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融整顿名单,这个行业还能混下去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金融业混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pdf 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中国金融业混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
姓名:方少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张学陶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风险和效率的问题。就风险丽
论.任何资产的经营均存在风险,关键在于如何控制风险。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
展,银行经营风险的高低,已经不主要取决于经营项目的内容,而在于金融管理
水平和风险控制技术的运用。混业经营的缺陷和不足在金融监管能力提升到‘定
程度后是可以避免的。
由于混业经营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益,更符合经济、金融一体化和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金融的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但是混业经营的实现有其内在原因和条件,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推行混
业经营才能确保金融的安全。由于我因的现实条件不充足,决定了我国由分业经
营向混业经营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过渡期,我们应该采取渐进式的混业
经营,即在分业体制的前提下实践混业经营,以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
文章着重论述在过渡时期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我
们应该抓住入世后五年的保护期,放松金融管制、推动金融自由化,转变监管理
念,整顿资本市场秩序,建立严密的金融风险监控防范体系,为实施金融混业经
营创造有利条件,以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抵御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
市场的冲击,确保我国金融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模式;渐进式的混业经营
金融风险监控;金融自由化
controversialfocus
managementmanagement
forasriskisconcerned.a11the
efficiency.As
management
assets,thehow
risks.Alongdevelopment
aboutbank’S
isnotintheir
industry,theproportion
management
intheirusein
offinanceandcontrol
items,but
management
managementability
defectandlackofmixed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632被浏览657,862分享邀请回答41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8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谁能告诉我,是该在金融业混还是考公务员去,两条都是不归路,有公考经验的各位亲交流一下呗~[握手]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交流群,群号是: ,与考友们交流下哦,吉首华图祝您工作愉快。吉首华图
地址:吉首市团结广场鸿瑞大厦B座2楼
不是说“金融专业可以报考什么职位”,而是说本次公务员招考中,有哪些职位允许金融专业报考,详细情况可以留意政府人事部门当时发布的招考信息。
机关中的金融监管部门、...
呵 买本行政能力测试题书,上面都有,光记公式不行,太多,要多练习,再说考试时间很紧,数学题基本都放弃了,能做的很少.
废话,楼主连这都还要犹豫麽?我家在是常青花园的,去年毕业的,家里也要我考公务员,我也想考,去年进面试了,报了个中公的面试培训班,可惜没有过,我同学去年比我的分低...
是不是网银的密码和自助取款机的密码记混了。
按照基金的基准资产配置比例,可分为股票型、偏股型、
配置型等等;从投资理念上,可划分为价值型基金、成长型基金;
从投资目标上,可分为成长型、收益型、平衡型 ,家...
答: 公务员级别工资是什么
答: 您好,汕头中公教育为您服务。中公教育涵盖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上岗考、事业单位、银行招聘等公职类考试考前培训。详情请关注汕头中公教育官方网站:www.shant...
答: 应该没问题 考了在说 成绩决定一切
答: 我也不知道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金融行业的混合云的场景实践
作者:佚名
分类 : 比特网
  2016 CCS高峰论坛(ccs.d1net.com)于6月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内面向政企客户的最重要的一个云计算会展。CCS企业云计算高峰论坛上,云与大型企业的兼容性将成为主要议题。
  以下是现场速递。(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仅供参考)
  主持人:感谢雷博士的精彩分享。下面有请新致云架构师阳葵为我们分享“金融环境混合云场景实践”,有请!
