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选择什么工艺

设计污水处理厂,选用工艺是AAO的时候,需要设初沉池吗?最好说明原因.BOD200,COD400,SS220
设计污水处理厂,选用工艺是AAO的时候,需要设初沉池吗?最好说明原因.BOD200,COD400,SS220
同学!先了解一下沉淀池的作用和原理,然后按照他的作用好好考虑需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没?这样深入的了解一下比较好,这里给你说需要和不需要都对你没什么大的帮组. 再问: 我知道沉淀池的作用和原理,可是不知道我那个水质需要不需要沉淀。AAO工艺除磷需要碳源,没运行过不知道初沉会影响不。我看过别人做的设计是没设的,并且上网查阅过,说是浓度高的设初沉比较好,可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才算浓度高啊。 再答: 第一:AAO工艺除磷需要碳源 是需要C源,但是跟沉淀池有关系吗?你不要误认为SS会带进C源吧。 第二:说是浓度高的设初沉比较好,可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才算浓度高啊 浓度高分2中情况,一种是浓度高且污染物为可容性的生化处理困难,需要配合适当的物化需要设置沉淀池,二是浓度高,但大多为不可容的污染物,设置沉淀去除大部分的污染物,设置沉淀池 根据你上述水的情况,建议实验验证SS在你水中占污染物的比例,如果COD400,SS去除后,COD能降很多,那当然要设置沉淀池,便于降低后面生化的设计陈本,如果占的比列不大,那就可以不设置沉淀池,应为用处不大
与《设计污水处理厂,选用工艺是AAO的时候,需要设初沉池吗?最好说明原因.BOD200,COD400,SS220》相关的作业问题
AA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的简称,是由三段生物处理装置所构成.前段设置一厌氧反应器,旨在通过厌氧过程使废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去除,进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为后续的缺氧段提供适合于反硝化过程的碳源,最终达到高效去除COD、BOD、N、P的目的.因此任何充氧曝气的工艺对厌氧段都会产生影响,不要采用曝气
这个没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请下载我文库中的《A2O设计规范》! 再问: 嗨,谢谢啊--就是不能用那个算体积的-- 再答: 根据该规范肯定是可以计算池容的再问: 我就是这么算的--那个老师说不能只考虑ss,还有bod5--cod,tnto的
这个不是百度可以解决的吧,找个有资质的运营单位论证下,每个工艺都有特点特性,都有优缺点,也看你进水COD是否一直这样稳定,也要考虑一期工程和二期的连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变化,进水水体也会有变化,比如城区生活污水、工厂污水加入管网的区别,现在不变化,不保证以后不变化,别以后搞的一期和二期搞不同的处理工艺吧,什么工艺都能
知道这两个指标还不够,最重要的还应该知道出水标准,出水标准的高低决定了处理工艺的选择
是放在处理前还是处理后的? 再问: 细格栅之后。。。 再答: 表面负荷:初沉池一般采用q´为1.5~3 m3/m2·h; 沉淀时间:t一般为1~2h; 水平流速:一般不大于5mm/s;
典型工艺A/A/O就可以了,设计也简单,效果也稳定.
污水的碱度定义是水中能结合氢离子的成分的总和,可以换算成碳酸钙碱度或碳酸钠碱度.一般污水中的氨氮污染物就是碱度的一种形式.经过生物处理后,氨氮被脱除后,水的碱度降低,PH值会下降.关于标准的说法是没有的,标准一般只要求PH值的范围.你的碱度126,是提供的背景值,你需要核算去除氨氮和反硝化过程中的碱度的平衡,如果需要应
水样采集器采集水样吧,再用溶氧仪测定;貌似自动监控设备能实时知道各工艺段工况,不必人工来吧?
