易纠纷,可见日本人的经济渗透力。美国汽车巨头有着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尚且遭遇日本车的入侵,中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日本威胁,不是更值得警惕吗?
  日本强大的汽车产业再与世界领先的节能技术结合,更是如虎添翼。
  在产业领域,日本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节能技术。日本创造1 美元GDP 所消耗的能源只有美国的37%,是发达国家中最少的。
  日本丰田、本田等公司已经垄断了混合动力车的世界市场,每升燃料的行驶里程是欧美车的2 ~ 3 倍。日本能成为混合动力车大国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日本国内拥有很多生产基础零部件( 电池和马达) 的工厂;二是混合动力技术在交通堵塞严重的日本备受重视,因此开发领先于美欧厂家;三是美国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因判断失误,投入技术开发燃料电池和氢燃料汽车,轻视开发混合动力车。
  中国似乎比日本丰田、本田更具技术竞争力,研发出独特的“铁电池”核心技术,以至“股神”巴菲特也相信电动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代巨人。
  2008 年年底,巴菲特决定以2.3 亿美元入股中资车企,巴菲特有个搭档芒格,甚至称赞CEO 王传福“这家伙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结合体”。可是,在2008 年到2013 年的5 年间,在销售的全部汽车中,燃油汽车比例占了99% 以上。
  | 从沙子到芯片|
  被称为“工业粮食”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一直是中国的产业盲点,却是日本的优势产业。
  电子控制系统,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控制小到家用电器,大到汽车、飞机的运行,是一切工业制品的核心。
  可是,作为电子控制系统核心的半导体芯片,80% 以上都需要进口。
  2012 年,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芯片是1920 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 亿美元。中国制造的手机、电脑、彩电都是销量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芯片,才是成本的最大一块。
  当然,芯片也分三六九等:比如做一些简单工作的辅助芯片几角钱一个,这些大概国产货能占到50% 以上的市场,这些芯片可替代性强。那些做复杂工作的核心芯片,比如电脑的CPU(中央处理器),几乎全靠进口,而且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
  有能力在核心芯片领域站稳脚跟的,是极少数国家和企业。芯片产品本身,就是芯片企业的一道“护城河”。以CPU 芯片为例,无非就是“一堆沙子的聚合”,芯片的材料很简单,但制造工艺极其复杂。
  Intel 公司公布过芯片制造过程:沙子原料(硅料)—硅锭—晶圆— 光刻(平版印刷)—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包装上市等诸多步骤,每一步里边又包含更多细致的过程。
  制造CPU 的“硅片供应”和“陶瓷封装工序”,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里。
  日本生产的硅片占全球总供应量的60%,这是一种大小如餐盘一般的磁盘,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元件。Intel 公司制造的CPU 一定要采用日本“京瓷”的精密陶瓷IC 表面封装技术,产品才能成型。
  一些年前,海尔、海信、长虹等国内研发能力最强的家电厂商,自己投资做手机芯片,技术难度远低于CPU 芯片,但都以失败告终。
  电脑用的CPU 芯片,全球只有Intel 和AMD 能造,而服务器领域, 全球芯片的话语权也由Intel 和IBM 牢牢把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里所采用的芯片,设计架构基本是英国厂商ARM 一家独大,芯片制造则是苹果、高通、韩国三星、中国台湾联发科的天下,国内研发能力已经十分出色的“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只能从中低端和白牌机市场攫取有限的市场份额。
  一定要有超高的主业收入,才能支撑持续的技术研发。仅美国Intel 一家企业2013 年的研发费用就高达130 亿美元,占到当年收入的15%。但技术研发得来的成果,是否一定能刺激业绩的增长呢?未必。Intel 尽管每年投入上百亿美元做研发,也未能避免被对手AMD(超微半导体)侵蚀市场。
  柳传志曾说过:“批判中国企业不敢冒风险的人,都不是当事人。企业要有创新的驱动,但首先要保得住性命,所以创新应该是局部性的创新行为。”
  从实业角度来看,中国制造商应该冒险去做研发,技术积累和知识产权才是最高价值的企业资产。但从投资角度来看,倾向冒险做研发的企业家毕竟不多,因为投资最害怕不确定性。
  | 丰田究竟是做什么的|
  150 多年来,日本的进步,主要是由制造业主导的产业升级。此话怎讲?
