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公司是不是已经爆仓

杭报集团主办
16:投资·理财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福利”变“陷阱” 跑也跑不掉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被套
昨天30家公司仍力推员工持股计划
交银理财·理财头条 商报讯 (记者 周文娟) 曾几何时,员工持股计划被视为上市公司的利好之一,也是上市公司高管与核心人员看得见的福利。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万没想到的是,曾经的“福利”竟变成如今的“陷阱”。近段时间,A股“无节制”地单向暴跌,令刚刚完成建仓的员工持股计划普遍“被套”了个结实。 员工持股“被套”成常态 自2014年6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后,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试水员工持股计划。曾几何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亏谁也不能亏自己员工”,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可以作为二级市场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过,当市场显“熊”,这个定律或许就分分钟变成悖论了。 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完成股票购买的23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中,目前仍能维持账面盈利的公司仅有两家,分别是泰尔重工和飞马国际,而且两家已分别于7月2日和7月3日即申请停牌,躲过了近三天的调整。其他21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则全部处于浮亏状态,亏损比例在10%至44%之间。 以7月7日收盘数据计算,已有超过四成员工持股计划浮亏比例达到或超过30%,香雪制药、慈星股份、中来股份、科力远、中际装备、永贵电器、鼎龙股份等上市公司位列当中。其中科力远最早申请停牌,香雪制药则在昨日起停牌。 以香雪制药为例,6月18日公司完成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购买,合计买入公司股票781万股,购买均价30.84元每股,截至周一收盘,公司股价为20.33元,浮亏比例达到44%。由于香雪制药的员工持股计划采用1∶2杠杆,以8000万元出资撬动合计2.4亿元资金,因此有投资者关注其是否“爆仓”并在互动平台提问,对此公司的回答是,没有爆仓。 多家公司仍力推员工持股计划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们纷纷“被套”,但是,依旧有多家上市公司不顾被套的风险相继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记者调查发现,继周一海虹控股、华映科技、浩宁达、锐奇股份、吴通通讯、海澜之家6家公司相继发布了筹划员工持股的公告后,昨天,筹划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正在进一步增加。截至昨日发稿(21:20),当天两市已经有包括宋都股份、万里股份、英飞拓等在内的30家上市公司发布因筹划员工持股计划停牌公告。 此外,洲际油气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澄清公告时表示,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并未被否决。同时,公司还表示,“鉴于当前的市场情况,公司管理层分析,公司股价已大幅低于公司应有的投资价值,因此将于近期尽快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为国家稳定金融市场做应有的贡献”。 对于上述上市公司前赴后继的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行为,有分析人士坦言,上市公司此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与其说是因为上市公司对于自身和后市的预期看好所致,还不如说是为了找一个原因停牌“自救”。
[] [] []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爆仓警报:员工持股如何自救
自201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上市公司试点员工持股计划以来,上市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频率显著加快:2015年6月达到了公告家数与实施家数的双重峰值,共涉及39家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以每个工作日平均披露1.77家的幅度快速增长;同月,25家上市公司的持股计划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然而,在员工持股无法抑制的增速背后,其员工收益是否也能匹配增长,尤其在近期的二级市场不正常波动下是否依然能保证员工投入资金的安全,成为外界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爆仓威胁截至7月8日,对比过去一年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规范类股权激励(指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框架下推行的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激励工具,下同)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可以发现:已进入员工持股计划实施阶段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为18%,未取得正收益的有42家;而实施规范类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平均收益率高达146%,其中达到80%以上收益率的公司共75家。同时,员工持股计划的风行使得资金杠杆的运用愈显纯熟。在回购增持类员工持股方案中,可借用杠杆作为收益的放大工具,员工自筹1倍资金,即可获得2倍、3倍甚至30倍的购股金额。