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跨专业自考生考研难吗金融难吗

我想跨专业考研,大家说是考的好,还是会计的好?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学听起来虽然很华丽但是不实际!尤其是研究生领域都是概念理论的东西,在目前这个就业背景下,不如会计这门专业实际! 而且学金融出来刚开始大多都是干普通会计!专对专好,而且会计范围大就业前景好
答: 可以的…会计书上主要是理论知识,初级我认为难在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这两科,因为公式太多,又需要进行核算,但不受学历影响滴…其实一些知识是考工作后公司的老会计交的...
答: 从胎教、婴儿直至高考、留学;从IT、艺术到经理人、公务员,人口红利下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得国人全面进入了教育和再教育、考试再考试时代
答: 工程师教育条件任现职期间,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所规定的...
答: 非也非也,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标准、结果,总而言之,就是生理和心理全面健康发展之高素养刚能力之人才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跨考并不难—从英语到金融的考研经历
  我本科英语,但是跨考的金融。所以提醒大家,跨专业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任何事情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潜力,你可以的!我本来以为复试进不了,就没有看复试书,最后发现进复试了,于是在10多天时间里看了4本厚书,(800p+600p+400p+400p)眼都看花了,最后还是过线了。(友情提示:能过线纯属本人运气和本人几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请谨慎尝试。)期间想过放弃,因为几乎都没学过,但是我想了想还是坚持下来了。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什么是紧要关头呢,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是紧要关头。还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困难就是希望,危机就是转机。
  一、英语复习
  不要以为自己英语好,就放松英语的准备,我是英语专业的,但是没有丝毫松懈过英语复习准备,因为我们系很多跨考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英语专业,英语水平高就不好好准备英语复习最后挂掉的人每年都有。
  必备的书籍:单词书一本(新东方或星火的都行)、真题集(张剑版,黄皮书)、作文书(新东方的高分作文,宫东风的作文等)、阅读本(人大出版社出的阅读200篇,郭庆民主编,这本是我做过的最像真题的书,强烈推荐!)
  1、单词书要过上3-5遍,做数学做累了,就可以翻翻单词书,我的看法是一个小时过十遍的效果比一个小时过一遍效果好,所以大家别瞅着一个单词不撒手,我跟你说,你就是瞅上一个小时,你只看一遍还是记不住的。所以单词不在乎你看多长时间,在于你看了多少遍。
  早晚背效果更好,因为有记忆效应,没有干扰。
  2、真题三遍以上,真题是研究出题思路的最好材料,别以为你阅读多好,做xx辅导书都是全对,我告诉你哦,你真题做不对还是白搭,所以好好研究真题,研究出题思路。要想想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答案,而不是只是记住答案。真题的答案常常都是原文的同义变换,原词几乎不出现,你看看吧,几乎都是原词重现的几乎都是错误答案,还有阅读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偷梁换柱,错误答案只是原文换了个词,意思完全不同,但是有些同学稍不注意就上当受骗,这是考研,选拔性考试,肯定有区分度的。所以多研究吧,如果真要报班,还是推荐新东方,因为技巧性比较强些。不过,提醒大家的是,今年考完后,在标准答案还没出之前,各大辅导班出的答案中只有点点的答案正确率最高,新东方貌似错了5个好像。
  3、作文是英语的重头戏,我的看法是背模版,考场上时间有限,要在半个小时内写出一篇国色天香的作文,200字,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呢。所以要事先准备好模板,自己要修改成自己独特的模版,避免重复。个人认为新东方的高分作文里的句式句型还是相对高级些,其他辅导书写的比较一般吧。小作文当然也是模板咯。不过,搞定大作文,小作文差不多就拿下了,只是要额外注意下不同文体的格式吧,今年考的notice就是第一年考。
  4、阅读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得阅读者得英语,不夸张,我做过毕的阅读,北大石春帧的阅读,人大版的阅读200篇,张剑的150篇,好像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本本,还是认为那个郭庆编的人大出的那个200篇与真题最像,大家可以比较下。好好做做吧,阅读的话,不是说你看懂文章就行,别以为天天拿着china daily英语阅读就能涨多少。那个只是提升英语应用水平,考试还是要有针对性的。当然,有学长以前推荐背新概念3,我背过一段时间,我觉得效果不明显,大家自己斟酌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另外阅读B的新题型,大家不要忽略咯,那个也是很残酷的,尤其是今年新题型是排序。一错就是两空,四分跑了。多注意吧
