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怎样是怎样被拖垮的

股票/基金&
李俊:中国经济将被老龄化拖垮
作者:李俊博客
  中国将进入老龄化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老龄化问题都是让人头疼的。一份来自中国老龄办的数据,“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  当然,中国老龄化只是刚起步。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实际上,中国的生育率不是过高,而是太低。如果维持当前的生育率,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  一个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将意味着每个劳动力供养老人负担越来越重。社会财富是劳动力来创造,所以劳动力数量和供养老人比例将对财富创造有很大影响。越来越多人口加入老龄化行列之中,将意味完全变成一个消费者。退休人口的退休金,这都是全体劳动者来承担。政府在养老方面投入,这些资金的投入,最终还是回归到抽税层面。  这些年以来,保姆价格上涨,一定程度折射了老龄化问题。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用工荒,这和年轻劳动力数量减少有直接的关系。劳动力价格上涨,固然可以增加一些群体收入,但是导致整个社会成本都变高了。因此,我们普遍感受现在什么东西都变得很贵。  老年人不是社会劳动力,反而需要社会抚养。如果老年人过多,就需要更多医疗服务,需要更多医生和护士照顾老人。虽然这些服务业算入GDP,但是医疗服务资源投入过多,那么其他方面投入必然要减少。换句话来说,花时间来照顾老年人,就没有时间干活了。  随着出生人口不断减少,越来越多学校倒闭。因此,很多农村孩子将需要更远地方上学,这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些年,高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那么将来必然埋下倒闭潮的种子。未来,中国将有很多产业随着出生人口减少而倒闭。  很多问题,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暴露出来。一旦所有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解决起来将是困难重重。一些短视政策,将留下很多隐患。事实上,政策不应该限制人口出生,而是想方法提高出生率。要解决老龄化问题,就必须维持老人数量处于合理的比例。这个合理比例就需要取得长期生育率维持一个合理水平,也就是把生育率保持在2.1左右,从而让人口结构处于一种良性循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总和生育率为1.33,这远远低于代际人口平衡指数。如果维持这种低生育率,老年人比例将越来越少,而年青人比例越来越少。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将被老龄化拖垮。因此,中国要尽快做好应对准备,而不是等问题来临,否则到时就真的迟了。
房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深度分析高房价是怎么拖垮中国实体经济的?
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基石一定是制造业。业再发达,不可能成就中国梦,也不可能让中国在世界上崛起,也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国富民强,能让中国跻身于世界之颠的只有制造业。如今世界上真正的经济强国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仔细看一下,房地产在他们国家的经济棋局中只是一个消费品,不会成为品,而日本在1991年的房地产泡沫也告诉了大家这个事实,作为一个消费品没事儿,但当房地产成为全国人民的投资盛宴时,就注定了大起大落的悲惨结局。房地产业不行,业一样也不能成就中国梦,曾几何时,冰岛因为大力发展金融业让国家富的流油,人人都感觉自己的生活站在了全世界的顶尖,认为依靠金融业、业一样可以强国富民,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告诉了全世界,这都是一个虚无的梦而已,冰岛全国破产,把冰岛国家卖了都偿还不了自己欠下的债务。香港的未来并不美好,因为全靠金融、房地产、服务业,这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经济。我们现在日常用到的,已经看不到香港品牌。国际最著名的三个评级机构,有两个已经把香港调到了“负面”,说明了什么?新加坡、台湾、韩国就好很多,他们都有强大的制造业,比如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和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三大中心,我们平时食用的金龙鱼就是新加坡的企业。韩国和台湾就更不用说了,国际品牌更多。为什么一定是制造业?1、制造业是可以赚全世界国家的钱的赚钱方式,只有从国外赚钱进国内,这才是真金的钱,而如果只是在国家内部赚来赚去,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老爸的钱给儿子,儿子的钱给媳妇,这个家庭真的富了吗?2、制造业是可以循环发展、永续发展的,房地产地卖完了就没有了,但制造业不是,可以世代传承,继续发展。3、制造业的利润其实要比房地产高,比如INTEL/APPLE/BMW/NIKON/SONY等,这些,利润率一定是在房地产之上。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能保持15%的利润率也不错了。4、房地产对环境、自然的破坏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制造业才是可以布局全球的产业。
发现资讯的价值
中研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热点图文分析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
烦请联系:、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
葡萄生态观光园研究报告对葡萄生态观光园行业研究的内容
车用加气站研究报告对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股票/基金&
中国房市将拖垮经济?
