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到曲阳的客车辉岭的小米为什么那么香

曲阳县历史文化概述
曲阳县(Qǔy&ng
xi&n)地处北纬38&28&~38&57&,东经114&24&~114&53&之间,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部。东临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张石、保阜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县人民政府驻地恒州镇,北偏东距保定
90公里,北偏东距北京200公里,东偏北距天津195公里,南偏西距石家庄72公里。东与定州市为邻,西北与阜平县交界,南与新乐市相接,西与行唐县毗连,东北与唐县相邻。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人口57万。辖恒州、燕赵、羊平、灵山4镇,路庄子、晓林、产德、齐村、文德、邸村、东旺、下河、庄窠、党城、孝墓、郞家庄、范家庄、北台14乡,
367个村委会,383个自然村,6个居委会。为保定市辖县。
曲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境内各时代地层同华北各地基本相同,土壞
80.81%为褐土。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1℃~12.7℃,无霜期190天,年均降水量274.7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风、雹等。地形特征是南北狭长,地势总的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从北往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根据地貌形态、区域性、主导性原则,又划为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低山面积413.79平方公里。
丘陵面积190.0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479.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21%。主要河流有通天河、三会河、大沙河、孟良河,河道总长153公里。另有王快、西大洋两座大型水库和十多座中小型水库。曲阳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虎山、莲花山、嘉山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丘陵、平原、河套区的青山秀水使皇家、佛、道教建起上千座寺、观、庙宇,使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曲阳县山势雄伟,气象万千,既有风景秀美的山水和沃野平川,又有洞天福地等30多个自然景观。这些得天独厚的风景名胜资源,造就了曲阳瑰丽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
位于县城南10公里处的羊平村西黄山。相传因黄石公曾在此山修行而得名。又传常山女道士昌容曾隐居此山修行,自称殷女,食蓬蔂根,往来山下二百余年,颜面如童,故又名少容山。据《曲阳县志》载,此山早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尤其秋雨过后,绿草如茵,柔媚秀丽,景色宜人,故有“少女秋容”之美誉。半山腰处尚有张良住过的房子遗址,相传黄石公传授给张良《太公兵法》,使张良具有非凡的智慧。
山上有八会寺、千佛堂、少容庵、真武庙、华严集圣池等古建筑群,建筑考究,布局巧妙合理,是较为典型的古建筑群。山北岩有苏东坡题“燕南奇胜”四个大字,现字已不存,绝顶有宋、金、元历代名人的题字,其中耶律楚材题字为楷书,笔法潇洒峻逸,清光绪年间尚在,现已毁。八会寺坐落于黄山西侧近山顶处,坐东朝西,始建于南北朝齐周年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有上阁、下阁、静容、静岩、钟楼、资福、普同、圣寿等八个院落组成,故名八会寺,有“先有八会寺,后有五台山显通寺”之说
。华严集圣池位于山顶,但池水长年不涸。隋开皇十三年(593),在此山西北开凿千佛龛1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寺阁遭法国侵略军炮火,尚存寺院石基和残壁,只有千佛龛保护基本完好。
嘉山位于县城东5公里处,
海拔477.5米。山平地崛起,挺拔耸秀,蜿蜒十余里。旁有白花山、童山、帽子山等小山。据《曲阳县志》载,因唐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曾败史思明于此,故名嘉山。又因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此山生嘉禾,以其中两株六穗进贡朝廷,御封“嘉禾”,故此山又名嘉禾山。此山又因山阴坦缓,日照无影,亦称无影山。绝顶有昭福庵,相传为宋将孟良屯兵处。稍下,地势宽平,名曰凹里处,有座真君庙,庙前有一水池,大旱不涸,越旱水越甘甜。山后有佛尔峪,水从峪中流出,小溪流水,终年不断。《定州志》载:山多乔木,定州造浮屠时采伐一空。谚云:“伐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至今嘉山上仍无一棵乔木。嘉山风光,晚景尤胜,每当傍晚,夕阳西照,晚霞缤纷之际,时在县城北孟良河看嘉山景象,仍为正影,与原山无异,称谓“嘉山夕照”,是曲阳古八景奇观之一。嘉山位居战略要地,可进可退,利于屯兵,是历代兵家争夺之战场。唐天宝十五年(756)五月,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大败安禄山叛军史思明部于嘉山。
又名“窦涧春云”,俗名“济窦岩”,位于县城西北约1.5公里,地处南水窦涧村南。石涧由地层局部断陷而成。地势为西高东低,沟北岸悬崖峭壁,沟内石骨嶙峋,清秀至极,拔地涌出。孟良河从西北穿流而过,经悬崖绝壁,倾泻直下,形成一条宛如白练的瀑布,水石冲撞,声若洪钟,扣人心弦,故有“响水闸”之称。瀑布下为一潭,潭水清冽,深不可测,涓涓细流,向东南方向蜿蜒流淌,常年不断。济窦岩每逢冬去春来,微风吹拂,如乱云飞渡,缥缈云际。潭旁红花叶绿,柳枝吐翠,百鸟竞鸣,故有“窦涧春云”之说。南悬崖半壁间,有一水池,清澈见底。此池与崖壁上一条形似石龙相对应,如以石投池水,映在池中的石龙即随波浮动,宛如蛟龙遨游水中,嬉曰“龙池”。北崖东部有天然石洞,千岩竞秀。岩石上刻有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浮休”二字手迹,字豪放雄健。元代卢挚称此处为“坡仙峡”。北岸上原有“浮休寺”
亦称“济窦行宫”,为元代至元初年典史王铎所建。另建有“潄玉亭”一座,金章宗曾到此游览,留《潄玉亭诗》一首。清乾隆十一年(1746)和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曾两次出巡五台山,均驻跸曲阳,并赋《望水窦岩》诗一首。2001年2月,济窦岩石刻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济窦岩不仅风景宜人,而且每年农历三月初十,此处为庙会,一般长达10多天
届时游人拥挤,各种民间艺术汇聚于此,规模之大,热闹非凡。
在北岳庙大门前,现有东西两大池塘,谓之莲花汪,呈长方形,面积约有14000平方米。据《曲阳县志·灾异记》载,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北岳庙前池莲自生,三十一年(1766)莲池西北隅醴泉涌出。北岳庙东邻之“瑞灵书院”亦因此而得名。据传,当时每年盛夏,池水满塘,荷花斗艳,月明之夜,花月相映,清风吹来,荷花飘香。现池水虽然下降,但是荷花依然,昔日风光不减,两池清水,游鱼满塘,夕阳衔山,茶余饭后,来此浏览、垂钓者,大有人在。
在曲阳县城东南,旧有文昌阁一处,后改为恒阳书院,是培育人材的地方。当年“文峰塔”
(亦称文昌塔)
即建于文昌阁后。相传文峰塔每年夏至前后两三天的正午时分,塔无阴影,因此成为曲阳古八景奇观之一。
&卧虎山在县城西北5公里处,海拔228米,因其形似卧虎而得名。山梁有一凹处称老虎脖,山西头有大白石两块,形如虎眼。据传,此二石夜间能放光,故谓“石虎夜光”。
&位于香岩阁山中,距县城20多公里。香岩阁山峰高谷深,群峰万伏,绝壁千寻。在一处深山幽谷中,一峰倒垂,顶有流泉,势如雨下,常年不止。由于冲积、凝结等作用,自然形成吸水石,是做盆景必不可少的用料。
&距“滴水空悬”一箭之地,有一高约数刃之绝壁响堂,堂顶有无数奇形怪状的石钟乳下垂,以石击之,铿锵有声,谓“石钟”。山谷顶端有香岩寺,又名香岩禅院,两处相映,故以“香岩石钟”名之。其附近有“贾岛洞”、“贾岛井”等古迹。据《曲阳县志》记载,唐代诗人贾岛曾隐居于此。就近石壁上还镌刻有“忘归处”三大字,为古代名人闽秉璋手书。今寺虽然不存,而香柏一株尚亭亭玉立,完好无恙。清乾隆皇帝曾到此游览,并赋《望香岩阁诗》一首。
灵山聚龙洞&&
位于灵山镇东北部,马头山西南麓,距县城25公里,是中国北方喀斯特地貌,裂隙式溶洞群,洞高3~6米,全长2800米,洞口原镶有石门,上有明万历年间所刻“洞府”之字,因洞体酷似一条长龙,洞内景观又多为龙状,故名聚龙洞。洞内气温冬暖夏凉。聚龙洞分为猿人古洞、聚龙大殿和地下迷宫三部分。猿人古洞有古猿人生活留下的灰沉积,洞壁深处有20多万年前绝迹的古动物化石堆积物,洞壁上方有北宋文豪苏轼真迹“蓬莱”二字。聚龙大殿百龙争雄,气度恢宏。地下迷宫支洞交错,洞套洞、洞连洞,曲径回廊,神秘莫测,以神、奇、妙为特色。洞内有百龙迎宾、聚龙壁、鱼跃龙门、老龙宫、翡翠宫、日出龙潭、水晶宫、云溪花径、定海神针、小三峡、万华厅、圣水潭、珠宝龙船、金山银谷等百余处景观。钟乳石、石笋、石柱、石针、石盾随处可见,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或群龙飞舞,或鲜花盛开,碧水清澈,映照生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犹如神话般世界,在北方地区罕见。
孟良河风景区&&
在曲阳城恒山路与滨河小区相接壤处,有一座新建的钢筋水泥结构大桥,桥头有一块巨石,上书“孟良河”三个隶书大字。孟良河河岸整洁,河道宽阔,气势宏伟。清风吹来,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相传,宋金交战时,此河曾为宋名将孟良押运粮草之水路,故后称孟良河,又名运粮河。2000年,在万人大会战的综合治理下,已是青春焕发,光彩照人,河两岸垂柳吐艳,岸边绿化带花草飘香,河中水碧草青,已成风光优美的一道风景线。&
莲花山风景区&&
位于曲阳城西北偏北26公里处,莲花山主峰552米,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3公里。因形如莲花而得名。清光绪《重修曲阳县志》记作香岩阁山,因山内曾建有香岩阁。莲花山巍峨秀丽,山高谷深,泉滴岩崖,树森径幽。改革开放后,全部改植为果树,成为漫山遍野的花果之地。通天河贯穿南北,三会河流境更是锦上添花。此地古为避暑胜地,唐初始建署设侍郎专理此务。景区内景点多处。莲花山幽谷中有一阁儿沟,内有“滴水空悬”、“香岩石钟”曲阳古八景奇观之二处。另有一偌大高台,传说,宋、辽对峙时,北宋名将杨六郎在此训练牤牛。后有人在此定居,取名牤牛台村。景区内还有晋察冀军区机关遗址和晋察冀边区军工厂遗址。