  5、对于完型和翻译我的看法是弄透真题,就差不多,不必花太多时间。分值不大,也拉不开差距。
  二、数学复习
  我是英语专业,所以学数学吃了点苦头,不过还好,也就是去其他系蹭蹭课,最后老师都认识我了。
  1、 必备书籍:李永乐的真题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李永乐的400题、135分、陈文登的模拟考场15套,当然还有课本,其他的大家自己看着买吧
  2、 选择李永乐的书是因为他的书自成体系,比较系统,以前北大的一数学系学长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所以我就看了他的书,觉得确实如此,挺好的。为什么加上文登的15套呢,因为模拟题要多做几家才能见多识广,毕竟李永乐不是真题出题者。数学的话大家多做多看多想,多总结吧。没啥技巧。临场发挥很重要的哦。注意,要细心,我考的是数三,数三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的。
  3、 课本先过一遍吧,最迟4月底前搞定,然后开始就可以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两遍以上吧,然后再做真题,四百题,模拟题15套,135分啥的,等等。
  三、政治复习
  最喜欢这门,倒不是说喜欢政治科目,而是因为这门性价比很高哦,不需要花费很多力气但是效果很明显,只要你记忆力不错就行了。
  1、 必备书籍:序列一、二、三、四、大纲解析、肖秀荣的四套题(强烈推荐这本,和真题非常像),真题本大家想买就买,我是没买,因为现在换题了,感觉没多大用处。
  2、 序列的话,跟着走就行,序列一和大纲解析只要有一本就行,12月份之前看看大纲解析活着序列一,做做选择题,12月份后再开始背背大题吧,放心吧,只要写上字几乎都有分。只不过要写得很和谐,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白咯么?
  3、 强烈推荐肖秀荣的四套题,因为这本书出的选择题今年考了几道原题;还有个原因是他多选的设置和真题很像,爱出ACD而序列四爱出ABC,所以大家最好能买这套书感觉一下,但是觉得问答题部分解答不如序列四。序列四思路更清晰些。
  四、专业课复习
  人大的专业课是个问题,现在明显感觉一个趋势,就是开始向中级水平转变了,微观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宏观的话最多加上几个模型,比如索洛增长模型等等。更加偏重数理,向ccer的题型转换了,不过ccer现在向光华的题型转,而光华现在朝着完全数理的方向转化,今年专业课只考统计学,我晕。明明考的是金融专业,竟然专业课考统计。扯得有点远了。
关于"最后阶段,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_备考经验_考研帮"有15名研友在考研帮APP发表了观点
扫我下载考研帮
相关信息:
2019考研热门话题
考研帮地方站一些跨专业考研金融的经验
一位跨专业金融学考研高人的经验
比起各位大牛,我真的是出身贫寒了,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系,离北大光华真的遥不可及。于是就有很多的流言和压力。各位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如果你们也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就什么也不去管, 相信自己的选择,然后也要尊重自己的选择,要为之全力的奋斗。不然的话连你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
下定决心之后,当然就要实质性的进入复习了。当然,如果你在决定考光华之前什么经济学也不懂的话, 那就要认真的考虑你的选择了。毕竟,美好的愿望和残酷的现实永远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现在说一下我的考研情况,我大概是大三的时候开始接触经济学,从最基本的基础开始看起,基础一定要打好, 千万不要偷懒。我用的是stigliz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入门教材,认真的看进去了,真的不错。
然后在大三的下半个学期看了中级的经济学。微观的看的是人大版的那本鲁宾菲尔德的书,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宏观看的是多恩布什的那本。然后看了泰勒的那本,以为自己很牛了,就兴冲冲得去北大停课,一听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很慌张的再去看书。于是看了平新乔的那本&微观经济学十八讲&,收获很大,强烈建议大家看看。去光华听了于老师的课,但是因为还是在校学生,没有听多少。遗憾。于老师的讲义在当时是一定要有的,幸亏考友帮忙,弄到了很多资料。大家一定要多多交流。不要小家子气。
然后,就参加了2003年的考研,一塌糊涂。数学惨败50分,政治67分,微观75,宏观54,英语还可以,80分。
