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社会组织可以救济个人企业信贷危机的产生?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133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0积分
7人评价218页
5人评价244页
1人评价1页
7人评价106页
2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50积分VIP价: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个人信贷有什么影响呢_百度知道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个人信贷有什么影响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因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但是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同时,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个人信贷的偿还能力调查将更加严格银行要业绩的话 商业贷款固然重要
但目前的趋势是 个人信贷
尤其是房贷车贷
将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方面所以
银行要把不良信贷 坏账率 保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 那么
加强信贷前的 信用调查就势在必行了
没有影响啊!
人信贷的偿还能力调查将更加严格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金融危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唐骏“秀”个人危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唐骏“秀”个人危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信贷危机大爆发,离中国还有多远-宜人贷问答
信贷危机大爆发,离中国还有多远
问题分类:
请输入验证码
当前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事物都有两面性,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我国应引以为诫。
1.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所致,根本原因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危机肯定会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要严重。可以说,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中国避免重蹈覆辙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 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自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90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30%;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 1倍,而且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应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且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在紧接着的《补充通知》中明确“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在次贷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出台上述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管理的措施,表明我国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高风险,显示了监管层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决心。
其次,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应当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经验教训,尽快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法,处理好外部监管和内控制度之间的关系,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2.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次贷危机表明,要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金融安全网在强调金融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道德风险。因此要加强市场化监管要求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必须根除金融领域“不破产、无风险”的传统观念,并充分认识到金融破产制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一,可以有效抑制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第二,存款人的破产观念转变必然带来风险意识的提高,进而自觉对银行通过“用脚投票”等方式来监督银行的监督管理,从而加强市场约束的力量。一旦危机发生,它能够为政府干预危机措施的效果提供威慑力,同时也有利于确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界限,防止政府过度干预破坏市场约束机制。
3.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分权型多头监管模式,被称为伞式监管+功能监管的体制,实际上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混合体,监管机构形成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网状监管格局这种监管体系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美国的经验教训警示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2003 年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在实践中, 2004 年6 月28 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公布《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以制度形式赋予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配合,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的使命。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实践效果不尽人意,而且作为重要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主体的中国人民银行被排除在外。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上透露,我国正在尝试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
另外,我们必须要加强金融监管的成本意识。不仅要考虑到新增监管机构增加的直接费用以及采取金融监管措施的必要费用,还应当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损失,这是政府监管替代市场调节的一种机会成本。这是我们过去往往容易忽略的。例如我国是否真的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一行三会”之上的机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 还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的权力赋予其履行金融监管协调的最终职责? 这取决于不同监管方式之间的成本比较以及边际监管成本与边际监管收益之间的比较。一般而言,金融监管协调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这是进行金融监管协调的经济学基础。增设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成本大于通过扩大中央银行权力增加的成本,就成本最小化而言,应赋予中央银行以协调金融监管的最终职责。  
4.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受损失的不仅是美国的金融机构,欧洲与亚太地区的金融机构也损失惨重。实际上从遭受冲击和损失的程度看,欧洲的金融机构远甚于美国的金融机构,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次次按风波实际上主要是由欧洲的金融机构为美国的金融风险埋单。中国亦有不少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如共汇出109 亿美元资金的银行系QD II、基金系QD II,近期纷纷遭遇净值缩水。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会影响人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应当谨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
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证监会国际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并且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善于利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获取信息,了解政策甚至要求就某些具体目标采取联合行动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5.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完善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引入商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抵押贷款营销的规范化、合约的标准化,抑制商业银行盲目放贷的冲动;合理的保险风险定价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作者简介:苏军(1964.9—),阜新市商业银行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李亚丹(1971.3—),阜新市商业银行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来源:《湘潮》(下半月)2009年第4期
