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做什么行业前景好有前景,什么行业在满洲里是主导产业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满洲里发展木材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满洲里发展木材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位置:&>&&>&&>&
满洲里市东湖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东湖区201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现在,我代表区委、管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一系列严峻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贯彻发展新理念,围绕全市“质量效益提升年”的主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速推进经济、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503万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亿元,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农业出口创汇完成447万美元,增长2.7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68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万元,增长6.2%。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高度重视项目的储备和开发,致力于巩固和提升产业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
  生态旅游业向纵深推进。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优势旅游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大觉禅寺获批3A级景区。二卡国家级湿地公园景区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建设。露西格拉斯边境小镇周边绿化及景观节点建设有序实施。达永山滑雪馆改造项目前期手续基本完成,资金争取工作进展顺利。各景区道路改扩建、美化绿化等工程梯次推进,区域整体魅力有效提升。成功举办第六届观光采摘旅游节及“乐享东湖之夏”系列活动,全年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设施农业蓬勃发展。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功获批,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启新征程。强化科技推广、示范引领等有力举措,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创汇能力稳步攀升,农业效益再创新高。新品种培育工作继续完善,林果经济和林药经济取得新进展。农业产业化四期项目启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实现制度化,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农业合作组织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绿色果蔬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食品安全和动物防疫工作创新推进,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投资拉动稳中有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6项,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的稳步增长。格瑞森木业定向板材生产线建设基本完成。诚林公司公益性墓地项目进展顺利。财税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培植新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争取各类财政性资金4000余万元,辐射拉动效应成效显著。区级项目库建设更加完善,编制项目46个,总投资超百亿元,为我区今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项目支撑。积极开展招商洽谈,二子湖整体开发、光伏农业等项目实现对接。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一年来,我们突出做好富民、惠民工程,集中主要精力改善人居环境、帮扶贫困群众,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环境综合整治卓有成效。举全区之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极大改善了我区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一历史性短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身先士卒“5+2、白加黑”,通过8次实地入户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新建改造道路139条,硬化街巷16万平方米,改造房屋160户,拆除重建43户,修缮墙体397户,安装路灯300余盏,新增三项卫生设施70余处,完成投资近亿元,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了困扰群众的“住破屋、摸黑路”等问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与管理齐头并进。新开河镇总体规划进入审批阶段。兴农社区办公楼及休闲广场建成使用。滑雪馆、兴东路、兴农路、口岸路续建工程继续实施。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稳步推进。城区日常巡查管理持续加强,全年查处违章建筑、私搭乱建行为17起。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强化,新增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二子湖、新开河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稳步开展,湿地和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扶贫帮困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序推进。全年发放各类扶贫救助资金78余万元,37户市级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认真落实老年人各项优惠政策,发放老龄补贴和老年人慰问金27万元。新开河站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残疾人温馨家园”正式启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小额贷款170万元,全年新增就业242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各方利益得到有效维护。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会同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做好有关法律的解释和稳控工作,不断完善领导包案制、分工负责制、信息日报制、专题例会制等工作举措,全年接待来访群众700余人次,解决信访问题8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此外,统计、双拥、民族宗教、科技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从严治党,全面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
  按照“1+3”制度体系建设要求,明确了党委、分管领导、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相关责任。全面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新整合了区机关支部,着重培训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深入开展“四个创建”活动,机关支部同社区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广泛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开展了“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等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主人翁意识。统筹不同层次能力素质要求,广泛组织分级培训、实践培训、上挂下派工程,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建立了“三级负责”体系、“四级联动”机制、“五级反馈”机制,上下联动,形成推动民生工作的强大合力。按照“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等纪律要求,对新开河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区域发展、重点工作的宣传,营造了崇尚文明的和谐社会氛围。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从严监督同注重宣教两手抓,作风建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统战、群团、老干部等工作有序推进。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风雨同舟、一往无前,共同携手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我们不仅收获了推进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更积累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成功经验,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党政班子凝心聚力、务实进取的结果,是条块、地企、军民通力配合、埋头苦干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党委、管委会,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向条管部门、驻地企业及武警、部队,向所有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飞跃的关键时期。