  新致云 架构师 阳葵
  阳葵:大家好,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新致云软件的阳葵,本来这个分享应该是由另外的同事来,他本身有点事情来不了了。我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在云计算时代如何在公有云,如何同金融行业,这种传统的IT的一些企业的模式怎么让它去做结合起来,让它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分享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我们在实施的一些经验。
  分享之前先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公司,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一直从事服务外包,大部分客户都是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员工在5000人左右。现在开始慢慢逐步转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实施商,这就是我们提供不只是云计算的一些基础的架构,所有云的一些计算资源,我们还提供云技术的一些技术架构,包括写技术架构咨询,包括怎么做实时迁移,以及包括后续的运维服务,这是我们在早期的过程当中。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设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国大概有四个机房,建设情况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整个运维目前已经有5000台,一直在建设当中,可能预计明年会到两万左右,大概情况是这样子的。广告就做到这儿。
  企业向云迁移典型的场景,企业上云,并不是所有场景都能够上云,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上云。我们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场景,我们可以去哪些场景适合上云。
  第一,开发测试型的应用。这个是说我们会有一些企业就是将一些开发阶段,或者测试阶段放到云端上面,因为这个有一些习惯开发的时候需要开发环境,包括长期的PaaS服务,但是自己搭建可能会比较费时间,也许会周期化很强,这样他们会选择把这些开发阶段和测试阶段的应用直接放到云端上来做。
  第二,集成型应用。是说有一部分应用本身不是独立的,是依赖其他应用,但是可以把一些部分放到核心的内网,一部分放到云端上面,这是典型的场景。
  第三,全新型的应用。就是将一些没有历史包袱的全新应用直接假设在公有云上。
  第四,现有的应用应该怎么去迁移的一个方式。针对现有应用,首先要看一下它的复杂度,整个应用,它的依赖,到底依赖周边系统,包括你的数据都有什么数据依赖,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分析。
  第五,补强型应用。我们可以考虑一种方式,就是系统本身不去做迁移,但是因为在金融行业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所有关键的应用都需要有一个,必须有灾备环境。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灾备环境放到云端上面来,因为云端本身具备这种异地灾备的架构能力。所以,你直接放云是最合适他们的。
  第六,全托管型应用,这个是在比较初创的金融行业可能用的比较多,目前传统的保险行业,或者银行业应该很少用这种模式。
  如何迁移?系统上云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云代码部署到云端就可以了,这里面需要有方方面面的一些事情,对于从来没有上过云的一些客户来说,它对这块实际上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的方式方法,这块我们提供了一套算是比较标准的服务迁移的流程,做一个事情需要有一套理论支持。我们首先从企业整体上的战略制定,然后到整体规划,然后做评估,最后就是整体设计,在设计方面考虑几个点,一个是治理架构、安全、网络、应该怎么做,最后才是实时迁移,迁移之后怎么测试,最后一步就是,上云之后,整体的运维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在运维管理方面要做一些考量。
  下面这个图是一个实施路径图,时间关系不具体展开了。我们后面重点说一下我们在给一些保险客户做的一个上云的,一个实施的过程当中所碰到的问题和怎么去解决的,因为这个还是说一下后面的事情。
  说这个之前,先看一家保险工资具备的典型的一个IT系统的整体架构。这个图基本上囊括了一家保险公司所应该具备的一些系统。大概分几个类型,像前台销售系统和电商系统是属于电商类型,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会有,哪怕自己建云,对接也好,都会有类似的系统。另外,数据分析系统,渠道关系系统,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最重要是中间的核心系统,这是所有的必须必备的系统。另外,共享型的应用,这些应用和具体的业务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它必须要有,是一些组件类型的应用。一家保险公司应用系统多种多样,对这种保险公司的系统怎么样的方式上云,上云步骤是什么样的?我们针对整个系统,大概有几个方向去给它评估,然后怎么做策略。
  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平台服务外迁。第二,渠道业务外迁。第三,核心业务外迁。第四,计算能够外迁,从这四个方面将整个保险公司的系统上云,分各种场景做上云的方案。
  平台的服务外迁,举两个例子。分业务线和IT线,业务线是有外包服务,就是金融行业在以前的经验里面,业务上有一些功能已经外包了,像录单、客服、理算这样的工作,在业务层面其实已经外包出去了,不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对这种业务类型,这种系统可以直接上,比如云端,云平台提供整体的服务就可以实现,所以对这类型的系统直接可以放到云端上去。
