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硬盘型号区别FireCuda与其他硬盘有什么区别

firecuda 有多大ssd_百度知道
firecuda 有多大ssd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混合硬盘,不是固态硬盘,固态的话还是比较推荐特科芯的,很好的一个国内品牌,我的是128G大概220左右,240G肯定要贵些,当下很多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都开始做TLC颗粒的固态硬盘了,特科芯还是坚持MLC的方案很不错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希捷Barracuda 1TB 7200转 64MB 单碟(ST)点评拒绝访问 | www.chiphell.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chiphell.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1b29aa090a43e3-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查看: 3171|回复: 72
【外设堂—评测室】希捷 FireCuda 2TB 2.5寸固混硬盘评测(+4 节操)
  希捷在六年前的时候推出了SSHD的概念,将传统机械硬盘中加入了NADA Flash颗粒来配合对应算法提升小块文件的读取速度,这是初代的SSHD硬盘,而随着SSD的普及,希捷将SSHD的产品线又扩展至2.5寸产品,并且很快从首款Momentus XT的9.5mm进化到2.5寸7mm厚度的——Laptop Thin SSHD,我也是有一张服役了将近3年的500GB Laptop Thin SSHD,可以说是这次FireCuda 2.5寸盘的上一代产品,当时拥有64MB DDR2缓存与8GB NAND Flash颗粒,同时使用了一颗独立的SSD部分的主控来控制这颗8GB NAND Flash颗粒的IO操作,容量为500GB单碟。作为最新一代的2.5寸SSHD,FireCuda在包括单碟存储技术,NAND Flash颗粒以及主控策略在内都有升级,我想最重要的是就是单碟存储密度的提升,首次实现了2.5寸7mm规格盘体的2TB容量,这也给许多笔记本用户提供了大容量硬盘的选择。
2.jpg (190.09 KB, 下载次数: 0)
05:48 上传
希捷BarraCuda与FireCuda系列硬盘是桌面主流级与性能级的核心型号
DSC_0969.JPG (155.93 KB, 下载次数: 1)
05:47 上传
希捷 FireCuda 2TB 2.5寸硬盘
canshubiao.jpg (53.15 KB, 下载次数: 1)
07:07 上传
  希捷FireCuda 2.5寸盘容量有三种规格,分别为500GB、1TB与最大的2TB,这次外设堂收到的也是该系列最大容量的型号ST,其中1TB和2TB的型号都是单碟1TB的碟片,采用SMR叠瓦式磁记录存储,其中这张2TB的FireCuda则是双碟装,这样在7mm厚度的盘体中对制造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参数如上图,可以看到缓存从上一代的64MB DDR2提升到了128MB DDR2,而且是全部容量的型号都对应采用了128MB DDR2的缓存,这点非常厚道,而闪存部分依然容量是8GB,不过颗粒规格有所变化,制造工艺提升了,转数依然是5400rpm,质保长达5年,目前该系列硬盘还没有上市,预计这款2TB容量的FireCuda售价在699元的水平。
DSC_0972.JPG (244.38 KB, 下载次数: 0)
07:14 上传
希捷 FireCuda 2TB 2.5寸固混硬盘
DSC_0970.JPG (143.45 KB, 下载次数: 2)
07:14 上传
  希捷今年的动作是很大的,无论是品牌还是技术,比如在2.5寸盘上面就首次推出了7mm厚度2TB容量的产品,重点针对笔记本市场,使得笔记本市场持续了N年最大1TB单盘情况得到了进步。跟BarraCuda 2.5寸2TB型号相同,同样采用的是SMR叠瓦式磁记录存储技术,搭配128MB缓存实现更快的实际带宽表现,而真正属于FireCuda特色的则是作为SSHD用了全新的主控方案,同时依然搭配了8GB容量的NAND Flash颗粒。所谓固混就是在传统机械硬盘上增加了类似SSD技术的NAND Flash存储以及主控技术,不过与机械硬盘部分的配合效率受到整体算法的限制,这次FireCuda能否有本质上的突破呢?
