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插座暗盒坏了维修技巧维修的方法是怎样的

主板CPU插座损坏了,能修吗?
互联网 & 09-08 02:26:45 & 作者:佚名 &
前一阵,准备清理CPU的风扇,不小心连处理器也一起拔了下来。处理器我觉得是废了,但是主板上的CPU插座也少了一块,不知道能不能修?请龚师傅赐教。
【龚师傅】:你用的应该是AMD的SOCKET478之类的老式插座吧?插座的作用就是固定处理器的针脚,如果
前一阵,准备清理CPU的风扇,不小心连处理器也一起拔了下来。处理器我觉得是废了,但是主板上的CPU插座也少了一块,不知道能不能修?请龚师傅赐教。
【龚师傅】:你用的应该是AMD的SOCKET478之类的老式插座吧?插座的作用就是固定处理器的针脚,如果插座上面只是少了一小块塑料件,处理器仍然能安放上去并且锁紧,那么即便不进行修理也能正常使用。如果插座损坏比较严重,里面的针脚都能暴露出来了,无法安装上处理器,那么插座必须整体更换。电脑城具备主板维修能力的店铺一般都能更换插座。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图一) 点击上方电脑爱好者重视我们
AMD本年推出的超级巨无霸Threadripper处理器能够说是太惊人了,不仅仅是功能、功耗,更是其硕大的体积,还有就是被人黑的装置方法。不同以往的是,Threadripper处理器也是AMD初次扔掉PGA改用LGA的榜首款产品……等等,PGA是啥,LGA又是啥?
趁便贴一张图,小编不贴不舒服斯基,Threadripper处理器的装置方法太具喜感了,信任有不少小伙伴都不知道,这个装置方法和小编小时分用的磁带录音机插卡实在太像了……
看了这篇文章,99%的读者还会点击:
就是针在主板上,CPU外表是平坦的金属贴片,主板上的针直触摸摸贴片,完结通电。就像小编方才说的,这种封装首要就是Intel处理器在运用,无论是LGA775、、1151都是LGA的。这种封装的优点是在运送过程中能够让处理器更安全,不至于磕碰之类的损害处理器。别的,有一种说法是这种改动能够战胜针脚触摸形成的信号搅扰问题。不过小编看来这个提法需求置疑,实践上所谓的针脚在处理器上消失了,可是改成了主板处理器插槽中的弹片金属触点,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所以,小编并不太认同这种说法。
就是CPU上带针,主板上带小洞洞,插针小洞洞就是PGA的典型特征,经过刺进CPU底座,靠固定杆下压卡住处理器完结装置。Intel在飞跃4之前的台式机处理器简直都是选用PGA封装方法,之后处理器开端变成了今日的LGA封装(后边会说)。而AMD一向都在运用PGA方法,无论是AM1、2、3、3+,仍是AM4,都是PGA方法的处理器封装(比方Ryzen)。不过从Threadripper AMD也开端运用LGA了,不知道今后是不是也是如此。
此外,还有一些特有的“高科技产品”——BGA加脚版处理器,经过给BGA处理器自行装置针脚,或许是装置带有针脚的PCB基板,让这些处理器能够替换装置。不过这种产品小编激烈期望小伙伴不要碰,处理器实践十分软弱,商家在拆开这些处理器(或许加装针脚)的时分,都是用小型BGA台从头“制造”的,温度的把控很容让处理器“受内伤”,即使看起来问题不大也能运用,可是潜在的寿数肯定会大大缩短。
BGA简单说就是将处理器直接焊在主板上,不行替换。台式机可能没什么感觉,笔记本这种方法许多。比方Intel的超极本系列处理器,无一例外都是BGA方法的;还有就是从第六代酷睿开端呈现的高功能移动处理器,如I7 6700HQ、i7 7700HQ,这样标示为HQ尾号的产品,其实也是BGA焊接在主板上的。榜首就是不允许替换,第二就是更好的电气特性(削减“转接”环节),削减故障率。
如果你问小编幽静哪种封装更优异,小编只能说其实没什么本质差异,不代表谁就必定更好,只能说各有各的运用规模,厂商对技能的挑选不同罢了。比方,BGA就更适合笔记本这样高度集成的产品,部件越精简集成化越高,如果在超极本上运用PGA,那厚度就不行能降低了。LGA的优点是便利运送处理器,害处嘛就是主板上的处理器装置位金属弹片损坏几率很高(不小心碰到了就费事了)。PGA就不必讲了,一个不小心针脚断掉,哭都来不及。
别的,装置了基板针脚的BGA加脚处理器还要高出来一点,许多笔记本的散热器装置会呈现问题,十分费事。
(图一十)
(图一十一)