  第二,类似于基础服务类型,这个短信服务还不只是说就是一个SaaS服务,现在网上的很多SaaS服务提供短信平台,但是对保险来说,要求把控整个短信服务的通道能力,它有自己的通道,它有自己的一个短信服务平台,能够把控短信发生的优先级,所以这个传统的SaaS服务不能满足它的要求,这方面可以把它自己自建的短信服务直接纺到云上。
  这是两个例子,通过这两个例子来看,外包服务类型可以上云,基础服务类型的业务可以直接搬到云上去。
  渠道业务外迁。渠道业务指什么?最近很火,很多保险公司和金融行业实际上都有自己的一些电商平台,包括B2C,b2bi,包括移动营销,都有一些互联网业务,因为互联网业务有互联网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有可能在做某个活动的时候有大量的流量进来,这对传统的行业来说没有这种经验,第二,机房建设和持续建设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可以让它放到云端上面,共享云平台所提供的标准化的技术架构,所谓的标准化技术架构指你上云了,这个平台拥有的复杂均衡能力,缓存能力,类似标准化的架构设计的能力直接使用,不需要你重新设计,也不需要你使用更多的技术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电商类型的业务直接外迁。
  核心业务外迁。也是我们在实施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因为核心系统真的不能直接放到云上,这样他们整体架构是一个,内网有一些自己的系统,有一些系统在云端上面。在混合模式的部署情况下面,很多时候要考虑数据一致性,服务一致性,状态一致性,这三大过程有一些问题,目前没有厂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块我们直接上云,这个事情值得商榷。但是,核心业务虽然不能直接上云,但是可以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
  最后,计算能力外迁,将核心应用中涉及到需要大量资源进行计算的业务进行外迁。这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渠道系统为例,渠道系统什么意思?在保险行业里面,渠道系统是给这种代理人计算薪酬和考核的。整个薪酬考核过程会非常的占用大量的资源,特别是像大的保险公司都有机构,都有层级,算一个代理人的薪酬要算方方面面,看本月的绩效,上个月的绩效,包括团队的绩效,一大堆的事情有很多依赖。这样对上云过程要求又要占用很大的资源,如果一家企业是按照最大的规模估算,自己硬件设备是非常不合适的。所以,这块我们可以将这种类型的业务,因为实际上它仅仅是做计算,不涉及到具体交易,所以这种业务可以外迁到云平台。
  这个业务怎么迁移?还是以这个为例。首先,它是将整个计算规则化,我们说整体的渠道系统,刚刚说的这个事情,计算这种薪酬和考核最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计算规则和依赖数据。计算规则,首先这个规则做成脚本化。对数据做了两个尝试,第一个尝试,最简单的模式,它的数据刚开始在内网,在企业的私有网络里面,在计算的时候直接查询数据接口,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获取。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发现,由于网络问题会产生很多其他的问题出现。所以,这个方式事实上不可行,所以我们产生了第二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尽快的同步方式,就是系统将在内网将数据分成文件块,然后通知到云端,云端再进行数据同步。采用这个方式来做。通过这两个方式,我们可以把整体的规则,也就是渠道性的薪酬考核计算功能,就这个计算的过程可以放到云端来实现了,这是技术架构图。下面是一个理想的场景化。
  通过以上的方式,是不是已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问题在里面。一个是脚本方式不是同一个方式,不同的服务集成商,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保险公司对应的规则是不一样的。如果想把项目放到我们云平台,这个是不同用的,没有做到很方便的迁移。
  这块我们怎么解决呢?我们引用了Docker技术,也算是新的技术架构,这个方式我们怎么实现?将每家保险公司自己的业务规则和他计算需要依赖的数据全部打包放到一个Docker容器里面,通过Docker复制让你在各个计算单元执行,而不需要再去创新,这样可以做很多的一些重复利用。
  看一下这个架构图,这是混合云的容器运行的平台,它有自己的私有网络,私有云实际上可以部署在你自己的机房里面,也可以部署在自己的虚拟机上面。公有云就不说了,传统的公有云,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通过云平台网络互通,变成一个混合云的架构模式。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代码提交,可以写脚本,写规则,写完之后,作为Docker的迹象,然后我们把Docker迹象放到迹象仓库里,这个迹象仓库可以公有云和私有云共同读取,这样可以解决怎么去规则通用化的问题,另外就是文件分发的问题,通过Docker来实现。基本上我们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计算能力外迁的应用场景。
  我们整个上云过程中还会碰到很多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相信有更多问题会出现,我们希望更多问题会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慢慢发现和解决。
  我们相信随着混合的一些架构的深入,对传统IT企业的一些架构和原生架构会共同的演进,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杨瑗嘉 ]
比特网 10:46:02
互联网+升级到智能+,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一片大好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想问下街上大神们,在金融行业混,博士学历有必要吗?