当然不会甘心,好歹还考了320多分,觉得希望很大。忙完了毕业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来到了北京。也没有找工作一心一意的考研。开始住在北航,后来住到表姐家里,离北航很近。离学校很近很重要,这样你才有自习的地方, 才有那种气氛。我们在一起自习的四个同学(北航主楼409),这次考上了一个清华, 一个北大,(我)两个北航
因为数学底子很差,在学校几乎没怎么学过,于是就去报了陈文灯的数学班,在北邮上课,数学突飞猛进。强烈建议象我一样跨专业数学没有基础的去听课,当然,在此之前也至少要看过陈文灯的复习指南那一套书。
然后每天在北航自习,7月的时候得到噩耗,专业课改了。宏观不考了,考金融。天崩地裂。我完全没有接触过那些东西。于是差点放弃。幸亏认识光华上两届的师兄,开导了我许久,相通了。仓促得去考其他专业,不如拼了也许还会有结果。于是马上去北图买书。首先买的当然是指定的那三本教材,还有就是莫顿的《金融学》。就开始没头没脑的看起来。首先看的是金融学,看得很快,大概半个月就搞定了。当然是一知半解。然后看的是&证券投资学&效率市场和行为金融感觉写得好,也看懂了。而capm和apt基本一窍不通。也没去管它,就接着看《货币银行》,
没什么本质上的困难。接着啃了《财务管理》,现金流看得很吃力。觉得这样下去必死无疑,于是就去北大听课。正好光华查人,很郁闷。没听到什么。就听了阳云红老师的《投资》,正好讲了capm和apt,茅塞顿开。有条件的xdjm一定去蹭课,当然要找对自己的路子。光华一般还是不怎么查人的。在听课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同道中人,学到了不少东西,还是那句话,一定要和考友多多交流。
特别感谢green兄无私的帮助!谢谢!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转眼之间来到了11月了,专业课基本上过了一遍,对了,后来买了一些书。投资学用的是sharp的《投资学》 ,感觉讲得很清楚。要想弄明白capm和apt,这本书是一定要看的了。还有就是公司理财,用的ross的书,英文版,经典。e文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去买中译版的。这个时候去听了徐信忠老师的金融学,也把他得讲义都看了一遍,期权方面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金融学的几个
核心部分差不多都能弄明白了。
因为数学很差,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数学上了,也就是把陈文灯的那一套教材翻来覆去的作,还有就是听课的讲义,和模拟题。(陈文灯和双博士)数学之耗半天下阿。呵呵…谁叫咱数学烂呢?
英语一直不错,有点疏忽大意了。用的是经典的220篇,把它当翻译来搞。看进去了真的不错。然后作了一些阅读, 新东方的比较不错,和考研真题比较接近。作文也用的新东方的考研班内部讲义。作了张锦芯的模拟考场, 还可以。总之,我的英语花的时间比较少,大家千万不要这样。
政治,整个就不用担心,看看高教司的那本书,任汝芬的系列教材,足够了。到后来的时候,去搜集所有比较有名的辅导班的讲义,综合一下,大功告成。少说也有65以上。辅导班就不用去了,只要有资料就行。
大概就是看了这么些东西吧,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到处找人倾诉,特别是往届的师兄和现在的考友们。
非常感激那段日子里面耐心的倾听我罗里罗唆的所有人。真的减轻了不少压力。
然后就是吃好睡好,保持好的身体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功亏一篑了。这个方面我可是反面典型,考研前一个礼拜一直在打吊针。害的家里急的要死。
最后,就是参加考试了。到了这份上,也就豁出去了。好在一切还算顺利。终于都结束了。虽然感觉不是很好。提前做好了再来一次的准备。痛苦的煎熬后,分数出来了。继续煎熬。边缘。政治70,数学109,专业100,英语竟然只有68。快要崩溃。天天盼着去查分。后来去查了,作文只有8分!无话可说。幸亏上线了,走运。
马上杀到北京去准备复试,把原来的书统统看了一遍,又找到师兄拿到了曹凤岐老师的讲义,上网查了一下几个老师的观点。比如说曹老师的股市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还拿到了史树中老师的金融经济学的讲义,写的精辟。虽然很多地方不懂。呵呵… 复试的时候是徐信忠老师主持的,感觉很好。老师一般对你都很和蔼,紧张的情绪大可不必。自我介绍以后,问了几个专业题目。如black-scholes公式的详细推导(最难的一个题,幸亏看了金融经济学)中国股市的问题以及和nasdaq持续走低的区别,诺贝尔经济学奖去年的得主和贡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假设,还有就是capm和apt的假设的区别。mm理论的具体内容。三个老师轮流问,总之能多少就多少。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不懂装懂。
最后结果出来了。总算没有被刷下来。最后排在39,(总分相加)还算好。到这里,我的考研之路终于完结,也算有个不错的结果。也希望后来的xdjm也能有这么一天!特别是那些出身不好,又不是本专业的同学,相信只要有心,就有可能。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
大家多多努力。
三个月跨专业考岭南学院的备考心得