虎山旅游区&&
位于曲阳县城北部45公里处,与大茂山(神仙山)相连,山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主峰“尖嘴梁”,又称“鸡鸣三县”,海拔853.6米,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山林如海,泉水流淌,芳草如茵,均保留着大自然的原汁原味,还有红枣林150多公顷。大山深处有古人居住遗址、唐代淘金洞。是集生态观光、林果采摘、登山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区。
神树龙泉&&
位于南水峪村龙泉山脚下,树高数丈,腰围数米,树根外露,盘根错节,环绕树基。树龄千年以上,当地神话传说甚多,被称为“神树”。树旁有一石雕龙头,镶入山内,山中泉眼,俗称“龙泉”,泉水经龙口流出,汩汩有声,可供饮用,可浇地。树、泉衬映,二者自然交融,相得益彰,独具风景。
位于灵山镇西庞家洼村村北柏岭山下。岩溶洞为西北东南走向,长约6米,宽约3.5米,高为1.8米。洞内蓄水有的地方深不可测,水位高低随季节升降。后经试排,每小时排水140吨,水位无明显下降。洞顶有钟乳下垂。据当地群众传说,三会河上游水量充沛,河水常年不断,但流至葫芦汪与磨子山两村之间,河水却突然断流。推其原因,这一地区都属石灰岩地层,易为流水溶蚀,河水从这里石隙间渗入地下,形成潜流,经数十里后,复从北镇村漱玉泉(俗叫水沫漕),涌出地面,向南而泻,注入唐河。
90840衬映,自然交融,真可谓美丽景观。坐北朝南,高10.5米,面宽三楹,进深二楹,呈长方形,单檐庑殿式,琉璃瓦脊,殿前墙是方格木隔扇,殿内有明柱、垂柱,具有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始建于宋代乾德年间,宋、元、明、清时期均有修葺,后毁坏,2000年重建,但已不是原样。原殿内依北面墙塑有高大的天官、地官、水官,即
曲阳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已有“曲阳”之名的文字记载。曲阳县志记载,周赧王十一年(前304),在今曲阳城西2公里处建土城一座,始称“曲阳城”。曲阳县以城得名。曲阳名称其含义《水经注》释为:“城在山之阳,是曰曲阳”。《读史方舆纪要》称“以在太行之阳转曲处而名”。山指古代北岳恒山(今唐县西北的大茂山,古为北岳,又名常山、恒岳)。隋开皇六年(586)改曲阳为石邑,七年改为恒阳县。唐元和十五年(820)复名曲阳。恒阳之名源于县在恒山(大茂山)之阳,故曲阳也有“恒阳”之称。
&秦统—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于始皇元年(前221)始置曲阳县,属巨鹿郡所辖。时曲阳县区域西北部含今阜平县东北部。汉高帝元年(前206),设恒山郡,曲阳县属之,后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曰常山郡,曲阳县属常山郡所辖。因当时巨鹿郡亦有下曲阳名(今晋县、藁城),为与之区别,文帝元年(前179)曲阳加“上”字,始称“上曲阳”。上曲阳县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为《史记·灌婴列传》。汉景帝三年(前154)平定“七国之乱”,常山郡废,上曲阳县仍属中山国。新莽时期,恢复常山郡,改名曰常山亭,上曲阳属之。西汉时,县境西北部达繁峙、灵丘、广昌界,东达滱水(今唐河)。
三国时至晋朝上曲阳属常山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上曲阳县并入新市县,称新市县。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复置上曲阳县,隶属定州中山郡。北齐天宝七年(556)下曲阳已改为藁城、鼓城二县,上曲阳县去掉“上”字,复称曲阳县,中山郡属之。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曲阳县因盛产石料改名石邑县,次年又改名,恒阳县。先后属鲜虞郡(今正定县),开皇三年(583)改属定州,大业三年(607)改属愽陵郡(今定州),大业九年(613)又改属高阳郡(今高阳倒东)管辖。
唐天宝元年(742)恒阳县属河北道定州愽陵郡。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后,定州为藩镇割据势力所据,曲阳属真定。唐元和十五年(820)因避讳唐穆宗李恒名讳,复将恒阳县改为曲阳县。
北宋曲阳县属河北西路定州博陵郡,政和三年(1113)设中山府,曲阳县属之。宋熙宁九年(1076),析县境东北部军城入唐县,县境达通天河流域。金明昌四年(1193)析曲阳县西北部和行唐县北部境地,划入新置的阜平县。
蒙古太祖十一年(1216)升曲阳县为恒州,辖灵寿、阜平、行唐、庆都(望都)、唐县、曲阳六县,属中书省中山府。太宗十一年(1239)降为曲阳县,属中书省真定路,至元十二年(1275)改属保定路。
明代,曲阳县属定州所辖。清顺治十六年(1659)将阜平县东五社并入曲阳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将原阜平东五社复归阜平县。嘉庆年间,定州支曹村划归曲阳县。
1913年置范阳道,翌年改为保定道,曲阳县属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曲阳县先后隶属晋察冀边区冀西区、北岳区、建屏区。民国初,县境西南端石城、黄家庄二村庄划归行唐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7年12月,阜平县罗定峪和唐县于家寨、石堂、小路村划归曲阳县。1942年1月,唐县套里、十八度、东庄湾、横河口、灌城、田家坎、南屯庄、北屯村、坡上、坡下、风山庄、西王庄、罗庄、赵家庄、南伏城、北伏城、岸上、勺堤等18个村庄划归曲阳县,同年十二月,于家寨、石堂、小路村重归唐县。1942年划归曲阳县的唐县18个村庄,除套里、横河口、田家坎外,其余归入唐县。
1949年曲阳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署。同年10月隶属定县专区,1954年5月,改属保定专区。1958年8月并入定县,1961年7月恢复原建制,属保定专区。1982年12月行唐县石城村复归曲阳县。1994年底保定地、市合并,隶属保定市。
据《曲阳县志》记载,秦时,曲阳县治所在今县城西2公里处。《水经注》云:“上曲阳城本岳牧朝宿之邑也”,亦称“汤沐邑”,是古时天子赐给诸侯的封邑,邑内收入供诸侯汤沐之用,也是供朝见时吃住的地方。汉、魏、晋时因之,同时曲阳的设置兴盛与恒岳及其岳庙祀典有着直接的关系。南北朝北魏景明、正始年间(500~512),随着原北岳庙的迁址和今北岳庙的落成,县治所亦迁于今县城。之后,县城的发展伴随着北岳庙的兴建而发展起来。隋、唐、金、宋、明、清诸代均重修城墙,增建角楼,改建砖垛,加固根基,增设炮台,加宽城池等。城周长5里13步,城墙高3丈,宽1丈5尺,池深8尺。护城河宽1丈5尺,深1丈2尺。城共有6门,东门名“迎春”;南有3门,分别为“镇远”、“阜民”、“临漪”;西门称“西华”;北门曰“拱极”。1938年、1949年因战事需要,民主政府先后两次发动民众将城墙拆除。
清末县城分大街、东街、汶水街、西街、北街、南街、后巷等街道,设南关、小南关、东关、正东关和北关。县署自北魏以来,一直设在大街(今正阳街)北端。衙门主体建筑为正堂,俗称大堂,大堂往后依次为二、三、四堂。南为仪门,大门两侧有快房、监狱等。资料载:当时城内和四关的署、院、庙、坛、寺、亭、台、祠、阁等建筑共达68处之多。
新中国成立前,县城总面积为0.6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县城不断进行改造和扩建,到20世纪60年代,城内主要街道已有8条,成为井字形。到20世纪80年代,城区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长约0.75公里,呈不规则矩形,面积有所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向东、向南、向北扩展,现已形成新南环、新东环,并与河龙、国防两路县城地段围成新的格局。按环城路计算,城区面积已达18平方公里。城内主要干道:南北有东环、太行、朝阳、恒阳、复兴、惠丰、文昌、正阳、西街和尚未开通的嘉禾等10条街,东西有北环、南环、恒山、恒州、旧南环、北岳、滨河等7条路。现有一级路19条,二级路21条,三级路110条。建起的一片片居民楼、办公楼,与多处的高楼建筑遥相呼应,构成城市地标景观。兴建的169个居民小区,使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高标准的教学楼、医院楼、银行楼布局合理;典雅的书店和新颖的俱乐部提升了文化素质。开辟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商业步行街和雕刻展厅。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了具有曲阳特色的集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雕刻文化广场。穿城贯流的孟良河经过改造和河上新建的座座桥梁,又形成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地名命名特征&
据对全县367个村考证和统计,建于汉代以前的46个,晋代5个,南北朝时期20个,隋、唐时期10个,宋代43个,元代83个,明代110个,清代33个,民国时期15个,新中国成立后2个。千年以上的村117个,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的村160个,500年以下、100年以上建村的83个,
100年以下建村的2个,除7个村外全部村庄都是百年以上老村。从命名特征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姓氏或以姓氏加方位命名&
这类地名多是以最初居此的住户,或是住此的大户来命名,如李家庄、刘家庄。据调查统计全县有48个村属此类情况;还有的是姓氏加方位,如王北庄,该村位于一座寺院的北面,村中居民多为王姓,故名王北庄。赵城东,该村址位于县城东,村中居民多为赵姓,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在全县此类命名的有27个村。
以姓氏加地形地物命名&
全县有49个村。如东庞家洼、西庞家洼两村位于洼地处,民国前原为一村,村中村民多为庞姓。民国初年,按居住东西所处位置,分为两村,居东的名为东庞家洼,居西的为西庞家洼;董家沟,因董姓的居民居住在山沟内,故而取名董家沟;安羊村,因村西山坡上有一片形似羊群的石头突露山表,而得名羊村,又因村人安姓为多,故取名安羊村。
以地形地貌命名&
有118个村。如:沟里,该村址位于山和水沟之间,故取名沟夹滩。明朝末年更名沟里;黄台,因村址地处一座黄土台上,故取名黄台;北水峪,该村址西临沙河,东靠山丘,故称水峪。后分为二村,该村居北取名北水峪。东口南,该村位于通往阜平、五台山必经漫石道口处,名荆口。又因村所处荆口东南方位,故取名东口南。
以地理位置命名&
有27个村。如:北庄,因该村位于高山北边,而取名北庄;南庄,该村址位于刘家庄、陈家庄的南边,故取名南庄;七里庄,因该村有一麒麟庙而得名麒麟庄。后又因该村有距县城七里之说,取其谐音称七里庄;五里岗,因村旁有五个土坡,形似五龙,遂取村名为五龙岗。又因离县城五里,后改称五里岗。
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命名&
