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对于塑料和PVC企业还有成本压力位 支撑位 成本价吗

您现在的位置:&>&&>&&>&
站内搜索:
成本支撑油价,食用油市场仍上下两难
 更新时间: 09:37:24&&&&
  上周(11月16-20日),受国内外大宗商品大跌的拖累,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在成本支撑下,现货表现强于期货,菜油表现要好于豆油和棕榈油。
  上周,国内外豆类品种价格延续下跌趋势,不过由于豆粕跌幅较深,在跷跷板效应下,国内豆油成本受到支撑,现货价格小幅波动,以稳为主。港口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格 元/吨,与前一周基本持平。河南地区油厂一级豆油报价元/吨,与前一周基本持平。
  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全球以有色为首的大宗商品全线大跌,油脂油料价格难免会受到不利影响。二是美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而受南美大豆竞争销售周期缩短,阿根廷总统选举带来阿根廷大豆出口未来可能增加预期,加之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和美元升值预期,均压制美豆价格向下,降低国内原料进口成本。三是中短期内,马来和印尼棕榈油的高库存和低出口,也使马盘棕榈油期价面临下跌风险,并将传递到国内市场。
  利多因素有:一是年底前后是国内植物油需求旺季,下游企业的备货需求将支撑植物油现货价格表现强于期货。二是10-11月国内豆粕和菜粕累积跌幅达10%以上,虽然原料价格也有小幅下跌,但难以弥补粕类下跌带来的亏损,目前国内压榨企业全线亏损,这将影响企业后期进口积极性。三是11月进入水产养殖进入淡季,生猪存栏增长也缓慢,在未来二个月国内粕类处于供大于求,价格下行压力大的格局,油粕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粕价走弱有利于豆油成本上升,油厂挺油价意愿也将增强。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已经理入U型底的右侧,预计下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继续在当前价位小幅波动,为继续向上蓄势,现货操作上逢低适量囤货。
  上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较为平稳,长江流域四级菜油出厂价格元/吨,与前一周基本持平。华南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元/吨,与前一周基本持平。上周,由于气温下降,市场进入一年中菜粕需求最淡的季节,加之市场不看好后期粕价,饲料企业冬储意愿下降,菜粕走货缓慢,油厂菜粕库存快速上升,国内菜粕价格大幅下跌,菜籽压榨企业原料价格下跌的幅度难以弥补菜粕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菜油价格受到成本支撑。
  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国际市场美豆供给压力,印尼和马来棕榈油库存压力,V需市场消化,并有可能通过连豆油和连榈油传递到郑菜油。二是在基本面压力下CBOT大豆易跌难涨,这将传递到ICE菜籽期价,并降低菜籽进口成本。
  利多因素有:一是当前无论是按菜油菜粕现货价格测算,还是郑盘套保测算,进口菜籽压榨利润仍均为负,成本支撑作用明显,投机资金空菜油意愿不强。二是市场仍不看好后期国内菜粕价格,菜粕和菜油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投机资金多菜油空菜粕的积极性较高。三是11月中旬后将进入传统的植物油需求旺季,下游逢低备货积极性增加。
  综上所述,由于原料成本因素,国内菜油价格将较为坚挺,预计下周国内菜油现货价格仍在当前价位波动,为后势向上突破准备,操作上建议仍以随用随购为主,逢低适量囤货。
  上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随盘下跌,但表现强于期货,港口24 度棕榈油价格集中于元/吨,较前一周下跌0-50元/吨。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在 64 万吨左右,与前一周同期整体持平,较上月同期下降 10 万吨左右。
  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局月度报告显示,10 月底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库存约为 283.4 万吨,比 9月的 264.2 万吨增长 7.29%。10 月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为 203.7 万吨,环比增长 4.00%。产量和库存量的增加短期内对马盘棕榈油期价形成压制。二是技术面看,马盘棕榈油未来两周向下可能性较大,这将传递到国内棕榈油期现货市场。
  利多因素有:一是由于当前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倒挂,贸易商处于进口亏损状态,我国厂商采购意愿下降,预计 11-12 月月均进口在 40 万吨左右。根据往年消费情况计算,到 12 月底棕榈油库存或继续下降至 55 万吨左右,市场处于去库存状态。二是市场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向下空间有限,但是厄尔尼诺带来明年棕榈油减产的预期强烈,资金追空意愿不强。
  综上所述,预计下周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将在当前价位小幅波动,操作上现货仍以随用随购为主。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推荐专题:
无相关信息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专题推荐:
图片新闻:
油脂点击榜:
??????????
