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世界到底有多大?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
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技术支持: 监督电话:025-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京ICP证 040089号
|法律顾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5G离我们还有多远?中国与世界有多大差距?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5G离我们还有多远?中国与世界有多大差距?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付亮  说道通信,5G是非常火的一个词,虽然到现在,5G标准还未完全确定,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已经明确将第一时间(2020年或更前)开始大规模商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明确了将在2018年开展商用实验。5G是什么?离我们还有多远?规模商用还有哪些问题要解?中国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多大差距?  一、5G是什么?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5G,也就是4G的下一代技术。到目前为止,5G的标准还没有确定,但5G的目标10Gbps峰值速率、小于1ms的空口时延和大于100万连接,各厂家都在积积极朝此方面努力。大致可以想象,5G的特点是网速是4G的100倍,各种高清影视都非常通畅,反应时间几乎是实时的,远程自动控制成为可能,同时使用成本将比4G低10倍以上,真正可以实现无时无刻不联系,低成本、高速度、多媒体实时互动。  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去年底,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被3GPP确定为5G 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出现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主导者的行列。  二、5G离我们还有多远?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划,2018年将最终确定5G标准,2020年5G将具备规模商用条件。目前全球领先的厂商都是按这个进度努力,而且进展顺利,按期完成可能性很大。而且一些厂商已经在积极的将5G研发的技术成果用在4G上,如华为、爱立信的4.5G,中兴通讯的pre5G。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离5G规模商用还有不小的距离。标准还未最终确定。与3G包含WCDMA、cdma2000、TD-SCDMA三个标准,4G虽然是一个标准LTE,但采用两种不同的信号传输控制方式,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采用两个对称的独立信道,一个用来向下传送信息,另一个用来向上传送信息。而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发射和接收信号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中进行的,彼此之间采用一定的保证时间予以分离。虽然到现在各厂家对5G标准的理解还有不少差异,都希望采用更有利于自己的技术,不过大家一个共识并没有变化,那就是,希望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更有利于技术成熟和低成本,这就使得在5G标准的谈判变得更为微妙。  在与高通的争夺中,华为主推的极化码方案被确定为e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但其他相关领域的博弈还在进行中。根据过去几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规模,标准确定后一年左右,终端芯片批量供货,再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手机具备大规模供货条件。从目前的进展看,2020年规模商用难度不小。不过由于5G包含多个场景,由于物联网、自动驾驶、制造机器人等对终端要求低于智能手机,因此可能在这些领域率先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5G规模上哟娜的另一个障碍是频段,目前5G使用的频段全球也并没有统一,采用较高频段的话,实现连续覆盖需要大量的基站,很难规模覆盖,而如果想回收利用目前已有的频段,更多的环境不同,可回收的频段也有很大的差异。  三、中国与世界在5G上的差距有多大?  从技术角度看,从2G、3G到4G、5G,中国通信业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有了明显的不同,2G标准,我们只能被动跟随,3G标准,我们通过差异化实现了突破。4G标准,TDD的频谱的有效利用优势,助推我国主导的TD-LTE被世界上不少运营商接受。5G标准,我们的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已经从参与者变成了引领者,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了明显的增加,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占比不断增加。不过已应该看到,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如芯片、测试设备等,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商用进程看,我国3G牌照发放与世界领先的国家相差了近10年,4G牌照发放,与世界领先的国家相差了4年,而5G牌照的发放,很可能与世界领先的国家同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体通信市场,我国率先发牌,对推动我国通信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强有力的支撑。  四、有了4G,还需要5G吗?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首先,4G速度不够快。我们看到运营商宣传的4G网速是100Mbps、150Mbps,4G+可以达到450Mbps,这实际指的都是理论最高速度,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正常使用,例如我们在会场、体育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网速会很慢。此外,4G的流量成本还很高,这使得我们下载大文件时还考虑在WIFI下。5G网络将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5G的另一个突破是时延(也就是反应时间)大幅缩小,这使得自动驾驶、远程控制、万物互联等具备规模商用条件。  五、5G很快商用了,电信运营商的4G网络是不是浪费了?  我国3G、4G、5G发牌的间隔时间较短,而不是像世界领先的国家那样保持较好的间隔,这说明我国正在快速追赶,这种情况下,我国用户结构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例如,我国3G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一直未能超过30%,现在已经不足10%,连2G用户的一半都不到。这对我国运营商的网络投资回收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资金压力较大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是从追赶-引领的代价,应该接受。而且,5G对4G的替代,将从热点地区逐步开始,4G作为主流通信技术还将存在多年,运营商合理安排好投资,资金压力并不大。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独立IT、电信分析师
中国联通的管理层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评价。中国联通已触底反弹了…
所谓“六模全网通手机”指的是一部手机可以任意使用国内三家通信…
我这么写,是因为造芯片和造汽车很像,两者都“投入大、周期长、…微商的世界有多大?