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即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的大环境看,尽管全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并存的严峻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东北振兴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新一轮改革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国家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深入落实,更为内蒙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些有利条件对我们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激活潜在动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从全市发展层面看,尽管全市的改革发展仍处于攻坚阶段,但随着自治区对满洲里的高度重视,以及“建设开放、美好、活力、美丽、幸福、满意满洲里”战略定位的提出和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必将对全市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先行先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提供了更加难得的契机。从我区的具体情况看,尽管我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但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全区干部群众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的深入实施,使我区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更尤为可贵的是,我们的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勤政务实,形成了推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凝聚各方力量,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我区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的第一年,也是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贯彻好上级会议精神,特别是如何把东湖区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确保机遇不丧失在我们手中,是本届班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人民的新期望,我们深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转变作风、加强领导、全面动员,大力弘扬“勤政为民、开明开放、务实创新、团结拼搏”的东湖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满洲里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底线,真抓实干、稳中求进,促进旅游业全域化、农牧业现代化、城镇一体化协同发展,全面开启东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征程。
  东湖区2017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是: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农业出口创汇增长1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5%;入区旅游人数增长20%;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旅游观,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加快把旅游业打造成我区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高起点谋划旅游业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全域旅游发展需求,顺应旅游产业变革趋势,以开放的思路,推进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城乡建设、民生建设、生态建设规划融为一体,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开拓全域旅游开发新格局。聚力打造以新开河镇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创新研究旅游主导型、双产业型、旅游从属型的特色小镇开发模式。探索建立旅游业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猛犸旅游公司的平台作用,引进实力企业参与合作经营,按照共享发展的理念,更新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搭建起新的旅游投资平台,鼓励和引导高端度假酒店、娱乐活动场所、自驾车营地的开发建设,打造全区旅游开发新动能。不断规范景区管理,增强服务配套意识,突出抓好旅游交通网、信息网、服务网建设,搭起骨架、织密网络、配套服务。高标准设计旅游元素,探索开发有特色、有创意的旅游产品,努力提升全区旅游品位和魅力。
  高强度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的要求,立足游客的兴奋点打造产业的增长点。突出生态、绿色、冰雪等多种优势旅游元素,有机融合中、俄、蒙多元文化格调,推进三大核心景区的规划建设,确保二卡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全面起航,达永山运动景区规划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争取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获批,积极构建全域旅游的精品线路。重点启动达永山四季滑雪馆扩建、红色旅游纪念馆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四季旅游新载体。加速推进露西格拉斯边境度假小镇、万康度假别墅区提档升级。努力做好万康生态科技观光园3A级景区评审工作。坚持把争取资金和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围绕自治区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方向,精心收集、筛选、储备旅游项目,重点做好包装、策划、申报工作,真正以项目建设支撑和带动旅游业发展。
  多角度开展旅游宣传推介。精准实施旅游营销策略,讲好美丽东湖故事,通过广播、电视、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我区旅游资源,建立政府宣传、企业宣传、民众宣传相结合的宣传营销格局。继续深入与海、满等地旅行社对接合作,完善旅游宣传折页、风光宣传画等宣传模式,在高规格做好“乐享东湖之夏”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制作推出一批品质优良的旅游宣传产品,策划开展一批声势浩大的旅游推介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活动载体,拓宽开放合作平台。突出加强与全市及毗邻地区旅游景区的合作,以资源组合、景区联合、线路整合、产业集聚为牵引,主动谋划旅游合作项目,延伸和拓展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满洲里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形态。
  二、突出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深入实施农业资源整合及农游一体化策略,尽心竭力推进农业集约化、科技化、差异化发展,全面促进设施农业新一轮转型升级。
  多措并举加快设施农业扩容提效。坚持优化结构、完善设施、打造亮点的三位一体模式,由点及面迅速提升设施农业的发展层次。高度重视现有农业资源的整合,重新谋划农业长远发展新举措,有针对性地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力争形成集花卉、果蔬、产品展销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构建出条块清晰、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集约化发展框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水平和规模。倾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四期项目建设。深化与大专院校、实力企业的对接合作,推动“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流通业态,力争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创新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坚持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为主线,撬动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深度开发。以智能温室新品培育为契机,整合周边农业优势资源,盘活闲置资产,打造集中连片、衔接合理、景观各异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亮点。继续挖掘“观光休闲、农俗体验”等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内涵,推进多元化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绿色餐饮等农游一体化项目发展,努力实现农游双赢。全力以赴促进以万康种植公司为代表的绿色农业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新型农业旅游项目,力争使初级农业采摘提升为高科技农业体验,构建“以游促农、强农兴游”的新格局。