去下载个A2O的设计规范,上面有详细公式
看你验收单位的规范程度了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技术实质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
超越管作用就是当污水处理厂出现问题不能运行时,污水不处理直接通过超越管排走.超越管目的主要是为短路掉系统中某个构筑物,一般情况就是某个构筑物需要紧急维修时就需加打开越越管,来暂时维持系统运行,有时从工艺的角度也会设置超越管的.
工艺处理上来说你这个里面需要超越的是二沉池到沙滤和加滤这段,超越部分二沉直接到外排,还排泥管有的也有超越,偷排用的.个人意见,你这个怎么有沉沙又沙水分离还加个初沉.一个沉沙池就够用了,沙水分离应该是接在沉沙池内的.
你要的什么阶段,初步设计还是施工图?一天1万方了,不小了,这个用竖流式的话不是很合适,建议用辐流式沉淀池.
工程实践中,肯定不行;直接用活性污泥法吧,不要用接触氧化,建议你参考下《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然后再搜集一些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践类的论文,毕业课程设计尽量考虑的全一点,当做实际工程来做,争取在设计过程中熟悉了解设计的基本思路,这对你将来找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再问: 我现在就是定不下来
对于结构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设计数据选择上不同初沉池 沉淀时间1.2.5h,表面负荷1.2.0(m3/m2.h),污泥含水率95~97%,堰口负荷小于等于2.9L/(s.m);二沉池(活性污泥法后) 沉淀时间2.5.0h,表面负荷0.1.0(m3/m2.h),污泥含水率99.99.6%,堰口负荷小于等于1.7L/
一个主要是沉砂,另一个即起到沉淀作用,用相当于一个厌氧反应
ICS 13.060 .30Z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treatment plant 发布
实施国家环境保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环保工程分区
查看: 484|回复: 8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781帖子
二星工程师, 积分 7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污水处理厂设计,COD=3620mg/L,BOD=250mg/L,可生化性很低,该用啥处理?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一体化设备专业生产厂家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3189帖子
二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3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1 积分
你应该先说是什么污水,有多少水量
既然选择,就要坚持!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51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
&你确定?b/c只有0.06,已经是属于不可生化的废水了&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环保路上,需要你们!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98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xyo柒 发表于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
你确定?b/c只有0.07,已经是属于不可生化的废水了
无个性不签名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帖子
技术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 积分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72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应该用物化+生化,首先提高B/C比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21帖子
四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2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处理到什么程度,水质来源,其他水质指标都没用,没法给你提供合适的意见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hi,environment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67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4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前面可以用强氧化,再看看效果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慧洁环保,地埋一体化,污水处理工程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6帖子