在2015年上半年二级市场疯长的行情推动下,员工获取收益似乎已变成了一场数字游戏;却浑然不觉嵌入杠杆后暴露的购股风险远超普通员工可承受的范围,员工持股已经从原本应有的共赢,变成了一场关于资本市场行情的赌博。反观在员工持股中嵌入杠杆但现今仍未获取正收益的公司,其所面临的问题远不仅如此。按照资产管理计划的规则,资管产品会设置警戒线和平仓线,当公司股价跌破平仓线时,若不补仓则将强制平仓以确保固定收益投资人的利益。以0.85为假设平仓线,截至7月8日,慈星股份、中际装备、香雪制药等已经处于爆仓威胁。可以看到,员工持股计划和规范类股权激励虽然同作为公司长期激励的手段,然其激励效果竟如此天差地别,殊途不同归。究其根本,还源自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规范类股权激励的本质区别。天然缺陷除已设置保底条款的计划外,当前无兜底、无收益承诺、无业绩考核的员工持股计划本身,即具有单纯的投资甚至投机性,其天然属性决定了员工持股在这一波股市震荡中将经历一场风暴。定价机制缺陷。规范类股权激励中,期权作为一种认购权利,虽定价接近于二级市场现价,但当期无需出资使得其基本无风险;限制性股票最高可享有50%的购股折扣优惠。而在员工持股计划中,除了定向增发型的员工持股有9折优惠外,均需要根据市价进行购买,且当期即需拿出&真金白银&,这对员工提出了较高资金成本的要求,而这样一种资金压力导致持股计划对于工薪阶层的员工的吸引力并不明显。高杠杆高风险。从国内上市公司的常用做法来看,回购型员工普遍选择嵌入杠杆。目前一般公司常用的杠杆比例为1:2-1:3。这种杠杆融资的方式在牛市中能让员工感受到利益膨胀的快感,然一旦面临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也直接提高了员工&血本无归&的风险。因此,欧菲光去年推出的30倍高杠杆计划最后无疾而终,另外如慈星股份、中际装备、香雪制药虽杠杆比例略低,如不采取补充资金的措施则均已爆仓。缺乏灵活退出机制。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公司股价的表现受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尚缺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实质的联系。相较而言,规范类股权激励的回购机制能保证员工的基本权益:即使公司股价下跌,也可以通过公司回购股份或者员工主动放弃行权的方式收回本金。而员工持股计划实则是将员工集合起来共同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且自负盈亏。若存在大股东兜底补仓的,补仓后股价仍继续下跌,那么亏损的不仅仅是员工利益,大股东利益也会受到损失。激励与约束不平衡。规范类股权激励一般要求等待/锁定1年以上,且分期行权/解锁,激励周期3-5年相对较长,还针对激励对象是否能行权或解锁设置了对应的业绩考核门槛,强调了对员工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原则。而在员工持股计划中,除非公开发行类外,其他类型的法定锁定期限均为12个月,在锁定期满一年后即可出售。目前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续存期多为1.5-2年,且只有不足6%的企业设置了明确业绩考核要求与分期解锁机制,这使得员工持股计划普遍缺少对持股员工的约束力,弱化了持股员工对公司业绩与治理的关注度,对公司长期的业绩发展无益,也背离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初衷。可见,现阶段的员工持股计划名为以员工认购公司股票的方式获取收益共赢,实则为集体投资;激励的作用、留人的作用大幅削弱。持股员工更多地关注于公司股价变动、套现获利,而缺少参与公司治理的热情与动力。可以说,目前国内实行的多数员工持股计划本质上仍属于投资行为。补救办法在前阵子的股市暴跌狂潮中,很多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不堪一击,股价已跌破员工持股成本,特别是那些选择杠杆回购模式的公司,更是将员工持股计划推向进退两难的境地,也让这些公司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作为工薪阶层的普通员工,其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股价一旦下跌即将威胁其收益甚至本金,这次的股市暴跌更是让作为持股主体的普通员工忧心忡忡,苦不堪言。本是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设立的员工持股计划,如果最后反而让员工为二级市场接盘埋单,不仅仅导致员工队伍士气大跌,失去对公司的信心,更遑论参与公司运营,监督企业重大决策等员工&参政&的良性机制;同时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可能发生人员流失,鞭策机制、引导机制失效等消极影响。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当上市公司面临股价爆仓后,为了稳定股价,公司有可能会为了提升投资者信心而产生如虚增收入、&巧妙&地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和变更会计政策、&粉饰&年报等行为,来误导投资行为;对内则可能引发生产行为、销售行为或者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影响公司日常运作。这一系列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行为,其结果都会对公司长久稳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在这一波低迷的股市浪潮中,该如何正确维护员工利益,提升员工信心?从短期可操作层面看,可由公司大股东及时提供资金救护伞。以安居宝为例,公司实际控股人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融资,如出现亏损,由实际控股人承担;如产生投资收益,实际控制人享有其所提供的融资资金16%以内的收益,剩余收益将由本次增持员工所享有。在大股东提供兜底的条件下,使得员工的资金成本得到了保证,这样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持股计划,有助于提高员工持股积极性以及在市场波动情况下维护员工的稳定性。从员工队伍的持续稳定出发,除公司现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外,还可持续推出以共赢为目标偏中长期的规范类股权激励计划。与投资型的员工持股计划不同,规范类股权激励更多以&高激励高约束&为特点。例如:以期权为工具的股权激励模式,对员工当期的资金风险压力小,同时配以严格的行权业绩考核指标,将员工利益与公司业绩发展相捆绑,真正起到留人、激励人的作用。从企业长远利益考虑,业绩始终是公司发展的基石,是支持公司股价的根本。聚焦当前证券市场,虽然短期股价可能偏离公司价值,但股价与公司业绩之间最终仍是正相关关系。因此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中,应更好地引导管理层和员工建立长期经营、长期绩效、长远获益的理念,将关注点集中于公司的业绩发展和自身长久的利益分享;让员工广泛参与决策与监督,发挥公司人力资本的价值,激发公司业绩发展的内生动力。总之,在目前股市动荡激烈的时期,公司必须谨慎客观地对待员工持股。在实施计划前,需要综合考虑公司业绩、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工具,切不可盲目跟风,且行且慎之。