回答者:d***3 |
很详实的资料
1997年7月,泰国的泰铢因为被人为高估而遭到国际投机商的攻击,泰国中央银行动用外汇储备来维系较固定的汇率,但随着市场信心的不断下降,汇率越来越难维持,号,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泰铢实行由管理的浮动汇率,致使泰铢一跌千丈,并且迅速波及到周边国家,其中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直到1999年下半年,受波及的亚洲国家才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21世纪值得说的当然是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了。
介绍如下: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简单的说金融危机就是把钱恩存到银行变成废纸。
看看这个对你也会有所帮助。
回答者:x***0 |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当前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家经济带来极大危害。那么为什么华尔街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一个优化的住宅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多样化的统一。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并通过信贷、税收、土地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在开工许可审批中优先考虑普通商品住宅。
6.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完善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抵押贷款营销的规范化、合约的标准化,抑制商业银行盲目放贷的冲动;合理的保险风险定价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答者:g***4 |
  在经济危机中,我国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转)
  一:盲目救股市
  前一端时间股市成交额才四五百亿元人民币,突然放大到一千多亿元人民币极为不正常。因为散户没有资金去补仓,就是有,散户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的;那么肯定是国家资金在救市。这样就给了国际资金(已经取得我国合法投资许可的资金持有人)通过股市资本市场套现有了机会。如果在全球经济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这没有多大的影响;只不过是资金流通量的稳定问题。而今是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大爆发的最高危险期内,每一分现金都是极其宝贵的,浪费不得啊?说不定就是这一分现金就能克制金融波动最后砝码。国家为了某一人政治、经济高见,拿着人民的血汗去赌这不可能翻盘的股市,根据计算可以肯定的说上证将跌破1200点。国家现在救市这是失策。
  我国政府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介入股市。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虚拟经济只是其中的数据而已(不赘述)
  二:错误的刺激房市政策
  世界经济危机是金融危机引起的,而金融危机又是房贷危机引起的,刺激房地产业的路是对的,但政策严重失误,因为这次经济危机中,用降低购房税、补贴等低级手段来刺激房市,显然政策有极大错误。我们要知道能买房的人是有些积蓄的,是有一定稳定的收入的,所以此人才敢去买房。有经济学家辟谣的认为主要刺激钢性购房者,刺激低收入人群的购房欲,我们来分析一下:既然是钢性购房者何需刺激?既然是低收入人群就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帮助对象,如此一来反而增加了国家运营成本,这样,反而更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当然间接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危机是失策。
  《建议用"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化解因美国"次贷危机"衍生的世界金融危机而导致的中国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第七章中的《化解我国这次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农村》"用农村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金融部门的认定;变为可支配的金融数据(资金额),作为加快我国各地方城市建设;托起房地产行业主要的生力军;这样就会使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健全各地方政府投资商业行为的收益增加,从而达到各地方政府实际可支配财政成倍增加。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是这次金融危机化解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化解这次危机,必须要获得农村的广大支持。农村也愿意获得这次发展机会。我国在农村的帮助下化解危机是最有效,也是最彻底,最简单的模式......"
  第三:错误的扩大内需政策
  我国出台扩大内需政策,用免税、增加公务员待遇,调高社保等政策,这好象就是经济危机发生了有借口救富人人群,故意把我国的贫富差距人为的加大,故意把社会分成等级,形成阶级。四万亿人民币的基础建设投资,加上各地方政府的财政配合投资,实际就是不顾自然、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用冒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争取达到目的。这种冒险主义精神下的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政策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因该从《中国国家就金融币制改革(人民币汇率浮动制)的机遇与风险扼制》中的"人民币个人持有率"来解决内需问题"拉动内需:均衡中国人民个人人民币持有率,必然导致购买力的激增,购买力的增长拉动内需,也必然带动进口贸易的激增。在个人人民币持有率均衡的同时,将进一步向内需产品,"质"的转变;这样更助于内需产品,"质"的飞跃。从而达到促进产业更新换代,使产业推陈出新,加速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投入与发展。从而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合理达到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的目的。加速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完成中国经济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增加进出口贸易:人均人民币持有率将转换为产品购买力即生活易耗品的购买力,与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购买力,和旅游服务产品的购买力。从而导致进口贸易额猛增,来缓和国内购买力的增长压力,从而加速中国内地产业的历史性裂变发展,加速旅游服务产业的跳跃性发展,加速旅游服务业在国民GDP总量的百分比提升,以趋向于经济发展平衡。进口贸易的激增,加重了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掌控权,更替了历史性贸易被动局面而变为主动,可以以进口贸易增加,提出关税或附加条件。提升出口贸易(国家)政治介入权,达到出口贸易增长的目的。既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政治干预的份量,也可以加深中国与各发展中国家的友好沟通,尤其是对与中国日益增长的金属矿产品、石油能源国家进出口贸易。将是推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源动力......"
  第四:错误人民币汇率政策
  参照购买力相对计算的数据来认定,人民币严重被低估了,依照现今的购买力来计算,人民币:美元应该是4.3元人民币:1美元,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如此过分的低估人民币的汇率,将会把我国的国民生产力低估,这样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我国将因此丢失巨额财富。使人民的血汗储蓄被人为的贬值;尤其是中高收入人群。也不利于我国的综合实力的体现。
  我们可以参考《建议用"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化解因美国"次贷危机"衍生的世界金融危机而导致的中国金融(经济)危机发生》中的第八章《用"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成就我国经济强国地位》"
  美国救市资金:8450亿美元,英国救市资金:5000亿英镑,德国救市资金:5000亿欧元等等,随着世界救市资金的不断投入,世界救市资金达到或超过7万亿美元。依据国际银行存款准备金的行业标准12%计算,可以支持总额约58.33万亿美元货币流通,是2007年全球GDP的1.07倍。
  根据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冰岛、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发布的救市消息,方式有两种。1、向金融机构注资,2、直接向金融机构购买债券和提供担保。经研究认为有很大的弊端。金融机构为了要保证金融营销利润体现,在救市过程中金融机构不会把救市资金及时退出,也不会在债券价值提升过程中依据债券价值的提升及时退出部分资金或全部资金。巨大的救市资金就会在金融机构停留一段时间,形成货币泛滥。世界将在生产力衰退的情况下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每个国家的货币资金来源主要原至于货币发行,而货币发行又原至于生产力的积累数据。所以可以解释为救市资金是国家向社会募集的积累财富代价券。在完成了救市或者救市逐步缓和的情况下就必须把救市资金迅速还给社会。但是金融机构会因为种种理由截留救市资金;因为金融机构希望把救市资金停留做来保证金融营销利润体现。显然参与救市的国家政府无法及时统一完成这项工作,世界因此进入通货膨胀时期不可避免。
  这就是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的不足!