  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可以万年不倒,才完成造富神话的阿里巴巴刚刚上市,无数个电商新模式就准备着“颠覆”阿里。对于方兴未艾的微商,其实成不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前赴后继的精神,让电商市场显得格外热闹。  
  当前,最热的词莫过于“微商”和“互联网思维”了,随着大众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微营销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商应运而生。
  在传统企业进入绝境前,如何利用商业原有的灵活特性与互联网的特性碰撞出新的商机及模式?如何借力微商、微信营销完成“互联网+”下的成功转型?这让不少有着疯狂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的人们蠢蠢欲动。  
  淘宝多了个对手  
  从第一届淘宝“双11”开始,每年“双11”成交量的增幅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2014年更是达到了571亿元的天文数字。不少人在惊呼:淘宝如此惊人速度的爆发,究竟有没有上限?
  淘宝,这个似乎在互联网时代被妖魔化了的名词一时间把我们所处的商业环境搅得天翻地覆。但不少人坦言:如今有了微商的搅局,淘宝的日子也许就不那么好过了。
  不过,在内行人看来,微商与淘宝,虽然都身在“线上”,走的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对于淘宝或者其他传统电商而言(相对于‘微商’的刚刚出现,我们姑且称呼淘宝为‘传统电商’),这些平台上的购物路径基本上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来寻找商品和商家。我们通过一些数据发现,淘宝上很多商家有至少40%的销售比例是靠搜索完成的,而这种搜索,虽然看似是消费者掌握着主动,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淘宝可以把一些内容屏蔽,消费者搜索到的或许只是一部分,或许搜索到的也只是‘淘宝允许你搜索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上说,主动权其实已经在某种限制下换位了。”2015中国(常熟)服装电子商务峰会期间, 杭州有赞科技有限公司商户运营负责人冷面在接受《服装时报》记者专访的时候谈道,“这就是为什么商家在淘宝的宣传费用年年攀升的原因。”
  仔细想来,难怪现在很多原来在天猫或者淘宝的卖家也开始玩微店了。“如今我基本上不用PC购物了,用的是移动客户端购物。其实不仅仅是我,很多人的网络购物方式都在改变,移动商的分流模式很多,比如各种各样的APP、朋友圈。”上海宏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徐志宏在接受《服装时报》记者专访时也谈道,“我没有特别准确的数据,但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移动客户端购物比例已经占到了65%左右。”
  从65%的移动客户端购物比例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微商”这两个字在2015年一下子火起来了。几乎一夜之间,大家的微信朋友圈突然出来了那么多的“小商贩”,食品、服装、鞋帽、奢侈品、保健品、面膜等等无所不有,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任何角落与任何需求,甚至还没有得到你的许可,“微商”就已经开始使劲砸你的“大门”,掏你的腰包了。
  微商VS淘宝  
  “现在很多在天猫有自己店铺的微商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微信上群发一个消息出去,通知自己的客户天猫店有一个活动,而消费者是没有办法直接点击链接从微信直接转到淘宝去的,更没有办法直接在微信平台使用支付宝,因为微信和淘宝的老板虽然都姓马,但却不是一家人,淘宝也并不希望培养这种行为。将来能不能打通微信与淘宝,这得看马化腾和马云怎么去谈。”冷面半开玩笑地说道,“不过现在微信红包自从去年以来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我想移动支付方面,微信还是大有天地的。”
  对于淘宝或者天猫上的商家而言,最让他们头疼的莫过于那些不好伺候的买家了,一个差评也许会导致很多同类买家的放弃。“比如有一家在天猫卖女装的商家,辛辛苦苦做了十几个款,如果买家评论中稍有微词,没准店家这批货的销售就会受到影响。相对于微信平台下的微商而言,其实这就是与粉丝不能达成更好的互动造成的。”冷面说,“而微信上商家就可以进行一对一对话,不会让一个人的不满影响到其他买家,同时这样的一对一服务也会让买家黏性更高,产品的售后也会更好做。这是因为微信的商家是基于一对一的社交模式。”
  在冷面看来,微商的快速跑马圈地,其实是因为其具有淘宝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于淘宝与微商,他们之间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客户的转化率。相对于淘宝平台而言,微商的客户转化率要高得多,因为微商做的是一种‘粉丝经济’。”冷面谈道,“鉴于微信的社交属性,首先要把微信服务做起来,第一个要考虑好能给买家提供什么服务,第二个利用微信的一些特定的属性把互动做起来,比如说做简单的刮刮卡、大转盘等游戏插件。当消费者跟你黏性越来越高的时候,成交转换率也就会非常高。在我们‘有赞微商城’平台上,很多厂家微信里面粉丝只有几千个,但是成交转化率却高达30%。”
  “淘宝是中心化的平台,微商是去中心化的平台,两者本质的区别就是,后者更接近用户、更接近买家,也就是他们的用户量和未来的增长空间会更大,在未来颠覆原有模式的可能也会更大。”徐志宏对微商的未来也十分看好。  
  刷爆你的朋友圈  
  “如今,每天活跃在微信朋友圈的大约有2亿人,而每天微信朋友圈被浏览的次数大约是13亿次,基本上每个人一天刷6次,我相信很多人每天刷朋友圈肯定不只6次。”冷面说,“我们很多人已经是微信的重度使用用户了,在朋友圈以及微信群里口碑推荐的事情已经非常多了。从这个角度与数据来看,基于微信下的微商的火爆其实一点不奇怪。”
  当移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当微信开始变得如此火爆,当我们看到朋友圈有很多微商都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也许商家真的要想一想是不是应该在稳定天猫、淘宝的情况下,另外建立一个团队把微商做起来。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相对于天猫,除了朋友圈社交化的传播,微商的价格优势在哪?
