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哪个城市先天条件是指什么硬件条件最好

2013《哈尔滨会展》第一期 - 哈尔滨市贸促会
会展项目部
当前位置: >
  【政府支持&政策法规】
  宋希斌市长听取我市会展工作情况汇报
  2月22日,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听取了哈尔滨市贸促会、市会展办关于我市会展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宋市长充分肯定了市贸促会(会展办)过去一年的工作,他说:贸促会、会展办所做的努力推动了全市会展业的发展,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通过你们的工作,我们看到了希望。宋市长强调了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哈尔滨作为东北亚中心城市,是对俄、东北亚开放的前沿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不仅对国际化城市建设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对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为一体,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会展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早,但发展还不够规范,加快哈尔滨会展业发展是强基础的有利契机,恰逢其时。这两年我们重点规划了农业博览中心建设,努力改善会展条件,现有的展馆也要提高利用率。结合我市实际,特别是春夏秋冬季节性十分鲜明的气候特点,强化会展,对我们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结构,特别是提升城市开放度,意义重大。宋市长要求:会展工作要考虑提升展会的规模和质量,形成一个全方位提升的格局,基础要扎实,从体制机制创新上,从会展发展方向上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方案。哈尔滨会展打什么牌,差异化很重要。要根据哈尔滨市地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如:航空航天材料、装备制造等我们有优势,有大量的事可研究。&寒博会&、&农博会&要与哈尔滨的产业发展相融合,不仅是商品展示,更是一个交流窗口,&寒博会&除冰雪设备就很好,面向寒地城市,突出了寒地特色,下步还要进一步明晰思路,主打什么产品、面向什么城市,能够体现欧洲、俄罗斯、东欧城市特色。要建立为会展服务的配套联动机制,会
  展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涉及很多方面,靠联动机制,学会用巧劲。&农博会&、&寒博会&市贸促会牵头,搞好综合协调,形成整体推进,这是关键。哈尔滨市会展业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办成支柱产业,大有文章可做,与省里合作,做好&哈洽会&,思路要开阔,增强本领,锻炼本事。
  宋希斌市长对进一步搞好与德国科隆公司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及解决会展机构、编制问题做了明确指示,并将在市政府常务会上专题讨论研究。
  全国31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会展业
  会展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各地都将发展会展业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更加积极培育、引进品牌展会,制定政策扶持会展企业,改善办展环境,提升软硬件水平。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31个省市自治区公布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各省在规划中均提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举办会展活动。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大会展&概念,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展会促进产业提升。
  北 京 充分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作用,挖掘高端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消费潜力,拓展外来消费。在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全力办好第二届&京交会&。支持服务外包加快发展,促进文化创意、软件等新兴服务贸易增长。做好企业&走出去&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创制国际标准和境外并购。高水平办好大型国际会议和会展活动。
  天 津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设进口商品交易市场。推出新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基本建成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加快国家会展中心、津湾广场二期、恒隆广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华侨城欢乐谷主题公园、米立方水世界等一批旅游项目。
  河 北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品线路和景区,打响&诚义燕赵、胜境河北&旅游品牌。推进大型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农贸市场建设,促进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支持唐山筹备办好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山 西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实施&1511&工程,统筹推进各类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晋善晋美&整体品牌形象,加快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重点景区改造提升,打造精品线路,开发特色产品,培育骨干企业,完善配套设施,做大做强旅游业。办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和第三届农博会,做好第八届中博会等重大展会参展工作。
  内蒙古 大力发展服务业。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支持服务业示范项目建设、品牌培育和人才培训,重点推动30&50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呼包鄂都市旅游圈、海额满阿休闲生态旅游圈等8个重点旅游区域建设,扶持发展农村牧区旅游。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推动会展、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辽 宁 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和服务业。加快建设60个省级服务业聚集区。各市都要有中央商务区,各城区都要有服务业聚集区,各县城都要有中心商业街。培育百家服务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沟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增加国家级展会数量和规模,会展业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努力办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
  吉 林 抓住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更名升格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重要机遇,积极构建推动东北亚各国政府间交流合作的对话平台,提升我省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继续办好各类国际展会,促进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吉林开放度。
  黑龙江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比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住宿、餐饮、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办好对俄&中国旅游年&活动为契机,加大旅游促销,做强旅游产业,提升综合效益,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转变。
  上 海 提高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的比重,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相当于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5%左右。
  江 苏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强出口品牌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产品交易会。办好2013年亚青会,筹备好2014年青奥会。
  浙 江 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支持发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休闲、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等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推进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扩大工作。
  安 徽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深化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密切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办好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活动。
  福 建 旅游业重点强化龙头培育、品牌营销、一体运作、管理提升,开展跨区域资源整合等试点,促进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会展业重点突出经贸功能、项目内容、市场运作,提高有效客商参会率,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经贸成为主旋律。加快大陆对台贸易中心建设,争取在台湾设立福建商品展销中心,扩大对台贸易。精心办好第五届海峡论坛。
  江 西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旅游业,力争旅游接待超过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700亿元。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0个、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20家。
  山 东 扩大&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影响,深入实施国民休闲纲要,打造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和著名旅游景区,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用好服务业引导资金,提高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水平。加快服务业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河 南 利用第八届中博会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平台招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题材效应,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企深度战略合作,引进一批电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兴服务业龙头企业,吸引中小企业配套跟进,形成雁阵效应。拓宽开放领域。持续扩大工业开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基础产业、城乡建设领域开放,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开放,力争在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湖 北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金融等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现代物流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精心组织第九届产学研洽谈会和第六届中国中部(湖北)创投大会。
  湖 南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大湘西旅游经济圈和湘江旅游经济带;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开发和监管。提高服务行业整体水平,推进长沙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衡阳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广 东 优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旅游、健康服务等,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和现代经营业态,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办好第五届粤东侨博会。