  "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的救市方案框架,是从源头上把有缺陷的信贷产品、金融衍生品、到期票据先数字化;再把到期有缺陷金融产品科学还原;再核准为金融数据;在定格有缺陷的金融衍生品合同时间内不产生风险。进而保证金融衍生品不贬值,保证金融波动期内核准支付;随时承兑。
  一:我国参与全球救市,防备把自己给套进去
  如果把外贸、外汇盈余直接投资境外的组合金融产品,实际就等于我国提供黄金(真实财富)储备给被投资国用于纸币发行与流通,而我国去购买被投资国有风险的,是经过复核的金融衍生品,显然与"后现代金融理论"相悖。
  要把外贸、外汇盈余用于全球金融危机救市,就要先核准为我国国家的黄金储备(真实财富)后再投资到境外去;保证在外汇投资前留下银根,方可用于救市投资或对有价证券金融组合产品投资。这样全球因救市发生通货膨胀时对我国不会有大的影响。
  二:力争抓住历史机遇,快速实现我国崛起
  我国在全球生产力发展指数下降时,我国政府支持以"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来支撑国内生产力快速提升。向全世界输出流通商品的同时,也加快了人民币升值步伐。在短时间内使我国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世界第一;把多年低估的国民生产力形象的体现出来。这样有助于我国财富在世界财富中的合理比例。能把我国人民劳动力价值与世界人民劳动力价值有科学的比较。使社会基层人民因此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增添全国人民的凝聚力。
  在"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保证农村解救房贷危机的同时,把外汇用金融技术核准为实物计价券。全面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全面为提高生产力服务;全面为发展和引进科学技术服务。以保证不会产生货币泛滥为前提;保证不会因救市而产生通货膨胀的后遗症。
  据多方消息渠道了解到世界还没有提出救市用"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相关的观点,这就为我国应用金融技术手段崛起创造了机遇。
  三:根据救市资金额的科学统计,结合世界物价调整潜规则,可以科学的推算今后可能出现经济通胀数据和各国货币兑换比例(以后市场实际数据为准)
  世界粮食产品以美元计价通胀将达100%-200%,
  工业产品以美元计价通胀将达30%-100%,
  原材料以美元计价通胀将达50%-200%,
  欧元兑换美元将跌至1:1.2左右,甚至更低,
  美元兑换人民币将跌至1美元:4.3元人民币,甚至更低,
  四:"后现代金融"理论与技术为我国能谋求的的利益
  用金融技术能使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引发通货膨胀中,把我国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可转化为16.6667万亿美元金融危机救市资金提供承兑,在不承担经营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可直接产生约0.75万亿美元利润;
  我国逆势加大生产产能,在确保国内商品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直接以贷款的模式延后支付我国出口商品款项与到期利息,使我国出口商品量猛增,促使我国出口型企业跳跃性发展。该模式保守估计也能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5倍,这样就可预计我国GDP以美元计价在2.5年内将从2007年的3.2万亿美元/年增加到12.6106万亿美元/年是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世界各国将大量到我国进口商品,就会自觉的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这样人民币将成为世界外贸主要结算货币之一,也是必然趋势....."
  第五:人才的错误政策
  参照"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我国相关的金融机构单位聘任制度,及我国政府人才聘任制度。几乎都是政治背景、人事关系、学历等为主要认定。这样就会把一些有能力的,没有政治背景、没有人事关系的人才拒之门外了,这样就会在制定经济危机政策时就很难有建设性的意见,在经济危机遏制时,就很难有特殊人才来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国家应该广开门路,抛弃一些世俗,大量起用一些有实际能力,有魄力的人才来为经济危机的遏制服务。
回答者:g***7 |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政府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假的评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主席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是支撑贷款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贷款,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贷款、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政府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政府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造假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造假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造假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Global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政府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政府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政府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造假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政府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信用卡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日,韩政府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日,荷兰政府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计划
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计划
日,西班牙政府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日,冰岛政府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日,冰岛政府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主席)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这项计划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福利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采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政府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简单的说金融危机就是把钱恩存到银行变成废纸~~
正好我们之前要写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资料没删,全发给你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回答者:n***5 |
您目前处于未登录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贷款在线申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