考研的日子已经悄然逝去有些日子了,但是这段经历还是有点深刻地存留在脑海中。下面就让我的笔随思绪而走,写下些文字,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我是2004年9月下旬开始买书决定要考研的,10月份国庆正式开始着手考研。首先谈谈为什么我到那时候才开始准备考研的。其实我在大三下学期也和很多同学一样,都陷入了选择的迷茫中:要找工作还是要继续深造考研。这样一直都在左右摇摆之中,无所适从,找不着北。一直到大四开学,我们四个比较好的同学中其他三个都想继续深造,于是我也决定了考研。而且也跟他们一样决定考金融,那时候我对金融一点都不是很了解,不过我知道金融是很热门的专业,工作也比较好找。当时我也只是定了方向是经济类的,学校也还没有选定,不过学校的范围不外乎是本校浙大、复旦、中大(比较倾向于中大,因为想回来广东工作)。后来看了金融联考的一些资料,发现要看那么多参考书,好像有五六本。这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要在几个月内快速自学并考好,结合自己的资质,好像不太可能。于是就放弃了考金融,看看招生目录中的国际贸易指定参考书中大的只有两本(微观和宏观),而且这个专业在中大岭院还是热门的名牌专业。于是就定了国贸专业。后来回首,发现我还是时间太紧张了,决定太慢了,所以希望各位还是尽早做决定,尽早做准备阿,这样复习时间就比较充裕了,当然也不用太早,最好能在大三下学期做决定。 接下来就是分析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然后大致定个考研计划。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由于自己是理工科的,数学四应该是我的优势,只要发挥出潜在的那一部分能量,其次就是政治,因为自己大学几年里一直都从事党建团建方面的工作,可能是耳濡目染吧,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有感觉,而且平时喜欢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虽然只看几本,也不是懂),所以也认为是一个优势;劣势就是英语和专业课了,自己好像一直对英语都不敏感,虽然英语在大二就过六级(77分)了,但是还是好像心中没底,专业课由于没有接触过,要赶快的学习并且能达到去考试的程度,还是有很大的挑战的,所以也是一个劣势。其中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我大四只有一门课《计算机图形学》,所以时间会比较充裕。于是,计划的倾向是主要时间用来对付专业课和英语、数学和政治副线进行。接着就是把计划尽可能的落到实处,朝着目标向前走了。
专业课:我把专业课放在第一位的重要位置。主要基于:比较陌生,不知道其底细,时间紧迫,信息不充分所以必须认真对待。面对着那么厚的参考书,初步的想法是:先争取在11月份之前把书看一遍;接着是在12月中旬以前做习题并把书看第二遍,,同时做做历年的真题,把握出题思路;最后在考前梳理了一下专业课的知识脉络体系并把书看第三遍。在后来的实践中,也基本是这样操作的,每天复习都是把专业课作为重点。记得刚看完一遍书后,发现好像脑子里还是空荡荡的,随便拿一个题目都好像有点熟悉但是就根本没有思路,心里根本没底,没有多少信心,于是就开始看很多推荐的尹伯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在做的过程中,好像很多问题逐渐明晰化,变得越来越开朗了,自己也越来有点信心了。但是第二阶段,我时间是花的比较长,一直到12月底才完成,因为那时候也存在着一些书上的问题,有些想不通,在bbs上发帖问,也能解决一小部分,但是还有问题的一些就没有办法解决。在中大BBS逸仙时空找了历年的真题打印出来了,不过一直到考试都没有去看,只在考前一天浏览了一下,安慰一下自己的心情。后来第三阶段没有按计划完成只是把微观部分看了三分之二。其实这一阶段是提纲挈领、把书读薄的阶段,是很重要的阶段,后来考试的实践也证明这一点,我微观部分做的很好,好象没有一道不会做的,但是宏观部分就有几个名词解释如动态不一致(好像在书的小字部分)很不熟悉,主要是没有再一次看书,把书看细的原因,也是一个莫大的遗憾。由于我微观部分做的比较好啊,专业课考的还是很令我满意的,对于我这样一个跨专业时间赶的人来说。
政治:很多人说,政治不用很早复习,我也这样认为。不过对于我比较迟准备考研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所谓晚不晚的问题啦。计划是这样的:10下旬开始看书,资料书是一本红宝书,其次就是用任汝芬的三个序列的资料,就按照任汝芬的那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无疑是看看红宝石和序列一;第二阶段是做序列二,在这个阶段,把不会做的做错的或疑惑的选择题都坐上标记,以便后来复习时方便,其次在做一些大题(如论述、简答等)时,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自己用笔去写,而且好像收益不是很高,可以先看着题目思考一下,这个题目可以用哪些知识点来答,同时在脑中浮现相关知识点,怎样答,怎么切题分析。接着再对照参考答案,分析你的想法与其的差异,想想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这样的,顺便把相关知识点记背一下,特别是面对题目不能想到的或者不清晰的的知识点。接着也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做序列三,没啥好说的。考试时虽然第一道辨析题做错了,但还是考了83分。
