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什么时候结束,中国会走日本的老路吗是下一个日本吗

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腾讯博鳌三日坛: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
郑新立:中国已实现由外需驱动型向内需驱动型的转变主持人:刚刚二位提到一个问题,有成功的日本也有失败的问题,我想别人失败的地方也有弯路,请二位分析一下日本失败的地方在哪里?郑新立:我想日本的人口比较少,国土也比较狭小,从发展的模式来看,日本是创造了东亚模式,后来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他们经济的起飞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是沿着日本所走的东亚模式。后来又出现了亚洲四小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四小虎这个路子走得没有四小龙那么顺,他们开始发展的也是比较快的,但是中间到90年代中期遇到了危机,从这以后就一蹶不振。总结东亚模式,它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主要是因为它是依靠欧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生产的产品又销到欧美的发达国家。所以形成了一种叫外需驱动型的东亚模式,这种模式遇到了亚洲危机的冲击,从2008年以来,又遇到了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一次危机来了之后,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大幅度萎缩,而且在预计今后的三、五年的时间内,不可能再恢复到危机之前较快的增长的势头,都是处在一种低迷的状态。这就给依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带来了困难,就是走不通了,在出口发达国家受阻的情况下,怎么样实现东亚国家和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这就面临一个共同的任务,要调整我们的发展模式,中国我们现在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就是要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包括过度依赖投资的局面,通过扩大内需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当然我们要发展第三产业,要着力加快技术进步,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这些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本身就体现了东亚外需驱动型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去年可以说在发展模式转变上是一个带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因为去年中国的出口下降了16%,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里面,出口、投资、消费,出口这一匹马每年给经济增长贡献2-3个百分点,去年又下降了16%,不但不往前面拉还往后面拉了两、三个百分点,我们要靠投资、消费这一匹马,一直拉到GDP8%-7%,去年我们主要靠投资的增长,投资增长了30%,消费增长了6%几,主要靠投资消费的增长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8.7%的速度是较低的速度,去年中国的经济表现,很多国外的经济学家评论,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由外需驱动型向内需驱动型的转变,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主持人:请赵老师说一下。赵晓:你刚才说日本的教训是什么?有一个问题,日本过渡地依赖它的出口,它是一个外需驱动的经营,当日元大幅度升值,你可能就受到影响,还有一个,当中国出口的商品比日本还要廉价,可以替代日本的时候,后面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外需就促进了。第二,它有点过渡依赖后发优势,因为我比你发展得快,我会引进你的技术,吸收、消化、模仿,我不用自己去创新这个技术,这个转型显然转得有点慢,中国从后面追上来,本来应该往更高端创新的国家方向走,他走上去,他没有能够成功地转换过去,他的问题就出来了。日本的模式,亚洲很多国家都在学,四小龙都在学日本。我们引以为戒的,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国际市场,欧美国家不是不买你的东西,他真是没有钱,他先把资产做平,失业率也很低,他恢复他的工作和经济增长才能买你的东西,这个市场即使恢复了,将来中国同样会面临更加低廉国家向后面的追赶,比如说越南,越南比我们的成本低很多,惊讶地发现越南的女人怎么这么好,又吃苦耐劳,又贤慧,越南的工资怎么那么低,恨不得把工厂搬到越南。所以我们老不要利用后发优势可以不断地持续,不要认为外需拉动可以不断地持续,一定要切换到内需的增长,这个不仅是宏观调控短期的应对,更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型。再一个中国不要依赖后续优势,一定要建立一个创新的国家。国务院最近把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要成为一个内需型的国家、创新的国家。主持人:二位的观点是从外需驱动转向内需的国家。不要过渡依赖后续优势,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也谈到这个问题,亚洲怎么实现新的增长机制,我们知道会上也提到建议要建立内升型增长机制,我们从四小龙起飞到四小虎,我们出口转向型受到打击,我们应该怎么调整呢?
[责任编辑:amysu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王国培:中国,下一个日本?