  广 西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节庆农业,推进农业向&接二(产)连三(产)&延伸。巩固提升开放合作平台作用和影响力。以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全力办好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1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经贸和社会人文等多领域交流活动。
  海 南 加快航天、海洋、电影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森林旅游、民族特色旅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争取适时开通西沙邮轮旅游。积极申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非合作圆桌会议、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赛等一批重要国事、重大节庆和品牌赛事活动。
  重 庆 建成国际博览中心,扩大会展规模,提升会展档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造都市旅游、温泉之都和邮轮经济,提升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天生三硚等精品景区品质,彰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四 川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物联网、云计算、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丰富创新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总收入3500亿元。办好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第12届四川电视节,推进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好第十四届西博会、成都《财富》全球论坛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加快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
  贵 州 在扩大开放方面,承办好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高端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推进会等活动。
  云 南 突出开放合作,建设沿边开放新高地。努力把中国&南亚博览会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商贸物流、旅游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突出抓好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工程。推进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品牌培育等10大重点工程,加快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抓好一批批发市场和流通龙头企业建设。加快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和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西 藏 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打响&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特色品牌,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60万人次、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推出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实施好&百幅唐卡&创作工程。
  陕 西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办好西洽会、农高会、西部跨国采购会和各种消费促进活动。积极开发精品旅游项目,争取增开西安至境内外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加大旅游环境治理和市场营销力度,推动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甘 肃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高科技型等六个类型的文化产业。办好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和第六届省文博会。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拓宽产业融合发展路子。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继续办好&兰洽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青 海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旅游倍增&计划,扎实推进10个文化聚集区建设,在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宁 夏 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办好中阿博览会等节会活动,争取中阿合作论坛高官会议、中阿艺术节等活动在宁举办。办好黄河金岸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积极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
  新 疆 实施旅游收入千亿元行动计划,构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按照上规模、建精品、出极品的要求,发展高端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由单一线路向活动组合、体验区、深度感受区发展。加大对文化休闲娱乐、网络信息、体育赛事等活动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坚持向西开放战略不动摇,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地产品出口,增加高新技术类、重要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关于统筹安排会展活动举办计划的意见》
  哈尔滨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防止市场无序竞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经哈尔滨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会展办)、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共同研究,就会展中心展馆举办会展活动计划的统筹安排事宜,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行业管理,增强有序竞争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统筹安排会展活动计划,是规范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市会展行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规范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特别在市场秩序建立维护方面出现了重复办展、压价竞争、诚信缺失等问题,损害了办展主体、参展企业的利益,影响了我市办展环境。会展业作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做到发展与规范并举,相互促进提高。实行会展活动计划统筹安排,既是行业规范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长远要求。各办展主体、相关企业一定要提高认识,增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抵制不良竞争行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扶优扶强,统筹安排会展活动计划。从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本着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统筹兼顾、公平合理原则,对在会展中心展馆举办的会展活动计划实行统筹安排。
  统筹安排的会展活动计划内容主要是举办时间、地点(展厅)及展会举办的相关服务、扶持形式和手段。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类别:
  (一)优先鼓励类统筹安排的:
  1、政府主办、承办、支持的;
  2、现有和新开发的符合哈尔滨市产业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的;
  3、连续举办、中型以上规模的
  4、专业观众为主体、投资洽谈类的;
  5、区域和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
  6、同质类展会整合联合举办的;
  7、引进和联合举办的巡回展。
  (二)合理支持类统筹安排的:
  1、连续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
  2、差异化、特色化明显的;
  3、同质类展会档期超过三个月的;
  4、经营管理规范,参展参会客商满意度高的。
  (三)限制发展类统筹安排的:
  1、同质类展会档期不超过三个月的;
  2、有同业招展价格不当、互相诋毁等不良竞争记录的;
  3、参展参会客商群体投诉、媒体曝光的;
  4、会展中心场馆以外举办的其它损害办展环境的。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统筹安排会展计划工作落到实处。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行业企业自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努力创新行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管理方法,使会展活动安排做到计划合理、举办有序、发展有利、规范共赢。一要建立会展活动举办计划统筹安排制度,实行年初预排、综合审核、履行程序、联合协调的办法,由会展中心提出全年会展活动计划预安排意见,会展办进行综合平衡,办展主体填报项目申请表,经联合协调后确定项目计划。根据确定的计划,由办展主体与会展中心签订展馆使用租赁合同。二要加强诚信自律建设,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会展办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合理安排会展活动计划,依靠行政、政策等手段,妥善解决市场规范工作的&难点&问题。会展中心要增强全局意识,认真履行统筹安排会展计划的责任和义务,做好&源头&把关工作。各办展主体要积极配合,努力服从大局需要。三要逐步建立企业诚信经营记录制度,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诚信经营,对于违规经营、恶意竞争行为建立记录档案,作为企业考评依据。
  中国会展业已成为独立经济部门
  &中国的会展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行业中有自己的机构代码L7491。&中国贸促会展览部副部长徐延波在2012年山东会展业发展论坛上做主题演讲时如此表示。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在全球展览行业中异军突起,并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市场。21世纪以来,中国展览业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目前,中国5000平方米以上各类展馆面积累计达7000多万平方米,会展业年收入2480多亿元人民币,吸纳就业人数1900多万人。中国展览项目已居亚洲第一,在世界范围内可能略少于美国,已经俨然成了一个&展览大国&。
  会展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号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自日起,上海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宁波、厦门、深圳11个省市。
  天津滨海新区设会展专项资金 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展会
  为促进滨海新区会展业长足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宏观导向和刺激作用,天津滨海新区商务委、发改委、财政局共同制定并正式下发《滨海新区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滨海新区首次设立会展业专项资金,重点培育优秀会展主体与新区主导产业相关联的品牌展会。
  据滨海新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以先进、优势产业为原动力的会展业已逐渐成为助推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2年有50多个展览和论坛在新区举办,重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此次办法的出台,将对提升滨海新区办展环境,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品牌展会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马鞍山扶持会展业发展 每项活动最高补助30万元