全县有52个村。如东相如、西相如两村。原为一村,因该村是赵国上卿蔺相如故里,又村南有蔺相如墓,取名相如村。清嘉庆十六年(1817)分为两村,居东者为东相如村,居西者为西相如村;棋盘,该村东南的一块大石头上刻有棋盘图,相传为南北二斗星对弈之处,故取村名为棋盘;马古庄,据传,明永乐年间,村南有座三官庙,庙内墙壁上有诗一首:“东西至海北至湖,二老摊泥捏马处。马古成仙奔路途,曲曲弯弯走广路。”借诗中“马古”二字取名。
以古迹命名&
全县有21个村。如产德,因村内有一座修德寺,故取名阐德,后演变为产德;寨地,隋大业年间,村址东边高山上曾有人占山为王,立“江宁寨”,取村名寨地。党城,有党氏三兄妹来此定居,修建土城称霸,故取村名党城;石城,元朝时,邸顺兄弟带领村民用石修筑村围,用以防敌护村,取村名石城。
曲阳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繁多,遍布全境,各个时期都有遗存,迄今为止,发现古文化遗址多处。自周汉以来,全县城乡共修建大小寺院、庙宇千余座,有名称记载的83座,以北岳庙最为雄伟壮观,保存完好。王子山院、兴圣寺尚存部分殿屋。修德寺尚存塔1座。黄山八会寺尚存石佛龛。文昌阁尚存塔1座。革命建筑文物有烈士陵园等。
钓鱼台遗址&&
位于晓林乡店头村西1.5公里处,地处沙河东岸。有一高土丘俗称“钓鱼台”,故称钓鱼台遗址。土丘中间高4.8米,东西长380米,遗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一般为0.4~1.8。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南由于河水冲刷形成断崖。遗址中心有灰坑和草拌泥红烧土层。暴露器物有石器、骨角器和大量红陶、彩陶片。器物有钵、盆、碗、大口罐、小口壶等。彩绘以黑色居多,兼用棕、红色。纹饰以植物叶纹变体组织为主,弧形、三角、圆点、半月形、弧线等多种,其次还有少量的方格纹、带纹等。其中彩绘的胎是红色和灰色,陶质坚硬细腻,红胎的涂黑色彩绘,灰褐胎的涂棕色。发现的彩陶罐口的花纹形制是小口大腹罐,口沿成宽平面,带斜条形彩纹,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彩陶文化相同。1950年由当地群众发现,经考古部门考证,为较大氏族部落遗址,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1997年省、市文物研究部门,由县文保所配合,在钓鱼台遗址沙河岸断崖进行试掘200平方米。2006年5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良河遗址
&位于曲阳县城西北1公里处,分为白家湾和孟良河南岸两部分。遗址南区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50米;北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40米。断崖上暴露有烧土层、夯土层和灰坑等遗迹。钻探考察结果显示,文化层均厚约2米,有烧土层、灰土层。土坡中暴露及出土器物有陶鬲、陶盆、陶壶等残片,且甚多,也有少许盆片,还含有兽骨和红烧土块。陶鬲有商、周两种文化风格。据出土文物分析,此遗址为商晚期至春秋时期遗址,对研究我国商周文化和当时居民生活生产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1982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曲阳县灵山镇涧磁、野北、北镇、燕川一带,分布在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的范围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曲阳因宋代归定州所辖,故名“定窑”,与汝、官、哥、钧并称宋代五大制瓷名窑。定窑以装饰见长,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以剔、堆、贴各得其趣。定瓷窑址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当年废弃的残器、瓷片、窑具、瓷土、匣钵、炉渣等13堆,最大堆直径31米,高15米。定窑创烧于隋、唐,鼎盛于宋,时有“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之说。曾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到金、元时逐渐衰落,制瓷历史达六七百年。从唐、五代以至北宋,朝廷都曾在这里设置瓷窑税使。
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五代定瓷是处于上承晚唐、下启北宋的过渡阶段,产品粗细参半,青白兼有。北宋早期,白瓷的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加以创新,采用了复烧方法,逐步成为白瓷窑之首,形成了以定窑为主的定窑瓷系。北宋政和、宣和年间,江西景德镇、山西平定、四川彭县、辽宁上京、北京龙泉务等地诸窑皆蜂起仿效,邻国也仿造。《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载:高丽碗、碟、花瓶、汤盏,皆窃仿定器制度。白瓷用优良瓷泥制胎,成品以细瓷为主。从遗址中北宋地层出土的白瓷龙凤盘,底有“尚食局”字样分析,可推知北宋初期定窑已有部分御用窑为宫廷烧制瓷器。宋中叶的碗、盘等口沿一般有釉,釉色微泛黄,说明当时复烧技术尚未普及。晚期的碗盘之类圆形器物基本上都用支圈迭装复烧,器物口沿无釉有芒,釉色一般白中闪黄,有的略呈灰黄。定瓷的优质白瓷以“尚药局”、“尚食局”、“龙”、“花”等款器物为代表,品种甚多,题材丰富,纹饰多样,瓷质洁白,胎质细腻,坚硬、较薄,花纹清晰,刚柔相济。新器形有孩儿枕、美女枕、龙凤盘等等。苏东坡赞“定州花瓷琢如玉”。《归潜志》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定窑以其奔逸典雅的纹饰及“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而闻名世界。
中晚期创烧成功的新品种有“紫定”、“黑定”和“绿定”,产量较少。“靖康之变”后,随着北宋的覆亡,定窑的大批窑工南迁,多数迁至景德镇,促进了南方制瓷的发展。至今景德镇一些居民还称原籍是曲阳县,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定南迁”。金代,定窑曾有所恢复。至元代,定窑逐渐衰败,以至销声匿迹。新中国成立后,定瓷得以恢复,采作古代原料,仿照定瓷的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已生产出部分仿定瓷制品,使定瓷得到新生。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
定窑遗址是中国制瓷历史的缩影和重要见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新建有遗址博物馆、展厅等。1988年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店头古城址&&
位于晓林乡店头村,东西长172米,南北长200米。残存城墙3段。其中西南角西城墙一段长20米,宽2米,残高1米;北城墙一段长20米,宽2米,高0.8米。城址东北角有灰土层一片,暴露遗物多为陶片,可辨器形为尊、盆、罐、鬲、豆及筒、板瓦残片。从遗物、遗迹推断,古城址的时代上可至战国,下限可至汉代。俗称“城西岸”。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党城汉代城址&&
位于党城乡党城、河东两村之间。现存城墙可分三段,第一段位于河东村村南,残长164米,南北走向;第二段位于城南村村东,残长75米,东西走向;第三段位于城南村村北,残长200米,南北走向,呈弧形。城墙周长约870米,夯筑,夯层厚16厘米。城址内散存板瓦、筒瓦及盆、罐残片。在城址发现过箭头、残陶器、铜镜、铜洗等,曾挖出一坑,内埋有很多头骨,有的头骨上插有箭头。从文化层、陶片、出土器物等综合判断,应为汉代城址。因城址呈蕉叶形,俗称“月牙城”。
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县有战国至明代重要墓葬30余处。较有名的有蔺相如墓、李左车墓、邸珍墓、邸伯墓、王处直墓、杨琼墓等。
蔺相如墓&&
位于曲阳城西10公里处的相如村村南,坐落在一条土脉和一条石脉的交会处,土、石两脉(俗称一条土龙和一条石龙),各约3公里长,成八字形,蜿蜒在墓地交会。墓志载:墓“上至青天,下至黄泉,方圆80余亩”。墓地有蔺相如庙和墓碑。墓前现是一沙沟,沙沟原系一条小河。隔沟相望有一大土丘,似宝珠(当地人称平罗山),“高10仞,形山状”,依丘建庙宇3间,内画有神像。整个墓区形成“二龙戏珠”之势,二龙近则河中饮水,远则嬉戏宝珠。距墓北偏西约110米处,有房3间,水井1眼,原有人居住守护坟墓,抗日战争初期房毁井废。早年墓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现墓地四周数百亩果树成林。墓区内,风雨后遍地皆是绿豆大小的红土块(个别大的似花生豆)覆盖地面,呈现一片红色。蔺相如墓东南偏东约500米处有一大土丘,高约5米,围约60米,相传为赵国将士坟。距蔺相如墓东北4公里的段砂侯村南有战国大将廉颇衣冠冢,墓前有石像生。
1966年相如村村民挖掘了蔺相如墓部分(挖掘中被制止),挖出了墓志,但多数文字已无法辨认,墓志现存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挖掘中发现了墓碹口、墓道,墓室有前室、左右耳室、中室、主室。墓碹口两侧各有半仰人骨架。出土了鸽、猫、狗、鸡、盆、碗、罐、俑等数十种上百件的陶器制品,但大部散落民间。墓室也已被破坏。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处直墓&&&
位于灵山镇西燕川村西,墓室坐北朝南,青石砌筑,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东西耳室组成。墓内壁面及顶部均抹有一层厚约1厘米的白灰,墓门、甬道、前后室及耳室均有壁画,壁画面积约100平方米。墓道及前室有壁龛16个,龛内嵌有汉白玉浮雕像,后室、东西壁各嵌有一块彩绘浮雕。壁画和彩绘浮雕相结合装饰墓葬方法,在河北壁画墓中还是首次发现。该墓出土的十二生肖羊、蛇、龙、鸡等浮雕,秦琼石雕彩绘像和美国纽约收藏家安思远捐回的王处直墓出土尉迟敬德石雕彩绘像,均出自曲阳艺人之手,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雕刻艺术价值,即使是在世界上也堪称极品,现均已作为国宝收藏。墓中还出土了瓷器、铜器、铁器、金饰件、银饰件、骨饰、玛瑙饰、石器、钱币等。
据墓志及文献记载,王处直为唐末易、定、祁等州节度使、太原王,后梁北齐王、检校太尉、义武军节度使。后梁龙德元年(921),王处直养子王都发动兵变,软禁王处直,斩杀处直子孙及心腹,夺取了义武军节度使一职。后唐同光元年(923)王处直忧愤而死,同光二年(924)葬于曲阳西燕川村。王处直墓为研究唐末五代时期的墓葬形制以及墓内壁画的源流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研究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情况提供了可靠资料。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窦涧古墓&&