  “我在做淘宝女装的时候,会有一个加价率的问题,那时候我做的女装基本款加价率都不高。如果在微信平台上,或者是在其他的类似移动电商平台,我觉得加价率还是能保持的,而且加价率可以保持在2.5%到3%,一些主打款2.5%到3%的加价率会让利润更高一些,而相对于淘宝或者天猫的30%推广费用,除了这30个点的推广费用是可以省下来的,唯一可能要投入的只是一到两个人的人力成本。”冷面说,“而且真正来做微信商城、微信电商或者移动电商这个项目,如果基于公众号的话,并不一定要专门成立项目组或成立一个部门。这就像我们2003年、2004年开淘宝店一样,从团队里面挑一个脑子比较清楚的、有执行力的人做整个项目的执行,整个项目的启动就两个人,一个老板带着一个员工做,当项目有些起色以后再加强一下客服。在微商平台上,由于是基于跟粉丝的互动,这样就可以省下30个点的推广费,因此在这个角度上说,这跟淘宝、天猫相比还是很有潜力可以发掘的。”  
  微商需要好好“玩”  
  除了比淘宝、天猫更有诱惑力的利润空间之外,在冷面看来,其实微商还可以玩一玩“C2B”的玩法。
  “对于女装来讲,C2B有很多人在玩。比如很多商家在玩天猫‘双11’的时候,在还没有在天猫预热宣传的情况下,直接先在微信上用投票调查的功能,让粉丝们选出喜欢哪个款,然后根据投票数据去安排每一款的销售计划,因此得到很好的效果。”冷面说,“粉丝们对你的品牌和产品,甚至整套风格体系都比较熟悉,在微信上看了就会知道你不会做垃圾的东西,所以C2B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做前期的预售。”
  冷面一直在用一个“玩”字贯穿着微商的运营,或许这与他喜欢别人称呼自己“冷面”而不愿叫自己的真实名字一样,用全方位的“互联网思维”把自己的工作串在了一起。
  “另外,我也看到很多商家预售都玩得挺好,但是预售这个事情主要看供应链的能力。我们之前在做淘宝的时候,一直也是做预售,降低自己的库存,库存少,利润就出来了。”冷面在不经意间,似乎给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服装库存顽疾带来了一种“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解决办法,“在淘宝上曾经有一个女装品牌,一年的销售额大概有5000万元,但是库存却很少。有一次我去他们仓库,发现仅仅只有1000件库存,这让我非常惊讶,我一直觉得如果是我做的话,即便是有10000件库存也能赚钱的,但是人家只有1000件。如果在微信上能够把预售整套玩法玩起来的话,通过C2B的方法把库存降低,利润也就更加突出了。”
  微商,在一个“玩”字之中火爆起来,而对于方兴未艾的微商,其实业内外也是一直微词不断。“现在很多微商的营销有点传销的味道,我想说的是,微商的发展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些类似于传销的发展模式,是不符合商业发展规律的,是迟早会被颠覆掉的。严格地说,微商是基于社交网络的闭环商业模式,是基于社交网络的可信任性,而无限级别的类似于传销模式的那些‘伪’微商,却打破了这个闭环,甚至在宣传的方式上打破了人们可以接受的底线,因此也违背了这个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这就像当初淘宝的发展历程一样,也经历了很多大浪淘沙的过程。” 徐志宏说。
  虽然现在很多人还是习惯于淘宝、京东等传统的电商平台,但是在未来的市场绝不会是哪家一支独大,微商将会有很好的发挥空间。
  如今,淘宝已经意识到了来自微商的竞争,马云也不会坐视不管,阿里巴巴也正在酝酿着新的模式出现,在这个竞争中一定会有新的玩法在不断出现。我们甚至没有办法预测马云会以什么样的模式来回击来自现有微商的竞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谁能让买家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谁就会在渠道模式中占得先机。
[责任编辑:5445被浏览206536分享邀请回答35613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