点击“阅览原文”检查更多精彩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电脑爱好者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的维修
我的图书馆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的维修
  CPU供电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工作状态下稳定地运行,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CPU供电电路通常采用(PtilseWidthMedulation脉冲带宽),该部分电路主要是由PWM管理芯片、场效应管(MOSFET管)、储能线圈和'等元器件完成。CPU供电电路的电路框图如下图所示。
  一、CPU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
  不同的CPU需要的工作电流和工作是不同的,P3CPU有内核和外核两种供电电压,内核供电电压Vcore为1.2V-2V,外核供电电压为固定的2.5V(外核供电电压一般由三端稳压器得到):P4CPU的供电电压有内核供电电压Vcore(通常为1.O5V-1.5V)和AGTL总线终端电压VTT(针对不同型号的CPU有1.8V、1.5V、1.l25V,这个供电电压一般由北桥供电电路提供,电路比较简单)。
  CPU的核心电压供电电路是最容易损坏的电路,因此在维修工作中所指的CPU供电电路一般都是指核心供电电路(Vcore电路)。
  主板上所用的PWM管理芯片都有几个电压识别控制踹(通常为VIDO-VID4),这些引脚通常与CPU相连(如不接CPU,则这几个控制端默认为高),通过控制这些引脚的电平,就可以控制输出的直流电压值,即CPU的供电电压。
  不同型号的CPU在出厂时已通过对相应的VIDO-VID引脚悬空和短按的方法设定了CPU的供电电压值,如不接CPU则VIDO-VID4引脚为默认高电平,电源PWM电源管理芯片停止工作。接上CPU后,电源电路中的PWM电源管理芯片就会先判断CPU需要多高的供电电压,然后就会通过改变驱动脉冲输出端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即单位时间内场效应管的导通时间和总时间之比)来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如下右图所示。
  由于单个MOSFET管的输出电流通常为20A左右,而对于一些耗电量大的CPU(如Pentium4、AthlonXP系列CPU)其需要电流通常高于45A,这时就需要将多个供电电路并联起来为CPU供电,有几路供电电路并联就称为“几相”供电。主板常用的有单相供电、两相供电、三相供电、四相供电。
  单相供电电路一般应用在Intel810、Intel815芯片组主板中,两相供电电路一般应用在845系列芯片组主板中,三相供电电路一般应用在Intel865、Intel915以及一些高端Intel845芯片组主板中,四相供电电路-般应用在Intel915以上芯片组的主板中。两相以上的供电电路一般称为多相供电电路。
  二、单相CPU供电电路工作原理
主板上常用的单相供电PWM电源管理芯片有LM2637、Al569、HIP6004,HIP6018,HIP6019,HIP6021等型号。下面以常用的PWM电源管理芯片HIP6018在硕泰克SL65DVB主板中的应用电路为例介绍单相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两个MOSFET管Q1、Q2为开关管,IC1为PWM电源管理芯片HIP6018控制芯片,L1滤波,L3储能,C24-C36是CPU供电电压滤波。IC1的2-6脚为CPU控制电压识别信号输入端,其电平组合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输出电压(V)
  接下主板上的开机按键后,ATX电源就会输出+l2V的供电电压,这个电压加到IC1的1脚,为IC1提供工作电压。
  ATX电源输出的“电源好信号”经过相关电路处理后作为复位信号送到IC1的7脚,使IC1复位。IC1复位后内部开始振荡(振荡由17脚外接元器件控制),从22、24脚输出相反的波形信号,加到Q1、Q2的栅极,控制Q1和Q2的导通。