  培育和拓展农业特色品牌。启动实施“南果北种”工程,加紧做好与国家级科研院校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产业孵化团队的有利条件,探索引进海南特色经济作物,形成集培育、观赏、营销为一体的开发模式,努力打造高寒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万康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严格质量检测,实施全程质量监管,不断做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农技推广力度,重点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温室果蔬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进行普及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对果蔬加工行业的引进和开发,科学规划菜果清洗加工区、仓储区建设,引导实力企业入驻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融入文化特色和健康养生等元素,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基地。
  三、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深入实施净美绿亮改造工程,充分释放区域发展潜力和动能,推进项目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实现双赢,打造全市投资兴业的新高地。
  稳步提升基础设施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按照全市总体布局,科学做好各类详控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要结合旅游发展需求,适度超前完善基础设施,带动服务业、房地产、餐饮业快速发展,确保发展空间更加合理,产业衔接更加科学有序。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加快镇中心区道路、排水、亮化设施的升级改造。继续实施新开河地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推进小北山地区基础设施改造。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力争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协助实施二卡国家级湿地公园围封工程,营造绿色、安全、洁净、舒心的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精准提高经济管理服务水平。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理念,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向实体经济聚集。重点做好灵东矿、铁北矿以及华业水泥等企业服务工作,协助企业保持良好运转。深入挖掘政策潜能,开展争项争资、先行先试工作,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各类政策资金扶持,推进扶持政策细化、实化、项目化。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完善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和“四位一体”安全责任体系,全力做好工矿企业、旅游行业、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定期举行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主动掌握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内涵和相关政策,有方向性的做好项目储备和资金争取工作。经常保持与区内企业的沟通,研判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落实产业政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破解项目建设的空间瓶颈,推动木刻楞生产和定向板材加工项目、诚林公司新建项目、光伏农业项目顺利实施。做实做大项目库,谋划包装和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使项目库成为加快发展的“动力库”。坚持依法有效、科学合理的原则,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全面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私占、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确保土地复垦项目、温泉勘探项目和矿山治理项目取得新进展。
  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厚植发展优势,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拓宽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突出做好适合东湖区产业发展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力求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新格局。认真研究招商新策略,采取政府招商与企业、民间招商相结合,直接与间接招商相结合,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转变招商观念,规范招商行为。从侧重于税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转向以服务、效率、诚信招商引资,推行“一家牵头、共同推进”的重点引资项目工作协调机制,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诉必查。
  四、强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全区百姓共建共享新局面。
  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理顺新开河镇管理职能,切实发挥好镇政府在项目争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完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和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持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继续加强项目扶贫,对口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举措,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坚持贯彻计生工作基本政策,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推进健康东湖区建设。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推进依法治区、科学理政。认真落实依法治国新要求,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完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巩固法律顾问全覆盖。做好政府信息、财政预决算、服务承诺事项等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推行阳光政务。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强化督查考核,严肃整治懒政、怠政行为。严格行政成本控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将干部职工思想全面统一到全区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落实“三到位一处理”制度,探索新开河镇信访职责及接待层级新模式,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全面推行“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及时解决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妥善解决信访遗留问题。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改造,实现治安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忠诚、干净、担当”,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努力在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上取得新进展。
  健全从严治党各项制度。实施“党建工作全覆盖工程”,完善分级负责体制。调整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分工,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在抓党建工作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党建工作的具体推进和落实。按照地方党委工作条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从严治党、民主集中制、发挥党委核心作用等方面制度,依靠制度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干部队伍作风。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基础。启动“学习型党委”创建活动,建立“三带三创”工作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中心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制度,以中心组学习为重点带动学习型党委建设;继续办好基层大讲堂,组织“流动党课”,以基层大讲堂建设为抓手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道德观念教育,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机制,建立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定期调研、分析研判制度,重视舆情管理工作。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手段,打造特色突出的宣传产品,引导全区上下参与和关注宣传工作,构建“人人身上有任务、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大宣传格局。
