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提问,哪几个防御怪物弹珠 木属性耐性性更实用,想

「讨论」新人请教几个不懂的问题& &【pso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163贴子:
「讨论」新人请教几个不懂的问题& &
1,这游戏的属性耐性是怎样的,举例说,佛爷普通的推手是算作普通打击,只有光纤和泡泡才算暗属性攻击?或者是只要是佛爷的攻击一律附加暗属性?2,打击耐性和打防之间有没有什么转换比率?3%的打耐大致相当于多少打防?3,20m以内防具应该选哪套好点呢?这是能承受的价格极限了。。。
赶紧网,免费发布信息!
20M选机翼套
1.不光佛爷,这游戏99%的攻击都是打击属性的。佛爷的推手当然也不是例外。佛爷的陨石和激光在SH是 冰 属性的,你暗耐多少都没用2.无法换算,基本上伤害高的攻击耐性有优势,伤害低的攻击防御有优势3.你什么职业都不知道。20m最多也就做套3S甲虫。1等防具连买防具的钱都不够
要说职业把,那个价格用420法防或者420射防的飞机套还是可以的
你现在什么防具?フォビリス的话3件合计不到20M就能买下来。然后3孔合计应该30M能拿下来防具如果不是差很多就不要换了。1月还开锻造
我觉得近战要么飞机翼套,要么丢钱黑剑套,甲虫套属性上不了台面,其他的闪电套,角袖套都太贵了。铁球套也可以,不过我还是会建议多丢几M入黑剑,S9昨晚看大概是24M1套。铁球套1件就要6M,闪电套角袖套1件也要10m+实在没钱,甲虫套吧
建议红飞机套,一套白板6M上下,30M做3洞一套妥妥的,除了套装不加打击,其他挺完美!
耐性是直接从总伤害上按比例减少伤害,比如你被伤害是100,有10%打耐就是实际伤害90,高打防+高打耐效果才明显。
反正不是有黑剑情结的请不要用黑剑套。黑件套性价比最低,套装只有10PP,HU还可以凑合,FI BR没PP玩起来就比较蛋疼了。
新人的话推荐甲虫套,20M做个一套3S。运气好还有余。
24的暗抗是很叼的。抗性里面就暗抗有点作用,其他的用处都不大。 单件 打耐4%。打防+10 232
可以凑合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08-18 游戏讨论」选了几个实用变异的身法点,想学来看看……【生死狙击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2,196贴子:
「08-18 游戏讨论」选了几个实用变异的身法点,想学来看看……
视频来自:
赶紧网,免费发布信息!
身法渣膜拜,然而看看视频还是学不会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你需避开这5个坑,才能把「争论」变成「讨论」
【回复“双十一”,了解活动优惠】
【回复“福利”,可免费获得名师1V1辅导礼包】
你是否有过这些经历:
觉得一段言论不对,却说不出哪里不妥;
别人针对你,你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和别人争论一个问题,愈演愈烈,闹得双方都不愉快,事后想想,却似乎什么收获都没有;
如果是的话,别担心,这很常见。
有一个经典论题,叫做「真理是不是越辩越明的?」
我觉得,答案很简单:
理论上,真理肯定是越辩越明的。因为双方都可以通过讨论,将自己的信息跟对方交换,从而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认知。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不是这样。
因为现实中讨论的双方,很多时候并不具备「正确讨论的能力」。
以知乎为例,点开一个高票回答,评论区里最经常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作者和评论者的互相谩骂。
任何一个观点,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有异议非常正常。但可惜的是,这些异议,往往都会演变成互相攻击。
这里面,固然有些是误会,但更多时候,是由于有人不具备基本的逻辑和讨论能力。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争论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现实中,大家往往都是在「争」,而没有真正在「论」。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讨论中,有哪些常见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希望大家以后讨论问题时,能避开这些最基本的陷阱,提高沟通效率。
1. 诉诸个例
这是很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从「身边的个例」入手,是很多人的惯性思维。
但同时,这也是最没有说服力的论证。
为什么呢?很简单。讨论的基本原则,是双方提出的信息,能被双方所共同认可,否则就是在自说自话。
但这种个例,纯粹基于个人经验,对方是无从得知其真实性的,也就很难真正认可。
退一万步,即使对方认可,个例也无法构成有效的反驳 —— 因为相比起总体来说,个例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现象,在知乎关于中医的讨论方面,是重灾区,我经常见到这样的争论:
反对中医者:现代医学要求药物通过三期临床验证,中药没有通过三期临床,所以不靠谱。
支持中医者:我妈/我爷爷/我外婆/我自己/我邻居家二大爷的某某疑难杂症,就是中药治好的,你跟我说中药不靠谱?