  比如,丰田是众所周知的日本大牌,但丰田究竟是做什么的?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丰田纺织已经能像英美制造商那样,制造出高效的纺织机械。1937 年8 月,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汽车部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直到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才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比欧美国家晚了30 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丰田汽车已经占领美国1/4 的汽车市场。此时,丰田纺织表面上是一家纺织企业,实际上是装备制造汽车生产线的“高端制造业”企业。
  到现在,丰田又开始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把汽车做到世界第一的丰田,为何要卖白薯粉?丰田给出的解释是:利用白薯中分离的淀粉, 制造可分解性塑料的产业技术将得到普及;从白薯中提炼出的氢气,可以制作燃料电池,成为电瓶汽车的能源;白薯可以代替玉米,成为喂养家畜的饲料。
  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当今世界三大造船强国,可是对于中韩来说, 这未必是福音。
  造船业属于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参与进来。因为造船业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回收成本的周期特别长,一定要技术实力雄厚+连续多年盈利,才能驾驭好这个产业。
  那么,日本是怎么驾驭造船业的?多年以来,日本造船企业可以靠环保产业大赚其钱。这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处理没有公害的垃圾,需要很先进的锅炉。日立造船公司销售额的30% 都是垃圾处理设备。建造一艘油轮造价为60 亿日元,而大型垃圾处理设备一台就是100 亿日元,这是非常大的生意。
  日本的工业占世界份额的70%,不论是制造还是应用。
  日本工人通常很欢迎在工厂中引进,像焊接、喷砂、油漆等既辛苦又危险的工作,可以让去干。可是在欧美国家,工人是按照专业技能雇用的,如果工厂引进焊接,原先从事焊接的工人就会失业。为此,欧美企业的工会就会对引进顽强地加以抵制。在这方面,中国工人是很好说话的。在中国工厂里干体力活的多是农民工, 农民工对于失业问题不敏感,尽管工业确实会使中国“人工费的便宜”失去魅力。
最怕被人俯视的民族  05 最怕被人俯视的民族
  制造业是一条链,日本人最看重谁占领链条的上方,而非谁占有最多的市场份额。
  不管你在产业链的下方把规模、产值做得多么巨大,也不会令日本人感到紧张。但是,你如果攻到产业链的上方,日本人会很难受,因为他们最怕被人俯视。
  | 如此对手,日本不惧|
  电视剧《浮沉》里,那个日本销售总监土井说过一句经典台词:“琳达是女人里的,便宜实惠,有性价比,所以会成功,因为总有人愿意贪小便宜。而车雅尼是女人里的兰博基尼,稀有、高贵,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那些男人只要看一看摸一摸就知足了。”
  现实当中,也并不被日本汽车制造商视为重要对手。因为日本制造商不害怕任何对手的价格优势,除非你同时具备牢固的技术领先优势。
  最初从生产电池起家。很多年前,创始人王传福带着200 万人民币去日本准备购买电池生产线,惊异地发现一条生产线要数百万美元。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买不了生产线,与这个项目没法做是同一个意思。但王传福不这么想,他知道他要的,说到底是把电池生产出来, 而不是为了形成某条特定的生产线。于是他把生产流程分解为一个个可以由人工完成的工序,发明了一种“半自动”生产线,这种以“手工+ 夹具”方式进行产品制造的生产线,成本只要100 万人民币。
  王传福当年的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比如,生产锂电池的生产线之所以昂贵,是因为整个生产线必须在全封闭的无尘室中。的设计人员发现,真正要防尘的是电池而不是人, 所以设计出一个两端有手套的透明无尘操作箱。因为这一系列奇特的生产方式,使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日本同类企业的1/15 到1/10,而产品的价格又能做到比对手低40%。
  因为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有成本优势,至于产品本身,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当初通过模仿丰田车型进入汽车业,直到现今,车系中很多车模仿丰田的痕迹还是很重。主要依靠高度的模仿和绝对的价格优势取胜。
  | 有些道理,日本人也懂|
  日本汽车遇到的另一个奇特对手,是印度塔塔公司。
  在规模化的制造业里,真正的成本可能只有梅子核一样小,把成本膨胀成一个大橘子等于在吃掉所有的利润。
  ——一个日本企业家的话
  拉丹&塔塔看到印度穷人全家骑一辆机动车上路,父亲骑车,小孩站在前面,母亲坐在后面,怀里还抱个婴儿。于是他想:能不能制造一辆穷人买得起的轿车呢?
