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有没有自动回复不想在生存这个世界的人?微信704557883

471被浏览186,892分享邀请回答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代人欲罢不能的“微信式生存”
关键词:微信
  每个人的微信生活是什么样的?腾讯用《2016微信数据报告》给出了一份图景:9月微信日平均登录用户已超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而全年一半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超过90分钟,其中,年轻人爱晒朋友圈,老年人爱转鸡汤文。
  数据报告很详实,不仅给出了数据统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数据意义,比如给出了典型用户的特征,&95后用户&和&老年用户&的喜好。但对于微信如何切入并改变当下社会生活的话题,数据报告只是浅浅点了一下题而已。
  无论将其作为一种媒介,还是作为一种社交平台,诞生了5年的微信都已经超出联通工具的范畴,而负载了政治学和社会学内涵。它加速了人们知识获取方式的革新,改变了社交路径和习惯,使&媒体&的定义发生变形,更将公共议事平台进一步迁移到虚拟空间。早在新世纪之初,著名学者黄万盛就曾指出,网络社群正在解构现实社群及其组织生活方式。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年尾,北大胡泳教授又在其著作《众声喧哗》中讨论了一个变化:通过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域&和&私域&都发生了易位。现在,微信的出现和成熟,将这一切变得更加确定无疑,也呈现出更多待解的&纠结&。
  比如,微信提供了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使得公共讨论规则难以形成共识。过去短短几年中,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改变了传统公共讨论的模式,为后者提供了巨大的、自由的场域,但社交工具的翻新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公共讨论规则的成型速度。或者说,这种迅速喷涌出的讨论热情和刚刚摆脱&现实规则&的快感,让人们不愿意受制于任何框架,以至于近些年来,遵循什么规则来辩论,也成了公共辩论的常见议题。如胡泳教授所言,&共有媒体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但这种力量要成型,显然还要经过漫长的多元碰撞和反复角力。
  再比如,微信既助推了个体话语的自由和话语权的平等,又使得这种站队和撕裂变得更频繁、更加低成本。微信自媒体的诞生,侧证了信息技术本身是有价值方向的。它必然指向开放的信息流动,指向话语的自由和话语权的平等,从而一改印刷时代写作权力的垄断和写作者向大众训话的姿态。但也恰恰因为这种平等的降临,站队和撕裂变得简单易行,甚至被当成自由话语的表现方式、当成公共讨论的同义词。在&人贩子死刑&讨论中,在&罗一笑捐款&事件中,甚至在&《大圣归来》能不能被批评&、&《一代宗师》值不值得看&的争议中,好友反目、互撕和拉黑已经成为标配。
  也许是因为微信空间解开了现实生活对国人的&规训&,也许是因为它部分破除了知识供给和道德评判的垄断,其所展现出的纠结,正是一种松绑之后的无序喷发。对中国社会,互联网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影响可能比技术意义上的影响更大,我们每一个使用微信的普通人会在未来更加深切的感知到。
(责任编辑: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营网联系。体验“微信OS化”生存:小程序替代所有原生APP度过的一天体验“微信OS化”生存:小程序替代所有原生APP度过的一天IT之家百家号1月9日,微信终于在媒体、开发者的一片歌功颂德中将小程序带到了我们面前。不少人说,有了小程序,很多应用就可以彻底告别卸载,手机的内存得以释放,微信成为微信OS。于是我尝试了一下,是否真的可以完全只靠微信一个App过完一天的生活。不退出微信不回到桌面,锁屏打开就是微信,坚持一天(十二个小时以上)。零碎的其它时间都在刷朋友圈、聊天(包括工作)、查收文档和阅读文章,退出微信界面就算失败。体验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小程序不太人性化的地方。友情提示:本文非常枯燥,只是自愿作为未来微信治下的一个试验范本供各位观看。