数学:就是用陈文灯的那两本书。就按照他的书这样顺序做下去,也是10月份就开始。看第一本书的时候,是结合自己的一些数学教材进行的,特别是遇到自己遗忘或者不懂的知识点的时候。数学在自己给自己全真模拟的时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考试的时候却由于押的宝太重,压力太大,所以考的不是理想。
英语:一直对英语都不是很有方法。所以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的体会。只是谈谈经历,买了本星火的考研词汇,用它来背单词,感觉还是可以的,买了一本100篇阅读的,这个阅读的好象有点变态,基本上是5个题目才两三个做对的,而且有时侯是全错的,全对的微乎其微,一直到100篇做完都是。做完100篇之后就买了一本历年真题做了一下,也是水平忽上忽下,没有底。最后还买了一本关于写作和新题型的指导书,时间紧没有怎么看。关于英语就这样折腾了,一直没有踏实的感觉,后来也才考了六十多分。
其他:在备考过程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心态,心态是在备考过程中还是在考试过程中都很重要,也许这个是老生常谈了。认识一个同学,备考过程中总是患得患失,有时候期望很高,发现自己做不是很准的时候,又很低落,这样严重影响了备考的心情和效率,在考试过程中,我的心态也是不好的,就拿考数学来说吧,因为在我策略中,数学本来是用来拉分的,我对这门期望很高,目标是140以上。但是当我遇到一个9分的偏微题目的时候,做了10多分钟竟然发现结果很繁琐,按照直觉,这个“不完美”的答案应该是错的,正确的答案一般都是相对比较整洁完美的。后来用比较普通的方法做,结果果然是很整洁。但是这个时候看看手表,这个9分题目就花了25分钟,明显不值得阿,可能看后面还有很多道题目阿,我的预期目标明显不允许我这样做啊,我必须保证每一道题都很好啊,于是开始就紧张起来啊,虽然自己也在安慰自己不要紧张,发现还是无济于事阿。其次,就是在备考过程中,把知识点进行梳理,发现是有点“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点我是深有感触的,特别是在备考专业课的过程中。梳理整个知识体系的知识点,理清知识体系的基本脉络和逻辑,这点尤为重要。因为学习很多东西,都需要首先从宏观上去把握整个体系或者整本书的脉络,这样才不会迷惑和困惑、找不着北,才能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其次就是按照这个脉络结合重难点逐个细化知识点。这个就有点类似于你去考察一座城市,首先登到最高的山,先从山顶上鸟瞰整个城市,看清总体布局,然后才走街串巷,这样就认识比较清楚了。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空抽点时间上上所要报考学校的相关网站(如研究生院等),上上bbs,bbs是个好东西,可以从上面获得好多有用的东西,可以问问题,讨论问题等;当然还有很多著名的考研论坛也可以逛逛的。第四,关于政治的考试答题,一些人提供建议:考试过程中答题最好字迹清楚,而且最好是比较清晰,比较好的做法是分点答,这样的话,层次比较分明。我在考政治的过程就这样的按照建议去实践的,整张试卷基本上没有划过一句。其实,很多都说这是考文科类的很重要的一点。
关于参考书和资料: 专业课:①《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②《宏观经济学》(第七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③《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 尹伯成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推荐一把,个人感觉不错)④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历年真题(不过没有时间做)。另外据说高鸿业的教材也不错,不过我没有用过。 政治:①红宝书。②任汝芬的三个序列。(感觉不错) 英语:就推荐星火式词汇吧,其他没有感觉。 数学:感觉陈文灯的还不错。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历,只是众多考研队伍中的平凡一员的平凡经历和体会,一家之言,不足为训,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不胜感激!写此文的目的,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如果有一点点的帮助,在下不胜高兴。最后祝愿考研的同学好运,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跨专业申请美国金融研究生难不难
信息来源:网络&&发布时间:
在美国研究生申请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由于本科专业的选择不如意而计划跨专业申请,那么跨专业申请美国金融研究生难不难呢?本文,百利天下留学专家为大家分析。
跨专业申请美国金融研究生,跨专业申请美国金融研究生难不难
  对于准备申请的学生来说,美国研究生可跨专业申请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终于有机会在美帝扭转自己被调招的命运,似乎梦中的专业已经不是遥不可及。那么跨专业申请美国金融研究生难不难呢?