  Q1和Q2在IC1的控制下轮流导通(导通的顺序和频率由IC1控制)。Q1导通时,Q2截止,此时可以将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感L3中;Q1截止时,Q2导通,此时L3中储存的能量经过电解电容滤波后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供应给CPU。
  场效应管中Q2在这里主要是配合Q1来调节电压,并通过控制Q2的导通来稳定输出电压。有的主板上没有采用场效应管,而是用一个双肖特基来代替(起稳压保护作用和快恢复作用L)。
  单相供电电路在主板中很容易识别,这种供电电路一般只有1个储能电感、2个大功率场效应管以及若干个电解电容(一般是6个)。
  维修提示:漏极(散热片)接电源电压、源极S接输出电压的场效应管通常被称为“上管”,漏极(散热片)接输出电压、源极S接地的场效应管通常被称为“下管”。
  三、多相CPU供电电路工作原理
& & & 将两个单相电路的场效应管输出电路并联在一起,就构成一个两相供电电路,这种电路的输出电流可以高达45A,基本能够满足P4CPU的需要。目前最常用的两相供电电路是采用立钸科技公司生产的两相PWM电源管理芯片RT9241+MOSFET驱动器RT9602的组合电路。
  三相供电电路就是将三个单相供电电路的输出踹叠加,这样不但可以显着提高供电电路的电流输出能力,还可以降低供电电压中的波纹,稳定CPU的工作。目前常用的三相供电电路芯片是HIP6301、RT9248、AD3180。其中HIP6301有4个PWM脉冲输出端,因此,HIP6301既可以作为三相控制芯片,也可以作为4相控制芯片。
  HIP6301,RT9248,AD3180,HIP6301通常和HIP6602或者HIP6601搭配使用,来完成对三相供电开关管的驱动。RT9248、AD3180通常和ADP3418搭配使用。
  目前常用的四相供电电路芯片是ISL6556、HIP6301和L主要应用在支持双核CPU的新型主板中),ISL6556通常和HIP6602或者HIP6601搭配使用,完成对四相供电开关管的驱动。
  目前采用HIP6301作为电源控制芯片的主板有升技KT7、KT7-Raid、KT7A、KT7A-Raid,艾威KK266、KK266-Raid,磐英8KTA3,华硕P4T,捷波866ASultra(KT266A芯片组),技嘉81RX(845D芯片组),微星MS-6501(K7D芯片组)等型号。
  采用AD3180作为PWM电源管理芯片的主板有的梅捷Inter875、华硕P4P8OO等型号)采用RT9248的主板型号有精英845PE、精英845GV等型号。
  采用多相供电电路不仅可以为CPU提供足够可靠的电流,还可以通过分流作用使每相场效应管的减少,从而使供电电路的热损耗降低,为主板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下面以HIP6301在微星MS-6501主板中的应用电路为例介绍多相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徽星MS-6501主板中的电源供电电路如图下所示。
&  多相供电电路每相之间是有的,相位差的大小为36d。除以活动脉冲控制端数。有多少相供电就有多少个脉冲控制踹,相应的也就有多少路电流反馈(IsEN)。在多相供电电路中要对电流进行均衡处理,将各通道的电流反馈与总电流除以相数的之差送入电源控制器的比较器中,经过调整后便各通道的电流值等于电流平均值,最终实现各相电流及场效应管负载的均衡。在电压调整方面:通过与电压反馈信号(VsEN)的比较对电压进行调整,实现过欠电压保护和过流保护。  多相供电通常采用主控芯片搭配从属驱动芯片的形式,驱动芯片的作用是在获得控制器控制信号的同时向场效应管发出脉冲信号,各场效应管再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轮流导通截止,最终经后输出稳定的。  HIP脚为输出电压控制端,通过改变这些引脚的值,就可以使输出端输出不同的CPU供电电压。接下主板上的开机按键后,ATX就会输出+l2V的供电电压,这个电压加到Ul2的20脚,为电源管理芯片提供工作电压。  PWM电源管理芯片复位后内部开始振荡,从15、14、11、18脚输出四路PWM波形信号。  