油脂评论榜:
??????????
油脂论坛: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中信期货】能化专题:原油与化工品相关性分析和运用
定性的相关性逻辑简析:存在合乎逻辑的相关性
原油是国内上市化工品期货最主要的原料来源,比如塑料、PP、PTA、沥青、乙烯法PVC和合成橡胶,虽然天然橡胶、甲醇甚至标准品电石法PVC的原料跟原油没有任何关系,但他的下游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跟原油产生关系,天胶的用途主要是汽车,甲醇的需求主要是聚烯烃和能源替代需求,PVC的下游房地产,这些需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能源需求的变化,也间接程度上影响到了原油的需求,由此可见,化工品跟原油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上下游关系,还存在共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这些简单的逻辑去看,原油跟化工品之间的相关性应该是存在的。
定量的相关性和比价分析:相关性和比价并不稳定
从2010年以来的原油与化工品的年度相关系数去看(可以看成是长周期相关性分析,中短期的相关系数肯定比这个要低,而且波动比较大),极少数情况会出现负相关系数,比如2011年底和2017年底的天胶,绝大部分情况下,化工品与原油之间还是正相关的,而如果考虑到相关系数在0.5以上,其实满足这个条件的时间段就并不算多了,只有年中,2014年下半年-2016年初,2016年-至今;另外从人民币计价后的比价来看,也基本上不存在表现为区间震荡的比价关系,只有PTA和沥青有一点区间震荡的规律在里面,所以从定量分析来看,化工品与原油的相关性并不稳定。
强相关性周期的特点:趋势相关和成本支撑,但其他来源或减弱其相关性
首先表现为强相关性的主要是原油存在明显趋势,比如2009年-2010年,原油从40美金持续上涨至130美金附近,此时化工品跟油价的相关性基本上都在0.5以上而2014年-2015年也是如此,相关系数立马走强且持续维持接近1的高度相关性;其次分品种去看,天胶和PVC在相关性系数图上进场表现为脱离状态,表明这两个品种跟原油的关系远不及其他品种,另外就是强成本支撑,所有的化工品原料来源中,PTA和沥青100%来源于原油/石脑油,PE81%的原料是原油(包括未来有增加的乙烷裂解装置),PP60%左右的原料来源是原油,还有5%左右的PDH和7%的丙烯单体,当然丙烷和丙烯的价格还是对标原油为主的,尽管如此,但由于这些化工品还有其他的原料来源,比如PE和PP的煤化工,还有相关的替代品,由于这些来源的成本目前都是高于原油来源的,因此边际上的支撑主要是来源于非原油的支撑,这也减弱了原油跟化工品之间的相关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谨慎关注原油对化工品的影响:原油分析不确定性无法去确定分析化工品
尽管化工品是原油的下游,但化工品对原油的消耗几乎不到8%,原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上,因此可以说是原油价格变动能够影响化工,但化工品价格或者供需几乎不能影响到原油,而且从逻辑上去讲,本身原油价格的波动就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地缘政治、管道、天气等影响都会加剧油价的波动,因此我们也不能通过去分析油价然后就去给化工品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而对化工品价格的分析依然是要基于它本身的供需,如果供需矛盾能够给出明确方向,而且又有原油的配合,那么行情会更加顺畅一些,但如果油价跟供需矛盾是背离,我们认为价格大概率还是要朝着供需方向去运动,当然这个前提是油价没有通过成本去对化工品供需产生影响。
如何去参与化工品跟原油的套利机会:原则上是基本面强弱对冲逻辑
考虑到价差与供需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价差的分析就需要一方面从供需驱动去分析价差的走势,同时也需要从价差影响供需变动的角度去分析,然后再反馈到我们的价差判断上,我们认为大的对冲逻辑应该如此,那么对于原油与化工品之间的对冲也是如此,两者的供需面差异是最主要的驱动来源,而当价差走到相对偏低或者相对偏高的时候,就需要去考虑价差对化工品的影响(肯定是对原油没有影响的),是不是存在成本支撑下,上游出现挺价的可能性,或者下游据此去逢低增加投机采购或者备货的可能性,另外就是同时也要分开去看,原油和化工品各自的价格和价差是否会对供需产生影响。
可关注板块内的结构性机会:品种对原油反应强度不同带来的对冲机会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化工品对原油价格涨跌的反应强度是有差别的,这也是板块内品种强弱判断的逻辑之一,比如PTA和沥青跟原油之间是强相关性,其次是塑料、PP和甲醇,最弱的是PVC和天胶,那么原油价格如果出现大波动或者大趋势的时候,板块内的结构性机会就可能会出现,同时不同周期可能也会出现结构性机会,比如强相关的沥青和PTA,两者成本支撑的点位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强弱变化的不同。当然以上只是分析的逻辑之一,能不能成为主导逻辑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大的原则和驱动依然是两者基本面差异。