你应该说明下什么样的废水,主要含有的物质成分,还有大约得而其他指标以及出水标准,才能更好的判断
8-3(在线教育)
8-4(商易宝会员)
8-5(广告合作)
(非工作时间)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选择及工程设计
发布时间: 9:04:48&&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目前,污水处理厂除臭已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已建或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周围往往都有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区或公共活动区,但多数已建污水处理厂没有除臭措施或除臭设施不完善。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的控制法规和对策的日益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的除臭系统势在必行。
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期工程扩建时,由于进水水质的变化,在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增设了厌氧水解预处理,新增近1m左右水头,且采用布水器布水的升流式污泥床水解池对细格栅的要求较高,一期工程已建旋流沉砂池无法满足要求。因此,二期工程新设转鼓式细格栅及平流沉砂池1座和升流式污泥床水解池2座。新增的该预处理区距离城市主要道路锡港路及周围居民较近,为了消除其产生的恶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设计增设了除臭系统。
1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
污水处理过程的臭气产生源主要分为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一些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源主要分布在进水预处理区(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和厌氧水解池)以及生物反应中的厌氧调节池和污泥处理部分(浓缩池、储泥池和脱水间等)[1]。由于城北污水处理厂提升泵选用潜水排污泵,对地面以上进行加盖处理,有效防止了臭气的溢出,而污水生化用长泥龄的氧化沟工艺,其有机负荷低,一般可不考虑除臭措施。
另外,污泥脱水机选用高效加密封罩的脱水机,臭气浓度也较低。因此,除臭的重点为离厂界周围居民较近的平流沉砂池和水解池。
2恶臭物质浓度设计值及排放标准
2.1主要恶臭物质浓度设计值
H2S0.75~1.50mg/m3,NH30.5~1.0mg/m3,臭气浓度(气味值)100~1000。
2.2除臭排放标准
由于城北污水处理厂位于广益村居民、办公混合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属二类区,根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的规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臭气处理后厂界排放需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GB14554!93)及恶臭物质最小感知浓度(臭阈值)的要求。据此确定除臭排放标准如下:H2S#0.00047mg/m3,NH3#0.1mg/m3,甲硫醇#0.0021mg/m3,甲硫醚#0.07mg/m3,二甲二硫#0.06mg/m3,臭气浓度(气味值)#20。
3除臭工艺的选择
除臭工艺方法可以分为吸收吸附法和燃烧法两大类,常见的方法有化学除臭法、活性炭吸附除臭法、氧离子基团除臭法、燃烧除臭法、纯天然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和生物除臭法等。
3.1化学除臭法
化学除臭法是利用化学介质(NaOH、NaCl或NaClO)与H2S、NH3等无机类致臭成分进行反应,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该法对H2S、NH3等的吸收比较彻底,速度快,但对硫醇、挥发性脂肪酸或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比较困难,不能保证完全消除异味。
3.2活性炭吸附除臭法
活性炭吸附除臭法是利用活性炭能吸附臭气中致臭物质的特点,在吸附塔内设置各种不同性质的活性炭,致臭物质和各种活性炭接触后,排出吸附塔,达到脱臭的目的。活性炭达到饱和后,需通过热空气、蒸汽或NaOH浸没进行再生或替换。活性炭的再生与替换价格较昂贵、劳动强度大且再生后的活性炭吸附能力降低。
3.3氧离子基团除臭法
氧离子基团除臭法是利用高压静电装置,在新风补给空气中产生氧离子基团,在常温常压下将恶臭物质分解成CO2、H2O和H2SO4或是部分氧化的化合物的方法。
3.4燃烧除臭法
燃烧除臭法有直接燃烧法和触煤燃烧法。根据恶臭物质的特点,在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接触时间的条件下,臭气直接燃烧,达到脱臭的目的。