相关个股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17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
作者:林志吟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志吟) 近期市场反复振荡,危及的不只是股权质押,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也被卷进其中。昨日记者据(,)统计,7月份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占比超过半数。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遭套牢的公司部分或暗藏投资机会。  超半数员工持股计划被套牢  前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公司(,)辟谣了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到爆仓一说。之所以员工持股计划问题近日频繁备受市场关注,是因为目前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已跌破了员工持股价。  4月30日,长信科技公布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并于6月17日完成,该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方式购买公司股票1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交易均价为31.33元/股,该计划所购股票锁定期为日至日。  资料显示,此次长信科技的员工持股计划是以1∶2的杆杠购买公司股票的。理论上而言,如果二级市场上股价跌幅过大,公司不追加的话,员工持股计划或会爆仓,而长信科技昨日16.80元的收盘价较员工持股计划的平均价已跌去了46.38%。尽管长信科技否认了爆仓一说,但公司同时也坦承“大股东已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要求按时补充保证金”。  实际上,像长信科技这样的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的现象,在近期市场中显得很常见。据同花顺统计,7月以来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已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在这17家公司中,目前套牢程度最深的是(,),账面亏损已达42.19%;(,)的亏损幅度也达41%。  近30家放弃员工持股计划  7月份,在市场出现深度调整之际,管理层号召上市公司通过采取员工持股计划、增持等措施进行维稳股价。不过,面对市场的反复振荡,部分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方面已逐渐萌生退意。  9月8日,(,)就公告称,因目前二级市场波动较大、风险难以预控,目前拟筹划的员工持股计划不能真正惠及员工持股的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此计划,视市场后续发展情况,经公司谨慎斟酌后再规划该计划。  (,)此前则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对于终止原因,公司解释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较大且公司未向员工提供配资渠道,员工难筹集足额认购资金;另外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人员达2300余人且分布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公司虽层层宣讲,但仍有部分员工对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主要内容、管理与实施程序等不甚了解;同时也有部分员工看好公司发展,更愿意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认为自主性更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5日至今,终止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有近30家。  部分深套公司或暗藏机遇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目的是想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同时向外界传达未来发展信心。但市场走势未稳,又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造成影响。  分析师肖世俊表示:“市场非理性下跌,估值被快速挤压,不单单是员工,连大股东、产业资本、证金公司都被套牢。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的,只要公司质地好,通过这种上下利益共通,能提升公司竞争力与盈利前景。”  肖世俊也认为,从二级市场上看,目前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出现套牢的公司,或暗藏一些投资机会,即由于公司出于自救可能会释放一些利好,由此可能会带来股价上升。  分析师胡申表示:“市场大跌,使得员工持股标的出现大幅回调,多只个股跌破员工持股成本。我们认为,持股成本是员工持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跌破,便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明显的投资机会,建议从几个角度筛选跌破成本的员工持股标的:一是杠杆高低;二是员工持股占比;三是业绩状况;四是跌破成本比例。”