1.定性的相关性逻辑分析:存在合乎逻辑的相关性
原油是国内上市化工品期货最主要的原料来源,比如塑料、PP、PTA、沥青、乙烯法PVC和合成橡胶,虽然天然橡胶、甲醇甚至标准品电石法PVC的原料跟原油没有任何关系,但他的下游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跟原油产生关系,天胶的用途主要是汽车,甲醇的需求主要是聚烯烃和能源替代需求,PVC的下游房地产,这些需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能源需求的变化,也间接程度上影响到了原油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到,化工品的三大原料来源分别是原油、天然气和煤,而其中产品最丰富的就是原油,当然目前煤制油技术逐步成熟后,产品系列也将会逐步丰富起来,只是目前的煤化工仍主要是通过煤制甲醇,然后再到其他化工品,且下游的产品主要是乙烯和丙烯,芳烃、C4和乙二醇等主流产品还没有发展起来,天然气的话,由于国内缺气,天然气的利用政策也是偏民用的,因此化工产业占比是非常小的,主要用于甲醇和化肥产品。由此可见,虽然趋势是原料来源多样化,但原油化工仍是国内化工的主流和主线。
另外从具体产品开看,沥青的原料100%是原油,其中最主要的收率最高的是马瑞原油,重油的一种;PTA国内仍是进口PX为主,国内石化也在逐步增加自给能力,国外的PX原料主要是重质石脑油,也是完全来源于中质原油,而国内确实在发展煤制芳烃,但进展有限,还无法对PX产生影响;PE和PP受到煤化工的影响较大,期货的交割标准品已经是煤化工的产品,其中PP的煤化工的程度更高一些,另外PP还有PDH的供应,当然丙烷价格还是主要对标轻质原油的,PE的石化垄断格局并没有明显改变,只是目前利润丰厚,因此还不会受到油价波动的明显冲击,我们预计到90美金附近,烯烃端可能就会受到原油的成本波动影响了;甲醇的原料来源跟原油没有关系,但他的下游主要是烯烃,而且还有甲醇汽油、DME掺烧液化气、MTBE调油,原油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去影响甲醇价格;最后是PVC和天胶,虽然PVC也有20%的乙烯法是来源于原油的,但他的产品都是高端料,且期货价格标的是电石法PVC,因此PVC跟原油的关系比较远,而天胶的供应一方面是替代品合成胶,包括丁苯胶、顺丁胶等都是石化的产物,轮胎的重要原料,再某些阶段对天胶产生影响,另外天胶的下游轮胎主要受到汽车产业的影响,特别是重卡,这些需求的变动其实是会对油价产生影响的,而且对原油和天胶的影响是同向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2.定量的相关性和比价分析:相关性和比价并不稳定
从2010年以来的原油与化工品的年度相关系数去看(可以看成是长周期相关性分析,中短期的相关系数肯定比这个要低,而且波动比较大),极少数情况会出现负相关系数,比如2011年底和2017年底的天胶,绝大部分情况下,化工品与原油之间还是正相关的,而如果考虑到相关系数在0.5以上,其实满足这个条件的时间段就并不算多了,只有年中,2014年下半年-2016年初,2016年-至今;另外从人民币计价后的比价来看,也基本上不存在表现为区间震荡的比价关系,只有PTA和沥青有一点区间震荡的规律在里面,所以从定量分析来看,化工品与原油的相关性并不稳定。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分析可知,整体化工跟原油的相关性程度变化几乎一致,强弱不同主要是源于油价,而品种里面出现过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只有PVC和天胶,虽然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两个品种跟原油之间虽然有合乎逻辑的相关性,但对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相比其他几个品种来源,相关性程度最差,我们看到2015年,天胶与原油的相关明显要低于其他品种,而且2015年的油价是趋势回落的,另外就是2017年的PVC,表现明显要差于其他品种,从定量分析可以看到,这两个品种与原油的相关性要差一些,当然定量分析的背后是有基本面的主导因素的,同时也表明原油对这两个品种的影响力度是相对有限的,一旦出现背离,原油的影响就被忽视了。
另外从比价上来看,并没有看到相对比较固定的运行区间,这无疑会增加价差边界判断的难度,相比较而言,PTA和沥青相对清晰一些,特别是沥青,不过这个也不排除沥青上市时间短,以及本身货值偏低,容易考验到成本支撑,导致两者之间的比价多数情况在区间内运行。
不过整体来看,数量上做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还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稳定,影响的因素还是非常多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利用历史比价或者运行区间去做统计套利,也不能简单的利用油价的走势去分析化工品的走势。
3. 强相关性周期的特点:趋势相关和成本支撑,但其他来源或减弱其相关性