3.5纯天然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
该除臭法的原理是将一些特殊的植物提取液雾化,让雾化后的分子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分子,与异味分子发生分散、聚合、取代、置换和合成等化学反应或催化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异味分子发生变化,改变原有的分子结构,使之失去臭味。反应的最后产物为H2O、氧和氮等无害的分子。
3.6生物除臭法
生物除臭法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恶臭物质加以转化,达到除臭的目的。目前多采用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法是把收集的臭气先经过加湿处理,再通过长满微生物的、湿润多孔的生物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以及微生物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和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2和其他无机物。
根据以上各种脱臭方法的分析,化学除臭法必须配备较多的附属设施,如药液贮存装置、药液输送装置和排出装置等,运行管理较为复杂,运行费用较高,与药液不反应的恶臭物质较难去除,效率较低。活性炭吸附除臭法、燃烧除臭法和氧离子基团除臭法设备投资高,管理复杂,运行成本高。而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虽然运行费用较高,但投资较低、运行管理简便灵活且见效快。生物除臭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投资适中且运行管理简单。因此,城北污水处理厂除臭的方法选用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和生物除臭法。
4除臭工艺方案的确定
除臭工艺方案的确定不仅要考虑投资的经济性、工艺的可靠性,还必须考虑与工程现场情况的互适性和操作运行的便利性。
4.1平流沉砂池除臭工艺
由于平流沉砂池上有转鼓式细格栅、螺旋输送机、行车式吸砂机和闸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电缆桥架、控制柜等,如果进行密封加罩则必须采用加高罩的方式,一来增加了除臭空间,增大了除臭气量;二来臭气中的酸性物质会对钢制件造成腐蚀;且密封罩内的操作环境不佳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同时考虑到平流沉砂池占地面积较小,确定对其采用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
4.2水解池除臭工艺
水解池占地面积较大,单座平面尺寸为56.0m&#m,共2座,除臭气量较大。若采用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则异味控制面大、投资偏高。由于生物滤池法除臭具有除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耗低、运行管理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此水解池确定采用生物滤池法除臭。
5除臭系统的工程设计
城北污水处理厂有以下构筑物需要进行臭气的收集和处理:%平流沉砂池;&厌氧水解池。除臭系统由臭源密封系统、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和臭气处理系统3大系统组成。具体参见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5.1平流沉砂池除臭系统工程设计
平流沉砂池采用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不需要安装臭源密封系统和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只需要臭气处理系统。
植物提取液喷洒臭气处理系统分为除臭控制装置系统和雾化喷嘴装置系统。在平流沉砂池上产生异、臭味的主要工作区域范围内按照现场实际,设计安装1套ECOLO的LCU10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控制系统装置和10个雾化喷嘴装置系统,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时间控制器、程序控制器、高级真空泵分气系统、稳压系统和气液导管等组成;雾化系统由AG9喷嘴、溶液桶、止回阀和送料管组成。植物提取液通过泵输送到各个喷嘴,经喷嘴雾化出来的植物提取液分散在空间,交错相向喷洒,对格栅区域和沉砂区域空间的异味进行分解,使平流沉砂池中不断挥发出来的臭气在没有散发到周围之前予以分解消除。同时根据臭气产生的特点,随时调节控制器的操作参数,通过3个雾化时间控制组成的电路系统(程序控制和时间控制器),可使它形成一个连续工作或间隔雾化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除臭效果。
除臭控制系统装置外形尺寸:247.7mm&#mm&#mm,功率260W;雾化喷嘴装置系统安装高度距地面2.0m。
5.2水解池除臭系统工程设计
5.2.1臭源密封系统