  2008 年,塔塔公司的Nano 车终于上市了,售价不到2000 美元, 是当今世界上最便宜的轿车。因为Nano 车在印度实在太畅销,日本车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节节下降。
  但是,日本人并不担心塔塔汽车的竞争,Nano 车和汽车一样, 同样是靠奇特的成本控制,得以用低价赢得市场。
  Nano 车的成本控制达到极致。它只有一个雨刮器,没有电动车窗, 没有自动座位调整等一般舒适性设施,座位由塑料和织布材质做成,发动机是双缸0.6 升排量,没有空调系统,没有音响&&印度街头经常是汽车与牛车同行。Nano 车尽管很简陋,但很适合印度的路况。
  | 第三世界的国家,第一世界的技术|
  和印度塔塔那样的“节俭创新”,可以在重构产品和业务流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制造出独特的低价产品。可是,不论中国和印度企业如何进行“流程重构”,也无法获得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
  只有华为科技、这类攻到产业链高端的中国公司,做到了日本企业做不到的事,才真正令日本对手感到敬畏。正所谓“第三世界的国家,不断攻破第一世界的技术”。
  全球通行的3G 和4G 技术标准,华为、中兴已经能和欧美玩家三分天下。华为科技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申请国际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
  日本尽管在汽车、电子、数控机床等传统制造领域,技术实力依然十分强大,但因为多年前对互联网技术的漠视,日本国内没有出现一家类似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
  路由器、交换机是互联网核心设备——技术制高点,美国思科被视为该领域的主导者。华为科技与美国思科在路由器、交换机领域,缠斗十几年。2004 年华为发布10G 路由器,落后思科4 年;2006 年华为发布40G 路由器,落后思科2 年;到2010 年发布100G 产品时,华为已追平对手;2012 年华为开启400G 路由器时代,将思科甩在身后开始领跑。
  400G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电信骨干网的建设中,同一根光纤传输的信息量更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大。
  思科因为起步早,在全球数据通信领域市场占有率仍居第一,但在新增领域,华为优势明显。华为与思科的全球对决,使日本甚至欧洲都成了旁观者,这是最令日本人感到痛心的地方。
悲观的“竞争对手意识”  06 悲观的“竞争对手意识”
  尽管“中国制造”已将日本产品逐出全球所有低端市场,而且在部分高端领域有所作为,但中国目前的工业实力依旧全方位落后日本。
  | GDP 很高,但财富很少|
  1965 年,日本产业就已经深化到“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 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这是什么意思呢?
  像是高速铁路、核电工程、巨型船舶等重工业基础,日本在50 年前就取得了很大成就。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50 年前的水平。中国GDP 里仍有很大部分是钢筋水泥,要么是修路,要么是修楼。
  中国的城市每天尘土飞扬,建房子、修马路,修了拆,再修再拆。这些“经济活动”都是GDP 的一部分。中国过去30 年GDP 增长很快, 而且毫无疑问,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高速增长。但是中国人享有的财富并不会以同样高的速度增长。
  财富是什么?当然不是几张钞票。除了精神财富,它还包括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森林和地下的宝藏。中国人口太多,所以人均占有的资源非常少,也就是非常穷的意思。
  中国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就像中国经济:收入高,但财富少。它们的销售收入很高,但利润很低,而且可怜的一点儿利润,要么得支付专利费,要么得支付银行利息。
  | 日本经济的根基在哪里|