  首先,百利天下留学专家提醒大家需要明确的是,政策允许跨专业申请并不代表学生可以随意申请与本科专业不同的研究生学位。
  百利天下留学专家表示,最近咨询的同学,大多是想跨专业申请的,其中又以无基础的情况居多。例如,收到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咨询,研究生想去美国读金融。
  首先学生会被问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专业跨度大,是否有金融的课程?是否有金融业相关的经历?是否参加GMAT考试?为什么对金融有兴趣本科专业却是计算机?学生基本上听到上述问题之后都是一阵沉默,然后开口说:&老师,美国不是可以随便选研究生专业吗?怎么还这么多问题?&
  美国研究生专业确实对本科专业要求不严,换言之,不排除本科是计算机的学生申请到了美国的金融学硕士。但是,申请成功的学生必须有以下几个素质:
  第一,对金融有兴趣不是空口白话。即使本科被调招,没有进入金融专业,学生出于兴趣,大多也会在大学里积极修习金融相关课程,甚至取得双学士学位。
  第二,即使到了大三大四也没有在学校里选修金融的课程,还可以用假期时间做一些金融方面的实践,比如银行,投行,证券等,用实践来测试自己对金融的兴趣,并积累一点经验和相关认识。
  第三,也有学生并没有修第二专业,但自学了不少关于金融的课程并有一些经历。虽然不能从成绩单上显现出来,但可以考虑用GMAT成绩或者GRE SUB来证明自己的金融背景实力。
  总而言之,美国研究生并不是可以随意零基础申请其他专业,如果跨专业申请,请一定有一些相关经历,否则不仅申请有难度,即使申请到了,之后的学业也会很艰辛。美国研究生教育允许跨专业申请并不代表可随意申请。
  以上百利天下留学专家为大家分享的跨专业申请美国金融研究生难不难,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更多资讯,请关注百利天下美国研究生留学网站。
  推荐阅读:
  您还可能关注:
微信“扫一扫”,留学资讯全明了!小编的“欢迎光临”只为等待您,让留学疑惑统统变浮云!您也可以搜索“百利天下留学”、“bltxjy”关注哦!
More在线课堂
美国研究生留学成功案例
简单几步,给你专属留学申请方案
想去的国家
想读的学位
想读的专业
计划出国时间
马上获取留学方案
百利天下整体解决方案
美国留学申请方案
丨 丨 丨 丨
加拿大留学申请方案
英国留学申请方案
丨 丨 丨 丨
日本留学申请方案
丨 丨 丨 丨 丨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方案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北京总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丹棱街3号 中国电子大厦B座15层
成都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一号 IFS国际金融中心二号办公楼18层1811
大连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620号现代服务业总部大厦19层 C2D1
合肥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89号之心城写字楼环球中心A座17层1703
西安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关正街88号长安国际中心A座10层1001
武汉分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1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1:30)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号群光二期写字楼34层01-10号
版权所有:北京环球百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Bailitop Educ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40
百利天下IOS客户端
百利天下安卓客户端
每日定制留学干货
简单几步,给你专属留学申请方案
想去的国家
想读的学位
想读的专业
计划出国时间
马上获取留学方案
留学竞争力在线测评
您即将获取竞争力分析报告
测评完成后,可立即获得针对你个人的留学诊断和规划建议
百利天下整体解决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考生考研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