  中国国家5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5%,4月份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5.79,比上月回落0.61点。数据显示,中国的增幅在今年3月降至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的住宅销售额下滑7.7%,而今年前4个月共下滑9.9%。
  《纽约时报》网站称,“这对一个住宅建设占经济产出大约九分之一的国家来说是个严重打击。”事实上,随着统计数据的发布,中国房地产濒临崩盘并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拖垮整个经济的惊悚预言又密集浮现于西方舆论。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的一篇文章表示,“最新公布的中国4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中国经济进一步减速,这支持了惠誉关于中国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7.3%的预期,果真如此的话,2014年将成为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最低的一年。而房地产市场给减速幅度超过预期的经济带来了最大的风险。”
  但《纽约时报》则表示,“这是政府有意为之的结果。”文章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回落――有经济学家甚至称之为泡沫破裂――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有意为之的结果。”“过去几年中国领导层对于房价高得让人买不起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越来越担心,于是他们采取了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抵押贷款执行更高的利率,对购买第三套住房实行更严苛的限制等。而且,特意采取措施,使短期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也有文章指出,“贷款收紧是导致今年楼市遇冷的因素之一。由于资金流动性吃紧,各银行已对首次购房者提高贷款利率或拖延放贷。”
  与《纽约时报》持相似意见的法国(,)中国经济师姚炜表示,“信贷是推动楼市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决策者已意识到他们需要拉动哪个杠杆才能抑制这一下行趋势。但在允许增加的信贷数额上,他们会持谨慎态度。”
  瑞银(UBS)在公布的房地产评估报告中也指出,“政府仍有意愿和办法来减轻房地产滑坡的影响。这些政策包括扩大基建投资和放宽房地产政策。”
  事实证明,并非所有人都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见顶。股权投资公司基汇资本执行合伙人彭庆邦表示,他们认为现在是买入良机。基汇资本4月份从手中购买了位于北京三里屯的零售、办公、酒店式公寓项目盈科中心。彭庆邦说,盈科中心9.28亿美元的价格相当于每平米不到3.4万元人民币。他说,在相同地理位置上找不到另一块地有同样的价格。
  里昂证券亚洲公司的房地产研究主管妮科尔•黄(音)说,“放宽海外投资限制意味着更多富裕家庭将开始把资金转到香港和其他地方,而不是购买更多房产。”她说,就房地产价格来说,“即使放松所有限制,也不会有多大区别。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方向确定了,就会下跌,但这是可以控制的。”
  宏观研究员郝大明也表示,每年前三个月数据往往较为波动,很难看出趋势。而惠誉也认为,经济活动减速不足以促使中国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或者推出新一轮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但若5、6两月的数据继续疲软,中国政府有可能放松针对某些领域的信贷条件。此前于今年4月份,中国已将县域农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低了0.5个和2.0个百分点。“中国政府仍有有力的政策工具来降低爆发全面危机的风险。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仍是其保持稳定性的核心力量,此外中国对资本项目进行管制,这意味着资本无序外流或国际收支危机导致经济加速放缓的风险很低。”
  走进莫迪时代
  5月16日,印度长达40天的大选终于尘埃落定,结果显示,在这场“马拉松”中,大约有8.1亿人参加了投票,69%的投票率创下了印度大选的新纪录,之前的最高纪录为1984年的64%。而在参与投票的8.1亿人中有大约5亿人将选票投给了莫迪以及他所在的人民党。随后,莫迪将宣誓就任总理。他说:“我希望把21世纪变成印度的世纪。这需要10年,不会很长。”
  莫迪承诺为全体印度人,特别是年轻人服务,这让人们对他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充满期待。“选民非常明显地表达了他们的失望情绪,而这种情绪针对的是国大党。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该党长期把持着印度政坛,但却日益僵化。”星展银行经济学家Radhika Rao说,“获得的授权越大,莫迪越能在一个更好的位置发挥他的作用。”