王国培 经济学者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日本,是个老话题。这里的“日本”,指的不是“作为成熟发达经济体的日本”,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深陷通缩、经济停滞不前的日本”。大概从十年左右前中国股市和楼市开始飙涨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便不绝于耳。讨论的热度大致与股市楼市的热度相当。后来虽然股市中途夭折并至今一蹶不振,但楼市的继续疯狂让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得以持续。人们纷纷担心,中国会不会发生20年前日本式的泡沫崩溃,因为当前中国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有太多相似的地方。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开始急速升值,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股市、楼市相继开始暴跌,这一时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泡沫经济时期。这个时期发生的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就是股市、楼市的暴涨与暴跌。关于这几年的中国与那一时期日本的相似性,我的校友、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先生去年底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当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当中国的银行贷款/GDP比率超过了泡沫高峰期的日本时,当脱鞋晾脚的中国游客在伦敦、巴黎取代了摇小旗的日本人时,当中国买家在艺术和奢侈品上的风头盖过日本人时,我就祷告,中国不要成为第二个日本。”微博不能细言,许小年主要是感性的说出一些表象。就如人类体内出了什么毛病,会有流鼻血、脱发等外在表现一样。除了这些表象的相似点外,当前中国与彼时日本的相似点还包括:在对美贸易方面,两国出口都很强劲,拥有巨额贸易顺差;两国货币都面临对美元升值压力;两者都拥有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在内部,两国政府都执行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具体体现为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直接使得国内包括地价、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疯狂上涨,投资投机现象泛滥……这些被单独拎出的直观相似点的比较当然是有意义的,可以有效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思考。但真正的比较,需要进行更理性的思考:剔除无用的信息,整合有用的信息,理顺这些有用信息的因果关系,形成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系统,最终给出推理结果。为此,我请教了许多日本经济学家,其中包括日本前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日元先生”榊原英姿、泡沫经济学专家野口悠纪雄等极富洞见之士。实际上,泡沫崩溃虽已过20多年,但日本国内对于那段泡沫历史仍然没有定论,对于泡沫形成原因、膨胀原因、崩溃原因,这些日本经济学家都有一套自己的说法。同时,又由于中国的情况还是进行时,因此他们对于“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这一设问的回答也存在极大分歧,大致占据了这一设问可以有的所有回答:1.会成为;2.不会成为;3.处理得好不会成为,处理不好会成为。但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好处在于,除了“人是自私的”之外,大概是没有类似万有引力定律那样的真理的。因此,在这个世界里,逻辑比结论重要。基于对这些日本经济学家逻辑与论证方法的思考与整合,我倾向认为,中国泡沫经济主要基于两个主要原因:1.城市化;2.贫富差距。如今,中国泡沫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房地产问题,泡沫也主要存在于房地产领域。因此,搞清楚房地产问题,大致就能搞清楚中国泡沫经济。关于中国房地产问题,国内的分析很多,读来眼花缭乱,其中不乏故意放烟雾弹者。在我看来,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在中国,房地产的价格大体由市场决定,因此,是可以用供求理论来解释的。房地产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供小于求。问题在于,到底是供给过少,还是需求太多。在供给方面,房地产的供给大致由土地供给决定,误差仅在于盖高与盖矮、盖疏与盖密之间。由于中国的土地供给由政府垄断,因此许多人将问题归结为政府土地供给太少。但更多的人倾向认为,问题出在需求方面。基于对未来城市化及房价上涨的预期,国民把大部分资产都投入了房地产。在这当中,购买的主力是拥有社会大部分财富的一小部分富人。他们扮演了主要需求方,房价由他们的财富水平决定,商品房真正成了奢侈品。同时,另一部分并非富足但也不穷的国民出于对“住有其屋”的强烈渴望勉强购入,这些人称为被卷入该金钱游戏中的“房奴”。而其他更穷的渴望拥有住房的人只有望洋兴叹。这便是贫富差距造成的需求的基本构造。就这样,富人创造了繁荣的“虚假”而“高价”的需求,这些“虚火”使得房地产“旺盛”。富人瞄准的是那些已经在城市的、渴望拥有住房的人们以及将来城市化带来的更多的这样的人们的住房需求。这种逻辑是没有错的,但量并不好掌握。在这种简单逻辑的如永动机般的驱使下,富人们容易陷入一种集体的狂欢,如滚雪球般的玩着倒买倒卖房子的游戏,而无暇思考他们现在投资的房子到最后有没有那么多人住。这种心理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人是极其相似的,只不过日本人与中国富人等待的需求种类不一样。当时的日本人认为,伴随日本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进驻日本,他们需要办公楼,他们的外国员工需要宿舍,因此建在日本的房子将大有市场。这种逻辑也是没有错的,后来也确实有许多跨国公司进驻日本。但可惜的是,量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多。所以那些投资房产的中国富人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当人心冷淡、游戏玩不下去、没有其他富人下家来接盘的时候(在此轮调控下,这一氛围正在形成),当他成为最后一棒、需要面对真正的“穷”刚性需求的时候,怎么办?对他们来说,不好的消息是,有一部分刚性需求将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中消耗掉。而期待那些稍微富裕点的中产们的收入短期内有可观的增长,以适应现在的房价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一阵僵持之后,等待富人们的将是降价的无奈选择。而降价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因此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将决定中国是否会发生日本那样的泡沫崩溃和金融危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评论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新闻博客评论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下一个日本》 王国培【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 17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24 x 16.8 x 1.4 cm
品牌: 浙江人民出版社
ASIN: B0073NDXPQ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294,294名 ()
名人推荐