  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出台促进产业转移若干政策通知,大力扶持会展业发展,每项活动最高补助达到30万元。
  通知对扶持会展业发展首次做出明确规定:新设立注册资金300万元以上的会展企业,3年内按其会展服务业务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马鞍山市留成部分等额资金的50%给予奖励;对在马鞍山市举办超过200个标准展位或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全国性、区域性展会的单位,每个室外标准展位补助100元,每个室内标准展位补助150元;软件、动漫等服务外包企业参加马鞍山市组织的国内外招商推介会、专业展会、宣传推介等活动,给予一定补助,每家企业每次最高补助5万元;积极支持企业在马鞍山市举办全国性或国家级相关活动,依据其规模、影响力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每项活动最高补助30万元。
  海口万扶持发展会展业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被誉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正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扶持会展业发展,2013年海口市将拿出3500万元扶持会展业加速发展。根据正在编制的海口市会展业有关规划,到2015年,海口市每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将达500个。
  海口市不断加大对会展业的扶持,在政策法规等方面,海口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海口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口市会展业管理试行办法》、《海口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优化会展环境、培育品牌展会、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2013年海口市将引进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第二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海南)国际妇幼用品博览会、第四届基因产业大会等大型会展活动。
  海口&招会引展&出新政
  项目最高补贴金额可达300万元
  日前,海口市原则通过了《海口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正案草案)》,对需要重点支持的会议、展览和其他与会展相关的大型活动的培育、补贴或奖励都予以了明确规定,补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培育本地展览项目的补贴,明确了对于首届创办的新展会每届补贴总额最高可达30万,连续补贴不超过6届。对于已举办6届的展会,每届最高补贴金额可达20万元。同时,为引导专业相近的中小专业展会走&联合办展、共创品牌&的路子,海口市对整合资源后的展览规模达到500个标准展位以上的,视作新办展会予以补贴,每届补贴总额最高可达20万元。另一种是用于国内外流动性大型展览项目的补贴,符合海口市产业发展的展览项目原则按1.5万平方米起予以补贴,补贴金额为100万元,每增加1.5万平方米补贴100万元,最高可达300万元。
  新《暂行办法》对大型流动性展会在海口市连续举办的奖励也有了明确规定,即:规模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市政府未支付申办费和申办补贴的流动性展会主办方,最高奖励可达每万平方米10万元。对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专业展览会在海口市成功举办的单位或个人,最高奖励可达每万平方米5万元。
  新疆首个会展消防地方标准发布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展览布展防火规程》于日起施行。
  这是新疆发布的首个有关会展消防的地方标准,在全国亦不多见。《展览布展防火规程》以工程建设标准的形式强化会展消防工作,通过编制技术规程,进一步明确场馆管理单位、展览主办单位、参展商、布展施工单位等各方责任。
  西安出台会展管理条例 发布虚假会展信息罚款
  为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加大对会展业的扶持与服务,由西安市会展办公室起草的《西安市会展业管理条例(草案)》已经出炉。条例草案对举办单位、场馆方、参展方的权利义务,会展活动备案、信息发布等进行了规范。
  条例草案规定,承办单位应客观、准确、真实地发布会展活动信息,不得发布与会展活动内容不一致的招商招展和宣传信息,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不得误导会展活动参与者,不得随意变更会展活动内容。违规者由会展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承办单位处以5000元罚款。
  鲁成立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展分技术委员会
  日前,山东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展分技术委员会在济南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加快推进山东全省范围内统一的会展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以期通过制定与实施展会服务、展会管理方面的标准,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它的成立,不仅为山东省更好地实现质量兴省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名牌战略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山东省会展业向规范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的会展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数量在保持稳固发展的同时,展会质量与含金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2012年共举办155场展览会,展览面积为220万平方米,拉动相关行业收入165亿,参观人数超5000万人次。
  南京将把会展经济列入官方统计
  从日前召开的南京市2012年度会展经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3年,南京市将把会展对经济的拉动列入官方统计,以期对会展经济的关联效应有一个可借鉴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据悉,南京市会展办、统计局已与第三方公司着手联合开发&南京市会展业统计直报系统&,对相关会展企业、重点展馆等进行人员培训,将把每一次会展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形成实实在在的数字,以求准确反映会展经济的运行质态和体量大小,为城市会展经济的规划调整提供依据。
  【理论园地】
  会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天津商业大学会展系 杨琪博士
  会展客户关系管理是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会展领域而产生的相关的管理思想、方法体系。由于会展活动涉及领域广泛,活动周期长,对创新技术含量要求高,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会展客户关系管理具有管理周期长、客户数据收集复杂、展期客户高度集中、客户需求研发创新性要求高、客户管理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强等特点。在会展领域,客户服务本身已融入并成为会展产品的核心要素,而展会活动短时间汇集的成千上万的观众、参展商、服务商的信息量巨大,客户个人偏好数据复杂。因此,会展客户关系管理需要重新审视其核心价值,探索这些核心价值的实现路径。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学术派别,儒学注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管理方略,是中华文化的主干,也是现代文化与思想重要渊源。会展产业作为现代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为客户提供新信息、新知识的交流分享平台,促进参与者激发新的思想,产生新的需求,实现供需的对接、知识的分享和创新、以及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因此,以&人际关系&为研究重点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与以&企业、客户、观众、政府之间关系&为研发重点的会展产品的核心价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使从儒家的视角深入分析会展客户管理的核心价值有了可能。
  从会展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基础,使&智&的价值成为了会展客户管理的首要价值;而会展产品作为一种预付费的长线服务产品,只有&信&的价值才能确保会展客户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商业友谊。儒学作为&仁&学,以&仁&为首要的核心价值;客户关系管理因技术而生,故以&智&为重。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同,会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价值依次以&智、信、仁、义、礼&的形式展开。
  &智&的价值表现为:现代大会展潮流下如何有效收集、开发和利用大数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客户智能化和智慧会展,集中体现在识别客户与客户细分的环节;&信&的价值表现为:会展产品的交融性与期货属性要求建立会展客户信用体系与会展征信文化,集中应用于客户满意感与忠诚度管理的环节;&仁&的价值表现为:现代会展客户服务需要全方位地围绕以人为本展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贯穿于会展客户管理的各个环节;&义&的价值表现为:现代会展客户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政策框架下开展,在客户服务过程中既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只有通过&义&带来的&利&才是长久的、经得住市场考验的。&礼&的价值表现为:会展客户服务过程中需要熟悉客户的文化背景,尊重客户的文化习惯,遵守文化交流的礼仪。&礼&的价值集中表现在客户沟通、现场服务等各个环节。
  现代会展企业,需要从&智信仁义礼&五个方面全方位做到&客户为中心&:第一,全面收集、积累客户数据,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客户智能系统,实现智慧会展;第二,建构以产品诚信、商业诚信、营销诚信、社会诚信与客户诚信等为主要框架的会展企业征信系统;第三,通过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精神,打造多元立体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会展产品,建立和谐的企业、客户、政府、观众之间的合作网络;第四,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基于科学流程与方法的会展服务生产的标准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第五,尊重客户的文化背景与民族习惯,礼待客户,与客户和谐相处,把会展活动打造成多元和谐、求同存异、友好分享的平台。
  城市发展会展业的几个必要条件
  【摘要】会展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自身的产业运行规律和条件限制,对举办地有着一些硬性要求。一个城市能否发展成为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并结合曲阜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条件,重点介绍了未来曲阜发展会展业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城市 发展 会展业 条件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展览数量逐年增长,展览设施不断增加,会展业的经济规模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新亮点。目前全国已形成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为主,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其中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以及大连、昆明等地已成为核心会展城市。
  会展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以及给举办地带来的诸多益处,使许多地方都希望通过会展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将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场馆设施建设,以期实现&会展兴市&的目标。实际上,会展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自身的产业运行规模和条件限制,对举办地有着一些硬性要求。也就是说,一个城市能否发展成为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独特的资源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一般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这些所谓的会展城市在成为会展中心的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像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这三座城市在旅游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堪称我国的城市代表,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上其他硬件设施以及人才优势等要素,使其很容易培育品牌会展,进而成为会展中心;对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城市来讲,如果希望通过会展发展地方经济,独特的旅游资源环境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例如海南的博鳌,正是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旖旎的风光,而成为&亚洲经济论坛&举办地,跻身著名会展中心之列。因此,城市本身是否拥有优秀的资源气候条件是决定其能否发展会展业的先决条件。