&位于恒州镇北水窦涧村西南。有古墓两座,1984年北水窦涧村村民取土时发现,1985年对其中一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为仿木结构砖壁画墓。墓室已残毁。清理时出土定瓷小碗、陶砚各一个。两墓均为单室墓,根据砖室墓结构、壁画风格、人物发式和出土文物判断,为宋代砖室壁画墓。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平乐古墓&&&
位于燕赵镇南平乐村内,1982年南平乐村村民挖地窖时发现,发为宋代政和七年(1117)四月元日纪年墓葬,为夫妻合葬砖室墓。1982年进行了清理,墓室结构完好,墓壁四周给有彩画,镶有砖刻用具造型,墓室顶部为天象图,保存完好。出土文物有铜钱及黑罐、白灯碗等瓷器。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即北岳(古)恒山山神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位于曲阳县城西南隅,为历代帝王祭祀北岳山神的场所,是古北岳文化的发祥地。北岳的祭祀由来已久,相传唐尧时期即尊四岳恒山为北岳,西周辨九州为九镇,其中正北称并州,其山镇名恒山。到秦汉时期,对岳镇更加尊崇,西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确封五岳,即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至此,五岳始成定制,每年十一月朔日(初一日)为统一祭日。
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即立北岳祠于上曲阳县,祠址在县境北部恒山(今大茂山北谷,称上庙,在此进行祭祀活动。又在山南侧台峪建下庙,称北岳观。魏晋时期在今曲阳县城西北建神殿,称谓东庙。庙前有碑阙坛场相列。北岳观称西庙(唐代改称安天王庙)。东庙由于遭到严重水患,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500~512),移于今址新建北岳庙。隋仁寿元年(601),在庙内建舍利塔、绘制帝像、设立坛场。唐开元三年(714)扩大规模。北宋初,契丹入侵纵火焚庙,次年宋太祖诏旨重修,淳化二年重修。元世祖时肇新祠宇,至元七年(1270)春节题建“德宁之殿”匾额。明嘉靖十五年(1536)增建御香亭。清末,飞石殿焚毁。1942年立“飞石殿遗址”碑1通。宋、元、明、清各代均进行维修和扩建。清顺治十七年(1664)北岳山神宫廷祭祀活动由曲阳北岳庙改至浑源玄岳山。曲阳北岳庙逐渐荒废,但北岳庙内仍有民间祭祀活动。
北岳庙规模宏大,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17.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主要建筑平面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登岳桥、神门(俗称午门,仅留石狮一对)、牌坊(仅存座基)、朝岳门、御香亭(又名天一亭、更衣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德宁之殿、后宅门(已无)、望岳桥(已无)。德宁之殿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已无);东有东昭福门、东进禄门(已无),碑楼、碑亭数处散建在中轴线两侧。清时东北角有便门。现登岳桥基本完好,朝岳门改为铁栅栏门,加彩绘门楼,上书“北岳庙”3字。
“德宁之殿”重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位于中轴线北端,是北岳庙主体建筑。殿高30米,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重檐九脊庑殿式结构,琉璃瓦脊,青色瓦顶,双檐高啄,铁马悬空,鸱吻高大,约3米有余。梁架为中柱式,斗拱为一垛、二垛式。殿前有2米多高的方形月台,台基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板和望柱,望柱顶端雕有石狮子,大小共99只,其中20只为小狮子,刻工精湛,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月台四角砌有螭首。是我国现存的元代最大木结构建筑。
殿内原有泥塑神像15尊,其中3尊为坐像,12尊为陪侍立像,塑像高大,形态各异。殿中间一尊坐像最大,几乎头顶天花板,踏其头可登上殿顶。可惜均已无存。现在的7尊塑像是1992年由保定美校师生重塑。
大殿内东西两壁有巨幅彩色壁画《天宫图》,北山墙绘有 “北岳恒山神出巡图”。东西两壁画各高8米,长18米,北山墙壁画高8米,长27米,壁画总面积为504平方米。东墙壁画为“云行雨施”,画的是天宫中众天神正在兴师动众,兴云布雨,普降甘霖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西壁为“万国咸宁”,画面是众天神胜利完成为民降福的任务后,偃旗息鼓,鸣金收军,得胜回宫的热烈情景。两壁均为人物山水画,前面为人物,后面为山水,两者约各居画面之半。画中最大人物形象高达6米
,次的高有3.3米。壁画构图严谨,疏密得体;着笔工整,线条流畅;所着色彩,浓淡适度;旗幡衣带,飘飘欲举,颇有“吴带当风”之感。画中人物虽然众多,但人各一面,神态各异,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真可谓妙笔生花,匠心独运。东壁所画之苍莽巨龙,体态蜿蜒,两目晶莹,须发柔媚,四爪苍劲有力,腾云驾雾,形若浮动,颇具运动感,极惹人注目。特别西壁之“飞天神”,为全幅壁画之精华,它相貌狰狞,肌肉粗健,手舞足蹈,横枪倒戈,腾空飞奔,气势逼人,这就是有名的“曲阳鬼”,有的也叫其钟馗。北山墙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原被紫红色涂料所覆盖,1984年维修中被清理出来。壁画画有帝王模样的人物,头顶王冠,身着衮服,上张华盖,下乘车辇,金童玉女,随从左右,前呼后拥,煞是威严。画中的主要人物画像高达6米,其身躯各部的比例长短适度。丹青以妙手,漳涯芸晒蟆5钅诒诨蟆⑷宋锘翊蟆⑵纱笫侨睿凳艚鲇校俺普淦娴囊帐豕灞Α
御香亭坐落在高1.5米的台基上,亭平面八角三滴水攒尖顶,布瓦花脊,内外檐各用柱八根,顶中心悬垂柱一根,四正面设门。为明代修建。凌霄殿是面阔三间的硬山布瓦顶小式建筑,两侧有八字照壁。三门殿面阔五间,悬山布瓦顶小式建筑。
北岳庙内还存有历代碑碣、经幢、石灯等160余件文物。其中碑刻字体行、楷、隶、篆等诸体俱全,书体各异,形体丰富多彩,内容多样,是珍贵的书法艺术宝库。北岳庙容古建、壁画、碑刻、经幢为一体,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1982年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北岳庙南200米处,原在修德寺内。修德寺又名镇岳修德寺,宋元祐年间()重建,金、明各代屡修,今寺已不存。根据塔内地宫石函铭文,可知此塔为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塔身碑刻上有“大宋天禧三年(1019)四月,共修舍利塔一级”题刻和塔的造型特征看,现存部分塔体为宋代重修之物。塔建在一方形台基上,塔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层,通高34米,各层南面均辟有拱券门,塔基为双瓣仰莲承托塔身,门内置佛龛,无其它装饰。第二层相当全塔五层的高度,各面砌出小塔一圈共五圈。第三层至第六层檐之间,又做成楼阁专用的式样,饰有券门及假窗。其一层二层檐做成莲瓣状,余用普通叠涩方法托檐。塔顶为砖制受花塔刹。整个塔为花塔形状,上半部用用砖或泥塑出各种动物形象,看上去如一个巨大的花朵,所以称之为“花塔”,这种塔为数不多,目前全国发现的只有10来处,出现的时间也较短暂,都是宋、辽、金时期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006年5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王子寺,又名王子洞(因山上有洞)。位于灵山镇东庞家洼北部,马头山东南麓王子山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分上、下两院,上院附近山中有“锯界石”一块,高百米左右,石中间有一缝,宽数尺,形若锯开,上院已废,仅存楷书唐碑一通。下院尚存正殿三间,面阔5米,进深6米,单檐歇山式,檩、椽上有彩绘,殿脊琉璃瓦。寺内有石碑1通,经幢两座。据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奉象国令公修王子山院之记》碑载:“听于乡人,洎乎汤君诸王内唯箕子避纣残虐来此潜居,遂以王子为名置院久矣。”因这一传说而称王子山院。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霄圣母殿&&
位于羊平镇东羊平村,原为兴圣寺内一殿,现寺已废,只有此殿尚存。始建于金代,建筑面积161平方米,元、明时期均有重修。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高10米,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式。殿前原有抱厦,现已塌毁。原为琉璃瓦脊布瓦顶。殿前墙为方格木隔扇,殿内有明柱、垂柱各四根,元代建筑风格。殿内东、西、北三面墙上绘有壁画,内容大致为《三霄圣母出游图》和《三国演义》故事等。壁画除局部毁坏、模糊不清外,大部分保存尚好,约为元、明作品。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行善寺佛殿及鬷假楼&&&
位于曲阳县城北30公里的野北村。行善寺始建于唐,佛殿元代大修,以后历代修缮。佛殿为单檐悬山琉璃瓦顶建筑,面阔三问,进深两间,建筑面积l50平方米,用七架梁对双步梁,五彩双下昂斗拱,前檐格扇装修。1999年,地方集资对佛殿进行了重修。鬷假楼始建于明代,实为佛殿戏楼,位于佛殿南侧,建于1.8米高台上,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后部为单檐硬山布瓦卷棚顶,前部卷棚歇山顶建筑,面阔均三间l0.2米,进深9.45米。前部建筑用石柱四根,刻有楹联。2003年4月,对鬷假楼进行了维修。2001年2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寺石刻造像
1953年11月和1954年3月,国家文化部文物局两次派员到修德寺遗址进行发掘,得北魏至唐残石造像及石刻乐人2200余件,其中有年款的247件,清理后大部分运往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多年来北岳庙内收藏汉至民国石雕文物160余件,作品主要有虎、羊、狮、象、人、佛、灯、经幢、牌坊、棺椁等。全县现存民国前重要碑刻约200余通,其中100余通存于北岳庙内。
八会寺石佛龛&