不过原油和化工品之间在某些阶段还是有强相关性的,我们需要找出这些特殊周期所在的逻辑,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为强相关性的主要是原油存在明显趋势,比如2009年-2010年,原油从40美金持续上涨至130美金附近,此时化工品跟油价的相关性基本上都在0.5以上而2014年-2015年也是如此,相关系数立马走强且持续维持接近1的高度相关性。历史的布伦特油价走势如下:
其次分品种去看,天胶和PVC在相关性系数图上进场表现为脱离状态,表明这两个品种跟原油的关系远不及其他品种,另外就是强成本支撑,所有的化工品原料来源中,PTA和沥青100%来源于原油/石脑油,PE81%的原料是原油(包括未来有增加的乙烷裂解装置),PP60%左右的原料来源是原油,还有5%左右的PDH和7%的丙烯单体,当然丙烷和丙烯的价格还是对标原油为主的,尽管如此,但由于这些化工品还有其他的原料来源,比如PE和PP的煤化工,还有相关的替代品,由于这些来源的成本目前都是高于原油来源的,因此边际上的支撑主要是来源于非原油的支撑,这也减弱了原油跟化工品之间的相关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目前化工品的成本或者利润情况如下图所示:
4.谨慎关注原油对化工品的影响:原油分析不确定性无法去确定分析化工品
尽管化工品是原油的下游,但化工品对原油的消耗几乎不到8%,原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上,因此可以说是原油价格变动能够影响化工,但化工品价格或者供需几乎不能影响到原油,而且从逻辑上去讲,本身原油价格的波动就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地缘政治、管道、天气等影响都会加剧油价的波动,因此我们也不能通过去分析油价然后就去给化工品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而对化工品价格的分析依然是要基于它本身的供需,如果供需矛盾能够给出明确方向,而且又有原油的配合,那么行情会更加顺畅一些,但如果油价跟供需矛盾是背离,我们认为价格大概率还是要朝着供需方向去运动,当然这个前提是油价没有通过成本去对化工品供需产生影响。
5、如何去参与化工品跟原油的套利机会:原则上是基本面强弱对冲逻辑
考虑到价差与供需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价差的分析就需要一方面从供需驱动去分析价差的走势,同时也需要从价差影响供需变动的角度去分析,然后再反馈到我们的价差判断上,我们认为大的对冲逻辑应该如此,那么对于原油与化工品之间的对冲也是如此,两者的供需面差异是最主要的驱动来源,而当价差走到相对偏低或者相对偏高的时候,就需要去考虑价差对化工品的影响(肯定是对原油没有影响的),是不是存在成本支撑下,上游出现挺价的可能性,或者下游据此去逢低增加投机采购或者备货的可能性,另外就是同时也要分开去看,原油和化工品各自的价格和价差是否会对供需产生影响。
以PTA为例,年,PTA与原油的比价是持续下降的,不过原油价格是持续维持高位震荡,油价是从2014年6月份开始高位大幅回落,该段时间对应的PTA指数价格从最高12417大幅跌至2014年底的4600元/吨附近,当时PTA投放在持续几年高加工费的刺激下(年加工费持续在2000元/吨以上),进入投产高峰期,接下来就是PTA长达5年的熊市周期,导致了PTA与原油的比价持续下降,直到2015年开始触底反弹,不过2015年后的PTA加工费持续在低位震荡,这就表明成本支撑在发挥作用,增加了PTA与原油之间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
6、可关注板块内的结构性机会:品种对原油反应强度不同带来的对冲机会
目前国内化工板块的7个品种,相互之间比较独立,按产业逻辑有烯烃链、芳烃链、氯碱链、沥青和天胶,几乎都不在一条链上,所以品种之间的价差意义并不大,不存在价差影响供需关系的情况,所以驱动分析比价差分析更重要,因此板块内而言,只有甲醇、塑料和PP之间价差有一定意义,也不是完全有意义,塑料、PP和PVC都是塑料,存在一定的需求替代性,价差的意义也能说的过去,但很难去衡量影响的量,都是基于心态的。总体而言,业内主要交易的对冲套利对有甲醇与LLD/PP,LLD和PP,LLD和PVC,当然如果我们从驱动的角度去分析对冲的话,组合就不限了,这就要去综合分析各个品种的供需矛盾和上下空间去综合判断,长期的价差驱动主要是看是看产能周期,比如目前聚烯烃和甲醇还处于产能投放高峰期,而PVC、PTA的产能高峰已过,可能就存在着趋势性的对冲机会。而今天我们主要聊的逻辑是基于不同品种对原油的反应不一,进而产生一定的套利机会。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化工品对原油价格涨跌的反应强度是有差别的,这也是板块内品种强弱判断的逻辑之一,比如PTA和沥青跟原油之间是强相关性,其次是塑料、PP和甲醇,最弱的是PVC和天胶,那么原油价格如果出现大波动或者大趋势的时候,板块内的结构性机会就可能会出现,同时不同周期可能也会出现结构性机会,比如强相关的沥青和PTA,两者成本支撑的点位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强弱变化的不同。当然以上只是分析的逻辑之一,能不能成为主导逻辑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大的原则和驱动依然是两者基本面差异。