  (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会展是商品、资金、技术等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集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在已有的会展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或地处港口,或濒临江海,或为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在所在国家或地区处于中心地位,我国的主要会展城市除北京、上海、香港、大连等地理位置优越外,逐渐崛起的东北和中西部会展经济带的中心城市也以各自的省会城市为主,都在本地区处于中心地位,并发挥着枢纽作用。
  (三)拥有产业优势,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例如,东莞作为珠三角地区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举办相关产品展会具有较大影响,并很快发展为国际展会的举办地;同样,市场也很重要,市场规模决定了一个城市会展业的发达程度,例如,浙江义乌拥有我国首屈一指的大市场&&中国小商品城,是我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因此,&义乌小商品博览会&自然使义乌这座城市声名鹊起,并顺利晋升为国际性展会,成为我国区域性会展城市典范。此外,举办会展活动还要求有符合一定标准的展览场所,并需要举办地具有住宿、餐饮方面的接待能力以及交通、通讯方面的设施保障。因此,对一些先天条件相对不足的普通城市来说,如果希望通过发展会展业提升城市地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自然条件优越的普通城市,也需要有相应的优势产业或市场作为依托,否则对参展商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
  会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地方通过举办会展获得了巨大收益,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但不同城市在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市场开放程度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发展会展经济,盲目发展会展业将造成资源浪费。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据考证,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于19世纪末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会展业的形式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关联度、影响面和带动功能大大提升,&会展&已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式,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21世纪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并与旅游、房地产一起称为&三大无烟产业&。
  会展业是一个低成本、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业,据有关资料显示,会展业直接利润率在20%至25%左右。同时,会展业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这也正是它得以产生、发展并被看好的根本原因:一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吸引大量商务客人和游客,开展产业产品展示、技术和信息交流、经济贸易和观光旅游,不仅能带来场租费等直接收入,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10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购物、餐饮、住宿、娱乐、金融、交通、通讯、广告、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这一比例目前也达到了1:6。二是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并凸显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进而拉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发展会展甚至可以创造出&神话&,比如穷乡僻壤的博鳌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博鳌&则闻名天下。因此,会展业素有&城市建设的加速器&之称。三是对就业的带动。开展会展活动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创造了几百万个就业机会。因此,会展业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在会展经济发展较早的欧洲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会展是城市的面包&。鉴于以上原因,综合考虑曲阜实际,着眼于战略和全局,在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中,曲阜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水平。
  目前,我国会展业正处于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各地都在秣马厉兵、大展身手。曲阜发展会展经济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资源优势。曲阜是孔子的故乡、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城市,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会展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二是交通优势。曲阜是衔接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地区,京福和日本高速公路、104和327国道、京沪和兖石铁路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曲阜设站,济宁曲阜机场顺利通航,对外交通发达,非常便于会展商品、资金、技术等物流、信息流的集聚交换以及参展商品、客商的运送传输;周边300平方公里内人口达到3000万,在此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会展城市,曲阜处于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的最佳位置。三是基础设施优势。投资7.5亿元,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投入使用,曲阜可供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曲阜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型游客集散中心、新汽车站、香格里拉、开天国际酒店等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曲阜发展会展业的设施条件、载体功能、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经验优势。近年来,曲阜成功举办了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全球联合祭孔、国际孔子教育奖颁奖、世界儒学大会、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山东省文博会等一系列世界性、高规格的文化旅游、学术研讨、经贸洽谈活动,积累了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丰富经验,积聚了相应的人力资源。五是政策优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目标,曲阜历史文化名城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家高度重视会展经济,把其作为新形势下扩内需、调结构的新的消费热点进行大力扶持、积极培育;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大决策,提出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明确以曲阜为中心构建鲁文化产业集聚区,将省文博会、全国书博会等一些大型会展安排在曲阜设分会场;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曲阜文化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曲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彰显放大优势、抓住用好机遇、加快发展会展经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境界、高点定位。什么样的城市办什么样的会展是有讲究的。国内外会展中心城市大体上分为市场优势、旅游优势、产业优势三种类型。曲阜是一个文化旅游城市,具有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和观光旅游双重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个&双重优势&,围绕曲阜&孔子故里、东方圣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用好&孔子&这个独步天下的&金字招牌&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个&国字号&平台,围绕打造&济宁文化产业核心区、山东鲁文化产业集聚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东方文化产业高地&的目标,把会展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的战略举措,加快发展会展经济,做到以展会商、以展带业、以展聚财、以展扬名、以展兴市。加快制定会展业发展年度及中长期规划,明确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将会展经济与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协调发展、互促互进、共同提高;树立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办展理念,通过大气魄策划、大手笔运作、大活动支撑,提高会展专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把曲阜建设成为具有较大知名度、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鲁西南会展业龙头、中国东部文化会展中心,会展经济成为曲阜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特色是会展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特色就是竞争力,有特色就有吸引力。如大连通过连续八届国际服装节把大连这个海滨城市经营得红红火火;同样,上海经营&财富论坛&,深圳经营&高交会&,珠海经营&航展&,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曲阜的会展业就要大打&孔子牌&,兼顾周边县市区经济和产业特色,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走特色办展之路:一是打造孔子文化节庆品牌。进一步丰富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内涵,办好春秋两季祭孔大典,策划好国际孔子教育奖颁奖,创新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山东省文博会,不断提升办节层次,增强节庆会展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二是打造孔子文化学术品牌。运作好孔子学堂、孔子及儒家思想学术报告会、世界儒学大会,筹划建设尼山书院,抢占国内国际儒学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制高点,增强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三是打造文化旅游商品品牌。精心策划推出具有曲阜特色的古玩字画、工艺美术、文物复仿制品、孔子动漫等文化旅游商品展览,在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基础上,吸引国内国际的旅游商品来曲阜展览销售,进而形成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四是打造特色产业产品品牌。吸引曲阜周边县市区的机械制造、轻纺、服装、食品、化工及农副产品等特色产业、产品来曲展览销售,逐步形成效应、扩大影响,进而扩展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三、强基固本、创优环境。任何会展都是对一个城市综合管理能力、软硬件环境的考验。针对目前曲阜会展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服务功能不强,特别是接待场所规模小、档次低,缺少高档购物、休闲场所的实际,我们将统筹规划建设会展配套服务体系,以满足举办各级各类会展的需要: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香格里拉、喜来登、开天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的建设步伐,提升接待设施水平;加快明故城整体修复,打造文化旅游功能区;推进五马祠街改造,形成富有吸引力的特色商业购物街区;开放论语碑苑,建设高档次休闲娱乐场所;支持配合京沪高铁加快建设,积极推进大型游客服务中心、新汽车站建设,完善城市交通条件。二是增强服务保障功能。加快发展餐饮、运输、电信、金融、购物、娱乐等与会展业相关的产业;完善提升杏坛圣梦、孔圣&九章、开城仪式等演艺水平,策划推出大型舞剧孔子演艺品牌;加强治安、卫生、消防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为参加展会的客商创造一个和谐的交易环境,使其慕会而来、满载而归。三是研究出台优惠政策措施。设立会展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定期专业展览和会议的申办举办、会展的宣传及品牌培育、对会展进行政策性补贴、奖励杰出贡献人员等;建立会展绿色通道,使会展各方畅行无阻。四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的力度,高薪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会展策划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来曲传经送宝;组建孔子艺术学校,培养专门的演艺人员;发挥驻曲高校的作用,有针对性的设置会展专业,持续性地培养会展策划、营销、广告、服务等相关人才,为发展会展经济提供智力保障。(转载自《中外会展》 作者:黄加龙)
