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哪里有当当实体书店店呢?

实体书店冰火两重天
[ 字号:大 中 小 ]
资料图:日,已近午夜,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内灯火通明,顾客络绎不绝,书店还为顾客提供了桌椅台灯方便阅读。资料图:北京雁翅楼迎来西城区首家24小时书店,嘉宾们拉下红布为中国书店揭牌。
资料图:日,已近午夜,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内灯火通明,顾客络绎不绝,书店还为顾客提供了桌椅台灯方便阅读。这家已有20余年历史的书店成为北京尝试24小时开放的书店之一。中新社发 杜洋 摄
11月25日,当当网对外宣布,将在3年内开1000家线下实体书店。事实上,当当网并非第一家这样做的网站。在此之前,亚马逊已经开始了实体书店的布局。另一方面,近年也不断有实体书店关张的消息传来。实体书店正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资料图:霸州的文丰书店。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困境与坚守
传统实体书店的困境其实并非“新闻”。早在今年9月的开学季,就有媒体调查称,五年间大学校园书店倒闭近半。
而今年6月,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还曾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
租金上涨、网络销售的冲击、阅读习惯的改变都成为大学及周边实体书店消失的主要原因,“收入渐少,成本却渐高,这就是书店现在面临的困境。”一书店的店主曾表示。
资料图:香港店铺租金高,阁楼书店选择走“上层路线”降低成本。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然,这些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因素也并非只是在中国的高校周边才有。香港的阁楼书店也面临相似的困境。
香港的阁楼书店常被称作“二楼书店”,其产生可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昔日香港知识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贫瘠,便以办书店这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来补救。他们把书店作为社会启蒙的媒介,向读者提供人文、历史、社科等类型书籍,希望借此开拓香港人文空间。但因书籍不够畅销,在沿街铺面租金压力下,书店只好“上楼”,阁楼书店也由此得名。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租金日益昂贵以及阅读环境的变化,阁楼书店陷入困境。有香港媒体人表示,“二楼书店”不断“高升”,搬至三四楼,有的甚至在十楼以上,“称楼上书店更妥帖一些”。在“不断高升”与“逐租而迁”之中,不少阁楼书店不堪经营压力,黯然退场。
在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让一些私营书店难以为继。“房租是笔大开支,水电取暖费都是商业的,收支根本持平不了。” 太原龙诚书吧的创始人李剑说。
为了养活书吧,4个月前李剑雇了人,自己跑去打工养活书吧。然而,最近书吧还是传出了将转让的消息。
不过,困境之下,也有人在坚守。
在距北京80公里的四线城市——霸州,文丰书店已开了十五六年。曾经,对面的新华书店开不下去了,靠出租场地为生,文丰书店还在坚挺。一线城市时不时传来实体书店倒闭的坏消息,书店好像也没受到多少冲击。如今,这家书店依然在霸州。
资料图:亚马逊首家实体书店。
创新与重生
和传统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景象不同,一些新的书店正呈现新的面貌。
当地时间11月3日,亚马逊在美国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间实体书店,这是该公司推出网购书籍服务20年来首次开实体店卖书。
报道称,这家名为“亚马逊书店”的实体店铺存书量约6000本,由店方根据亚马逊网站上的排名、评价、受欢迎程度及销量等数据选取,而且书本价钱与网上售价一样。
有别于其他书店,亚马逊书店内的书籍将正面摆放,读者可清楚看到封面,而非只露出书脊。此外,店内还会提供Kindle电子书、Fire TV及平板电脑等设备供顾客试用。
而在中国的一些城市,24小时书店不断出现。
2012年3月,当时上海唯一的24小时书店大众书局开业。过去,“只看不买”的读者被视为实体书店的经营大敌,而此番大众书局反而“奢侈”地开辟了占地不小的咖啡吧。此外,当时大众书局还配备了数名职业“选书师”,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为其提供选书建议。
相类似地,北京、广州等城市近年也有多家24小时书店开业。2014年,三联24小时书店正式运营。同年7月,广州的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1200bookshop正式开业。
资料图:日本东京“可以住宿的书店”。
这一年8月,由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杭州“悦览树”24小时书店、深圳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共同发起的“全国24小时书店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杭州、深圳、广州、西安、青岛、郑州等地的11家24小时书店的代表,在会议上通过了《共同宣言》,并决定建立“全国24小时书店联盟”。
不过在24小时书店上,日本似乎走的更远,他们直接把书店办成了旅店。近日,日本东京就出现了一家“可以住宿的书店”,书架中设置了两层床位,客人可自由阅览书架上陈列的约1700本书,还能拿到床上阅读。店内共设置有30张床位,淋浴、洗手间等均为公用。住宿一晚的最低价格为3500日元(约合人民币186元)。
资料图:北京雁翅楼迎来西城区首家24小时书店,嘉宾们拉下红布为中国书店揭牌。 图片来源:新京报 记者 薛珺 摄
当然,中国国内多家书店开始24小时经营也必然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区分读者与“无关人员”成了让一些书店头疼的事。
今年7月27日有顾客发现,北京首家市属国有24小时书店——中国书店雁翅楼店原本的免费阅读区改为了消费区,桌子旁边立着一写有“阅读消费区”字样的牌子。读者在购买冰柜里的饮料或购买店内书籍后,才能在该区域阅读。
当时店方回应称,因无关人员占据读书区域,影响读者阅读,此举也是为了保障阅读区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店内书架展示区已经配备了椅子,另有20把椅子在定制中,读者在该区可免费阅读。
不过仅仅过了一天,“阅读消费区”指示牌已不见踪影,坐在阅读区的顾客不用消费也可阅读。
对此雁翅楼店的韩经理表示,免费阅读区变为消费区后,不少顾客提出了意见,所以27日当天书店开会决定,从28日起将消费区再次变为免费阅读区。不过,此前计划在书架展示区添加的20把阅读椅还会照常添加。
书店中搭配消费区的现象如今也不鲜见,不过有些消费区过于缺乏读书气氛也引起读者不满。
今年10月,诚品书店位于九龙区的尖沙咀分店开张。有当地人表示,这家书店的读书气氛并不浓,书店中甚至有出售农产品。
市民王先生就指出,尖沙咀书店较多售卖商品,“没想过一间书店竟然有鞋甚至农产品出售,让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有专程带小孩到店内看书的家长表示,诚品在九龙开分店方便了九龙区居民,但店内童书部的空间不及铜锣湾店的舒适,“儿童区没有凳子提供,而且店内到处都是卖其他货品,欠缺读书气氛!”