  创新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按照党建“信息化、实体化、多元化”的工作要求,积极构建“党建+”新平台。探索建立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合理设置板块,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打造集信息发布、党员管理、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制定基地人才培训方案、绩效考核办法,用活本地土秀才,激发年轻干部、毕业生的创业激情,逐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形成“引进人才兴产业、大兴产业留人才”的生动局面。全面深化“一社一品”建设,完善共建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不断丰富精品社区建设载体和内容。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提升支部书记抓党建、管支部的能力。深入推进非公党建工作,打造非公党建工作亮点。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保持政治清醒,弘扬新风正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准则》和《条例》,严肃和规范党内生活,有效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实干能力。认真贯彻中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综合运用提醒、约谈、诫勉等有效措施,层层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上级党委的配套规定,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
  同志们,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发展的责任重如泰山。我们深信,任何困难也动摇不了赶超跨越的坚定决心,任何挑战也阻挡不了加速崛起的坚实步伐。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守望相助,奋发有为,尽心竭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美丽新东湖而努力奋斗!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陆路口岸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满洲里为例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陆路口岸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满洲里为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5|
上传日期: 11:07: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陆路口岸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满洲里为例
关注微信公众号关于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日报
&&&&作者:
  从上世纪开始,文化产业作为低碳、绿色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近年来,我区在建设文化大区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要求,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贯彻落实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资源
  坚持走特色之路,立足于自治区丰富的历史、民族、民间、自然文化资源,挖掘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是自治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
  一是发掘优秀文化资源,实施特色剧场建设工程。鼓励发展民族歌舞、蒙派杂技、民族曲艺、二人台、无伴奏合唱等特色演出项目,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优秀经典商演剧目,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项目支持力度,培育知名品牌。支持文艺院团建设演出基地、特色小剧场、演出场所,成为歌舞艺术展演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平台。
  二是根据地方文化差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以“两圈一带多点”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区域经济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富集区,辐射带动周边和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两圈”: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中心区域,以蒙元文化、昭君文化、敕勒川文化、成吉思汗文化为依托,优先实施呼包鄂文化产业一体化,重点发展以演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动漫游戏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特色区域。以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为中心区域,以红山文化、辽文化、科尔沁文化、察哈尔文化、蒙元文化为依托,建设以文化会展、文艺演出、文化旅游、巴林石、工艺美术品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特色区域。“一带”:以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为一带,突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文化和异域风情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休闲度假胜地和冰雪运动中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品业及多元特色产业。“多点”:以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盟、满洲里、二连浩特为点状开发区域,重点做好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
  发挥园区基地的培育孵化作用
  文化园区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据地和支撑点,充分发挥园区基地的集聚效能,培育孵化文化产业新主体、新力量。
  一是发挥园区和基地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核心区优势,建设“中国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基地”,为系统开发和生产草原文化产品提供平台。基地建设应开发以草原文化为内容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定期举办草原主题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创办国际草原文化主题影视节,使之成为国际草原主题文化产业中心、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草原文化保护与开发示范区。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发挥园区基地的资源集聚效能。充分利用园区基地的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培育一批高水准、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园区基地要利用重大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影响大、社会效益好、示范效益好、带动性强的项目。鼓励发展专业化、特色化文化会展活动。重点扶持动漫企业发展,支持民族原创动漫创作与生产,奖励荣获国家政府动漫奖和在自治区级以上媒体播出的动漫作品,建立自治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扶持特色演艺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常年性大型文化旅游演出节目。鼓励发展民族歌舞、蒙派杂技、民族曲艺、二人台、无伴奏合唱等特色演出项目,支持文艺院团打造演出基地。
  三是发挥园区基地的品牌效益。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只有打造一批知名的文化品牌,民族文化才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园区要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把民族文化资源、专业设计人才结合起来,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作为市场竞争的“名片”。依托和整合优势文化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利用,对构建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要梳理本地文化资源,为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民族文化品牌创造条件。
  四是利用园区基地培育发展重点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自治区级骨干领军企业,打造文化企业主力军团队。依托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聚集文化产业资金、技术及创意。发挥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全区基本建成区域布局合理、重点项目突出、市场主体多元、新型业态崛起、企业实力倍增、品牌效益显著、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发挥文化创意的灵魂作用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必须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独特作用,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和品位。