总用时:9:09-21:06以下为我目前所有的小程序(没有全部用到):9:09 起床,发现有人发来微信约我周四晚上的晚饭。我根据对方发过来的大众点评地址,用腾讯地图内置版本查了路线。也可以使用小程序“知了交通”查询。9:38 想起周四可能有事,打开小程序“朝夕日历Pro”,查看对应的具体日期是否有事件冲突。有一个体验很不好的地方,当你在列表里,比如列表较为靠后的位置打开一个小程序,返回列表的时候,该小程序会自动置顶,你得再翻到页面顶端才能再找到该小程序。10:01 打开小程序“饿了么外卖服务”,登录了自己的账户密码后,红包、会员都可以用。我买了一份早餐,只允许微信支付,支付成功后无法发“饿了么红包”。由于是小程序是网页,每一次翻页面查找店面信息的时候都有一个加载过程,体验很不好。10:43 支付宝熟人漏洞事件爆发。我为了搜集素材,除了刷朋友圈,也打开小程序“小密圈”去各个安全圈里找是否有可用信息。期间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推荐一家好吃的台北日料店,但是没有标用餐价格,于是用微信文章搜索查到了价格和分店。13:37 朋友回北京,请我滑冰。下楼,看到一辆摩拜单车,打开小程序“摩拜单车”,扫码开锁,骑走。(无法选择车型也无法预约单车和设定路线,只能扫描身边看到的车)14:03 到达冰场,简单热身后,微信内搜索滑冰初学需要注意什么。拍了一张照片,并且打开小程序“”小蚁AI艺术“进行修图:原图修图后效果16:14 滑冰结束。临时想到一件事,打开”印象笔记微清单“创建提醒事项。因为无法真正推送”提醒“,我只能把这个小程序置顶。16:17 滑冰出了一身汗,非常累,肚子有点饿,找到了最近的肯德基。打开小程序“肯德基会员活动”,要求先给我积分,再打开我的卡包(首次绑定赠送优惠券),出示半价优惠码,再出示微信付款码,付款成功,等候取餐(肯德基小程序首次绑定会员资料会送老北京鸡肉卷半价券和用餐满39元送红豆派的优惠券)。收到付款信息和请评价的信息:整个流程下来用时不到一分钟比起前面排队掏现金找零又挑半天的客人们,我的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始终只需要一个手机一个微信,收银员也只需要用一支扫码枪等着快速扫描就好。16:40 吃完到家,打开微信开始聊工作,通过微信语音电话和对方进行了简单的沟通。17:03 结束后漫无目的看了几个小程序“Miatou”(好看的壁纸)、“开眼视频Eyepetizer”(精选的短视频)、“轻芒杂志”(精选的文章)。17:25 可能运动之后身体很累,打开小程序”小睡眠“,选择“蛙鸣蝉噪”,调到合适音量作为背景音。19:22 朋友约我吃饭,让我推荐餐厅。我打开了小程序“大众点评+”,挑选了几个我家附近的餐厅,并分享给朋友让他从中挑选。19:36 出发去吃饭,打开小程序“滴滴出行DiDi”,输入目的地发送订单打车(默认只可以打单人快车一种方式)。虽然我在“滴滴出行”App中设置了免密支付,但是在小程序中必须手动支付,并且不会提醒你订单结束未支付,需要再次点进去,所以建议使用小程序打车的时候可以置顶在聊天记录上方进行使用。21:06 用餐结束,选择微信支付。后来在“大众点评”App里查找了该店信息,这家店是有买单优惠的,但是使用小程序只能团购美团券或者购买套餐,无法使用买单优惠功能。只使用微信的一天也有不太舒服的体验,一开始也意料到可能会不舒服,但是实际体验其实没那么严重,很轻微。上午,朋友给我推荐了日本原单的袜子店。无法使用淘宝非常痛苦,只能收藏,并加上标签分类。没法看游戏直播也没法看电子书打发时间,有些烦躁。但是由于我关注了802个公众号,并不缺文章看,所以慢慢就还好。直到后面完全习惯了只用微信一个App,也不觉得在生活上造成什么困扰。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多少人因为微信小程序卸载了常用的App,回答中有:“有道词典”、“大众点评”、“春秋航空特价”、“美团”等多数偏工具类较为低频功能单一的产品。比较有意思的是,得票数最多想卸载的是微信。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T之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IT之家,爱科技,爱这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代人欲罢不能的“微信式生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当代人欲罢不能的“微信式生存”
&&推荐阅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好友有没有上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