资料图:沪上通宵书店经营举步维艰。图片来源:上海青年报 记者 马骏 摄
此外,尽管有了24小时经营这样的尝试,但书店的困境并没有就此消失,如何盈利始终还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2012年开业的大众书局的尝试似乎就并不太顺利。开业7个月之后的2012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这样形容午夜书店中的景象:除了几个横七竖八躺着的“蹭夜者”,真正为书而来的顾客大概也就四五位,而且他们一般只是长久地坐着,并不见有掏腰包之举。
对此,上海大众书局总经理助理董谌谞曾表示,他们不排除将来会对营业时间进行调整。“比如开23小时书店,留出1个小时来调整书架,进行开门迎客的仪式,这可能更符合一些读者的习惯。”
不过在去年开业的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目标明确,不以盈利为目的。虽然在开业首日,这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书店夜间成交额就达到了15000元。
对此,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曾表示,这样的数字不能代表真实情况,但以三联韬奋书店所处的人文环境来看,日后实现盈利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宋宇晟)
一直升机在俄境内坠毁
IS地下巢穴曝光
北京最牛地下车库
电工8年追拍绿皮火车
一个充斥着犯罪的地方
偶像团体代言网游(时钟的柳橙)
第三方登录: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2016年出版物发行数据公布,全国最大书城在深圳
出版商务周报
【编者按】2016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报告出炉。2016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销售总额达3498亿元,出版物发行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正增长。2017年1月,总局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函〔2017〕1号)。经各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共同努力,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国共有119430家发行单位参加了年度核验,其中,112169家通过核验,4471家暂缓通过,2790家被注销登记。具体情况如下。2016年出版物销售总额增长7.2%2016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实现出版物销售总额3498.69亿元,比上年增长7.2%;出版物零售额1419.44亿元,增长18.2%;利润总额304.8亿元,增长15.2%;资产总额9590亿元,增长33.7%;从业人员109.5万人,增长10.8%。出版物发行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三年正增长。年出版物发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变动趋势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单位116640家,比上年减少3.1%;出版物发行网点215994个,比上年减少1.8%,连续三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其中,县及县以上发行网点171244个,比上年减少0.5%;县以下发行网点44750个,减少6.4%。年出版物发行单位数量和网点数量变动趋势2016年县及县以上、乡镇及以下出版物发行网点数量对比出版物发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出版物发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受市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仍然存在。从销售额情况看,2016年,出版物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为北京、江苏、湖北、山东、湖南、浙江、广东、江西、安徽、河南,其出版物销售额占全国的69.7%。从销售额增速看,西藏、浙江、内蒙古、广东、湖南、黑龙江、青海、上海、山东、贵州排名前10位,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西藏、内蒙古、广东、黑龙江、青海、贵州均为新进入前10名的省份,西部省份占据了4个席位。2016年,东部地区9省(市)出版物销售额为1776.08亿元,占全国的50.8%;出版物发行网点97665个,占全国的45.2%。中部地区10省出版物销售额为1171.31亿元,占全国的33.5%;出版物发行网点74351个,占全国的34.4%。西部地区12省(区、市)出版物销售额为551.31亿元,占全国的15.8%;出版物发行网点43978个,占20.4%。出版物零售网点数量在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物批发单位10507家,占全国的9%;所属发行网点94178个,占43.6%;从业人员673140人,占61.5%;实现出版物销售2827.29亿元,占80.8%;营业收入5374.75亿元,占78.3%;资产总额7004.62亿元,占73.04%。全国共有出版物零售单位106133个,占91%;所属发行网点121816个,占56.4%;从业人员422094人,占38.5%;出版物销售额671.41亿元,占19.2%;营业收入1486.71亿元,占21.7%;资产总额2885.43亿元,占43.6%。2016年出版物批发单位、零售单位主要指标占比从增长速度看,批发单位出版物销售额增长7.7%,大于零售单位的5.2%。出版物批发单位数量增长4.5%,零售单位数量减少3.8%。网点变动情况则相反,出版物批发单位网点数量出现7.7%的较大降幅,出版物零售单位网点数量实现3.4%的正增长。这一情况表明,在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支持下,零售单位在网点建设、连锁经营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外资发行单位增速最快2016年,全国共有国有出版物发行单位10871家,占发行单位总数的9.3%,出版物销售1814.95亿元,占51.88%;民营发行单位95192家,占81.6%,出版物销售1491.34亿元,占42.63%;外资发行单位607家,占0.5%,出版物销售134.25亿元,占3.8%;其他发行单位9970家,占8.5%,出版物销售58.15亿元,占1.7%。