当年日本实体经济只有10%的增长时,货币供应量却增长了20%,现在中国就是这样,这就说明一定是物价上有问题或者是出现了泡沫经济。这让我感觉到中国似乎真的是在走跟日本同样的道路。现在中国给我的感觉就像是40多年前的日本。 ——安斋隆 日本SEVEN银行董事会会长/中国金融系统改革国际顾问 对于中国来说,给劳动者提供与生产力相符的工资,也是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 ——竹中平藏 前日本经济财政大臣/日本“经济改革总设计师” 这种建设的供给已经超过了实际的需求。我不能保证说中国也会和日本当年一样,到最后房子都卖不出去。但是从根本上说,中国正在产生和日本当年一样的泡沫现象。 ——小林英夫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委员长 (日本)那时候一栋普通住房的价格是一个普通国民年收入的四五倍,中国现在则是十几二十倍。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中国的贫富差距。 ——濑口清之 曾任日本银行驻北京事务所所长/原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 中国经济的问题到底是构造性的还是循环性的,认清这一点很重要。 ——高桥亘 原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经济还很景气,以内需为中心的基本经济增长力还很强,所以就算多少有些泡沫可能也不会破灭。 ——关山健 日本著名智库东京财团研究员/明治大学国际合作政策研究所所长 在经济高速增长之中,必定有一段时期会出现泡沫,接着崩溃,这是极其普通的事情。现在的中国经济基本上就是处在日本的经济高度成长期,所以应该不会一下子衰退,但是也的确出现了一些泡沫经济的部分。 ——神原英资 “日元先生”/曾任大藏省国际金融局局长/大藏省财务官 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日本的1/10,但同等地理位置的房价中国和日本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住宅的价格与收入的比例,日本泡沫经济的时候大概是10—15倍。现在中国的这个比例比这个更高。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野口悠纪雄 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金融研究科教授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经验还相当不足。因此,现在大力推进金融自由化,我感觉稍显冒进,显得有些慌张和焦虑。中国虽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但是人民币完全没有作为国际性货币的经验,中国要警惕美国。 ——谷口诚 原日本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经济合作开发机构(OECD)副秘书长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13亿人口的市场。因此,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将经济发展的实惠均匀地分摊给每一个国民的话,我认为中国避免泡沫破灭的打击、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相当有可能的。 ——村上诚一郎 原日本财务副大臣
2 星2 星 (0%)0%与其他买家分享您的想法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通过和日本一些专业人士的交谈探讨日本衰落的反思与对中国当前形势的借鉴。非常深刻有深度,我说下我的感想:1.所谓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并没有那么严重,日本依然在科技方面领先,经济依然强大,生活依然比我们好的多2.股市楼市的泡沫破灭也不过如此,虽然当时很难受,但对日本科技经济的发展未必不是好事,人们才能放弃炒楼炒股发财的幻想,安心工作3.我们现在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依靠别人的技术上追赶上发达国家后必然会迎来低增长,我们如何面对?中国领导人很怕4.低增长并没什么可怕的,但是由于财富分配不均对中国普通百姓的伤害是中国的最大不稳定因素5.低增长才能淘汰落后过剩的产业,人们才会低头发展内实力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显然,老外对中国泡沫的乐观判断都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社会缺乏深入了解,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我们和日本相似的对比结论,因为今天的情况和当年日本的情况真的一摸一样,美国的情况和招数也是一摸一样,而可能导致结果不同的部分根本不是日本专家们期待的样子,我们在经济发展史上没有突破人类历史能力的征兆,所以日本的情况可参考性极高!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包装什么的都不错,内容也很精彩。主要讲述了在经济方面,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有过的一些相似点,包括房地产,当局反应,人民的价值观等。也从不同侧面(汇率,利率等)方面对两国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总的来说让我了解到了当时日本泡沫经济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破灭的,同时也发觉中国确实在某些方面和当年的日本有惊人的相似。难能可贵的一点,本书包含了不止一位的经济学家,学者的观点,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观点集。不同的观点在一本书中呈现,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对比和思考。不足呢,我更希望看到跳出经济范畴的讨论,比如一些工业,公共建设等方面的对比,日本在这几个方面都做的很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性。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5年前一位驻日记者采访了十个日本经济学家,有关1990年日本金融泡沫的前前后后,如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房产泡沫……以及对2011年时中国经济的看法。5年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已现拐点,但房价继续暴涨,汇率波动很大,货币继续超发,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老先生们建立在经验和阅历上的智慧甚是珍贵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我看完已过时5年,中间重复的东西太多,毕竟很多事情大家都是有共识的。所以后边看到相同的观点,都不想看了!但整体分析,还是有高度的。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缺点:有点观点有所雷同优点:思考路径较多,容易引发思考
||版本: Kindle电子书|已确认购买从日本学者的角度看日本与中国目前状况下的异同。有些观点还是值得读一读的
亚马逊客户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吗
下载积分:420
内容提示:[精品]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吗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11:4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2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吗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会和日本打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