  【专家视角】
  重复办展现象的发生机理及治理建议
  哈尔滨商业大学会展系主任、教授孟凡胜
  摘要:重复办展是指同一城市3个月内举办二次以上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的展会项目。重复办展既有其深刻的利益根源,更有管理缺失之责。重复办展对举办城市、对会展行业、对会展企业都有一定的损害,于是,各地市都在千方百计地遏制重复办展的发生。有效地遏制重复办展需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管理制度,使会展业走向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重复办展的环境不存在了,重复办展难题自然化解。
  重复办展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现象,全国每年举办的食品展达130多个;国内每年大大小小的饮料展览会超过100多个,汽车展更多,达到200多个,甚至在同一城市,同一类型的展会在同一段时间也举办多个。如广州,2011年3月至6月三个月内,单单葡萄酒类的展览会就有5场之多。在北京经常出现多个保健品展、礼品展同时举办的现象。这种情况几乎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个会展城市。
  一、重复办展成因分析
  重复办展的实质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1、投机行为
  个别小型、新生会展企业,由于刚入行,自身没有策划新展会项目能力,发展方向不明确,企业实力弱,缺乏客户资源,为了生存,不得不搞&山寨展&或&傍名牌展&,大打擦边球,借势、借牌牟利。我们看到的很多小型的重复展会多属此类。
  2.、争抢会展市场需要
  有一些会展企业,在会展业界已有一定的办展经验,由于缺乏创立新展会项目的能力,在自有展会项目少的情况下,为了追求企业效益,形成行业垄断,往往会凭借自己的某些优势,恶意举办其他会展企业的展会项目,从而出现重复办展的现象。这种重复办展的动机是竞争的需要,是以挤走行业竞争对手为目的,最终达到独霸该领域会展活动、获取该行业会展利润的目标。
  对办展机构的上述行为失去约束,是导致大量的重复办展发生的宏观因素:
  1、国家工商总局于日取消了&商品展销会登记项目&,对展前登记程序的取消,虽然简便了办展程序,但是对办展企业的办展行为也解除了约束。以前有工商登记,工商部门可以在登记时进行协调,但取消后就很难协调了。
  2、会展活动无法可依。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规范展览会的举办、监管、协调等有关各方职责、权利、义务的法规或行政规章,有关展览活动和事务的开展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由于没有任何市场准入要求与规范,办展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民间商协会、专业展览公司、工贸公司、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新闻媒体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展览业界人士戏言这是&工农兵学商,一起来办展&。无法可依是展览业无序竞争的最主要原因。
  重复办展实际上也反映出我国的会展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型增长特征明显。如果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现阶段的重复办展不见得是坏事,因为竞争是无情的,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加速了会展行业的重新洗牌,弱小的会展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这也迫使会展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使会展活动越来越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市场的力量最终会解决重复办展问题。
  二、重复办展的危害
  重复办展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对城市而言,重复办展会不可避免损害城市形象。各城市之所以热衷纷纷办展会,除了经济效应外,主要是城市的&名片效应&。但是,&名片效应&也是&双刃剑&,如果展会大量重复,使展会参与各方没有获得应有效果,反而会损害城市形象。
  2、对会展行业而言,重复办展会严重影响会展业的生命力。重复办展损伤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为赚钱而办展,展会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无异于浪费了观众的金钱与时间,久而久之势必使展会市场失去人气,从而进一步打击参展企业的积极性。重复办展还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投诉,也不可避免损害优秀展会的形象,最终妨碍会展业的发展。
  3、对展馆而言,重复办展会带来展览场馆的恶性竞争。为了争取展会举办权,许多展览场地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标准摊位费用,使得不少展会总收入往往低于正常盈亏点。
  4、对企业而言,重复办展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展会本意是要为参展厂商创造价值,而中国现在重复性展会泛滥,效果羞与人道,徒令参展厂商疲于奔命,对很多企业来说无异于沉重负担。
  5、对展会而言,重复办展使资源分散,导致展会规模难以做大,难以培育出品牌展会。同时,重复办展,激烈的市场恶性竞争,对于一些海内外优质展览项目和展览公司缺乏保障,于是很难吸引其落户本地,增加了引展的难度。
  三、发达国家的经验
  低水平重复办展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他们采取的方法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常做法是由会展行业协会等业界权威机构建立和实行会展统计数据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参展商和观众可以依据权威部门公布的会展数据,选择适合自己的会展项目参展或者参观,不同展会间则依靠展会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展开公平竞争,从而有效遏制了重复办展现象的发生。
  国外实行会展统计数据审计,不是依据行政命令和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其公正透明的权威性吸引会展组织者自愿参加。会展统计数据审计首先受到参展商、观众和高质量、高水平会展活动组织者的欢迎,会展统计数据经过业界权威部门组织的审计机构的审计并由其向社会公布,逐渐成为会展品牌和信誉的象征。公平有序的会展竞争秩序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对会展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成功做法。
  由于解决重复办展措施有力,一些国家或地区会展业得到了健康有序发展,比如展会大国德国,每年大概举办150个展会,共600万平方米,但超过10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几十个,规模最大一个达50万平方米,大展馆平均每年才办15个展会。作为世界会展业中心的中国香港,现在一年的展会也就八十多个,仅香港贸发局举办的31个展会中,就有7个是亚洲最大的展会。如香港玩具展,规模仅次于纽约和慕尼黑的玩具展,世界排名第三;香港服装节为亚洲之最;香港钟表、珠宝展名列世界第一。健康发展的展会业靠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在展览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个城市里举办相同题材的展览会十分罕见,但在国内却是司空见惯。中外会展业的这种巨大反差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四、我国部分城市治理重复办展的基本方法
  重复办展、题目撞车是影响国内展览会做大做强的&拦路虎&。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千方百计地解决重复办展难题。
  1、上海的经验:
  一是所有在上海举办的展览项目都明确由上海市商委管理;二是上海市商委对各展览项目实施展位大排期,所有项目由商委统一编排档期;三是同等条件下,先申请的项目先审批。
  2、大连的经验:
  大连是我国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过去大连每年举办的136个展览项目中,有50多个项目展览的内容相互之间是重复的,有的基本上相似。为此,大连市会展办采取的措施是:
  (1)对那些前期宣传与展会内容严重不符、参展商投诉较多,以及连续举办3届但面积始终在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展会,并无发展希望的展览项目,不但不支持,而且还要从展馆安排、资金等方面进行限制,以确保大连市会展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
  (2)对于规模大、知名度高、国内外影响力大的展会,支持其扩大规模。
  (3)对于已列入年度展览计划的好项目,将登录政府网站公示宣传,优先安排展览馆档期,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
  3.、佛山市
  佛山市治理重复办展行为通过佛山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实施。佛山市会议展览业协会推出行规,要求本区域内重要品牌展会前后三个月内不得举办同题材展会。
  佛山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发布了《佛山市会议展览行业规范》、《佛山市会议展览业协会自律公约》。《规范》要求:举办与本区域内重要品牌展同题材的展会,举办时间与该品牌展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规范》还要求,各展览企业自觉遵守展会审批(备案)、登记制度。申办旧题材展会,该题材在本区域内举办过或与已办过的展会题材同类,如展期发生矛盾,则上一年已经在佛山成功举办过该展览的申办单位具有优先权。申办展会的名称,不得与区域内他人正在使用的展会名称相同或相近,否则视为侵权。《规范》还指出,对违反行业规范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业内警告、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取消会员资格等处罚,乃至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其采取不予审批、停业整顿等处罚。同时将建立展会评估制度,对于表现好的展会或展览公司将予以通报表扬。
  五、遏制重复办展的思路及建议
  (一)遏制重复办展的思路
  重复办展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还是行业协会管理?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是一种公共行政行为,管理的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政府公共行政的执行者;一个是行业协会,是非政府的公共服务的实施者和提供者。这两个不同层面的管理的内容和手段各不相同,两者有明晰的分工,各自不能缺位,相互间也不越位、错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要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能。就会展行业而言,宏观调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大量工作需要开展。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展业纳入法制轨道。其次,制定行业发展政策。中国的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起来,对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会展场馆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按照国际的通行做法,需要政府在土地使用、税收征管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甚至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三,根据会展行业发展所需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要求,对交通通讯、旅游、商检、货物通关等项业务和所涉部门进行协调,使会展业与这些部门和行业在互动中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第四,对会展经营秩序和会展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充分发挥工商、税务和公安等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会展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进行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由会展业协会开展的行业协调管理工作主要有:制定会展业行业规范,对办展单位的资质实行评定,实行行业自律;对办展计划和办展项目进行协调;对展览会的统计数据进行公正审核,推动本行业诚信建设,为国家统计部门、宏观管理部门和经济研究部门提供真实的数据统计等等。