7、观点总结:原油上市给化工品市场带来更多机会,但还需要全面分析方可参与
如前面的分析,原油是整个化工板块的最大来源,油价的波动不论是从产业逻辑上,还是从数量分析逻辑,甚至从交易逻辑上,都会对化工品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我们可以用于去分析化工品单边的价格走势,也可以利用这个价差去赚取合理利润,但由于原油与化工品之间相关性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相关性,不同品种的影响逻辑也不一样,因此在利用价差去赚取合理利润时,我们建议仍要秉承大的原则就是,当做两个单边去去找驱动,驱动才是价差变动的最主要来源,而价差大小难以作为入场的重要指标,建议重点关注沥青、PTA和聚烯烃产业链跟原油之间的对冲关系。
来源:中信期货研究资讯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认为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和观点的出处客观可靠,但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不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及所载材料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此报告不应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中信期货有限公司可提供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和上述报告仅反映编写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或任何其附属或联营公司的立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10研发团队评选]油价上涨成本支撑 连塑将反弹走高
作者:中大期货化工研发团队&&
  在国内10月CPI创25月来新高之后,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至18%,加息预期再次升温。市场预计政府将加大治理通货膨胀力度,对未来市场流动性担忧加剧。连塑在经历前期大涨过后出现急速下跌,11月11、 12和15日3个交易日都以跌停板收市。但在未来市场流动性依然宽松、下游需求旺盛以及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的提振下,连塑中长期看依然维持震荡上升走势。预计主力合约L1105近期将在12000点附近反弹走高,后期看涨13000以上。
  一、国内流动性依旧宽裕,为LLDPE价格上升提供动力
  尽管近4个月国内CPI指数在3%以上运行,央行于10月20日加息和11月10日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进行流动性收缩。但由于前期的国内宽裕的货币流动性以及像美国这样发达国家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热钱的流入,国内很难在短期内将流动性进行收缩。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月中国新增贷款接近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规模也已近70万亿元,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9月新增外汇占款接近2900亿元,比8月份多出近20%;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77亿元,远超4500亿元的市场预测均值。
  图1 中国货币供应量下降企稳
  图2 国内月度新增贷款基本稳定
  美联储在11月2-3日议息会议后发表声明:计划在2011年上半年之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较长期美国国债。美国政府通过购买国债,相当于向市场直接发钞,因此美元下行压力不减。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增加正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收紧货币政策,像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纷纷加息以对抗通胀。美国与其它国家货币政策的反向造成利率息差扩大,将导致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国家,同时也将间接打压了美元。“二次量化宽松”所引发的美元持续下跌必然刺激商品价格走高,也将开启了全球通胀时代的大门。这种通胀即将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输入至中国等新兴国家,将直接刺激国内像这样的工业品价格。连塑经历这次迅猛上涨后急速下跌,未来LLDPE将依然易涨难跌,中长期震荡走高。
  二、原油价格支撑,LLDPE有望恢复上升趋势