楼主在纠结要不要读博,我是可以直博也可以转硕目前,正是抉择期,现在就两条路,一条路读硕士考CPA,一条路用四到五年读博,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国内top10,感觉街上卧虎藏龙,尤其金融行业的人挺多的,想虚心请教下各位的意见,有没有行业内的人指点下。
金融行业分很多种,你不说明你感兴趣哪个方向毕竟难提供意见。。。不过大部分金融方面的工作绝对不需要博士文凭。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
金融行业分很多种,你不说明你感兴趣哪个方向毕竟难提供意见。。。不过大部分金融方面的工作绝对不需要博士文凭。
额 我其实想去银行
但是我知道银行硕士足够了 可是毕竟想有好的发展 晋升什么的 感觉硕士太普通了
券商是太辛苦了 不是很愿意去 我比较想规律的工作生活
对钱要求不是很多 但是希望能有晋升的机会 家里在银行也有点关系 可是感觉不是很硬
所以真正想问的是博士学历对于四大行这种单位来说
引用1楼 @ 发表的:
金融行业分很多种,你不说明你感兴趣哪个方向毕竟难提供意见。。。不过大部分金融方面的工作绝对不需要博士文凭。
我知道具体工作主要看工作能力和学历无关 就想了解下 读了博士会有更好的机会吗
干金融就甭想有规律的生活了。。。不管硕士博士
读博士进银行你会觉得超级浪费……
话说你要考CPA严格来说算金融行业里的会计职位
差点被你标题带跑了
引用2楼 @ 发表的:
额 我其实想去银行
但是我知道银行硕士足够了 可是毕竟想有好的发展 晋升什么的 感觉硕士太普通了
券商是太辛苦了 不是很愿意去 我比较想规律的工作生活
对钱要求不是很多 但是希望能有晋升的机会 家里在银行也有点关系 可是感觉不是很硬
所以真正想问的是博士学历对于四大行这种单位来说
金融这个行业,尤其银行,虽然会注重学历,但如果你想晋升你需要社交能力和拉拢业务的能力。如果一个博士不能为银行赚多少钱,但一位本科毕业生能拉拢很多业务,那肯定是后者吃香机会更多。毕竟金融界不是学术界,不要觉得学历越多就越好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6楼 @ 发表的:
金融这个行业,尤其银行,虽然会注重学历,但如果你想晋升你需要社交能力和拉拢业务的能力。如果一个博士不能为银行赚多少钱,但一位本科毕业生能拉拢很多业务,那肯定是后者吃香机会更多。毕竟金融界不是学术界,不要觉得学历越多就越好
想要朝九晚五,不想黑白颠倒,你就读博,然后去做学术或者做策略
引用4楼 @ 发表的:
干金融就甭想有规律的生活了。。。不管硕士博士
还是看在哪以及职位
券商基金的话确实累
引用5楼 @ 发表的:
读博士进银行你会觉得超级浪费……
话说你要考CPA严格来说算金融行业里的会计职位
差点被你标题带跑了
我知道啊 金融行业的会计职位也不错啊
想进投行部没cpa没啥机会的
引用5楼 @ 发表的:
读博士进银行你会觉得超级浪费……
话说你要考CPA严格来说算金融行业里的会计职位
差点被你标题带跑了
我也知道 我觉得硕士进银行也浪费啊。。。。关键是我觉得博士起码留在分行 硕士可能下支行的节奏 至于职业技能什么的我觉得靠经验的 学历不是最重要的
引用7楼 @ 发表的:
想要朝九晚五,不想黑白颠倒,你就读博,然后去做学术或者做策略
不太想做学术。。。挺想去银行做风控 但是我知道这个完全靠经验的 所以本身也是各种矛盾
感觉不读博挺可惜 读了博又怕后悔
没有必要,硕士足够了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没有必要,硕士足够了