  有专家建议,可否把相同题材的展览会集中起来办展。这种想法听起来不错,但事实上难以操作。原因是多头审批、互不通气,各展览会主办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不易协调。再说展览会不是办集市,归并到一个屋檐下办展,规模虽可撑大,但实力和影响力不可能同步放大。
  (二)遏制重复办展的几点建议
  要治理重复展会,以下几点是需考虑的:
  一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调控。目前,很多地方办展的资格认证及审批权分属不同部门,而不同部门对展览企业及具体展会的资格认证和项目审批上的标准不尽一致。可以说,政出多门是展会过多过滥的渊薮,展会业必须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展会主管部门要健全展会的管理法规,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会展业政策。政府主管部门不要过多、过深参与办展会,而要行使好规划、协调、服务与监督之职。为规范市场秩序,对于一个时期、一个年度重复性的展会必须坚决控制。
  二要充分发挥会展业协会的作用。一方面,要强化协会组织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功能,按照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合理规范业务行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展业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会展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对会展主体的资质认证,建立会展项目评估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避免恶性竞争。
  三要调控行业协会与商会的办展行为。中国的行业协会或商会成千上万,很多展会由行业协会或商会发起主办,如果每一个协会或商会都办展,势必带来展会的泛滥与重叠,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与会展行业组织要调控行业协会或商会的办展行为,要限定一个行业在一个城市的展会数量,一个行业举办的全国性展会数更要严格控制。
  四要大力培育品牌展会。培育品牌展会也是重复办展乱象的良方。政府应走市场化运作道路,积极培育品牌展会。对于规模大、知名度高、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展会,应予以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在发展会展经济问题上,各地要从当地产业优势、行业资源、市场基础、消费需求及发展趋向来定位。宁波形成了服装、住宅、消费三大品牌展会,温州有关鞋的展会比北京还大,中山的家具展比上海还大,江门的摩托车博览会闻名遐迩,无一不是精心培育的结果。
  五要会展企业学习、借鉴海外同行业的经验。中国会展企业普遍规模小、人才缺乏、运作水平低,要走出重复办展之乱局,根本还在于展会市场的行为主体大力提高自身素质。近年来,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展览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给中国会展业带来了办展经验和技术,有利于推动中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优化中国会展业的产业结构。中国会展企业要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学习,迅速提升自己,成长为大公司,办出品牌展览会,并逐渐走向国际化。
  六要加强展会市场监督,引入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要鼓励那些脚踏实地的办展企业发展,同时对那些办展有重大失误的展览公司予以降级处分。对那些前期宣传与展会内容严重不符、参展商投诉较多以及展览规模小的展会予以处罚乃至停办。
  七要建立会展联盟。会展联盟在美国已有先例。由会展业协会出面,促进会展企业结盟,可能是改变展会低水平重复局面的一种好思路。2005年7月,广东鉴于会展市场泛滥,广东省商业联合会成立了具有联盟意味的会展协作专业委员会,珠三角40多家大小展览业经营公司加入了这一联盟机构,增强了广东会展经济的实力。
  八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从展会主办方看,一时的重复办展现象并不可怕,只有重复才可能产生对比,才能够为各参展方提供选择或放弃的机会。在办展主体逐渐转向企业的趋势下,展会主办方应当紧紧抓住每一次竞争与比较的机会,让自己的品牌突显出来。品牌无法与生俱来,只能通过市场经济反复的大浪淘沙最终得以显现。初涉会展行业的展会主办方是自主打造品牌,还是行登龙之举,应认真思考和对待这个问题。选择钻审批复杂的空子、搭乘别人的展会便车,固然可浑水摸鱼、得一时之利,却永远摆脱不了其他展会的影子,并时时承担被知名展会主办方控诉的风险,甚至终将被市场淘汰出局。已经招展办展的主办方应全力打造展会,为参展商提供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为参展商的顺畅交易提供最完备的信息渠道,凭服务吸引参展方,凭服务打造展会品牌,待展会得到市场认知、成为知名展会后,便可依据法律取得对展会名称的有力保护。
  打造展会品牌、拒绝登龙之举,这是展会主办方解决展会名称保护的不二法则,也是中国会展行业解决重复办展问题,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的正确途径。
  在我国举办的数以千计展览会中,重复性展会占了相当比例,有的称其为&垃圾展会&一点不为过。可以说,重复办展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是到了下狠手治理重复展会的时候了!
  【行业综述】
  2012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一)
  &&2012年中国展览业回顾与展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2012年对中国来说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下行风险加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速回落呈现长期性,运用传统宏观调控思路来调节经济增长的效果正在日益削弱,&稳增长&、&调结构&与&控通胀&之间出现矛盾。另一方面,在国际利益格局的调整中,中国有机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而在宏观调控多重目标的压力下,政府也更加积极地以市场为主导,紧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线,实施稳健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确保国内经济总体保持健康持续增长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篇将以2012年中国展览业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获取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为基础,对2012年中国展览业的总体运行状况进行简要回顾与展望。
  中国展览业宏观发展态势
  通过对2012年中国展览业中重要事件的梳理和总结,我们认为本年度中国展览市场在宏观层面上具有如下八个特征:
  1、国内展览市场总量稳中有升,市场结构初步呈现转型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共举办2185个经贸类展览会,展览会总面积约为6500万平方米,涉及组展单位数量约1300家,与往年相比略有提升。从展览会规模看,全国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会达到71个,约占已知面积展览会总数量的4%;面积在5万到10万平方米的共有176个,约占已知面积展览会总数量的10%,许多展览会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展览会数量增多,其中服务业展览会总面积达到约739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展览会总面积的14%,体现出初步转型升级的态势;办展单位规模不断壮大,展会之间的优化整合以及办展单位之间的交流联合方兴未艾。总体来说,&转型升级&成为2012年中国展览市场的关键词,这对于中国展览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出国展览市场平稳过渡
  出国展览作为促进商业贸易的平台,其发展与国际市场和中国经济的总体状况息息相关。与国内展览相比,出国展览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消极影响更为直接,但发达经济体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对中国商品的刚性需求以及展览会本身的专业组织水平使得中国企业对于出国参展仍然具备持续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另外,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也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通过展览会了解、开发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对以往以传统欧美市场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来说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而那些已经在这些地区打拼多年的中国企业,则开始注意利用这些地区的展览会树立自主品牌。根据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2年我国出展项目规模平稳上升;地域格局分布稳定,欧美市场仍占主导地位;行业分布出现变化,机电产品类的展览项目所占比例上升;自办展和品牌展效果进一步提升。2012年出国展览市场也在总量平稳上升中体现&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3、政府继续对展览业保持较高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近年来展览市场迅速发展,许多品牌展览会建立了示范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成果。在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作为重要贸易平台和对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特殊社会经济活动,展览业在促消费、扩内需的过程中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政府都在政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了对展览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展壮大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会展业培育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性产业;北京市出台《&十二五&时期会展发展规划》,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亚洲会展之都;武汉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发展会展经济作为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途径;南京市出台《南京市会展业国际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讨论稿,提出将建立会展友好城市合作机制,持续引进国际品牌展会,扩大自主品牌项目的国际化程度;成都市规划发布了《成都市会展博览业布局规划方案公告》,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成都市域的室内展场总规模提升到60万平方米。
  4、办展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
  随着展览行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国展览目前已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几大办展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组展单位市场办展主体中国内企业型组展单位820个,约占全国组展单位总数量的63%,从数量上看是最主要类型的组展单位。行业商协会型组展单位、政府型组展单位和外资企业型组展单位(含海外组展单位、外商独资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分别占23%、9%和5%。从展会内容上看,企业所举办的展览会以中小型居多,质量良莠不齐,而政府部门和行业商协会举办的展览会多为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展览会。随着我国展览业市场化步伐逐步加快和开放程度不断增强,企业、行业商协会正在成为展览市场主体,这也是中国展览业逐步与国际展览市场接轨的重要体现。
  5、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参展主体
  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对京、沪、穗展览项目的抽样调查,民营企业在国内参展商和海外参展商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就国内参展商而言,民营企业占参展公司的68%,成为参展绝对主力,其次是股份公司和外资企业,分别占13%和10%;就海外参展商而言,民营企业占47%;股份公司占22%。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境内外展览的参展主体。
  6、展览市场服务不断深化