位于曲阳县城南10公里的黄山顶上。八会寺始建于北朝齐周年间,寺有八院,故名八会寺。宋景德初,遭契丹之乱,焚毁殆尽,只有隋开皇十三年(593)开凿的石经龛独存。宋天圣、明道年间,有僧人在兴修旧殿堂之同时,为大佛架石龛以覆之。龛内石经为佛经。此龛亦称“开皇石经”,有一石室,俗称千佛堂。室内正中有和山岩连在一起的巨石一块,高宽各丈余,石四面皆为佛龛,内外共刻小佛像78尊。佛像下刻佛经,正面刻有《妙法莲花经》、《观世音普门品经》,题曰“行唐邑龛,大隋开皇十三年二月八日刊”。其他几面有的刻有经文,有的刻有佛名,共刻佛名近千数,故有千佛堂之俗称。所刻经中有唐武后所造“~”
字(即“日”字),得知此石经非一代所刻成,而是经历了隋、唐两代所刻。石经字体为隶书,有的略带楷书意味,这说明当时的书法正由隶到楷的演变时期,因此这部石经对书法,历史,宗教等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82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化寺石佛&&
位于曲阳县城南15公里的羊平镇西郭村北。石佛现已残破,断为三截,但均无移位。清化寺建于唐代,元、明两代都曾重修,后被毁,现仅剩唐代石佛一尊,为唐开元八年(720)所刻。石佛系立像,高7米,宽2米,厚1米;莲座直径2米,厚0.94米;莲座下有方座,长、宽各2.5米。质地为汉白玉。佛像面部被整个凿去。从整体形象上来看,应是释迦牟尼佛立像,站立于莲台上,上身内穿僧祗支,下穿裙衣,外穿通肩大衣,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说法印,表示释迦游行说法,济度众生的情况。石佛雕刻艺术精巧,刀法细腻,为唐代流行的圆刀法。石佛旁还有明正德十一年《重修清化寺记》石碑一通,保存基本完好。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龙盘柱石灯&
原在县城小南关财神遗址,1964年移至北岳庙内。佛像高3.5米,厚0.4米。质地花岗岩。北魏熙平二年(517)所刻。像前面残存小佛像176尊,北面残存334尊。
笑和尚石像&
俗称布袋僧,原在清化寺遗址,1964年移至北岳庙德宁之殿前右侧,现存石雕博物馆后排。像高1.9米,座宽1.1米。唐开元年间所刻。袈裟披于肩头,裟衣宽大轻薄,肘下打麻花同心结带,额前有圆点,光头大耳,眼眯口笑,袒胸露肚。左手紧握布口袋,右手抓捏串珠,呈舒坐状。
祥定寺石佛
&&原在东诸侯村祥定寺(已废),1964年移存北岳庙西北角。佛像高5米,宽1.5米,厚0.7米。质地为汉白玉。唐开元八年(720)所刻。除右手指有残缺外,其余部分保存完好。雕刻风格为唐代流行圆刀法。被定为一级文物。
园府寺石佛
&&&位于李家弓园府寺遗址。佛像高1.17米,宽0.7米,厚0.5米。头部被破坏。右侧底盘刻:曲阳县大川社口头村信善人、宫女才同宝人杨氏,正德四年(1509)正月初三日立。
罗桑确吉坚赞石像&&
西沿里大佛殿遗址出土。1990年移至北岳庙石雕博物馆。像高96厘米,底宽75厘米
。造像为殿主,在五世达赖喇嘛幼年时主持教务。造像为写实风格。
邸府君之碑 &为北魏和平三年(462)刻,碑通高1.4米,宽76厘米,下大上小,下宽上窄,下厚上薄,造型古朴,与后代碑刻迥然不同。邸府君之碑,就形制、内容、书法、造型等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是一通十分珍贵的碑刻。
大魏故中山太守王府君之碑&&
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淋,此碑风化严重,大部字迹已模糊不清,只有碑下部可辨清几十个字。但此碑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书中被评为“神品”,是一块名碑,拓本甚多。
魏故侍中散骑常侍定州刺史司空邸公之碑&&
俗称“北齐邸珍碑”,据县志载,碑原立于曲阳城东二里许的王子坟内,后移入北岳庙内,刻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574)。碑文刻于阳面和左(西)侧,碑阴和东面漶漫不清。隶篆相兼,清秀涓丽,是研究由篆入隶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和史料价值。邸珍,字安宝,本中山上曲阳人。此碑系邸珍后代为了给其先祖歌功颂德而立,主要叙述邸珍一生参加杜洛周、葛荣起义,后又追随北齐神武皇帝高欢驰骋沙场,扬鞭逐鹿的经历和功业,歌颂他“霜戈曜日,鼓噪动山”的轰轰烈烈的生活和“德闻遐迩,经论创业”的赫赫战功。
大唐北岳祠碑 &&此碑张嘉贞撰文并书。张嘉贞官高位显,曾任户部、工部尚书,官至宰相,政绩卓著,名垂史册。此碑系其任定州刺史时所作。主要是阐明北岳之神的威力,它能主风雨定吉凶,告诫人们要虔诚地敬祀山神才能使国家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也就可以得到幸福。此碑字体为楷书,峭拔严整,为透纸背。据传。此碑书法甚为民众欢迎,唯利是图的旧商人,为了独获其利,拓碑后,将碑文逐字凿环,字迹已不能辨识,实为千古憾事。
大宋重修北岳庙之记&&&
此碑俗称《韩琦碑》。楷书,韩琦撰文并书丹。韩琦为宋河南安阳人,是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曾当过枢密史、宰相等职务,封魏国公。他崇尚“颜体”,此碑字体既是颜字的基调,而又有“柳体”之笔风,颜柳合体,独具风格。此碑系韩琦任定州安抚使时,为了纪念重修北岳庙而撰文所立的碑。主要历述了北岳庙的封迁情况,以及由于官史的疏忽,年长时久,致使北岳庙在风侵雨蚀中圯坏日甚,韩琦领定州知州后倡议集资重修北岳庙。&
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
俗称“杨琼神道碑”,元朝史学家姚燧撰文,大书画家赵孟书丹。此碑文记述了杨琼生平及功德。此碑字体为楷书,书法圆劲秀丽,飘然自得,圆转流美,系赵孟&
&晚年作品,为书法中的佳作。
系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称号特下的文告,并命勒石于庙内以告世人。因为是皇帝所颁布的通告,所以不署书丹者和篆额者姓名。碑文中朱元璋标榜自己反对给五岳、四渎等神以“帝”或“王”的封号,而封为超越人间的神,最高至尊。把皇帝的布告用碑的形式铭刻于石,这也是第一次。此碑碑体巨大,碑额双龙盘绕,宏伟气派。&
&“燕南民众学校”石刻校匾&&
燕南民众学校始建于1926年,为了与当时曲阳国民党所建的“平民学校”区别,取名“民众”学校。为了使该校成为全县文化教育和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中心,刻制一幅大理石校匾,党组织通过高子珍,请钱玄同和黎锦熙二先生,1932年7月15日分别为“燕南民众学校”题字和注音。字体为隶书,苍劲有力,瘦硬挺拔,别具风格。钱玄同是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是辞书专家,二先生都是社会名流。
北岳庙图记碑
&北岳和北岳庙及其祀典改去山西浑源州,仅留下原北岳庙一座,不再列为国家礼典了。改后,恐北岳庙遭到毁坏,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当时知县周寅曾立石、绘图,并为文《北岳庙图记》,用以保护北岳庙之旧有规制,实际上对北岳庙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至宣帝神爵元年(前61)就确定曲阳县境内的大茂山(俗称神尖山或神仙山)为北岳。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始建今北岳庙,一千多年来,按照古代帝王留下来的传统,五岳是天子巡狩和祭祀必到的地方,历代帝王都祭北岳恒山于此。曲阳有北岳庙,所以历代祀事为多。《县志》记载的就有大业四年(608),隋炀帝杨广亲临曲阳祭北岳,西域十余国皆来助祭,河北道郡守也齐集曲阳,并大赦天下。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晋王李克用也曾亲到北岳庙祭祀。明洪武十年(1377),魏国公徐达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委托,曾来曲阳北岳庙致祭。历代帝王祭祀北岳其仪式十分隆重。唐贞观年间规定,年各一祭,牲用太牢(即用牛、羊、猪各一),祀官由都督、刺史充当。宋真宗时每年祭岳,遣使奉玉册衮冕等祭品,设立道场,举行祭奠,一连3~7昼夜不等,甚是隆重热闹。明弘治十五年(1502),兵部尚书马文升上疏,请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州,礼部尚书倪岳议复,曲阳庙祀已久,当从其旧,诏从之。继马文升之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户科河南陈公罢曲阳庙祀,改去山西浑源州,皇帝从之。从此北岳由曲阳改去山西浑源,但祭祀北岳仍在曲阳。到明万历十四年(1586),巡抚胡来贡又上疏奏请改祀北岳于浑源,遭到沈鲤的驳议,未成。直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始罢曲阳庙祀,改祭北岳于山西浑源。
北岳辨碑&&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非常关切北岳由曲阳改去山西浑源一事,他先至曲阳,后登浑源,长途跋涉,亲临其境,四处查访,最后将其耳闻目睹,写成《北岳辨》一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北岳及北岳庙祀应在曲阳,不应改去山西浑源。谢鉴礼任曲阳知县时,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将顾炎武的《北岳辨》书丹于石,并附上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令人镌刻成碑立于北岳庙内。此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北岳庙和古代山川祭祀的重要文献资料。碑文主要是理正前代对曲阳北岳庙的错误论证和错误认识。顾炎武旁证博引,利用大量历史文献和史书如《风俗通》、《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魏书》、《唐书》等,有关曲阳和北岳庙的记载,又利用现存碑刻的真实记载,有力地推论出,曲阳北岳庙为祭祀北岳之祠,是“自古然矣”,驳斥了明代马文升等人的“飞石”之说。最后刊载了立碑的经过和当时曲阳知县对顾炎武的崇敬心情。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今曲阳县相如村人。蔺相如初为赵惠文王宦官缪贤门客。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蔺被推荐奉命带壁入秦,当廷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蔺相如随赵孝成王到渑池与秦王相会,当面斥责骄横的秦王,不辱国体,免使赵王受辱,因功被拜为上卿,官居廉颇之上。廉颇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回避忍让,忍辱负重,善自谦抑。蔺相如的高风亮节使廉颇深感愧疚,他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二人成为刎颈之交。今县城西10公里处,相如村南有蔺相如墓一座,墓碑一通。原县衙门口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赵岱题“赵蔺相如故里”石碑一通,凡文武官员路经此处,均虚乘徒步朝拜。后石碑移存北岳庙内。