DSC_0971.JPG (134.57 KB, 下载次数: 1)
07:14 上传
DSC_0974.JPG (159.12 KB, 下载次数: 0)
07:14 上传
背面的PCB部分比上一代小了50%以上
DSC_0978.JPG (149.73 KB, 下载次数: 1)
07:14 上传
对比金士顿UV400 240GB SSD
DSC_0975.JPG (126.73 KB, 下载次数: 2)
07:14 上传
对比金士顿UV400 240GB SSD
DSC_0977.JPG (28.44 KB, 下载次数: 2)
07:14 上传
对比金士顿UV400 240GB SSD 厚度相同
DSC_1012.JPG (147.76 KB, 下载次数: 0)
07:14 上传
对比上一代Laptop Thin SSHD 500GB HDD
DSC_1015.JPG (135.43 KB, 下载次数: 1)
07:14 上传
对比上一代Laptop Thin SSHD 500GB HDD
DSC_1013.JPG (146.89 KB, 下载次数: 0)
07:14 上传
对比上一代Laptop Thin SSHD 500GB HDD(FireCuda明显PCB部分更小了 因为新的主控技术减少了一颗芯片)
DSC_1014.JPG (27.24 KB, 下载次数: 1)
07:14 上传
对比上一代Laptop Thin SSHD 500GB HDD(厚度同样为7mm)
  首先抛开方案来看,更小的PCB更有助于盘体的散热,双碟1TB在2.5寸7mm的盘体中也更需要良好的散热,所以全新的主控方案直接整合了NAND Flash颗粒主控,实现了机械硬盘与固态部分控制的整合化。
DSC_0979.JPG (124.86 KB, 下载次数: 1)
07:23 上传
DSC_0980.JPG (160.19 KB, 下载次数: 2)
07:23 上传
DSC_0981.JPG (150.56 KB, 下载次数: 2)
07:23 上传
  全新的主控,更高工艺的NAND Flash颗粒拥有更低的功耗,DDR2的128MB缓存。
DSC_0982.JPG (209.67 KB, 下载次数: 2)
07:23 上传
DSC_0983.JPG (274.89 KB, 下载次数: 0)
07:23 上传
东芝的8GB容量MLC NAND Flash颗粒
DSC_0984.JPG (305.77 KB, 下载次数: 0)
07:23 上传
华邦DDR2 128MB 缓存颗粒
DSC_0985.JPG (291.45 KB, 下载次数: 0)
07:23 上传
SMOOTH的硬盘驱动马达控制器
DSC_0986.JPG (317.33 KB, 下载次数: 1)
07:23 上传
Marvell 88i1160 BTT2 主控芯片
  这次希捷用了全新的NAND Flash优化算法,整个主控只有一颗Marvell 88i1160 BTT2,而之前则是机械硬盘部分与SSD部分是分别独立的主控,如果性能更占优势同时PCB整合度更高,这对于一款2.5寸硬盘来说是不错的。
  关闭CPU一切节能,同时将FireCuda 2TB接入主板原生SATA 3.0接口,设置为从盘,GPT单分区,在测试前我们首先进行了500GB数据的复制,并且连续挂机10天,来模拟日常应用情况,这样的测试数据更有参考意义。
yingjianpingtai.jpg (41.44 KB, 下载次数: 2)
07:40 上传
硬件参数表
CDI.JPG (203.67 KB, 下载次数: 1)
07:40 上传
CDI磁盘信息 注意温度,这是在机箱内(背板安装)开着迅雷BT 24小时后的磁盘温度 表现优秀
HDT读取.JPG (140.54 KB, 下载次数: 3)
07:40 上传
HDT大行程读取测试
HDT写入.JPG (161.74 KB, 下载次数: 2)
07:41 上传
HDT大行程写入测试
  大行程读写分别为92MB/s与89MB/s的水平,这部分性能相比上一代Laptop Thin SSHD并没有明显提升,几乎持平,尽管单碟密度提高了,但是磁盘控制应该更加保守了,主要是考虑到了长时间读写的机械部分对温度敏感的情况。
