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监会排查保险公司风险排查总结,停售大量保险产品

热点:&&&&
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以“停售”为名促销
  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不得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炒作,造成销售误导,已约谈相关保险公司
  对于一些寿险公司借“产品停售”宣传促销,保监会昨天表示,已经对部分公司进行监管提示,不允许再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促销,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销售误导。
  此前,产品停售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前一些保险营销员会就此展开促销,建议消费者在停售前搭“末班车”,以免新上市产品涨价。保监会昨日指出,今年以来,个别寿险公司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促销,不利于普及和宣传正确的保险消费理念,而且容易造成销售误导。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已经约谈了存在上述行为的相关公司,并对其进行监管提示,要求上述公司不得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炒作,同时做好停售产品的后续管理工作,加强销售行为管理,如实告知客户产品本身相关内容。
  据记者了解,在2003年、2006年以及2007年初曾出现过一些保险产品停售,主要是当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包括分红险形式不得应用在健康险产品中,新的生命表发布和使用等。去年新《保险法》的实施也引发了大量保险产品的停售。比如去年就有60种以上的寿险产品停售,其销售了10年的老牌重疾险康宁也在去年更新换代。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保险产品的升级换代比较正常,监管政策变化、保险产品利率制定不合理等原因都会导致有产品停售。而“停售”成了一些代理人最好的促销手段。因此,一些保险产品退市之前的销售量甚至超过日常销售的多倍。“都说新上市的产品保费要涨,连具体的保险条款也没有看,我就投保了。”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认为,保险产品停售、升级都属于公司正常的调整,但是市民总觉得停售之后,新品一定会涨价,很容易盲目投保。
(责任编辑:慕容任宁)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搜狐证券博客热点
市场无所适从,股市涨涨跌跌,期市欲涨还怕...
搜狐证券社区话题
量能释放得过大,显示出市场恐慌的心态浓厚...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证券媒体封面
证券?大视野
十二五规划将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近期热点关注保监会限制中短期万能险规模 违法违规产品将被停售-中新网
保监会限制中短期万能险规模 违法违规产品将被停售
日 02:51 来源:京华时报  
  规范万能险产品销售的靴子落地。昨天,保监会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降低万能险预定利率与结算利率,提高产品风险保障水平,提升产品价值率。 京华时报记者牛颖惠
  ■要求
  违法违规产品将被停售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人身保险产品开发主体日益多元化,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产品种类多,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少;另一方面,同质化产品多,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少。此外,备案产品数量多,有产能的产品少。
  《通知》指出,保监会将对人身保险产品实行事后备案和事后抽查管理。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的人身保险产品,除明确要求须事前审批的外,均实行事后备案,即在产品销售之后的10日内向中国保监会备案。
  《通知》指出,中国保监会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退出机制。中国保监会经抽查发现并认定保险公司备案产品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将责令保险公司停止使用违规产品、公开披露产品停售信息。
  ■背景
  资产错配引发流动性风险
  传统万能险产品一般交费期较长,收益率较低,而且提前支取需要扣除高额手续费,因而对客户吸引力较低。而新型的万能险产品多属于高现价产品,甚至零费用、全现价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高现价产品为吸引客户,承诺的结算利率一般高于银行理财产品,过高的负债成本有可能使险企过度追求高投资收益率,而忽略了保险资金投资的稳健性要求,需要险企注意控制资产配合匹配风险,当没有合适资产以匹配负债时,则需要放慢负债扩张速度。
  尤其自去年开始,大量保险资金涌入股市,保险资金疯狂举牌上市公司的背后是资产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这给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埋下隐患。
  ■细则
  1评估利率上限下调至3%
  根据市场利率下行情况,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中国保监会审批,以防范利差损风险,而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评估利率维持3.5%不变。
  太平洋保险总精算师陈秀娟表示,这主要是为了提高保险公司的履约能力,防范恶性竞争。