  2012年,展览市场服务向着社会化、多元化的层面深入发展。我国展览业还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行业,市场服务的体制和措施正在不断健全。有关部门比以往更多地关注组展主体和参展企业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广泛、深入的指导和服务。2012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和部分出国办展组展单位座谈,积极研究对组织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减免税收的问题。7月10日至13日,中国贸促会先后在长沙、福州、深圳举办&2012年出国展览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与参展实务培训&,近400家出国参展企业参加了培训。11月14日,中国贸促会与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联合主办民营出展企业调查沟通会,着手开展民营企业数据统计和调研。
  7、场馆建设继续升温
  我国的场馆建设自2010年进入新一轮的投资周期后,始终热度不减。在地区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信贷支持下,不但京沪穗等核心展览城市的大型展馆正在加快展馆改扩建的步伐,一些二、三线城市更是纷纷将兴建展览中心作为推动当地会展业发展、拉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据了解,各地展馆建设多以&高标准设计&、&超大规模建设&和&全产业链配套&为特征,新建成一批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展览、会议、酒店、商场等服务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新型展览中心。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举办2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展览馆共有98个,合计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为459万平方米,其中有10个展览馆室内可租用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在建的展览馆项目中,虹桥商务区国家会展项目和天津国家会展项目规划展览面积均达50万平方米,重庆会议展览馆和成都中国西部博览城规划展览面积也达20万平方米。武汉自2011年建成面积居华中第一、全国第三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后,其在建的会议中心也于2012年底竣工。南京市会展办向市政府建议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周边预留建设50万平方米展览场馆的土地,为未来南京展览业的发展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8、会展教育培训突飞猛进,但仍需完善
  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招收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学生以来,中国会展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会展业依然在遭遇人才短缺的瓶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是会展人才数量的不足,还包括高校理论与企业实践之间的脱节。为此,会展教育界正在努力打破这种差异。2012年,国家会议中心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设立会展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在拓展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以及观察创新能力。日,南京市举办了&部分高校和会展企业人才培养对接会&,诸多展览公司的专业人士和会展专业学生齐聚一堂,就企业工作的实际特点和会展教育现状展开交流。11月17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会展教育年会在京召开,吸引了来自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的40余位会展教师参加。
  2013年中国展览业前景展望
  随着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加之展览业本身涵盖广泛和边界交叉,预测展览业未来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在此,我们将继续沿袭以往的风格,根据事物固有的因果关系和我们的长期跟踪研究,对2013年中国展览市场的可能发展态势做出一些合理的预期。
  1、中国展览业将在国内外经济低速增长中进一步转型升级
  2013年不仅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也是多重因素叠加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从国际经济环境角度看,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仍然黯淡。欧债危机是最近三年内全球经济领域的最重要事件。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数据,受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率由2010年的5.1%下降至2011年的3.8%,进而下降至2012年的3.3%。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此期间内均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减速。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6%。
  审视中国国内经济现实,各方对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观点存在较大的分歧,最为乐观的预测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能达到9%以上,最为悲观的预测认为有可能在7%以下。根据媒体报道,将于12月中旬召开的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将2013年中国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
  &维稳&将成为2013年中国展览市场的主线。部分实力较弱的展览企业和质量不高的展览项目将遭遇市场的淘汰和重组。具备行业根基、专业化管理和品牌优势的展览项目将力求在企业普遍预算紧缩的时期维持项目各项指标稳定和增长。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中央新的领导核心,也传递了新一届政府审慎推进经济改革的决心和具体着眼点所在。&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展览经济在科技创新、经济机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将大有可为。业界应苦练内功,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微观转型升级,增长长期发展后劲。
  2、政府进一步调整在展览业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
  政府与市场互动关系在中国展览经济中是尤为重要的问题。政府主导型展览发展战略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采纳,其核心就是在坚持政府对展览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中国行政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在展览业发展过程中不但是管理者、指导者,也是一些具体项目的设计者和参与者。这种特点一方面推动中国展览业以举世瞩目的步伐前进,另一方面也出现个别地方政府以政府资金和行政手段揠苗助长,导致一些项目缺乏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空间。中共&十八大&在论述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开始重新思考在展览业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尝试在&无为&和&有为&之间寻找平衡点,在政策、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市场自行配置资源的功能则交给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市场主体。考虑到展览会在发展和引导市场消费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方兴未艾的&后世博&效应,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仍将继续出台展览业扶持政策、规范展览市场秩序,许多地方政府仍将直接参与展览会操作。同时,展览业起步较早的地方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推动展会的市场化进程,寻找适当时机从具体的展览事务中退出,为中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3、展览与会议相结合的趋势更加明显
  现代意义上的展览业多指展览与会议的综合体。会议可以为展览带来高层次的观众和强有力的潜在买家,而展览活动也会使会议更加直观和富有吸引力。许多传统展览国家的展览会都与一系列学术会议、专业论坛相结合,不仅贸易效果好,还成为了业界发布新技术和产品的前沿。
  中国的会议市场和展览市场都很庞大,为展览与会议的融合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中国展览业与国际市场的不断接轨,近年来许多国内大型展览会也与会议、节庆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业界交流合作、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引擎。考虑到中国展览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仍在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认为2013年中国展览与会议相结合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展览会的边界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各种行业的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展促会,以会带展,在拉动内需的过程中发挥突出作用。
  4、展览场馆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场馆建设重拾升势,各地对展馆投资急剧升温。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一些大型展馆项目将在今明两年相继上马开工建设,昆明、成都、上海虹桥等许多展馆项目在投资金额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现有场馆。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2&5万平方米展览馆中仅有约四分之一租馆率能达到20%以上,5&10万平方米展览馆中有约二分之一租馆率能达到20%以上。随着大型展览场馆的不断落成,10万平方米以上展览馆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展览场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态势。
  2012年哈尔滨会展业统计公报
  会展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37个,增加21.5%。其中展会项目88个,增加22.2%;总展览面积117.2万平方米,增长20.6%,吸引国内外客商、观众参展参会达383万人次,增长21.6%,埠外76万人次,增长24.2 %;展会直接收入11.84亿元人民币,增长21.2%,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收入109.35亿元,增长21.5%。哈尔滨市政府首次与德国科隆展览公司及华鸿集团联合举办的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世界农业发展论坛及新创办具有寒地特色的首届哈尔滨寒地博览会,获得圆满成功。引进并成功举办了春季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惠州商品展销会、2012中国(哈尔滨)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
  哈尔滨:古朴城韵下的国际征程
  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脑袋里百转千回的,除去根正苗红的爱国主义教育,亦有怀旧的情怀和异域的风情。这个中国东北角的充满铜锈般斑驳印记的古城,作为东北亚的中心城市之一,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历来就商业贸易繁荣。依托其自身强大的经济和文化辐射作用,能整合多种资源的会展业对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显得额外重要。这一点,哈尔滨认识到了,世界也认识到了。