  日本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实际上是靠中小企业在支撑。
  东京商工调查2012 年的数据显示:仅在东京地区,创业史超过百年的日企多达21666 家,而1975 年后才建立的公司仅620 家。日本百年企业的实际数量,至少超过10 万家。
  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不到4 年,其中有近七成是家族企业,只有不到15% 的家族企业三代之后还能生存下去。
  长寿企业更适合做制造业,短命企业大多是做商业、做金融的。
  中国企业家大多只关心“钱生钱”,对脚踏实地做实业,尤其是成就一家百年企业,基本上都兴趣不大。中国人作为商人是超一流的,但制造业和商业所需要的才能正好相反。
  制造业最需要工艺、技术的长期积累,短命企业难以建立牢固的技术优势。
  我们在媒体的报道中看到,日本GDP 停滞不前,日本指标性企业诸如索尼、松下、夏普、东芝等不是微利,就是巨亏。
  但是日本几百万家中小企业的技术积累还在,日本经济的根基依然坚如磐石。
  中国创造GDP 的过程,则是消耗远多于沉淀。我们唐朝的GDP 在哪里?宋朝的GDP 在哪里?明朝的GDP 在哪里?清朝的GDP 在哪里?怎么都不见了?甚至,我们70 年代、80 年代的GDP 在哪里?无数次地推倒重来,未能形成财富积累。
  | 中国崛起的“日本坐标”|
  经济低迷时期,“日本制造”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地位,反而得到巩固和加强——日本企业不断强化在零部件、新材料和机器设备领域的技术优势,专门制造那些难以替代的工业必需品。
  日本制造的光学元件,包括图像感应器、摄像信号模拟器、光学镜片等等,日本近乎绝对垄断。全世界在光学技术领域的企业里,前5 名至少有4 家是日本的,分别是索尼、松下、佳能、富士。
  电阻、电容、变压器等无源器件领域,即通电时自身无电源的电子元器件,这些元器件是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个领域同样是日本近乎垄断的,比如iPhone、iPad 等产品70% 的无源器件来自日本厂商。
  激光器,是广泛应用于测距、探测、通信等多个行业的重要元件, 同时也是激光唱机、激光打印机等技术产品的核心元器件,日本至今仍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智能机器,探测、军用方面美国与日本差不多,但是智能仿真方面,日本领先全世界。
  中央空调,日本大金、三菱曾主导中国市场,现今中国也不乏格力、美的等强势品牌,但一些核心技术及元器件仍由日本把控。
  碳纤维材料,比钢强度大,比铝还轻,这种特殊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制造(比如飞机制造),日本东丽长期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中国企业直到2013 年才逐渐打破日本垄断。(东丽或许不是索尼那样家喻户晓的品牌,但它更能代表日本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部分。)
  一直处在很高技术层次上的“日本制造”,即使在产业竞争中占尽优势,但日本人仍保持着那种一贯的“物哀”思想。
  1994 年至2014 年间,明明是日本产业升级、抢占产业制高点的20 年,却被日本媒体自虐成“失落的20 年”,而中国媒体也不顾事实, 跟风渲染。
  日本人有着我们所不理解的危机感,他们的思维习惯是“如果简单跟着好事走,后来情况不好就会后悔,所以不想有这样的感觉”。“预先想得悲观一些,后来受损会少一些。”
  即使日本整体上的技术实力仍大大领先中国,但日本社会依然对中国保持着很强的“竞争对手意识”,诸如“战胜中国,重建日本”之类的言论在日本并不少见。日本人深入研究“中国对手”,不断地寻找“对手”的优劣长短,并在此进程中重新界定自己。
  时时以中国为对手,其实在为刺激日本自身的发展找压力,没压力就没动力。那么,崛起中的中国是不是也要有一个坐标?
  中国的进步,不应该表现为北京、上海的房价是东京的四五倍,而是社会和谐和综合国力的整体发展。中国不能只是个跛足虚胖的巨人, 即使GDP 冲到了世界第二,日本还横亘在前面。
  其实,中日两国间的产业角力在150 年前就开始激化,延续至今, 中国崛起一直有一个“日本坐标”,而日本人的眼睛也始终盯着“中国对手”。
甲午战争,其实是在打产业战  贰 甲午之战,日本真正的实力在哪儿?