  之声电台网站报道,莫迪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古吉拉特大学完成政治学学业。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他加入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印度人民党。2001年,莫迪当选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2002年,一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暴力冲突,使得时任该邦首席部长的莫迪此后被政治对手贴上了“反穆斯林”和“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标签,莫迪也由此成为印度最受争议的政治家之一。包括德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当时中止了与莫迪的往来,并拒绝其入境。莫迪本人一直否认有关指控。
  该报道称,莫迪的执政风格也受到争议。政治对手称其为“独裁”,支持者却认为他“做事果断”,并称赞他取得的经济成果。批评人士指出,在古吉拉特邦的发展中,莫迪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教育和医疗则不闻不问,这种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不利。
  事实上,无论莫迪如何备受争议,其当选仍给印度带来很大信心。5月16日,印度股市创5年最大涨幅,5月12日印度大选投票后,该指数保持了连续四日的上涨势头。路透社此前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印度股市将在外资流入推动下继续冲向高位。
  据印度媒体报道,由于外国投资者对印度大选后的新政府有所期待,2014年以来外国资金持续涌入印度市场,仅4月份就已累计流入776.4亿卢比(约合13亿美元)。印度卢比也扭转了2013年“跌跌不休”的势头,今年以来卢比一路看涨,到目前为止已经升值了近4%。
  然而选民与投资者的兴奋情绪并不能掩盖冷峻数据背后,印度经济仍在苦苦挣扎的现实。过去两年中,印度一直饱受通胀之苦,印度的通胀率均值接近10%,远远超出印度规定的安全范围。财政与经常项目“双赤字”也是印度政府面临的棘手难题。目前印度财政赤字占GDP之比为4.6%,经常项目赤字占GDP之比为4.8%,为本世纪以来最高。
  “莫迪从上届印度政府手中继承来的是一个正在经历滞胀的印度。”Radhika Rao说,“人民希望莫迪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施展他的魔法。”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评论说,30年来最具权威性的选举结果最终证明,印度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已向右转。莫迪的胜选具有决定性意义,甚至可被称作一场选举革命。他的胜选是两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人们对现政府的极度反感和他重塑印度的计划。
  《国际报》网站说,莫迪的胜利不仅仅是政党之间的更替,更是响应了10年来在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印度社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则表示,未来的印度总理必须兑现竞选承诺,而他的承诺相当多:创造数百万个新就业岗位;改善基础设施;终结腐败;提高官僚机构的效率;吸引外国投资。
  但无论外界如何猜测莫迪将会为印度带来什么,印度的民众都坚信莫迪能带领印度走进一个新的时代,有选民在选举结束后,兴奋地表示,“莫迪胜利了,我希望他能为我们带来一个新印度。”
  而莫迪也相信,市场能为穷人带来收入。他和他的竞选队伍一直反复宣传的口号“治国最大化,政府最小化”概括了他的治国理念。这正是普通民众所乐于见到的。
(编辑:瘦马)
05/26 09:3505/05 13:5005/04 07:56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房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IPO拖垮市场”一说不成立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有些人说中国的经济迟早会被高房价给拖垮_百度知道
有些人说中国的经济迟早会被高房价给拖垮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房地产现就象部超级吸血机器,而一些微利的基础性的产业将会被完全拖跨。会把所有的资金全部吸干这是可以肯定的事
采纳率:80%
难道不是吗!
被低房价拖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是怎样玩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