对任何一个高效的恶臭控制和处理系统而言,臭源密封系统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要素。因为该系统从源头决定了恶臭控制和处理系统的处理大小。由于水解池的土建先于臭源密封系统建设,故在池顶加设钢骨架(热镀锌防腐)外罩阳光板(采用铆钉方式连接)的形式,密封盖基本与水解池顶齐平(略呈弧形)。考虑到本次设计的升流式污泥床水解池内无需起吊的设备,采用了净高约0.5m的矮罩,将操作走道、池顶布水器和检测仪表等露在外面,这样既缩小了除臭空间、减小了除臭气量,同时为操作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操作环境,而且延长了设备和加罩材料的使用寿命。为便于业主检修以及构筑物的日常维护工作,布水器、出水堰及槽上面铺设活动密封盖板。
5.2.2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
与臭源密封系统一样,作为恶臭控制和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设计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要素。臭气收集及输送系统设计得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恶臭控制和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1)除臭风量计算
单座水解池的尺寸为56.0m&#m,密封罩平均净高为0.5m,两座池除臭的总空间约为1900m3换气次数2次/h,系统设计除臭风量为4000m3/h。
(2)收集风管的选择
利用升流式污泥床水解池每池上部的28条出水槽和1条出水总渠作为臭气的集气通道,由总出风口引风至450mm引风总管,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将臭气收集入生物滤池。
(3)风机的选择
风机风量为系统设计除臭风量(4000m3/h),风机风压包括风机前收集管道的风压损失约500~800Pa,除臭设备的阻力损失约800~1000Pa,尾气收集及排放阻力损失约200Pa,考虑20%的其他压降,则设计出口压力为2400Pa。选用离心式高性能不锈钢风机1台,风机风量为4000m3/h,出口风压为2600Pa,转速为2900r/min,功率为5.5kW。
5.2.3臭气处理系统
(1)填料选择
生物滤池的最主要部分是填料。一种好的填料必须满足:容许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多;供微生物生长的表面积大;营养成分合理(氮、P、K和痕量元素);吸水性好;自身的气味少;吸附性好;结构均匀孔隙率大;价格便宜;腐烂慢(运行时间长、养护周期长)。单成分填料一般只满足上述的部分要求,配方合适的多成分混合物可以较全面地满足要求。设计采用的生物滤池除臭装置采用多种惰性填料配合多种有机质以特定的比例完全混合,满足了生物填料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水性好和微生物承载量大等优点。
生物滤池填料的堆放高度取决于所要求的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工程上填料高度一般为1.00~1.25m,最低高度可以为0.50m;表面负荷一般为100~150m3/(m2∀h),最大可达200m3/(m2∀h)。设计填料高度和表面负荷分别为1.25m和150m3/(m2∀h)。
(2)尺寸确定
设计接触时间为30s,表面负荷取150m3/(m2∀h),设备总长包括加湿区长0.40m、隔板间距0.20m和滤床长8.40m,计9.00m。设备总高包括出口段0.60m、散水段0.30m、滤床1.25m、配气0.20m和排水0.25m,计2.60m。将加湿区与生物滤池组成一体,其设备外形尺寸为9.00m&#m&#m。
(3)温度控制
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恶臭物质被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吸收,但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而在较高的温度下恰恰相反。生物滤池的操作温度在10~45∋,最佳温度在25~35∋。设计采用对除臭装置进行保温,保证池体内滤床和微生物的热量不散发出去。同时,对进气进行电加热升温。根据进气量、无锡地区的最低气温(-5∋),匹配合适的电加热功率(18kW),可将空气温度升高到不低于10∋,保证微生物良好的生长。并将电加热设计成2组,由温度控制系统对电加热装置进行分组控制,既保证合适的气体温度,又尽可能降低能耗。
(4)湿度控制
对于生物滤池的运行来说,由于恶臭物质要先被液相吸收并被微生物氧化,所以要求保持臭气有一定的湿度。生物滤床湿度太低则水溶性恶臭物质难以及时进入液相,且造成填料易干燥,降低床内生物活性,既影响了整体除臭效率,又使得代谢产物不易排出滤池。但是,当生物滤池的湿度过高时传质效率也会受到影响,且因气体穿过阻力增大还可能造成局部厌氧而影响除臭效率。
本次采用的生物滤池除臭装置设计有喷雾加湿区,在臭气进入生物氧化区前进行喷雾加湿和洗涤气体。由于采用高扬程的循环泵和高质量的喷雾喷嘴,使臭气得到高效、充分的洗涤和加湿,进入生物氧化区的臭气相对湿度达到90%~100%,完全满足了生物滤池的需要。
另外,在生物氧化区上方增设散水装置,便于菌种接种时直接将菌种稀释液投入滤床。并可通过PLC控制设置定时定量的散水,以保证滤床保持合理的湿度。
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已运行近1年,经过测试除臭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其设计特点如下:
(1)针对平流沉砂池上设备较多且必须为工作区的特点,采用无需密封的植物提取液喷洒除臭法;对于厌氧水解池,由于表面积和除臭气量较大,采用生物滤池法除臭。
(2)由于厌氧水解池顶无设备且密闭区间为非工作区,设计采用钢骨架外罩阳光板的低加罩形式,缩小了除臭空间、减小了除臭气量,并创造了良好的操作环境。
(3)利用升流式污泥床水解池上部的出水槽和出水总渠作为臭气的集气通道,可有效保证集气的均匀,同时可大大减少集气支管的数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珠海& 519000
&&&&&&&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AO工艺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其工艺设计中的各构筑物设计规划内容,并通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效果明显,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运行实施
&&&&&&& 当下污水处理系统正不断完善,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技术也必须面向更高的层面。在污水处理中,通过改良型AAO工艺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施工,运用更加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污水进行排放前处理,实践证明其运行效果明显,排放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具有极大的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值得提倡运用。
&&&&&&& 1 设计进、出水水质
&&&&&&& 进水水质预测需综合分析污水处理厂污水来源及水质的变化趋势,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一级A标准,出水排入河。
&&&&&&& 一期工程的设计进、出水水质如表1。
&&&&&&& 3 主要构筑物设计
&&&&&&& 3.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 粗格栅间与进水泵房合建,土建按4.5&104m3/d设计。2条粗格栅渠道,安装回转式格栅除污机2台,格栅宽度为1.00m,栅缝为20mm,格栅倾角为75&,用于拦截直径较大的漂浮悬浮物质,设计过栅流速为0.75m/s,过栅水头损失为0.30m。栅渣由1台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至栅渣压榨机挤压脱水后,与厂区污泥泥饼一起外运处理。
&&&&&&& 进水泵房内设置4台水泵位置,一期工程设备安装规模为3.0&104m3/d,安装3台潜水排污泵(2用1备),其中1台水泵变频控制,适应不同的水量条件。二期工程在预留泵位上新增1台同型号水泵,3用1备。
&&&&&&& 3.2 细格栅及沉砂池
&&&&&&& 粗格栅池与沉砂池合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设计,设备全部安装。2条细格栅渠道,每条渠道设两级细格栅,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质,降低后续水解酸化池的负荷;第一级格栅采用回转式细格栅,栅缝为5mm,第二级格栅采用转鼓式细格栅,栅缝为3mm。两级格栅的栅渣各采用1台无轴螺旋输送机输送,经沿细格栅池外墙设置的落渣管落至地面垃圾筒,外运处理。
&&&&&&& 沉砂采用旋流沉砂池2座,为圆形钢混构筑物,单池直径为3.05m,深度为3.65m,用于去除原水中密度>2.65g/cm3、粒径>0.2mm的无机砂粒。池内配套安装旋流沉砂搅拌装置、提砂泵、砂水分离器等设备。
&&&&&&& 3.3 水解酸化池
&&&&&&& 水解酸化池设计规模为3.0&104m3/d,设计采用泥法水解酸化工艺,这种工艺由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演变而来,它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于一体,污水缓慢穿过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泥层,合理的设计将反应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物得到有效截留和吸附,并在产酸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得到分解和降解,同时对大肠杆菌和蛔虫卵也有显著的去除作用。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规模为3.0&104m3/d,总平面尺寸为40.0m&35.0m,中间为管廊,有效水深为5.50m,平均流量时停留时间为5.40h,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3.72h,平均流量时上升流速为1.01m/h,最大流量时上升流速为1.48m/h。
&&&&&&& 3.4 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
&&&&&&& 3.4.1 池体布局
