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中国人均gdp超过日本本大家是怎么想的

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赴日房产投资分析的博客:
访问人数:244493
博客等级:
搜房网币:650
&&&&我叫藤冈,在某个日本咨询公司做经济分析师,爱好就是房产投资,每天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房产投资上。&&&&&&&&我曾经在上海的大学读过四年的书,那时我研究过孙子兵法与股票投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认为兵法应该还可以运用在赴日房产投资上。&&&&&&&&我想在此博客上给中国的房产投资家的朋友们介绍赴日投资房产的利益和风险,祝大家在日投资顺利!&&&&如果有什么疑问,请随时联系。
搜房博友(过客)
搜房博友(过客)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日本不动产信息
每天都尽量让自..
最新关注我的人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日本人如何看中国GDP超过日本的事实
现在,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规模的国家了,我们日本对此事实有什么感觉?我认为大家的反应大约有三种,其中约8成左右的日本人对此没有感觉,1.5成的人认为再意识到了中国的成长而觉得日本应该好好接待中国或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剩下的0.5成人认为我们日本真的有那么雄大的实力吗,生活上一点也没意识到富裕的感觉。
第一种人从小一直在日本生活的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世界上的地位没有大的兴趣,因为差不多没有跟外国比较的机会,尤其跟发展中国家,所以大家只关注国内甚至自己身边的景气,对日本的GDP规模也毫无兴趣。
第二种人在生活上、工作上会碰到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的事实,或每天看报纸的人。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学习中文了,我的高中的朋友上周告诉我他马上要开始学习中文,听说他的公司管理层突然劝告他过一段时间他会被派到大陆。房产行业、金融行业的人士也欢迎中国扩大经济,理由很明显,房产业的人热烈欢迎大陆的富裕层来日本投资,而金融业的人会设计向中国及人民币投资的投资商品或开展一些合并收购顾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
第三种人认为日本是经济非常萧条的国家,因为他们可能生活上有许多困难,有些人有了政府的辅助才能生活。有些人因失业而破产。
我个人认为21世纪我们日本人一定要跟中国建立好的友好关系,实现长期的战略关系,幸亏我们日本是从古以来一直向中国学习,文化的相同点也非常多,语言也非常相似,我认为我们一旦双方开始携手发展,很快就能建立非常理想的伙伴关系。7世纪中叶已经有几个日本的留学生在长安学过制度、文化等中国的先进思想,他们回国后再酝酿这些文化及技术,日本也慢慢地跟随着中国。19世纪末日本开始采用明治维新来现代工业化了,到了2010年日本的经济规模超过中国的经济规模,大概100多年,但其他的几千年是中国的经济完全超过日本,历史上证明还是中国是伟大的国家。虽然很多日本人不肯认定这个事实,但还是事实。
我预测中国的GDP及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扩大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很快会超过美国。日本也应该作为经济及文化上的伙伴,帮助中国协调发展、实现小康社会,还可以帮助高龄化社会的构成等一些社会上的问题。
日本也是个幸运的国家,21世纪的主演就在我们的旁边,希望中国以后也继续稳定发展。
阅读 (2707) | 评论 (0)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网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中国GDP首超10万亿美元是日本2倍 莫迪:印度目标20万亿
关键字: 中国GDP2014年GDP中国经济印度中印对比10万亿美元日本经济印度经济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这是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是第三名日本GDP的两倍多,是印度的5倍。
据观察者网统计,1998年中国GDP为84402亿元,按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8.29计,中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从1万亿到10万亿,中国用了16年。而相比之下,美国1970年GDP达到1万亿美元,到了2001年才突破10万亿美元,用了31年。
受日圆持续贬值的影响,预计2014年日本GDP仅为4.8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日本政府预计2014年实际GDP将萎缩0.5%,这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萎缩。
另据印度《经济时报》17日报道,在《经济时报》年会上,印度总理莫迪表示,要把印度打造成20万亿美元经济体,莫迪在演讲中说:“今天的印度是一个规模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难道我们不能期待一个20万亿美元的印度吗?”(India is a 2 trillion dollar economy today. Can we not dream of an
India with a 20 trillion dollar economy?)莫迪称,印度经济已经从一个“持续3到4年的寒冬”进入了“新的春天”。
在次日的年会上,印度铁道部长Suresh
Prabhu和信息技术和信息部长Ravi Shankar Prasad清晰地阐明了实现总理这一宏伟目标的方案:他们将彻底革新各部门,不要渐进式改革,要跨越式的更新换代。
世界银行日前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印度经济增速将在年间超越中国。而近日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印度参加一个投资会议时说,预计2015年印度经济将增长6.4%,2016年或有更加良好的表现。
看好印度正成为时下国际投行的关键词。高盛集团预测印度将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他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如印度快。
莫迪在《经济时报》年会上发表演说。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王杨邹啸鸣:中国GDP即将超越日本 没什么好兴奋_网易财经
邹啸鸣:中国GDP即将超越日本 没什么好兴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邹啸鸣(高校教师)