这种论证,就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个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真的治愈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自愈、安慰剂效应、作息习惯改变、其他药物……
如何才能抹平这种不确定性呢?大量的数据。
一种药物对一个人有效,并不代表它真的有效,但如果对一百万人有效,那它的说服力就强得多。
所以,针对「中药不靠谱」的质疑,正确的反驳是什么呢?
1)提出数据,来驳斥「不靠谱」,且这个数据足够大,有一定可靠性。
2)质疑对方的逻辑链。像这个例子,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原论证隐含了「中药属于现代医学体系」,那么可以说:中医不属于现代医学,无需遵守其标准;
原论证将「三期验证」跟「靠谱」捆绑,那么可以说:有些没有通过三期验证的药物,也被证实了是可靠的;
这些论据不一定符合事实,但它们从逻辑上来说,是更加合理、有效的。
当然,「诉诸个例」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有一种情况是有效的,那就是针对全称命题。
例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反驳:不会啊,我闺蜜XXX的男朋友就挺好的,你看balabala……
当然,稍微专业一点的人,都不会将命题绝对化,一般会用「大多数」「很多」—— 这时,个例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这里提一点:要把「诉诸个例」跟「举例说明」分开。
前者是用个例去证明论点,后者是先说明论点,再用例子展开阐述,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同样容易混淆的还有「归纳法」,亦即通过归纳提出假设,再验证假设 ——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2. 诉诸极端
前阵子写了篇文章,主要观点是:
不应该把工作看作谋生的手段,而应该把工作跟个人目标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无需计较加不加班,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评论区有几条很激烈的留言,有人说:
上班为了什么?为了挣钱生活更好而已。有多少人上班不是为了谋生?好,就算是你说的积攒经验,多加班比别人多三倍经验,请问身体都报废了就算比别人多十倍经验有用吗?还派的上用场吗?
这条留言看似有理,也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如果不加思索的话,很容易被其气势说服。
但实际上呢?它几乎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
只说最大的问题:它隐含的逻辑,是「加班」等于「身体报废」。
实际上,加班一定会导致身体报废吗?每天8点到家,洗个澡,加一个小时班然后睡觉,会导致身体报废吗?
不是的,只有过度加班,才会导致身体报废。
这就是诉诸极端:一个事物有许多种可能的情况下,抽取其中最好或最坏的情况,以此作为根据。
它并不是真的想讨论问题,而只是在发泄情绪,在强调「我不同意你说的」。
所以,诉诸极端,通常会夹带愤慨、激昂的情绪,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被其中「最好」或「最坏」的情况刺激,产生情绪反应,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其实,不仅是讨论问题,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在 CBT 治疗中,有一种常见情况,就是「总爱往最坏的结果想」。
比如:儿子久出未归,父母就会担心,哎呀,是不是出事了,会不会被车撞了,会不会被诱拐了……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有一个技术,叫做「扩展可能域」。
首先,针对这个事件,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其次,为每种可能性赋予一个概率,我们就会得到一条数轴,由0%到100%,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情况。
只要面对现实,意识到:我们所讨论的情况,只是所有可能性中,概率极低的一种,就能有效破解这种方式了。
面对争论时,也是一样的。
只要想一想,对方说的,是不是唯一的可能性?如果不是,这种可能性成立的概率是多少?就能避免被其影响。
记住:0和100之间,有无限大的区域。我们讨论的,很多时候是30、50、70、90,但几乎不会是0和100。
3. 自我重复
这是一种看似低级的错误,但极其常见。
什么叫自我重复呢?就是双方在争论中,说的话全部不在点子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观点,从来没有真的击中对方。
它造成的结果,就是谁声音更大,谁更煽情,谁能击中人心,谁就赢了。
举个例子:奇葩说里面,其实有好几期节目,双方都在自我重复。
比如有一期讲「人类需不需要超级英雄」。这一期里面,关于超级英雄的定义,起码就出现了4个:
1. 超级英雄就是超凡力量,比如超人;
2. 超级英雄是特殊的普通人,比如蝙蝠侠;
3. 超级英雄可以是平凡人,比如消防员;
4. 超级英雄可以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
显然,针对每种情况,背后的论证,都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任何关于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方法论,第一步必然都是「澄清问题」。
只有澄清了问题,确定双方对问题的定义、理解无误,讨论才是有价值的。
比如,我们讨论「大义灭亲是道德的吗」—— 如果我们没有事先澄清「什么是道德」,结果就会变成什么呢?