CDM1.JPG (206.03 KB, 下载次数: 4)
07:40 上传
CMD默认测试成绩
CDM2.JPG (206.5 KB, 下载次数: 1)
07:40 上传
全0填充数据样本
  CMD默认不可压缩数据测试中,FireCuda持续读取比起上一代Laptop Thin SSHD提升了18%约为,而4K随机读提升了140%,相当于上一代的2.4倍,这个是纯机械盘部分的性能表现。
a.JPG (153.54 KB, 下载次数: 2)
07:42 上传
第一次随机读取测试(第二次无明显变化)
c.JPG (154.92 KB, 下载次数: 1)
07:42 上传
第三次随机读取测试
d.JPG (141.27 KB, 下载次数: 2)
07:42 上传
第四次随机读取测试(第五次没有明显变化)
f.JPG (142.6 KB, 下载次数: 1)
07:42 上传
第六次随机读取测试
g.JPG (142.62 KB, 下载次数: 1)
07:42 上传
第七次随机读取测试
  我们看到了FireCuda相比上一代SSHD拥有了更深度的数据匹配能力,同时SSD部分的IOPS性能更加强大,比起上一代(包括3.5寸SSDH产品在内)在4K随机读取IOPS在经过约为两轮爆发后从4000提升到了6000,将近有50%的性能提升,这意味着如果用FireCuda作为系统盘的话,比起上一代最好的情况下会有将近50%的系统相关载入性能提升,而这些都要归功于全新的Marvell主控方案算法。
  希捷FireCuda适合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的笔记本有除了SSD接口位置以外的一个2.5寸SATA盘位的话,这款FireCuda可能是性能与容量最佳的选择,而就算是老机升级作为系统盘来使用这代的FireCuda也会是希捷目前所有SSHD当中表现最优秀的。如果你是一个台式机用户,比如我这样的,完全不会把3.5存盘扔在机箱里,那么FireCuda几乎是我唯一的选择,特别是可能需要将游戏放在这张盘内的情况下,频繁运行一款游戏的话将会在载入效率方面有明显改善,实际测试下来约为平均30%~50%的载入速度提升。而作为一款机械硬盘重要的是可靠的读写稳定与机械结构,希捷在FireCuda上也同样做到了。
DSC_0971.JPG (134.57 KB, 下载次数: 1)
08:01 上传
希捷 FireCuda 2TB 2.5寸固混硬盘
回帖奖励 +4
这周末就是好啊,妥妥的把沙发先占了……
回帖奖励 +4
简直就是混合动力嘛
回帖奖励 +4
混合硬盘无爱
回帖奖励 +4
对于容量大于速率的用户适用……
回帖奖励 +4
各种硬盘啊 ~~
回帖奖励 +4
回帖奖励 +4
现在的硬件发展真的强大
回帖奖励 +4
回帖奖励 +4
还是觉得混合硬盘有点鸡肋
回帖奖励 +4
这个硬盘的优势还是读取常用类型的东西,看整个软件测试的速度上并没太多的亮点。质保5年方面比较给力。
回帖奖励 +4
年底了测评的东西好多啊
回帖奖励 +4
容量好大啊
回帖奖励 +4
回帖奖励 +4
SSD是大驱式
回帖奖励 +4
回帖奖励 +4
回帖奖励 +4
不太能接受混合硬盘。还是固态加大仓库HDD比较容易合理分配资源。
回帖奖励 +4
笔记本的福音
回帖奖励 +4
混合硬盘呦
Powered by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品详情
希捷(SEAGATE)酷玩1TB 5400转 128M SATA 2.5英寸 笔记本SSHD固态混合硬盘 游戏硬盘 (ST)
商品价格走势
降价提醒:
商品降价时提醒
价格降至¥以下提醒
(*&&后将商品加入收藏可自动获得降价提醒)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来自京东商城 |
······
比价格 看走势
手机购物党
微信公众号
下次免登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捷硬盘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