中新网近日发布了一篇报道《》,文章说:自1968年以来便稳坐世界第二大经济国交椅的日本,近年来对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日本的戒心越来越大。不管是政界或舆论界,近期都有声音指出:日本与中国经济地位的对换只是时间问题。该报道还引述说:“对日本经济地位将倒退,该篇文章悲观的认为,经济地位倒退到第三位后,日本所将面对的国际局势,将会出现巨大转变,要如何生存是个问题”。
这篇报道全文几乎都是“引述”。但并非引述的是“全文”,所以不知道到底遗漏了哪些内容,也不知道添加了那些内容。我更关心的问题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对此新闻会产生什么反应?我先来谈谈我的反应。
1、超越比被超越好。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到1968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说,他们只用了23年就达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结果。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才有机会在总量上超越日本。虽然我们当年“被超越”的时候不知道,但是在超越的时候知道了,总算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但高兴之余要冷静,“要如何生存是个问题”是典型的日本式的危机意识。他们当年就是在这样的危机意识下崛起的。作为中国人一定要牢记“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其实,中国当年改革开放的时候,邓小平对“被开除球籍”的担忧,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坚定而正确的政治选择。
毕竟,这是在生产总值上与先进国家“比学赶帮超”,而不是在“准备放弃西安以东”上比勇斗狠,就凭这点,就值得高兴。
2、真正值得自豪的是GNP而不是GDP。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GDP之所以迅速增长,是因为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外资占中国投资总量的比重非常高。而GDP所衡量的,是不区分内资外资所导致的增长。但是我们知道,投资的目的是赢利。在中国GDP迅速增长的同时,外资的收益也水涨船高。所以,中国的GDP增长,外国的投资人比中国的老百姓更高兴。其中,来自日本的投资占中国外资的比重很高。所以,从本质上讲,日本人比中国人更值得为中国GDP超越日本而欢呼。
但GNP才是剔除了外商投资所计算的“国民总产值”。日本的国民早就可以自主在全球进行投资,但中国人目前还没有购买外国股票的权利,甚至连投资香港股票“直通车”都千呼万唤未出来。什么时候中国的GNP超越了日本,也许才是值得国民自豪,而不是值得“官员”自豪的现象。
3、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国富还是民富?
不知道那个人会为“别人的财富增加”而欢欣鼓舞。要知道,心情是一个一个人的。也许有不少人会为“国家P”这样的集体性概念而欢呼,更多的人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财富赶不上人均财富的增长而担忧。
永远记住:每个国家的财富增长,都是合理制度激励下的产物。的崛起深刻地说明:一个国家的贫穷落后,未必是人均资源贫乏造成的,一定是制度落后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的出生可以自我选择,那么孩子们也许会选择在制度融洽、经济繁荣的国家投胎。由于人们无法对“投胎”进行自我选择,人们只好在改善制度上进行选择。
就人均而言,大陆2008年为3258美元,不仅不及日本、欧美等国的1/10,也仅全球平均每人GDP 9071美元的36%,仍然是低收入国家。当然我知道,有的人的确已经非常自豪了,他们家庭的人均收入已经快赶上国外富豪的收入水平了。但这些人却异常低调,低调到除非是中纪委出手,否则连税务局都不知道他们的收入情况。
只有在我家的人均收入不低于我国的人均收入时,我才不会自卑;只有在我家的人均收入超越了日本的人均收入的时候,我才会为自家的财富增长而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高兴。
专供网易财经,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GDP真的超过日本了么?日本中产阶级的标准,你达标了么?中国GDP真的超过日本了么?日本中产阶级的标准,你达标了么?辛巴达故事百家号日本内阁府公布2010年全年经济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2万亿美元,比中国低4000多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由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数据2011年发布,但发布内容为2010年的,所以从2010年开始,即是这个结果。但事实上真是提这样的么?“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德国。所谓老中产阶级指的是小业主、小商业主、小广场主、小农场主。新中产阶级是“二战”结束后,由于白领阶层和后工业社会出现,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的出现而形成的。中产阶级的界定包含四个维度,除了公认的收入、教育、职业之外,还应该有认同。作为舶来词,“中产阶级”在中国还有很多种提法,中等收入群、中产阶级、中间阶层、中产阶层等。按照2016年瑞信研究报告的划分标准,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约32.75万~327.53万元人民币)财富的成年人属于中产阶层。中国中产阶层达1.09亿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位居世界第一。不过,研究报告公布后在互联网上反响强烈,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被中产”,“伪中产”也是频频出现的另一种自我调侃,有的甚至直接来一句,”我和李嘉诚平均一下,都是千亿级的富豪,可我特么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这能平均么?还有打趣的网友说了”我和姚明平均一下身高,都快2米了“对日本发展的看法和评价不能简单地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总体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文明的程度。日本还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国家之一。日本朋友甚至开玩笑说,我们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正视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巨大差距 第一,经济实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反过来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2010年,日本人均GDP是42150美元,而中国只有4260美元。