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准降息时间表是什么意思,银行降准降息时间表对银行的影响

|||||||||||||||||
&>>&&&&&正文
央行降准降息,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央行27日下午发布公告称,自6月28日起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今年5月11日降息后年内的第二次降息。存贷款利率下调对股市楼市有什么影响?又会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1、去银行存钱,利息变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由调整前的2.25%降为2.00%,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1250元。
  2、楼市影响: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 房贷压力小了
  个人住房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调整前的3.75%降为3.5%左右,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也由调整前的5.65%下调为5.4%左右。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或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
  因此,此番基准利率的降低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房贷压力变小了。比如买房时商业贷款 100万,贷款期限30年,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减少260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9万元左右。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单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曾对中国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显示,2014年10月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102.0和106.9。通过此次降息会促进消费,预计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这也有利经济总体向上发展。
  4、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其次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但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大家,股市和债市风险仍不可忽视。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稳健理财方面的投资也不可少,除了优选定存、国债,还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低,投资收益也不错。
  不过,降息会对以货币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预计此后两类产品的收益会将下行,建议大家谨慎选择。
  5、股市影响:六大行业受益明显 最利好地产股
  分析称,降息直接利好高负债率行业,比如地产、基建、有色、煤炭、证券等行业。但银行业能否享受降息利好还有待观察。
  降息对股市什么影响?无疑是重大利好。因为货币的价格下降,使得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也使得股市融资成本降低,这都会刺激更多资金向股市流动,也会刺激企业投资。这些,对股市当然都是利好。由于这次降息,股市无疑将会向上寻求对前期高点的突破,一旦放量突破,则新的主升浪即可确立。所以,后市,投资者要关注大盘在向前高突破过程中的盘面状态。
  当然,就短期而言,对银行股显然是利空,因为降息使得贷款利率下降,而鉴于现在银行仍然缺流动性,它们就不得不继续上浮存款利率。如此,银行存贷款利差将再次被挤压。
  降息最大利好的板块就是房地产板块。因为,对于当前房地产行业来说,货币价格高和资金压力大是两个最重要的矛盾。上次降息后,市场迎来一轮购房潮,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面压力有所缓解。如今,再次降息,不但会促进购房者购房,也会降低企业成本,故对房地产股来说是重大利好。
  降息会进一步引发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所以对于需要进口原材料较多的企业来说是利空,譬如造纸行业等。但是,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所以对于出口产品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另外,一方面降息,另一方面政府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未来基础建设相关板块值得继续关注。
  6、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
  此次降息,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虽说降息后民众从银行贷款更容易,贷款的金额也放宽,但是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一直很复杂,意味着民众也并非那么容易贷到款。部分人还需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才行。
  此次央行降息,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传导到投资理财市场,除了整体利好楼市外,对银行理财、股市、债券、基金、“宝宝”、P2P、黄金商品等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虽然央行降息,但有定存习惯的人暂时无需紧张忙着“存款搬家”。随着各家银行的利率可能展开的差异化竞争,未来在存款时,消费者可“货比三家”后进行选择,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存款保险条例已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银监会在去年12月4日又下发了《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大家密切关注并及时研判政策走向,在理财方面仍需做到理性,最好采取组合投资策略,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
  经济学家解读:降准减息的最佳时机来临
  腾讯财经智库特约 沈建光 瑞穗证谎侵薰径伦芫恚紫醚Ъ