李左车(生卒年不详)&
秦汉之际谋士。据《曲阳县志》载,李左车祖籍赵郡,相传是曲阳县南养马村人。曾祖李齐曾任中山相,子孙遂迁居中山曲阳。祖父李牧,战国时任赵国大将军,封为武安君。父名汩,任秦中大夫詹事。秦末,天下大乱,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派韩信、张耳率兵数万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不采纳李左车计策,结果战败,成安君被杀,李左车亦被俘。赵亡以后,韩信待李左车为上宾,倾听其良策,接连取胜,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策略,韩信采用其计,收复燕、齐之地。他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并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李左车卒后,葬于曲阳城南穆山之阳,田庄儿村东,并树知县许东周题“汉广武君李左车之墓”碑。
(491~559)&
&北朝魏齐官员。字辅玄,小字辅国。曲阳人。自幼聪敏,家贫,12岁寄郡学受业,被定州刺史甄琛所推崇。延昌年间,以军功任广武军恒州征虏府墨曹参军。孝昌初年,任太学博士兼广阳王骠骑府法曹行参军,行台度支郎中,后升光州曲城令。历任侍御史加前将军太中大夫、丞相府法曹参军,后转大行台郎中,典掌机密。弼曾密劝高欢受魏禅,后从高欢破西魏于邙山,以功加封通直散骑常侍、中军将军。杜弼倡导廉明,主张“先除内贼,隙讨外寇”。
武定年间,杜弼迁廷尉卿,后诏为军司,摄行台左丞。文襄帝令其陈述政要可为鉴戒者,杜弼答:“天下大务莫过于赏罚二端,赏一人使天下喜,罚一人使天下服,二事得中,自然尽美”。文宣作相时,加封卫将军,转中书令,仍兼长史,进爵为侯。文宣称帝后,迁骠骑将军、卫尉卿,别封长安县伯。杜弼性格刚直,文宣帝以其在众前讥己而忌恨,天保十年(559)夏被斩。杜弼儒雅宽恕,通晓吏职,做官清廉有操守,为民所念。好老庄玄学,行军打仗,常带书经。曾注《老子·道德经》2卷,晚年撰《新注义苑》等。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官员,文学家。字履道,曲阳人。少年中举,誉为神童,进士及第,初任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争言吉兆,廷臣亦上疏庆贺。徽宗观王安中之作,称为“奇才”,遂自制诏立题,安中当即作答。徽宗御批其为中书舍人,即而转为御史中丞。期间,开封巡逻军卒晚上抓捕逃贼,错认一受惊吓的平民为盗贼,将其捆绑,屈打成招。安中明察案情,放良民,惩污吏。权臣蔡京欺上压下,王安中上书劾其欺君、蛀国、害民数事之罪,使徽宗将其罢免。宣和元年(1119),拜为尚书右丞,三年(1121)转左丞。宋金灭辽后,被任庆远军节度使和河北、河南、燕山路宣抚使,兼燕山知府,后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复贬单州团练副使。绍兴初年,授左中大夫。后卒于泉州。王安中精通诗文,才华横溢,擅长诗和骈文,在当时很受推重。今存作品以词为主。著《初寮集》77卷,纪昀等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称其“亦南北宋间佳手”。
邸氏四兄弟&&
邸顺、邸享、邸常、邸琮四兄弟为元代将领。曲阳石城村人。蒙古太祖十一年(1216),金将武仙率兵进犯曲阳,邸顺(恒州即曲阳安抚使)率部迎战,大获全胜,太祖赐于金虎符,加镇国上将军恒州等处都元帅。太祖十五年(1220),武仙屯兵曲阳县黄、尧二山,邸顺及其弟邸常等又率部击败之,武仙逃避真定。四兄弟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为元代拓广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卓著,都被封为大将军。邸顺被封为“振国大将军”,邸享被封为“勇猛大将军”,邸常被封为“昭勇大将军”,邸琮追封为“武德将军”。他们的子孙有多位成为元朝的将军、元帅
杨琼(约)&&
元代曲阳西羊平村人,出身于雕刻世家。自幼“雕艺超群,人莫能及”,且又善射,被赠“朝列大夫骑都尉”,被封“弘农郡伯”,官居三品,任元大都皇家宫殿工程总设计师,元代宫廷建筑、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设计均出自其手。参与营建诸如两都及察罕脑儿宫殿、凉亭、洞门、浴堂等。其雕刻作品有“一狮一鼎”、北岳尖鼎炉,山西三清神像、寿龟等,难以胜数。杨琼“性畏慎寡,服食俭朴,宽厚仁慈,心软如羊”,人称“杨佛子”。他敬业精神极强,到黄山选石料,三过家门而不入,至元十五年(1278)累死在工地上,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元皇庆元年(1312),杨琼灵柩安葬于西养平村南祖茔。次年春,为其树“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墓碑一通。此碑现存于北岳庙内。
彭桂生()&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又名彭建华,曲阳燕赵镇人,出身破落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家庭。1920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保定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3年夏进北平参加革命活动,并就读于北平西山的中法大学。负责出版党刊《向导》、《政治生活》。1925年春任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兼秘书,协助李大钊处理区委日常工作,并随其迁往苏联大使馆居住。后协助赵世炎以“北京职业补习学校”为名筹备创办北京地委党校。1926年3月18日,同李大钊、陈乔年、刘伯庄一起,领导指挥北京5000余爱国群众集会游行,揭露反动军阀段祺瑞、张作霖、张宗祥卖国求荣的罪行。1929年经周恩来批准,到基层翻译苏联出版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并主编《党的生活》。同年,因参与陈独秀、彭述之《对党的政治意见书》的签名被开除党籍,后返回家乡从事书籍翻译工作。1953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摘掉历史反革命分子帽子。1980年彻底平反。
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勇士之一。曲阳喜峪人。1941年9月25日,在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葛振林所在的二排六班,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顽强地进行了阻击,连续打退日军四次进攻,在日军发起第五次攻击战时,在弹药绝尽后,与战友纵身跳崖,因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1945年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后任湖南省衡阳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曲阳人民为纪念葛振林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05年,兴建了葛振林纪念广场。广场占地53000余平方米,由百名革命烈士公墓、李殿冰(麻雀战创始人)墓、葛振林墓、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广场等五部分组成。除主体建筑外,还有群体雕塑、纪念碑、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厅、展览厅、纪念馆、碑楼及烈士亭等建筑。广场中间有占地2282平方米的纪念碑小广场,正中设英雄纪念碑一座。
李殿冰()&
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曲阳尖地角村人。李出身贫寒,自幼给财主放牧,尤爱打猎。16岁去北京门头沟煤矿做工,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乡。次年参加抗日运动会,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抗日游击组组长。在抗日战争中,李自制武器,埋设地雷,创始了“北岳麻雀战”,参加过数十次战斗、战役,狠狠的打击了日军,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先后任联村民兵中队长、县民兵团长,被评为“二等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军区授予李殿冰“战功勋章”、“劳动勋章”、“民兵英雄勋章”,并荣获“国家解放三级勋章”和“独立自主三级勋章”,被评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1950年,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6年3月,离职还乡。
凯瑟琳·霍尔(KATHREREN·Ha
&国际友人。中国名何明清,新西兰人,耶稣教徒。出生于新西兰内皮尔(NAP
TER)市,1923年受新西兰圣公会福音传播会的派遣到中国工作。1935年她率领一个医疗小组到曲阳、唐县一带巡回医疗。1937年在曲阳宋家庄村开办诊所,进行医疗和卫生普及工作。抗日战争中,积极为我晋察冀边区运送药品,为抗日根据地机关干部、八路军指战员医治伤病。1937年7月日寇焚烧了宋家庄诊所,迫使何明清女士离开曲阳,又去山西等地坚持抗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迫回国。1970年病逝于新西兰。1989年其遗骨运送中国曲阳县,安葬在曲阳烈士陵园,并由河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立碑记之。
湖北武昌人。1935年她离开学校参加了工农红军,随长征红军队伍经千辛万苦到达延安,进鲁迅艺术学校学习。1939年随抗大到晋察冀边区工作。1941年到曲阳抗日政府,任县妇救会宣传部长。在抗击日寇中,宣传抗日道理,组织领导并同群众一起做军鞋,搞生产,送粮支前。在反“扫荡”中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坚持对敌斗争。任霄以诗歌为武器,激励人民去战斗。1942年由于汉奸告密,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为了民族的解放,抗战的胜利,壮烈牺牲。她牺牲后,群众聚集在河边,以民间的习俗为她举行了公祭。
唐军与安史叛军嘉山之战&