日本经济方面的巨大优势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制造、金融实力、技术优势。这是日本维持世界经济霸权的三大支柱。1.强大的高端工业制造能力。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的中村裕彦先生说,由于日本地域的原因,能源和粮食的进口需要,就必须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制造业,这是日本的生存之道和生命线所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共有68家跨国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制造成为品牌、技术、质量的代名词。 2.强大的金融实力。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立了世界金融帝国的地位,后来虽然受到泡沫经济破裂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金融实力依然强大。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2010年,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总计为3.07万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5.8%。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一直是一个资本输出的国家,而中国目前还是资本输入的国家,说明日本早就到了资本市场,到了用钱来赚的钱的地步,而中国一直只能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微薄的收益!3.强大的技术优势。永远保持技术领先优势,这是日本手中的核心王牌。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在研发领域始终保持世界至尊地位。说句大家可能不爱听的话,之前钓鱼岛事件,全民抑制日货,其实世界上很多的汽车原部件都是日本生产或者提供技术的。很多的德国、韩国汽车也是这样的,不要说韩国人有多爱国,汽车的原部件很大部分就是日本生产的,英菲尼迪汽车在韩国一样是有钱人想要拥有的!我们最常用的身份证、电台用的摄像设备、汽车车牌上拍违章的技术等等都是日本多年前的技术!第二,日本处在现代化的领先地位。日本人很为他们完善便捷、节能环保的基础设施自豪,并认为日本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具有向其他国家出口的优势。东京人口比北京更加的密集,但并没有北京路况那么糟糕的情况日本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已达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从南到北,沿途所见,各地区发展都很现代化。日本的农村一样能够享受现代化发展的成果,交通便利,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生活水平与城市差别不大。与此相对照,中国的城乡、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中国还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的阶段,仅消化吸收这庞大的农村人口,最终达到城乡之间的相对均衡,恐怕就需要两三代人、几十年的时间,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与日本现代化的差距。2016年中国日本GDP对比2015年日本2016年日本很多行业中国还处于行业的最底端,充当着原料输出或者劳动力输出的这么一个角色,原材料、产品加工全部都在中国,而中国赚到了微薄利润的零头!我不直说,你也知道一家非常著名的企业建议广大创业的小伙伴,再也不要一上来就提什么”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没有桥的河,你可以这么干,但问题是,不要连看都不看有没有桥,低头就朝着河边要去摸石头了,记住,我们的目的是过河,走桥、摸石头都只是方法的问题!别人已经有的先进方法,一定要先去学一下,等自己走到了行业的前端了,再提摸石头,因为你没有学习的榜样了!祖国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更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为祖国加油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辛巴达故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奇闻异事,分享每日新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GDP赶超日本”_静观日本_百度阅读
2084人在读
16.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GDP赶超日本”上海有一家报纸,叫《第一财经日报》。这家报纸在日本挺有名,大概是因为日资企业在上海集中得最多的缘故。2010年元旦前,报社编辑部早早和我打了招呼,准备在新年第一号的头版头条做一个新闻,讨论“中国的GDP到底有没有超过日本”的问题。给我的任务,就是采访日本的学者,看看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赶超”的问题。其实,新年期间,日本媒体就在炒这个新闻。从朝日电视台日的深夜讨论节目到NHK电视台的元月2日的焦点访谈,各路英雄费尽口舌,就是没能讨论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日本人过年,嘴巴里含着生鱼片也在议论中国经济”。乍一听这话有点儿夸张,但是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引用日本著名电视主持人田原总一郎的话说:“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日本人的神经。”那么,到2009年年底,中国的GDP到底有没有超过日本?我采访了两个人,一个说“已经超过”,另一个说“还差一点点”。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增田亮给我算了一笔账。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估计将达到9%左右,而日本的GDP将出现3%-4%的负增长率,两者相差12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经占到日本的93%。如果按照这一个百分比作为计算基准的话,在2009年12月,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
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