有博士学历上限会高一点吗?,。,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不太想做学术。。。挺想去银行做风控 但是我知道这个完全靠经验的 所以本身也是各种矛盾
感觉不读博挺可惜 读了博又怕后悔
做博士了去总行做风控还是可行的,前提是你的建模能力和研究能力过硬。
读博应该是不会后悔的选择,毕竟现在金融业硕士多如狗
去人行银监吧,对博士比较重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做博士了去总行做风控还是可行的,前提是你的建模能力和研究能力过硬。
读博应该是不会后悔的选择,毕竟现在金融业硕士多如狗
我也是这么觉得 硕士多如狗
单靠硕士没啥竞争力其实
所以才想着读硕士就考CPA啊 而且现在也确实在准备CPA 感觉还是有机会考下来的
读博士就没时间弄CPA考试了
总行就算了 我能去个分行就不错了 其实只是觉得能规律工作对我最重要 钱一年10w左右够花就差不多了 不是很在意一开始的薪资
要我肯定读博,现在硕士进银行大都柜员做起想几年内进入后台核心工作很难,开始一般也是下支行,未来不是很明朗。
当然要我的话还是读博进券商,银行待得够够的了,都是累起码券商有更多的可能性,想在银行,还就是想在银行朝九晚五除非是已经混吃等死已经不把领导当回事的老油条了吧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楼主,想考金融硕,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
引用16楼 @ 发表的:
我也是这么觉得 硕士多如狗
单靠硕士没啥竞争力其实
所以才想着读硕士就考CPA啊 而且现在也确实在准备CPA 感觉还是有机会考下来的
读博士就没时间弄CPA考试了
总行就算了 我能去个分行就不错了 其实只是觉得能规律工作对我最重要 钱一年10w左右够花就差不多了 不是很在意一开始的薪资
博士绝对不止10W,起薪翻一倍都不难,而且也没有业绩压力。
引用17楼 @ 发表的:
要我肯定读博,现在硕士进银行大都柜员做起想几年内进入后台核心工作很难,开始一般也是下支行,未来不是很明朗。
当然要我的话还是读博进券商,银行待得够够的了,都是累起码券商有更多的可能性,想在银行,还就是想在银行朝九晚五除非是已经混吃等死已经不把领导当回事的老油条了吧
你说的和我想的很像
那你觉得考CPA有必要吗 如果读了博士 同时再准备下CP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471人参加团购169.00元&299.00元
276人参加团购950.00元&1399.00元
499人参加团购199.00元&329.00元
5042人参加团购588.00元&969.00元
204人参加团购219.00元&899.00元
616人参加团购199.00元&399.00元
285人参加团购779.00元&1499.00元
533人参加团购249.00元&569.00元
238人参加团购139.00元&599.00元
1295人参加团购499.00元&849.00元
616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1147人参加团购229.00元&7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金融整顿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