我们双方各自提出一个「道德」的标准,然后不断地论证:「大义灭亲符合我提出的道德标准」。
这就毫无意义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所以,维特根斯坦才说:许多哲学问题,本质上都是语言问题。
哲学家都无法免俗,更何况我们呢?
记住:讨论问题的本质,是信息的互换。而我所掌握的信息,我所理解的事物,我所持有的认知,不一定跟对方一致。
所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双方都将自己的信息拿出来,摊在桌面上,找到共识,然后再一步步推导。
这里的信息,在逻辑学上,称为「Common Knowledge」。
它指的是,对于一个陈述A,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并且我们都知道对方知道它的意思,并且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对方知道它的意思……这时,A 就是一个 Common Knowledge。
经济学家 Robert Aumann 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理论:
如果双方的信息是清晰的,均满足 Common Knowledge,那么争论最终一定能达成一致结果。
为什么呢?这就好比双方打扑克,把牌摊开明着打,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双方都不犯错。那么从牌局开始,我们就能知道最终结果:它只跟谁的牌更好有关 —— 也就是跟「谁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充分」有关。
这也告诉我们:在争论中,Common Knowledge 有多重要。
它是一切的基础,却也相当容易被忽略。
4. 立稻草人
顾名思义,就是树立一个压根不存在的对象,当靶子打,来抒发自己的观点。
这种情况,在立论中很常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国内发生了事故,你们不依不挠;国外发生了,就说是意外;你们要不要这么双标?」
「不依不挠」和「声称意外」的,是同一批人吗?这里所指摘的「你们」,真的存在吗?
如果不存在的话,这个声讨的价值又在哪里?它除了情绪还有什么?
当然,完全不存在的稻草人比较少见,一般来说,是用较小的个体代表较大的整体,并进行攻击 —— 这就是立稻草人的近亲:「以偏概全」。
你们这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又想获得优待,又不愿意挣钱、做家务,合着好事全都让你们占了?
—— 符合这种描述的,真的是「女权主义者」吗?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为什么现在的90后,这么情绪化,一点不顺心就要跳槽?
—— 90后一定情绪化、喜欢跳槽吗?80后就没有这种情况吗?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用行为来精确定义对象。例如上面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写成:
有些女性,又想获得优待,又不愿意挣钱、做家务,合着好事全都让你们占了?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这么情绪化,一点不顺心就要跳槽?
诸如此类。
但为什么我们明知这是以偏概全,还是会喜欢给人贴「女权主义者」「90后」「美分」「精日」的标签呢?
原因很简单:这样更有煽动性。
再没有比营造群体的冲突和对立,更能激发受众情绪了。当你对这样的言论感到愤慨,也就意味着:你被他煽动了。
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情绪,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棋子。
5. 其他谬误
除了这四点,还有几个常见的谬误,简单介绍一下。
诉诸群众:因为大家都在买这只股票,所以它一定会涨。
—— 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吗?群众的愚蠢行为并不少见。
诉诸常识:时空当然是绝对的,怎么可能依赖物质而存在?
—— 常识一定是对的吗?答案很可能恰恰相反,大多数的常识并不严谨。
诉诸权威:连央视主持人都质疑转基因,为什么不应该质疑?
—— 每个人都有擅长领域。权威离开他擅长的领域,跟普通人是一模一样的,不具备任何特权。
这些比较简单,就不展开了。这方面,可以参看《清醒思考的艺术》。
那么,当你想跟别人进行讨论时,有没有比较稳妥的做法呢?