  一是依靠人才支撑创意产业发展。我区文化产业实现腾飞,必须尽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经营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文化经营人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二要通过国际合作、岗位实践、在职进修、对口交流、挂职锻炼、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强对短缺专业人才和年轻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三要依托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区内外高等院校等培训资源,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四要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知名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特聘顾问”,通过会议、论坛、讲学、研究课题等多种方式,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和重大课题进行战略研究和咨询,助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二是依靠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升级。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要利用科技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推广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提高传统文化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运用,全面提高工艺创意内涵和技术装备水平,改造、升级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扩展服务内容,延长产业链,促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品优势。加快提升报刊、出版、印刷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推动报刊图书资源数字化、传统出版企业出版流程数字化和印刷复制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同时探索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传输、文化博览等新兴产业,发展有声读物、电子书刊、手机报、数字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
  三是推进文化产业融合渗透工程。要充分利用文化与各行业的融合,提高国民经济的文化附加值,提升工业、农牧业、林业、商贸等行业的文化品质和内涵。积极引进和发展高端文化创意项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环境设计、时尚设计、园艺设计、工艺美术设计,推动创意设计向服饰设计、装潢设计、包装设计、咨询策划等产业延伸,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要促进文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会展业,支持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会展活动,鼓励专业化、特色化的文化产品展示活动。扶持文化旅游结合发展效益好的典型项目,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转化和整合。重点打造全区文化与旅游项目交易会和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精品展)两项活动,支持文艺演出团体、工艺品企业与文化旅游景点结合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的着重点:
  发挥文化旅游的优势作用
  我区草原文化源远流长,草原风光多姿旖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着重点。
  一是凸显文化对旅游的灵魂作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点化作用。大力发掘蒙古族的民族风情文化,开发参与性、娱乐性的旅游项目。大力发掘现代时尚旅游文化。二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催化作用。以影视剧、歌舞、诗歌、节庆等文化表现形式为催化剂,提升旅游的文化档次。大力发掘和光大呼麦、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长调、草原那达慕以及满洲里俄罗斯风情歌舞,形成民族特色旅游业。三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孵化作用。应用文化整合旅游资源,可以使旅游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一批民族文化特色显明的人造景观、主题公园,利用高科技的声、色、光、气等先进技术,促使旅游场所艺术效果、文化氛围产生质的飞跃。利用特有的冰雪资源,打造雪景观赏、冰雕艺术、健身运动世界,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是更加重视冬季高端旅游。尽快把我区东部盟市打造成为我区乃至国内外冬季旅游的重要基地以及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借助我区与吉林、黑龙江毗邻的优势,建立双方沟通合作机制,通过发展旅游联盟、联合举办旅游节等形式,加强与两省在冰雪旅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共同开发客源市场,带动旅游业实现常年化、常态化、高端化,提升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继续开发以草原、沙漠、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观光旅游产品,大力推动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建设,积极培育专项旅游产品。在发展观光、度假、专项三大类旅游产品的同时,加强三大类产品的优化组合,发展“观光+度假”、“观光+专项”、“度假+专项”等组合性产品。将自治区建设成为以草原和民族风情为主打品牌,以沙漠、森林、湿地、冰雪、边境和历史文化旅游为辅助品牌,集观光、会议、节事活动、休闲避暑、温泉疗养、滑雪度假和特种旅游等多种产品为一体的旅游热点地区。
  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从走向全国到走向世界,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一是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对我区文化、艺术、文物、非遗等适合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艺术资源分门别类建立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资源库,并与文化部“文通网”和“全国对外文化交流网”相衔接,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做好基础工作。在继续打造我区知名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的同时,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有潜力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加强指导,不断推出新的品牌项目。深入挖掘和悉心研究我区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文化潜力,与国家和国际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紧密衔接,在艺术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物展览等方面打造一批知名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带动我区民族文化艺术更多更好地“走出去”。
  二是积极参与草原文化对外宣传。按照艺术、非遗、文物等各个领域进行分类,制作我区对外文化宣传册及音像资料。举办并参与重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介并争取我区项目参加国家文化部组织的海外“欢乐春节”、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对外合作考古发掘等国家文化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特别是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是引进国外文化交流项目。要把国外的资金、人才、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引进来,逐步提高我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还要把国外文化产业的需求引进来,建立信息定期搜索和发布机制,指导我区文化产品开发与生产,为国际市场需求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直接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的目的。
  四是加强对外文化贸易。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民族优势、地缘优势及现有的经济贸易等优势,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文化交流和联系,并通过合资、合作、营销代理、建立营销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产品的推销,使周边国家成为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腹地。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网站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做什么行业有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