  秉承其冰雪的特色,哈尔滨寒地博览会应运而生,它的举办除了充分展示哈尔滨以及国内外寒地城市的经济成果和文化特色外,更多的是加强了哈尔滨与世界各地寒地城市的交流合作。同样,由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承办,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成国内乃至亚洲最大最重要的农业交流平台的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也将哈尔滨展现在世界的目光中。这是哈尔滨市首个与世界知名会展企业合作举办,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会展项目,并且是德国科隆国际展览集团在中国首个区域性常设博览会。这些不但对哈尔滨城市以及会展业的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更是对哈尔滨的整体经济形势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稳扎实干 构建坚固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基础的奠定则是日后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哈尔滨会展业起步较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雏形。初始阶段以&哈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元宵灯会&为代表,多为节庆活动,进行文化宣传推广,活跃百姓精神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进入活跃阶段,创建了以&哈洽会&、&冰雪节&为代表的会展项目,多为经贸文化旅游结合。为进行贸易投资合作、宣传推广城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世纪以来,初步形成了&大会展&格局,并保持了持续发展的状态。顺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内外会展业的异军突起,在已有基础上,哈尔滨会展业呈现会议、展览、节庆、赛事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一批国内外和区域较有影响的品牌会展活动。特别是随着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会议、展览活动发展较快,带动了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通过这不同阶段的发展,哈尔滨会展业积蓄了发展动能,奠定了发展基础,在国内二线城市中,规模、综合收入属于中游水平,虽然仍是一个中小行业,但发展特点和潜力预示这一行业将有更大上升空间。
  突飞猛进 响亮城市品牌
  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的禀赋,都使哈尔滨以及哈尔滨的会展业有腾飞的理由。不同于先前的小规模活动,近年来哈尔滨会展业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以展览面积为例,年均增长20%以上,现已达到100余万平方米,仅会展中心已近70万平方米。规模以上会展活动项目200多个,其中展览项目近90个。会展业已成为继房地产、旅游业之后,又一发展较快的新兴行业,已初步形成产业框架体系,整体规模在东北三省四市中仅低于大连,在全国中心城市中居前列。目前哈尔滨可用于展览的场馆面积近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中的新农业博览中心,将使专业展馆面积新增10万平方米,硬件功能更加高端和国际化、专业化。除了硬环境的不断完善,哈尔滨会展主体也在不断壮大。会展企业业务分工结构体系配套合理,基本满足了需求。一些会展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增强,拥有一定资本基础。
  目前哈尔滨已形成了车博会、美博会、文博会、家具展、制博会、种博会等一批品牌龙头展会,得到了国内外客商及相关机构的广泛认可。哈尔滨作为冬季国际体育赛事目的地城市,冬、夏两季会展旅游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极大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会展业对外开放合作的步伐,2011年成功引进&香港时尚购物展&,2012年又相继引进举办了&春季全国高校仪器设备展示会&、&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惠州商品展销会&、&2012中国(哈尔滨)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等,特别是成功引进了战略合作伙伴&&德国科隆展览公司,联合举办&农博会&,成为哈尔滨会展业对外合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软硬兼施 规划无限可能
  优秀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样,优秀团队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导航仪。哈尔滨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哈尔滨市会展管理办公室的统筹管理、协调服务以及对国内外大型展会的申、承办等。近年来,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及会展办组织机构不断充实完善,建立了会展办联席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综合协调,突出重点,围绕全市发展新战略和建设东北亚会展名城的目标,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建立工作机制,完善管理手段,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扩大对外宣传,推动哈尔滨市会展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此外,还积极谋划,创新思路,分别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和黑龙江生态职业工程学院建立了会展人才培训基地,促进会展行业的官、产、学、研、商相结合,为会展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哈尔滨自实施&南跃、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以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骨架加速扩展,综合配套设施支撑能力显现,产业、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增强,无疑对会展业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也使哈尔滨成为最受关注的城市,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城市&、&全国会展工作先进单位&、&新世纪十大创新会展城市&、&中国品牌会展城市&等各项殊荣、称号,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会展业行业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发挥作用。
  信心百倍 力争会展先锋
  凭借敢闯敢创的精神以及日渐成熟的会展局势,哈尔滨会展力求赶超突破的决心也日益剧增。哈尔滨的&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将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重点支持,这是前所未有的。进一步明确的会展业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对推动哈尔滨会展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根据规划,哈尔滨会展业要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实现会展行业的总体目标:立足国内,巩固省内会展核心城市地位,争当&东北会展带&龙头城市,并且面向国际,打造对俄经贸合作和冬季体育赛事目的地城市,建设东北亚会展名城。这样的规划指标,按当前的发展形势,完全可以实现。
  无论你是否去过哈尔滨或幻想过哈尔滨,如今的它早已超出了你所能想象的境界。冰雪不仅只是它的外表,文化也不再只是它的内涵,会展将其融合以及碰撞,每种因素的优势都发挥极致,这座古城也因此显得愈发动容与生机。(《会展财富》记者 王芊芊)
  重庆市2012年举办展览拉动消费435亿元
  重庆市会展行业协会在第三届第三次会员大会上透露,2012年重庆市共举办展览活动521个,拉动消费435亿元。
  据了解,重庆市2012年共举办展览活动521个,同比增长9.7%;创造直接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24.5%;拉动消费435亿元,同比增长20.8%。2013年,协会计划组织4&6次专项考察活动,力争举办一次全国性会展业交流活动。同时,加强从政企联动、人才培养、对外交流、行业规范等多方面入手推动重庆市会展业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主要以促进校企联动为核心,缓解会展专业学生就业难和会展企业人才荒之间的矛盾。并将积极筹备会展专业相关的高级人才等级认证。
  2012年武汉举办521场会展活动
  据武汉市商务局网站消息,2012年,武汉市共举办521场会展活动,已有食博会、农博会等知名品牌展览会,每年还自办展会20多个,引进国内外品牌展会10个以上。明年,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和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著名展会将落地武汉。
  目前,武汉已形成汉阳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汉口的国际会展中心、武昌的科技会展中心等三大会展中心,可供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可搭建国际标准展位1万多个。
  据武汉市商务局介绍,2012年,武汉市正式成立了2000万元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未来三年,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提高到6000万元,每年会展场次将达到1000个,武汉将努力步入会展业的&第一方阵&,成为国内重要会展中心城市。
  南京会展经济拉动420亿元
  据南京市贸促会副巡视员沈平介绍说,2012年,南京市全市共举办大中型展览和规模以上会议2182个,同比增长22%;展览总面积2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8%;1000个摊位以上大型展览31个,同比增长10.7%。其中,国际性展览48个,同比增长33.3%;国际性会议448个,同比增长23.7%。
  对于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究竟有多大,沈平直言:&大家知道国际会展业有一个说法,会展对相关产业拉动的比值是1:9,国内有些城市有的还达到1:10,甚至1:13到15或更高,南京这一块通常按照1:9来计算,近10年来南京会展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按照过去统计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我们也做了估算,2012年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拉动达到420亿元。
  【会展动态】
  第九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
  在重庆举行
  由中国贸促会、国际展览业协会、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独立组展商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简称CEFCO论坛)于1月17-19日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论坛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强的专业高端论坛。与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年会、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年会并列为全球著名的三大展览会议,被称为中国会展经济论坛第一品牌。
  本届论坛以&探索、畅想、定义新成长&为主题,重点围绕&大选年后的国际经济走势及对会展业的影响&、&大型展馆在中国的布局及对中国展览格局的影响&、&中国内地二三线展览市场的合作&、&展馆经营服务综合体系探究&等议题进行探讨,展开平等、开放、深入的对话,旨在为中外会展业搭建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会展业的法制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实现中国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的战略性合作。来自全球300多家展览业界知名机构及企业的600多位专家汇聚山城,共谋行业未来发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国际展览业协会总裁陈先进、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大卫&杜柏伊、独立组展商协会主席凯瑞&辜玛斯等出席论坛并讲话。市贸促会会长、市会展办主任李纬出席会议。
  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代表中国贸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共举办经贸类展览会2185个,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米。政府型主导展会是近年中国会展经济的特色之一,各地兴建展馆的热度持续升温,上海、天津国家会展项目规划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武汉、重庆已经建成区域性的大规模国际展览中心。在2-5万平方米的展览馆中,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租馆率为52%,位居第一,此项指标标志着哈尔滨正在成为举办展览活动的热点市场。此外,还举行了重点会展项目签约仪式。
  哈尔滨市会展工作座谈会日前召开
  3月15日,哈尔滨市会展工作座谈会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召开,我市主要展览公司、部分展览服务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哈尔滨市贸促会会长、市会展办主任李纬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2012年全市会展工作。通报说:2012年会展业总体仍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年完成展览面积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天条件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