  01 甲午战争,其实是在打产业战
  《孙子兵法》强调“未战而庙算胜”,即赢在开战前。日本敢于主动挑起甲午战争,是因为日本军方已经看到“未开战,清国已先露败象”。
  人们往往对国家实力产生误解。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似乎不逊于日本:
  1894 年,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60%,重工业还比较薄弱, 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 万日元,银行资本9000 万日元,年进口额1.7 亿日元,年出口额9000 万日元,年财政收入8000 万日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其他都低于中国。
  日本从明治维新起,出于岛国的本能,竭全国之力提升海军实力, 到1893 年,拥有军舰55 艘,排水量6.1 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水师相当( 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 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
  以实力论,战败的不该是中国。
  战争胜败如果仅是人力与物力的算术和,大清帝国何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一向被视为“倭奴”的日本人居然在海陆两路力挫大清王师,占领朝鲜半岛,一路打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并侵入台湾。
  | 交战细节|
  甲午之战中日双方交战过程中显示出的几个重要细节,最能看出两国真正的实力差距。
  细节一
  中日舰队海上遭遇,日军能提前一个小时进行备战,抢先占据了最佳攻击阵位。为何?
  北洋军舰烧的是低品质动力煤,日军舰艇烧的是经过加工的无烟煤, 北洋舰队在己方目标暴露一个小时后,才发现日舰。中国煤化工技术输给日本,致使北洋舰队在开炮之前已十分被动。
  其实,世界上最好的无烟煤是分布在宁夏北部贺兰山脉中的太西煤, 俗称“太西乌金”。至今,日本人仍在想尽一切办法,用各种甜头诱惑一些急功近利的煤企和地方官员,低价获取数目不菲的太西煤制品。日本人不怕当地厂商毁约、不怕政府节能减排调控政策,只要能获得太西煤制品,他们非常有耐心。日本企业将太西煤制品深加工后,所获利润是我们的几十倍。日本企业不怕加价、不怕推迟履行合同、不怕推迟发货,因为日本人知道中国企业没掌握深加工技术,他们有时间等待。
  细节二
  中日大东沟海战,日舰平均中弹11 发,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 发, 北洋舰队火炮命中率不及日本联合舰队1/9。为何?中国光学技术输给日本,北洋舰队的火炮射击,需要军舰桅杆上的观测员手持仪器进行观测测距,而日军新锐战舰已经使用改良的光学测距仪。
  甲午战前,日本就从德国进口了大量光学仪器,诸如卡尔蔡司的双筒望远镜、光学测距仪等,而且派遣人员赴德国学习光学技术,力求仿制并改良。1945 年,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投降时,在交出手枪、指挥刀的同时,还被我方要求交出望远镜。望远镜是侵略军指挥权的象征,可见, 光学产业在日本的特殊重要性。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光学企业,除了德国的卡尔蔡司,基本上都属于“日系”,诸如尼康、佳能、奥林巴斯等。
  细节三
  激战中,“平远”舰发现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西京丸” 号正在攻击已经搁浅的“扬威”舰,当即冲上去连连发炮,一枚260 毫米巨弹,准确命中“西京丸”号的船腹,但炮弹没有爆炸。
  注意:全钢甲战舰“平远”号,由福建船政局制造,是“国产货”。就像现今中国制造的很多重型装备,标签是“中国制造”,但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要靠引进。
  中国引进技术建立的仅是“组装形式的工业体系”,不具有设备制造能力,只能进口零部件来组装。关键时刻,“组装品”的战斗力能否正常发挥,还是一个未知数。
  细节四
  战舰和枪炮真正的杀伤力在弹药。日本在1891 年就能制造灵敏度极高、燃烧力极强的苦味酸炸药,相比北洋水师炮弹使用的黑火药(主要用于制造烟花爆竹),差距简直是划时代的。北洋军舰只要被这种炮弹击中,无论木铁,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以扑灭。
  产业与技术的巨大差距,导致中日舰队实力的差距,双方尚未交火, 北洋舰队已经是必败之局,悬念只是能败到什么程度。
  战前30 年,中国和日本一样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一样在模仿西式军队改革军事,中国经济规模和财政能力远非日本可比,可是到甲午年,为何日本工业能力和军事实力竟能高出中国那么多?