(责任编辑:HN666)
09/09 01:3409/08 17:0409/08 02:2609/05 20:2309/01 18:2109/01 00:3408/31 20:1508/28 19:47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17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持股|股本_凤凰资讯
17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志吟) 近期市场反复振荡,危及的不只是股权质押,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也被卷进其中。昨日记者据同花顺统计,7月份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占比超过半数。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遭套牢的公司部分或暗藏投资机会。
原标题:17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志吟) 近期市场反复振荡,危及的不只是股权质押,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也被卷进其中。昨日记者据同花顺统计,7月份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占比超过半数。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遭套牢的公司部分或暗藏投资机会。超半数员工持股计划被套牢前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创业板公司长信科技辟谣了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到爆仓一说。之所以员工持股计划问题近日频繁备受市场关注,是因为目前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已跌破了员工持股价。4月30日,长信科技公布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并于6月17日完成,该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方式购买公司股票1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交易均价为31.33元/股,该计划所购股票锁定期为日至日。资料显示,此次长信科技的员工持股计划是以1∶2的杆杠购买公司股票的。理论上而言,如果二级市场上股价跌幅过大,公司不追加保证金的话,员工持股计划或会爆仓,而长信科技昨日16.80元的收盘价较员工持股计划的平均价已跌去了46.38%。尽管长信科技否认了爆仓一说,但公司同时也坦承“大股东已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要求按时补充保证金”。实际上,像长信科技这样的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的现象,在近期市场中显得很常见。据同花顺统计,7月以来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已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在这17家公司中,目前套牢程度最深的是卫星石化,账面亏损已达42.19%;永贵电器的亏损幅度也达41%。近30家放弃员工持股计划7月份,在市场出现深度调整之际,管理层号召上市公司通过采取员工持股计划、增持等措施进行维稳股价。不过,面对市场的反复振荡,部分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方面已逐渐萌生退意。9月8日,匹凸匹就公告称,因目前二级市场波动较大、风险难以预控,目前拟筹划的员工持股计划不能真正惠及员工持股的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此计划,视市场后续发展情况,经公司谨慎斟酌后再规划该计划。三泰控股此前则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对于终止原因,公司解释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较大且公司未向员工提供配资渠道,员工难筹集足额认购资金;另外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人员达2300余人且分布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公司虽层层宣讲,但仍有部分员工对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主要内容、管理与实施程序等不甚了解;同时也有部分员工看好公司发展,更愿意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认为自主性更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5日至今,终止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有近30家。部分深套公司或暗藏机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目的是想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同时向外界传达未来发展信心。但市场走势未稳,又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造成影响。国都证券分析师肖世俊表示:“市场非理性下跌,估值被快速挤压,不单单是员工,连大股东、产业资本、证金公司都被套牢。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的,只要公司质地好,通过这种上下利益共通,能提升公司竞争力与盈利前景。”肖世俊也认为,从二级市场上看,目前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出现套牢的公司,或暗藏一些投资机会,即由于公司出于自救可能会释放一些利好,由此可能会带来股价上升。信达证券分析师胡申表示:“市场大跌,使得员工持股标的出现大幅回调,多只个股跌破员工持股成本。我们认为,持股成本是员工持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跌破,便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明显的投资机会,建议从几个角度筛选跌破成本的员工持股标的:一是杠杆高低;二是员工持股占比;三是业绩状况;四是跌破成本比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89456