&&&&&&& 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以改良型AAO工艺的生化池与辐流式二沉池合建为基础,将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等系统组合为一体,形成组合式生化沉淀池,兼顾多种功能。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原水适应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的突出优点。
&&&&&&& 池体平面图如图2所示。
&&&&&&& 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的设计规模为3.0&104m3/d,两组对称布置,单组建设规模为1.5&104m3/d,能够实现半边运行,以满足设备检修更换需求。
&&&&&&& 3.4.2 改良型AAO工艺
&&&&&&& 改良型AAO工艺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之前,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0~100%的进水和100%~300%的硝化液回流进入缺氧阶段,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氮,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生化池进水采用堰门调节,30%~50%来水进入缺氧区,70%~50%来水进入厌氧区,两点进水的方式,使得缺氧段污泥浓度较好氧段高出近50%,分段进水系统比常规法具有较多的污泥储量和较长的污泥龄,从而增加了处理能力;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不同进水水质、不同季节情况下,根据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配至缺氧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有保证。
&&&&&&& 3.4.3 生化池设计
&&&&&&& 设计最低水温为10℃,污泥龄为17.14d,混合液污泥浓度为3.80g/L,污泥总产率系数为0.56kgMLVSS/kgBOD5,污泥负荷为0.068kgBOD5/(kgMLSS&d),好氧池容为11800m3,缺氧池容为6600m3,厌氧池容为2250m3,总池容为2065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6.52h。设计需氧量为10105.88kg/d,折合空气量为162.22m3/min。缺氧区潜水推进器4台,单台功率为11.0kW,厌氧区潜水搅拌器4台,单台功率为3.0kW,好氧区曝气方式采用盘式微孔曝气器,合计5610个,单个曝气器服务面积为0.36m2。
&&&&&&& 3.4.4 二沉池设计
&&&&&&& 出水水质要求较高,选择具有大容量、高负荷、高稳定性特点的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数量2座,直径为33.0m,最大流量时表面负荷qmax=1.06m3/(m2&h),平均流量时表面负荷为0.73m3/(m2&h),沉淀时间为3.59h,池边水深为4.80m,其中有效水深为3.80m,缓冲层高度为1.0m,超高1.00m,总高度为5.80m。
&&&&&&& 设备采用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具有迅速吸泥、高浓度污泥、吸泥平稳、结构简单、日常维护量小等特点。
&&&&&&& 3.4.5 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统设计
&&&&&&& 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系统设置于长方形改良型AAO生化池与圆形二沉池合建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如图2所示)。硝化液回流采用水平穿墙泵6台,单台流量为650m3/h,扬程为10kPa,功率为4.0kW;污泥回流采用潜水排污泵6台,单台流量为310m3/h,扬程为35kPa,功率为7.5kW;剩余污泥排放采用潜水排污泵3台(2用1备),单台流量为30m3/h,扬程为150kPa,功率为4.0kW。
&&&&&&& 3.5 混凝沉淀池
&&&&&&& 混凝沉淀池设计规模为3.0&104m3/d,尺寸为36.85m&9.40m&4.2m。机械絮凝池2组,对称布置,采用三级絮凝沉淀,共6格沉淀区,每格平面尺寸为4.50m&4.50m,有效水深为4.20m,水力停留时间为24.50min。上向流斜管沉淀池2组,对称布置,每组平面尺寸为20.10m&4.50m,表面负荷为6.90m3/(m2&h),斜管倾角为60&,有效水深为4.10m,其中清水区为0.90m,斜管高度为0.90m,缓冲层为1.20m,排泥区为1.00m。
&&&&&&& 3.6 过滤消毒池
&&&&&&& 过滤方式采用纤维转盘滤池,保证出水SS达标,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线消毒,保证出水的微生物学达标,过滤池与消毒池合建,设计规模为3.0&104m3/d。
&&&&&&& 纤维转盘滤池2组,直径为3.0m,单组盘片数量12片,旋转驱动功率为0.75kW。进水SS&20mg/L,出水SS&10mg/L,滤速&15m3/(h&m2),水头损失为0.6m,反冲洗水泵每池配5台,共10台,单台流量为50m3/h,扬程为70kPa,功率为2.2kW,冲洗频率约3~5次/h。