四路PWM波形信号分别经过四个相位控制HIP6601后输出的两路(每相两路)控制信号,控制8个场效应管的导通与截止。  L4、L3、L5、L2是储能,这些的一端分别与每一相电源的控制场效应管相连,另外一踹并联,将这四相输出电压并联后再经过多个电解滤波后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供应给CPU。输出的四路电压经过3个3.6k、1个3kΩ的耦合到PWM电源管理芯片Ul2的16、13、12、17脚作为检测信号,经过Ul2内部电路处理后,改变输出PWM脉冲的占空比,使得各相输出电压的基本相等,实现过流保护。输出电压经过R94、R98分压后进人Ul2的10脚,将输出端电压稳定在设定值。  四、CPU供电电路常见故障的维修主板上的CPU供电电路通常位于CPU插座附近,每一相供电电路有1个储能电感、两个场效应管,若是多相供电电路,通常还有一个滤波电感,CPU供电电路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测量主板供电电压时应从CPU插槽旁边的场效应管人手,因为CPU的工作电压一般是由场效应管供电的。  其中上场效应管的D极(即漏极,又叫供电极)应接5V电压或l2V电压,场效应管的G极(即栅极,又叫控制极),应接电源控制芯片;上场效应管的S极与下场效应管的D极相连,该端为电压输出踹,电压通常为0.8V一2V(输出电压根据CPU类型而定)。  由于主板中应用的场效应管都是贴片封装,其引脚排列大部分为G、D、S,散热片与D极相连,因此测量电压时可以将的黑表笔与键盘/插座上的金属罩(接地端)相连,红表笔测量供电场效应管的散热片上的电压。  若供电场效应管的散热片上的电压为5V或者l2V说明该端为电压输入端,再测量另一个供电场效应管的散热片上的电压,若该电压为0.8V一2V,说明电压输出正常;若该端电压低于0.8V,说明控制电路有问题。  CPU多相供电电路分开来理解和CPU单相供电电路的原理一样,对于它们的故障检测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测量给CPU供电的元器件(如场效应管、等)以及与之相连的其他电路。  多相CPU供电电路检测电压时可以测量储能电感的公共端的CPU供电电压,来判断CPU供电是否正常。  如果多相供电电路中其中某一相的场效应管短路,就会引起PWM电源管理芯片内部的过流检测电路开始工作,停止输出PWM控制脉冲,使主板出现“风扇转,但不能启动,诊断卡显示‘FF'代码的故障”。因此在检测时要用数字的“蜂鸣挡”检测并找出短路的场效应管。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短路的场效应管拆下试机,若输出电压正常,则直接更换短路的场效应管就可以;若输出电压依旧不正常,则要继续检查PWM电源管理芯片的“FB”、“VSEN”、“COMP”等功能引脚的外围元器件以及PWM电源管理芯片本身。  CPU供电电路主要由场效应管、电源控制芯片、、电容、电感组成,其中易损坏的元器件是电解电容、场效应管、电源控制芯片(一般是电路中与之相连的470Ω左右的易  另外,CPU的基准电压(P3以下的CPU为2.5V;P4以上的CPU为有1.8V或者1.5V或者1.125V,不同型号的P4CPU该电压不同)若不正常,也会导致主板不能工作,CPU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一般由三端稳压器、中功率场效应管、中功率三极管组成。  该路电压通常和北桥芯片共用一组供电电压。  主板上的供电场效应管主要有TO-252封装(俗称小封装)和TO一263封装(俗称大封装)两种。TO-252封装的MOSFET管主要有、O等型号;TO-263封装的MOSFET管主要有55NO3、、K3296、K3404等型号。  在维修中,若找不到同型号的MOSFET管,则可以用同种封装的MOSFET管进行代换(它们的引脚排列大部分一致)。  CPU的滤波电容一般采用多个电解电容并联,总容量通常大于10000μF。  若这些滤波电容的容量下降或者短路损坏(电容顶部若鼓包就必坏无疑),就将导致CPU工作不稳定或者不能启动。更换电解电容时,最好将相邻的电容也同时更换。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理cpu插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