民营、外资发行单位数量和销售额占比略有提高,国有发行单位略有降低。从增长速度看,外资企业增速最快,出版物销售额增长55%;民营发行单位增长9.8%,国有发行单位增长4.1%,其他性质的发行单位下降21.7%。2016年按经济性质划分出版物发行单位数量及占比2016年按经济性质划分出版物销售额(单位:亿元)截至2016年底,实体发行渠道实现出版物销售额3076.17亿元,占全国的87.9%;网络发行渠道实现出版物销售额422.52亿元,占全国的12.1%。2016年实体渠道和网上渠道出版物销售额占比湖南新华位居出版物销售额和利润总额第一位经过几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出版物发行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16年,出版物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发行单位实现出版物销售959.36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总额的27.4%。市场主体的壮大,有利于建立广泛的连锁经营网点、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产业规模效应。2016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实现出版物销售1208.68亿元,增长6.7%,占全国出版物销售总额的34.5%。其中,湖南新华位居出版物销售额和利润总额第一位,新华文轩位居资产总额第一位,山东新华位居网点数量第一位。2016年,民营发行单位整体表现较好,单位数量95192家,实现出版物销售1491亿元,占比42.6%,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16年,从事出版物发行的邮政系统单位5684家、网点46634个,出版物销售额150.19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国出版物销售总额的4.3%。中国邮政集团河南省分公司位居出版物销售额第一,湖南分公司位居网点数量第一。2016年,全国共有外资发行企业607家,出版物销售额134.25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的3.8%。外企发行单位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四川、天津、浙江、湖北、广东、山东等10个省市,合计534家,占全国外资发行企业总数的88%。全国实体书店面积排名2016年,全国1000平米以上的实体书店共有820个,比上年增长4.2%。其中,5000平米以上的大型书城121个,出版物销售额69.07亿元。在820个1000平米以上的书店中,以新华书店为主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书店有741个,占比90.4%。(由于崇文书城、外图厦门书城、江西新华文化广场营业面积均为15000平米,顾并列为第八名。)网上书店出版物销售总额增长3.6%2016年,网上书店出版物销售总额4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京东、当当、文轩、亚马逊、博库排名销售额前5位,占全国网上出版物销售额的34.8%。2012年至2016年网上书店出版物销售额变动情况2016年发货量增长14.2%2016年,全国仓储面积在5千平米以上的出版物物流中心共计172个,比2015年增长13.2%。其中,国有97个、民营48个、外资6个、其他1个。全国物流中心仓储面积总计419.97万平方米,增长16%,年发货量码洋总计1202.2亿元,增长14.2%。本文经“出版商务周报”(微信号:cptoday)授权转载,原标题为《2016年出版物发行单位销售排行出炉,究竟哪家强?》。文中小标题有所改动。
责任编辑:臧继贤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出版发行,深圳书城,亚马逊
评论(28)
澎湃新闻APP下载实体书店要营造 一个“家”的感觉---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2版:要闻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商报头版
第A02 : 要闻
第A03 : 综合
第A04 : 天下
第B01 : 读书周刊
第B02 : 书林
第B03 : 书评
第B04 : 人物
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亮相深圳
实体书店要营造 一个“家”的感觉
论坛现场。(雅昌供图)
【深圳商报讯】(记者 苏兵)日前,日本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进行了一场题为《CCC指向的提案的未来》的演讲。这是增田宗昭首次在中国演讲。之后,增田宗昭与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展开了一场关于“探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对话。 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始人廖美立女士主持了论坛。 增田宗昭在演讲中指出,面对电商的冲击,空间设计和时间运营是实体书店能够凸显的优势所在:智能手机永远无法达到的是心情、感觉的效果;实体书店要改变的是环境,要营造一个“家”的感觉。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在谈到茑屋书店的概念时,他说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跨界”。茑屋已远远超越了书店的一般概念,是“跨界”的先行者。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认为,茑屋书店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日本企业对消费者的洞察、对创新细节的研究都非常值得学习。 据悉,雅昌文化集团已与日本CCC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与共享,在强强联合中将艺术融入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实体书店扶持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