  | 战争在另一个战场延续|
  甲午战争之后,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日本,兵战之后,中日两国将陷入旷日持久的经济战中。
  中国在商战中也是兵败如山倒,连传统的优势产品茶叶、丝绸也开始竞争不过日本货,日本丝、日本茶替代中国货成为欧洲市场上的畅销品,直接打击了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江南地区的经济萧条。
  中国经济已近乎山穷水尽,此时,民族工业反而逆势兴起。不是因为中国人实业意识的突然觉醒,而是步步紧逼的“日本威胁”刺激中国人奋发图强。
  一战爆发之后,西方国家自顾不暇,日本货趁机猛烈地涌入中国, 占领中国市场。这期间,日本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贸易商,而且成为对华工业设备的主要销售者。
  中国四分五裂、经济沦陷,使日本的野心迅速膨胀,竟意图吞并中国,又没耐心细嚼慢咽。1915 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二十一条》, 遭到国内各界的强烈抗议。随之,各地纷纷爆发了抵制日货运动。各地学生遍查当地商店,寻找日本商品,如有发现,当场没收或砸毁。
  正是在这次风潮中,中国的民族工业第一次打出了“中国人用中国货”的口号,数以百计的工厂涌现出来,力求用国货替代流行的日货, 例如肥皂、火柴、毛巾以及雨伞等等。
  1911 年至1927 年间,由民间主导的工业化已初见成效,其间, 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0%。棉纱纺织品、面粉、火柴、卷烟等原先进口量大的轻工产品,已经逐步被国货替代,轻工产品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从1912 年的55% 下降到1926 年的43%。
  中国民族工业能逆势兴起,还有一大动力:庞大的本土市场。
  中国的“市场力量”有多么重要,可以从一个历史细节中看出来:
  到20 世纪20 年代,中国政府逐渐把山东从日本手里收回,汉口、贵阳租界以及威海卫从英国手中收回,中国宣布关税自治并得到各国支持,列强纷纷从中国撤军,并计划完全废除治外法权。
  当时,中国依然是内战不休、军阀割据、盗匪纵横,在这样内政混乱、国力不振的情况下,中国却取得了这些艰难而巨大的外交成就,原因何在?
  日本、美国、欧洲都担心自己国家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受阻。
换了先进的皮囊,却流着腐朽的血液  02 换了先进的皮囊,却流着腐朽的血液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名臣都曾不遗余力地兴办实业,师夷长技。
  1862 年,李鸿章首先在上海建了个洋炮局,接着在苏州又建了一个洋炮局。他那时已知道洋炮厉害,要造洋炮攻打太平天国。不久,他就发现:造炮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机器,最要紧的,还不是造炮的机器, 而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欲学外国利器,莫如寻觅制器之器。”可见, 李鸿章当时是非常有眼光、有远见的。
  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内,筹建江南制造总局,生产枪炮、弹药、军舰,后来还炼钢,建立中国最早的国防工业体系。同期,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到金陵,改名为金陵机器局,将“洋炮局”改为“机器局”, 说明他对“制器之器”的重视,经此一改,他的眼光也从军事转向工业, 开始以工业为主导。
  | 弱者的拳击手套|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各省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在此期间,中国有了自己的煤矿、钢厂,可以自己制造轮船和枪炮,有了近代化铁路。
  孙中山曾对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成就评价道:“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并认为“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其他新法亦接踵举行。则凡所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在当局诸公已筹之稔矣”。
  可是,国内耗费巨资开设那么多机器局、军械局、船政局,为何仍不能满足海军舰队的一些基本需要?