  原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更加是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当经济迅速发展之时,原油价格将在强劲的需求下快速走高;当经济低迷探底之时,原油价格在暗淡的需求预期下将走进下跌通道。同时,原油价格的上涨一方面带动了投资者的市场情绪,另一方面也对LLDPE进行了有力的上游成本支撑。
  从产业链角度看,原油做为LLDPE最上游的原料,在一定程度决定了LLDPE的生产成本及价格。本研究报告对WTI原油与连塑历史价格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我们选取自日以来,LLDPE的主力合约与美国WTI原油主力合约进行相关性研究,由于国内关注更多的是隔日外盘市场的走势对当天国内价格的影响,因此原油价格采取前一日收盘价。截止日,剔除国内外因为节假日休市的数据,共784个样本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如下图:
  图3 原油与塑料间相关性密切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原油与国内塑料价格之间拟合度高达74%,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很好。
  图4 美元指数中长期处于降低通道
  原油价格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原油和美元走势上应该是负相关的,如果原油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那么美元贬值将推动原油价格维持高位。虽然近期由于爱尔兰债务危机,导致欧元贬值,美元短期反弹,但从长期看,美元反弹幅度不会很大。在美元疲弱、全球流动性充足的大背景下,原油的属性使其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大幅推涨的大宗商品。而随着冬季的逼近,“拉尼娜”将会是触发原油价格上行的导火索,我们预计原油价格运行区间将会高达90―100美元/桶。根据历史数据回归模型,我们预计LLDPE价格将上行至1元/吨以上。
  三、下游需求旺盛,刺激LLDPE继续走高
  从LLDPE需求端来看,主要的需求在于农膜和塑料薄膜。近两年来,我国农膜行业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国研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我国农膜和塑料薄膜产量维持在高位,与历史同期相比,产量大幅增加,因此需求端也是在膨胀的。特别是今年以来,冰雪霜冻、干旱、暴雨等异常灾害现象频频发生,且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客观上对具有防冻保温、遮风挡雨功能的农用薄膜的需求有所增加。其次,农副产品,尤其是瓜果、蔬菜及棉花、油料等经济类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为农民带来了较好收益,刺激农民投入更多资金,搞反季节大棚与覆膜种植,增加了农膜需求。对今年寒冷冬季的预计,将会再增加对农膜的需求。根据历年规律经验,10月份以后塑料薄膜的生产将逐步进入旺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化LLDPE库存、拉动需求的增长。下游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将对现货价格起到良好的支撑助涨作用。
  四、结论
  前期LLDPE在市场流动性充裕,国内经济企稳,需求消费旺季的带动下,突破前期箱体,走出一波快速上涨行情。但在国内CPI指数不断创新高,通货膨胀预期严重,央行通过加息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等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打击下,LLDPE在连续上涨后出现三个跌停板的大跳水,一度打击多头的士气和信心。
  但总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经济企稳向好,连塑将在原油价格保持良好上升通道之时,消化市场担忧情绪,继续震荡走高。在操作建议上,关注30日均线附近的支撑,在12200附近多单持有,逢低逐批建仓,多头止损设在11800。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宋沅)
(点击头像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银河期货特约宏观首席顾问民生期货有限公司副总裁中粮期货工业品部副总经理中大期货分析师宏源期货首席分析师
11/17 00:0011/11 02:0011/10 07:3611/09 07:2310/29 07:4910/28 20:0310/18 08:1510/14 07:29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料件成本核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