  继上周遭遇7年来最大周跌幅的“黑色端午节”之后,本周A股再次震荡下行。截止6月26日收盘,沪指跌至4192.87点,较之前近5200点最高点回落约20%,投资者信心跌落谷底,牛市结束论亦扶摇直上。
  可以看到,本轮股市大跌与决策层积极规范场外配资和加大IPO融资等举措密切相关。在笔者看来,上述措施有助于防范股市泡沫,确保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政策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经验表明,单一政策如果缺乏配套措施往往会产生放大效应,导致市场反应过度,甚至造成踩踏。例如,当前A股蓝筹估值并不高,相对于上证A股整体22倍、创业版142 倍的市盈率,银行股市盈率还不足8倍,但也在周五遭遇重挫。政策利空导致的无区分的全面回调很难说是市场更加健康的标志。
  从这个角度而言,措施落地后效果能否符合初衷,不仅取决政策本身,更重要的是还需有合适的配套措施。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低迷,通胀较低且企业实际利率较高,笔者年前就做出了年内三次降息、五次降准的判断。而近一段时间,出于政策宽松或将助涨股市疯牛的担忧,降息、降准时点有所推迟。因此,笔者建议,借此管理层清理场外融资,防范股市风险之时,推出降息、降准不仅是货币政策在经济低迷,通缩风险之下相机抉择的重要表现,也能防止预期混乱、对场外配资清理等规范股市政策起到对冲之效,一举多得。
  针对本轮资本市场的大幅上涨,笔者曾在两周前《牛市不需“国家战略”》文章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在笔者看来,A股市场从去年年中发力,告别2000点实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是有基础的,流动性宽松,改革预期兑现等原因都有助于A股的估值修复。然而,在经历了一年的快速上涨后,越来越多的风险也在显现,比如当前估值明显偏高,经济低迷与股市背离,改革预期远远领先于政策落地,股市财富效应与支持实体经济收效甚微,投资者杠杆率高加大金融与社会风险等等,值得管理层与投资人保持警惕。
  不难发现,应对上述风险,官方近一个阶段态度也有所调整。例如,官方媒体减少对资本市场有倾向性的言论,加大对杠杆融资进行规范等等。在笔者看来,上述调整符合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也能避免投资者产生股市只涨不跌的预期,防范金融风险,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经验表明,好的初衷能否收到良好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本身,更要考虑到是否采取配套政策,对其外溢性风险做好防范。以43号文为例,去年决策层推进财政改革的决心与力度有目共睹,43号文明确规范了政府融资平台行为,并为地方政府“开前门、堵后门”,是财税改革步入深水区的重要标志。
  但是,由于当时并没有太多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财政悬崖,可以看到,受对地方融资平台严格措施落地的影响,地方政府早前曾一度无法保证在建项目开工,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一路下滑的局面,反而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总结对其风险考虑不周之处,其后2万亿债务置换相继推出,配合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较好的防范了财政悬崖风险,起到了既促改革,也不失稳增长的作用。
  同理,在笔者看来,现在降息、降准恰逢其时。原因在于,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继续下滑。一季度GDP回落至7%,名义增速仅为5.8%;同时,考虑到同期受资本市场反弹带动的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实体运行经济的情况可能更要差于预期。
  截止今年前5个月,中国经济数据更是逐月走低,目前为止,并未看到止跌趋势。特别是投资方面,1-5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增速从上月的同比12%继续下滑至11.4%,降至2001年以来的新低。在笔者看来,若要保持今年GDP7%的增长与13.5%的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投资或许需要维持在25%左右的增速,因此未来保证合理的资金配套仍是关键。
  此外,今年全球经济也比预想更困难、更复杂。美联储推迟加息、欧洲日本经济处于困境之中,大规模QE正在推出。新兴市场国家增长面临困境,特别是俄罗斯、巴西陷入负增长拖累相关出口。因此,全球经济不稳定与量化宽松是也使得中国面临的外部面临挑战,人民币相对非美元货币保持强势同样削弱着中国出口竞争力。因此,海内外经济低迷、实体经济运行乏力之下,借助当前通胀水平整体处于低位的时机,及时降准、降息确有必要。
  毫无疑问,早前降息、降准推迟并非基本面好转,而与政策宽松或将助涨股市疯牛的担忧有关,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按此逻辑,当前决策层规范股票市场,抑制场外配资活动,对高管违反承诺的减持行为进行查处确实必要。但造成预期混乱,股市踩踏发生也并非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初衷,借此机会降准降息一方面有助于稳增长,进而为企业盈利提供支持,降低泡沫,另一方面也能防范利空因素放大,对冲控制杠杆的负面冲击,一举多得。
  实际上,政策协调配套可以起到较好效果,应该推而广之。比如,应对经济下滑,不仅需要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宽松也必不可少。考虑到今年地方债到期金额近3万亿,进一步增加置换额度仍有必要。此外,用好财政资金存量在当前财政收入面临较大压力之时也尤为重要,如今当前近3.5万亿的财政存款,如能继续将此部分资金用于民生支出及减税,将既能稳增长,也能起到调结构的作用。
  更进一步,政策出台时效性也至关重要。稳增长与改革措施的推出,时效对政策效果影响非常大。比如,2万亿地方债置换如不及时实施,经济进一步下滑,会酿成地区性债务危机。同样,降准降息如果被延误,市场悲观情绪恶化,形成更多的融资盘爆仓,据报道目前有九成配资接近爆仓预警,如果任其风险暴露,将有连锁反映,其后政策再出手防止金融动荡的难度就会加大。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目前是降准降息的最好时机。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网友点击排行央行降息降准对银行的影响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央行降息降准对银行的影响分析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央行降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央行降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1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息降准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