唐天宝十四年(755)冬,安禄山、史思明起兵范阳(今北京),发动叛乱,率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史思明率军攻占河北诸郡。天宝十五年(755)春天,郭子仪、李光弼在九门城(今河北藁城境内)南大败史思明后,将史思明包围于博陵(今定州),唐军攻城多日不下,遂于五月撤围还常山(今河北正定),史思明率军尾追,双方且战且走,3天才到达行唐,史思明军疲惫,只好后退。郭子仪乘机反击,击败史思明。安禄山得知河北兵败,增兵救史思明。史思明收集失散士卒,与援军合兵5万余人。郭子仪、李光弼进至恒阳(今曲阳),史思明率军追至。郭子仪下令深沟高垒,不与叛军接战,而是采取疲劳战术,白天固守,晚上则派小股部队偷袭叛军大营,搞得叛军精疲力竭,人困马乏。五月二十九日,郭子仪、李光弼率大军出城,与史思明大战于嘉山。唐军获得全胜,斩杀叛军4万多人,俘获千余人,缴获战马5000匹。史思明在溃退中跌下马来,拖着断枪逃回大营,随即逃往博陵。李光弼率军乘胜包围博陵。嘉山一役,唐军声势大振,河北10余郡都杀叛军守将归唐。六月,正在郭子仪准备乘胜北图范阳之时,却闻报潼关失守,唐玄西逃。郭子仪、李光弼撤军南下,河北复为安、史叛军占领。
首次攻克曲阳城&&
1937年10月,刚到达曲阳县党城不久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根据总部“务必先克曲阳,消灭曲阳兵站”的指示精神,认真侦察,掌握敌情,于18日清晨,出其不意,攻克曲阳城,捣毁“维持会”,缴获日军军用品、饼干罐头6000多箱。后发动上千名群众,将战利品运往阜平,其中一部分转运到八路军总部和延安,受到罗荣桓的赞扬。毛泽东获悉攻克曲阳城消息以后,在10月25日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告知:“近日我军攻克曲阳、唐县”。
破袭平汉路&&
1938年2月初,晋察冀军区命令各部队分别在平汉、正太、同蒲铁路沿线活动,破坏敌占区的电信、桥梁、铁路等交通设施,以阻止日军南下。9日黄昏,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十一大队一、二营分别从驻地晓林、西诸侯出发,同县游击大队一直奔袭新乐站、新乐县城和沙河铁路大桥;三营从勺堤村出发,抽一个连掩护群众破路、割电线,余部奔袭定县车站和定县县城。各营夜12点左右与敌接触,激战数小时,于10日清晨3~5点先后完成任务,结束战斗。一夜间,共击毙日军100余名,缴获枪支60余支,炸毁铁路机车、汽车各1辆,破坏铁路10多公里,收割电线750公斤,摧毁新乐、定县一带部分伪组织。
夜战党城据点&&&
1939年3月1日晚,晋察冀军区独立四团派一个侦察排向党城据点出击,一个营跟随。侦察排在风声和夜幕的掩护下,摸到村子里,结果了敌人两名哨兵的性命。又摸到敌人住处,发现敌人正睡大觉,毫无戒备,立即派人给后面的部队送信。不一会儿,一营战士悄悄进了村,摸到敌人队部。一名排长把10个手榴弹捆在一起,爬到敌人指挥部房顶上掏窟窿。屋里的敌人发觉后,疯狂地向外打枪,房上那名排长奋不顾身,几下就把房顶砸透,将手榴弹塞进屋里,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指挥部被炸毁,那名排长也壮烈牺牲。顿时,村里枪声大作,独立四团分兵堵住敌人房门扫射。敌人失去指挥,到处乱跑,据点上的探照灯扫来扫去。侦察排立即分成3个小组,一组炸发电机,一组割电线,一组打探照灯。敌人以为被大部队包围,丢下大批武器装备,仓皇向曲阳城逃去。
贯彻落实“青山会议”精神&&&&&
1939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在曲阳县北部的青山村召开组织工作会议(简称“青山会议”),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的精神。会议确定了晋察冀边区党的组织工作总方针,党的发展一般停止,集中力量从事党的组织整顿与巩固工作,同时加紧克服党组织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之后,县委在岗北瓷窑举办各村支部书记训练班,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延春主持,100多人出席,历时半个月。主要内容为贯彻北方分局“青山会议”精神、国际形势、统战政策及共产主义ABC等。1940年1月,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和北方分局“青山会议”精神,提出全县巩固党的几项措施:一般停止发展党员,分批分期整顿党支部;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注意发展青年妇女和革命知识分子入党。
修建荣臻渠&&&
荣臻渠现名抗战渠,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开展生产自救,坚持抗日,实施“依靠群众、民办公助、就地取材、自力更生”的开渠方针,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指挥修建,1941年动工,1946年修成。曲阳县人民为了表达对聂司令员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起初命名为“荣臻渠”,后根据聂荣臻的意见,才改为“抗战渠”。该渠是引沙河水注入,渠首在曲阳县晓林乡仰韶文化遗址钓鱼台处,渠道全长20公里,灌溉面积7万多亩。为提高曲阳县的粮食产量,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渠首建一桥闸,闸上方嵌汉白玉石刻横匾一方,上书“荣臻渠”三个大字,并书有“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建”字样,为当时晋察冀边区政府主席宋劭文题字。可惜此题字曾被破坏,后又请宋劭文重新题写,照原样镌刻复制而成。
野北惨案&&&
野北村是曲阳县通往阜平县的交通要道,日军为控制要道,进攻边区,1941年在野北村修筑了炮楼,杀人放火,掠夺财物,强奸妇女,无恶不作。野北人民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破坏公路,割断电线,袭击炮楼,搞得敌人整天提心吊胆。1941年8月6日清晨,盘踞在灵山的日伪军出动100多人,突然包围了野北村。把来不及逃离的干部、群众威逼到野北村的3个院子里。日军头目抽出战刀狂喊了几句,日伪军立即放火烧房子,机枪吐着火舌向人群扫射。日伪军用机枪、步枪和刺刀残杀无辜群众,我干部群众毫不畏惧,勇敢地与敌人格斗。杀人不眨眼的日本侵略军一连摔死了9个小孩。还有4个怀孕的妇女被刺刀挑开了肚子,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军用机枪扫射后,院子里的人大部分中弹而死,少数人受重伤倒在血泊里。日伪军整整屠杀了半天,直到3个院子里的人被刀刺、枪杀全部惨死后,敌人才返回灵山据点。这次惨案,日伪军共杀害我干部群众164人,其中摔死9岁以下的儿童、婴幼儿9名,杀绝12户,杀害共产党员及其家属23名;烧房107间,抢走牲畜9头。这是侵华日军欠下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
沟里惨案&&
1941年9月22日拂晓,盘踞在行唐县苇园村、曲阳县黄台村的日伪军500余名,突然将沟里村包围。日军以开会为名,把全村120多名村民逼到大街北头西侧的阎老进家中,又逼近屋里将门锁住,点着院内的干柴和房屋。用种种手段残杀我平民。日军先后把50多人扔到井里,又扔进许多石头和燃烧着的木柴,并向井内开枪,仍手榴弹,最后又用棉被盖住井口。人们见硬冲不行,西屋的青年刘二成将窗口砸开,带领10余名青年转移到北屋。一日军端着刺刀走向北屋,刘二成双手夺过其手中的枪支,搬起屋内的铁砧子把其打倒,又举起瓦罐将其砸死。门外的日伪军把房顶凿透,向屋里开枪、扔手榴弹,以为屋里的人都被炸死,才从房顶上下来撤走。屋内30多名幸存者立即抢救井内的同胞,有11人死而复生。在4个小时的腥风血雨中,日伪军共杀害沟里村干部、群众83人,抓走4人,杀绝4户,烧房240间。
解放曲阳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曲阳县日军宣布放假3天,纪律溃散,并开始焚烧文件。晋察冀三分区代表马振宗和县抗日民主政府代表韩道德到灵山据点敦促日军就地投降,日军以无接到投降命令为由拖延时间。8月28日,灵山据点之敌逃至曲阳城,县游击大队及各区小队当日将曲阳城包围。9月2日,八路军代表石文同与日军代表中队长株田谈判受降事宜。株田提出让八路军放出20名日军官兵到定县请示上司,并将防线后撤,八路军应允。3日清晨,日军有百余人、伪军及家眷趁八路军后撤放人之机,全部仓皇出城,东逃定县。曲阳城宣告解放。
曲阳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间素有讲故事、吟歌谣、猜谜语、西乐会、花会表演、群众演唱、曲艺说唱、戏剧演出的传统,尤其是各类花会在民间最为流行,有不少极富地域特色的表演形式。县境北部多武术、擎阁、大幡、大鼓、南部多旱船、狮子舞、鼓车等。初用于朝山、敬神,民国以后在春节期间走村串乡表演。表演时铁礅(炮)领头,后为大旗、大鼓、大幡、擎阁、旱船、鼓车、乐会等。新中国成立后花会成为农村群众文艺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后,由县组织,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各路花会进城联合表演。1989年进城花会近80道,演出人员5000余人,观众达5万人。
西乐会 盛行于清代,现全县有会10余道,分布于野北、灵山、韩家村、朱家峪、辉岭、魏古庄、大小赤涧、党城、南孝墓、七里庄、沙道等村庄。起初用于朝山、敬神、求雨,在春节期间走村串乡演出,有花会的村庄多与花会合演。每会演奏人员10余名,主要乐器有鼓、锣、钹、手锣、大管、手笛、笙、镲、云锣等。演奏曲牌新中国成立前有[踩破街]、[小二番]、[小开门]等,新中国成立后多演奏新歌曲调。
擎阁 据传擎阁起源于唐朝末年。分布于曲阳西北部山区的韩家村、灵山、野北、朱家峪、郭家庄、杨砂侯、北水峪等村。擎阁最初是木架,是人们祭祀、朝山、敬神、求雨擎拄供品的一种工具。供品开始只是牛、羊等牲畜,后来由男女儿童代替,这使擎阁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开始具有了表演性,成为民间文艺的一种。到清代,开始表演有情节的戏曲。清康熙年间,木架擎阁达到鼎盛。清光绪年间,铁架擎阁出现,铁架表演灵活,能擎拄2~3人。民国年间,铁架擎阁表演达到鼎盛。表演内容多为传统剧目,剧目有《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打渔杀家》、《林冲雪夜上梁山》等。新中国成立后,擎阁剧目多为有革命意义的现代剧,多扮演现代人物和工农兵形象。擎阁一般由上装和下装两部分组成,下装高擎上装,中间由铁信子(即轴)连接。擎者为青壮年,被擎者为5~7岁儿童,每架子通常擎1名儿童,也有2名或3名的。表演时将铁架捆绑在擎者的腰部及腰上部,被擎者可在铁架上左右旋转,表演上下翻腾,打筋斗,扭秧歌,对打等。根据剧目的不同,擎阁可以分为磨子擎阁、车架擎阁、单人擎阁、双人擎阁、三人擎阁等。铁芯用服装或其他道具掩饰,以造成惊险之感。对铁芯结构各村都很保密,上下装避开观众。由于铁架笨重,曾发生过架折伤人事故,故此项活动流传不太广泛。
大幡 分布在灵山、野北、韩家村等村。幡高8~10米,用大竹竿绑小横竹竿做架,单面蒙彩布。顶端用小竹竿绑小型彩旗,彩旗下装饰彩圈,起一定的平衡作用。横竿两端缀缝制的动物及果实造型,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彩布画有龙凤或花纹图案,竖写大幅标语,内容多为盼望吉祥、鼓舞气势、庆祝丰收用语,新中国成立后多为适应当时形势的政治口号。表演时由一名青壮年主擎,周围几人前后拥护,倒后扶起。擎者行走或操之旋转。近年由于路巷上空电线纵横,对大幡表演带来很大困难。