&&&&&&& 紫外线消毒渠道1组,安装1套紫外线消毒设备,功率约25kW。
&&&&&&& 3.7 出水井
&&&&&&& 过滤消毒池出水设计独立的出水井一座,平面尺寸为2.50m&3.00m,内部采用蓝色瓷砖饰面,中间设置不锈钢出水堰板,处理后尾水排入运河,运河水位较低时,出水井内形成&瀑布状&的出水效果,观赏性较好。同时,出水井也作为地方环保部门出水监测系统的监测点,方便取水。
&&&&&&& 3.8 鼓风机房
&&&&&&& 鼓风机房土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平面尺寸为20.00m&9.00m,设计5台鼓风机位置,一期工程安装罗茨鼓风机3台(2用1备),单台风量为81m3/min,风压为58.8kPa,功率为132kW;预留两台鼓风机位置,供二期工程使用。
&&&&&&& 3.9 污泥浓缩池
&&&&&&& 污泥浓缩池污泥由三部分组成:二沉池剩余污泥量为448.89m3/d,含水率为99.20%;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为144.50m3/d,含水率为99.00%;混凝沉淀池排泥为205.35m3/d,含水率为99.20%;设计总污泥量为798.74m3/d,平均含水率为99.16%,折合绝干污泥量为6.68tDS/d。
&&&&&&& 污泥浓缩池直径为15.0m,有效水深为4.0m,污泥固体负荷为37.80kg/(m2&d),设计停留时间为21.23h。设计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8%,浓缩污泥量为333.95m3/d。污泥浓缩池内安装桨板式中心传动污泥浓缩机一台,功率为3.7kW。
&&&&&&& 3.10 污泥脱水机房
&&&&&&& 污泥脱水机房土建设计规模为4.5&104m3/d,平面尺寸为34.00m&15.00m,设计3台污泥脱水机位置,一期工程安装带式污泥脱水机2台,预留1台机位供二期工程,带宽为2.0m,单机处理能力为20~40m3/h,污泥脱水机配套设置污泥螺杆泵2台、冲洗水泵2台。设计脱水前污泥含水率为98.5%,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脱水机运行时间为6~8h/d。
&&&&&&& 絮凝药剂采用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加药量按干泥量的0.4%考虑,采用全自动絮凝剂制备、投加设备,数量1套,配药能力3~5kgPAM/h,药剂浓度为0.1%~0.5%。
&&&&&&& 污泥脱水机房旁设污泥斗,有效容积为30m3,2台污泥脱水机的污泥汇集至1台水平螺旋输送机,再经倾斜螺旋输送机提升进入污泥斗,由污泥斗底部的电动刀闸阀控制,重力落入运泥卡车中,泥饼外运,经堆肥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置。
&&&&&&& 3.11 中水回用
&&&&&&& 工程出水水质较好,带式污泥脱水机的滤带冲洗全部采用处理后尾水。厂区内设置中水回用系统,在脱水机房内设置隔膜式气压罐一套,有效容积为1.36m3,设计压力等级为1.0MPa,水源来自出水井,中水管网覆盖全厂,场内绿化浇灌、生产车间地面冲洗、道路冲洗、车辆及设备清洗等全部采用处理后的尾水,节约了厂区自来水消耗量。
&&&&&&& 4 运行效果
&&&&&&& 污水处理厂2013年日常监测的具体运行数据(月平均值)。根据监测结果,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水质稳定。
&&&&&&& 5 设计特点
&&&&&&& (1)预处理系统的水解酸化池采用泥法工艺运行,污泥浓度能达到20g/L,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于一体,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被截留吸附后降解,对于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效果明显。
&&&&&&& (2)二级生化处理采用&组合式C-AAO生化沉淀池&:以改良型AAO工艺的生化池与二沉池为基础,整合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等辅助功能于一体,该池型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原水适应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的突出优点。
&&&&&&& (3)三级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转盘滤池&工艺,有效保证出水的各项指标,设备简单可靠,运行效果好。
&&&&&&& 6 结语
&&&&&&& 总之,改良型AAO工艺由于其良好稳定的污水处理能力,十分适用于城市污水的处理。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该工艺设计对今后污水处理厂的提高排放标准有很强的适应性,应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发展。
&&&&&&& 参考文献:
&&&&&&& [1]陈景玲、沈连峰、徐道金、王谦.改良型A/A/O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学.2009(10)
&&&&&&& [2]鄢卫东.广州市炭步镇污水处理厂多模式AAO工艺的设计与运行[J].中国给水排水.2012(2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