下面提供几个我总结出来,能有效帮你理清逻辑的方法。
1. 「能否举证?」
逻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个人提出某个论点,他就负有证明它的义务。要么提出论据,要么提出论证。
除非这个论点是广为人知的常识,否则都必须经过论证,才能成立。
所以,在争论和反驳时,可以瞄准对方的薄弱环节 —— 亦即非公认、且缺乏论证的观点,要求对方举证。
通常情况下,这样做都是不会错的。
当然,对方提出的论据有多强,是否接受,能否充分支撑论点 —— 这就是双方需要去取得共识的问题了。
像前面讲过的几篇文章,后台有人留言:「希望能提供数据或研究报告来支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当然,有些论点可能基于我个人的经验,有些则纯属个人观点,未必有明确论据,是否愿意接受,这就看个人了。
2. 「有无例外?」
简单来说,就是对范围进行限定。这同样是不会错的质疑。
例如,前面讲到的「工作不是为了挣钱」,有人提问:这些无疑适用于大城市,但对于二三线城市也适用吗?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疑问。因为对于讲求人情关系的二三线城市来说,确实并不完全适用。
通过论证和讨论,让结论更严谨、范围更精确,能更有效地说明问题 —— 这就是讨论的意义。
3. 「能否迁移?」
什么是迁移呢?举个例子:
广深正在不断吸纳周边人口,由此可见,中国人口将集聚于一线城市,未来农村县城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
这里,把广深的情况应用到全国,就是一个「迁移」。这个迁移过程是否合理?这就是可以提出疑问的地方。
有没有可能这只是局部的现象?有没有可能引入其他因素后,这种趋势会发生改变?
这就需要作者提出更强有力的论证了。
同样,用某个框架性理论来讨论人的行为,这也是一个迁移。最典型的,就是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这个理论主要的价值,是为动机研究提供框架,那么把它用到某个人的身上,这个「迁移」是否合理?它是否是所有人的共性?是否能确定不存在特殊情况?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点。
最后说几句:
学会这些,并不意味着要去跟别人争辩,也不意味着一定要说服别人。
讨论的目的,从来都不在于分出一个输赢。而在于找出自己的不足,更加接近真相。
这是我们需要铭记于心的。
—THE END—
?文章原标题:《绝大多数争论,都是在浪费时间》作者:Lachel,互联网经理人,高效管理达人,知乎10万关注答主,LinkedIn、36氪特约作家。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讨论」提问几个菜鸟问题【pso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163贴子:
「讨论」提问几个菜鸟问题
1.RA搭HU做副职主要是要HU的フューリースタンス吗?2.吧里说的枪剑踹射PA是指初始PAエインラケーテン?3.LV45后的正确升级姿态是?4.MAG目前射击LV75技量LV50,看下第五章主线给的射击套装还差50射击防御才能装上,有给MAG吃射击防御的必要吗?5.步枪该如何欺负クォーツドラゴン?我只敢在它插地时给头上弱点等它转头时来发趴射= =6.RA该怎么躲小佛的攻击OTZ拉开距离小佛一个突进就追上了滚动也经常滚不出小佛的攻击范围OTZ7.主线大家习惯是优先跑剧情还是优先清装备=-=?8.好像问题多过头了OTZ9.能让我先想想不=-=(拖走打死)
赶紧网,免费发布信息!
1 raHU一般就是左边6倍率都点2 指稀有冻公狗给的6星PA 踢一脚射3下3 紧急 合理搭配高经验任务跑图 搬砖4 一般都穿489的基建套 便宜性能好5 脆化追踪破部位 需要比较熟练 起码我很烂 6 没试过 7 优先升级8 还行9 最好想到明年还没想出来
1.左边3个ja倍率 3个狂暴倍率 刚好满2.アディションバレット3.佛爷 跑遗迹,到50级去低风险aq4.489射防要求的大基佬套(血多高防) 或者360计量要求的黑翅膀(高pp)5.既然45级了应该有11级以上的跟踪弹了 开tps视角 脆化部位 锁定5-6个点 靠近脆化的部位 打出去6.大小佛要不能拉开距离打 尽量保持近距离 小佛突进的时候要向前躲而不是向后躲7.最近有主线活动 先做主线吧8.9.
RA的话,拿大炮时跳起向一侧微转视角马上使用骑炮那个PA,这是比较常用的躲避方法,但是打BOSS时一般没人用大炮,这是个矛盾点。不过,单人打小佛的话,可以告诉楼主,任何职业都不会混的太舒服,这个不怪你。从总体看,RA的闪避性能在各职业中是最差的。鱼越的硬直超大T^T。只能建议RA们在打BOSS时千万不要贪枪,步枪移动中也能攻击这点很大程度上是作死专用。
对了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下面那排サブパレット有没有快捷键直接切换下一排的?我见F7能设置多排サブパレット但是找不到按键切换OTZ
战斗机准备把带毒的步枪。。部位弱化后JA接个one point(PA)。。开始上手会简单很多。因为可以移动 上毒。伤害继续翻倍。。多磨几次就爆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0防御战士主属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