&起源于清初,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甚广。表演形式为前有一表演者拉车,后有一表演者推车,车内装有名山,传统内容为“车轧赵州桥”,后改编的有“愚公移山”。由鼓伴奏。近年来,多为两人抬着鼓,鼓手在一边敲,再配以钹,前面一人表演拉车,后面一人表演推车。前面表演者多扮女性,后面表演者多扮男性,前后两人边扭边逗情。拉鼓车一般为排街和圆场。
&&起源于清代,一般由2人表演,一男漁翁划船,一靓女盘腿坐于船头,内容题材丰富,主要体现水中船荡、水中船行、转弯调头三个优美逼真的演技。主要以圆场和舞台表演为主。
起源于清代,高跷高度不等,一般0.5米至1米,超过1米的较少。表演者扮相多为戏剧中人物,表演时按人物顺序排成两行或数行,进行排街和圆场,以鼓和铜钹的节奏,控制行进速度。表演者一般不少于30人。
&&以舞蹈形式表演,抗日战争时期最为流行,表演者人数较多。
&起源较早,为大型表演,声势很大,一般有几十面大鼓和几十副铜镲、铜钹,同时配合表演。鼓谱种类较多,现多为“三交会”。
曲阳民间戏剧主要有河北梆子、秧歌、老调、京剧、评剧、歌剧。新中国成立后有30余个剧团,这些剧团、戏社唱红曲阳及邻县,实力较强的剧团外出活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一带。河北梆子于清代传入,兴盛于清末,主要分布在中河流、北水峪、岗北、灵山、孝墓、北养马、程东旺、野北、燕川等村,有名气的有永和班(为娃娃戏班),兼唱京剧;中河流吹打班,至今流传14辈,为曲阳县最旱的吹打班;还有共合班等。评剧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安国县评剧团归入曲阳县评剧团的,经过发展,力量壮大。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员分散,一部分人在河北、山西、内蒙古一带演出,一部分人在县域内乡村演出。曲阳评剧源于大口落子,也就是奉天落子,其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泼辣、粗犷,也带有悲怆色彩,每个乐句都一气呵成,分句之间无须乐队填充,只做加花伴奏。
黄石公与曲阳石雕&&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的黄石公婴儿时被弃于现今曲阳的黄山,所以人们称他黄石公。他隐居黄山著书立说,留下兵书《太公兵法》、《黄石公略》和《雕刻天书》。他把《太公兵法》、《黄石公略》传给张良,把《雕刻天书》传给曲阳的宋天昊、杨艺源二位弟子,使曲阳人学会了雕刻,成了曲阳雕刻的源头。
窦建德与窦王殿 &据传,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曾屯兵北岳庙(民间称北岳庙为“窦王殿”),并意欲据庙称帝,故将曲阳城建成九门九关,以适应其位登“九五”之需要。另传说窦建德统兵在曲阳磨子山作战,因犯地名(一是豆被磨,二是此地有一山,山顶部有三柱,似支锅势,当地称为支锅鼎,豆被锅煮),战死于磨子山,在磨子山下建窦建德墓,俗称王子坟。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窦建德是与唐军作战失败被俘,斩于长安的。窦建德豪侠尚义,与士卒同甘苦,深得农民拥戴。北岳庙大殿俗称窦王殿,正是寄托了农民群众对窦建德的崇敬和怀念。
通天河畔晾经台&
&&在曲阳县北部通天河岸边的山上,有块很大的四方石头,人们称它“晾经台”。相传当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曲阳通天河时,只见河水汹涌,无法渡过。这时,一只大乌龟游过来说:“没关系,我来驮你们过河,不过你们见了佛祖得替我说句好话,让我也得道就是了”。唐僧见乌龟一片诚心,满口答应,顺利过河上路。师徒四人取回经卷,又来到通天河畔,乌龟早在岸边等候。游到河心,乌龟问起委托之事,唐僧一怔,方觉把事忘了。心想:自己平生慈悲为怀,如今竟做出对不住他人之事,真是太不应该。想着想着,不觉心火上攻,头晕目眩,“扑通”一声,连人带经掉入河中。徒弟们抢救师父,打捞经卷,师父得救了,而经卷却湿得不能携带。师徒们只好将捞出后的经卷摆在河岸一块大方石上晾经。从那以后,这一块大石就被称为“晾经台”。
狗塔坡的来历&&&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郎追杀至上曲阳县南部山坡上,隐没草丛。王郎赶到,见不着刘秀的影子,认定他钻进草丛,便下令烧坡。一条黄狗跳入坡边水沟,然后又跑到刘秀身边,用身上的水把荒草滾湿,这样往返了几十次,刘秀身边的荒草被滾湿一大片,使火未烧到刘秀身上。刘秀得救了,而黄狗却因劳累而死,刘秀把狗埋在山坡上。刘秀称帝后,为了报答黄狗的救命之恩,找当地的工匠为狗在草坡上修了一座塔。后来人们便把这个草坡称为“狗塔坡”。
曲阳鬼的故事
&&&在北岳庙“德宁之殿”内西壁壁画中,有一横枪倒戈、叱咤风云的飞天神,俗称“曲阳鬼”,据传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飞天神很善良,经常为人们做好事。相传有一年夏天,一个黑脸大汉在南方云游,过江乘船时自称是曲阳人。船至江心,狂风骤起,波涛汹涌,船颠欲翻,客商个个面如土色。这时黑脸大汉纵身跳入江中,不一会儿浪平船稳,顺利到达彼岸。客商脱险了,但却没见黑脸大汉再出水面。为报答黑脸大汉的救命之恩,客商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曲阳寻访恩人,但很久未找到。一天,客商们来到北岳庙,发现庙内壁画中的曲阳鬼和黑脸大汉一模一样,才明白黑脸大汉原来是曲阳鬼所扮。从此,曲阳鬼更加名扬天下。
雕刻业发展壮大&
曲阳雕刻历史悠久,相传,自黄石公著《雕刻天书》授徒起,就有人在盛产大理石的黄山上创习石木雕刻。到汉代西羊平一带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诸物,魏、晋、唐、宋时期,雕刻业广泛用于寺庙、陵墓建筑,雕刻技艺日趋精湛,雕刻艺人辈出,声名鹊起。元代修建大都(今北京)时,曲阳雕刻业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至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处处都留下曲阳人的雕刻艺术。民国初期,西羊平石雕艺人的雕刻作品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直隶出品展览会上获银牌、铜牌奖。西羊平一带的雕刻业形成一定规模,几家较大的私营雕刻厂在北京、南京等地设有销售点。日军侵华以后,雕刻业受到严重破坏,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从事雕刻的艺人寥廖无几。新中国成立后,雕刻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曲阳石雕艺人先后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等首都重要工程建设的施工。改革开放以来,雕刻业焕发了青春。承揽了天津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河北厅河北历史名人浮雕、日本清大寺樟木力士巨雕“哼哈二将”、天津海河游览区和日本生天公园“百龙戏水”浮雕、扎伊尔总统府等重大工程建设。198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曲阳视察时,欣然挥毫题词“雕刻之乡”,进一步促进了雕刻业的发展。近年来,建起了10公里的雕刻长廊,亦称“东方雕刻城”,面积13.5平方公里。雕刻城由雕刻广场、雕刻展销大厅、雕刻小区、雕刻走廊,雕刻艺术宫等组成,实为集商业、生产、教育、科研、旅游、展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被国际雕塑协会命名为“中国石雕第一城”。在长廊的门户建造了雄伟壮观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石碑坊。雕刻业遍及全县12个乡镇,70多个村庄,从业人员约达数万余人,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被列为国家级肥沃艺术。
石雕传统产品有碑刻、经幢、栏板、八仙、八音人、佛像、武士、仕女、石狮、石猴、石虎、石象、石羊、石棺、石灯、石柱、石墩、石槽等。碑刻始自汉代,初为墓碑,后亦用于记事、留言、主要陈列于寺庙。魏晋以后碑首形状多有变化,装饰有龙螭、虎、雀等线雕或浮雕,以龙和螭最为常见。碑座以赑屃居多。新中国成立后雕刻合作工厂生产牙雕,产品为仕女等,后改产石木雕刻,主要生产大型石狮、石马、石牛、石羊、木制观音骑兽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百花齐放,种类繁多,除石碑、石狮、神佛像、观音等传统品种外,名人肖像、西方现代人物雕像等大量涌现,还有机制石桌、石凳、石杯以及各种瓜果、花鸟、装饰品等。
曲阳雕刻产品自古评价很高或获奖产品甚多,元时杨琼刻一狮一鼎,献于宫廷,元世祖忽必烈称赞道:“此绝艺也”。代表产品还有美人像、佛像、狮子、犼、象、三大仕(文殊坐青狮、普贤坐白象、观音坐犼)、坐兽观音、卧兽观音、骑兽观音、天女散花等,有些作品被定为国家珍品征集收藏。
定瓷研究与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关心下,失传近千年的定窑得到恢复,定瓷研究为省级科研项目。1979年由县定窑瓷厂和河北省唐山陶瓷研究所协作组成研究小组,对定瓷装饰技法、造型艺术、炼制工艺、原料设备等进行深入研究。攻克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工艺操作技术,研制出7种刀具,掌握了定瓷造型纹饰的一般规律、特点及题材的构成、演变等。利用当地原料研制出古定瓷胎和釉的配方,使原料成本降低50%以上。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共仿制古定瓷60多种,2700余件,远销日本、英国、美国及港澳地区。1983年5月通过省级鉴定。现在曲阳是全国惟一的定瓷生产产地。有研究、生产厂家曲阳定窑瓷厂、工艺美术定瓷厂、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河北曲阳定瓷研究所等。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是河北省科技企业,国家博物馆指定生产厂。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及中南海紫光阁收藏。研发生产的定瓷代表产品有云龙雕花瓶、孩儿枕、雕花三角杯、剔花盘口瓶、白釉莲纹刻花梅瓶、鱼篓瓶、龙凤扁瓶、白釉凤首长颈执壶、白釉狮子滾绣球盘、黑釉葫芦瓶、白釉唇口玉璧底碗、三彩塔式罐、三彩凤首瓶、白釉带温器炉、白釉茶碾、白釉历、白釉执瓶、瓜形三叶提梁壶、白釉塔式罐、白釉凤首瓶、云龙大碗、白釉刻花贵妃瓶、跳刀纹酹瓶、卷筒、白釉荷花福刻花瓶、彩色鉸胎罐、牡丹纹剔花罐、艺术小口瓶、鱼尾瓶、双耳罐、白釉刻花玉壶春瓶、剔花敛口瓶、白釉龙纹碗、白釉敛口碗、龙首净瓶、海螺瓶、黑釉旋纹瓶、刻字黑定盘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请小米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