  保监会也表示,文件出台后,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逐步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为将受到显著遏制。
  2逐步降低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
  《通知》再次对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提出比例要求。其中明确规定,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此外,《通知》中增加险种限制。明确规定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
  陈秀娟表示,这项规定与年初时提出的整顿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市场销售的规定一脉相承,主要目的是进行业务结构调整,要求保险公司不能只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同时要增加保障型产品的结构占比。同时该要求给市场以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
  据悉,此前有不少新型的保险产品退保手续费较低,原本长期的保险产品变异成短期理财产品,这背离了保险的本质,未来这种变异产品将被禁售。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也表示,该条规定主要是为了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并且严格执行3月发布的22号文将规模控制在2倍净资产以内,5年过渡期。
  3保单贷款价值不得高于80%
  除了此前的分红险和万能险,保监会还将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纳入《通知》范围,要求保单贷款比例不得高于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对附加万能保险和附加投资连结保险进行单独评估,防止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连结保险、保单贷款、附加险等方式规避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政策。
  陈秀娟告诉记者,此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保单贷款业务,可能存在保单贷款额度超过现金价值的80%,这对于保险公司的履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一旦保单失效,对于消费者的保障也将失效,因此保监会做出规范。
  ■影响
  不影响险资投资股市
  《通知》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保险产品在日前全部停售。受规模加强限制与结算利率下降的影响,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明年将显著下降。孙婷表示:“明年‘开门红’后,行业保费规模与投资规模将下降。人身险负债成本将逐步回落,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中提出万能险要建立单独核算制度主要是为了防范风险,从监管角度来说更直接检测到万能险的情况,对业务量和被保险人来说更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王绪瑾说:“对于万能险的调整是对整个保险产品结构的调整,不会影响整个保险市场规模,根据保监会规定,权益投资规模不得超过上季度末保险资产的30%,也就是说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降低万能险占比,同时提高保障型保险产品占比,这个对于保险产品整体规模影响有限,因此不影响资本市场的投资。”
【编辑:叶攀】
>经济新闻精选:
?? ?????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看待&2017&年保监会排查保险公司风险,大量保险产品被停售的现象?
保监会前一段时间大规模排查保险公司之后,最近开始大规模停产品。许多公司的万能险产品都被停售,不但如此,5年内有返还的产品也都被殃及池鱼。
新闻背景:…显示全部
关注问题写回答
保险精算师
收录于 编辑推荐&·&46
人赞同了该回答
老金觉得,保险难题非一日形成。保险要回归保险本质,保险公司就应该推广消费型的保障保险、和储蓄的长期寿险(老金自己不会买后者)。过去,保监会项主席只关心规模,搞得各个保险公司都拼命发展银保渠道,高息卖短期万能险,把整个行业做成了“有牌的P2P“。但是发现了问题也应注意处理问题的办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保险公司产品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要想短时期解决需要注意不能出更大问题。
因此,老金认为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仅供参考:
【问题1】以短配长
保险公司资金大,要做配置,一般大保险平均投资收益做到5.5%就非常好了。而且银保资金期限短都很难配置长期点的债券或者项目,所以很多公司往往以短期理财资金买了长期的、流动性差的资产,每年去发产品补足流动性。
【问题2】投入高风险资产以期回报
保险公司股票投资去年虽然大面积亏损,但是由于会计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只要不跌过50%就不需要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把這些资产拿在手上不卖不会有问题,而股权、股票往往保险公司首选。
【问题3】募集新资金维持平衡
其中有甚者,将保险公司募集的资金去反哺股东,房产系的保险公司基本都有这个问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核心就是只要能募集到新的资金。
可以看到像前海、安邦、生命、华夏、恒大这些保险公司虽然有公布收益,但不是产品分红,因为他们投资的资产相对都是缺乏流动性的,这些公司一旦不能募集新产品马上就会遇到流动性短缺的问题。
保监会监管偿付二代
随着小保险狂放生长,大保险也不甘落后。短期产品虽然不会对公司未来产生赢利,但是各家都手拉手卯粮寅吃,保险公司边际利润率(衡量新增业务价值的参数)直线下降。除了太保(不知道为啥没加入银保盛宴)和一些合资保险如中信保诚、AIA边际利润率还能保持在30%以上;安邦、前海等都是个位数,银行系保险统一低于5%。