  北洋舰队创建之初号称“亚洲第一”,但是,舰船大多是买来的, 连炮弹也要持续向国外购买,甚至连舰队正常的维修保养都不能自主, 还要到日本长崎为“定远”“镇远”两大旗舰上油修缮。
  战前几年的中日关系特别紧张,加上北洋舰队经费不足,到开战时, 所有北洋战舰甚至没有刮过舰底(刮掉附着在舰底的水生生物),锅炉也已经老旧得无法承受高压,航速根本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中国的工业化投入其实从未中断过,即使在1895 年至1937 年间, 国内经历了那么多次动乱和分裂,铁路仍越修越长,工厂仍越建越多, 但是,与日本的技术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晚清和民国官员已经不再盲目排外,但他们接受的“洋才”都是技术层面的,认识不到西方强盛的精神本源。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培养的西学人才,要么是军事人才,要么是翻译人才,要么是工程技术人才,没有学习西方哲学、文史等社会学科的心境。
  台湾学者柏杨对此时的中国好有一比:一个被晚期癌症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认为自己只要也有这么一副漂亮手套,就可发生同等威力。
  | 工业帝国的光和影|
  日本也和中国一样“师夷长技”,但是,日本真正学到了西方强盛的精神本源。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派出一个级别很高的外交使团赴欧洲考察。
  在大英帝国,日本使团看到的是“工业帝国的光和影”,英国的强大建立在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基础上,而“世界工厂”的含义就是进口廉价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赚取差价。即使如此,英国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普通工人生活很差,社会治安恶化,日本使团还被金融诈骗犯骗了25000 英镑。
  到了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向日本人传授追赶西洋大国的秘诀: “大国只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遵守国际法,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受损, 就会立即付诸军事行动。在这样的国际社会中,小国要维护主权,一定要依靠军事力量,因为只有各国力量对等,主权才是神圣的。”
  令日本使团感慨最深的是小国比利时,当时比利时为了换取国家独立,国民上下一心搞生产,生产什么呢?蕾丝制品和精美的玻璃制品。两种主打出口产品,为比利时赚取硬通货,用于赎买国家主权,也用这种方法积累用于工业化的资金。“这就是和平中的战争啊!”“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秘诀,就是自主精神。”
  明治天皇是铁腕治国,在强势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政治学德国,精神学比利时,工业学英国。
  工业化从来就是一个漫长、痛苦而复杂的积累过程,最主要的是,这个积累过程还很昂贵。日本最早开始炼铁、造船、开矿的藩侯,都为筹钱而绞尽脑汁。日本政府力求“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但长期苦于财力不济。明治元年,日本财政收入360 万,支出3000 万,之后财政就没有好过。
  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主要从两方面下手:
  一、坚决禁止外国资本介入日本的经济改革,鼎力扶持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财阀。
  “财阀”拥有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产业链,既是产业巨头又是金融寡头,掌控着很大一部分国家权力,自命为国家政治的一部分。
  日本极端的民族主义——武士道精神,在工业和金融领域也很令人敬畏。
  1863 年至1868 年间,最早登陆日本的六大外资银行共有资本金两亿两(白银),这个实力,日本银行业在未来几十年里都是望尘莫及的。可是到20 世纪初,六大外资银行除了英国汇丰,已全部倒闭或退出日本。在日本的外资银行、外资企业根本没法开展业务,本地人完全不予配合。三菱家族曾公开向所有员工发誓:“必将外国轮船公司从日本的航运市场中赶尽杀绝。”有政府和金融界支持,三菱实现了誓言。
  二、建工厂、修铁路、开发矿山都要筹钱,钱从哪来?只能在国内刮骨熬油。
  日本的工业化原始积累,主要由三大财阀主导,日本当时没有海外殖民地,资本和资源极度稀缺,工业化的成本压力只能由社会中下层民众承载。
  农民缴纳比幕府时代还要高昂的税金,又必须以极低的价格向财阀企业出售农作物。被扫地出门的武士们更是一贫如洗,从零起步。为此, 日本国内爆发过无数次农民暴动,以及多次大规模的武士集团抗争,都被无情地镇压下去。
  战前蔓延的经济危机,已使日本民众的生活窘迫不已。日本即使赢得了甲午战争,向中国攫取战争赔款2.3 亿两白银,日本底层民众也未能获益。巨额的战争赔款被日本政府投向了哪里?海军和教育。
  日本海军(军工)实力的迅速膨胀,“教育立国”国策的全面实行, 皆因1895 年的那笔战争红利,而得到足够的财力支持。此后,日本大力发展理工专业,系统地加强数理化、工程学,加大投资,以建立支撑国家工业崛起的庞大人才储备。
没有重工业,注定要挨打  03 没有重工业,注定要挨打
  民国前期,国人的危机意识,庞大的本土市场,推动了民族工业的逐步崛起。
  工业化是大国崛起的唯一路径。大道无形,工业化必须以工业精神作为支撑。有钱能引进技术和产业,但资本、技术未必能催生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河舰队高清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