播放数:129478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17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 部分深套公司或暗藏机遇|长信科技|同花顺|员工持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志吟) 近期市场反复振荡,危及的不只是股权质押,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也被卷进其中。昨日记者据统计,7月份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占比超过半数。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遭套牢的公司部分或暗藏投资机会。
  超半数员工持股计划被套牢
  前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创业板公司辟谣了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遭到爆仓一说。之所以员工持股计划问题近日频繁备受市场关注,是因为目前二级市场上的股价已跌破了员工持股价。
  4月30日,长信科技公布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并于6月17日完成,该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方式购买公司股票1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交易均价为31.33元/股,该计划所购股票锁定期为日至日。
  资料显示,此次长信科技的员工持股计划是以1∶2的杆杠购买公司股票的。理论上而言,如果二级市场上股价跌幅过大,公司不追加保证金的话,员工持股计划或会爆仓,而长信科技昨日16.80元的收盘价较员工持股计划的平均价已跌去了46.38%。尽管长信科技否认了爆仓一说,但公司同时也坦承“大股东已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要求按时补充保证金”。
  实际上,像长信科技这样的员工持股计划遭套牢的现象,在近期市场中显得很常见。据同花顺统计,7月以来实施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29家公司中,已有17家出现套牢情况。在这17家公司中,目前套牢程度最深的是,账面亏损已达42.19%;的亏损幅度也达41%。
  近30家放弃员工持股计划
  7月份,在市场出现深度调整之际,管理层号召上市公司通过采取员工持股计划、增持等措施进行维稳股价。不过,面对市场的反复振荡,部分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方面已逐渐萌生退意。
  9月8日,就公告称,因目前二级市场波动较大、风险难以预控,目前拟筹划的员工持股计划不能真正惠及员工持股的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此计划,视市场后续发展情况,经公司谨慎斟酌后再规划该计划。
  此前则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对于终止原因,公司解释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规模较大且公司未向员工提供配资渠道,员工难筹集足额认购资金;另外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人员达2300余人且分布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公司虽层层宣讲,但仍有部分员工对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主要内容、管理与实施程序等不甚了解;同时也有部分员工看好公司发展,更愿意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认为自主性更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5日至今,终止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有近30家。
  部分深套公司或暗藏机遇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目的是想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同时向外界传达未来发展信心。但市场走势未稳,又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造成影响。
  国都证券分析师肖世俊表示:“市场非理性下跌,估值被快速挤压,不单单是员工,连大股东、产业资本、证金公司都被套牢。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的,只要公司质地好,通过这种上下利益共通,能提升公司竞争力与盈利前景。”
  肖世俊也认为,从二级市场上看,目前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出现套牢的公司,或暗藏一些投资机会,即由于公司出于自救可能会释放一些利好,由此可能会带来股价上升。
  信达证券分析师胡申表示:“市场大跌,使得员工持股标的出现大幅回调,多只个股跌破员工持股成本。我们认为,持股成本是员工持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跌破,便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明显的投资机会,建议从几个角度筛选跌破成本的员工持股标的:一是杠杆高低;二是员工持股占比;三是业绩状况;四是跌破成本比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信息员工持股爆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