为了监管这个现象,保监会今年初加强监管偿付二代,更加清晰地计量了寿险公司不同产品的风险和资本占用情况。高利润、高价值的保险产品不仅不需要额外占用公司资本金,还可能给公司贡献富余的实际资本。而利润较低、价值较低的产品则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本金。这个已经从偿付能力(资本充足度)上有力的给了市场信号与监管。
国寿、平安、太保等大保险偿付能力基本不变,AIA、信诚等保险的偿付能力大幅上升,大部分小保险和一些近期活跃的保险立刻在偿付二项下急剧下降。
保监会根据偿付能力,综合考虑了风险防控能力,对保险公司做了新偿付能力评估。直保公司中平安、信诚、国寿、泰康、太平等5家SARMRA评分超过85;72家寿险中有50家低于“及格线”。监管的新态度下,保险必须从产品和销售上做改变,无法再走高息揽存的老路了。
老金本人非常赞同保监会偿付能力的新监管,推动保险业健康发展,通过这个指导保险公司产品回归保险本质。
银监会发文监管银保,很快,许多保险准入都受到冲击。很多公司在还没有机会对产品和销售团队做转型的时候就被很多银行掐断了准入,立即产生现金流危机。更雪上加霜的是,近期保监会在大规模审查保险公司之后,把很多保险产品叫停,其中也包括很多大保险的短期可赎回产品。
虽然监管本意是好的,但是之前业务价值较低的保险公司,并不像国寿、平安、太保有较稳定的直销代理人团队。由于过往严重依靠银行渠道,他们本身也没有直销代理人,这些保险公司没有渠道销售长期寿险的能力。保监会停批5年内返还产品,短期产品对付流动性立即断绝,这个清理使得他们连转型机会都没有。其实现在在这些公司发生的一幕和当时金鹿财行、当天金融如出一辙。
老金觉得,如果不行就救助。安邦、前海、恒大、华夏、生命在现在监管环境下可能都会出险兑付危机,另有也有些保险公司可能也会出现短期流动性紧缺。前海已经公布600亿流动性缺口倒逼保监会,安邦缺口可能在2000亿左右。
我认为很多这些公司业务以短期融资支撑长端资产,高息揽储把保险做成庞氏骗局,应该付出代价。但是这样一刀切的方法是否合适值得推敲呢?毕竟他们和金鹿这些非法集资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可一概而论。这些保险公司的牌照是国家监管发的,产品虽然想规避监管,但也都在保监会备案了。销售渠道一般也是大银行。买了金鹿理财、中晋金融这样产品的人应该是咎由自取,但是买了安邦8%产品的却不一样。
我们的监管是否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我们觉得快刀斩乱麻,我们又没有做好准备。那些保险可能很快需要救助,即便给予救助,对于中国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的信誉伤害也是巨大的。在我国保险方兴未艾的时代这样的事件对保险行业冲击都是非常负面的。
这里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情况和2015年初证券行业非常像,总杠杆到了4.5万亿,但是当证监会去杠杆的时候开始,他们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7月9日前杠杆要“清”干净。但是监管这样做对产生的后果没有足够的预期,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问题,股市狂泻、人行救市、外汇贬值、被迫放流动性与再之后的房产泡沫。那么如果保监会这次决定采取行动,他们是否把前因后果以及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想清楚了呢?诚然,现在行业问题与当时监管历史大背景有关,及时纠正有必要,但是切忌矫枉过正,现在情况只能根据问题由偿付能力考核指导来慢慢调整。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都有个循序渐进过程,是急不来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保监会规范人身保险产品停售等行为
发布时间:&& && 分享到:
&&&&&&&&&&&&&【字体:
  今年以来,个别寿险公司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促销,不利于普及和宣传正确的保险消费理念,而且容易造成销售误导。近期,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约谈了存在上述行为的相关公司,并对其进行监管提示,要求上述公司不得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炒作,同时做好停售产品的后续管理工作,加强销售行为管理,如实告知客户产品本身相关内容。  此外,对于部分公司保险合同中条款表述不明确而引起诉讼纠纷的情况,中国保监会要求相关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条款,做好客户告知和回访等相关服务,妥善处理合同纠纷。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邮编:100033 电话:(010)
版权所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京ICP备号&最佳浏览分辨率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保监会:保险产品不得以“停售”为由促销
  本报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曲哲涵)某个产品停售之前,保险代理人以此款保险因价格实惠而造成保险公司不愿继续销售为由,劝说人们抓紧时间投保。此举不利于普及和宣传正确的保险消费理念,而且容易造成销售误导。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出通知,将规范人身保险产品以停售为由促销的行为。  据悉,中国保监会近期已约谈了存在上述行为的相关公司,并对其进行监管提示,要求上述公司不得以产品停售进行宣传炒作,同时做好停售产品的后续管理工作,加强销售行为管理,如实告知客户产品本身。  保监会表示,对于部分公司保险合同中条款表述不明确而引起诉讼纠纷的情况,相关公司要进一步完善产品条款,做好客户告知和回访等相关服务,妥善处理合同纠纷。
[责任编辑:appleli]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公司风险排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